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周期的简要分析

合集下载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分析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分析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分析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分析黄涛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高增长、高波动”的运行态势,并先后经历了四轮完整的周期。

尽管不同周期的波动特征不尽相同,但动态地看,四轮周期之间存在着明显而一致的演进规律: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逐渐增强,经济平均增速呈下降趋势,经济运行的平稳性明显提高,经济波动的不对称有所减弱,以及经济日益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周期的初始阶段,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较之前几轮周期发生了较大变化,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周期规律,把握新周期下经济运行的阶段性特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动态演进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堪称人类历史上的“奇迹”: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国民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结构持续改善,顺利实现从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的转型,并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社会结构明显优化,科教文卫事业获得蓬勃发展;顺利实现“三步走”伟大战略的前两步,国际地位得到明显提升。

然而,不同年份间,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前,中国经济也呈现出了典型的高波动特征:经济大起大落,有着较大的波幅;起伏频繁,波动的频度高;“过热”易而“降温”难,扩张与收缩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

由于经济剧烈波动不仅会损害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也会危害一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对经济波动给予密切的关注。

本文通过考察改革开放①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总结此期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事实和不同周期间的动态演进规律,在此基础上对自2021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运行态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并就如何促进“十二五”时期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提出建议。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两大基本特征——高增长和高波动。

1979-2021年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保持了年均9.9%的高增速;相应地,此期间国民总收入增长了19.7倍,人均居民消费支出增长了9.6倍。

中国经济改革以来通货膨胀和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以来通货膨胀和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以来通货膨胀和经济发展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经历了通胀——紧缩——通胀的经济运行格局,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协调稳定影响不利。

2003 年以来,经过连续几年的通货紧缩,我国开始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并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发展态势。

但随后自2007年5月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又开始攀升,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全球,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国实施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但结果是国内资产市场泡沫化异常严重。

因此,深入研究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把握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平衡点,对于今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现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经济改革以来通货膨胀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1980年,1985年到1989年,1992年到1996年和2008年四次通货膨胀周期,其中1985年到1989年,1992年到1996年的通货膨胀周期较长,达4年之久。

也发生过三次高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一是1978年的经济增长率为11.7%,通货膨胀率仅为0.7%;二是1983年和1984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4%, 14.7%,而通货膨胀率分别为1.5%, 2.8%;三是1992年的经济增长率为13%,通货膨胀率为5.4%。

通过对改革以来的数据指标进行相关计算后发现,我国经济增长周期与通货膨胀周期表现出以下突出特点:第一,GDP 增长率上升时,通货膨胀率会滞后一定时期上升。

CPI 增长率的峰值滞后于GDP增长率峰值。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特征更加明显;经济增长速度回落时,通货膨胀率也会滞后一定时期大幅下降。

第二,GDP 增长的快慢会影响到通货膨胀率变动的快慢,GDP增长较为平稳的时间段,通常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趋势也较为平;GDP增长率的急剧波动,会引起通货膨胀率更为剧烈的波动。

第三,GDP 增长率与滞后一期通货膨胀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GDP与通货膨胀以及经济宏观调控

改革开放以来GDP与通货膨胀以及经济宏观调控

效果
本次宏观调控的措施效果虽然非常明显,但 是由于此次调控“一刀切”的现象比较普遍,刹车 过猛,因而存在着某些不足:宏观调控不够适时 和适度,即动手调控的时间偏晚,力度偏大。
(三)1993-1997年的宏观调控:抑制投资和通货膨 胀,实现经济“软着陆”
背景:1992 年1 月、2 月,邓小平南巡讲话为中国大地带来 了一股春风,经济开始迅速高涨起来,1992 年上半年 GDP增长10.6 %,结束了1991年的平稳增长,步入高速 增长时期。当年GDP增长率达到14.2%,CPI从上年的 3.4%提高到6.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44.4%,实 际利用外资增长62.7%。
改革开放以来GDP与通货膨胀以 及经济宏观调控
我国1980-2009年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 长变动情况
(一)1984-1986年的宏观调控:抑制信贷、消费的急 剧扩张和高通胀
• 背景: 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和改革向城市的推进, 伴随着基建规模、社会消费需求、货币信贷投放 急剧扩张的情况,宏观经济出现了过热现象。
1993年,全国出现了几千个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 同比上升近1倍。当时的经济出现了“四热、四高、四紧、 一乱”现象,经济又出现了明显过热。通货膨胀率在1993 年和1994年达到13.2%和21.7%,成为物价上涨的第四个 高峰。
内容
1993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 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采取十六条措施,正式开始 了以整顿金融秩序为重点、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 的宏观调控。
这次调控主要是运用信贷、税收等经济办法,将 经济过热的局面缓缓扭转过来。严格控制银行信贷规 模和开征高额的投资方向调节税。这期间,财政、货 币政策实行的是“双紧”配合,财政政策方面结合分税制 改革,货币政策方面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大幅提高存 贷款利率。

我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关联性分析

我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关联性分析

我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关联性分析内容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经济获得了惊人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但是,在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那么,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怎样的?本文以我国1978-2012年的经济数据为依据,结合相关宏观经济理论,借助计量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一个非线性三次回归模型,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最终,说明在我国历年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较显著的相关性,并据此提出一些较为可行的建议或方法。

关键词: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相关性计量经济分析前言在宏观经济理论中,宏观经济政策主要目标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经济持续均衡的增长。

物价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衡量。

物价稳定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由于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不良影响,它会使货币贬值,价格信号失真,造成国民经济的非正常发展。

而经济增长目标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产量和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

一国理想的经济状态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但是,经济持续增长与通货膨胀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宏观经济学中的悖论,即宏观理论中也认为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这两个目标在短期内同时实现是有矛盾的。

在探讨通货膨胀成因时,往往认为经济增长是以总需求扩张为前提的,总需求的扩张会引起总体物价水平的上涨,进而引起通货膨胀,即所谓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由此可见,经济增长目标和物价稳定目标往往是冲突的,经济增长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一旦达到或超过一定水平(如2.5%),政府就提高利率,这主要就是出于对经济过热而引起通货膨胀的担心。

这种反应其实隐含着经济增长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的观念。

然而,西方经济学也承认,经济增长并非一定会伴随着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原因除了总需求的拉动,也可以由成本推动等因素所引起。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周期联动_兼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解读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周期联动_兼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解读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周期联动——兼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解读沈利生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周期性联合运动,本文在变交点直角坐标系下分析了两者的联动变化。

分析结果表明,在四个经济周期中存在着相似的周期运动环,各周期环的逆时针运动方向反映了经济增长领先于通货膨胀,各周期运动环的形状和大小:扁平型、丰满型、瘦长型、娇小型,体现了各周期自身的特点,其变化顺序既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也反映了我国宏观调控艺术的日臻成熟。

本文同时解读了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

关键词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经济周期菲利普斯曲线一、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

1979—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8%。

然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在波动中前进的,且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以GDP增长率的峰谷变化来划分(图1),1979年以来经历了4次高峰,即1984、1987、1992、2007年,同时低谷年份也有4次,分别为1981、1986、1990、1999年。

图1中2009年的增长率(8.0%)是估计数,有可能是第5个低谷年。

与经济增长波动变化相伴的是通货膨胀,这里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通货膨胀的代理变量。

在1997年以前,与GDP增长率的大起大落相对应,通货膨胀的起落幅度甚至更大。

1997年以后,随着GDP进入平稳增长期,经过多年的逐渐上升,于2007年达到高位,然后下落。

与其相对应的通货膨胀则在低位波动徘徊,以缓慢上升的趋势进入到2008年的相对高位,预计2009年将会下落。

分析和思考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联动变化关系既饶有趣味,给人启迪,又可就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是否成立的问题进行验证。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这是从西方市场经济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反映了市场经济运行的特点。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是否成立,在学术界存在争议。

回首中国30年经济改革通货膨胀成因解析及对策

回首中国30年经济改革通货膨胀成因解析及对策

思考中国通货膨胀浅析及对策摘要:目前通货膨胀已经成为热点。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发展阶段,而能源问题、房产问题、农产品问题等问题的综合作用下,使得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显得更为复杂。

本文从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状况入手,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提出减缓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建议。

(一)通货膨胀定义一般定义: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状况。

特点:1.纸币因发行过多而急剧贬值。

2.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

(二)我国通货膨胀现状5月各项宏观经济数据将于10日起陆续揭晓。

由于食品价格上涨推动CPI反弹,基本成为业界共识。

投行预计,5月CPI超越之前3月份的峰值、达到5.5%。

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平稳上升,房价对于通胀预期影响逐步加大。

房地产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宏观调控中最棘手的问题,前不久政府出台了史上最严厉的房价调控方案,比如限贷款,马上征收房产税等等,一系列调控措施出台之后,很多人说中国楼市黄金十年马上就会结束,也有人会说这是短期调控,毕竟是暂时的,也许会产生震荡。

可是回观最近的楼市又开始回暖,出现了越打压越上胀的奇怪现象。

这使得本来就不健康的楼市处于几近崩盘,加速通货膨涨。

2.农产品全面涨价。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价格发现:4月21-30日,番茄、马铃薯、大米、面粉的平均价格分别为5.87元/公斤、4.71元/公斤、4.51元/公斤、3.46元/公斤,分别比上月同期上涨约6.5%、13.5%、2.3%、0.9%,而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0.5%、49%、18.4%、9.5%。

所监测到的27个主要农产品中,只有5种农产品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价格上涨的农产品占81.5%,其中蔬菜价格上涨幅度最大。

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业内剖析其原因,除受天气致供求关系失衡,运输及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之外,游资利用信息陷阱、集体喊涨等手段炒作大蒜、绿豆等农产品,成为这一轮涨价潮的幕后推手。

中国GDP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关系的观察与分析

中国GDP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关系的观察与分析

中国GDP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关系的观察与分析摘要:通过对近十几年的中国经济发展进行分析,进一步剖析中国GDP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关键词:GDP增长,通货膨胀,中国引言: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GDP不断增长,然而,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的问题也逐渐严重,也导致了物价的不断飞涨。

众所周知,适度的通货膨胀会促进经济的发展,GDP的增长,但在通货膨胀已经引起重重问题的中国,它与我国GDP增长到底存在何种关系?正文:一.通货膨胀1.形成的根本因素根本是由于供需不平衡引起的。

主要可分为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

2.通货膨胀不代表经济增长论据:美国70年代的经济滞涨二.中国经济增长实质1.高GDP增长率和高通货膨胀的现象同时发生论据:A.中国历年GDP数及增长率B .中国历年通货膨胀率C.世界通货膨胀率和GDP增长率的评定标准2.高经济增长和高通货膨胀与经济运行和增长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论据:A.60—70年代拉丁美洲,韩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实况3.不合理投资是促使我国经济不断增长下通货膨胀高居不下的重要原因a.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总需求不断扩大,劳动成本也不断提高,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

b.其中,过快膨胀的投资占需求很重要的一部分。

高储蓄,高投资带动下的经济增长(粗放型经济;高投入,低产出)这种追求速度和数量的经济增长方式带动了通货膨胀的增长。

同时,投资效益低也是通货膨胀居高的原因之一。

论据: A.历年我国基础建设投资额B.历年我国总股票市场交易额C.历年我国房地产交易总额c.高投资并不一定引起高通货膨胀,不合理的投资结构和过度投资以及低投资效益是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

论据:A日本,新加坡和香港在经济起飞阶段的投资增长率和零售物价指数三.保证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降低通货膨胀的几点建议1.控制过度投资,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机制。

2.逐步改变我国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

3.现阶段则应着力保持物价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分析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分析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分析『第一次通货膨胀——1979 至1980』情况简述:1979 年、1980 年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其中1980 年通胀达到6%。

后来我国经过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收缩银根、控制物价等一系列措施,通货膨胀得到抑制,表现为国务院在1980 年12 月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对通货膨胀进行治理。

原因分析:1980 年的通货膨胀发生在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党的工作重心刚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这段时期,宏观上经济增长速度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接近于零。

综上,此次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国内严重的财政赤字。

『第二次通货膨胀——1984 至1985』情况简述:1985年我国物价暴涨,CPI上涨9.3%,这集中表现在物价上涨幅度大且上涨速度快,1985—1987年,三年间物价上涨率累计比1984年上涨23.7%。

为了抑制高通胀,当时采取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管理和监督检查,全面进行信贷检查等一系列措施。

表现为从1984 年11 月到1985 年10 月国务院发布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

原因分析:1984-1985 年的通货膨胀体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起社会总需求过旺,工资性收入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成本上升导致成本推动,伴随着基建规模、社会消费需求、货币信贷投放急剧扩张,经济出现过热现象,通货膨胀加剧。

综上,这个阶段的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的。

即总需求扩张超过了流通的正常需要。

1.固定资产投资过大,总需求膨胀,导致经济发展过热,但效率低下。

198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961.01亿元,到1985年已增至2543.19亿元,增长了2.6倍。

生产的高速发展,但效率低下,导致有效供给不足。

2.货币的超量发行,直接导致货币贬值。

1984年,我国进行了金融体制改革,央行宣布今后贷款以上年为基数,由此,各大银行为扩大下年规模,大量发放贷款,导致1984年全年货币投放262亿元。

第一个方面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基本情况

第一个方面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基本情况

第一个方面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基本情况,第二个方面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周期,第三个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周期,第四个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周期与通货膨胀周期的基本特点。

我国的通货膨胀周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水平的波动包括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具有周期变动的规律性。

这也就是,在经济运行中客观存在着物价水平波动周期,或者说存在着通货膨胀周期和通货紧缩周决定物价水平的因素物价水平的波动,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是由下述五个因素造成的。

上一期的产出缺口。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上一期出现产出正缺口,本期就会出现通货膨胀;如果上一期出现产出负缺口,本期则会出现通货紧缩。

其原因在于:首先,当出现产出正缺口即实际经济增长率高于潜在产出增长率时,意味着资源已被过度利用即资源短缺,因而物价水平存在上涨压力;反之,则意味着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物价水平存在下降压力。

其次,本期的物价水平之所以受上一期产出缺口而不是本期产出缺口的影响,是由于存在价格机制作用的滞后性和价格粘性。

货币供应量。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货币当局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流动性过剩,物价水平就会呈上升趋势;反之,物价水平则呈下降趋势。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流通中货币量的多少还与国际收支状况有关。

如果由于国际贸易顺差或国际资本流入而导致外汇储备大量增加,货币当局就要向流通中注入大量本币进行对冲,这必然增加货币供应量,并推高国内物价水平;反之则反是。

通货膨胀预期。

通货膨胀预期会引发实际通货膨胀的实质,首先是普遍存在的通货膨胀预期会刺激社会总需求增加,而总需求膨胀又会导致市场供求矛盾并引发物价水平上升;其次,普遍存在的通货膨胀预期也会推高包括工资和正常利润在内的经济成本,从而导致物价水平上升。

供给冲击。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出现严重的供给冲击,如自然灾害导致农产品[17.53 -2.07% 股吧]大幅度减产,或者由于战争、动乱等原因导致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就不仅会引发通货膨胀,而且会使经济增长出现停滞。

我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问题分析

我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问题分析

我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问题分析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时,普遍的物价上涨问题日益显现。

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全面的通货膨胀,其成因主要是投资和出口需求过旺、货币的流动性过剩、公众对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和国际市场上某些主要商品价格上涨。

这种通货膨胀问题将扩大居民的收入差距、引发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和降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效率等,需要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一、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今年,一些经济增长较快的经济体相继启动了加息“阀门”。

新兴市场国家中,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韩国、巴西和中国等先后加息,一些国家还连续多次加息。

作为重要的大宗商品出口国,澳大利亚也加入加息行列。

这些国家纷纷加息,彰显了它们正谨慎平衡通货膨胀预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从目前来看,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压力普遍抬头。

今年以来,印度通胀率一直在10%左右徘徊,到8月才回落至8.5%;韩国10月通胀率为4.1%,创下近20个月来的最高点;截至11月8日,俄罗斯通胀率按年计算已达到7.6%;中国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5.1%。

综合来看,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压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内部需求日益扩张。

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带来旺盛的内部需求。

澳大利亚采矿业投资、贸易等领域的强健增长正推动该国经济加快发展;农业产出增加与服务业复苏提振印度经济,该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高达8.9%;韩国今年第一、第二和第三季度同比增长分别为8.1%、7.2%和4.6%。

第二,国际资本大举流入。

美联储再次“印钞”,美元持续弱势,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全球性通胀风险加剧。

汇丰银行日前发布报告称:“西方越是实行量化宽松,新兴市场将越是热衷于量化紧缩。

”第三,结构性因素。

在一些国家通胀率上升的背后,粮食和食品价格上涨的贡献率很大。

比如,巴西主要粮食产品价格今年以来上涨了6.59%;越南食品价格自6月以来环比递增速度加快;中国11月CPI上涨中,食品类和居住类贡献率达9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周期的简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周期的简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经济增长周期与通货膨胀周期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内在联系。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基本情况众所周知,反映经济增长情况的基本指标是经济增长率,反映通货膨胀情况的基本指标是通货膨胀率。

经济增长率就是不变价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则可以用两个指标来表示,一个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CPI,另一个是GDP缩减指数。

前一个指标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用于居民消费的货物和服务的价格变动,后一个指标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全部最终产品的价格变动。

这里的最终产品包括用于居民消费的货物和服务,用于政府消费的货物和服务,用于投资的货物和服务,以及用于出口和进口的货物和服务。

显然,前一个指标所涉及的货物和服务的范围窄,后一个指标所涉及的货物和服务的范围宽。

这两个指标侧重点不同,但都被认为是反映通货膨胀情况最重要的指标。

(一)年均和累积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表1给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均和累计经济增长率以及分别用CPI和GDP缩减指数表示的年均和累计通货膨胀率数据。

本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的GDP 和CPI历史数据,以及国家统计局2009年1月22日发布的2008年GDP和CPI数据计算。

从表中可以看出,1979-2008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9.8%,年均CPI上涨率和年均GDP缩减指数上涨率分别为5.7%和5.5%,前者比后者分别高4.1和4.3个百分点;经济累积增长15.5倍,CPI和GDP缩减指数累计分别上涨4.2和4.0倍。

可见,改革开放以来,用CPI 和用GDP缩减指数衡量的年均和累计通货膨胀率比较接近,年均和累计经济增长率远高于年均和累计通货膨胀率。

(二)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国际比较表2给出了中国等4个新兴经济大国和美国等6个发达国家1979-2007年年均经济增长率以及分别用CPI和GDP缩减指数表示的年均通货膨胀率。

可以看出,中国在实现年均9.8%的高速经济增长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远低于经济增长率;日本在实现2.4%的年均经济增长率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低于经济增长率;德国在实现2.0%的年均经济增长率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基本持平;其他国家的年均经济增长率都低于年均通货膨胀率。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观察与分析1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观察与分析1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观察与分析1.前言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不断增长,发展前景也十分看好。

但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一些经济问题随之产生。

当今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着通货膨胀问题的发生,于是有了这一课题。

1.1. 定义1.1.1.通货膨胀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对此,中国学者们直到80年代中期才有了一个比较一致的观点:所谓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流通超过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经济现象。

1.1.2.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当今世界经济形势,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股市暴跌形成潮流,全球央行纷纷降息。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前的我国经济形势总体上是良好的,我国必须有效遏制通货膨胀,继续保持紧缩性货币政策,实现经济的软着陆。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继美国之后、稳居世界第二。

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健全、经济制度得以坚持和完善、收入分配进一步体现公平、经济发展呈现出中国特色等方面。

但是,也面临着经济增长动力相对不足、经济回升形势严峻、结构调整任务艰巨、通货膨胀依然存在、就业矛盾突出等问题。

1.2. 主题经济的快速增长不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

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进。

近年来,造成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一是货币增加太多,二是世界粮食供给短缺。

持续两年的自然灾害,再加上石油价格的上涨,导致粮食用于生物能源。

在这种情况下,全球粮食价格还会持续上涨。

所以说,通货膨胀与经济的增长相互作用,适当的通货膨胀能加速经济增长。

1.3. 论点1.3.1.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增长——“促进论”主张“促进论”主要从两个角度说明:一是通胀的强制储蓄效应校正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即“利用通货膨胀政策”来提高国内储蓄率。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近几十年来,中国经历了惊人的经济增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包括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的总体购买力下降,导致物价上涨的现象。

在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中,通货膨胀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持续的经济增长,但也面临了通货膨胀的挑战。

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工业化使中国能够生产大量商品,并提高劳动生产率。

城市化则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并参与工业化进程。

这两个因素共同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但也增加了通货膨胀的风险。

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需求。

中国经济增长势头迅猛,人们的购买力也随之提高,导致商品需求激增。

这导致了物价上涨,尤其是在一些关键行业和热门城市。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们对住房的需求迅速增长,使得房价飞涨。

这进一步推高了通货膨胀的水平。

另一方面,中国的快速工业化也导致了生产成本的上升。

工资水平的提高、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环保压力增加,使得企业成本不断增加。

为了维持盈利水平,企业往往会转嫁这些成本给消费者,进一步推高了商品价格。

除此之外,中国还面临着一些结构性问题,也导致了通货膨胀的出现。

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而消费的比重较低。

大量的投资导致过剩产能,并推动了资源和环境的过度消耗。

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模式也使得中国经济更容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通货膨胀的风险。

为了应对通货膨胀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通过货币政策调控,央行可以调整货币供应量,以控制通货膨胀水平。

此外,政府还会推出一些价格管制政策,对关键行业的价格进行干预,以限制物价上涨。

同时,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促进消费增长,是解决通货膨胀问题的长期之计。

总而言之,中国的经济增长在带来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通货膨胀的挑战。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

理论探讨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华月亚◆ 摘要: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健康、是否蒸蒸日上的两个关键指标,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通货膨胀,都和宏观经济息息相关。

本文以我国经济增长为例,论述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几点可以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建议,希望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经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关系一、我国的经济增长形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自2010年我国GDP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这样经济成就,折射的是我国经济增长势态的一片大好形势。

当然,我们在自豪于经济增长形势一片大好的同时,也应当明白作为衡量经济增长指标的GDP并不能表示国家财富的总量,也无法对国民生活水平做出评估,我们在知道经济增长的同时,还想要国家总体经济的形势,那就需要借助其他统计指标的帮助,通货膨胀率就是同样一个帮助衡量国家经济宏观状态的指标。

二、通货膨胀(一) 通货膨胀的定义。

用简要的语言形容通货膨胀就是一个国家货币发行数量超过市场所需的最大值,导致的货币购买力下降。

由此可见,通货膨胀的发生是一件对国民、对国家都不利的事情。

(二) 通货膨胀的成因。

从通货膨胀的定义可知,通货膨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家发行的货币总量超过了市场的需求,这其实只是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同样也会导致通货膨胀。

1.需求过大导致的通货膨胀。

总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导致超过了总的供给量,这两者的失衡,就会引起物价水平提高,使通货膨胀出现。

2.成本的不断提高造成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物价的上升,而物价的上升其背后原因就是制造成本不断提高,这些都会导致商品价格提升,出现通货膨胀。

3.产业结构不恰当,供给不足造成的通货膨胀。

4.人们的预期以及国家处理不当造成的恶性通货膨胀。

如果一个国家出现了通货膨胀现象,则往往不仅是某一种原因的结果,通常都是各种原因互相推动而造成的后果。

略论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略论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略论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略论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中国50多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杰出的成绩,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前20多年的经济建设中,虽然也一度出现通货膨胀,但波动很小,有时甚至呈负相关系.在后20多年里,通货膨胀曾出现了四个周期,最高时竟达21.7%.但伴随着东南亚经济危机,中国经济又出现了通货紧缩.中国政府在对付这两种经济现象的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使中国经济能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从而表现出能力更加成熟、经验更加丰富了.
作者:闫成俭Yan Chengjian 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学院政法系,236032 刊名: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XI COAL-MINING ADMINISTRATORS COLLEGE 年,卷(期):2000 13(3) 分类号:F8 关键词: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消费需求不足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周期之间的关系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周期之间的关系

我国历次经济增长周期与通胀周期的关系越声理财温家宝在3月5号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定下了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依然为保八,并且把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控制在4%以内。

今年的首要目标是控制通胀,稳定经济增长,或者说降低经济增长来控制通胀。

降低经济增长来控制通胀的前提条件就是经济增长的变化显著影响通胀的变化,那么从历史角度来看,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经济周期与通胀周期是否同步?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已经历了3轮经济周期,目前经济正处于第4轮经济周期。

第一轮经济周期是从1981至1990年,共经历9年时间。

1981年处于经济周期的波谷,经济增长率为5.2%,1988年达到波峰,经济增长率为18.8%,1990年再次进入波谷;第二轮经济周期从1990至1999年,再次经历了9年时间。

1990年为本轮周期的波谷,经济增长率为3.8%,1992年到达本轮周期的波峰,经济增长率达到14.2%,1999年再次进入波谷;第三轮经济周期从1999年至2009年,共经历了10年时间。

1999年是本轮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率为7.6%,2007年达到本轮周期的波峰,经济增长率为13%,2009年进入波谷,经济增长率为8.7%。

目前的经济正处于第4轮经济周期中,本轮经济周期始于2009年,从2010年开始进入复苏通道,经济增长率为10.3%。

与此同时,我国的通胀周期也同时经历了3轮周期,目前正处于第4轮通胀周期中。

第一轮通胀周期从1982至1990年,共经历了8年时间。

1982年处于周期的波谷,通胀率为2%,1988年达到波峰,通胀率为18.8%,1990年再次进入波谷;第二轮通胀周期从1990至1999年,共经历9年时间。

1990为本轮周期的波谷,通胀率为3.1%,1994年通胀率达到波峰24.1%,1999年再次进入波谷;第三轮经济周期从1999至2009年,共经历10年时间。

1999年为本轮通胀周期的波谷,通胀率为负1.4%,2008年达到波峰5.9%,2009年再次进入波谷。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周期的简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经济增长周期与通货膨胀周期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内在联系。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基本情况众所周知,反映经济增长情况的基本指标是经济增长率,反映通货膨胀情况的基本指标是通货膨胀率。

经济增长率就是不变价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则可以用两个指标来表示,一个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CPI,另一个是GDP缩减指数。

前一个指标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用于居民消费的货物和服务的价格变动,后一个指标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全部最终产品的价格变动。

这里的最终产品包括用于居民消费的货物和服务,用于政府消费的货物和服务,用于投资的货物和服务,以及用于出口和进口的货物和服务。

显然,前一个指标所涉及的货物和服务的范围窄,后一个指标所涉及的货物和服务的范围宽。

这两个指标侧重点不同,但都被认为是反映通货膨胀情况最重要的指标。

(一)年均和累积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表1给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均和累计经济增长率以及分别用CPI和GDP缩减指数表示的年均和累计通货膨胀率数据。

本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的GDP 和CPI历史数据,以及国家统计局2009年1月22日发布的2008年GDP和CPI数据计算。

从表中可以看出,1979-2008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9.8%,年均CPI上涨率和年均GDP缩减指数上涨率分别为5.7%和5.5%,前者比后者分别高4.1和4.3个百分点;经济累积增长15.5倍,CPI和GDP缩减指数累计分别上涨4.2和4.0倍。

可见,改革开放以来,用CPI和用GDP缩减指数衡量的年均和累计通货膨胀率比较接近,年均和累计经济增长率远高于年均和累计通货膨胀率。

(二)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国际比较表2给出了中国等4个新兴经济大国和美国等6个发达国家1979-2007年年均经济增长率以及分别用CPI和GDP缩减指数表示的年均通货膨胀率。

可以看出,中国在实现年均9.8%的高速经济增长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远低于经济增长率;日本在实现2.4%的年均经济增长率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低于经济增长率;德国在实现2.0%的年均经济增长率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基本持平;其他国家的年均经济增长率都低于年均通货膨胀率。

其中,英国和巴西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不足通货膨胀率的一半,意大利不足1/3、俄罗斯更加突出年均经济增长率只有0.1%。

膨胀率高达20%以上。

显然,与上述国家相比。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处于比较好的状态。

(三)改革开放以來我国CPI上涨率与GDP 缩减指数上涨率之间的关系从历史数据可以看出(图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CPI和GDP缩减指数之间的关系具有以下特点:1、GDP缩减指数上涨率与CPI 上涨率的变动趋势相同:CPI上涨率上升,GDP 缩减指数上涨率也上升,EPI上涨率回落,GDP 缩减指数上涨率也回落。

2、GDP缩减指数上涨率与CPI上涨率的变动幅度有所不同,相对来说,CPI上涨率波动性更大些:1979-2008年,CPI上涨率最大值为24.1%,最小值为-1.4%,两者之间相差25.5个百分点;同期GDP缩减指数上涨率的最大值为20.6%,最小值为-1.3%,两者之间相差21.9个百分点。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周期与通货膨胀周期下面,我们用经济增长率数据和用CPI表示的通货膨胀率数据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周期和通货膨胀周期。

表3和图1给出了1979-2008年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数据。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周期从历史数据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明显地表现为三个周期。

1981-1990年为第一轮周期:1981年经济增长处于周期的波谷,谷值为5.2%;1984年达到周期的波峰,峰值为15.2%,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率的最大值;1990年回落到周期的波谷,谷值为3.8%,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率的最小值。

1990-1999年为第二轮周期:这轮周期从1990年经济增长处于波谷开始,1992年达到周期的波峰,峰值为14.2%,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率的次最大值;1999年回落到周期的波谷,谷值为7.6%。

1999年进入第三轮周期,这轮周期从1999年经济增长处于波谷开始,2007年达到周期的波峰,峰值为13.0%,2008年进入回落期,当年回落到9%,回落的幅度十分明显。

到目前为止,这轮周期还没有结束。

第一轮周期经济增长从波谷到波峰只用了3年时间,从波峰回落到波谷用了6年时间;第二轮周期从波谷到波峰只用了2年时间,从波峰回落到波谷用了7年时间。

这两个周期的经济增长都表现出陡起平落的特点。

两轮周期的时间长度相同,都是9年。

与前两轮周期不同,第三个周期经济增长从波谷达到波峰用了8年时间,从波峰回落到谷底,估计所用时间不会太长,这轮周期表现出平起陡落的特点。

估计这轮周期的时间长度为10年,比前两个周期多一年。

三轮经济增长周期,第一轮周期经济增长的波动性最大,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相差11.4个百分点;第二轮周期次之,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相差10.4个百分点;到目前为止,第三轮周期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最好,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只相差5.4个百分点。

从季度来看,在第二轮周期中,经济增长率在1992年第四季度达到波峰,峰值为16.5%;随后连续6个季度回落,1994年第二季度回落到12%,回落了4.5个百分点,平均每个季度回落0.75个百分点;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在波动中回落,到1999年第四季度回落到6.6%。

从这轮周期的季度波峰到波谷,经济增长率回落了接近10个百分点。

在本轮周期中,经济增长率在2007年第二季度达到波峰,峰值为13.8%,随后连续六个季度回落,2008年第四季度回落到6.8%,回落了7个百分点,平均每个季度回落近1.2个百分点。

从近六个季度数据看,显然,本轮周期经济增长率从峰降回落的幅度远大于前一轮周期。

本轮周期经济增长率从峰值回落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包括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因素,也包括我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因素。

但是,经济增长率回落的如此之快,国际金融危机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周期从历史数据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也明显地表现为三个周期。

1982-1990年为第一轮周期:1982年通货膨胀率处于周期的波谷,谷值为2.0%;1988年通货膨张率处于周期的波峰,峰值为18.8%;1990年通货膨胀率回落到周期的波谷,谷值为3.1%。

1990-1999年为第二轮周期:这轮周期从1990年通货膨胀率处于波谷开始,1994年达到周期的波峰,峰值为24.1%,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率的最大值;1999年通货膨张率回落到周期的波谷,谷值方-1.4%,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率的最小值。

1999年开始进入第三轮周期,这轮周期从1999年通货膨胀率处于波谷开始,根据目前的变动趋势,2008年已经达到周期的波峰,峰值为5.9%,2009年进入回落期,到目前为止,这轮周期还没有结束。

第一轮周期通货膨胀率从波谷到波峰用了6年时间,从波峰回落到波谷用了2年时间,通货膨胀率呈现出在波动中上升,快速回落的特点;第二轮周期从波谷到波峰用了4年时间,从波峰回落到波谷用了5年时间,通货膨胀率呈现出从波谷缓慢上升然后加速上升,从峰值快速下降然后缓慢下降的特点;第三轮周期从波谷到波峰用了9年时间,通货膨胀率呈现出在波动中小幅上升的特点。

三个周期中,第二轮周期通货膨胀的波动陸最大,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相差25.5个百分点;第一轮周期次之,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相差16.8个百分点;到目前为止,第三轮周期通货膨胀的稳定性最好,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只相差7.3个百分点。

从季度来看,在第二轮周期中,通货膨胀率在1994年第四季度达到波峰,峰值为26.9%;随后连续15个季度下降,1998年第三季度下降到-1.4%,下降了28.3个百分点,平均每个季度下降1.9个百分点;然后在小幅波动中下降,1999年第二季度下降到周期的波谷,谷值为-2.2%;从这轮周期的季度波峰到波谷,通货膨胀率下降了29.1个百分点。

在本轮周期中,通货膨胀率在2008年第一季度达到波峰,峰值为8.0%,随后连续3个季度回落,2008年第四季度回落到2.5%,回落了5.5个百分点,平均每个季度回落近1.8个百分点。

显然,从季度数据看,到目前为止,本轮周期通货膨胀率变动幅度也远小于前一轮周期。

本轮周期通货膨胀率从峰值回落也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包括国际金融危机因素导致世界经济增速减缓,从而导致需求下降,进而导致我国进出口产品价格下跌,也包括我国经济增长率周期性回落因素导致国内需求下降,从而导致国内产品价格下降。

其中,国际金融危机是主要影响因素。

(三)经济增长周期与通货膨胀周期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通货膨胀周期与经济增长周期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以下特点:1、通货膨胀峰值滞后于经济增长峰值。

在第一轮周期,经济增长率在1984年达到周期峰值,通货膨胀率在1988年达到周期峰值,后者比前者滞后四年;在第二轮周期,经济增长率在1992年达到周期峰值,通货膨胀率在1994年达到周期峰值,后者比前者滞后两年;在第三轮周期,经济增长率在2007年达到周期峰值,根据目前CPI 上涨率的变动趋势,通货膨胀率在2008年已经达到周期的峰值,后者比前者滞后一年。

可见,在三个周期中,通货膨胀峰值都滞后于经济增长峰值。

2、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同时回落到周期的谷底。

第一轮周期经济增长在1990年回落到谷底,通货膨胀也在1990年下降到谷底;第二轮周期经济增长在1999年回落到谷底,通货膨胀也在1999年下降到谷底。

到目前为止。

第三轮周期,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都已进入回落期,很有可能两者在同一年到达谷底。

上述特点表明:经济增长率上升时,往往带动通货膨胀率上升;经济增长率回落时,往往带动通货膨胀率回落。

但是,经济增长率上升到达峰值时,通货膨胀率往往滞后一定时期到达峰值;经济增长率回落到谷底时,通货膨胀率往往同时回落到谷底。

这说明,经济增长率回落时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力度大于经济增长率上升时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力度。

上述特点揭示了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第一轮周期,年均经济增长率为9.3%,经济增长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额为11.4个百分点;年均通货膨胀率为7.6%,通货膨胀率最大值与最小值间的差额为16.8个百分点。

在第二轮周期,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0.0%,经济增长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额为10.4个百分点;年均通货膨胀率为7.5%,通货膨胀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额为25.5个百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