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外绘画艺术鉴赏
(完整版)中西方美术作品对比赏析
![(完整版)中西方美术作品对比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ee1a97fad6195f312ba6a1.png)
---------------------------------------------------------------最新资料推荐------------------------------------------------------中西方美术作品对比赏析中西方美术作品对比赏析美术史的发展不是某个或几个所谓优秀民族的事,也不是能说是某几个民族优秀文化影响的现象。
在通往美术文化的进程中,各个民族都有独特的贡献。
中西绘画的审美特征区别是十分明显的,中国传统绘画重言志抒情, 西方传统绘画则重模仿自然,中国绘画讲究意境美,西方传统绘画则重视人体美; 中国传统绘画呈现出哲学化的审美倾向, 西方传统绘画呈现出科学化的审美倾向。
董源《潇湘图》:画家以江南常见的远山近水为题材,山峦在远处,平缓连绵。
山下是荡荡江水,浩渺无际。
画面上的风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前半部分是水汀沙洲、荒疏芦苇,一条小船正迎面徐徐而来,小船上,端坐一红衣主宾,前有侍者下跪,后有侍者执伞,船头船尾,两个船工合力将小舟缓缓地荡向滩头,岸上,迎候的人们纷纷上前,挥手致意,浑然一幅充满诗意的潇湘游乐图。
画面的后半部分,山峦平缓地起伏着,山林清朗得绝无尘埃,林子的深处,隐约几家茅舍,在沙汀、苇渚之间又荡着几只小舟,江边,有人正拉网捕鱼这又是一幅令人陶醉的江南渔乐图。
多么令人神往的场景!山林淡远,河洲清旷,人们或访友迎宾,或荡舟渔乐,仿佛心神都和山山水水融为一体了。
1/ 5画面上的两组人物,看似互不相关,却在山水的映衬中和谐一致。
这是江南乡野间的生活场景,是画家眼里的真山水,这里没有苍山夹乱流的险峻,而是草木葳蕤的绵延。
这里没有仙风道骨今谁有的禅问,而是平平常常的大自然、真生活。
在这幅画中,董源用细细密密的点子皴,由远及近、由疏及密,由淡及浓,呈现出云霭雾气,烟水微茫的一片江南。
这是何等的诗情画意?足以让人忘却宠辱,寄情其间。
想来,董源的受宠,还是得益于画面上呈现的一派澄静气象的, 1000 多年前,偏安江南的南唐王室,只有这片青山绿水是聊以慰藉的。
中外美术史作品分析
![中外美术史作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8c1660b84ae45c3b358cae.png)
作品分析中国1.赏析董源的《潇湘图》《潇湘图》是五代画家董源的代表作,以横幅形式描绘江南山丘、沙岸、江河纵横的秀美景色,表现了南方的山势平缓、烟雨朦胧、淡然天成的艺术境界。
山头丛林杂树以水墨点染,平沙坡岸间以披麻皴擦描绘而成,开卷处有两位宫装女子并立,滩头列有五人击鼓奏乐,江面舟中有朱衣贵族端坐,后段近岸处有人拉网捕鱼,山水皆以花青运墨点染,平淡幽深,生动地表现出江南气候湿润,烟雨迷蒙的特色。
人物以细笔重彩描绘,神采历历俱足,是董源的传世名作。
2.赏析八大山人的《孔雀牡丹图》《孔雀牡丹图》画了两只空气立于头重脚轻的卵石顶端。
作者于图中画形貌丑陋、白眼向天的孔雀,尾拖翎毛三支,站于不稳的石土之上,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往往从立意、构图和题诗方面表达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悲愤凄凉的心境。
同时宣泄着他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在该幅作品中八大山人借用两只丑陋的孔雀、题诗及其独具风格的落款,通过诗画结合,嘲笑了哪些唯命是从的奴才,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3.赏析《霍去病墓石雕》霍去病是西汉汉武帝时的名将,因有战功,封为骠骑大将军,死后陪葬武帝茂陵旁,有大型石雕散置墓旁,以作纪念。
《霍去病墓石雕》多是根据原石自然形态、运用圆雕、浮雕、线刻等手法雕刻而成。
浑厚深沉,粗放豪迈,简称传神。
代表作品有“马踏匈奴”“伏虎”“跃马”等。
石雕散置于封土之上,远望如山石,近看神态十足,是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批石雕艺术精品。
4.赏析帛画《人物龙凤图》这是1949年在湖南陈家大山楚墓中发现的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作品之一。
此画表现楚国贵族妇女祈祷飞腾的龙凤引导她的灵魂登天升仙的场景。
此画主要采用墨线勾描的表现手法,线条运转有节奏韵律感,用色单纯。
黑白块的对比,点、线、面的结合,使形象有一定的重量感。
此画以墨线勾画,可以认为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中国线描人物的传统风格并达到了较高水平。
中西绘画艺术鉴赏
![中西绘画艺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34135a38a300a6c30c229f9a.png)
中西绘画艺术鉴赏自康熙年间,油画首次被法国画家郎世宁带到中国起到如今地球村的时代,对中西方绘画艺术的不同众说纷纭。
对此,林语堂先生又精辟的见解。
他认为:"西洋艺术的精神好像是较为肉体的,较为热情的,更较为充盈于艺术家的自我意识的;而中国艺术的精神则较为清雅,较为谨饬,由教委与自然相调和。
尼采曾说:“中国艺术是爱美之神爱普罗的艺术,而西洋艺术即为暴君但奥尼细阿斯的艺术。
”画由人为,因此,画的不同,也是人的不同,思想观念的不同。
这又离不开人所处的特定的环境和时代。
马克思认为:对艺术的思潮,流派或艺术家,只有从历史的发展中才能认识它产生的原因,判断它的社会价值,从而便于我们批判的借鉴。
中国画最早用于记事,最早的画师也受雇于皇家,转为绘制皇家贵族的肖像或皇宫大事。
虽然,以后也出现了民间画家,但不可避免了受到先辈们写诗意识的影响。
孰视之,中国画有类似凡.高的画那样抽象。
中国画是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意识形态的造型艺术,就必然有具体表现在人的审美意识在实践的物质活动中,其动机和意图就必借助于既能模拟自然运动规律之道,又适应思维反映规律,现统一而特定的物质外壳的笔墨概念为中介转换因素,以体现其艺术作品。
因此中国画所表现的内容和形式,不外是意识对存在的反映,以审美观念在头脑中被改造了意象。
以笔墨物质运动的时间摹写转化出可视的艺术形象,否则它就不能反映现实。
故“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历代名画记〉)中国的花价一般都是能师能画的士大夫,而封建统治者则一直坚持“焚书坑儒”,激励压制文人思想,因此,他们只能寄情山水。
中国人寄情山水,任何自然的和谐,寄情言情,士大夫情怀多,中国画讲究平和冲淡,天人合一,以及一种禅意,有一种对人心的关怀,很得益于修身养性。
由此便渐变出中国的写意绘画。
而西方,虽说感慨事业同样为皇权服务,可是,由于文艺复兴等事件,使人们从文学作评中更加了解自由,渴望自由。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8533d0c8d376eeaeaa31db.png)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富春山居图》与《星空》【内容摘要】每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都具有独立的价值。
有人曾说,艺术就是艺术,犹如水就是水一样,它的美学价值无需依赖其他事物而存在。
不过,如果我们想更好地欣赏个别艺术作品,还是要首先了解人类艺术的全貌,唯有在这个历史全景中,才能凸显具体作品的创造性特性。
而且,艺术是人类精神王国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它是精神和物质相互结合的审美产品。
因此,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观念和表现上有着差异和趋同性,通过中西方绘画作品内容、形式的对比,以及中西方艺术观念差别的简单描述,最终认识到中西方在差异和区别之上的共同目标。
中国非常强调人与自然的调和,认为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自然中后生的一部分;而西方则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为人类而存在。
这种观念的差异,表现在艺术中,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主张,在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传统和风格。
中西方世界观、艺术观等方面虽然有着差异,但毕竟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人类,必然存在着相似或共同点。
一件艺术品,内容方面的因素有主题、题材等,不同的内容决定了作者采用不同的形式,同样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不同的内容也会有相类似的表达方式。
美术史上的大量事实,展示了中西方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的复杂关系。
美术史上的大量事实,展示了中西方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的复杂。
【关键词】:中西;绘画;艺术;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凡高;星空【正文】1.《富春山居图》元代着名书画家黄公望的一幅名作,世传乃黄公望画作之冠。
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工书法、通音律、善诗词,少有大志,青年有为,中年受人牵连入狱,饱尝磨难,年过五旬隐居富春江畔,师法董源、巨然,潜心学习山水画,名时,已经是年过八旬的老翁了。
黄公望把“毕生的积蓄”都融入到绘画创作中,呕心沥血,历时数载,终于在年过八旬时,完成了这幅堪称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富春山居图》。
明代的着名文人周知麟对此赞叹说:“黄志久,画之圣者也,书中之右军;至若《富春山居图》,笔端变化鼓舞,又右军之《兰亭》也,圣而神矣。
中外美术作品鉴赏
![中外美术作品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1129ea83e53a580216fcfe32.png)
中外美术作品鉴赏分析《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原本有两幅,但周文矩所作的一幅已经失传,流传至今的是顾闳中的作品。
关于顾闳中,我查阅很多资料,但是都说史书上没有多少关于他的记载,人们只知道他是江南人,为南唐画院待诏。
关于这个待诏,资料上说这个职位最早出现于汉朝,用来征召不是正官但是有各项专长之人。
初唐时,待诏的职位有很多,文学、绘画、棋艺、医学、甚至相卜等都有待诏。
这些有一技之长的待诏统归翰林院管理,待遇较为优厚,可是始终不是正官(唐玄宗时,待诏曾有一段时间成为正官)。
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画卷描绘的主人公——韩熙载。
韩熙载原先是山东的一个贵族,由于后唐诛杀他的父亲而逃到江南做官。
韩熙载博学多才,文笔卓著,年轻时即负盛名,所以韩熙载深得南唐三主喜爱。
李昪死后,他的庙号“烈祖”就是有由韩熙载参与制定的。
李璟即位后,曾下令让韩熙载以本官权知制诰。
中主死后,后主李煜更是有意授韩熙载为相。
韩熙载历经三朝、效力三主,自然会卷入宫中的党争和权斗,尤其引起了宋齐丘、冯延巳等朝中重臣权贵的嫉恨与不满,所以,官运也是起伏不定。
到李煜继位,南唐摇摇欲坠,宫中党争日益猖獗。
所以,为了避免灾祸,韩熙载跑到中华门外的戚家山装病,要不就是以声色自娱来“避国家入相之命”。
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纵28.7CM横335.5CM。
绢本设色,这张图是以手卷形式,把韩熙载作为中心,全图分为"听乐"、"观舞"、"休息"、"清吹"及"宴散"五个段落或者说篇章。
各段虽然独立成章,但是又能联系成一个整体。
第一段写韩熙载和宾客们饮酒设宴,听教坊副使李家明的妹妹弹奏琵琶。
第二段写王屋山舞“六么”,韩熙载亲自击鼓伴奏。
第三段写客人宴席散后,主人和诸女伎体息盥洗。
第四段写韩熙载换上便衣乘凉,听诸女伎奏管乐。
第五段写一部分亲近客人和诸女伎调笑。
前两段最传神,主宾有的静听、有的默视,集中注意于弹琴者的手上和歌舞者的身上。
(完整版)中外绘画艺术鉴赏
![(完整版)中外绘画艺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fbbaeec96529647d272852f1.png)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绘画
• 中国画
• 传统型: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黄宾虹
《山水册页》;潘天寿《记写雁荡山花》
• 融合性:徐悲鸿《群马图》;蒋兆和《流民图》
李可染《春雨江南》;林风眠《风景》
• 油画
罗中立《父亲》 董希文《开国大典》
•版画
胡一川《到前线去》 李桦<怒吼吧,中国》 古元《减租会》
四 作业
• 难点1: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比较 • 知识概述:同一风景题材的作品,中国叫山水,
西方叫风景画。 • 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移动视点观察和描绘景
象。随类赋彩,或不作色,三远法(高、平、深)
• 西方风景画:焦点透视(特定角度),注重光源 色的变化,运用焦点透视,在平面上表现真实的 立体感、空间感深度感。
•后印象派:强调自我感受的抒发和形式语言的探究。 梵高的《星月夜》,高更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 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塞尚:《静物》。
•现代主义: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形式。 野兽派:马蒂斯、表现派:蒙克的《呐喊》、立体派: 毕加索、超现实主义:达利的《记忆的永恒》。
二、重难点突破
• 1、反映作者随心所欲,追求画面偶然效果
• 2、将不同角度的形象叠加在一起
• 3、体现出现实主义美术的价值取向
• 4、直观反映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
• A1、2 B 3、4 C 1、3
D 2、4
2007年 39.(1分)文艺夏兴时期的科学、艺术家、思想家对自然现象进行了
深入地现察、摹仿和解释,油画也在这一时期产生并逐渐成熟。从右 面两幅图可以看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作为油画艺术的经典,具 有鲜明的写---实--的特点。相比较,中国宋代画家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则 笔墨简炼、形象传神,具有写__意__的特点。
中外美术鉴赏课件
![中外美术鉴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9065a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1a.png)
美术鉴赏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 能力和艺术素养,培养创新思维 和想象力,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 。
美术鉴赏方法与技巧
01
02
03
04
观察法
通过对作品细致入微的观察, 捕捉作品的形式美感和独特之
处。
分析法
运用艺术史、艺术批评等理论 知识,对作品的主题、风格、
技巧等进行分析。
比较法
将不同作品或同一作者的不同 作品进行比较,揭示作品间的
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素养
学习美术基础知识
掌握色彩学、构图学、透视学等基本原理,为鉴赏打下基础。
学习艺术批评理论
了解不同批评流派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分析和评价作品的能力。
学习跨文化交流知识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传统和审美观念,增强跨文化鉴赏能力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20世纪初,中国现代美术开始萌芽,受西方艺术 影响,出现了以徐悲鸿、林风眠等为代表的中西 融合艺术家。
50-70年代美术
以写实主义为主流,强调艺术为政治服务,出现 了如董希文《开国大典》等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 。
80年代以后美术
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中国现代美术呈现多 元化发展趋势,艺术家们开始探索个性化和民族 化表达。
阅读艺术家传记
深入了解艺术家的成长经历、创作理念和风格特点,加深对作品 的理解。
参加实践活动,积累经验
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
近距离接触原作,感受作品的色彩、线条和构图之美。
参加美术展览和拍卖会
了解市场动态和作品价值,培养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参加艺术家工作坊
与艺术家面对面交流,学习创作技巧和艺术理念,提升实践能力。
人物有波洛克、德库宁等。
中外美术作品分析
![中外美术作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72c7f8f12d2af90342e686.png)
中国美术作品鉴赏1.简述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三段的内容(1)开首一段是京郊的农村风光;(2)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船车运输、交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等紧张忙碌的活动(3)后段是城门内外街道纵横交错,店铺林立。
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
2张择端《清明上河图》(1)、宋初市民阶层的形成,出现了以市俗生活为中心内容的风俗画。
(2)通过郊野、汴河、街市三个段落,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街市景象。
(3)构图采用散点透视.布局有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
采用线描淡彩画法,并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
(4)体现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对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3分析王蒙的《青卞隐居图》:(1)元朝的“世事多变”造成文人画家逃避现实、隐遁山林。
(2)描绘了浙江吴兴县西北18里许的卞山景象.(3)立轴采用高远法构图,画出卞山自山麓至顶全貌,结构谨严,纵横离奇。
画草庐数间,点出了文人隐逸的主题.画法先以淡墨勾石骨,再用焦墨皴擦,淡墨微染,层层加深,层次井然。
画面密而不塞,实中有虚,有深远的空间感。
(4)运用前代画家之法,创造出线繁点密,苍茫深厚的新风格。
被明代画家董其昌称为“天下第一。
"4黄公望《富春山居图》(1)元代统治者荣枯无常使许多汉族文人只得纵情诗酒。
(2)描绘了富春江一代的秋初景色。
(3)吸收董巨披麻皴而更加简括,显示出较深的笔墨功力.(4)堪称古代山水画中的巨作。
对后代画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影响。
5阎立本《步辇图》(1)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促进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
(2)作品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事件.(3)构图均衡,人物主次分明,形象生动,线条匀细挺拔,富有弹性。
设色浓重并适度晕染,效果单纯而明朗。
(4)作品具有历史价值,现存关西藏最早的一幅历史画.阎立本是开一代画风的划时代人物。
中外绘画作品鉴赏
![中外绘画作品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6a4f0d7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c.png)
《圣礼之争》是一半圆形庞大构图。天上的人群和地下的人群均排列成弧形,地面上画的是人数众多的教会领袖和高级僧侣,天上画的是神的三位一体:圣父上帝、圣子耶稣、圣灵鸽子,12圣徒围成半圆坐在耶稣的两边。整个画面人物虽多,但多而不乱,层次分明,神态各异的人物活动都是紧密相联,互相呼应
据说是拉斐尔的情人芙纳蕾娜的肖像,在这位女子肖像中,画家不仅描绘了她的美丽和多情,更是运用了一种极为丰的色彩语言。在这个形象上,宗教的神秘意味荡然无存,突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活生生的人
意画:写意画,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
物画:凡以人物为内容的绘画统称人物画。
水画:是中国画特有的画种之一,是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
鸟画:是中国绘画门类中特有的一种绘画画种。以描绘花卉、竹石、鸟虫等为作画主体。
国画的表现手法: 勾、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留白等。
中国画:
在技法上分为工笔画、写意画 在题材上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笔画:工笔画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工笔画须画在经过胶矾加工过的绢或宣纸上。 工笔画一般先要画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复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后复上有胶矾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后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由于它确立了某种新的东西,以致引起人们议论纷纷。深暗的调子——主要的表现因素,取代了明亮的调子,不仅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情节,而且主要是为了满足色彩上的需要。“但丁的舟”就像是相互对立的和用色彩表现出来的亮调子和暗调子的一个和弦。画中的形体塑造效果是由死人的痉挛而僵硬的裸体构成的。前景那个向仰的死者的脸部在绘画上很完美,僵死的颜色加了一些红色的变化,而对比性的笔触则使他的形体失去了浑圆的感觉。
中外名画赏析课件
![中外名画赏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3f7dc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0.png)
近现代名画赏析
总结词
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注重个性表达和情感渲染,代表了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发展方向。
《父亲》
当代画家罗中立的代表作,以一位老年农民为创作原型,采用写实手法,描绘了这位农民 的朴实、勤劳和艰辛。画中人物形象逼真,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中外名画的创作背景比较
东方名画的文人气息
东方名画多出自文人画家之手,作品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体 现了东方文化的哲学思考和人文精神。
西方名画的宗教与历史背景
西方名画多与宗教、历史事件相关联,作品反映了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强调对个体和社会的关注。
中外名画的鉴赏与收藏
鉴赏技巧
01
02
03
04
传统绘画材料
如油画颜料、水彩颜料、丙烯 颜料等。
绘画工具
如画笔、画刀、画板、画布等 。
辅助工具
如调色板、清洗工具、画架等 。
新兴绘画材料
如数字绘画板、数字绘画软件 等。
中外名画的艺术流派与风格
现实主义
以真实的笔触表现生活,强调 绘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浪漫主义
强调情感和个性的表达,追求 自由和激情。
代表作品:《大卫》、《自由引导人 民》、《晚钟》、《记忆的永恒》等 。
亚洲名画赏析
总结词:亚洲名画以其丰富的历史背 景、多元的文化交流和独特的艺术风 格,展现了亚洲文明的辉煌历程。
详细描述:亚洲名画涵盖了中国、印 度、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绘画艺术。 这些作品在技法和主题上都有着鲜明 的特点,如中国画的水墨写意、日本 的浮世绘等。亚洲名画在材料和技法 上也有着丰富的创新,如使用天然颜 料和手工纸等传统材料,结合现代科 技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它们反映了 亚洲人民的生活、信仰和价值观,是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外美术鉴赏
![中外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04ef06dc3169a4517623a3a2.png)
第一讲美术的价值1、审美价值•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
•子恺漫画的审美价值:纯洁、简单、空灵,诗一样的江南情调,如朱自清所感慨的:“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的小诗,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
”2、人文价值•美术的更崇高的使命是从精神情操上陶冶人,富含人文关怀,表现出对各种人文生活的高度珍视,关切精神体验、追求人生价值、维护生命尊严等。
•丰子恺漫画中的人文价值:方寸画幅里,以关爱、尊重生命为价值取向,如《护生画集》,以广大而深沉的慈悲情怀,护佑高尚的生命情调和艺术品位。
一、基本概念和术语•四君子:•中国画术语,指以梅、兰、竹、菊四种花卉为题材的花鸟画。
•此类题材象征高洁的品格和正直、坚强、坚忍、乐观以与不畏强暴的精神,历代画家久画不衰。
岁寒三友:竹、梅、松五清或五友:梅、兰、竹、菊、松树(或水仙,或奇石)3、文化遗产•美术具有特殊的形态和独特的价值,是整个人类需要珍视的财富,美术作为文化遗产,在于它蕴藏的特殊文化能量和历史讯息,可以为人类提供最为深切而又独特的例证,这部形象的百科全书无法用文字来替代。
•丰子恺漫画是值得永远珍存的文化遗产,如他的以古诗词为题的漫画里,一点闻不到陈腐的味道,意古人的意,生活却是今人鲜活的生活,典雅的意境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毫不矛盾,让人感受中国上个世纪二三十典型的文化氛围。
•学者在谈论人类文明的时候,甚至更看重美术这种视觉语言体系,而不是文字文本的作用,因为在文字还没有出现的史前时代,制作图象的历史已经开始。
当然图象历史的可信性不仅仅在于它起步更早,而且还在于它蕴藏的特殊文化能量和历史讯息可以为人类提供最为深切而又独特的例证,这部形象的百科全书无法用文字来替代。
4、经济价值•假如不鄙夷现实生活的逻辑,我们清楚地看到美术并非绝尘于世俗,特别是在当下商品经济发达的社会,美术具有巨大的潜在的经济价值,人们日益注重生活质量,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室内外环境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品牌设计等,各种审美需求直接带动美术品的创作、生产和消费,并推动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古今中外各类艺术赏析(下)-PPT
![古今中外各类艺术赏析(下)-PPT](https://img.taocdn.com/s3/m/5f329b7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c.png)
丢勒·《透视绘画的方法》
14
平行透视
15
视平线
消失点
16
17
成 角 透 视
18
19
20
(二)古今西方绘画赏析
《面包师夫妇》:古罗马
圣母子(欧洲中世纪)
《母与子》拉斐尔(文艺复兴)
21
22
查士丁尼大帝与随从
23
这两幅画都取材于圣经故事
《椅中圣母》
《哀悼基督》
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新古典主义 安格尔
浪漫主义 戈雅 康斯坦布尔 透纳 罗斯金
写实主义 柯罗、卢梭 库尔贝、杜米 埃、列宾、希 施金
印象主义
新印象主义
后印象主义
拉斐尔前派
野兽主义
立体主义
表现主义
抽象主义 达达主义
超现实主义
8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具象
古希腊以后,“天人相分”的哲学和以科学方法把握世界的 思维方式主导了西方人的思想,对自然具象的描摹构成了西方 艺术的传统。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维米尔 39
荷兰小画派是17世纪流行于荷兰 地区的一个美术流派,其绘画摆脱 了贵族和教会的控制,主要服务于 市民阶层,以描绘静物、风景 和 风俗为主,由于其作品完成后通常 都会被普通市民买去悬挂于家居室 内,用以美化自己的住宅或者办公 场所,所以作品的尺幅一 般来说 都不大。 “荷兰小画派”这一名称准确的概 括了17世纪荷兰美术的与众不同, 即荷兰画派包括着许多支派。每一 个城市都各 有各的画派,一个城 市之内也画派林立,各具特色。此 画派最早由弗朗斯·哈尔斯、伦勃 朗·马尔曼松·里因等大师奠基, 后来著 名的代表画家有约翰内斯 ·维米尔、格拉尔德·特鲍赫、皮 特·德·霍赫等。
中外绘画艺术鉴赏
![中外绘画艺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f55de22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9.png)
绘画具有直观性、静态性和永久性等 特点,能够直接展现艺术家的创作意 图和审美观念,是视觉艺术的重要组 成部分。
绘画艺术历史发展
• 古代绘画:古代绘画起源较早,如中国的彩陶绘画、欧洲的洞穴壁画等,表现了原始人类对自然和生活的朴素 理解。
• 中世纪绘画:中世纪绘画以宗教题材为主,注重象征性和装饰性,如拜占庭镶嵌画、哥特式壁画等。 •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文艺复兴时期是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众多杰出的艺术家和作品,如达芬奇的《蒙
色彩分析
感受画面色彩搭配、对比 和调和,体会色彩在作品 中的情感表达。
感悟法:体会作者情感和意境表达
情感体悟
通过画面形象、色彩和笔触等元 素,感受作者所传达的情感。
意境领悟
深入体会作品所营造的意境氛围, 与作者产生共鸣。
文化背景
了解作品所处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和价值。
06 绘画艺术收藏与投资指南
中外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不断 尝试将不同技法、材料进行融合, 创造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
了绘画艺术的内涵和外延。
艺术风格的交融
在中外绘画艺术的交流与融合中, 各种艺术风格相互碰撞、交融, 形成了多元化的艺术格局,为绘 画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05 绘画艺术鉴赏方法与技巧
观察法: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
具有教育启示价值。
02 中国绘画艺术鉴赏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
山水画
以自然山水为创作对象,强调 意境和气韵生动,代表画家有
荆浩、关仝、董源等。
人物画
以人物形象为创作主体,注重形 神兼备,表现人物性格和气质, 代表画家有顾恺之、吴道子等。
花鸟画
以花卉、鸟禽为描绘对象,体 现自然之美和生机盎然,代表 画家有徐熙、黄筌等。
中外美术鉴赏
![中外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c33705f7770bf78a6529541a.png)
《加罗法诺的圣母》 《岩间圣母》 《纺车边的圣母》 《圣母子与圣安妮》 《受胎告知》 《博士来拜》 《基督受洗》 《施洗者圣约翰》 《酒神巴卡斯》 《莉妲和天鹅》 《维特鲁威人》 《世界的救世主》
优秀作品赏析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艺术品能像 《蒙娜丽莎》那样誉满全球,同时引 来各式各样的说法和评价。我们根据 瓦萨里的记载,可以确定,画中人为 佛罗伦萨银行家弗朗斯柯·捷列·佐 贡多的妻子丽莎。她出生于1479年, 达·芬奇为她画像时间是1503年,正 是丽莎24岁的时候。画中人的主要神 情是“微笑”,世人称之为“神秘的 微笑”。因为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 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 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 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 ·芬奇却偏 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 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 的“神秘的微笑”。
艺术遗产
戴珍珠头饰的夫人像
基督受洗
吉内薇拉· 班琪
哺乳圣母
柏诺瓦的圣母
圣母子与圣安娜
抱银鼠的女子
克拉科查托斯基美 术馆藏 此幅精美的肖 像画,描绘了气质 高贵、文静的切奇 利亚·加勒兰妮, 她是米兰多维 哥·史弗萨公爵的 情妇,备受宠幸。 画家运用光线 和阴影衬托出切奇 利亚优雅的头颅和 柔美的脸庞,怀中 抱着的毛色光润、 形态逼真的白貂使
色的血液,光润的双手搭在一起,双手的纤细形状确定了手的稳定 美。 展示了人物的性格、身份和地位。 (2)运用‘空气透视法’处理背景把流水、树从、小径等推向 远处,如处薄雾之中,以加强人物形象。他的油画,创造了一种 被当时人称为‘薄雾法’的绘画技巧,在他的画笔下,人物的骨 骼、肌肉都十分结实,可轮廓线常常消失在若有若无之间(正如 脸部和嘴角,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令人捉摸不定), 巧妙将背景融合到其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背景效果,广阔的自然 风光衬托着夫人,向远方伸展去。 几百年来,《蒙娜丽莎》受到太多的赞誉,超出了它自身的 承载力;当人们对它的推崇达到了饱和,不再有更新的创意时, 歪曲、嘲弄和揶揄就应运而生。而正本清源,又有专门研究和品 评《蒙娜丽莎》的文章或专著不断问世,包括各种推断与猜测; 就这样,一幅画成了一门学科,许多人愿意耗费毕生的精力。
中外绘画艺术鉴赏
![中外绘画艺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06e0a03f10661ed9ad51f3dd.png)
《步辇图》
此图描绘贞观十五年(641)唐太宗李世民接见来迎 娶文成公 主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图中李世民威 严而平和,端坐在宫女抬着的步辇之上,另有几位宫 女为太宗撑伞、张扇。画面左边站立三人:红衣虬髯 者为宫中的礼宾官员,其后身着藏服者为吐蕃使者禄 东赞,最后着白袍者为内官。作者不仅再现了这一具 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更鲜明刻画了人物的不同身 份、气质、仪 态和相互关系,并具有肖像画特征。人 物表现技巧已相当成熟,衣纹圆转流畅,五官勾画精 细。色彩渲染浓重淳净,在人物造型、用线用色上都 带有南北朝晚期和隋代绘画的韵味。
此图为范宽传世作品 中的第一名迹。画幅中 雄峻的大山占了绝大位 置,顶天立地,壁立千 仞,瀑布直泻而下,在 山脚汇成溪流,荒僻的 山路上有驴队行旅经过。 画家以厚重密集的皴笔, 画出岩石坚硬的质感, 峻巍的山势造成动人心 魄的效果,使人感到自 然造物之伟大。又仿佛 从画面上传出流水和清 脆的驴蹄声,具有强烈 的艺术感染力。
秋 亭 嘉 树 图 倪 瓒
虞 山 林 壑 图 倪 瓒
春 山 读 书 图 王 蒙
夏 山 高 隐 图 王 蒙
“清四王”指清朝初期的四位著名画家:王时敏、王 鉴、王原祁和王翚。他们在艺术思想上的共同特点是仿 古,把宋元名家的笔法视为最高标准,这种思想因受到 皇帝的认可和提倡,因此被尊为“正宗”。“四王”以 山水画为主,各自画风略有区别,又以师承关系,分为 “娄东”与“虞山”两派,影响了后代三百余年。 四大名僧:在中国画史上称“四僧”,是指明末清 初四个出家为僧的画家。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 人)、髡残(石溪)渐江(弘仁)。四人都擅长山水画, 各有风格。他们都渐竭力发挥其创造性,反对摹古,取 得创新成就,其特点:石涛之画,奇肆超逸;八大山人 之画,简略精练;髡残之画,苍左淳雅;弘仁之画,高 简幽疏。都自具风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