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书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李萍.现代道德教育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曾钊新.心灵的碰撞——伦理社会学的虚与实[M].长沙:湖南出版社

亚当.斯密,蒋自强等译.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亚里士多德,廖申白译.尼各马克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休谟,关文运译.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柯尔伯格,魏贤超等译.道德教育的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

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

罗尔斯《正义论》

卢梭《爱弥儿》

立德树人“博”导人生——2012年度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博客文集(3)

成长篇

1.炒一盘土豆丝——关于学生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2.我愿坐在你的跷跷板上

3.优秀班级领航人成长系列文章之卷首语

4.图说学生干部角色与成长规划

5.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

6.开始懂了

7.致亲们

8.话在花香时——与毕业季的弟弟妹妹共勉

9.大学Style

10.网络,请放开那些学僧

11.尴尬时代,你能否HOLD住青春的尴尬?

12.成长的态度

思想篇

1.守护心灵道德同行

2.好好算算你的成本再潇洒

3.可以做一个强者但不能太强势

4.培养大学生爱的能力

5.传递你我的正能量

6.亲,您的手机您会用吗?

7.吃到嘴里就是自己的吗——谈亲情

8.让“电脑”回归到“计算机”

9.育人——与同仁分享

10.让我的心中充满“爱”

11.是谁加粗了高学历和高信用之间的≠

12.用爱心坚守岗位,用智慧读懂职业,把幸福带给学生生涯篇

1.大学生如何融入大学生活?

2.启心灵之窗助梦想飞翔——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3.大学四度

4.寒门亦能出贵子

5.用爱与智慧为青春导航

6.写给新同学的第二封信:致有野心的你

7.莫问元芳,只问自己——四类考研动机分析

8.漫谈导学关系——写给即将开始研究生生涯的同学

9.请珍惜自己的本科专业

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写在倦怠的时刻

11.给2010级同学的一封信

12.一起成功挽救一名家庭贫困生退学的事件

心灵篇

1.为亲情寻找释放的出口——大学生如何与父母相处

2.善待挫折,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3.让我们笑着说再见

4.财哥面对面——大学生如何走出恋爱的怪圈?

5.无悔的选择,执著的追求

价值观教育

要替幸福下一个定义,第一步所需要的是建立一套有系统的价值观,如果做不到这点,则人的追求不免是相当盲目的。

——石元康

价值是美好生活的基础。因为每个人都想生活得好些,所以我们相信,人们为了自己和至少是一些他人的美好生活,而已经在努力地、稳步地发展完善着价值系统和生活方式。

——克里夫·贝克

目录

第一章体验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和意蕴

一、价值观教育释义

二、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第二章透视价值观教育的时代背景

一、多元文化与价值观教育

二、全球化与价值观教育

三、信息化与价值观教育

四、后现代主义与价值观教育

第三章解析价值观教育的丰富内容

一、人生价值观教育

二、道德价值观教育

三、生命价值观教育

四、科学价值观教育

五、环境价值观教育

六、审美价值观教育

第四章品味价值观教育的黄金原则

一、理解性原则

二、对话性原则

三、共生性原则

四、境界超越性原则

五、实践性原则

第五章借鉴国外价值观教育的模式

一、“美德袋”模式

二、“认知一发展”模式

三、“价值澄清”模式

四、社会行动模式

五、“体谅”模式

六、“价值商谈”模式

第六章分享国内价值观教育的经验

一、说服教育法

二、榜样示范法

三、实际锻炼法

四、陶冶教育法

五、自我修养法

六、两难故事法

七、角色扮演法

八、价值澄清法

九、社会行动法

生命与教育前言回归生命的教育

第一章生命:教育的原点

一、以“人”的方式来认识“人”

(一)对以往认识“人”的方式的反思

(二)人是双重存在的复杂生命体

二、种生命:未特定化的自然生命

(一)人是自然的存在物

(二)人是人的自然存在物

(三)人是未特定化的生物体

三、类生命:超自然生命的生命

(一)人是自为的存在

(二)人是文化的存在

(三)人是超越性的存在

四、教育: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

(一)对教育原点的思考

(二)人的未特定化对教育的规定

(三)人的文化性对教育的规定

(四)人的超越性对教育的规定

第二章生命在教育中的失落与反思

一、问题:生命意义的消解

(一)人文教育的失落:失缺了生命的另一半

(二)教育与生活的割裂:丧失了生命的意义

(三)绝对主义的客观知识:泯灭生命的灵性和创造

(四)极端的道德理想主义:培育无根的生命

(五)规训:压抑自由的生命

(六)生命不能承受病理性教育之重

二、反思:对教育现代性的批判

(一)实证理性的僭越和价值理性的迷失

(二)科学世界的霸权与生活世界的遗忘和殖民化

(三)实证主义泛滥与科学的知识观

第三章教育对生命的祈求与追寻

一、历史的追寻

(一)西方的探索

(二)中国的探索

二、时代的呼唤

(一)时代发展对生命的定位

(二)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中个体生命的凸显

(三)改革开放年来教育理论对人的关注

第四章教育的生命品性

一、教育在个体生命发展中的价值

(一)个体生存发展意义

(二)个体生命发展的特点

(三)学校教育在个体生命发展中的独特价值

二、教育的生命本质

(一)“工具性教育”质疑

(二)教育“轴心”的转换

(三)教育即生命

三、生命化教育的特征

(一)敬畏生命

(二)解放儿童

(三)融入生活

(四)充满人文关怀

四、关怀生命的教育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