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3-4节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新人教版必修3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苏教版):生物群落的结构
第4课时生物群落的结构课标要求 1.概述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影响因素。
2.简述群落的季相。
1.群落:是特定空间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所构成的集合。
提醒(1)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与群落都是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之和=种群,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之和=群落。
(2)群落并非是各种生物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相互之间的各种联系建立起来的有机整体。
2.群落结构概念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具有一定的功能,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类型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模型表现呈现不均匀的片状分布,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镶嵌特征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决定因素光照的强弱、地形的差异、湿度的不同和动物的活动植物:主要受到阳光的影响;动物:食物和特定的栖息环境原因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意义利于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3.影响群落结构的其他因素(1)生态位(2)捕食例如,野兔往往捕食竞争力强的植物,这样的捕食提高了草原上草的多样性和草原群落结构的复杂性;反之亦然。
(3)生物群落的空间异质性①阳光分布的不均匀性是影响池塘中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
②阳光也是影响池塘中动物昼夜分布变化的重要因素。
③不同季节的光照条件不同,也会引起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状况发生变化。
4.群落随时间而改变(1)区分群落的标志群落的外貌是区分不同群落结构及类型的主要标志。
(2)群落结构的特征群落的外貌常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这是群落结构的重要特征。
(3)群落的季相随气候的季节性交替,群落呈现不同的外貌,这就是季相。
延伸应用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800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请据图分析:(1)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不是(填“是”或“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原因是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的植物属于不同的生物群落,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属于植物的地带性分布。
高考生物《第四章生物种群和群落知识点》全优精品导学资料 新人教版
第四章生物种群和群落知识点1、考点解读1.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的考察①种内斗争与种群密度的反馈调节:例如:在蝌蚪密度大的水中,个体较大的蝌蚪能从肠道分泌有毒物质,使幼小蝌蚪死亡率增加;还有桉树的自毒现象等。
由此可见,种群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机能,是物种生存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是维持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重要方式。
在海洋鱼类资源急剧减少时,应停止捕捞,制定“休渔期”,使之繁殖增多,还可投放人工繁育的鱼苗,加快种群数量的增长速度。
②种间关系与种群密度的反馈调节:例如:一片草原上,牧草繁茂,食草动物就多,动物数量的增加,引起牧草衰减,由于牧草衰减,又引起动物数量减少,继而牧草又恢复正常。
若过度放牧,则会引起草场退化,进而引起动物种群数量下降。
所以要确定草场的合理载畜量,不能超载放牧。
2.J”型增长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的考察a. 延滞期b. 指数增长期c. 减速增长期d. 稳定期(有波动)按自然选择学说,“环境阻力”部分个体数就是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①“J”型增长曲线:在理想条件(无任何阻力的情况)下,种群的数量会呈几何级数增大(指数增长),这种种群的指数式增长在理论上存在,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能存在。
因为资源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但在种群增长的某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此外,外来物种入侵(条件适宜,缺少天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入侵种会呈指数增长趋势。
例如:入侵我国的大米草、水葫芦等。
②“S”型增长曲线: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允许的最大值K后停止增长,即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加,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
一个牧畜饲养场最佳养殖个数是1/2K。
两种生长曲线的区别:K值:最高密度(环境的满载量)(负载能力)3.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有利于合理利用野生生物资源(如确定草场的合理载畜量),科学防治害虫(农田治虫要选择良机)等。
例如:在利用野生生物资源时,种群数量控制在什么情况下,人类获得资源量最大,又不影响资源的再生?其实,一般将种群数量控制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即1/2K值时便可达到例题的要求。
【高三一轮 必修3】4-3、4-4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关系 名称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图
特点
举例
寄生
对寄主有害, 对寄生生物 有利。如果 蛔虫与 分开,则寄 人,噬 生生物难以 菌体与 单独生存, 宿主细 而寄主会生 菌 活得更好
强调:寄生和共生都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主要区别是: 寄生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有害,共生对双方都有利。
关系 名称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图
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
特点
举例
竞争
两种生物生存能力相同
ab两种生物 牛与羊;
为共同的食 农作物与
物、空间而 杂草;
斗争,竞争 同一培养
激烈时数量 液中的大
上呈现出
小两种草
“你死我活” 履虫
的同步性变
化。
竞争与生存斗争 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和生物与生物之间 的区别: 的斗争【包括种内斗争和种间斗争
2.群落的演替: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类型 内容
初生演替
起点
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 的地面,或原来存在 过植被,但被彻底消 灭了的地方
次生演替
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 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 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基质与环 境条件
时间 速度
影响因素
无有机质和生命繁 殖体
经历的时间长 缓慢
自然因素
一个共同基因库
法进行天然基因交流
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
区 别
特 征
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 和死亡率等
空间特征包括随机分布、均
匀分布、集中分布
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 优势种、群落结构(垂直 结构和水平结构)、演替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联系
高中生物高考一轮总复习讲义 必修3 4.3、4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各种生物种群
群落的演替 (2)物种数目 目测估计
2.(1)物种组成
二、1.另一种生物 3.寄主的养分
2.两种或两种以上
4.有利
三、1.垂直结构 2.阳光 光照强度 四、1.另一个群落 3.地衣 苔藓
水平结构 土壤湿度 盐碱度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2.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灌木
4.(1)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2)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
1.写出图中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 A图:________。B图:________。
2.根据上图分析决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A图:(1)植物分层:________。 (2)动物分层:________。 B图:地形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 ________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 的影响等。
疑难突破 群落中生物种间关系分析
误区剖析 几种难辨别的种间关系 (1)要正确区别竞争和捕食的关系: ①竞争是不同种生物为了争夺资源、空间等生活条件 而发生斗争,并不以直接获得食物为目的。
②捕食则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目的是获得 食物与能量,用以维持自身的生存,以下情况不属于捕 食:a.一种生物以非生物为食,如牛饮水;b.一种生物以同 种的幼体为食,如鲈鱼以本种的幼鱼为食,这属于种内斗 争。
在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呈垂 直分布主要是受温度的制约。
四、群落的演替 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________代替 的过程。 2.类型: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群落演替的一般过程 裸岩阶段→________阶段→________阶段→草本植物 阶段→________阶段→森林阶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_第4章_第3、4节_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时间 第—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第六年 第七年
甲种群数量/ 乙种群数量
1.3
1.35
1.1
0.95 0.65 0.33
0
A.甲乙两种群均为“S”型增长,增长速率均受本身密度制约 B.甲乙两种群为捕食关系,其中乙为捕食者,甲为被捕食 者
C.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第四年开始乙种群占优势,且 甲种群逐步被淘汰
D.甲乙两种群可分别代表草原中的兔子和牛,二者是此消 彼长的竞争关系
高考生物复习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前三年甲种群数量与乙种群数 量比值大于 1,三年后该比值小于 1,且越来越低,说明甲乙两 种群为竞争关系,前三年两个种群数量都增加,但是甲增加得 更快,第四年开始乙种群占优势,且甲种群逐步被淘汰,B 错 误、C 正确;根据表中的数据只能分析出甲种群数量先多于乙 种群数量,然后甲种群数量下降多于乙种群数量,但是判断不 出两个种群的增长模式,A 错误;草原中的兔子和牛为此消彼 长的竞争关系,不会出现被淘汰的现象,D 错误。
得更好
细菌
高考生物复习
(续表) 关系 名称
数量坐 标图
能量关 系图
特点
实例
竞争
两种生物的生存能力 牛与羊,农作
物与杂草,大
不同,如图 a;生存 能力相同,如图 b
草履虫与小
草履虫
捕食
数量上呈现出“先__增__ _加__者__先__减__少_,_后__增__加__
羊和草,狼与
_者__后__减__少_”的不同步 兔,青蛙与昆
答案:C
高考生物复习
2.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 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 B.图乙中 b 生物对 a 生物的进化有害无益 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 D.图丙中实验初期,竞争与种内互助并存,后期 X 的种内 斗争加剧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检测卷 必修三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种群的特征)原卷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卷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种群的特征)解析版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1.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种群的是A. 池塘中的一群鱼B. 培养基被污染后除大肠杆菌外,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C. 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D. 在一棵枯树枝上生活着蚂蚁,长满了苔藓2.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B. 出生率、死亡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原因C. 迁入率、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原因D. 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3.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数量特征,不能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B. 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各生物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C. 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D.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种群密度变化的决定因素4.如图是关于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据此所做分析错误的是()A. 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将会影响到④C. 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③D. 寒假期间某大学城人口数量取决于①、②5.人口学家统计预测人口翻一番的时间为:墨西哥20-40年、美国40-80年,而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
这种预测的主要依据是()A. 种群数量和密度B. 种群年龄组成C. 种群性别比例D. 出生率和死亡率6.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小。
引起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 雌虫生殖能力下降B. 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C. 雌性个体也减少D. 种群出生率下降7.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A. 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B. 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C. 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D. 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8.生态学家对某岛屿的社鼠种群数量和性比率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图(曲线表示种群数量,柱形图表示性比率),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 秋季更有利于该岛屿社鼠种群的繁殖B. 社鼠种群数量与性比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C. 当社鼠种群数量处于高峰期时雌性明显多于雄性D. 性比率通过影响年龄结构间接影响种群数量9.现阶段我国出现了大量“421型”家庭(4个老人+1对夫妇+ 1个孩子)。
高考一轮生物详细复习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件新人教
经历的时间长
经历的时间短
速度 影响因素
缓慢 自然因素
较快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沙丘和湖底的 弃耕农田上和火灾后的草
演替
原上发生的演替
3.群落演替的特点。 (1)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 间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可预测的。
(2)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 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 度进行。
解析:甲、乙之间具有捕食关系,其中被捕食者不会因 为捕食者的灭绝而灭绝,A错;生物之间的基因的突变并不是 相互影响的,C错;即使种群数量稳定,也会因为突变或重组 造成基因频率的改变,D错。
答案:B
跟踪训练
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 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 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互利 共生
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 或者 一方 不能 独立 生 地衣; 存。 数量 上两 种生 物 大豆与 同时增加,同时减少, 根瘤菌 呈现出“同生共死” 的同步性变化
对宿主有害,
寄 生
对寄生生物 有利。如果 分开,则寄 生生物难以 单独生存, 而宿主会生
蛔虫与人; 菟丝子与 大豆;噬菌 体与被侵 染的细菌
2.坐标图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判断。 (1)看曲线上升和下降的先后关系,一般先上升或下降曲 线代表被捕食者。
(2) 看 曲 线 峰 值 的 高 低 , 一 般曲线峰值高的是被捕食者,另 外,被捕食者的个体一般也比捕 食者的小,所以被捕食者的数量 相对较多。
上图曲线中a为被捕食者,b为捕食者。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种群和群落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新人教必修3
答案:D
对点微练 4 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
替的过程。
(2)演替过程(以裸岩上的演替为例):裸岩阶段→□14 _地__衣__阶段→□15
_苔__藓__阶段→草本植物阶段→□16 _灌__木__阶段→森林阶段。
2.类型
(1)初生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17 _被__植__物__覆__盖__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 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18 _沙__丘__、火山岩、冰川
泥等。
(2)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19 _原__有__土__壤__条__件____基本保 留,甚至还保留了□20 _植__物__的__种__子__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21 _速__度__和□22
_方__向__进行。
基础自测
• 1.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 • 2.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 • 3.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 ×) • 4.一块农田中的田鼠和杂草属于竞争关系。( ×) • 5.水平结构上种群的分布与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
微考点二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 1.群落的结构 • (1)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和意义: • ①原因:群落结构与环境中生态因素有关,
群落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 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捕食者:数量少,后增加后减少
被捕食者:数量多,先增加先减少
考点二:种间关系
Ⅱ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生
A
物 数
ALeabharlann 生 物B量
B
数
量
特点:
时间
时间
相互依存,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
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
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实例1: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实验: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P75
①实验原理和方法
类 ②实群 验步丰 骤和富 材料度 用具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
③注意事项
(2014 天津)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
据。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C )
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 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C.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D.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
(2)水平结构 —高山植物分层: 温度
【镶嵌分布】
考点四:演替的类型
Ⅰ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Ⅰ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Ⅰ
群落演替都是“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
阅读P80 思考如何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裸岩演替(初生演替) 和弃耕农田演替(弃耕 农田)的共同点?
起点 时间 速度
(经典表达 P8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 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2012 全国)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 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 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 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 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解析]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项错误。 所有群落都有垂直结构,B项错误。 阶段Ⅰ和阶段Ⅱ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不完全相同,C项错误。 阶段Ⅲ是森林阶段,其抵抗力稳定性最强,D项正确。
2. 如图所示为两个陆生群落的演替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a曲线代表群落的次生演替,b曲线代表群落的初 生演替 B.图中C点到D点表示生态系统可能遭到破坏 C.E点的物种丰富度最高,且各种群密度达到最大 D.E点可代表群落达到平衡状态,其类型由气候和土 壤条件决定
[解析] a曲线代表群落在有生物的基础上发生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b代 表群落在没有任何生物的基础上发生的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A项正确; 图中C点到D点,群落的生物多样性锐减,说明生态系统可能遭到破坏,B项正确; E点的物种丰富度最高,但各种群密度不一定都达到最大,C项错误; E点时生物多样性最大,说明演替达到了顶极群落,此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系 统中的群落类型由气候、土壤等条件决定,D项正确。
平结构的体现。
(√)
【易错辨析】
(8)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 × )
[解析]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9)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
(√)
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800 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 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 Pg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与自身的呼吸差值为生产者的有机物积累量, 而R代表生态系统所有生物的呼吸量,A错误; 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时,抵抗力稳定性最高,Pg达最大值时,群落尚未演替到顶 极群落,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没有达到最高,B错误; Q为生态系统内的有机物总量,枯枝落叶的积累是演替后期Q高于Pg的原因之 一,C正确; 群落演替达到稳定阶段时,其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并不是保持不 变,D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章 第2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利用率。
三、群落的演替 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初生演替 : 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 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 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 :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 2.类型 替次生演替 :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 但原有 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 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 : 火灾过后的草原
即时训练1两种植物共同生长在一个盆中,当
两种植物被分开种植时,一种死掉,另一种生长要好得多,它们之间的 关系是( A.竞争 C.寄生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一种植物的存在对另一种植物的生存带来了影响, 当一种死掉,另一种生活反而变好,而且植物之间不可能是捕食关系, 因此,这两种植物为寄生关系。 )。 B.互利共生 D.捕食
即时训练2鸟类是一种对环境较敏感的动物。
在下列选项中,鸟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多的是(
A.人类活动较频繁的绿地 B.品种较少、有一定面积的植被
)。
C.有成片品种单一的人工林
D.大面积层次分明的植被 答案:D 解析:由于捕食和营巢等因素,一个生态系统中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主要 取决于植物分层结构的复杂程度。所以在大面积层次分明的植被环 境中,鸟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多。
答案:C
解析:次生演替时虽然原有的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
留,因此演替所需时间短。在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而不 是次生演替;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也存在竞争现象,但不明显;次生
演替比初生演替容易形成森林。
考点一
群落的种间关系 能量关系图 特点 举例
关系 数量坐标图 名称 互利 共生
而寄主会生活得
更好
续表 关系 名称 竞争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图 特点 举例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苏冀):群落的结构
3.群落的种间关系
各种种间关系的特点与实例(连线)
4.群落的空间结构
(1)概念: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结构。
(2)类型
(3)群落结构的形成原因与意义
①形成原因:在长期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②植物: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3)特点: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
(4)原因:群落中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5)意义: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1.区分不同群落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否就是物种丰富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
课标要求 1.概述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及群落的空间结构。2.简述生态位的概念、内容、形成原因及其意义。
考点一
1.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1)群落的概念
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提醒 ①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与群落都是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之和=种群,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之和=群落。
2.实验流程
提出问题:如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的种群密度是多少?
↓
制订计划:包括三个主要操作环节——取样、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
↓
实施计划
3.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
(1)简易采集法:用解剖针拨找小动物,同时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小动物后进行采集。
(2)诱虫器采集:诱虫器中的电灯是发挥作用的主要装置,诱虫器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避光的习性,使土壤小动物远离光源、热源。
高考一轮必修3第4章第34节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
9
• 种内斗争为种内关系; • 竞争(不同种生物争夺同种食物或生活空间的现 象)为种间关系,种间斗争包含竞争; • 生存斗争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之一。
很明显,生存斗争内容更丰富,既包括生物与生 物之间的关系,又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 图示如下:A代表生存斗争、B代表种内斗争、C代表 种间斗争、D代表竞争。
羊和草;狼 和羊
不同步.性变化
7
特别提醒
1.上述各种关系都有利于种群的进化。捕食对捕
食者和被捕食者从种群角度都是有利的。
2.共生与寄生都是种间关系,且共同生活在一起,
但共生是双方互利共生,寄生是对一方有利而
对另一方有害。
3.关于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
定:a.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必修3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
1
考点一 群落
一、群落的概念及特征
1.概念:同一时期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 各种生物 种群的集合。强调该区域中 全部 生物,包括全 部植物、动物、微生物 。
2.特征:物种的丰富度 、种间关系、空间结构、 群落的演替 等。
(2)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
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
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3.群落演替的原因
(1)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即
内因是群落演替的决定因素。
(2)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
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 要条件。
14
特别提醒
.
6
寄 生略
竞 争
捕 食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3、4节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1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答案:
种群
物种
丰富度 ②优势种 ③生长
思一思:群落的基本特征有:①物种的丰富度 型(即外貌:如乔木、灌木等) ④营养结构。
•看一看:种间斗争与竞争的关系如何? •答案:种间斗争包括捕食、竞争和寄生,竞争是 种间斗争的一种形式。
答案:
体表
镶嵌
答案: 另一个群落 繁殖体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议一议: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新的物种定居后,原来的物种是否还能
存在?
答案:能。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
代而不是“取而代之”。
•顶极群落(浙江科技版) •演 替是一个漫长的过 程。但演替也不是一 个永恒延续的过程 。 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 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 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 候,演替就不再进行 了。
捕 食
羊与草; 狼与兔; 青蛙与 昆虫
•特别提醒: ①两种生物之间可能有多种种间 关系。 •②上述种间关系都有利于种群的进化。 •③关于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 判定: a.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 食者数量多; b.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为 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 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
• 1.种群与群落的关系 • 生物群落以种群为单位,是各种生物种群 的集合体,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依靠这种 关系使各种生物在长期自然选择与进化中形 成了稳定的彼此适应的有机整体,其关系可 表示为: • 各种种群之和=群落,或种群 群落
2.个体、种群、物种、群落的比较
项目
个体
概
念
特
征
是种群的基本组成单位
• 2.下图①~④分别为A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 B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兔、D细菌与噬菌 体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 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关注以下两点: (1)竞争关系中,竞争力弱的一方可能会消失。 (2)捕食关系会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种间关系。随着捕食者数 量的增加,甲和丙蝌蚪存活率逐渐降低,说明捕食者 的食物来源以甲、丙两种蝌蚪为主;三种蝌蚪由于食 性相同构成种间竞争关系,但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了不 同数量的捕食者后存活率发生改变,影响了它们原有 的竞争结果;池塘1中,在没有加入捕食者时乙蝌蚪存 活率最低,说明乙蝌蚪竞争力最弱,容易被淘汰;随 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加,乙的存活率升高,乙蝌蚪获得 的资源相对增加。
2.(2016·南昌模拟)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 确的是( ) 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 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 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生物种群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 布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明确: (1)群落的垂直分布是指不同种群的分布。 (2)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2.种间关系:种间关系实例与下列曲线的对应关系(连 线):
3.群落的空间结构:
(1)写出图中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 A图_垂__直__结__构__,B图_水__平__结__构__。 (2)根据上图,分析决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A图:①植物分层:_阳__光__。 ②动物分层:_栖__息__空__间__和__食__物__条__件__。 B图: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_光__照__ _强__度__的不同、_生__物__自__身__生__长__特__点__的不同,以及人与 动物的影响等。
②高山植被分布不属于群落垂直结构,因为在每一个 自然区域地段,均具有自然群落,而每一个群落都有 各自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如图所示。
【高考模拟精练】 1.(2014·全国卷Ⅰ)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 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 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
池塘编号
1 2 3 4
捕食者数量7 7 40 58 30 25 42 32 11 20 37 10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考点一 群落的结构特征 【核心知识通关】
1.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 (1)群落:
生物种群
空间结构 群落演替
(2)物种组成: ①意义:区别_不__同__群__落__的重要特征。 ②衡量指标:_物__种__丰__富__度__。 a.丰富度概念:群落中_物__种__数__目__的多少。 b.常用统计法:记名计算法和_目__测__估__计__法__。
【解题指南】(1)隐含信息:植物病毒V寄生在水稻细 胞中,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将植物病毒V传播给其他水 稻,青蛙捕食稻飞虱,减少了植物病毒V的传播。 (2)关键知识:判断捕食、竞争、寄生和互利共生。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种间关系的判断。A 项中,稻田中青蛙数量增加抑制病毒传播,原因是青 蛙捕食稻飞虱,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正确。B项 中,水稻和青蛙并不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之间不是 竞争关系,错误。C、D项中,病毒V与青蛙之间没有直 接关系,但和水稻之间是寄生关系,C、D均错误。
【思维拓展】 (1)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和意义。 ①原因:群落结构与环境中生态因素不均匀分布有关, 群落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 的对环境的适应。 ②意义: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 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2)区分“高山植被分布”与“群落垂直结构”。 ①高山植被的垂直分布是由于随海拔升高,温度下降 明显,从而导致不同海拔植被分布不同,从低到高依 次为阔叶林→针叶林→高原草甸→苔原。
(2)C项中淡水鱼的分层现象是不是只与食性有关?为 什么? 提示:不是。还与水温、水的含氧量、淡水鱼的栖息 场所等有关。
3.(2013·海南高考)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 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 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 200只蝌蚪(甲、乙、 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 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方法技巧】通过实例判断种间关系的技巧 (1)判断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之间的斗争为种内斗争, 如同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或同种生物之间对资 源和空间的争夺都为种内斗争。
(2)判断竞争:竞争是不同种生物之间争夺资源、空间 等生活条件而发生的斗争,不直接获取食物。另外, 两种生物甲和乙以同一植物为食,但取食的部位不同 并不构成竞争关系,如人吃玉米子粒,而牛吃秸秆。 (3)判断捕食: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目 的是获得食物与能量,以维持自身生存。
【特别提醒】 形成群落空间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多个种群,如竹林中竹子只是一个种群,就不 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2)各个种群间要形成不同的种间关系,如捕食、竞争 等。通过各种不同的种间关系,使各个生物种群分别 占据不同的空间,形成群落的空间结构。
(3)要存在形成分层现象的环境条件,如光照、温度、 食物、栖息场所等。
【解析】选A。垂直分层现象是群落的特征,竹林中的 竹子是一个种群;群落中的动物以植物为食,所以动 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种 群的分布受到水源、温度、气候等的影响,所以呈镶 嵌分布。
【延伸探究】 (1)A项所述竹林这个生物群落中有没有垂直结构?并 说明理由。 提示:有。竹林中有小灌木、草本层等,占据不同空 间层次,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