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单元备课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单元备课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单元备课

实验小学东校区集体备课教案(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科: 数学教师:第( 一 )单元课题:认识图形(二) 主备教师修改教师:备课内容修改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的内容,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就是在由立体图形描画出平面图形并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圆;二就是通过用同样的图形进行简单的拼组的活动,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三就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用七巧板拼指定的图形。

教材分析:本单元就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从而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教材还精心设计了各种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同时积累关于图形认识的基本的活动经验。

例如,例1的用积木画出平面图形,第3页“做一做”第2题的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既渗透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又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

这些活动的设计具有开放性,既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又能促进学生更深入地思考。

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与圆,体会“面”在“体”上,(2)、通过拼、摆、画、折等活动,使学生直观感受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教法学法:本次单元的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材主要让学生在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一)》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和掌握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常见图形的特征,学会用这些图形进行简单的组合和拼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图形的特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空间想象力,他们能够识别和命名一些常见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等。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图形的特征和命名还不够熟悉,对图形的组合和拼接有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较高,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激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常见图形的特征,学会用这些图形进行简单的组合和拼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常见图形的特征,学会用这些图形进行简单的组合和拼接。

2.教学难点:对图形特征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图形组合和拼接的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图片,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图形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行图形的组合和拼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和图形的组合拼接过程。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图形卡片和实物模型,方便学生观察和操作。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通用10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通用10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通用10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篇11教学目标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使学生感知“面来自于体”。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直观感受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根据特征辨别这几种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重点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感知“面来自于体”。

3难点体会“面”在“体”上,会辨认这五种图形。

4教学准备师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三棱柱、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活动平行四边形、纸张5教学过程5.1第一学时5.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认识图形一、由立体图形导出平面图形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城堡)谁住在城堡里面呢(出示王子公主,学生回答)你们想住在城堡里面吗(想)瞧,小精灵飞来了,他来帮大家实现愿望了,为大家搭建了一座城堡,你们喜欢吗(喜欢)其实这座城堡就是由一些简单的图形组成的,你们能说出这些图形的名字吗(先齐说,然后根据回答情况指名说)注意咦,这是什么图形呢你们在哪里见过这种图形呢(出示图片)你们看,我们的屋顶像这种图形吗(像)这样的图形叫做三棱柱。

这些图形都叫做立体图形。

但在图形城堡中,除了立体图形,还有平面图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平面图形)二、新授(一)正方形1、出示正方体现在每个小组都有四种立体图形,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叠卡片,这些图形都在美美的睡着觉,你们可不要随便乱动,打扰它们休息哦!请同学们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找出正方体,找到了吗2、动手操作这个正方体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有个面是红色的)我们来把正方体这个红色的面给撕下来,注意要慢慢的撕,撕下来了吗3、引出正方形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正方形)回答得真准确!你们真了不起!真行!真棒!真是好样的!和老师一起叫醒正方形吧!(齐读正方形,出示动画)正方形醒了吗(醒了,它在摇身体呢!)4、找正方形,摸一摸你能在这一叠卡片中找出正方形吗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正方形,正方形有几条边呢(四条)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出示手势1条,2条,3条,4条)四条边有什么特点呢(每条边都相等)5、认识各种正方形我们的正方形小朋友可调皮了,总喜欢滚来滚去,它还是正方形吗(是,只是转了几圈)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正方形呢(出示图片,生说过年的时候,墙上贴的福字)6、你们能在教室里找一找正方形的物体呢(二)长方形1、出示长方体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正方形,在立体图形中找出长方体,你找对了吗动手操作这个长方体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有一个面是红色的)请小朋友把红色的这一面撕下来,这又是什么图形呢(长方形)长方形也在睡觉,我们来叫叫它吧!(齐读长方形,出示动画)它醒了吗(醒了,它在伸懒腰呢!)找长方形,摸一摸你能在你手中的卡片中找出长方形吗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长方形,它有几条边呢(四条)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出示手势1条,2条,3条,4条)四条边有什么特点呢(相对的两条边相等,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上面的边和左面的边不相等)4、你们能在教室里找一找长方形的物体吗(三)圆1、由圆柱学习圆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图形呢(圆柱)请同学们找出圆柱。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1 第3课时用七巧板拼图形教材第4页例3和做一做及练习一第7,8题。

1.让学生会用七巧板拼出不同的图案,加深对七巧板的认识和了解。

2.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通过拼摆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交流及合作意识,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PPT课件,每个学生一套七巧板。

教学过程一、欣赏图案,新知导入一、欣赏图案,新知导入PPT课件依次展示这些由七巧板拼出的图案,让学生认一认都是什么。

(学生辨认)师:这些图案是由什么拼出来的呢?让我们来仔细看一看!(PPT课件演示小鱼图案慢慢转化成一套七巧板的过程)这是七巧板,其实这些图案都是由这样一套七巧板拼成的,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用七巧板拼图形。

(板书课题:用七巧板拼图形)二、初步感知七巧板1.介绍七巧板。

七巧板是由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后来传到了西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被称为“东方魔板”。

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七巧板吗?(生:由七块组成)这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它能拼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很神奇呢!我们一起来探索它的奥秘吧。

2.认识七巧板。

师:七巧板中的七个图形都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都有哪些平面图形?谁来说说?(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师:仔细观察自己手中七巧板里的三角形,你有什么发现?和同桌说一说。

(有2个大三角形,2个小三角形,1个中等的三角形,并且2个大三角形一样大,2个小三角形也一样大)三、动手操作七巧板1.拼平面图形。

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

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

认识图形(二)单元备课本单元主要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创新思维。

将从单元主题解读、教材与学情分析、单元整体规划、单元教学建议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单元主题解读(一)图形的出现与概念图形一词,最早出现于原始社会,人类以画图为手段,记录自己的思想、活动、成就,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媒介,这就成为最原始意义上的图形。

图形是指在一个二维空间中可以用轮廓划分出若干的空间形状,图形仅仅是空间的一部分,并不具有空间的延展性,它是局限的可识别的形状。

(二)数学本质图形的本质是用来描述空间关系和定义形状结构的。

认识图形本质上是一个(概念建立)的过程,建立这种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

(三)认识图形的教育价值学习图形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人类的生活空间,获得必须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并初步发展空间观念、学会推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知识的体系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课标分析2011版《课标》中明确提出四基的概念,具体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那么,在学习“图形的认识”过程中,除了要把握图形的特征与性质以外,还要深入理解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教育功能和价值。

从数学的视角来看,教学图形的认识,其核心要把握五个方面:图形的抽象、图形的分类、图形的定义、图形的性质和图形的转化。

什么是空间观念?在课程标准中是这样描述的: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等。

由此可见,空间观念的培养贯穿于图形与几何的整个教学活动中二、教材和学情分析纵向梳理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内容纵观教材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和图形与位置。

图形的认识主要包含认识立体图形和认识平面图形。

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三维图形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二维图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由具体的三维图形到抽象抽象的二维图形,培养了学生们的几何思维。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认识(二)》全部备课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认识(二)》全部备课教学设计

分这些图形。

1.数学的学习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学生需要经历从某一图形的众多形象中抽象出这个图形的一般图形。

学生需要从这一图形的众多表象中,剔除这一类图形非本质的特征,才能真正的认识图形。

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图形的众多形象:大小不同、形状相同的正方形和圆,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长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首先让学生将这些不同的平面图形归类,接着教师提问“这些图形大小不同、形状也不同,怎么都是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类图形的本质特征。

2.让学生分类计数不同平面图形所组成图案的图形数量。

这一过程是学生由自己所形成的图形的认识去辨认具体的图形,这一过程既可以巩固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也可以衡量学生的认识是否正确。

如:练习题一的第3题三、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单元结构图及课时安排本单元内容共安排3课时进行教学。

一是在由立体图形描画出平面图形并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二是通过用同样的图形进行简单的拼组的活动,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三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用七巧板拼指定的图形。

3.师:在正方形和长方形中,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们叫做对边。

师生小结:长方形对边相等。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三角形有三条直直的边,而且三角形的角有大有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平面图形的特征,弄明白“对边”这个概念。

学生汇报时如果用其他词代替,如长的边,短的边,上面的边,下面的边,左面的边,右面的边,甚至说不出来,但能够指出来都应予以肯定,最后老师再做统一揭示。

](二)动手操作,构建模型1.我们已经进一步的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图形来拼一拼,玩一玩吧!操作之前请听老师的要求: (1)请用你手中的一号学具,摆一摆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2)请用你手中的二号学具,摆一摆同样两个相同的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什么图形?(3)请用你手中的三号学具,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一拼,你又能拼成什么图形?用四个呢?六个呢?2.四人小组合作。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设计-第2单元 认识图形(二)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设计-第2单元 认识图形(二)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设计-第2单元认识图形
(二)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图形特征及名称;
2.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特征辨认和分类能力;
3.发现周围的图形的几何特征;
4.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识别和应用图形。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教授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认识和特征。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1.教师带领学生认识“图形”这个词;
2.引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名称。

2. 认识图形
1.学生通过观看和手动实践,学习和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常见图形;
2.通过比较和分类等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

3. 拓展活动
1.通过实景教学,在班级中寻找和发现周围的各种图形,对图形的认知有更深的认识;
2.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出更多有趣的图形,增强对图形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常见图形的特征和名称,形成图形的分类意识;
2.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识别和应用图形。

五、教学评价
1.通过学生的口头回答和书面作业,检查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通过实景教学,检查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识别和应用图形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
1.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图形的认知有更深的理解;
2.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科特征,合理地调整教学计划,使教学效果更好。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设计图形分类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设计图形分类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设计图形分类教案。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1.复习几何图形的基本形状和名称。

2.能够把图形按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重点1.图形分类的方式和方法。

2.孩子们对图形分类的理解和认知。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孩子们能够理解不同图形分类的特点。

2.如何让孩子们能够灵活运用分类方法,快速分类图形。

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使课堂效果更好。

2.问答法让学生通过互相提问、回答,形成课堂互动,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总结出正确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教学内容1.复习几何图形的基本形状和名称。

2.图形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3.整体分析,灵活运用分类方法,快速分类图形。

六、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先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正确认知不同几何图形的分类方法。

2.学习内容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几何图形的基本形状和名称,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不同的图形进行分类,让他们理解不同图形的特点及分类方法。

3.巩固练习教师设计各种实例,让学生进行图形分类练习,提高学生对分类知识的灵活掌握和运用能力。

4.拓展让学生从家庭、校园、社区、公园等生活实际中寻找有关图形分类的例子,并结合实际进行讲解,从而加深学生对图形分类的认识和理解。

七、教学评价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所学知识,利用所学分类方法对不同的图形进行准确分类,算法正确率高的同学,给予及时的表扬和激励;反之,及时给与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找到错误的地方。

同时,提供形式多样的测试,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场合申请所学知识。

八、教学反思本课堂教学时,我对孩子们关于图形分类的基础知识进行了复习,并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问答法,提高了课堂效果。

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分类不准确,应该多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判断,加强分类方法的练习和巩固。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认识图形(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认识图形(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认识图形(二)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够辨别它们。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的特点和关系。

教学内容1. 长方形的特征:有两对平行的边,四个角都是直角。

2. 正方形的特征: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 三角形的特征:有三条边,三个角。

4. 圆的特征:一个闭合的曲线,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基本特征。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图形的边和角的特点,以及圆的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模型或图片。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铅笔。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是什么形状的。

2. 讲解:讲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模型或图片进行展示。

3. 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彩纸剪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4. 游戏:进行图形分类游戏,让学生将剪出的图形按照形状进行分类。

板书设计1. 长方形:有两对平行的边,四个角都是直角。

2.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4. 圆:一个闭合的曲线,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一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写出它们的特点。

2. 让学生找出家里的物品,判断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有了基本的认识,能够辨别它们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模型、图片和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有些学生对图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讲解和练习。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1. 引入在引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具体的实物,如书本、桌子、车轮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图形(二):认识平面图形》说课稿及反思(共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图形(二):认识平面图形》说课稿及反思(共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图形(二):认识平面图形》说课稿(一)一、说教材:本课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体现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

认识这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他们的特征、周长,还有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辨认这五种图形;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四、说教法、学法教法:对于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它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好动,爱说。

针对这种情况,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

学法: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会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我融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为一体,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中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

五、说教学过程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和三棱柱,并提出问题一:这里有大家熟悉的朋友吗?我想通过这个问题帮助学生回忆起已学过的知识,这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学生应该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可能有部分学生不认识三棱柱,这里我要简要的介绍一下。

提出问题二:今天我们来这里要认识几位新朋友,在交朋友之前你想要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我想知道它的名字,还想知道它长得怎么样等等,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五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五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五篇【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预习要求:看课本第2、3页,与同学说一说自己看懂了什么。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用具: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圆柱)、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种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

教学过程:一、游戏中梳理回顾(1)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就来搭积木。

先请每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搭什么。

学生小组内商量后,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边搭边注意观察这些积木的形状,有哪些是自己认识的?(2)在学生活动后,指定几名学生拿出已经认识的积木,并介绍它们的形状,相机也让其他学生找一找相同形状的积木。

二、探索中合作感知(1)引导认识长方形。

①看一看、摸一摸。

讲述介绍:(教师依次指长方体的几个面)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是长方体的另一个面,这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体有6个面。

布置操作:请你任意选择一个面,正对着自己,仔细看一看它的形状,再用手摸一摸。

②画一画。

动一动脑筋,把自己选择的面的形状在纸上画下来。

想一想,该怎么画呢?让我们来动手试一试吧。

③比一比。

请小朋友把自己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互相看一看得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教师借助实物投影仪进一步展示学生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二》的优秀教案(精选10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二》的优秀教案(精选10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二》的优秀教案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二》的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二》的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二》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探究新知: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不同点:共同点: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二、巩固发展: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观察结果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第二课时:拼一拼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

认识图形(二)教学内容1.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2.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3.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

4.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画图、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各种积木、挂图、纸张。

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6—18页例题和“想想做做”1—5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体会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画图、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积木钉子板、水彩笔、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圆柱的物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些图形。

(板书:认图形)二、教学新知(一)搭积木1.每一组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套积木,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搭一搭。

分小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拼搭的情况。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集体备课(第一单元3课时和第二单元2课时)定稿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集体备课(第一单元3课时和第二单元2课时)定稿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内容及简析: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单元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例1)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例2)第3课时…………………………七巧板(例3)第1课时四、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设计1.用下面的物体可以画出哪个图形,连一连。

2.写出下面各图形的名称。

3.课本第5页第1、2、3和6、7题。

板书设计: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教学反思:第2课时三、巩固练习按要求分一分。

(1)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2)分成四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1.小组合作,讨论怎样分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并动笔画一画。

2.明确题目要求后动手操作,然后汇报结果。

四、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呢?五、作业设计1.填空。

(1)是由四个(三角)形拼成的一个(正方)形。

(2)是由两个(长方)形拼成的一个(长方)形。

2.判断。

2024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认识图形(二)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案苏教版

2024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认识图形(二)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案苏教版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概念。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024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认识图形(二)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案苏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2024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认识图形(二)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案苏教版》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形、方形等基本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通过学习本单元,使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性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例题5: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等腰三角形,哪些是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a) △ABC,AB=BC。
b) △DEF,DE=EF。
-等边三角形:
c) △GHI,GH=HI=GI。
每个例题都提供了详细的解答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与改进
今天的课程是关于“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在课程结束后,我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反思,并制定了改进措施,以便在未来的教学中实施。
在知识层面,学生已接触到一些基本的几何概念,对图形的名称和特征有初步的了解。然而,对于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分类,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来逐步建立和完善知识体系。
在能力层面,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已有所发展。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探索图形的特征,并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自己的思考。然而,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仍在发展中,需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引导和培养。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通用7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通用7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篇1一、复习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我们今天还要来认识一些新的图形朋友。

二、探究新知1、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图形。

感受长方体的每一个面,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感觉平平的,是一个平的面。

长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平面图形。

那是什么平面图形呢?教师展示长方体拆分成6个长方形的过程。

让学生感知长方形的特点,长方体与长方形的区别与联系。

2、正方体的每一个面有什么感觉呢?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

对长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平面图形。

那是什么平面图形呢?教师展示正方体拆分成6个正方形的过程。

让学生感知正方形的特点,正方体与正方形的区别与联系。

3、圆柱体的每一个面有什么感觉呢?在小组里说一说。

圆柱体的上下面的感觉和旁边的面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的吗?对!上下的面是平平的,但旁边的面却不是平的。

这样的面就不是平面。

4、球的每一个面有什么感觉呢?在小组里摸一摸、说一说。

5、教师课件出示几种平面图形让学生来辨认。

6、出示两组图形让学生讨论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明确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

三、闯关游戏同学们学的真棒!敢和老师一起去闯关吗?第一关:给图形涂上颜色,在拼出你喜欢的图案。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学生思考后上台来根据要求涂色。

第二关:摘果子。

按要求把相同的果子摘下来。

第三关:数一数。

数一数: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有几个?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小结方法。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 《认识图形》(二)教案5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 《认识图形》(二)教案5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 《认识图形》(二)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描述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特点。

2.能够用方形和三角形拼接出一些简单的图案。

3.能够进行相关图形的分类比较。

二、教学重点
1.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特点。

2.拼接图案。

3.图形的分类比较。

三、教学难点
1.四边形的分类。

2.学生自主探究形状的属性。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

2.教具:图形卡片、彩色纸、剪刀、胶棒、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出示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图形卡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 学习
1.学生分组,用彩色纸和剪刀制作正方形和三角形,然后拼接成图案。

2.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交流。

3. 拓展
老师出示更多不同颜色和大小的正方形和三角形,让学生自由组合成自己喜欢的图案,并进行分类比较。

4. 结束
让学生总结当堂课所学到的内容,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强化学习成果。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图案拼接。

2.回家找到周围的正方形和三角形物体,描述其特点。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和拼接图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形状的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形状的分类还有困难,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练习。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图形的特点,为
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

一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

一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二)》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平面图形,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点和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识别和比较这些图形,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但对于图形的特点和性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较强,但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物操作、观察比较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比较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比较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图形的特点和性质,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图形的性质。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相关图片或实物。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些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图形,如桌子、窗户、三角形堆积木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们能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要学习的四种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这些图形的形状、边长、角等特点,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图形的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小学东校区集体备课教案
(2014—2015学年度)
第二学期
学科:数学
教师:
第(一)单元 课题:认识图形(二)主备教师修改教师:
备课内容
修 改
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的内容,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就是在由立体图形描画出平面图形并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圆;二就是通过用同样的图形进行简单的拼组的活动,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三就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用七巧板拼指定的图形。
3、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单元课时安排:3课时
单元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图形的纸质图片,七巧板。
单元知识树:
教材分析:本单元就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从而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教材还精心设计了各种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同时积累关于图形认识的基本的活动经验。例如,例1的用积木画出平面图形,第3页“做一做”第2题的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既渗透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又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这些活动的设计具有开放性,既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又能促进学生更深入地思考。
动手操作学习。“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操作法就是这一单元的重要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例如,例1的用积木拓出、画出平面图形,第3页“做一做”第2题的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既渗透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又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特别就是例3的用七巧板拼三角形、拼长方形,完全放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方法可以融为一体,让学生通过合作拼图形,最后再全班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法学法:本次单元的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观察法主要体现在第一课时学习认识这5种图形这一节,通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形状,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这些图形的特点。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辨认与区分这五种图形,会用同样的图形进行简单的拼组,会用七巧板拼指定的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了解什么就是平面图形。
单元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意识与能力。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பைடு நூலகம்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与圆,体会“面”在“体”上,
(2)、通过拼、摆、画、折等活动,使学生直观感受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