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点测定

合集下载

固体可燃物闪点测定标准

固体可燃物闪点测定标准

固体可燃物闪点测定标准
闪点,又称闪燃点,即在一个稳定的特定空气环境中,可燃性液体或固体表面产生的蒸汽在试验火焰作用下初次发生闪光时的温度,也是组成可燃混合物的最低温度,是判定农药产品物理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在登记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项。

关于固体可燃物闪点测定标准,详列如下:
1、闪点低于93℃,而且25℃时粘度低于9.5×10-6m2/s,可使用泰格闭口杯法测定;
2、闪点在-30℃~70℃范围内固体,可使用阿贝尔闭口杯法测定;
3、闪点在-18℃~165℃之间,可使用泰格开口杯法测定;
4、闪点在79℃~400℃之间,可使用克利夫兰开口杯法测定。

因此,固体可燃物闪点的测定应根据闪点范围,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测试。

我们收到理化报告后,应核对试验结果与试验方法是否匹配,是否合理,避免因选择方法错误而被否决。

闪点测定

闪点测定

5.实验步骤 (1)控制升温速度 试样的预期闪点低于50℃ (1)控制升温速度 试样的预期闪点低于50℃时,从试验开始到结束要不 断地进行搅拌,并使试样温度每分钟升高1 。试样预期闪点高于50℃ 断地进行搅拌,并使试样温度每分钟升高1℃。试样预期闪点高于50℃时, 加热速度要均匀上升,并定期进行搅拌,到预计闪点前40℃时,调整加热速 加热速度要均匀上升,并定期进行搅拌,到预计闪点前40℃ 度,并不断搅拌,以保证在预期闪点前20℃ 度,并不断搅拌,以保证在预期闪点前20℃时,升温速度能控制在每分钟升 高2~3℃。 (2)点火试验 试样温度达到预期闪点前10℃时,对于闪点低于104℃ (2)点火试验 试样温度达到预期闪点前10℃时,对于闪点低于104℃的 试样每经1 进行一次点火试验,对于闪点高于104℃的试样每经2 试样每经1℃进行一次点火试验,对于闪点高于104℃的试样每经2℃进行一 次试验。 在加热过程中要不断地搅拌试油,只有在点火时才停止搅拌。点火时, 使火焰在0.5s内降到杯上含油蒸气的空间中,停留1 s,立即迅速回到原位。 使火焰在0.5s内降到杯上含油蒸气的空间中,停留1 s,立即迅速回到原位。 如果看不到闪火,就继续搅拌试样,并按上述要求重复进行点火试验。 (3)测定闪点 (3)测定闪点 在试样液面上方最初出现蓝色火焰时,立即读出温度,作 为闪点测定结果。继续按步骤(2)所规定的方法进行点火试验,应能再次闪 为闪点测定结果。继续按步骤(2)所规定的方法进行点火试验,应能再次闪 火。否则,应更换试样重新试验,只有试验的结果重复出现,才能确认测定 有效。 注:对同一试油,平行测定3 注:对同一试油,平行测定3~4次。
仪器结构
1.温度计 1.温度计 2.点火器 2.点火器 3.实验杯 3.实验杯 4.金属比较小球 4.金属比较小球 5.加热板 5.加热板 6.Φ0.8mm孔 6.Φ0.8mm孔 7.气源 7.气源 8.加热器 8.加热器

闪点测定方法2篇

闪点测定方法2篇

闪点测定方法2篇闪点测定方法一闪点是指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闪烁燃烧的最低温度。

闪点的测定是工程技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对液体产品和燃料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两种闪点测定方法。

一、闭口杯法闭口杯法是一种传统的闪点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在密闭的容器内加热液体,通过点燃容器内混合气体并观察液体的闪烁燃烧来测定闪点。

具体步骤如下:1.将待测液体加入闭口杯中,将杯口关闭,并在标准的温度下加热液体。

2.在升温过程中,每隔15摄氏度左右记录一次杯内温度。

3.当液体表面出现可见的闪烁燃烧时,关闭加热器并记录此时的温度即为闪点。

闭口杯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易行,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

但其缺点在于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加热液体至高温,且有可能会在操作过程中引起爆炸。

此外,该方法适用于单一组分的液体,不适用于多组分混合液体的测定。

二、电火花法电火花法是一种自动化、高效和安全的闪点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电弧放电将氧气与待测液体形成混合气体,从而使其发生连续燃烧并通过发光和声音信号来测定闪点。

具体步骤如下:1.在闪点测试仪中加入待测液体,并设定温度升降速度和其他测试参数。

2.通过电极产生电弧,引导氧气与液体发生混合气体,并在测试程序中逐渐升高温度。

3.当液体表面出现可见的闪烁时,闪点测试仪会自动停止,并将测定结果输出。

电火花法的优点在于操作方便、安全性高、测试速度快且适用于单一或多组分混合液体的测试。

但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且需要高纯度的氧气供应和更为复杂的数据处理程序。

闪点测定方法二闪点测定是对化学品和燃料安全使用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将介绍两种常见的闪点测定方法。

一、开口杯闪点法开口杯法是比较传统的闪点测定方法。

它是将待测样品装入一个杯子中,然后将杯子加热,观察样品的表面是否出现闪烁的火花,记录下此时的温度,该温度即为该液体的闪点。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容易使液体挥发,不适合于高沸点样品的测定,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开口杯法闪点测定操作规程

开口杯法闪点测定操作规程

开口杯法闪点测定操作规程开口杯法闪点测定是一种用于确定液体样品的闪点的常用方法。

闪点是指液体在给定条件下会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以下是一份开口杯法闪点测定的操作规程,共计1200字。

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确定液体样品的闪点,为了安全起见,确保液体不会在一定温度下自燃。

2. 实验原理开口杯法闪点测定是通过在恒温条件下,将液体样品在特定条件下暴露于点燃源,并观察样品产生闪光的温度,以确定液体的闪点。

3. 实验仪器和试剂3.1 闪点仪:保持恒温的仪器;3.2 开口杯:容量为70 ml的杯子;3.3 火种:点燃所需的火焰;3.4 温度计:用于测量温度;3.5 样品:待测液体样品。

4. 实验操作步骤4.1 将闪点仪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台面上,并保持水平放置。

4.2 确保闪点仪的温度计处于零位。

4.3 取出一个干净且干燥的开口杯,并将其放入闪点仪的夹持装置中,固定好。

4.4 使用火种点燃并将其放入开口杯中,使杯底的燃烧火焰高度保持在0.5cm4.5 将样品慢慢倒入开口杯中,避免溅出。

4.6 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初始温度范围,并将温度调节到所选值。

4.7 开始测温。

当温度达到足够高时,观察开口杯中的液体是否闪光或闪火。

4.8 记录液体样品的闪光温度作为其闪点。

5. 实验数据处理5.1 测定至少重复3次,将测得的温度值求平均。

5.2 如果多次测定的结果相差较大,则可继续测定,并将结果求平均。

5.3 对于有毒或易燃易爆的样品,必须在专门设计的试验室中进行操作,并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6. 实验注意事项6.1 操作过程中要保持仪器和操作台面整洁干净。

6.2 液体样品需在常温下保存,并避免暴露在阳光下。

6.3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避免接触火焰和易燃物品。

6.4 完成闪点测定后要彻底清洗开口杯和闪点仪,以免样品残留引起下一次实验的误差。

通过按照上述操作规程进行开口杯法闪点测定实验,可以准确测定液体样品的闪点,从而评估其易燃性和火灾风险。

闪点的测定.

闪点的测定.


仪器:宾斯基-马丁闭口闪点仪、温度计、气压计、加热浴 或烘箱

试剂:清洗溶剂、标准液

步骤A 1观察气压计,记录试验期间仪器附近的环境大气压 2将试样倒入试验杯至加料线,盖上试验杯盖,然后放入 加热室,确保试验杯就位或锁定装置连接好插入温度计。 点燃实验火源,并将火焰直径调节为3mm-4mm。在整个 试验期间,试样以5(℃/min)~6(℃/min)的速率升温,且搅 拌速率为90(r/min)~120(r/min) 3 当试样的预期闪点为不高于 110 ℃ 时,从预期闪点以下 23 ℃ ± 5 ℃ 开始点火,试样每升高 1 ℃ 点火一次,点火时 停止搅拌。用试验杯盖上的滑板操作旋钮或点火装置点火, 要求火焰在0.5s内下降至试验杯的蒸气空间内,并在此位 置停留1s,然后迅速升高回至原位置
GB/T 261-2008
一概述

实验目的

方法概要

仪器与试剂

实验步骤

计算

闪点是指规定实验条件下,试验火焰引起试样蒸气着火,并使 火焰蔓延至液体表面的最低温度,修正到101.3kpa大气压下, 用℃表示
测定闪点时应注意式样油中水汽化为水蒸气时,形成旗袍覆盖 于液面上,影响油的正常气化而推迟闪燃时间,使结果偏高, 必要时需先将试样油脱水处理。 从油品闪点可判断其馏分组成的轻重。一般规律是:油品蒸气压 愈高,馏分组成愈轻,则油品的闪点愈低。反之,馏分组成愈 重油品则有较高的闪点。 从闪点可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闪点愈低,燃料愈易燃, 火灾危险性愈大。闪点在45℃以上的液体叫做可燃液体


4当试样的预期闪点高于110℃时,从预期闪点以下23℃±5℃开始点 火,试样每升高2℃点火一次,点火时停止搅拌。用试验杯盖上的滑 板操作旋钮或点火装置点火,要求火焰在0.5s内下降至试验杯的蒸气 空间内,并在此位置停留1s,然后迅速升高回至原位置 5当测定未知试样的闪点时,在适当起始温度下开始试验。高于起始 温度5℃时进行第一次点火。 6记录火源引起试验杯内产生明显着火的温度,作为试样的观察闪点, 但不要把在真实闪点到达之前,出现在试验火焰周围的淡蓝色光轮与 真实闪点相混淆 7如果所记录的观察闪点温度与最初点火温度的差值少于 18℃或高于 28℃,则认为此结果无效。应更换新试样重新进行试验,调整最初点 火温度,直到获得有效的测定结果,即观察闪点与最初点火温度的差 1大气压读数的转换

闪点的测定原理

闪点的测定原理

闪点的测定原理闪点是指液体在一定的温度下蒸气与空气混合时,能够形成可燃蒸汽与空气混合物的最低温度。

它是评价可燃性液体易燃程度和危险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消防等领域。

闪点测定原理主要基于液体蒸气与空气混合体系的可燃性质。

液体在一定温度下蒸发成蒸气,当蒸气与空气的含氧量适宜时,形成可燃性混合物。

而闪点即为液体在一定的温度下,能够形成可燃性混合物的最低温度。

常见的闪点测定方法有闭杯法和开杯法两种。

闭杯法是指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闪点测定。

测定用的闭杯装置通常包括闪点仪、试管、热源和温度计等。

首先,把待测液体倒入试管中,并且试管的气体空间与待测液体的液面接触。

然后,将试管放置在测试仪器中,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同时,通入一定量的空气,使其与液体蒸汽混合。

当液体加热到了闪点时,液体表面开始产生蒸气,蒸气与空气混合体系达到可燃状态。

此时,在密闭容器内形成了可燃性混合物,当混合物接触到点火源时就会发生闪火,即测定出了闪点。

开杯法是指在开放容器中进行闪点测定。

常见的开杯法闪点仪包括闪点测试杯、加热装置和点触火装置等。

首先,将待测液体倒入测试杯中,使液面平整。

然后,点燃点触火装置,将其逐渐靠近测试杯打火处,直到出现闪火。

此时,测试杯中液体的温度即为闪点温度。

无论是闭杯法还是开杯法,闪点测定都基于液体蒸气与空气混合体系的可燃性质。

在液体升温的过程中,随着液体蒸气的生成,其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当达到一定的混合比例时,形成可燃环境,即可燃性混合物;此时,如果有点火源的存在,则会发生闪火现象。

因此,闪点测定的本质是寻找待测液体能够形成可燃混合物的最低温度,作为评估其可燃性和危险性的指标。

闪点测定原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液体的安全性评估和生产过程中的防火控制方面。

对于易燃液体而言,闪点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其易燃程度的高低。

常用的防火控制方法通常是建立在闪点指标的基础上的,当闪点低于一定程度时,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此外,对于各种易燃液体而言,闪点测定也是其安全存储、使用和运输的重要依据,从而有效保障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

闪点的测定 GB T 261-2008 Microsoft Word 文档

闪点的测定        GB T    261-2008 Microsoft Word 文档

闪点的测定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依据GB/T261-2008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宾斯基-马丁闭口闪点实试仪测定可燃液体、带悬浮颗粒的液体、在试验条件下表面趋于成膜的液体和其他液体闪点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闪点高于40℃的样品。

二、方法概要将样品倒入试验杯中,在规定的速率下连续搅拌,并以恒定速率加热样品。

以规定的温度间隔,在中断搅拌的情况下,将火源引入试验杯开口处,使样品蒸气发生瞬间闪火,且蔓延至液体表面的最低温度,此温度为环境大气压下的闪点,再用公式修正到标准大气压下的闪点。

三、实验步骤(步骤A)1、含水较多的残渣燃料油试样应小心操作,因为加热后此类会起泡并从起泡并从试验杯中溢出。

2、观察气压计,记录试验期间仪器附近的环境大气压。

3、将试样倒入试验杯至加料线,盖上实验杯盖,然后放入加热室,确保试验杯就位或锁定装置连接好后插入温度计。

点燃试验火源,并将火焰直径调节为3-4mm;或打开电子点火器,按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调节电子点火器的强度。

在整个试验期间,试样以5-6(℃/min)的速率升温,且搅拌速率为90-120(r/min)。

4、当试样的预期闪点为不高于110℃时,从预期闪点以下23±5℃开始点火,试样每升高1℃点火一次,点火时停止搅拌。

用实验杯盖上的滑板操作旋转钮或点火装置点火,要求火焰在0.5s内下降至试验杯的蒸气空间内,并此位置停留1s,然后迅速升高回至原位置。

5、当试样的预期闪点高于110℃时,从预期闪点以下23±5℃开始点火,试样每升高2℃点火一次,点火时停止搅拌。

用试验杯盖上的滑板操作旋钮或点火装置点火,要求火焰在0.5s 内下降至试验杯的蒸气空间内,并此位置停留1s,然后迅速升高回至原位置。

6、当测定未知试样的闪点时,在适当起始温度下开始实验。

高于起始温度5℃时进行第一次点火,然后按照4或5条进行。

7、记录火源引起引起实验杯内产生明显着火的温度,作为试样的观察闪点,但不要把在真实闪点到达之前,出现在火焰周围的淡蓝色光轮与真实闪点相混淆。

闪点测定方法

闪点测定方法

闪点测定方法简介闪点是指液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在气体或液体中产生闪火的最低温度。

闪点测定方法是用来测量液体的闪点的一种实验方法。

闪点测定对于液体的安全性评估和储运管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闪点测定的原理、常用的闪点测定方法以及实验步骤。

原理液体的闪点是指当液体与外界火源相遇时,液体表面产生足够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混合物并引发闪火的最低温度。

闪点测定的原理是通过在液体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外源火焰或火花,测量液体在不同温度下产生闪火的最低温度。

常用的闪点测定方法开放杯法开放杯法是最简单、常用的闪点测定方法之一。

它是将待测液体倒入开放式的容器中,然后点燃液体表面上的气体蒸气,通过观察闪点的温度来判断液体的可燃性。

开放杯法适用于大多数易燃液体的测定,例如溶剂、溶液等。

封闭杯法封闭杯法是一种在封闭容器中进行的闪点测定方法。

测定时,待测液体被装入封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加热使其蒸发,然后引入一定量的外源火源,观察液体在不同温度下产生闪火的最低温度。

封闭杯法适用于测定高沸点、挥发性较差的液体。

精密仪器法精密仪器法是一种使用具有高精度温度控制和火焰感应检测的仪器进行的闪点测定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准确度高、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

精密仪器法适用于需要更精确测定液体的闪点的情况,例如某些化学药品的生产工艺中。

实验步骤以下是进行开放杯法闪点测定的一般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包括开放杯、温度计、点火源等。

2.将待测液体倒入干净的开放杯中,液面高度约为杯口的2/3。

3.将温度计插入液体中,确保其与液面接触。

4.将开放杯放置在恒温槽中,开始加温。

5.当液体温度逐渐升高至接近闪点预计值时,使用点火源点燃液体表面,可使用点火棒或打火机。

6.进行观察,当液体表面出现闪光时,快速记录温度,即为闪点。

7.完成实验后,关闭点火源,将实验器材清洗干净并妥善存放。

结论通过闪点测定方法,我们可以准确测定液体的闪点,从而评估液体的可燃性和安全性。

闪点和燃点的测定

闪点和燃点的测定

闪点和燃点的测定闪点和燃点是在安全和环境监管中非常重要的参数,用于评估液体和固体物质的易燃性。

本文将介绍如何准确测定闪点和燃点,并提供相关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1. 闪点的测定方法闪点是液体在特定条件下释放的蒸汽与空气中的火焰相遇时的最低温度。

通常使用闭杯法或开杯法测定闪点。

1.1 闭杯法闭杯法是将待测液体置于闭合容器中,逐渐升温,观察是否闪现火焰。

常用闭杯法实验设备有Pensky-Martens闭杯和Tagliabue闭杯。

在进行闭杯法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实验安全。

- 使用符合标准的仪器设备,并进行充分的校准。

- 实验过程中,必须遵守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发生意外。

1.2 开杯法开杯法是将待测液体置于开放容器中,通过点火使其蒸汽与空气混合,观察是否闪现火焰。

常用开杯法实验设备有Cleveland开杯和Abel开杯。

开杯法实验的注意事项包括:- 所选用的容器必须是符合要求的,避免材料的反应与液体产生干扰。

- 点火时要小心谨慎,防止火焰扩散引起事故。

2. 燃点的测定方法燃点是指固体物质在外部热源作用下能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常用的固体燃点测定方法包括平面固体燃点法、升温固体燃点法和斜面固体燃点法。

2.1 平面固体燃点法平面固体燃点法是将待测固体置于金属网格上加热,通过引燃固体来确定其燃点。

实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使用金属网格时,应确保网格表面清洁,避免污染样品。

- 在燃烧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通风,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2.2 升温固体燃点法升温固体燃点法是将待测固体通过加热设备逐渐升温,观察是否发生燃烧。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加热设备应符合要求,能够提供均匀的加热条件。

- 加热速率要适宜,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2.3 斜面固体燃点法斜面固体燃点法是将待测固体置于斜面上,逐渐升温观察是否发生燃烧。

进行实验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斜面的角度必须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

闪点测定方法

闪点测定方法

闪点测定方法
闪点测定 (Flash Point Test) 是一种用来测定液体物质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可燃蒸气临界(或危险)温度的定性试验,它是用来判断液体物质是否构成可燃蒸汽或危险品的一种安全试验。

闪点测定通常使用两种类型的测试仪器:开口闪点测定仪和无开口闪点测定仪。

对具有高沸点的液体(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来说,开口闪点测定仪(也叫作酒精灯开口闪点仪)是最常用的。

它能够直接检测液体中特定浓度的可燃蒸汽温度。

无开口闪点测定仪(也称之为凝固物闪点试验仪)通常使用使用催化剂检测液体中的可燃蒸汽,是用于检测低沸点的液体的常用仪器。

开口闪点测定测定的步骤一般为:首先,将测试样本置于待测定体系中,将开口闪点测定仪的酒精灯加热,使测试样本的温度上升,开口闪点测定仪内的传感器能够检测出燃烧的可燃蒸汽,当燃烧蒸汽出现时传感器便会发出信号。

当此信号出现时,就可以获得液体样本的闪点温度。

在闪点测定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相关的安全措施,如使用酒精灯时要小心,要注意安全。

同时,要避免液体样本闪点太高,以免发生危险的爆炸和着火等危险情况。

闪点测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安全和危险物品识别测试,它可以有效地减少火灾的可能性,和保护工作人员免受危险物品带来的危害。

开口杯法闪点测定操作规程

开口杯法闪点测定操作规程

开口杯法闪点测定操作规程
一、仪器和试剂准备
1.打开仪器电源,确认仪器工作正常。

2.准备所需的开口杯、点火装置、数显温度计等仪器。

3.检查和校准温度计,确保准确度。

二、样品准备
1.取得待测液体,确保样品足够量,一般为200mL。

2.检查样品是否符合测定要求,如抽样错误、杂质过多等。

三、操作步骤
1.在开口杯底部涂抹一层防火胶,将开口杯放入点火装置中。

2.将待测样品200mL注入开口杯中,待样品停留片刻。

3. 调整点火装置操作杆使火焰头位于开口杯孔正上方,离开口杯底部约5-10mm。

4.打开点火装置并点火,使火焰头对准开口杯孔,着火时间约3秒。

5.观察开口杯中样品的表面,当出现闪光时,立即关闭点火装置。

6.记录现象发生的温度,并读取数显温度计的实际温度。

四、实验记录和计算
1.将操作步骤中得到的实际闪点温度记录下来。

2.若实验条件不符合要求,应将预热、实验的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记录下来。

3.根据实验要求,计算出液体的闪点。

4.将实验数据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

五、实验安全措施
1.实验过程中应戴好防护手套、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具。

2.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易燃液体和高温环境中。

3.实验结束后,注意清洗和安全存储实验器材和药品。

闪点的测量

闪点的测量

测量测定闪点的方法有两种:开口闪点(GB/T 267-88)和闭口闪点(GB/T 261-2008)(或者称为开杯闪点,闭杯闪点)。

前者与ASTM D92-73及IP 34-75等效,又称克利夫兰得开杯试验;后者又称宾斯克-马丁闭杯法,根据ISO 2719:2002重新起草【替代GB/T 261-83(根据ISO 2719:1973制定),与ASTM D93-73和IP 36/67(75)等效性待考证】。

一般闪点在150℃以下的轻质油品用闭杯法测闪点,重质润滑油和深色石油产品用开杯法测闪点。

同一个油品,其开杯闪点较闭杯闪点高20~30℃。

开口闪点用规定的开口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结果叫做开口闪点,以℃表示。

常用于测定润滑油。

按GB/T 267-88标准方法测开杯闪点时,把试样装入内坩埚到规定的刻度线。

首先迅速升高试样温度,然后缓慢升温,当接近闪点时,恒速升温,在规定的温度间隔,用一个小的点火器火焰按规定速度通过试样表面,以点火器的火焰使试样表面上的蒸汽发生闪火的最低温度,作为开杯闪点。

继续进行试验,直到用点火器火焰使试样发生点燃并至少燃烧5s时的最低温度,作为开杯法燃点。

为了测准闪点,必须严格控制操作条件,尤其是升温速度。

该方法重复性(同一操作者用同一台仪器重复试验)结果之差不得大于8℃;再现性(两个实验室对同一个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之差不得大于16℃。

闭杯法的精密度则高一些,其重复性结果之差不得大于2℃/5.5℃(闪点﹥104℃);再现性结果之差不得大于3.5℃/8.5℃(闪点﹥104℃)。

闭口闪点用规定的闭口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结果叫做闭口闪点,以℃表示。

常用以测定煤油、柴油、变压器油等。

按GB/T 261-2008标准方法测闭杯闪点时,将样品倒入试验杯中,在规定的速率下连续搅拌,并以恒定速率加热样品。

以规定的温度间隔,在中断搅拌的情况下,将火源引入试验杯开口处,使样品蒸汽发生瞬间闪火,且蔓延至液体表面的最低温度,此温度为环境大气压下的闪点,再用公式修正到标准大气压下的闪点。

闪点测定(闭口)

闪点测定(闭口)
课题:闪点的测定
一.石油产品闪点的测定(闭口杯法) [参照GB/T 261-83(91)]
1.实验目的 ①掌握闭口杯法闪点的测定方法和有关计算。 ②熟悉闭口闪点测定器的结构,掌握闪点试验器的操作方法。 2.方法概要 试样在连续搅拌下用缓慢、恒定的速度加热。在规定的温度 间隔,中断搅拌,将 一小火焰引入杯内,测定火焰引起试样蒸气出 现闪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闭口杯闪点。
6.数据处理和报告 (1)计算 根据观察和记录大气压力,对闪 点按式(3-1)进行大气压力修正。将修正 值修约到整数作为测定结果。
T Tp 0.25(101.3 p)
式中 T-标准压力下的闪点,℃
Tp-实际测定的闪点,℃
P -测定闪点时大气压力口闪点测定器: (2)试剂 无铅汽油或溶剂油;车用柴油试样(闭口杯闪点约为45 ~65℃)。




5.实验步骤 (1)控制升温速度 试样的预期闪点低于50℃时,从试验开始 到结束要不断地进行搅拌,并使试样温度每分钟升高1℃。试样预 期闪点高于50℃时,加热速度要均匀上升,并定期进行搅拌,到预 计闪点前40℃时,调整加热速度,并不断搅拌,以保证在预期闪点 前20℃时,升温速度能控制在每分钟升高2~3℃。 (2)点火试验 试样温度达到预期闪点前10℃时,对于闪点低 于104℃的试样每经1℃进行一次点火试验,对于闪点高于104℃的 试样每经2℃进行一次试验。 在加热过程中要不断地搅拌试油,只有在点火时才停止搅拌。 点火时,使火焰在0.5s内降到杯上含油蒸气的空间中,停留1 s, 立即迅速回到原位。如果看不到闪火,就继续搅拌试样,并按上述 要求重复进行点火试验。 (3)测定闪点 在试样液面上方最初出现蓝色火焰时,立即读 出温度,作为闪点测定结果。继续按步骤(2)所规定的方法进行点 火试验,应能再次闪火。否则,应更换试样重新试验,只有试验的 结果重复出现,才能确认测定有效。 注:对同一试油,平行测定3~4次。

测定闪点时应注意什么

测定闪点时应注意什么

测定闪点时应注意什么在进行闪点测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应该注意安全。

闪点测定主要是通过观察当液体样品受加热时是否能够产生可燃气体混合物并与外部火源发生闪火现象来确定闪点。

由于闪火是含有爆炸危险,因此在进行闪点测定时应该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确保实验环境安全。

其次,需要选择适当的闪点测定方法。

闪点测定的方法主要包括闭杯法和开杯法。

闭杯法适用于低闪点液体的测定,通过在密封容器中加热液体样品直至出现闪火现象来确定闪点。

开杯法适用于高闪点液体的测定,通过在开放容器中加热液体样品,并将外部火源靠近样品来确定闪点。

根据所测液体的性质和所需的测量精度,选择适当的闪点测定方法。

此外,还需要注意样品制备。

样品制备是闪点测定的重要环节。

在测定液体样品的闪点之前,应该确保样品干净、纯净,没有杂质的干扰。

如果样品中有固体颗粒或可溶物质,应该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过滤、蒸馏等,确保样品的纯度和一致性。

在进行闪点测定时,还需要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

实验室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都可能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应该将实验室环境控制在稳定的条件下进行闪点测定。

同时,应该将样品加热过程中的加热速率、加热温度等因素控制稳定,并按照测定方法的要求进行操作,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观察和记录。

观察闪点过程中的现象和变化,及时记录相关数据和观察结果,以备后续分析和参考。

观察闪点测定中的闪火现象时,应该注意火焰的明亮程度、火焰的长度、火焰的形状等因素,这些对于确定闪点至关重要。

最后,进行闪点测定时还需要注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在测定结束后,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算出测定液体样品的闪点。

同时,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要注意各种误差的来源,如仪器误差、实验操作误差等,并尽量采取措施减小误差,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在进行闪点测定时,需要注意安全、选择适当的测定方法、样品制备、实验条件的控制、观察和记录以及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方面。

开口闪点测定的方法及步骤

开口闪点测定的方法及步骤

开口闪点测定的方法及步骤
1. 实验仪器准备,首先要准备好闪点仪、温度计、试样杯、点
火装置等实验仪器。

2. 样品准备,取得待测液体样品,并确保样品的纯度和标准性。

3. 实验条件设置,根据液体的性质和预期的闪点范围,设置闪
点仪的温度范围和其他实验条件。

4. 实验操作步骤:
a. 将待测液体样品倒入试样杯中,确保试样杯干净无杂质。

b. 将试样杯放置在闪点仪中,并将温度计插入试样液中。

c. 开始加热,以每分钟约5°C的速度升温,同时用点火装
置持续接触试样气体。

d. 当观察到试样液体的蒸气在点火时发生闪光,记录此时
的温度即为开口闪点。

5. 实验数据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闪点温度,并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6. 结果判定,根据实验得到的闪点温度,判断液体的易燃性和危险性等级。

在进行开口闪点测定时,需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安全,并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数据记录。

同时,根据液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闪点仪和实验条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闪点仪测定闪点的步骤

闪点仪测定闪点的步骤

闪点仪测定闪点的步骤嘿,咱今儿就来讲讲这闪点仪测定闪点的步骤哈!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事儿呢!你想啊,就像咱做饭得一步步来,不能乱了套,这用闪点仪测定闪点也是有板有眼的呢!首先呢,得把那仪器准备好,就像战士要上战场,得先把武器擦得亮亮的,检查检查有没有啥毛病。

把闪点仪摆好位置,该接的线都接好,可不能马虎。

然后呢,就是取样品啦!这样品就好比是要被检验的“主角”,可得选得准准的。

不能随随便便弄一点,得按照要求来,不然测出来的结果能靠谱吗?接着呀,把样品放进仪器里,就像给它找了个“家”。

这时候可不能太粗鲁,得轻拿轻放,不然把样品弄洒了可咋办哟!再之后呢,就是升温啦!就好像给它洗个“热水澡”,慢慢地让温度升上去。

这过程可得仔细盯着,不能让它“洗”过头了,也不能“洗”得不够。

在升温的过程中啊,可别忘了观察。

就像咱看孩子似的,得时刻留意着有没有啥异常。

要是有个风吹草动,咱得赶紧采取行动呀!等温度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出现那神奇的“闪点”啦!就好像烟花绽放一样,那一刻可真让人兴奋呢!这时候就得赶紧记录下来,这可是关键的数据呀,可不能记错了。

你说这测定闪点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就像一场小小的冒险,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但又充满了惊喜。

咱再想想,要是没有这一步步严谨的步骤,那得出的结果能让人信服吗?肯定不行呀!所以说呀,做什么事儿都得认真,都得按照规矩来。

你看,那些专业的实验人员,他们不就是靠着这一步步的操作,才得出可靠的结果吗?咱平时做事儿也得这样,不能马马虎虎,得对自己负责,对结果负责呀!总之呢,这闪点仪测定闪点的步骤可不能小瞧,每一步都有它的道理,每一步都得好好做。

这样咱才能得到准确的闪点数据,才能让这个实验有意义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闪点的测定闭杯平衡法

闪点的测定闭杯平衡法

闪点的测定闭杯平衡法
液体的闪点的测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液体的性质,以及液体的特征。

闪点是液体极其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之一,可以帮助我们对液体的熔融性和燃烧性作出准确的评价。

而闭杯平衡法是目前用来测定液体闪点最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讨论闭杯平衡法在液体闪点测定中的应用情况,以及该方法的原理机制。

闭杯平衡法是一种根据物质形成液体的能量改变,来估算液体的闪点的方法。

该方法采用一定的实验装置,将液体加入密封的容器中,然后再将其加热,渐渐的把液体加热到闪点温度,当液体温度超过闪点温度时,就会瞬间蒸发形成液汽而闪点出现,也就确定了液体的闪点温度。

闭杯平衡法的原理机制是液体温度超过闪点时,液体中的液汽弥散现象开始发生,液汽会在液体内部不断弥散,而液汽压力会不断升高,当液汽压力达到一定的阈值后,液体就会瞬间蒸发,形成闪点。

闭杯平衡法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准确的测定出液体的闪点,而且尺寸小,重量轻,可以在实验室里轻松的携带,节约了实验的空间和时间。

实验流程也比较简单,不需要任何的复杂的实验程序。

然而,闭杯平衡法也有一定的缺点,比如,受测液体的闪点受定容器的影响,比如说定容器的大小,也会影响测量结果;容器采用封闭式多层结构,而有些液体可能收到不同层中的其它物质的影响,从而导致测定精度降低;而且由于收集器桶或容器内部汽水蒸发形成的压力也会影响实验效果;此外,实验温度变化也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总而言之,闭杯平衡法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液体闪点测定方法,虽然该方法有一定的缺点,但是它能够准确的测定液体的闪点,并且可以节约实验空间和时间,在实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闪点测定(开口杯法)
[实验目的]
1掌握用开口杯测定闪点的方法;
2掌握使用SYP1001-1石油产品开口闪点和燃点试验器测定石油产品闪点的正确操作方法;
3测量燃料及油类的闪点,以加深对燃料闪点概念及如何避免在使用、储存、运输燃料的过程中发生燃烧等意外事故的理解。

[实验设备和材料]
1实验仪器
石油产品试验用液体温度计、SYP1001-1型石油产品开口闪点和燃点试验器。

2实验材料
溶剂油、试样。

[实验原理和方法]
1实验原理
油类受热时轻质部份先蒸发,起初蒸发量少,随着油温的上升,油的蒸发量会不断增加,当接近某一温度时,蒸发的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此时将火焰移近,即有断续的蓝色闪光现象,此即为闪火点。

当蒸发量增至足以与空气混和而产生可燃性混和物时,该油类即着火燃烧,此继续燃烧之温度为燃火点,此与油性、加热温度、空气流通情形有关。

2方法概要
把试样装入内坩锅中到规定的刻线。

首先迅速升高试样的温度,然后缓缓升温,当接近闪点时,恒速升温。

在规定的温度间隔,用一个小的点火器火焰按规定通过试样表面,以点火器火焰使试样表面上的蒸气发生闪火的最低温度,作为开口杯法闪点。

[试验步骤]
1准备试样
试样的水分大于0.1%时,必须脱水。

脱水处理是在试样中加入新煅烧并冷却的食盐、硫酸钠或无水氯化钙进行。

闪点低于100℃的试样脱水时不必加热,其他试样允许加热至50~80℃时用脱水剂脱水。

脱水后,取试样的上层澄清部分供试验使用。

2准备测试仪器
内坩埚用溶剂油洗涤后,放在电炉上加热,除去遗留的溶剂油。

待内坩埚冷却至室温时,放入装有细砂(经过煅烧)的外坩埚中,使细砂表面距离内坩埚的口部边缘约12mm,并使内坩埚底部与外坩埚底部之间保持厚度5~8mm的砂层。

对闪点在300℃以上的试样进行测定时,两只坩埚底部之间的砂层厚度允许酌量减薄。

3加入试样
试样注入内坩埚时,对于闪点在2l0℃和2l0℃以下的试样,液面距离坩埚口部边缘为12mm(即内坩埚内的上刻线处);对于闪点在210℃以上的试样,液面距离口部边缘为18mm(即内坩埚内的下刻线处)。

试样向内坩埚注入时,不应溅出,而且液面以上的坩埚壁不应沾有试样。

4安装测定装置
将装好试样的坩埚平稳地放置在支架的电炉上,再将温度计垂直地固定在温度计夹上,并使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内坩埚中央,与坩埚底和试样液面的距离大致相等。

测定装置应放在避风和较暗的地方并用防护屏围着,使闪点现象能够看得清楚。

5加热
加热坩埚,使试样逐渐升高温度,当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点前60℃时,调整加热速度,使试样温度达到闪点前40℃时能控制升温速度为每分钟升高4±1℃。

6点火
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点前10℃时,将点火器的火焰放到距离试样液面l0~14mm处,并在该处水平面上沿着坩埚内径作直线移动,从坩埚的一边移至另一边所经过的时间为2~3s。

试样温度每升高2℃应重复一次点火试验。

点火器的火焰长度,应预先调整为3~4mm。

7读数
试样液面上方最初出现蓝色火焰时,立即从温度计上读出温度作为闪点的测定结果,同时记录大气压力。

注:试样蒸气的闪火同点火器火焰的闪光不应混淆。

如果闪火现象不明显,必须在试样升高2℃后继续点火证实。

8重复测定
重复步骤2~7进行第二次试验。

[数据处理]
1大气压力对闪点影响的修正
(1)大气压力低于99.3kPa(745mmHg)时,试验所得到的闪点t0(℃)按式(1)进行修正(精确到1℃):
t0=t+Δt-----------------------------------------------------------------------------(1)
式中:t0—相当于101.3kPa(760mmHg)大气压力时的闪点,℃;
Δt—修正数,℃。

(2)大气压力在72.0—101.3kPa(540—760mmHg)范围内,修正数Δt(℃)可按式(2)或式(3)计算:
Δt=(0.00015t+0.028)(101.3-P)*7.5-----------------------------------------------(2) Δt=(0.00015t+0.028)(760-P1)--------------- --------------------------------------(3) 式中:P—试验条件下的大气压力,kPa;
t—在试验条件下测得的闪点(300℃以上仍按300℃计),℃;
0.00015,0.028—试验常数; 7.5—大气压力单位换算系数;
P1—试验条件下的大气压力,mmHg。

注:对64.0—71.9kPa(480—539mmHg)大气压力范围,测得闪点的修正数Δt也可参照式(2)或式(3)进行计算。

2精密度要求
同一操作者重复测定的两个闪点结果之差不应大于表1所示数值:
试验者不同而试料相同时测定的两个闪点结果之差不应大于表2所示数值:
闪点重复性
表 1 同一操作者重复测定重复性要求 表2 不同试验者测定同试料重复性要求 闪
3结果计算 取重复测定两个闪点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闪点。

小于等于150 6
大于150 9 闪点
重复性 小于等于150
4 大于150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