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研究
近年来,公路大建设、大发展已经成为交通行业的主旋律,工程机械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施工设备是公路施工企业的重要生产力要素之一,由于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存在着许多难点问题,如何更大地发挥设备的作用,提
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标签:
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1 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的意义及重要性
1.1 施工机械设备数量代表施工企业相应的资质能力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施工企业应当按其拥有的注册资本、净资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完成的工程业绩等资质条件申报资质,经审合格后,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施工活动。
即:只按标准要求投入相应的设备,才能取得相应的资证书,才能从事相应的工程。
企业应具有与承
包程范围内相适应的施工机械。
1.2 施工机械设备是招投标的必要和先决性的条件
为了加强我国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规范招标文件编和评标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中制定了拟投入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内容包括机械名称、规格型号、额定功率或容量或吨位、厂牌及出厂时间、数量、旧程度、预计进场时间。
因此,根据这个文件,公路施工机械已经成为工程竞标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施工手段,是工程投标中必备和先决性条
件。
2 目前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机械设备失修严重,技术状况下降造成公路施工机械设备失修严重、技术状况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工作中重用轻管、维修督促少,造成设备性能下降、,对修理的依赖性大;二是维修费用无保障,使该修理的设备得不到修理,该更新的
无法更新,致使待修机械数量增多。
有时为赶任务只能让设备带故障作业,最后形成小毛病拖成大故障的恶性循环。
(2)机械设备档案分散,账目不清,丢失无人追问,造成固定资产流失由于公路施工企业中设备所有权的归属层次不同,使得设备档案也分散在不同层次的设备管理部门。
由于各层次设备管理部人员的配备不尽相同,管理力度差别甚大,个别部门或基层甚至没有设备管理人员或只配备兼职人员,造成设备无人管理或管理
力理不足,使得有设备损坏、丢失却无人问津,造成了资产的不明流失。
(3)操作人员队伍繁杂,素质低下。
目前,操作人员队伍繁杂,素质低下是普遍现象。
加之管理中存在多种因素的困扰,导致操作人员的思想波动大,人员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造成操作人员队伍
“青黄不接”。
3 实施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重点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应贯穿在机械设备的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中。
针对以上几个难点问题,结合公司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要严格执行机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有如下几点解决措施:
3.1 正确选型,合理购置、调配
在安排施工生产任务时,就要使工程项目与机械设备的使用规范相适应。
首先,应按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依据工程量的大小、工期,决定所需设备规格型号、数量,编制适合该项目的机械使用计划和编排施工机械进出场的时间计划,做好施
工设备总量、进度控制。
其次,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应本着“先调剂,后经租”的原则,先将企业内部的闲置设备充分利用,不足部分和缺口设备通过新购或者外部租用。
设备选型应按实际工程数量、施工条件、技术力量、及所需动力配置使之与生产能力相适应。
对现有设备,保证其完整和安全。
新购置设备之前,应对厂家的信誉度、产品质量、价格及售后服务,进行全面了解和评定,择优购置。
对要求租用的设备应选择整机
性能好,效率高,租费合理。
3.2 建立机械技术责任制
从安全管理机械的实际出发,机械故障和其他事故的预防都应落实在技术责任制中。
在机械设备管、用、养、修的各个环节中,机械技术人员都要具备专业机知识(机械、液压、电气等)和管理知识,如果在技术指挥系统中没有机械技术人员的参与,必然影响机械效能的正常发挥,影响施工进度。
所以在施工企业中,要建立机械技术责任制,由各级机械技术人员承担,在施工过程中各级机械技术人员应参加以下工作:①审定机械施工方案的技术措施,组织机械化施工;②负责机械革新、改造方案的技术鉴定;③组织新机械的技术试验和技术交底;④负责检查机械各项技术规定的执行情况,对不合理使用机械设备的行为,有权制止并加以纠正;
⑤)负责机械的安全技术工作,主持机械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3.3 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相关制度
(1)“三定”制度。
定人、定机、定岗位的“三定”制度,就是把人和机的关系固定下来,把机械使用、保养和维护等各个环节都落实到每个人身上。
做到台台设备有人管,人人有专责。
“三定”制度有利于操作人员熟悉情况,加强其责任感,便于对设备的使用、
保养和维修。
(2)机械操作证制度。
实行技术考核和操作证制度,是为了正确使用机械,加强机械使用责任制,有效防止非驾驶操作人员或不熟练人员乱开机械,减少机械的损坏,确保人身和机械
安全,提高生产效率。
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正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机械交接班制度。
为了使机械设备在多班作业或多人轮班作业时,能互相了解情况,进行机械技术状况交底,分清责任,防止机械损坏和附件丢失,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连续,必须建立交接班制度。
机械设备交接班时,双方都要全面检查,做到项目不漏、交接清楚,由交接双方填写交接班纪录,接方核对验收相符后,交方才能下班。
交接班记录也
可作为查找分析事故原因,日常考核操作人员的依据。
(4)机械验收制度。
机械验收制度是安全管理的第一关,对新进场的机械设备必须进行检查验收,一要是否满足施工需要,二要对其安全性能及技术状况进行检查,如果发现设备技术状况不良,存在安全隐患,就得采取措施,或者及时退还或者组织进行修理,消除
安全隐患,减少发生事故的概率。
(5)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
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设备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四会”(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要加强日常维护与保养,发现故
障及时修理。
(6)机械设备更新报废制度。
对已达规定的使用年限,或技术性能落后,经济效益差,故障率高,安全性能低的机械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有步骤的进行更新。
因长期使用或因事故原因而造成的严重损坏,主要性能严重劣化,不能够满足生产要求,或严重污染环境,
危害人身健康,进行改造又不经济的机械设备必须报废。
3.4 强化人员培训,持证上岗
人员培训包括作业技能的培训与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针对性,对机械的操作和维修人员,不仅要对其进行安全技术理论方面的培训,还要确保其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落到实处,重点是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和预防事故发生的实际能力以及设备
危险性意识和处理事故的能力,有效控制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
4 结束语
机械管理是管理系统工程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全员管理的需要,领导与全体员工,必须全员参与、积极配合。
提高设备完好率、保证设备稳定运行,是机管工作的目标,搞好机械现场管理、强化维修保养是机管工作的中心。
领导者必然重视各级管理人员技术素质的提高。
只有这样,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才能做
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戚欢.公路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J].农业与技术,2000,(8).
[2]赵铁栓,陈新轩,韩斌.浅谈公路施工企业对工程机械的管理[J].机务管理,2005,(10).
[3]高雷.公路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模式分析[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0,(2).
[4]陈鸿鸣.公路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办法初探[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1999,(4).
[5]余兰葳.加强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