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实验探究题[精.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探究-----光学

【题目一】小阳与几位同学在做手影游戏时,发现手影的大小经常在改变。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于是他设计了如图1甲所示的实验,保持橡皮到墙壁之间的距离不变,把手电筒打开后放在距离橡皮不同的位置,分别测量在墙壁上所形成的影子的长度。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1)分析数据后,小阳发现: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近处逐渐远离橡皮时,影子的长度随之 。

(2)为了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小阳根据资料以手电筒到橡皮的距离L 为横坐标、影子的长度H 为纵坐标,绘制了影子的长度H 随手电筒到橡皮的距离L 变化的图像,如图1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手电筒到橡皮的距离L =17.5,影子的长度H 大约是 cm 。 (3)当手电筒距离橡皮较远时,小阳观察图像的变化趋势发现:影子变小的 (选填:“快”或“慢”)。

【题目二】如图2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蜡烛A 距玻璃板4cm ,则蜡烛

B 距玻璃板8cm 才能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 B .若蜡烛A 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C .若在玻璃板与B 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 的像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光源到橡皮的距离L /cm 5 10 15 20 25 影子的长度H / cm

9.8

6.2 4.8

3.7

3.1

图1

L /cm

10

6 2

4 2

5 20 15 10 5 8 H /cm

【答案】(1)减小 (2)4 (3)慢

【答案】 B

玻璃板

A

玻璃板

A

玻璃板 A

乙 图2

【题目三】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不小心将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掉在地上,摔碎成大小不同的3块。他不知道每块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凸透镜的焦距相等,于是他选择其中较大的一块镜片,利用平行光源、光屏和刻度尺,测量出这块镜片的焦距f 并记录。小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凸透镜的焦距相等,由此她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与原凸透镜的焦距相等”的结论。如果请你对小明的实验结论进行评估,你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是否存在问题?请说明你的理由。

【题目四】图3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1)白纸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实验中,放置平面镜和白纸的顺序是:先把一个小平面镜竖直立在一块长方形木板上,然后把一张白纸平铺在木板上,使白纸边缘紧贴平面镜放置,而不是先放白纸再把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题目五】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

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图4所示,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人射角,当入射角

【答案】存在问题,理由是只测量其中一块的焦距,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的焦距相等”的结论。应该再测量其他块的焦距,才能得出初步结论。

【答案】(1)白纸的主要作用是:①呈现反射光线,②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因为法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先把一个小平面镜竖直立在一块长方形木板上,然后把一张白纸平铺在木板上,使白纸边缘紧贴平面镜放置,这样能准确确定白纸的镜面的垂直关系,而先放白纸再把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若桌面不是水平的,那么白纸和平面镜就不一定垂直,因此不是先放白纸再把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

图3

图4

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人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 (1)小明的推测是 。

(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图4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 ,证实了自己的推测。

(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 。

【题目六】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水槽内的水中,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1)请在图中分别做出入射角(用字母i 表示)和折射角(用字母r 表示)。

(2)为了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以下方案中 正确的是: (选填“A ”、“B ”或“C ”)。C A 只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B 保持入射角不变,进行多次试验,测量入射角和每次试验的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C 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试验,测量每次试验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答案】(1)折射光线消失 (2)光斑消失 (3)不会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水中时,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

图3

【答案】由于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所以应该多次实验且不断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只有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排除了偶然性。故C 答案是正确的。

【题目七】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如图4所示: (1)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收水量来调节)、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 ________的 像。

(2) 向水凸透镜内 (填“注入”或“吸取”)适量的水来模拟近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① 若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② 若光屏不移动,在烛焰和水凸透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也能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镜是 透镜。

【题目八】实验桌上有如图 17 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的透明玻璃为平面镜),还提供了一把刻度尺和相同大小的中国象棋棋子18个,9个为红色,9个为绿色。小军计划用这些器材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小军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两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的白纸

上,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模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成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

②改变物体(两个叠放的红棋子)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生命,并记录实验数据。 ③再改变四次物体(两个叠放的红棋子)到平面镜的距离,仿照步骤②,做四次实验。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⑴小军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

⑵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小军实际探究的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_______的关系;

⑶针对小军计划探究的问题,在实验步骤②中,应改变_______。

【答案】

(1)缩小;实;

(2)注入;①前;②凹

图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