安装、维修、应急抢修车辆、机具、仪表管理制度知识分享
机动车维修设备管理制度草稿知识交流
机动车维修设备管理制度草稿知识交流一、总则为规范机动车维修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维修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机动车维修中心及所有使用机动车维修设备的人员。
三、设备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所有机动车维修设备的管理,并配备专职人员进行设备维护与保养。
四、设备购置与更新1.设备购置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采购。
2.设备更新需进行评估与审批后进行,由设备管理部门提出更新方案,并报批相关部门。
五、设备领用与归还1.设备领用需填写《设备领用登记表》,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数量、领用人员等信息,并经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后方可领取设备。
2.设备归还需填写《设备归还登记表》,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归还人员等信息,并经设备管理部门验收后方可归还设备。
六、设备保养与维修1.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保养计划,并负责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
2.设备保养记录需详细记录设备的保养时间、内容、人员等信息,并报备设备管理部门。
3.设备出现故障时,需及时报备设备管理部门,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维修过程中需按规定填写维修记录。
七、设备使用管理1.设备使用前需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状态。
2.设备使用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擅自修改设备参数。
3.设备使用完毕后,需进行清洁与整理,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八、设备报废与处理1.设备达到报废标准时,由设备管理部门提出报废申请,并报批相关部门。
2.报废的设备需进行拍照和记录,并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进行处理。
九、设备安全保障1.设备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与交流。
2.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监测设备的安全状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与维护。
十、违规责任与处罚1.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的人员或部门,将依照相关规定进行追责与处罚。
2.对故意破坏设备或造成设备损失的人员,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附件:设备领用登记表、设备归还登记表、设备保养记录表、设备维修记录表。
仪表维护和修理安全管理范本
仪表维护和修理安全管理范本仪表维护和修理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涉及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员工的安全。
为了确保仪表维护和修理的安全性,在此提供一个范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危险识别与评估在进行仪表维护和修理之前,必须对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识别与评估,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这包括对设备的特殊性和工作场所环境的分析,以及可能产生的危险源,如电气、机械、化学等。
2. 个人防护措施所有参与仪表维护和修理的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眼镜、耳塞、防护服等。
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要佩戴特殊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3. 安全操作规程在进行仪表维护和修理之前,必须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与宣传。
操作规程应包括维护和修理的步骤、工具和设备的使用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所有参与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或忽视安全要求。
4. 使用合格设备和工具在进行仪表维护和修理时,必须使用经过检验和认证的合格设备和工具。
这些设备和工具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并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5. 现场管理和监督在仪表维护和修理现场,必须有专人进行现场管理和监督。
该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工作现场的安全隐患,确保工作的安全进行。
6. 废弃物处理与安全标识在仪表维护和修理完成后,必须妥善处理废弃物。
废弃物应分类、包装并进行正确的标识,以便安全处理或回收利用。
在工作现场应设置相关的安全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工作环境和安全要求。
7. 事故应急处理在仪表维护和修理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或意外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应急处理。
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流程,并进行应急演练,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8. 安全培训和教育为了加强仪表维护和修理安全管理,企业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
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危险识别与评估、个人防护措施、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汽修设备管理制度5篇
汽修设备管理制度5篇【第1篇】汽修企业检测仪具和设备管理制度汽修检测仪具和设备管理制度1、检测仪具和设备是修理生产活动不行缺少的基础设施,它们的技术情况完好与否直接影响车辆的修理质量,必需做好检测仪具和设备的选购、验收、登录、使用、维护、维修等管理工作。
2、检测仪具和设备由生产技术部门统一管理。
根据企业进展和生产的实际需要,制定选购方案,此前预先做好择优选型和采价工作,选购方案应经厂长批准后实施。
3、仪具和设备到货后应组织有关人员举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应即登录入册。
4、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应先根据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举行安装调试。
5、检测仪具和设备应采取专人保管,责任落实。
对设备技术情况组织定期检查,奖惩分明。
6、制定检测仪具和设备的维护方案,并按方案选购好易损件,及时做好维护工作。
7、保检测仪具和设备的完好技术情况,浮现故障,应即组织人员举行维修,严禁带病工作。
8、应按照检测仪具和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使用要求制订平安操作规程,操作规程贴挂上墙。
9、检测仪具和设备的操作人员要做到四懂,三好,四会。
10、加强设备平安管理,实行有效措施,消退设备隐患,防止重事件发生,对已发生的设备事故,应该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举行郑重处理.【第2篇】某汽修厂设备管理制度汽车修理厂设备管理制度1、设备操作工在自立使用设备前,须把握该设备的操作技能。
2、设备使用应定人定机,对公用设备由专人负责保养。
3、操作工要养成自觉爱惜设备的习惯。
班前班后仔细擦试设备及注油润滑工作,使设备常常保持良好的润滑与清洁。
4、操作工要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设备,管好设备附件。
5、对私自操作设备人员,要举行郑重的批判教导,由此发生的一切后果由私自操负责。
6、设备管理员应按照设备维护要求以及设备技术情况制定设备和测量装置的保养细则、保养周期和检定周期。
7、设备保养人应严格根据常规修理设备检查保养周期举行保养,做好记录交设备管理员验收。
8、设备修理以外修为主,本单位操作人员协作,设备管理员做好修理记录。
汽车维修设备管理制度
汽车维修设备管理制度1. 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汽车维修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合理利用,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相关的汽车维修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机械工具、电子设备、测量仪器等。
3. 设备管理责任3.1 维修设备管理员负责维护和管理维修设备的日常工作。
具体职责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保养、维修、调试和库存管理。
3.2 所有维修人员负有对维修设备的合理使用和保护的责任。
不得私自将设备用于非正常的维修工作,不得擅自移动、拆卸或调整设备。
3.3 部门经理负责监督和审核维修设备的管理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4. 设备的购置和报废4.1 所有设备的购置需经过预算和采购流程,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需求。
4.2 维修设备管理员应建立设备清单,并定期检查设备的状况。
一旦设备损坏或不再使用,应及时报废并更新清单。
5. 设备的保养和维修5.1 维修设备管理员应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并确保按时进行设备的定期保养和维修,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5.2 维修人员应按照设备的使用手册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并及时上报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
5.3 维修设备管理员应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的维修和调试工作,确保及时修复设备故障。
6. 设备的库存管理6.1 维修设备管理员应建立完善的设备库存管理制度,包括设备入库、出库、调拨和盘点等环节的管理和记录。
6.2 维修人员需按照库存管理制度的要求,填写相关的申请和领用单据,并及时归还和更新库存。
7. 安全防护措施7.1 所有维修设备管理员和维修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使用设备时的安全和可靠性。
7.2 维修设备管理员应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维修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
7.3 维修设备管理员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8. 外部合作与验收8.1 在需要外部维修服务时,维修设备管理员应与供应商或相关单位进行合作,并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设备、安全仪器、仪表、器材检查、维修管理制度
设备、安全仪器、仪表、器材检查、维护和修理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内设备、安全仪器、仪表、器材的检查、维护和修理管理,保障工作场合的安全、稳定运行,并确保员工健康、生产效率的提升。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全部设备、安全仪器、仪表、器材的管理。
二、定义和缩写•设备:指公司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生产设备、机器、工具等。
•安全仪器:指公司为保障员工安全而使用的各类仪器。
•仪表:指公司用于测量、监测工作环境、工艺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仪器。
•器材:指公司用于维护、保养设备、安全仪器、仪表的各类料子、工具等。
三、管理标准1. 设备管理1.全部设备需由专人负责管理,包含设备登记、保养计划、维护和修理记录等,并保管相关文件。
2.设备登记记录应包含设备名称、规格型号、使用部门、购置日期、使用年限、保修期限等信息。
3.正常使用过程中,应依照设备操作说明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改动或拆解设备。
4.设备使用完毕,应及时进行清洁、保养,并进行记录。
5.设备报废需经过申请审核程序,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报废处理。
2. 安全仪器管理1.安全仪器需定期检查、校准,并进行记录,并保管相关文件。
2.安全仪器的维护、保养应依照操作手册引导进行。
3.安全仪器的购置需要供应相关技术资料,经过专业人员的评估和审定,方可购置使用。
4.安全仪器使用过程中显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刻停止使用并通知维护和修理人员进行处理。
3. 仪表管理1.仪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确保仪表正常工作。
2.定期对仪表进行校准,并进行记录。
3.仪表显现故障应及时停用,通知维护和修理人员进行处理。
4. 器材管理1.器材需妥当存放,定期检查器材库存,并进行记录。
2.器材使用过程中损坏或丢失,应及时申请报废或重新采购。
5. 维护和修理管理1.维护和修理人员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维护和修理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
2.维护和修理人员应及时响应维护和修理恳求,并合理布置维护和修理工作。
设备、安全仪器、仪表、器材检查、维修管理制度
设备、安全仪器、仪表、器材检查、维修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保证设备、安全仪器、仪表、器材的正常运行和使用,规范设备管理,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准确性,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设备、安全仪器、仪表、器材的检查和维修运行管理。
三、制度内容1.设备保管管理(1)设备使用单位应切实加强对设备的保管管理,做到废人废物。
(2)设备使用单位应设备定牌,并制定设备台账,对设备进行管理,每年进行设备清查,将台账上与现有设备不符的设备予以淘汰或丢弃,并进行废弃审批手续。
2.安全仪器、仪表、器材的管理(1)安全仪器、仪表、器材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总检,确保其符合标准和规则;(2)安全仪器、仪表、器材的使用人员必须了解安全仪器、仪表、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维护保养规范,并落实到位;(3)安全仪器、仪表、器材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存在问题要及时向设备管理人员报告。
3.设备检查与维修(1)设备的日常检查应当保障其正常运行和使用,每日开工前必须进行设备检查,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2)发现设备存在问题应立即停机,并及时通知设备管理人员进行检查维修;(3)设备维修人员应接到设备检查维修任务后,及时前往现场进行维修,并将维修情况记录在设备维修记录单中。
4.设备管理(1)设备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设备进行特别检查,并制定整改措施,督促设备使用单位及时整改;(2)设备管理人员应制定操作规程,规定使用、保养、保管方法;(3)设备管理人员应将设备的使用、保养、修理、保管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便查阅。
5.设备维修后的检查设备维修后应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安全性和准确性,手续齐全,方可投入使用。
四、制度实施(1)设备使用单位应切实落实本制度,严格遵守管理规则和制度要求;(2)如有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及时向设备管理人员汇报;(3)设备管理人员应制定设备管理维护计划,按计划进行执行。
五、制度实施效果评估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设备制度进行评估,了解补充制度,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制度改进。
工程抢修车辆管理制度
工程抢修车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程抢修车辆的管理,提高运行效率,保障工程抢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工程抢修车辆的管理工作,包括车辆的保养、维修、出勤等。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交通管理法规、规范车辆使用,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条所有使用和管理工程抢修车辆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管理制度。
第五条车辆长、司机及车辆管理人员应熟悉和遵守相关法规和政策,确保车辆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第二章车辆的管理第六条车辆长负责车辆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车辆的保养、维修、使用及定期检查等。
第七条车辆管理人员应对车辆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
如有发现故障,应及时上报并安排维修。
第八条车辆使用人员应对车辆进行认真维护,保持车辆的整洁和良好状态。
第九条车辆使用人员应在使用车辆前仔细检查车况,确保车辆在良好状态下进行运行。
第十条车辆长应对车辆进行定期保养,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第十一条车辆管理人员应及时处理车辆维修问题,以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保障工程抢修的顺利进行。
第十二条车辆管理人员应对车辆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统计和分析,优化车辆使用效率。
第三章司机的管理第十三条司机应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保障安全驾驶。
第十四条司机应定期接受培训,提高自身驾驶技术和安全意识。
第十五条司机应熟悉工程抢修车辆的使用情况,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
第十六条司机应认真执行车辆使用规定,确保车辆的正常使用及维护。
第十七条司机应保持车辆内外的整洁,及时处理车辆故障。
第四章出勤管理第十八条车辆管理人员应根据抢修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车辆的出勤。
第十九条车辆管理人员应对车辆出勤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和检查,确保车辆及时出勤。
第二十条车辆管理人员应根据车辆出勤情况及时调整车辆的使用计划,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
第二十一条车辆管理人员应对车辆的出勤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及时报告上级领导。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仪表维护和修理安全管理(3篇)
仪表维护和修理安全管理1本标准适用于集输大队各类仪表的安全管理2引用标准SY5225-____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管理规定3安全规定。
3.1仪表维护调试3.1.1工作前应了解工艺及设备的运行状态。
3.1.2拆装一次仪表或元件时,应切断被测介质通路和仪表动力源。
现场操作应有人监护,防止管螺纹或焊缝的断裂。
3.1.3监控系统或调节系统中仪表参数整定前,应使仪表与受监控设备脱离。
3.2易燃易爆场所的仪表维修。
3.2.1不应带电进行仪表开盖检修或调整。
3.2.2仪表维护时应使用防爆工具。
3.3仪器仪表导线、电源、电缆检查。
3.3.1仪表盘(台、箱)以及接线盒等应有接地和密封。
3.3.2仪表及辅助设备所用熔断丝应符合技术要求。
3.3.3信号导压管和导线应有端子号,电缆应挂牌。
电源装置铭牌应齐全鲜明。
3.4监控、联锁和报警系统仪表。
3.4.1用于监控、联锁的报警系统仪表及开关等不应随意拆除或短接。
3.4.2报警仪表的试验、复位、消音、记忆以及音调区别等功能应完好。
3.4.3仪表系统所属电磁阀、安全阀、调节阀及调速装置等仪表执行器应定期校验和定位。
仪表维护和修理安全管理(2)一、引言仪表维护和修理作为企业设备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确保生产安全和提高设备可靠性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一套规范的仪表维护和修理安全管理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针对仪表维护和修理的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人员的安全。
二、仪表维护和修理的安全风险分析1.电气安全风险:仪表维护和修理涉及到电气设备的操作和检修,电气事故可能导致触电、火灾等风险。
2.机械安全风险:仪表维护和修理中可能涉及到机械设备的拆解、装配和调试,机械事故可能导致伤人、损坏设备等风险。
3.化学安全风险:仪表维护和修理中使用的液体、气体等物质可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可能导致中毒、爆炸等风险。
4.作业环境安全风险:仪表维护和修理可能在高温、低温、高压、低压等特殊环境中进行,可能导致热伤害、压力伤害等风险。
安装维修应急抢修车辆机具仪表管理制度
安装维修应急抢修车辆机具仪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安装维修应急抢修车辆机具仪表的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维修成本,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设立安装维修应急抢修车辆机具仪表管理小组,负责车辆机具仪表的统一管理工作。
2. 管理小组成员包括:组长、副组长、技术员、操作员、维修员等。
3. 管理小组组长由单位领导担任,副组长由技术负责人担任,其他成员由相关部门选派。
三、职责分工1. 管理小组组长负责车辆机具仪表管理的总体工作,协调各方关系,解决重大问题。
2. 管理小组副组长负责技术指导、操作规程制定、维修计划安排等工作。
3. 技术员负责车辆机具仪表的技术指导、操作培训、维修方案制定等工作。
4. 操作员负责车辆机具仪表的日常操作、维护保养、故障排除等工作。
5. 维修员负责车辆机具仪表的维修、更换、调试等工作。
四、车辆机具仪表管理1. 车辆机具仪表的采购、验收、入库、出库、使用、维护、报废等环节,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2. 车辆机具仪表的采购,必须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选择质量可靠、性能稳定、售后服务良好的产品。
3. 车辆机具仪表的验收,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和技术参数进行,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4. 车辆机具仪表的入库,必须填写入库单,注明产品名称、型号、数量、生产厂家、购买日期等信息。
5. 车辆机具仪表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安全、规范、高效。
6. 车辆机具仪表的维护保养,必须按照产品说明书和维护保养手册进行,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7. 车辆机具仪表的报废,必须经过管理小组审批,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五、应急抢修管理1. 制定应急抢修预案,明确应急抢修的流程、责任分工、物资准备等。
2. 定期组织应急抢修演练,提高抢修队伍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
3. 抢修车辆机具仪表必须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随时可以投入使用。
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器材维修管理制度范文(3篇)
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器材维修管理制度范文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和器材维修是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保障,为了确保维修工作能够高效进行,提高设备和器材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我公司制定了以下维修管理制度:一、维修管理的基本原则1. 维修工作以安全和高效为基本原则,保证设备和器材的正常运行。
2. 建立维修保养与事故预防和隐患排查的紧密联系,强化预防维修的管理。
3. 维修工作要科学安排,确保维修工作的连续性和持续改进。
4. 维修工作要注重记录和积累,提高维修技术力量和水平。
二、维修管理的组织体系1. 建立维修管理部门,负责统筹规划、协调维修工作及维修资源的分配。
2. 维修管理部门根据设备和器材的特点,成立相应的维修小组,明确各小组的职责和任务。
3. 设立一个维修工作的信息交流平台,定期召开维修例会,交流经验和总结教训。
三、维修计划的编制和执行1. 维修管理部门根据设备和器材的运行情况和保养要求,制定年度维修计划。
2. 维修计划应根据设备或器材的重要程度和使用频率确定维修的优先级。
3. 维修计划制定后,由维修管理部门通知相关岗位,予以执行。
四、维修工作的流程1. 当设备或器材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现场人员应立即上报维修管理部门,并尽可能详细地描述问题。
2. 维修管理部门根据故障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派遣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3. 维修人员对设备或器材进行检修和维护,必要时可以临时停机或限制使用,确保安全。
4. 维修人员完成维修后,需详细填写维修记录,包括故障原因、维修措施和维修时间等,并提交给维修管理部门。
五、维修管理的设备和器材管理1. 对设备和器材进行分类管理,建立设备资料和档案,包括设备型号、规格、使用情况等。
2. 定期对设备和器材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3. 严格执行设备和器材的保养维护计划,包括更换易损件、润滑加油、清洗等工作。
4. 对于老化或使用寿命已到的设备和器材,要及时淘汰更新,以确保生产和维修的需要。
公司工程抢修车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工程抢修车管理,确保抢修车辆的安全、高效运行,提高抢修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工程抢修车辆及驾驶员。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高效快捷的原则。
第二章车辆管理第四条抢修车辆应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确保行驶安全。
驾驶员应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查、保养,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第五条抢修车辆应按照规定进行年检、定期维护,确保车辆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第六条抢修车辆不得用于非法营运、私自改装、私拉乱挂等行为。
第七条抢修车辆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应保持车容整洁,不得擅自涂改、损坏车辆标识。
第八条抢修车辆应配备必要的抢修工具、设备和备品备件,确保抢修工作顺利进行。
第三章驾驶员管理第九条驾驶员应具备相应的驾驶资格,遵守交通法规,具备良好的驾驶技能和职业道德。
第十条驾驶员应熟悉抢修车辆的性能、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十一条驾驶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行车安全。
第十二条驾驶员应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报告抢修车辆行驶情况。
第十三条驾驶员应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第四章抢修任务管理第十四条抢修任务由公司工程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下达。
第十五条驾驶员接到抢修任务后,应立即赶赴现场,确保及时完成抢修任务。
第十六条抢修过程中,驾驶员应与现场人员保持密切沟通,确保抢修工作顺利进行。
第十七条抢修完成后,驾驶员应向工程管理部门汇报抢修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五章责任与奖惩第十八条驾驶员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安全事故或经济损失的,按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十九条驾驶员在执行抢修任务过程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条公司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驾驶员,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停职等处分。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制度由公司工程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器材维修管理制度模版(3篇)
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器材维修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器材的维修管理,提高维修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器材的维修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器材统称为“设备”。
第四条本制度所指的维修包括预防性维修、日常维修、故障维修。
第五条设备维修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维修为辅”的原则。
第六条设备维修工作由设备维修科负责。
第七条设备维修过程中应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第八条设备维修科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确保能够熟练操作和维修各类设备。
第九条设备维修科应做好设备维修记录,记录设备的维修情况和维修结果。
第二章维修管理流程第十条设备维修工作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一、接受报修:接受用户报修和设备故障报警信息,记录设备故障情况。
二、分析判断:维修科根据报修信息进行维修计划的制定和维修优先级的确定。
三、安排维修:维修科安排维修人员,配备合适的维修工具和设备。
四、维修过程:维修人员按照维修计划进行设备的维修。
五、测试验收:维修完成后,对设备进行测试验证,并进行验收。
六、记录归档:维修科对维修过程和维修结果进行记录,并归档。
第十一条维修科应建立健全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第十二条维修工作坚持全员参与原则,维修科应与设备使用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获取报修信息。
第十三条维修科应不定期开展设备维修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维修能力。
第十四条维修工作应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及时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情况。
第三章预防性维修管理第十五条预防性维修是指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预防设备的故障和事故发生。
第十六条维修科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要求,制定预防性维修计划。
第十七条预防性维修计划应包括设备的定期检查、润滑、清洁、调整、更换易损件等内容。
第十八条预防性维修计划应按照合理的周期进行,确保设备能够稳定运行。
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器材维修管理制度
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器材维修管理制度1.维修管理制度的目的和范围:目的是确保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器材能够正常运行,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
管理范围包括所有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器材的维修、保养、检修工作。
2.维修人员管理:(1) 维修人员培训:进行维修技能培训,了解设备结构、原理和操作规程。
(2) 维修人员分工:设立维修专责人员,负责设备的维修管理和技术支持。
(3) 维修人员安全保障: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确保维修人员的安全。
3.设备维修计划:(1) 制定维修计划:根据设备的使用状态和维修需求,制定维修计划,明确维修内容、时间和责任人。
(2) 维修计划的调整: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维修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设备维修记录:维修人员要详细记录每次维修的内容、时间和费用等,建立维修档案,便于追溯和分析设备故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5.设备保养管理:(1) 设备保养计划: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包括定期保养和日常保养,明确保养内容、时间和责任人。
(2) 保养记录:详细记录每次保养的内容和时间,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故障处理流程:(1) 故障报修:员工在发现设备故障时,及时向维修人员报修,描述故障现象和影响。
(2) 故障分析:维修人员对故障进行分析,确定故障原因和处理措施。
(3) 故障修复:维修人员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设备维修和更换损坏零部件。
(4) 故障报告:维修人员向上级主管提交故障报告,汇报故障原因、处理过程和修复情况。
7.设备更新和淘汰:(1) 设备更新评估:定期对设备进行评估,判断是否需要更新设备,包括技术更新和容量扩展等。
(2) 设备淘汰处理:对已经过时、性能下降或无法修复的设备,及时进行淘汰处理,包括出售、报废或回收等。
以上是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器材维修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具体制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器材维修管理制度
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器材维修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器材维修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和管理公司的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器材的维修工作,保障其正常运行和使用,降低维修成本,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的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器材的维修工作。
三、责任主体及职责1. 公司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器材的维修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设备维修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维修。
3. 维修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的维修计划制定、维修流程管控和维修质量的监督检查等工作。
四、维修管理流程1. 设备故障报修:当发现设备故障时,维修人员应及时向维修管理人员报修,并填写维修申请单,描述故障现象和具体情况。
2. 维修计划制定:维修管理人员根据设备故障情况和维修申请单,制定维修计划,并安排维修任务和维修人员。
3. 维修工作执行:维修人员按照维修计划进行故障排查、维修和更换备件等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维修质量检验:维修管理人员负责对维修质量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维修工作符合要求。
5. 维修记录和汇总:维修管理人员应及时记录和汇总维修情况,包括设备故障类型、维修内容、维修费用等信息,并做好相关存档工作。
五、设备维修保养1. 设备定期保养:设备维修人员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和维护手册的要求,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工作,包括设备清洁、润滑、检查等。
2. 设备故障预防:维修人员应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的隐患,预防故障的发生。
3. 备件管理:维修管理人员应建立备件管理制度,合理规划备件库存,确保备件的及时供应和合理使用。
六、维修费用管理1. 维修费用核算:维修管理人员应对维修费用进行核算和控制,合理安排维修预算,避免费用的浪费。
2. 维修费用报销:维修管理人员应及时报销维修费用,保证维修人员的合理报销权益。
七、制度执行与评估1. 执行要求:各相关部门应按照制度的要求进行执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器材维修管理制度
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器材维护和修理管理制度1. 前言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设备和仪器仪表的正常运行,加强对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器材的维护和修理管理工作,订立本规章制度。
2. 维护和修理管理责任1.企业管理负责人(以下简称负责人)负责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器材维护和修理管理工作,并指派专人负责具体的维护和修理工作。
2.负责人应确保组织和布置维护和修理人员依照本制度进行工作,并对其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3. 维护和修理设备管理1.负责人应编制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器材的清单,包含设备名称、型号、数量、购置时间、使用地方等信息,并及时更新。
2.设备管理人员应负责对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设备管理人员应订立设备维护计划,明确维护和修理周期和维护和修理内容,并按计划进行维护和修理工作。
4.设备管理人员应及时记录设备的故障情况、维护和修理过程和结果,并填写设备维护和修理报告。
4. 维护和修理流程管理1.当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器材发生故障时,使用人员应立刻报告设备管理人员,并停止使用。
2.设备管理人员应及时布置维护和修理工作,包含确定维护和修理人员、维护和修理时间和维护和修理地方。
3.维护和修理人员应依照设备管理人员的布置进行维护和修理工作,并记录维护和修理过程和结果。
4.设备管理人员在维护和修理完成后应检查维护和修理结果,确保设备恢复正常工作。
5.维护和修理完成后,设备管理人员应依据维护和修理情况对维护和修理人员进行评估,并及时反馈看法。
5. 维护和修理质量管理1.设备管理人员应建立设备维护和修理质量评估制度,对维护和修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
2.维护和修理人员应严格依照维护和修理标准和流程进行工作,确保维护和修理质量。
3.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对维护和修理工作进行抽查和检验,对维护和修理质量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6. 维护和修理料子和工具管理1.设备管理人员应建立维护和修理料子和工具清单,规定维护和修理所需的料子和工具种类、数量等要求,并确保库存充分。
安装维修应急抢修车辆机具仪表管理制度
燃气燃烧器具安装、修理、应急抢修车辆、机具、仪表管理制度为了加强燃气燃烧器具安装、修理管理,维护燃气用户、燃气供应企业和燃气燃烧器具安装、修理企业的合法权益,提高安装、修理质量和服务水平,依据建设部第73号令《燃气燃烧器具安装修理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燃气燃烧器具安装、修理企业资质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建城〔2007〕250号)要求,现就加强燃气燃烧器具安装、修理管理的有关规程如下:一、在本公司范围内从事燃气燃烧器具(指家用的燃气热水器具、燃气开水器具、燃气灶具、燃气烘烤器具、燃气取暖器具、燃气制冷器具等)安装、修理的负责人,必需取得相关安装证书方可从事燃气燃烧器具安装、修理业务。
二、从事燃气燃烧器具安装修理的作业人员,必需参与由省或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并取得《职业技能岗位证书》,方准上岗。
未取得《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的任何人,不得从事燃气燃烧器具的安装、修理业务。
三、从事燃气燃烧器具安装、修理的企业必需具备下列条件:(一)企业的注册资金不少于30万元人民币。
(二)有固定的经营场所,配置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抢修、修理服务通讯工具、专用车辆。
(三)有公开的安装、报修、修理、抢修等工作流程及服务电话,且有24小时值班人员。
(四)有必备的燃气燃烧器具安装、修理设备、工具和仪器:1.和安装管道相匹配的钻孔设备、机械绞丝设备;2.常用的工具和修理用的零配件;3.能干脆检测燃气压力、流量,水压、水量、温度等主要检修、调试指标的专用仪器;4.燃气检漏仪及泄漏浓度报警器;5.其他必备的燃气燃烧器具安装、修理设备、工具和仪器。
(五)配备4名以上具有工程、经济、会计等初级以上(含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其中燃气或相关专业的人员不少于1名并具有助理工程师(含助理工程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
(六)有4名以上持有燃气行业《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的安装、修理作业人员。
(七)有依据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其他相关规定要求制定的作业标准。
安装维修应急抢修车辆机具仪表管理制度
安装维修应急抢修车辆机具仪表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规范公司安装维修应急抢修车辆机具仪表的管理,保障车辆机具仪表的使用安全、有效、合理,提高维修车辆机具的维修效率及能力,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安装维修应急抢修车辆机具仪表的管理。
三、责任主体1、公司安装维修应急抢修车辆及设备管理部门具有出具安装维修应急抢修车辆机具仪表使用或报废的权利;2、所有维护、使用车辆机具及仪表的人员均应严格按照本制度规定执行;3、车辆机具仪表保管员:按照本制度规定负责车辆机具仪表的保管、归还、申请领用及报废。
四、机具仪表管理制度1、车辆机具仪表的选型1.1、根据某一具体维护任务的需要,车辆机具仪表应选用适当的品牌和型号,具有完整的技术规格和技术要求,并且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1.2、在选择机具仪表时,应考虑易于维护、易于携带、使用方便及安全指数高等因素;1.3、车辆机具仪表的型号选择应与相关的标准和规定一致,且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遵照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使用。
2、车辆机具仪表的保护与维修2.1、车辆机具仪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不能轻易损坏;2.2、车辆机具仪表使用过后应及时进行清洗、维修和保养,以确保设备运行性能和使用寿命;2.3、若机具仪表出现故障,应按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或技术维修手册进行维修和更换部件,不得擅自进行保养和维修。
3、机具仪表管理制度3.1、车辆机具仪表管理遵照“先进先出”的原则,按一定的时间加以检查,对于严重的机具仪表故障或损坏应及时报废或送往维修中心进行维修;3.2、车辆机具仪表的保管员应按规定进行车辆机具仪表的归还、领用、报废和维修等工作;3.3、车辆机具仪表的归还与领用:车辆机具仪表的使用人员在领用时必须进行申请,管理部门按申请的需求向保管员领用,领用人员应注意检查机具仪表的完好与否、清洁状况以及使用方法;3.4、车辆机具仪表的报废:车辆机具仪表在正常保养、维修过程中确实不能再使用的,应及时报废。
车辆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车辆维修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确保维修质量和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辆维修业务,包括但不限于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等。
三、安全操作规程1. 维修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悉维修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 维修前,必须对维修工具、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安全。
3. 维修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操作规范,严禁违章作业;(3)文明施工,保持现场整洁。
4. 维修作业应遵守以下规定:(1)拆装零部件时,必须使用合适工具或专用工具,不得大力蛮干,不得用硬物手锤直接敲击零件;(2)废油应倒入指定废油桶收集,不得随地倒流或倒入排水沟内;(3)修理作业时应注意保护汽车漆面光泽、装饰、座位以及地毯,并保持修理车辆的整洁;(4)用千斤顶进行底盘作业时,必须选择平坦、坚实场地并用角木将前后轮塞稳,然后用安全凳按车型规定支撑点将车辆支撑稳固;(5)修配过程中应认真检查原件或更换件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并严格按修理技术规范精心进行作业和检查调试。
5. 修竣发动机起动前,应先检查各部件装配是否正确,是否按规定加足润滑油、冷却水,置变速器于空档,轻点起动马达试运转。
严禁车底有人时发动车辆。
6. 发动机过热时,不得打开水箱盖,谨防沸水烫伤。
7. 地面指挥车辆行驶,移位时,不得站在车辆正前方与后方,并注意周围障碍物。
四、安全检查与培训1. 定期对维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定期对维修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维修人员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五、奖惩措施1. 对严格遵守本制度、表现突出的维修人员给予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事故的维修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如遇特殊情况,需对本制度进行修改,需经公司领导批准。
车辆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车辆维修安全管理,保障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车辆维修质量,确保车辆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从事车辆维修工作的员工及相关部门。
三、安全管理制度1. 人员培训(1)维修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
(2)新入职员工必须经过岗前培训,熟悉车辆维修安全操作规程。
(3)定期对维修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作业环境(1)维修车间应保持整洁、通风、照明充足。
(2)维修设备、工具应定期检查、保养,确保安全可靠。
(3)车辆停放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车辆碰撞。
3. 维修操作(1)维修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护眼镜、手套等。
(2)操作前应检查车辆状况,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进行维修。
(3)维修过程中,不得擅自拆卸、改装车辆零部件。
(4)使用电器设备时,应确保电源安全,避免触电事故。
4. 安全防护(1)车辆维修过程中,应使用防滑垫、防尘罩等防护用品。
(2)高空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并确保安全绳可靠。
(3)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5. 应急处理(1)维修过程中如发生意外事故,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采取应急措施。
(2)及时上报事故情况,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3)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安全检查与考核1. 定期对维修车间、设备、工具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2. 对维修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
3. 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维修安全。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车辆维修安全管理制度,旨在提高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我国车辆维修行业的安全发展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应急抢修
车辆、机具、仪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管理,维护燃气用户、燃气供应企业和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的合法权益,提高安装、维修质量和服务水平,根据建设部第73号令《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资质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建城〔2007〕250号)要求,现就加强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管理的有关规程如下:
一、在本公司范围内从事燃气燃烧器具(指家用的燃气热水器具、燃气开水器具、燃气灶具、燃气烘烤器具、燃气取暖器具、燃气制冷器具等)安装、维修的负责人,必须取得相关安装证书方可从事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业务。
二、从事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的作业人员,必须参加由省或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并取得《职业技能岗位证书》,方准上岗。
未取得《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的任何人,不得从事燃气燃烧器具的安装、维修业务。
三、从事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的企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企业的注册资金不少于30万元人民币。
(二)有固定的经营场所,配置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抢修、维修服务通讯工具、专用车辆。
(三)有公开的安装、报修、维修、抢修等工作流程及服务电话,且有24小时值班人员。
(四)有必备的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设备、工具和仪器:
1.与安装管道相匹配的钻孔设备、机械绞丝设备;
2.常用的工具和维修用的零配件;
3.能直接检测燃气压力、流量,水压、水量、温度等主要检修、调试指标的专用仪器;
4.燃气检漏仪及泄漏浓度报警器;
5.其他必备的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设备、工具和仪器。
(五)配备4名以上具有工程、经济、会计等初级以上(含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其中燃气或相关专业的人员不少于1名并具有助理工程师(含助理工程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
(六)有4名以上持有燃气行业《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的安装、
维修作业人员。
(七)有按照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其他相关规定要求制定的作业标准。
(八)有完善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文书档案管理制度,对所承接的业务依照有关标准,建立了严格的检验制度和质量保修制度。
(九)有完善的客户服务制度和服务标准。
四、安装燃气燃烧器具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并按照企业服务制度标准以及与用户签订的安装、维修合同、协议或约定为用户提供安装、维修服务。
五、对违反上述规定,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将依据《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管理规定》对公司进行处罚。
公司将追究安全运营部,安全运营部追究到人。
应急抢险车辆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提高抢险过程中的应急车辆保障能力,规范应急车辆管理,适应燃气燃烧器具应急抢险需要,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车辆的管理。
第三条职责
安全运营部是应急抢险车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应急抢险车辆的组织、协调和调度工作。
第二章内容
第四条车辆安排
(一)公司车辆管理员接相关部门人员抢险通知后,应及时通知当日值班驾驶员,由驾驶员与乘车人员取得联系,各乘车人员到较近的高速路口等待车辆。
(二)车辆管理员接抢险通知后,通知公司其他驾驶员到公司开展车辆行驶前安全检查,等待下一步安排通知。
(三)公司其他部门如事故当日因公务需使用车辆,车辆管理员可安排次日值班车辆出车,并依此顺延。
如时间紧张,车辆驾驶员未能及时抵达公司,车辆管理员可先根据领导接送车辆的外出公务执行情况临时调配使用,并安排其他车辆执行领导接送任务。
第五条车辆管理
(一)建立应急车辆管理小组,机构如下:
组长:王海洋
组员:葛艳、伍静、胡小亮
(二)认真落实安全检查制度
1、检查时间:每月由总办室牵头对公司车辆重点部位进行检查,确保车辆各项保准达标。
2、检查内容:《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道条》及公司安全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要求有记录。
3、坚持“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检查和帮助应急保障车辆消除事故隐患,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第三章奖惩
第六条在应急抢险过程中,对做出突出成绩的驾驶员予以表彰并
给予相应经济奖励;对工作态度消极、办事效率低下的,要根据实际情况通报批评,情节恶劣的,给予相应经济处罚,累犯不改的,辞退处理。
第四章附则
第七条本规定由总经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八条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