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范标准}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规范
旱地马铃薯全膜覆盖垄作集雨沟播栽培技术
雨水 偏 多 和植株 花期 前后 发 生严 重 ,应 及早 用
2 . 5 种薯 选择 及 处理 选 种选 择 高 产 、 抗 逆性 2 5 %瑞 毒 霉或 甲霜灵 8 0 0倍 液 喷雾 ,或 用 4 0 %
亩用 5 0 %乙草 胺 5 0 - 7 0 g对水 3 - 2 0 0 g对 水 4 0 - 5 0 k g 。 旱 地 马铃 薯 全膜 覆 盖垄 作集 雨 沟播 栽 培技 每 亩用 5
不要 全 田喷 完后 再铺 地 膜 , 一 般 喷 术集成膜面集雨 、 覆 盖抑 蒸 、 垄沟种植为一体 , 为提 高药 效 , 两垄 , 覆 盖地膜 后再 喷下 两垄 。
先用 行 宽 1 0 0 c m 的划 行 器沿 等高 线 划 最 大 限度 地 保 蓄 马 铃 薯 生 长 期 间 的全 部 降 雨 , 旬起 垄 ,
减 少 土壤水 分 的无 效蒸 发 ,保 证 生育 期 内的水 线 , 后 开沟 起垄 , 垄宽 6 0 c m, 垄 间距 1 m, 垄 高 5 ~ 1 8 c m。 要求 垄面 和垄 沟宽度 均 匀 , 垄 面高 低 分 供应 。 三是全 膜 覆盖 能够 提 高地 温 , 使 有效 积 1 温 增加 , 延 长 马铃 薯生 育 期 , 有利 于 中 晚熟 品种
1 技 术优 势
2 技 术措施
2 . 1 选地施 肥
地 块 宜选 择 地 势平 缓 、 地力 中
有 机质含 量 高 、 土层 较厚 的梯 田、 沟坝 、 缓 坡 旱 地 马铃 薯全 膜 覆 盖垄作 集 雨 沟播 栽 培技 上 、 前茬 以豆 科 、 十字 花科 、 禾 本科 茬 口为 佳 , 术 实行 垄作 和全膜 覆 盖 ,把 有 限 的天然 降 水集 旱 地 , 前茬 收获 后及 时深耕 灭茬 , 每亩 深施 有 流 到垄 沟 , 使垄 上 降水 向垄沟 内聚集 叠 加 , 可 以 忌 连作 。 聚小 雨为 大雨 , 取 无效 雨 为有 效 水 , 为 马铃 薯提 机肥 4 0 0 0 k g以上 , 并 镇 压保墒 。 供水分 , 抗 御 干旱 。
马铃薯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
马铃薯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一、前期准备1.地块选择:选择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无病虫害的土地进行种植。
避免连作地和有害杂草较多地块。
2.土壤改良: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改良,包括翻松土地、添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
3.病虫害防治:在种植前进行病虫害防治,采用农药进行喷洒或熏蒸处理,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二、种植技术1.区划与大垄制作:根据实际情况,将地块划分为适当大小的种植区,并在每个种植区之间制作大垄,便于水分管理和根系生长。
2.膜铺设:在大垄两侧铺设膜,并将膜埋在土壤中,以防膜被风吹飞或移位。
3.滴灌设施布置:在每个种植区内进行滴灌设施布置,包括滴灌管、滴灌箭头和滴灌控制器等,确保每株马铃薯都能获得适量的水分和养分供应。
4. 种植密度与品种选择:根据马铃薯品种和土壤情况,确定适当的种植密度,一般为大垄上双行,株距为35-40cm,行距为60-70cm。
5.种薯处理:对种薯进行脱毒处理和大小筛选,确保种薯的健康和一致性。
6.种植与肥料施用:在大垄上按照一定的间距进行种植,同时进行基肥的施用,包括有机肥和矿质肥料,以提供养分供应。
7.生长管理:对马铃薯进行定期的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包括病虫害的喷洒和采收后的农残清理等。
8.水分管理:通过滴灌控制器对水分进行管理,根据土壤湿度和马铃薯生长需求进行灌溉调控。
9.动态监测:定期对马铃薯的生长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包括植株高度、叶片颜色和病虫害情况等,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三、收获与储藏1.种植期定时收割:马铃薯在生长期达到90-110天时进行收割,避免过晚收割导致土壤中水分过高和马铃薯伤害。
2.收获后处理:将收获的马铃薯进行清洗、去皮和分级处理,确保马铃薯的品质和存储期限。
3.储存环境:将处理好的马铃薯存放在通风良好、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日晒和高温环境。
4.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储存的马铃薯情况,对有病虫害的进行处理和病株的剔除,以保证储存质量和延长储存期。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是指在马铃薯田地中使用全膜覆盖,并设置双垄种植方式的一种栽培技术。
该技术以提高马铃薯产量、增强经济效益、减少劳动投入为目标。
下面将详细介绍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
1. 栽培技术原理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种植马铃薯前,在田地上铺设塑料薄膜,形成全膜覆盖的环境。
在膜下设置两条人工垄,种植马铃薯苗。
全膜覆盖可以有效提高温度、湿度和土壤水分保持能力,为马铃薯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而双垄种植方式可以增加种植密度,进一步提高产量。
(1)田地准备: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田地进行种植。
在种植前进行清理,除去杂草、前茬秸秆等,并进行耕翻、平整等工作。
(2)铺设塑料薄膜:选用透明或黑色的塑料薄膜,铺设在田地上。
铺设时应注意将薄膜拉平,整齐地盖在田地表面,并用沙土等重物固定。
(3)设置双垄:在铺设好薄膜后,使用机械或人工工具在膜下设置两条平行垄。
垄之间的距离根据品种特性和机械设备情况进行调整,一般为70-90厘米。
(4)进行施肥:在薄膜下的垄旁进行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进行氮、磷、钾等肥料的合理施用,以保证马铃薯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5)种植马铃薯苗:在垄上依次插入马铃薯苗茎,每株马铃薯苗之间的距离一般为5-10厘米。
插苗后,将垄上的土壤稍微压实,以保证马铃薯苗的生长稳定。
(6)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选用生物农药、化学农药等手段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以减少病虫害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7)及时灌溉: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及时进行灌溉。
保持土壤湿润度,为马铃薯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8)及时除草:定期对田地进行除草,以减少杂草对马铃薯生长的竞争,提高产量。
3. 技术优势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相比传统的栽培方式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提高产量:全膜覆盖和双垄种植方式可以增加马铃薯的种植密度,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2)节约水源资源:全膜覆盖可以减少蒸发散失,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节约水源资源。
马铃薯双垄覆膜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Za ip e ijis h u马铃薯双垄覆盖栽培技术,是在推广玉米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形成的。
双垄全膜覆盖后在田间形成了较大的集雨面,使垄上降水向垄沟内聚集叠加,可以聚小雨为大雨,聚无效雨为有效水。
特别是在干旱情况下,对春季一次保全苗的作用非常突出,从而为马铃薯生长发育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农田生态环境,综合协调了影响产量的各主要因子,使马铃薯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
一、技术优点一是双垄全地面覆盖地膜,充分接纳马铃薯生长期间的全部降雨,特别是春季5mm 左右的微量降雨,通过膜面汇集到垄沟内,有效解决旱作区因春旱严重影响播种的问题,保证马铃薯正常出苗。
二是全膜覆盖能最大限度的保蓄马铃薯生长期间的全部降雨,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保证马铃薯生育期内的水分供应。
三是全膜覆盖能够提高地温,使有效积温增加,延长马铃薯生育期,有利中晚熟品种发挥生产潜力,具有明显增产效果。
四是投资少,每667m 2在其它措施相同的情况下,比常规覆膜栽培多投入地膜1.5~2.0kg (常规覆膜栽培用地膜3.5~4.0kg/667m 2),见效快,当年投资,当年见效。
五是技术操作简单,不需要大型农机具,农民易接受,便于大面积推广。
二、栽培技术要点1、地块选择规格划行地块宜选择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土层较厚的梯田、沟坝、缓坡(15度以下)旱地,前茬以豆类、小麦茬口为佳。
用木棍或木条制作一个划行器,在田间规格划行。
距地边25cm 处先划出第一个大垄和一个小垄,小垄50cm ,大垄70cm ,大小垄总宽120cm 。
2、合理施肥、起垄覆膜先在划好的大垄中间开深约10cm 的浅沟,将所用化肥按每667m 2确定的施用量集中施入大垄的垄底,一般667m 2施尿素30~40kg 、过磷酸钙40~50kg 、硫酸钾20kg 。
然后用步犁沿划线来回耕翻起垄,用手耙整理形成底宽为70cm ,垄高15~20cm 的大垄,并将起大垄时的犁壁落土用手耙刮至小垄间,整理成垄底宽50cm 的,垄高10~15cm 小垄。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是一种创新的马铃薯种植方法,通过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防透水膜,形成一条条双垄,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这种栽培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耕作土地,清除杂草,并进行适当的施肥处理。
然后,在土壤表面铺设一层黄黑色防透水膜,每条膜的宽度一般为1.2-1.5米,根据土壤条件和农民的经验进行调整。
接下来,把种好的马铃薯苗放在膜上,每条膜通常种植2排马铃薯苗,苗距一般为25-30厘米。
然后,用在膜上开一个小孔,把马铃薯苗插入到孔里,每个孔深度一般为10-15厘米。
插完苗后,用泥土轻轻覆盖住孔,使马铃薯苗能够扎根。
在管理方面,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非常重视水肥的合理利用。
一方面,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水分含量及时进行灌溉,保持适当的土壤湿度。
根据马铃薯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施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还需要注意防治病虫害。
因为覆膜后,土壤湿度和温度有利于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所以,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合理选用农药进行防治。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种植方式具有几个优点。
由于覆盖膜可以抑制杂草生长,减少了对马铃薯的竞争,提高了产量。
覆盖膜可以保持土壤湿度,减少水分蒸发,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可以提前种植和延长产期,适应了不同气候和地域的需求。
因为马铃薯生长在膜下,减少了病虫害的风险,提高了品质。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是一种创新的种植方法,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获得最好的效果。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是一种高效、高产、节水、环保的栽培技术,它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损失,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节约耕作成本,保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田经济效益,在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土地准备:在确定种植地点后,应按照地形和水面分布情况,在土地中间开出双垄,以便后期灌溉和管理。
然后对土地进行翻耕,进行大田平整,对土地进行松土,使土壤松软、肥沃,便于马铃薯的生长。
二、施肥:施肥是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关键环节,正确的施肥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在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中,首先需要在开垄前做好基础施肥,一般应施有机肥10-15吨/亩,磷肥20-25公斤/亩,钾肥25-30公斤/亩。
随后在播种后第15天进行壮苗追肥,追施氮磷钾复合肥30-40公斤/亩。
生长期中期,进行中追肥,追施氮磷钾复合肥40-50公斤/亩。
开花结果期进行封口追肥,追施氮磷钾复合肥50-60公斤/亩。
三、选种: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中,选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来选取适合的马铃薯品种。
同时应购买病虫害检测合格的种薯,从而减少病虫害对马铃薯的影响。
四、整地定垄:整地是指用机械将旱地整平,然后根据马铃薯的栽培方式确定垄沟方向和深度。
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土地情况,地膜覆盖的宽度来确定双垄的宽度,一般双垄宽度为60-80厘米,高度为15-20厘米。
五、地膜铺设:地膜是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的重要保障,铺设地膜可以增加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提高土地肥力,防止杂草生长,提高栽培效益。
铺设地膜时,要避免破裂和空隙,以免影响后期作物的生长。
六、播种:地膜铺设完成后,进行马铃薯的播种工作。
在播种时,要选择一些品质好、抗逆性强的种薯进行播种。
种薯要均匀分布在地膜上,每个地膜上区域播种量要相等。
七、密封地膜:为了保持地膜下的湿度和温度,播种后需要对地膜进行密封,可以采用人工或者机械进行轻微压实,确保地膜与土面贴合,杜绝风吹扬。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是一种以地膜覆盖和双垄种植为特点的高效栽培技术。
通过利用地膜覆盖和双垄种植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改善土壤环境,提高马铃薯的抗逆性和耐贮性,从而实现高效、稳定和可持续的马铃薯生产。
一、地膜覆盖技术二、双垄种植技术双垄种植技术是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技术环节。
双垄种植是指在地膜上开两道垄,将种薯种植在两道垄之间,形成双垄种植的模式。
通过双垄种植技术,可以增加马铃薯的生长空间,促进光照和通风,促进根系的发达和茎叶的生长,提高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养分积累和转运,有效地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三、施肥管理技术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中的施肥管理技术是决定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中,施肥管理技术应该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和马铃薯的生长发育需要,合理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时机。
一般来说,春季施肥时主要以磷钾为主,夏季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
在施肥过程中,还应该注意避免氮、磷、钾、有机质等养分积累过多或缺乏,合理调配施肥量和施肥比例,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四、病虫害防控技术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中的病虫害防控技术是保障马铃薯健康生长和生产的重要环节。
在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中,为了有效防控病虫害的发生,应该加强对病毒病、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昆虫害和地下害的监测和预警,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和技术,进行统一管理和综合防控,以减少病虫害对马铃薯的损害,保障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
五、农药使用技术在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中,为了有效防控病虫害的发生,可以适当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在使用农药时,应该选择具有高效、低毒、环保的农药产品,严格按照使用方法和使用量进行农药施用,遵守农药施用的时间、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农药的有效使用和安全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中的水分管理技术是保证马铃薯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是一种采用全膜覆盖和双垄栽培结合的马铃薯栽培方法。
该技术旨在利用膜覆盖和双垄栽培的优势,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节约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全膜覆盖是指在马铃薯生长期间,使用特殊的塑料薄膜覆盖在土地表面,形成一个温室效应,提供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
全膜覆盖可以增加土壤温度,促进种子发芽和生长。
同时,薄膜还可以阻挡杂草的生长,减少对马铃薯的竞争,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双垄栽培是指在薄膜下面分别开挖两条垄沟,将马铃薯种子放入其中,然后覆盖土壤,形成两条垄沟。
这种种植方式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利用效率。
1. 土壤处理: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和施肥,保证土壤的肥力和无病虫害。
2. 膜覆盖:在整个种植区域铺设膜,并固定好。
薄膜上一般会有透明或黑色的线条,用于引导种植和管理。
3. 开挖垄沟:在薄膜下面开挖两条平行的垄沟,宽度根据马铃薯的株行间距而定。
4. 种植马铃薯:将马铃薯种子放入垄沟中,根据生长季节和地区的不同选择适宜的种植量。
5. 覆土:将挖出的土壤覆盖在种子上,保证种子的埋深和生长的顺利进行。
6. 管理与施肥:马铃薯生长期间,进行常规的管理和施肥工作,包括病虫害的防治、水肥的供给等。
7. 收获:马铃薯生长到一定程度后,根据观察,进行适时的收获。
马铃薯的收获一般通过人工或机械挖掘进行。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的优点是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节约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此外,全膜覆盖还可以保温、抗风、保湿、防止雨淋、减轻根系受压,提高植株的抗逆性能。
双垄栽培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利用效率。
然而,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注意事项。
首先,膜覆盖和垄沟开挖需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其次,全膜覆盖容易导致土壤表面温度过高,需要注意防止热害的发生。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摘要】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农业种植技术,通过覆膜和双垄种植方式,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首先介绍了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原理,包括保温保湿、提高地温和土壤湿度等方面。
接着分析了该技术的优点,如节约水源、减少虫害发生和提高产量等。
然后详细描述了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的步骤和关键技术,包括地膜铺设、垄上栽培等。
最后探讨了该技术的设备需求,如地膜覆盖机、插秧机等。
结论部分展望了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前景,认为该技术有望在未来成为马铃薯生产的主流技术,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效益。
【关键词】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马铃薯、栽培、双垄、全膜、技术、原理、优点、步骤、关键技术、设备需求、前景展望1. 引言1.1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概述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马铃薯种植技术,通过在土壤表面覆盖全膜,同时形成双垄,实现对马铃薯生长环境的控制和调节。
这种技术结合了传统的马铃薯种植方法和现代的农业科技,具有诸多优点。
在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中,全膜的覆盖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温度,减少水分蒸发,促进马铃薯生长。
双垄的设置可以增加土壤通气性,改善根系生长环境。
这种技术有助于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病虫害发生,节约劳动力和资源。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和发展空间。
在未来,随着人们对环境友好型和高效农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将会成为马铃薯种植的主流技术之一。
2. 正文2.1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原理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原理:全膜双垄马铃薯是指采用全膜覆盖、双垄栽培的技术模式进行种植的马铃薯。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全膜覆盖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润,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
这种覆膜技术可以在早春季节为马铃薯提供较为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有利于种子萌发和生长初期的生长发育。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马铃薯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种植的作物之一。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栽培技术,它能够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分蒸发,保护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的核心是在马铃薯生长期间采用全膜覆盖和双垄栽培的方法,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生长环境因素,促进马铃薯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技术要点。
一、选址与地力改良1、选址:地势平坦、土层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离水源近,以便进行灌溉。
2、地力改良: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改良,施入有机肥料,调整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肥力,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充分的养分和水分。
二、品种选择1、选择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的品种,耐病虫害、产量高、质量好的优质种子。
2、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性质选择适宜的马铃薯品种,如土白薯、红薯、马铃薯等。
三、地膜覆盖1、在做好土壤改良的基础上,进行地膜覆盖,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温度,促进马铃薯的发芽和生长,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减少草坪生长。
2、地膜材质要选择优质的PE薄膜,密封性好,透光性高,抗老化能力强。
四、双垄栽培1、双垄栽培是指在地膜覆盖后,将土壤覆盖成两个垄,种植马铃薯。
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2、垄间距和垄高要根据种植的品种和密度来确定,一般间距在50-60厘米,高度在10-15厘米。
五、密植栽培1、在双垄栽培的基础上,采用密植栽培技术,种植密度可适当增加,提高产量。
2、马铃薯的密植要根据品种的生长特性和当地的生长环境来确定,一般在亩种植40000-50000株。
六、科学施肥1、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施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马铃薯的生长。
2、在马铃薯生长期间,根据马铃薯的生长情况和土壤的养分含量,科学施肥,及时追肥,调整追肥量和次数,以保证马铃薯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七、病虫害防治1、在种植前,对种植地进行综合防治,卫生消毒,杜绝病菌侵入。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是指将马铃薯种植在全覆盖薄膜下,形成两条垄,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提高土壤温度和湿度,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1. 膜铺设: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薄膜材料,并在地面上铺设薄膜。
薄膜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温性能,以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2. 划定垄线:在薄膜上划定两条平行的长垄线,垄线之间的距离为适宜的株行间距。
3. 播种:在垄线上进行马铃薯的播种。
每个坑穴中可种植1-2颗马铃薯种薯,坑穴之间的距离根据品种和生长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4. 覆土:将种薯覆盖土壤,使之与薄膜表面齐平。
覆土的厚度根据土壤墒情和气温等因素进行调整,一般为5-8厘米。
5. 浇水施肥:播种后及时进行浇水和追施肥料。
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它们可以通过薄膜保持在根区域,提供稳定的供应。
6. 病虫害防治:全覆盖薄膜可以有效防止病虫害的侵袭。
但仍需注意观察和防控,如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
7. 生长管理:根据马铃薯的生长情况进行及时管理,包括除草、修剪、支撑、通风等。
及时监测土壤湿度和温度,调整浇水量和施肥量。
8. 收获:当马铃薯疏芽长势良好,块茎发育完善,外观色泽良好,可进行收获。
收获后块茎需进行处理和储存,以保证品质。
1. 高产稳产:全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从而提高块茎产量和品质。
2. 抗病虫害:全膜覆盖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侵害,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3. 水分利用率高:全膜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淋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节约用水量。
4. 土壤保护:全膜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保护土壤结构和肥力。
5. 品质优良:全膜覆盖的马铃薯生长环境稳定,块茎的品质更佳,口感更好。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成本高、管理复杂、气候条件限制等。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又称为全膜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马铃薯种植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采用聚乙烯薄膜覆盖地面,形成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提高了土壤温度和湿度,减少了水分蒸发和光合作用时的水分损失,增加了光合作用时的光合能力,促进了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了产量。
一、建立种植基地选择无污染、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区域建立马铃薯种植基地。
基地面积需要根据种植计划进行规划,按照地块大小、地形地貌等条件,设计合理的田间排水系统,保持土壤水分和营养的平衡。
二、选择适宜的品种选择耐旱、抗病虫害、产量高、品质好的马铃薯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来进行选择,同时考虑市场需求,进行适度的品种调整,保证产量和经济效益。
三、全膜覆盖在拔节期前15-20天(播种后45-50天),利用覆膜机将0.015-0.02mm的聚乙烯薄膜覆盖在整个田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
覆膜时要注意将归来角留在垄顶以上,保证排水通畅。
覆盖薄膜的前提是做好地面基础工作,包括施肥、松土、整平、培埋秸杆等。
覆膜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度。
全膜覆盖期间,可进行除草、施肥、病害防治等工作。
四、双垄建设在开裂前2-3天,利用双垄机在薄膜上推出马铃薯双垄,垄宽50-60cm,垄高20-25cm,垄间距70-75cm。
建立双垄可以保证土壤水分的累积,避免地面径流,减少水分蒸发,保证马铃薯受光合作用的强烈照射,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在双垄的两侧可留有一定宽度的行间,方便农作物管理。
五、管理技术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需要及时浇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
在幼苗期,需要加强施肥,提供足够的养分。
成株期需要注意叶面喷施钾、硫、镁等营养元素,增加马铃薯品质。
同时要注意及时除草,防止杂草影响马铃薯生长。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可以采用合理的防治方法,杜绝重灾害的发生。
六、收获处理马铃薯的收获时间一般在地上部枯萎后3-5天进行。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它能够实现高产、高效、高质量的马铃薯种植。
全膜双垄马铃薯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土壤准备、犁耕整地、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等方面。
下面就详细介绍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一、土壤准备全膜双垄马铃薯需要选择肥沃、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为了保证马铃薯种植的质量,需要对土壤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良。
具体方法如下:1.根据土壤的性质,进行化学调节和施肥。
适当添加农家肥、有机肥和复混肥等,以及钾、磷、氮等肥料,以保证土壤中的养分充足,提高土壤肥力。
2.进行深翻和扩土工作,使土壤疏松,通气性好,有利于马铃薯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3.在栽培前进行除草和消毒处理,保证土壤的干净卫生,避免病害的滋生。
二、犁耕整地全膜双垄马铃薯的犁耕整地是为了保证土壤的疏松和平整。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在开垦土地时要注意调整犁田机的深度和角度,使之能够深入到土壤中,将土壤深入翻动。
2.在犁耕过程中,要注意保证犁深和速度的一致性,避免犁作不均匀导致土壤密度过大。
3.在整地之后,可以进行表面平整和松土作业,保证土壤松散,利于马铃薯的生长。
三、田间管理1.选择适宜的品种和季节进行种植。
该技术适合在春、夏两季种植。
最佳种植时间是春季温度达到10℃时,夏季温度达到15℃时。
2.掌握适宜的密度和行距。
密度控制在18.5万株/亩左右,行距45cm左右。
控制好密度和行距,能够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提高马铃薯的品质。
3.科学掌握灌溉和施肥。
为了保证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及时给马铃薯进行补充养分和水分,防止产量降低。
四、防治病虫害全膜双垄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需要防治各种病虫害。
具体方法如下:1.选择无病苗进行栽培,避免带病的马铃薯苗引起病害扩散。
2.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定期对马铃薯进行病虫害防治。
3.加强田间管理,保持作物周围环境干净卫生,防止病虫害的滋生。
综上所述,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是一种高效、高产、高质的农业种植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摘要】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马铃薯种植技术,通过使用全膜和双垄种植方式,有效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从技术原理、操作步骤、优势、注意事项和示范地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这种栽培技术的具体内容。
通过对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分析和总结,可以看出其在提高产量、防治病虫害、节约水资源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本文还探讨了该技术的推广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展望了其在未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的推广将对提高马铃薯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有着积极作用,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概述, 原理, 操作步骤, 优势, 注意事项, 示范地点, 推广前景, 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概述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主要应用于马铃薯的栽培过程中。
该技术通过覆盖膜和双垄种植的方式,旨在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减少病虫害发生,节约人力物力成本,保护环境等多方面的优势。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通过科学管理,能有效提高种植面积的利用率,提高土壤温度和湿度,增加光照强度,提高马铃薯的光合作用效率,加快生长速度,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还可以避免地下虫害和病原菌的侵袭,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土壤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是一种现代化、高效率、环保的种植技术,对于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保护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原理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原理是指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利用全膜覆盖和双垄种植的技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全膜覆盖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并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土壤蒸发、减少土壤中氮素的含量,促进土壤贫瘠化,提高土壤中氮、磷、钾元素含量,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和生长过程。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是一种利用塑料薄膜覆盖土壤,结合双垄种植方式栽培马铃薯的技术。
该技术以提高产量、提前生产和节约劳动力为目标,通过优化土壤环境和管理措施,改善马铃薯的生长条件,提高栽培效果。
以下是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具体内容。
1. 土壤准备:在栽培前,要对土壤进行深翻和耙平,清除杂草和残根。
然后应根据土壤类型和肥力情况施加有机肥料,并进行基础施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
2. 垄封覆膜:在栽培前,将整片土地上覆盖一层黑色或透明的塑料薄膜。
覆膜有利于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土壤湿度,抑制杂草生长,并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薄膜覆盖之后,要将薄膜与土壤边缘埋入土中,以防止风吹薄膜。
3. 双垄种植:在薄膜上划出两条平行的垄,每条垄宽度为50厘米,高度为20厘米左右。
两条垄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以方便通风和管理。
可以利用机械或手工完成垄的建立。
4. 马铃薯种植:在每条垄上均匀撒播马铃薯种子,种植密度根据品种和土壤条件确定。
种子可以进行预处理,如浸泡或燃烧消毒,以提高发芽率和防治病虫害。
种植时要注意保证种子与土壤的接触紧密,覆盖土壤。
5. 管理措施: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要进行及时的地膜检查和维护,确保薄膜完整并固定在土壤表面。
同时要及时排除薄膜上的积水,防止根部积水引起烂根。
定期浇水,使土壤保持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
根据生长情况合理施肥,注意防治常见病虫害。
6. 收获和后续处理:当马铃薯植株茎叶枯黄后,可以进行收获。
将薄膜揭起,将土壤轻轻剥离,将马铃薯挖出,进行分类、清洗、贮存或销售。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优化栽培环境,提前实现生产,减少劳动力投入。
但是也要注意合理使用塑料薄膜,防止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同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技术改良和创新,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条件下的马铃薯种植需求。
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栽培技术
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栽培技术作者:井含德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20期全膜覆盖双垄栽培技术就是在田间起大小双垄后,用地膜全覆盖,在垄内播种作物的种植技术。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使自然降水得到了更大限度的利用,解决了自然降水被大量蒸发,降水保蓄率以及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大幅度提高了水分利用率、降水利用率,有效提高作物产量。
解决了旱作农业区降水的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使农田降水利用率达到70%以上,全膜覆盖后,土壤温度高,水分含量稳定,为土壤微生物生存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从而加快了土壤养分转化,加速了有机质分解,土壤供肥能力提高。
从根本上解决了旱地土壤水分蒸发的问题,满足了早春干旱条件下作物出苗和前期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一、技术优点一是双垄全地面覆盖地膜,充分接纳马铃薯生长期间的全部降雨,特别是春季5mm左右的微量降雨,通过膜面汇集到垄沟内,有效解决旱作区因春旱严重影响播种的问题,保证马铃薯正常出苗。
二是全膜覆盖能最大限度的保蓄马铃薯生长期间的全部降雨,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保证马铃薯生育期内的水分供应。
三是全膜覆盖能够提高地温,使有效积温增加,延长马铃薯生育期,有利中晚熟品种发挥生产潜力,具有明显增产效果。
四是技术操作简单,不需要大型农机具,农民易接受,便于大面积推广。
二、全膜覆盖双垄栽培技术与常规地膜栽培技术的区别1.常规技术覆盖地膜是在播种时,而全膜覆盖双垄栽培技术将覆膜的时间提前到头一年的秋季雨季结束之后盖膜,或者早春盖膜,从而很大程度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保墒增墒效果明显。
2.常规技术只是覆盖农田的一部分,对农田进行了全覆盖,没有土壤裸露在外,从而使土壤水分的蒸发降到了最低,保墒效果相对更好。
3.常规技术是将地膜平铺穴播,而全膜覆盖双垄栽培技术是起大小相间双垄后,用地膜全地面覆盖,并且在大垄两侧播种,目的是将降雨集聚在沟中,再通过沟中渗水孔渗入土壤,把无效降雨变为有效降雨得以利用。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马铃薯种植方法,该技术在种植过程中使用高密度聚乙烯薄膜覆盖土壤,形成双垄,从而提高土壤温度和湿度,增强土壤保水性和肥力,减少水分蒸发和养分流失。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可有效降低因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等不利因素导致的干旱、缺水、病害等种植难题。
1、增加土壤温度和湿度:在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中,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可以形成“温室效应”,让土壤温度和湿度得到提高。
马铃薯在生长期间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能够满足这些需要,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发育。
2、增强土壤保水性和肥力: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养分流失,从而增强土壤保水性和肥力。
在传统种植方式中,水分和养分很容易因蒸发和流失而减少,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可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提高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利用率。
3、减少病虫害: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可以减少马铃薯的病虫害发生。
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可以遮挡风沙、霜冻和紫外线等不利因素,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此外,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还可以减少马铃薯的机械损伤和人为伤害。
1、选址:选取土层深厚、排水、日照充足、地势平坦的土地,避免坡耕地和低洼地。
2、整地:选好地点后,进行平整整地,清除杂草和其他杂物。
3、设计双垄:将土地分为两个垄,宽度为50cm,高度为30cm,距离为60cm。
每个垄上覆盖一条长2.5m,宽1.2m,厚度为0.02mm的高密度聚乙烯薄膜,两个垄中间拉一条长2.5m,宽1.2m的膜带。
4、施肥:首先进行基肥,在种植前两周给予肥料,每亩施用有机肥5000-8000kg、复合肥100-150kg,用犁进行翻土、培垄。
在定根后21天浇一次肥水,每亩施用尿素和复合肥各100-150kg。
5、挖孔、种植马铃薯:在膜带中央的覆膜处,根据膜孔进行挖孔,每孔深约15-20cm。
孔距离为30cm,挖好孔之后,将马铃薯种子放人孔口,并覆盖1cm左右的土层,种植深度以马铃薯种子为准。
马铃薯地膜覆盖规范种植技术
马铃薯地膜覆盖规范种植技术马铃薯是我县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高产稳产、生育期短、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粮菜兼用、用途广泛等特点,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解决我县马铃薯生产中长期存在的低温、干旱、无霜期短等不利自然条件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1、合理轮作选择适宜的前茬和地块能经济利用土壤肥力和土地,有效地防治病虫害,特别是防治土壤或病残体传播的病虫害。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力中上等,阳光充足,排水方便的地块,坡度越小越好。
2、深耕整地深耕可使土壤疏松,透气性好,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和抗旱能力,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为马铃薯的根系生长和薯块膨大创造良好的条件。
马铃薯的须根穿透力较差,在块茎播种后出苗前,根系在土壤中发育越好,幼苗出土后植株生长势越强,产量越高。
因此,深耕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的基础。
耕深一般要求18~20cm,严格做到土地平整细碎。
3、施足底肥地膜覆盖后,地温增高,有机质分解能力增强,前期能使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提高,马铃薯生长快,养分消耗多。
所以地膜覆盖必须增施有机肥,防止作物后期缺肥和土壤肥力下降,引起马铃薯生长后期脱肥早衰。
地膜覆盖的基肥施用量要比一般田块增加30%~50%。
根据马铃薯的需肥规律,按产量指标1500公斤/亩为基础计算,每亩应施优质农家肥2500公斤、氮素15公斤、磷肥50、钾素20公斤。
施肥后充分耕翻,均匀混合。
追肥采取随灌水追施化肥和叶面喷施的方式,以保证马铃薯生长中后期对养分的需求。
4、选用良种良种是增产的内因,覆膜是高产的关键。
覆膜要与良种相结合,良种要与脱毒品种相结合,才能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选用良种要以早熟脱毒马铃薯为主,如丽薯6号、丽薯7号,会-2号,会顺88,会-23,大西洋等早熟品种,适当搭配一些当地优良当家品种。
播前要精选种薯和催芽处理,以利于幼芽提早发育,减轻环腐病、晚疫病等病的为害。
5、播前催芽播前催芽可使马铃薯幼芽发根快,出苗早,有利于苗齐、苗全、苗壮和植株早发育,从而早结薯,以利于高产,催芽播种的马铃薯比不催芽的可增产10%以上。
精选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规范
2009年10月,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召开《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规范》编写会,会上对《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规范》的编写进行了具体安排。 2010年1月,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成立了标准编写小组,拟定了标准起草方案和工作计划,收集了同类地方和相关类似生产技术标准,安排了2010年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的覆膜方式、肥料用量、品种对比等试验和示范,依据几年来的试验数据,参考有关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和章节,结合青海省同类地区栽培技术和经验,起草完成了《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规范》草稿,经过编写人员多次修稿和征求专家意见,形成讨论稿。
验证试验结果分析
卡拉点处理产量顺序为:E>D>C>F>B>A,各处理较对照增产597.3 ㎏ 、447.2 ㎏ 、423.8 ㎏ 、324.3 ㎏和253.1 ㎏ ,增幅在10.9%—25.6%之间; 通过对处理产量结果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法比较,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E、D、C、F处理与B和A(CK)处理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E处理与A(CK)产量间差异极达显著水平。总之,分析得出全膜马铃薯亩施配方肥65 ㎏ -70 ㎏为宜。
验证试验结果分析
全膜覆盖马铃薯不同播期的试验研究 在不同播期下全膜覆盖马铃薯产量顺序:丰洼点依次是4月10日>4月30日>4月20日>5月10,卡拉点依次为4月16日>4月21日>4月26日>5月1日>5月6日。综合两地试验结果,全膜覆盖马铃薯播期应控制在4月中下旬为宜,播种时限不要超过五月初。
实施规范的措施建议
试验示范以点带面 为扎实有效推进这项技术示范推广,建立了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示范片,通过示范的作用以点带面,确保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的顺利进行。
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从选地划行、起垄覆膜、土壤处置、种薯处置、播种、田间治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成等方面介绍了大通地域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高产栽培技术,以为该模式的推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青海大通马铃薯是青海的特色农产品和优势农产品,以品质好、薯块大、病虫少、单产高而知名,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近几年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各地引导农人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成为农人脱贫致富的要紧途径之一[1-2]。
但是,传统的栽培技术大大限制了马铃薯产业的进展。
因此,推行一种新的马铃薯栽培技术势在必行。
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高产栽培技术,在田间形成垄上降雨向垄沟内聚集叠加,聚小雨为大雨,聚无效雨水为有效雨水。
该模式可及早提高地温,和谐水、肥、气、热等各项因子,为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制造了一个相对优越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因此能及早上市,制造更大的经济效益[3-4]。
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地划行宜选择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肥沃、土层较厚的梯田、沟坝、缓坡(15°以下)旱地,前茬以豆类、小麦为佳。
用木棍或木条制作1个划行器,在田间规格划行。
距地边25cm处起出第1个大垄和小垄,大垄70 cm,小垄40 cm,大小垄总宽110 cm。
2起垄覆膜起垄先在划好的大垄中间开约10 cm深的浅沟,施尿素450~600 kg/hm 二、过磷酸钙600~750 kg/hm二、硫酸钾300 kg/hm2于大垄的垄底。
然后用步犁沿划线来回耕翻起垄,用手耙整理形成底宽70 cm、垄高15~20 cm的大垄,并用手耙刮起大垄时的犁壁落土至小垄间,整理成垄底宽50 cm、垄高10~15 cm的小垄。
要求垄沟宽窄均匀,垄脊高低一致。
用130~140 cm 的地膜全地面覆盖,2副膜在小垄中间相接,用相邻的垄沟内的表土压实,每隔2 cm横压土腰。
覆膜后7 d左右,地膜紧贴垄面或在下雨后,在垄沟内每隔50 cm打孔,使垄沟内的集水能及时渗入土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编写的依据本标准是根据GB/T1.1――2009《标准的结构和标准编写规则》的要求,在调查、研究、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参考大量技术资料及已发布的标准,经标准编写的必要性马铃薯是青海省主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菜、饲兼用的重要经济作物,也是我省旱作地区的主要避灾作物。
到2009年,全省种植面积已达138万亩,其中山旱地面积约占70%,全省平均亩产2000kg,马铃薯成为我省的仅次于油菜、小麦的第三大作物。
因此,制定《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规范》,有利于我省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马铃薯生产基地,有利于我省优势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有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利于实现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为我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奠定良好的基础。
起草主要过程◆ 2009年10月,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召开《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规范》编写会,会上对《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规范》的编写进行了具体安排。
◆ 2010年1月,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成立了标准编写小组,拟定了标准起草方案和工作计划,收集了同类地方和相关类似生产技术标准,安排了2010年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的覆膜方式、肥料用量、品种对比等试验和示范,依据几年来的试验数据,参考有关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和章节,结合青海省同类地区栽培技术和经验,起草完成了《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规范》草稿,经过编写人员多次修改和征求专家意见,形成讨论稿。
主要工作不同主推品种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研究编制组结合省级重点技术推广等项目,通过建立生产基地,对马铃薯高原4号、青薯2、下寨65等主推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研究,总结出了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并在生产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使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规范更具有科学性。
主要工作调查研究编制组赴民和、乐都等主产区进行调查研究,采取技术人员座谈与走访农户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实地调查,获得了大量的基础资料。
同时到省级权威单位查阅了大量的马铃薯栽培相关文献、资料,获取了第一手资料,使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规范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实用性。
主要工作资料的分析整理编制组在省、县、乡级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省内有关专家进行座谈讨论,专家们结合我省目前马铃薯生产现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经编制组人员分析整理,完成了马铃标准编写原则◆遵循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及需肥、水的规律。
◆遵循地膜覆盖对作物需肥、水的影响,提升栽培水平,达到作物高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遵循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能够被科学试验和生产验证。
◆标准不低于国际标准和国内外先进标准的水平,具有可操作性,易被生产者接受。
验证试验结果分析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于2007年在我省开始进行试验、示范,开展的试验验证试验结果分析不同覆膜时期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试验研究覆膜时期设秋覆膜、顶凌覆膜、播种期覆膜三个处理。
平均产量结果:秋覆膜>顶凌覆膜>播种覆膜。
马铃薯秋覆膜和顶凌覆膜分别较播种覆膜增产559㎏和327.7㎏,增幅为21.1%和12.4%。
秋覆膜较顶凌覆膜增产231.3㎏,增幅为7.8%;因此,在生产上以采取秋覆膜最佳,顶凌覆膜次之,这是由于浅山地区秋后降雨多,冬春两季降雨偏少,尤其春季易发生春旱和“卡脖子旱”,秋覆膜和顶凌覆膜时土壤墒情好,特别是秋覆膜有效降低了冬春季节土壤水分损失,同时提高了地温,为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土壤水分和温度条件,为增产奠定了基础。
验证试验结果分析马铃薯不同覆膜方式的试验研究不同覆膜设全膜、半覆膜、露地三个处理。
试验产量结果:全膜>半覆膜>露地,马铃薯全膜和半覆膜分别较露地增产562.8㎏和83.7㎏,增幅19.5%和2.9%,全膜较半覆膜增产479.1㎏,增幅16.1%;增产效果极显著,全膜较半覆膜增产117.1㎏,增幅39.0%。
故马铃薯栽培应采用全膜覆盖栽培最佳,增温保墒效果明显,可为马铃薯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水分和热量条件。
验证试验结果分析全膜覆盖马铃薯不同播期的试验研究在不同播期下全膜覆盖马铃薯产量顺序:丰洼点依次是4月10日>4月30日>4月20日>5月10,卡拉点依次为4月16日>4月21日>4月26日>5月1日>5月6日。
综合两地试验结果,全膜覆盖马铃薯播期应控制在4月中下旬为宜,播种时限不要超过五月初。
验证试验结果分析◆全膜覆盖马铃薯不同施肥水平的试验研究试验设配方肥0、30、40、50、60、70㎏/亩六个处理。
◆丰洼各处理产量顺序为F>E>D>C>B>A,各处理较对照增产1406.1㎏、1350.4㎏、1087.4㎏、967.4㎏和678㎏,增幅在36.5%—75.8%之间;经对各处理产量结果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法比较,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B、C、D、E、F处理与对照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C、D、E、F处理与B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验证试验结果分析◆卡拉点处理产量顺序为:E>D>C>F>B>A,各处理较对照增产597.3 ㎏、447.2 ㎏、423.8 ㎏、324.3 ㎏和253.1 ㎏,增幅在10.9%—25.6%之间;◆通过对处理产量结果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法比较,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E、D、C、F处理与B和A(CK)处理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E处理与A(CK)产量间差异极达显著水平。
总之,分析得出全膜马铃薯亩施配方肥65 ㎏ -70 ㎏为宜。
取得的效益通过4年的试验、示范得出我省适宜于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的覆膜时期、施肥水平、播种密度、主要品种等主要的技术参数,为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到2010年,全省累计推广面积达470486亩,平均亩产鲜薯2323.7㎏,比对照田平均亩增产鲜薯645.4㎏,亩纯收益1966.9元,总收益92549.53万元。
规范内容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的选地、整地、施肥、覆膜、品种选择、播种时间、播种密度、田间管理等技术。
本规范适用于海拔在2200m~2800m的旱作区马铃薯栽培。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B63/T514-2005 旱地马铃薯栽培技术规范GB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第一部分:禾谷类规范内容术语烧苗:因覆膜温度过高使植株萎蔫或坏死。
产量指标每公顷产量30000 ㎏~37500 ㎏(2000 ㎏~2500 ㎏ /666.7m2)。
地块选择选择坡度15度以下、土壤肥沃、土层较厚的耕地。
前茬为豆类、小麦茬。
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深度20cm~25cm,结合秋深翻一次施足底肥,并耙平耱细。
施肥每公顷施农家肥30000 ㎏~45000 ㎏;化肥:纯氮195 ㎏,五氧化二磷138 ㎏;N∶P=1 ∶ 0.7,覆膜前一次性施入。
规范内容覆膜地膜规格:幅宽120cm、厚度0.008mm的农用地膜。
覆膜时期:秋覆膜,在冬季土壤封冻前覆膜(时间在11月上旬)。
春覆膜,在春季土壤解冻10cm-15cm后(时间在3月中旬)覆膜。
垄面结构:大垄垄宽70cm、垄高15cm~20cm,小垄垄40cm、垄高10cm~15cm。
大小垄总宽110cm。
覆膜要求:垄沟宽窄均匀,垄脊高低一致。
最后用地膜全地面覆盖,两幅膜相接处在小垄中间,接缝处用表土压实。
每隔2m横压土腰带。
当地膜紧贴垄面或在降雨时(覆膜一周左右),在垄沟内每隔50cm打孔。
规范内容品种选择选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脱毒种薯,选择的品种必须经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
播种时间、深度4月20日~4月25日播种,种在大垄两侧,播深18cm~20cm。
播种密度每公顷保苗52500株~60000株,株距30 cm ~35cm。
放苗、补苗出苗期要注意田间观察,若幼苗与播种孔错位,及时放苗,以防烧苗,如遇降雨,对板结的播种孔及时破开板结部位,对缺苗穴孔及时补苗或移栽。
规范内容病虫草害防治病害防治:当发生早疫病、晚疫病时选用无毒、高效的农药进行防治。
虫害防治:虫害用无毒、高效的农药进行防治。
草害防治:起垄后除草剂全面均匀喷雾,然后覆盖地膜,进行膜下除草。
收获在九月中旬80%以上茎叶枯黄即可收获。
实施规范的措施建议强化技术培训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的技术,因此要加强技术培训,通过聘请省、内外专家对县、乡级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通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项目村以集中培训、以会代训、专题讲座、咨询等方式,使示范村户户都有明白人;通过广泛的宣传和培训使这项技术能够很快被种植区农民所掌握和应用,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
实施规范的措施建议试验示范以点带面为扎实有效推进这项技术示范推广,建立了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示范片,通过示范的作用以点带面,确保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的顺利进行。
《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规范》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2011年1月13日标准编写的依据本标准是根据GB/T1.1――2009《标准的结构和标准编写规则》的要求,在调查、研究、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参考大量技术资料及已发布的标准,经标准编写的必要性玉米是青海省主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粮、饲兼用的农作物。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2010年,全省种植面积已达20万亩左右,全省平均亩产500kg,玉米成为我省干旱山区解决粮食高产以及旱区饲料问题的新途径。
尤其在山旱地种植玉米经济效益高,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因此,制定《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规范》,有利于我省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玉米生产基地,有利于我省优势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有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利于实现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为我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奠定良好的基础。
起草主要过程◆ 2009年10月,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召开《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规范》编写会,会上对《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规范》的编写进行了具体安排。
◆ 2010年1月,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成立了标准编写小组,拟定了标准起草方案和工作计划,收集了同类地方和相关类似生产技术标准,安排了2010年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的覆膜方式、肥料用量、品种对比等试验和示范,依据几年来的试验数据,参考有关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和章节,结合青海省同类地区栽培技术和经验,起草完成了《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规范》草稿,经过编写人员多次修稿和征求专家意见,形成讨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