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作秀的透视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作秀”的透视与反思
——(摘自《小学语文教师》有改动)时下,新课程、新理念正逐步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生活。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在平时的听课过程中却发现部分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在课堂上不同程度出现了赶时髦、走形式、摆花架子的“课堂作秀”现象。
一、“情境秀”
现象:
(一)设有情境,但无助教学。有的教师误认为在课堂上设置越多的情境,就越能够使课上得有声有色。曾观摩过这样一节公开课:教师在教学《语文园地》时,将自己打扮成“导游”模样——手持游旗、小喇叭,头戴导游帽,胸挂导游证,学生也人人头戴旅游帽。整节课中,教师时而热情洋溢地解说,时而领着学生欢歌笑舞。试问:平时的课堂可能如此大动干戈吗?再问:如此情境让学生的兴奋点全部转移到当游客上,把知识信息的汲取抛诸脑后,这对语文学习又有何益处呢?
(二)有助教学,但太过冗繁。《草原》是一篇优美的课文,一位教师在导入这篇课文时是这样设计的:教师先播放一段《草原之歌》的音乐,然后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想象草原的景象。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孩子们跃跃欲试,纷纷发言:“我看到了蓝天上飘着白云。”“我还看到了白白的羊群。”“还有放牧的姑娘。”“以前我看过电
视,草原上有大雕。”……孩子们思维活跃起来,想法越来越多。为了准确理解课文,教师又安排了一段反映课文内容的草原风光的录像。学生们在这种情境的引导下,仿佛真的置身于那如诗如画的草原中,此时教师才真正开始了这篇课文的教学。令人遗憾的是,此时一节课已近尾声。
反思:
语文教学过程中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如能恰当运用,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是按照上述做法,把形式和内容机械地割裂开来,非但不能“披文入境”,反而白白浪费了师生的时间和精力。为此,正视情境创设,合理把握情境运用时机,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合作秀”
现象:
眼下几乎在所有的课堂中,我们都能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记得一位教师在教学《小鹿的玫瑰花》一课时,引导学生进行了两次合作学习。第一次: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小鹿没有看见玫瑰花的样子?第二次:请同学们齐读课文4~8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小动物们都是怎样夸小鹿种的玫瑰花的?课堂上学生四人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合作学习的场面可谓“热闹”,可之后的交流却令人失望,学生照本宣科,答案千篇一律。
其实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远不止于此,具体还表现在:合作学习的任务不明确,学生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显得很盲目;没有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安排合作学习,而是单凭教师的愿望,想要学生什么时候合作就什么时候合作,想要学生合作多长时间就合作多长时间;学生合作学习时,有的教师袖手旁观,缺乏对合作学习进行必要的监控和指导。
反思:
虽然《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有的问题很浅显,答案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还需要合作探究吗?“好钢还要用在刀刃上”,合作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用,合作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不宜过多。笔者认为:第一,出现了新知识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第二,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且有一定难度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第三,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而且有必要争论时不妨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准备与对方争辩。小组合作学习还应明确分工,主持人、记录员等各负其责。每位组员既要会表达见解,还要学会倾听意见,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整合”功效。
三、“媒体秀”
现象:
现在的课堂教学似乎不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就是保守,就是观念不先进。为此,上课前教师总是不惜花费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可结果常常并不理想。我曾看到一则《赵州桥》的
课件,该课件以大量的图片资料展示了赵州桥的地理环境、全貌,却没有用于解决课文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以及难点“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的内容。运用这种课件教学,由于忽视了教学目标,学生不能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头脑中只是一些赵州桥的外观及周围环境的零碎画面。
反思:
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无疑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我们教师在设计课件时,首先应明确使用该课件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教学中的什么问题,如何才能把这些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表达清楚;其次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语文教育重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任何语言文字之外的手段都不能喧宾夺主,成为语文教育的主导性手段。
四、“表演秀”
现象:
表演法常常见诸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是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教学中。但是,有的教师不看文体,不看课文内容,也不看学生的年龄层次,只管让学生表演,结果弄巧成拙,宝贵的40分钟在学生的哄笑声中流逝,而学生所得却很少。更有甚者,在课堂上,听不到学生对文章的诵读,没有对好词佳句的积累,也没有对文章内容的领会,有的只是几组学生轮流上阵表演,以及全班学生的捧腹大笑。这样的课当然会让学生轻松愉快,可轻松是轻松了,真正意义上的收获又有多少呢?
反思:
语文课堂上的课本剧表演,是一种深读课文、推敲课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情感并将其形之于外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阅读理解手段。因而,在表演课本剧前,首先要反复阅读材料,圈画出重点的词句,然后在讨论中把握角色。其次,要让学生深入研读“剧本”,深刻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生动的对话、形象的动作及人物细腻的感情变化等内容。在表演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对剧本进行大胆地创造,使学生再次超越自我。
五、“生成秀”
现象:
(一)学生质疑,漫无边际。有位教师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为了体现课堂生成的理念,安排学生说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有的学生说:“世界上还有个卖火柴的小男孩,他叫小珊迪,命运也很悲惨,这小男孩与小女孩有没有关系?”还有一位同学说:“小女孩生活痛苦,却带着微笑离开了人间,这幸福是真的还是假的?”显然,这些问题已经偏离了课文内容。面对如此发问,教师没能很好地加以调控和引导,只是一味地点头、微笑,鼓励继续质疑,结果使课堂教学陷入“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局面,无法正常完成教学任务。
(二)面对生成,不假思索。一位教师在执教《狼和小羊》一文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时有位学生问道:“难道这只小羊就这么可怜吗?这时候就不会有什么奇迹发生吗?”这位教师马上“因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