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版】从积极心理学角度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5篇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5篇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1)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最大弊病在于过分关注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
然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只是消除症状,修补缺陷。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着重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上。
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意味着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积极向上的自我力量,自身的性格优势。
借助这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对抗心理困扰、消除问题行为、建立抵御挫折、心理创伤和障碍的预防机制。
“个人优势”概念的提出将让教师和学生都习惯去发现优势,而不是刻意寻找缺点。
学校育人环境中不再是注重克服人的缺点,而是鼓励人人都精彩、人人都自信的人文精神。
在《积极心理学—团队活动课操作指南》第一章中,主要围绕“如何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两方面来设计班队活动,从中可以看出设计活动的老师处心积虑的要学生认识自我,不仅要自我挖掘,还要让同伴挖掘。
在学生对自己优势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去认识这些优势发挥的余地和控制不好的后果。
最后还以“模拟招聘”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的优势和社会职业联系起来,从实际出发分析和鼓励学生如何正确的运用自己的优势立足社会。
这一系列的活动设计不得不让我佩服这位老师,如此用心良苦的为学生树立心目中的微小自信。
回顾自己开学以来在七1班的活动设计,自己也一直在努力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自信心。
贴标语、做战旗、标榜样等,只是形式多停留在浅层次,没有太多的深化作用。
记得在开学初分小组时,让每一位同学写一下“我能为小组做什么?”大多数学生们的答案十分空洞,有的说:“我可以为小组争光。
”“我可以为小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能为小组加分。
”回答中丝毫看不到学生对于自己优势长处的描述。
最让我感到欣慰的一个回答就是“我能给小组人员提出他们想不到的阴谋诡计,我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最新的信息,还能为大家创造出一些好玩的东西。
”至少我能从这个学生的回答中看出他很自信自己的鬼点子和鬼把戏。
第一次阶段考试后,我觉着学生们彼此之间应该有更多地认识了,就重新规划他们书写小组的档案表,同样的列出了一项必填栏目:“你的优势”。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关注中学生情感发展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关注中学生情感发展积极心理学侧重于关注人类的潜能、动力和能力,研究积极的品质。
本文借鉴积极心理学的三个层面来反思当下中学生情感教育现状,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标签:积极心理学中学生情感发展建议一、积极心理学主要观点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学科。
它倡导从心理学的视角研究积极取向,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强調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
具体而言积极心理学可分为以下层面: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
积极心理学改变了传统那种偏向问题的价值取向,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力上,通过培养或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人真正成为一个健康并幸福生活的人[1]。
二、立足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原因中学时期的情感教育是一个关键,处于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由于生理发育的加速和性发育走向成熟,往往使他们感到不适应,出现不平衡的感受及种种矛盾以及困惑。
对中学生的情感教育处理不妥当可能会多走弯路甚至误入歧途。
在这个关键的时期,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身份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准确的分析,进行恰当的定位。
积极心理学倡导的观点是致力于发现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学的理念中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不谋而合。
本文就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帮助教师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发展。
三、关注中学生情感发展1.获得积情绪体验其中包括积极的主观体验,这指得是对过去的满足和幸福感形成、对现在的快乐和幸福、对未来希望和乐观,,以及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
满足、希望、快乐和幸福是积极的主观体验所蕴含的,然而这些又何尝不是现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如今,每一位学子的肩膀上都背负着亲友的期盼、学校升学率的要、竞争日益剧烈的社会等等的重担,越来越多的压力剥夺了学生原本可以享受美好生活时光的机会。
【心理学论文】热情-积极心理学视角
热情-积极心理学视角热情是一种对人、事、物和信仰的强烈情感。
英国作家马克斯·兰茨伯格指出:一个优秀的员工,最重要的素质不是能力,而是对工作的热情。
爱默生也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每个伟大的时刻都是某种热情的胜利”,哲学家海格尔则肯定了热情对人生活的重要性,认为热情是人获取最高成就的必要条件。
热情能产生不断创新的活力,它能使人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去完成一项以前根本无法想象的事。
在热情的支持下,许多工作势如破竹,困难迎刃而解。
虽然热情在哲学和文学范畴中为人讨论已屡见不鲜,但直到近几年才作为心理学概念引起学者的探讨和研究,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热情作为一种能给人类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特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热情概述(一)热情的概念不同领域对“热情(passion)”概念的解释不尽相同。
汉语词典解释“热情”为人参与活动或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积极、主动、友好的情感或态度。
有关热情的英文解释颇多,英文词典中对热情的解释有“zeal(热心;热忱;热情)”;“enthusiasm(热情,热心)”;“ardour(热情;热忱;热切;激情)”;“passion(热情;激情)”;“fervor(热烈;热情)”等,这些词在英文中都有“热情”的意思。
热情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指人参与活动或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积极、主动、友好的情感或态度,热情是与人生观,价值观有关联的,是一个人态度、兴趣的表现,人在热情的支配下,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
笛卡尔(Descartes)认为“热情”是一种强烈的内在行为倾向。
培图塔(Perttuta,2003)将“对工作的热情”定义为对某种有价值的工作的内驱式全情投入。
目前的热情研究一般沿用的是心理学家瓦罗朗德Vallerand对热情的定义,他认为“热情”是指人对某种活动的特殊行为倾向,人会对其热情活动产生强烈的情感,肯定它的重要性并且为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人们会通过热情活动定位自我,将活动内化为自己人格特质的一部分。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摘要】现代社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广泛关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然后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实践效果。
展望未来,建议在教育体系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支持与服务。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现状分析、问题、挑战、对策、案例分析、展望、建议、未来、希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当前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个体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学校教育管理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焦虑、学习压力过大、人际关系紧张、适应能力不足等方面,给学生带来了心理负担和心理困扰。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主要关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而缺乏对积极心理学的运用,无法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文旨在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探讨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并通过案例分析来探讨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旨在为今后改进和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进一步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提升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提升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1.文献综述国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是从理论建构和人口统计学上的比较以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来进行的。
而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主观幸福感主要是对国外研究的一些综述,很少有对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进行实证研究。
截止到本文开题时,只检索到了一篇关于对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实验干预的研究。
国外近10 多年来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逐渐从社会学,伦理学和经济学转向心理学。
而心理学主要是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的实验研究。
并且其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时间跨度越来越长,研究方法层出不穷。
尤其是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由前美国心理协会(APA主席和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 )所倡导的,并且由他领导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关于提高人们幸福感的实证研究(例如: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等人(Seligman ,2005)招募了一批志愿者去访问积极心理学网站。
他们分别用网站上积极的练习(练习一周内每天用新的方式运用自己的优势特征)和一般的中性练习对志愿者进行实验干预。
研究结果表明:那些被提供积极练习的志愿者的主观幸福感在接下来的6 个月都有所提高。
另外,研究(Emmon,s &McCullough ,2003)发现:主动地鼓励人们去增强情感状态中积极的方面可以使他们变得更加健康和拥有更加愉快的心情。
那些被指派思考并写下他们最深刻积极体验的大学生比那些只要求写中性话题的大学生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更少去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求助。
那些参与感激实验干预的被试,在多次写下他们感激的事件之后,报告说感到生活更加美好并且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1] 。
2.问题提出和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2.1问题的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对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和相关研究固然重要。
但是,着力研究得到幸福的各种途径及其具体操作方法,从而真正地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迫在眉睫并且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我对积极心理学的看法(小编推荐)
我对积极心理学的看法(小编推荐)第一篇:我对积极心理学的看法(小编推荐)我对积极心理学的看法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首倡者为心理学家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的模式,当然它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
所谓的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的,如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们所熟悉的词汇是病态,幻觉,焦虑,狂躁等,而很少涉及到健康,勇气和爱。
所以积极心理学呼吁:心理学应该转换为研究人类优点的新型科学,必须实现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换,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流派,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
它认为,心理学的三项使命:治疗精神疾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
二战之后,心理学成了一门致力于治疗的科学,它的研究焦点集中于测评并治愈个人心理疾病,出现了大量对于心理障碍的研究以及对离婚、死亡、性虐待等环境压力对个体造成的负面影响的研究。
注意到这种现象,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
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具体就研究对象而言,分为三个层面,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 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 、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 ,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 ,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这些品质的根源和效果上;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等。
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调节情绪健康-2019年文档
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调节情绪健康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人应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学会管理情绪,为健康的生活努力;调节情绪健康应重在关注人的积极面,调动人的积极性,对问题积极解释,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
一、积极认识情绪,做到心中有数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以“糟糕至极”、“不可救药”等来形容自己的处境,抱怨环境不尽如人意,甚至怨天尤人。
这样消极对待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做情绪的主人,积极认识情绪。
首先,情绪的产生是有原因的。
情绪是个体与环境间某种关系的维持或改变,它的产生是有原因的:一是外界刺激物,二是个体的主观需要。
在这里,情绪是以个体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可见情绪不是凭空而降的。
其次,情绪是能觉察到的。
情绪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
每种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伴随着不同的表情模式和生理反应模式。
如果细心,情绪是能观察到的。
再次,情绪有动力作用。
情绪有积极的增力作用和消极的减力作用。
我们平时缺乏的是对情绪的积极认识和关注,当你积极关注它并用正确知识引导时,就开始管理情绪了。
二、积极表达情绪,力争丰富展现情绪在人的成长和交往中很重要,它是信号,学会表达情绪非常必要。
人都有丰富的情绪,这是人的潜力,积极心理学提倡挖掘人的潜力幸福地生活。
首先,运用语言表达情绪。
语言包括对话语言、独白语言、书面语言,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把自己丰富的情绪说出来或写出来,这样有利于别人了解自己,起码自己更加明白自己。
除了语言丰富的词汇外,还可借助语音、语调的变换来表达情绪,尽可能地真实流露情绪。
其次,运用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表达情绪。
表情是表达情绪最敏感的工具,它有自己的规则。
我们要学会准确把握和运用表情规则,掌握在符合特定社会背景下各种情绪规则的适当表达方式。
中国人情绪丰富但不善于表达,这对健康不利,应该多用表情,配合肢体语言表达自己更丰富的情绪。
三、积极调节情绪,主宰情绪健康情绪健康不仅包括有认识情绪的能力、表达情绪的能力,还要有情绪调节的能力。
浅析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 大学校园各种安全事故频繁出现, 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而这些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大学生心理不健康, 在面对问题时不能冷静、正确处理, 偏向于极端手段。
因此, 高校必须抓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然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教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偏向于问题的指正, 从学生所犯的问题来教育学生, 这种教育所起的效果不理想。
积极心理学作为新型的心理学研究领域, 它主要研究人的美好心理以及积极心态, 其价值是巨大的。
对此, 教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当善于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开展教育, 不断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鼓励并发扬其优点, 进而引导大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学习。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分析落实、抓好、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 同时也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主要是从问题出发, 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一味强调这种问题所引起的严重后果, 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引起学生的重视, 从而使学生克服这些问题。
然而,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大学生心理问题也日益复杂化,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优秀品质, 其倡导人们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和学习, 肯定人的优秀品质。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积极心理学, 可以激发学生向上的热情, 使其乐观面对生活、学习,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人生观、世界观。
2.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2.1 挖掘大学生的优秀品质一个人不可能是完美的, 或多或少也存在一些缺点。
同样, 一个人也不可能一无是处, 总有一些优秀品质、闪光点。
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就是人的优秀品质、闪光点, 它不仅对心理疾病、心理障碍提供了有效的治疗和解决方案,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自主预防。
因此,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 教师要注重挖掘大学生优秀品质, 借助一些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容来引导学生学习, 从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当前中学生的品质和价值观正处于塑造和形成时期,心理学的积极取向可以更好地从他们身上挖掘独特优势和潜力,更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过去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侧重于负面心理的调节与预防,而当前新形势下的积极心理学,不仅关注人性的弱点与不足,更注重关注、发现人性的优点和美德。
为了让中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今后心理工作者的工作思路,必须注意从问题取向向积极取向转变。
一、在中学生中开展积极心理教育的必要性一是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与新形势下的心理教育教学任务不相适应。
过去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而设置,旨在对学生有关问题、矛盾、挫折、抑郁、焦虑、逆反心理等负面情绪进行预防和治疗,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群体只是围绕少数突出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大多数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违背了教育部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的心理健康教育总目标。
这种将心理教育片面地看成矫治心理不健康的传统老做法,不利于心理教育的健康发展,防治不如积极的应对,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负面情绪。
这就要求心理工作者的工作方向必须加快从问题取向向积极取向的转变。
二是积极心理教育更加符合当前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当今中学生作为信息媒介下成长的新青年,具有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知识面广、认知速度快、思路多元、涉猎面较广等优势,认知活动的自觉性增强,思维能力也更加成熟。
但是由于独生子女居多,因为被过度关注与保护,自身成长中存在压力过大、精神上有时孤独无助、挫败感强、生存力差等不足,尤其唯我意识比较强,往往具有较强的自尊心,遇到失败和挫折容易产生自卑和束手无策。
在这个阶段给学生渗透积极心理教育,让积极心理成为学生的主导心理培育,让学生认识到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对自身发展的重要影响,尽快建立良好的信心和积极生活的心态,培育积极的自我意识、认知意识、自信力和良好的情绪调控、问题解决和社交技能等能力。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自身的积极品质,倡导心理研究既要关注心理问题,还要关注人的积极力量。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需要以传统心理学为基础渗透积极心理学理念,对中学生的积极品质进行更好地培养。
标签:积极心理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深刻受到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教育观念等的影响,心理承受外部压力和变化的能力比较弱,引发了很多心理健康问题,所以需要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以人的自身积极品质为着手点,激发个体潜在的积极力量和品质,进而获得良好的生活态度。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1)没有激发积极情绪。
在传统心理教育理念的影响之下,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的是少数问题学生,所以大部分学生只知道有效避免负面情绪,不知道怎样激发自己的积极情绪和品质,如何更加快乐和幸福的生活。
(2)没有形成积极的人格。
在传统心理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生可以有效避免自卑、嫉妒等不良人格,可是也无法形成自信、宽容等积极人格。
所以也就无法形成正确和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缺乏积极组织系统。
当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才刚刚形成,还没有更加深入和广泛的研究心理问题,只能通过讲座、咨询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此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工作是分开的,没有将此项工作有效地融合到其他工作中,也就不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二、积极心理学角度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积极心理学提倡人人追求自我实现,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人格以及促使积极人格发展的制度以及团体。
当前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时期,仅仅解决心理问题并不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潜能。
所以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明确培养中学生的积极力量和品质。
2.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积极心理学重视人性中可以抵抗障碍的动机、潜能以及能力。
【精编版】从积极心理学角度18页PPT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精编版】从积极心理学角度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谢谢!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
当前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基本层面
1 在主观的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 足(对过去)、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 和幸福流(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 的途径;
2 在个人的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 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 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集 中于这些品质的根源和效果上;
6种美德和24种品格力量
美德 力量
创造力、好奇心、开明、好学、洞察力
智慧 勇气 仁慈 公正 克制 超越
诚实、勇敢、坚持、热情
善良、爱、善于交际 公平、领导才能、合作 宽恕、谦虚、谨慎、 自我调节 鉴赏、感恩、希望、幽默、笃信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 大多是以心理问题为专题,引导学生如何处 理生活、学习!交友和娱乐中出现的心理问 题, 这样的模式将学习的目标定位在心理问 题取向上,偏离了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 心理健康教育聚焦在处理心理问题上, 以至于人们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就是由 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构成,误将心理问题看成 心理不健康或心理变态的代名词,将心理健 康等同于没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3 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 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 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 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
积极心理学假设与主张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假设:人们的美好和 卓越与问题和疾病同样都是真实存在的。 积极心理学主张:认识人类积极的品质, 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 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
1998年,塞利格曼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中宣 称:“当代心理学正处于一个历史转折的时期,心 理学家有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使命,这就是促进个 人和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促进儿童健 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雇员心情舒畅,让公 众称心如意。” 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光明面、人的优点与价值, 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强调心理学不仅要 帮助那些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 求得生存并得到良好的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 常环境条件下的普通人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社 会生活和个人生活。 简言之,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人生的科学,即研究如何 使生命更有价值与意义。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索你的有点八百字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索你的有点八百字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索我的优点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积极心理和个人发展的学科,在探索人类的优点和优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这些优点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应对挑战并取得成功。
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索我个人的优点,并说明如何利用这些优点来提升自己。
我认为我的一个优点是责任心。
我对自己的任务和义务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努力确保任务的完成和质量。
这种责任心使我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怕困难和挑战。
例如,在工作中,我总是尽力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尽管有时候会面临压力和困难。
通过展示责任心,我能够树立良好的形象,并得到同事和上司的认可。
另一个我认为的优点是积极乐观的态度。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境或问题,我总是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这种态度使我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中,如果我遇到困难,我会坚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并取得进步。
这种积极乐观的态度不仅增强了我的自信心,也激发了我对学习的热情。
我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我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且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这使我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在工作中,良好的沟通能力使我能够与同事和客户有效地交流和合作,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个人生活中,我也能够与亲友建立深入的沟通,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关系。
我还具备创新思维的能力。
我喜欢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模式。
这种创新思维使我能够在工作和学习中找到更加高效和有效的方法。
例如,在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时,我会尝试不同的角度和方法,以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通过创新思维,我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拓宽了自己的思维方式。
我认为我的一个优点是团队合作能力。
我喜欢与他人合作,能够很好地融入团队并发挥个人的优势。
我相信团队合作的力量,通过协作和共享,能够实现更大的成就。
在团队合作中,我能够与他人密切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实现共同的目标。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索教育中的幸福力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索教育中的幸福力摘要:教育具有提供人立足社会所需的知识技能的实用价值,同时具有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本体价值,因此它有助于人追求幸福生活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
积极心理学以研究人的幸福为中心,倡导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它这种积极的价值取向为我们探索教育中的幸福力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教育积极心理学幸福力一、问题的提出幸福力是一个内涵非常深广的词,同时它是一种能力,是可以学习的。
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具有提供人立足社会所需的知识技能的实用价值,同时还具有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本体价值,因此,通过教育使我们的受教育者获得幸福力是教育的必然使命。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股新思潮,强调心理学研究要通过挖掘人类的积极品质、积极力量,帮助所有人形成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从而帮助人类真正到达幸福的彼岸。
积极心理学积极的价值取向为我们探索教育中的幸福力提供了一个积极的方向和重要启示。
二、积极心理学的内涵积极心理学教父赛里格曼主张积极心理学研究要以人固有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心态来激发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他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并获得良好生活。
在研究目标上,积极心理学是希望所有人,而不仅仅是小部分有问题的人,能够尽可能建设到他们所能够达到的理想状态,从而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研究内容上,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一)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有着积极情绪体验的个体能够对过去感到满意,对现在感到快乐,对未来充满希望,它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
在积极心理学其中一项研究成果即Fredrickson(1998)的“拓延-构建”理论中就有指出,积极情绪具有拓展人们瞬间知行能力、建构和增强人们个人资源的功能。
如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等这样的积极情绪,能使人的视野扩大,使人能更有效地获取和分析信息,作出更恰当的行动,选择并采取创造性行动。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儿童的主观幸福感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儿童的主观幸福感近年来大量研究关注人们的幸福感。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在心理学领域的强大力量,主观幸福感的内涵和精神内核都变得更加充实和立体。
积极情绪和积极心理的培养应从孩子开始,普遍的研究文献都着力于探索成人或者普遍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和积极情绪。
关注青少年特别是儿童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
本文主要是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结合前人的研究,对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做一个综述。
试图通过对积极心理学视角的解读,探索有效的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和提升儿童主观幸福感的有效措施。
特别是对儿童的父母提出可以借鉴的原则和办法,以帮助儿童感知幸福。
2012中秋节,央视记者凭着一句“你幸福吗?”走遍大江南北,走近寻常百姓。
随即,刮起了中国人幸福热的民族风尚。
何为幸福,怎么样才能获取幸福,幸福有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在所有人陷入思考的同时,远在美国哈佛,早有一个在阐释幸福的声音。
泰勒·本·沙哈尔博士也从一个曾经的忧郁学子蜕变为幸福课题的领军人物。
是否消灭了不良情绪,就能让人变得幸福;是否没有了焦虑、抑郁、悲伤、愤怒就等同于乐观和积极。
新世纪的新运动也许可以给出至今为止最令人兴奋的思路和答案。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既然是一种体验,一种内心生发的愉悦情感,就说明它关乎心理,关乎个体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命运,更是每个人毕生追求的共同福祉。
大量的文献表明,对社会群体的幸福感的研究正逐年增加,而其中对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鲜少挖掘。
而今天,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的出现正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用它的方法和思想精髓开启一个儿童积极心理的研究领域,这将对儿童心理发展和儿童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本文对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做一个简单的综述。
旨在梳理和了解儿童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现状和突破口。
一、积极心理学关注儿童过去的太多年里,心理学只关注“问题”,关注心理疾病,关注不良的情绪体验和心理状态,而很多的研究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各种心理疾病都在不同程度上找到了有效的干预措施。
积极心理学的心得
积极心理学的心得积极心理学的心得(精品3篇)积极心理学的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积极心理学的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积极心理学的心得(精品3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积极心理学的心得篇3探索积极心理学:自我成长与和谐发展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人们逐渐关注如何通过心理学提升生活质量,实现身心和谐。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领域的一股清流,强调研究人类积极品质和幸福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本文将通过分析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探讨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展望积极心理学的未来发展。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主要包括积极乐观主义、主观幸福感、大五人格特质和积极心理资本。
这些理念为我们理解和塑造自我提供了有益的视角,使我们更加关注自身和他人的积极面。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这些理念,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为了更好地将积极心理学理念付诸实践,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参加讲座和研讨会等方式进行学习。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自身和他人的积极体验,逐步内化这些理念。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面对自身的弱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成长。
在应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应避免过度关注积极面,忽视消极面。
其次,我们应避免将积极心理学理念简单地应用于教育、企业管理等领域,而应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发挥其作用。
最后,我们应关注积极心理学的局限性和缺陷,避免过度推崇,保持理性和客观。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视角,让我们更加关注自身和他人的积极面。
通过学习积极心理学理念,我们可以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实现身心和谐。
未来,期待积极心理学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同时,我们应关注积极心理学的局限性和缺陷,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领域。
积极心理学的心得篇4以下是一篇积极心理学的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积极心理学: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最近我开始接触积极心理学,它是一种研究人类积极品质和力量的科学,旨在帮助人们实现幸福和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