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说课讲解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假如你也有像孙悟空那样的能力,你想变成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她叫英英,拥有超能力的她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识字解词1.学生朗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标注自然段序号,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预习。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2)汇报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相机正误、补充,并小结。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受1.学生默读课文,观察课文插图。
2.小组交流,自己通过默读课文和观察课文插图都了解到了什么。
(英英厌烦妈妈的唠叨,想变成一棵大树,当她梦想成真时,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她邀请了许多小动物住进来。
这时,妈妈也住了进来,还和大家分享美食,英英却饿得流口水,最后英英明白了原来妈妈早就发现她就是这棵大树。
)3.小组派代表发言,参与全班交流。
4.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5.问题导学,探究交流。
(1)“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①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厌烦妈妈的唠叨。
②课件出示第1—4自然段。
(指导朗读:读出不耐烦的语气。
学生练习朗读。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2)“我”想变成一棵树的愿望实现了吗?①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课件出示句子)②指导朗读:读出惊喜的语气。
③学生练习朗读。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3)“我”变成了一棵什么样的树?①全班交流,教师小结: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第【1】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及想象需根据事物特点展开。
2.能大胆想象自己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1. 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及想象需根据事物特点展开;2. 能大胆想象自己变成什么,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激发想象兴趣1. 同学们,还记得二下11课中那只虫子,那只认为做虫子很快乐、很幸福的小虫子吗?他的快乐是什么?(可以用露珠梳洗打扮,可以跳到狗狗身上旅行,快乐时想唱就使劲唱的……)有一位小朋友,她的想法也很奇特,她想变成一棵树,这又是为什么呢?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特别好奇的?(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二、初读课文,感知想象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词,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文中的英英都进行了哪些想象?2.交流,完成练习:英英因为,就幻想自己,上面长满了,英英邀请许多小动物,当妈妈住进鸟窝后,英英因为肚子饿而(心情),原来妈妈知道英英的秘密。
三、深入研读,感受想象奇特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想象特别有意思?(课后第1题)(一)感受起因的新奇(1-4自然段)1.“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原因是什么?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理由新奇)2.哪些描写让你觉得有意思?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1)“痒痒的”写出了树木长枝丫的感觉;仿写描写感觉的词语、、。
(2)“冒”是什么意思?(长、生……)能换成“长”“生”吗?为什么?3.感情朗读,读出感到好玩,感到惊奇的语气。
部编版语文三年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第三单元的课文,学到了很多知识。 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三单元的语文园地,看看在园地中你又能有哪些收 获。
板块二、学习“交流平台” (一)回顾课文写作要点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独立想或打开书浏览目录) 回答哪几篇课文? (学生说,教师粘贴板书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其中有《赵州桥》和《-幅名扬中外的画》两篇课文我们在学习的时候 学到了哪种写作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从整节课来看,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学得轻松 ,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实践了以读为本、读思结合的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仍有许多不足:如在重点词句的理解这一环节,处理得不 够到位。教师对课堂上的生成没有及时有效地引导和处理,在以后的教 学中,还有待学习提高。
通过这堂课,我也体会到,教学的过程不是教师备好教案,然后按 图索骥的过程,而应是教者、学者和文本间的开放多元、动态生成的过 程。教师要把学生的学情作为自己教学新的生成点,尊重学生的个体感 受,并根据课堂生成,因学定教,灵活驾驭。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 师的主导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四)实例练习 课件出示随堂练习,汇报每一句话是不是围绕一个意思写 1.判断下面几段话是否是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是的画“√”,并用 “____”画出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不是的画“×”。 2.生汇报。完成学习单任务
3.出示一段写水果(多)的话,根据具体内容想一想可以围绕什么意思来写 。(结合图片)。天棚上吊着大串大串的香蕉,货架子上摆着一溜两行的菠 萝和桔子,案板上还堆着数不清的芒果、樱桃。(出图:水果店)看到这么 多水果,你想说什么?
(二)仿写练习 1.下雪天人们堆的雪人形态各异:有的……有……还有的…… 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同学们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不同的人每天阅读的时间各不相同:有人……有人……有人……有人…… 借用PPT进行随堂拍照展示学生作品。 (总结:不一定非得用“有的...”)
《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4篇

《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4篇《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1一、说教材。
《我变成了一棵树》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以围绕想象为主题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大胆而新奇的想象,描写了“我”变成一棵树以后的情景:“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树上有各种形状的鸟窝”“水珠从我嘴巴里流出来”……十分有意思。
同时,文中也深深地透露着“爱”与“童心”。
“我”有一颗纯净的童心,所以变成树、还和好多动物交上了朋友,而妈妈到底是发现了“我”的秘密,令人感受到幸福的母子之爱。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并能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所以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会认“希、痒”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傍晚”“丁零”“秘密”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文中妙趣横生的情节。
3.在阅读中感受文中丰富而新奇的想象,并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说说“我”想变成什么,发生了什么新趣的事。
重点:在阅读中感受文中丰富而新奇的想象。
难点: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说说“我”想变成什么,发生了什么新趣的事。
二、说学法。
三年级的学习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想象丰富,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新课标尤其强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而本课想象新奇、有趣,更能让学生在读中产生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联想。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任务驱动、朗读感悟、思维启发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加深对学生文本的理解。
除了“初读、精读、赏读、活读”等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质疑、勾画、想象等方法,以读促写,读思议结合,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情语言,体验情感。
三、说教法。
1.巧设疑问,激趣导入。
在上课开始,让同学们大声朗读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引发大家的疑问:“我”为什么会变成一棵树,“我”变成一棵树后会发生哪些事情?先让学生自由畅想、自由交流。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8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8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8篇说课稿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准备的一份详细文稿,通过全面、系统地介绍教学内容,向听课观摩者传达自己的教学意图和教学思路。
需要包含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几个主要部分,以确保全面、清晰地呈现教学内容和设计。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希望你喜欢。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精选篇1一、说教材《和时间赛跑》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两层意思:一是“我”从爸爸的谈话中、从太阳落山、鸟儿的飞行中,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从“我”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怎样珍惜时间。
作者慧眼独具地抓住了生活中不经意的时间流逝问题,以祖母去世,“我”哀痛万分,通过父母对我的启示和自己的切身感受,把时间变成了可以觉察到、并在行动中可以抓得住的东西,从而点明了中心,使人们认识到: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会获得成功,是一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的好教材。
本节课训练重点是理解文中父亲说的话、有关珍惜时间的谚语和文章最后一段话,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本课难点是通过文中具体事例明白时间可以争取的道理,从而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这也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由于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课文内容和我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的特点,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读文体验并展开探究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进行阅读反思,感受时间的珍贵,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体验。
二、说教法和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和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阅读反思,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 三年级下册 说课稿第五单元

《宇宙的另一边》说课稿一、说教材《宇宙的另一边》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课文阅读训练的重点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要求学生在读懂、读通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想象的神奇。
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陈诗哥的一本儿童绘本《宇宙的另一边》的一部分内容。
文章充分发挥想象,设想了宇宙的另一边和我们这一边完全相反的事情,激发了学生想象大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吁”这个生字,会写“淌、秘”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都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更多内容请搜索微信公众号:xxyw1003.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能试着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都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是本课的重点。
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能试着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是本课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1.朗读感悟法。
文章语言新奇有趣,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办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
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激发想象。
2.质疑问难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3.发挥想象法。
启迪学生联系生活,充分发挥想象,看看宇宙的另一边还有哪些新奇的事情会发生,开拓学生思路。
四、说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激趣导入师:在宇宙的另一边到底有什么?有像这边一样的国家、一样的城市、一样的街道、一样的孩子吗?那里的孩子怎么生活,怎么学习呢?那里的孩子会看见什么样的自然风景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索宇宙另一边的秘密吧。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全册)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全册)1 古诗三首说课稿一、说教材《古诗三首》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
《绝句》这首诗抓住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等景物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明丽纷繁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大自然一派生机、欣欣向荣景象的赞美与热爱。
《惠崇春江晚景》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诗人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了对早春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三衢道中》通过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在景物的描绘中融入了自己愉悦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喜悦与赞美。
本单元的主题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经验,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的方法。
为此我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本诗。
三、说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诗歌中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反复诵读古诗,理解诗意,读出诗的韵味。
3.理解诗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领会诗意,读诵古诗。
(重点)2.图文结合,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和入情入境,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重点)3.读出诗的韵味,体会大自然之美,感悟诗人愉快的心情。
(难点)五、说教法学法1.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本课采用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等教法。
2.本课将“读书、思考、感悟”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并穿插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绝句》(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首古诗,它们都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出示第一首,课题:绝句。
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小真的长头发说课(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小真的长头发说课(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小真的长头发说课第【1】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小真的长头发》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小真的长头发》。
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围绕“想象”编排了《小真的长头发》和《我变成了一棵树》两篇精读课文和一篇习作。
两篇课文对话有趣,故事情节吸引人,极具想象力,充满儿童的趣味,教材中插图安排设计精美,符合三年级学生特点和认知水平。
本单元学习重点是感受想象的神奇,发挥想象写故事。
这是本单元的价值取向。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小真的长头发》是根据日本画家高楼方子同名绘本改编的故事。
故事内容极富想象力,主要讲的是留着妹妹头的小真靠自己的奇思妙想和巧舌如簧,让留着长头发的小叶和小美由一开始的“美得不行”到后来的“听得入了神”,并开始羡慕小真的故事。
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充满天真童趣的问答使得整个故事充满戏剧性。
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教学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知富有想象的故事情节,感受人物特点,并激发学生想象思维。
抓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并进行创编故事的尝试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1.能认识“栅、卷、麻”等9个生字,重点指导“栅”和多音字“卷”。
会写“腰、套、晾”等13个生字,能读写“麻烦、悠闲、椅子”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抓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4.能理解小叶、小美对小真态度转变的原因,并能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抓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并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2.教学难点:能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乐于表达,从他们的生活经出发,对文中描绘的景象,凭想象可以感受,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欣赏来感受想象的奇特。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不一样的你我他》说课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不一样的你我他》说课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不一样的你我他》。
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来谈谈这一课的教学设想与教学思路:首先,我对本课题的教材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不一样的你我他》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课。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1.能说出自己的特点,比较与他人的不同。
2.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班级生活才会丰富多彩。
3.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懂得在与同学交往中要学会理解、尊重,平等相处。
本单元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要点是: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
知道人各有所长,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
本课的教学内容就是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的不一样,学生在认识、欣赏他人的优点基础上做到互相尊重,因此,本课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这一课我用两课时来完成教学,今天我要说的是教学的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完成的是前两个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编者意图和学生实际,本节课我拟订了3个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的特点,知道每个人各不相同。
2.认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
3.观察同学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
根据本课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意识到每个人各有特点。
设计重点的依据:只有通过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才能意识到每个人各不相同。
教学难点: 观察同学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
设计难点的依据:由于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对于同学身上有哪些闪光点,不是很清楚,也就无法感受到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
为了突破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三、教法与学法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去体验,去感悟,从而提高一定的道德认知。
部编版语文三年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板块二、日积月累 1.创设意境,释题入情。 (1)导入:诵读赞美江南的诗文佳句。 (2)揭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忆江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简介诗人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 吟先生,祖籍太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诗王” 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钱塘湖春行》等。 (4)了解江南: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包括江苏南部、上海、浙 江、江西、安徽等地区。 (5)师生交流诗人创作这首诗的背景(课前查阅的资料)。
三、说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积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的习惯。 2.通过比较,发现汉字的规律,会认9个生字。 3.结合具体语境,体会、感悟用词的准确性。 4.读例句,仿照例句,能将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写得具体、生动。 5.读背古诗《忆江南》,积累古诗。 6 . 运用交流、讨论、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空间,实现自主学习。 7.让学生养成互相交流的好习惯。 8.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摘抄本,查阅《忆江南》的创作背景。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交流阅读时遇到优美生动的语句时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2.诵读古诗,感悟诗意,积累古诗。 重点:交流阅读时遇到优美生动的语句时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难点:诵读古诗,感悟诗意,积累古诗。
(二)、词句段运用 (I)读一读,说说括号中的哪个词语用在句子里更合适。 1.比较“荡漾”和“飘荡”的相同与不同。 (“荡漾”和“飘荡”都指事物飘来飘去。不同在于:“荡漾”主要用于 水面的变化,“飘荡”主要用于水面上事物的变化。而这个句子指水面 ,因此应选用“荡漾”一词。)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说课稿第1篇】《那一定会很好》说课稿一课时【说教材】《那一定会很好》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讲的是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被砍伐后做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故事。
这篇课文其实是以一粒种子的经历对学生进行奉献教育,让孩子们明白在任何环境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说学生】学生之前学过《去年的树》,对童话有浓厚的兴趣。
而这篇童话与前一篇童话都与树有关,虽然基调不同,但学生运用前一课的学习方法,应该很快就能感受到这篇课文中的形象,领悟到童话的寓意。
【说教法与学法】创境激趣法, 通过话题交流,想象体验等形式创设趣味交流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童话的故事,也有效拉近生本之间的距离;抓主线组织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那一定会很好”这条线索引导学生边读边感知“树”的情感变化,体会对其“快乐”的理解所发生的前后变化。
自主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到课文中去,通过抓住树的内心变化,实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延伸快乐。
【说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缩、努”等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3.能发现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说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能发现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说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读、说、练的教学思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
一、想象体验,引入学习此环节通过交流“长大”这一话题,让学生有自己的真实愿望想到"树"的真实感受,自然激发了探究了解故事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此环节检测学生初读课文后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那一定会很好》说课电子课件教学

2.仿照“一边……一边……”写句子 。 妈妈一边_叮__嘱_我__要__注__意_保__暖_ 一边_把__围__巾_围__在__我__的_脖_ 子上。 张老师一边_讲__着__课___一边_在__黑__板__上_写__字__。__
想一想:种子觉得怎样才舒服?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种子觉得只有站起来,能大口大口 的呼气,才会舒服。因为种子被泥土紧 紧包裹着感觉难受。也为下文的发展埋 下了伏笔。
课文讲解
阅读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大树变成手推车的 历程。
品析
高大的树能看到很远的地方,它看见人和动物在山路上走 来走去,跑来跑去。“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 好。”树这么想着。
课后作业
读一读严文井的《小溪流的歌》,看一看小溪流 都经过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不同的想法?
树觉得做一棵会跑的树很舒服。
手推车觉得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一定会 很舒服。
椅子觉得坐下来会很舒服。
知识拓展
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莎土比亚
要学孩子们,他们从不怀疑未来的希望 ——泰戈尔
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 ——吉伯特
希望会使你年轻的,因为希望和青春乃同胞兄弟。 ——雪莱
课文结构
有毅力、 默默无闻 的生命形象。
文章结构
种子
那 大树
一
定 手推车
会
很 好
椅子
木地板
想长成一棵树
想做一棵会跑的树
想坐着休息 想躺下来
仿佛又变成大树
追默 求默 理奉 想献
写法总结 这篇课文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的说课稿

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一篇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课文,它讲述了“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奇妙经历。
文章以一颗小树的视角,观察和感受周围的世界,展现了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通过对小树生长过程的描绘,文章传递了生命的力量和环保意识,让读者在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文中“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奇妙经历,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2. 通过阅读,引导学生体会小树生长的过程,感受生命的力量。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4. 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独特的想象力。
2. 难点:体会小树生长的过程,感受生命的力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境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强课堂互动性;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环保知识的讲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优美的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感受,进而导入新课《我变成了一棵树》。
2. 阅读理解: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读后的感受,并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3.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文的情境中来。
通过扮演小树的角色,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小树的生长过程和作者的想象力。
4. 环保讲座: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环保知识的讲座,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学到的环保知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以及想象力的价值。
《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

6
5 说教学过程
①自由朗读第15—20自然段,试着填一填: 从大树嘴巴里流出来的水是什么呢?
小狐狸认为这是_______,小鳄鱼以为这是 ______,小白兔却说这是______,实际上 是_______。 ②分角色朗读第15—20自然段。
《我变成了一棵树》
1 说教材分析 2 说学情
3 说教学目标 4 说教法学法 5 说教学过程 6 说板书设计
1 说教材分析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第17课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以妈妈 叫“我”吃饭开头,引出“我”想变成一棵树 的奇特愿望,没想到愿望真的实现了,“我” 变成了一棵长满鸟窝的树。课文想象大胆有趣, 紧扣单元主题“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 神奇”,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整个单元 板块都在为学生的习作铺路,聚焦表达方法的 学习,体会作者如何把想象内容写得有意思非
(2)过程与方法: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 的奇妙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及有趣。(重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
成什么及会发生6什么奇妙的事。(难点)
4 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①朗读体会法:简化讲读环节,扣住关键句,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以读促思,以读促悟,从 而体会作者想象的神奇与有趣。 ②启发想象法:有利于培养创新的思维,也有 利于突破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6
4 说教法学法
(2)说学法
①诵读法: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 解主要内容。 ②勾画圈点法: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标 出关键词、句,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 良好阅读习惯。 ③品味联想法: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抓 住关键词句发挥想象,将自己觉得想象特别有
《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

《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一、说教材《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三年级调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是-篇充满童趣想象文章。
本文写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株树,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小动物们和妈妈住在马窝里的事。
作者借助于童年特有的天真和稚趣。
想象英英变成了一一棵树。
以及之后发生了-系列天马行空的神奇。
有趣的想象。
二、说教学目标1.学生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变成树的乐趣。
2.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练。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本课教学中,应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与乐趣。
同时,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想象美,练习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四、说教法为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也为了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片9)(1)读书指导法。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本文内容较为简单,有了第一课时的朗读基础,本节课我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说出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适时进行朗读指导。
并适度进行拓展阅读,巩固读书方法。
(2)讨论法。
小组讨论可以使学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节课我鼓励学生围绕课后两个中心问题展开小组讨论。
同学们相互交流,更有利于理解想象的趣味。
五、说学法诵读品味法。
新课程强调凸显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而在语文课中,就必须强调个性化品读。
这节课,我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通过自主发现,品读悟趣,感受“我”变成一棵树的乐趣。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学生回忆: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后,师生轻松谈话:“我”变成大树后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二)合作学习(片14)1.小组讨论:(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最有趣的句子。
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第一部分:学设计优秀案例【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课文,了解“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奇妙经历,体会课文人物的情感变化,抓住变成树后的有趣情节,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2.品读课文,感受什么是想象,寻找想象的思维方向,知道想象需根据事物的特点展开。
3.仿照课文大胆想象,想一想自己会变成什么,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绘制思维导图,并进行练笔。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奇妙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及想象需根据事物的特点展开。
教学难点: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并试着写下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希沃同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字词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去感受想象的神奇和有趣。
(板书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齐读课题。
2.这些词语朋友你还记得吗?出示词语,齐读、点名读。
希望痒痒的形状鳄鱼狐狸丁零巧克力香肠继续糖醋排骨抬头麻烦3. 回顾:英英的秘密是什么?她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英英在树下玩的时候不想吃饭),这可以说是英英想变成一棵树的起因。
(板书:起因)4. 她变成了一棵树后又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呢?同学们根据自己第一课时学习后的收获自由说预设:树上长满了鸟窝请许多朋友来朋友们怎么住进来妈妈也住到鸟窝里来了他们分享美食我馋得直流口水……(相机板书经过)这么多有意思的想象就是故事的经过。
5. 那最后呢?(妈妈知道“我”饿了)(板书:结果)【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词语,帮助学生巩固对词语的掌握,回顾课文;梳理文章脉络,让学生们在感受“有意思”的同时,关注文章的整体结构。
二、深入读文,体会写法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你觉得哪些地方想象很有意思?用“_____”画下来,品读句子,感受想象的奇妙。
小组交流汇报。
(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句段)(1)“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精彩片段《我变成了一棵树》片段:边读边想象,重点感悟师:我变成了一棵树,这个想象多么有趣,接下来还会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发生。
师: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
用笔在文中画出来,再来和大家交流。
生:“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师这是介绍“我”变成树的过程,你认为那些词句有趣?生:我认为“痒痒的”一词太有趣了,一个人变成树的感受竟然是“痒痒的”。
生:“冒出来”非常好玩,从人的身上冒出树枝,该多么神奇的事情!生:从身上长出枝头的“我”和大家一样的感到好玩,感到惊奇,请读出这种感情。
学生读,评价读,指名读,齐读。
师:还有哪些句子很有趣?说出来大家交流。
生:“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鸟窝的树: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师:省略号还省略了哪些形状的鸟窝?生:我想还有梯形、星形、心形、五角星等形状的鸟窝。
师:还有哪些地方?接着说。
生:“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
”师:你认为这句话想象奇特的地方在哪里?生:这些在陆地上生活的小动物居然爬到树上居住,而不是一些鸟儿。
更为生:神奇的还不止这个,最神奇的是,妈妈居然也来到了树上,还住在三角形的鸟窝里!师:谁来了?生:妈妈来了,还带来了好吃和大家一起分享。
师:而“我”——这棵大树,又是有何反应?生:“咕噜噜……”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
师:为什么“我”的肚子会发出“咕噜噜……”的声音这说明了什么生:因为正是该吃饭的时候,我很饿了。
师:但是没有人理会“我”,没人会想到变成大树的我,还要和他们一样吃东西,以至于——生:我的口水流下来了。
师:从哪里看出来?生:“唉,变成树真麻烦,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

人教三年级下册4篇说课稿第一篇《燕子》说课稿一、说教材《燕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是一篇写景状物散文。
作者郑振铎抓住春天的景物特点。
主要描绘了春天里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翔、在电线上停歇的画面,给春天带来了许多生机。
通过准确、生动的描绘、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活泼可爱,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简朴、感情真挚、浓郁、注重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有条理地记叙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分析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认九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观察和表达的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色。
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四、说教法、学法说教法——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
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品悟法。
“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读”也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
本课教学,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进去,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
以读为本,读悟交融,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融合,并形成新的感知。
2、课件演示法。
课件演示起着使教学直观化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在本课教学中,我将利用课件,呈现美丽的春天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聆听,轻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要闻一闻春天的气息。
说学法——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读读、划划、想象,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我变成了一棵树》精品说课稿2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认识新偏旁“反犬旁”和“爿字旁”。
指导写好带有这类偏旁的字。
3.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4.初步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进行戏剧尝试。
5.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教学难点: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播放音乐,导入新课1.欣赏歌曲《想变成一棵树》2.歌曲中我想变成什么?3.如果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4.板书课题,认识作家顾鹰.二.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课文一至四自然段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英英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2.全班交流,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①指名读,②文中“冒”字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体会作者用词之精确.③再读,读出有意思④全班加动作齐读学习课文五至八自然段1.默读5-8自然段,画出“我”变成的这棵树的与众不同之处2.全班交流(1)第五自然段①生读。
②交流有意思的描写:树上长鸟窝③如果你是一棵树,你想让树上长什么?(2)第六段①学习生字“状”认识偏旁“爿”字旁,并书写汉字②鸟窝的形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③还会有什么形状?④学习文中的拟人句,体会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并学会在习作中运用.(3)第七段树上都住了谁?有什么有趣的地方?(4)第八段①你觉得哪里有意思?“我会弯下腰”②找出连动词:“弯”“跳”“爬”并体会连动词的妙用. 学习十一至十三自然段(1)第十二自然段①妈妈把食物分给小动物们,说明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②小动物们怎么吃起了食物? 说说词语“津津有味”的意思③指导感情朗读④举例AABC式的词语(2) 第十三自然段①学习拟声词“咕噜噜......”并体会省略号的作用表示声音的延长②读一读学习十五---十九自然段(1)师生分角色朗读这几自然段(2)体会语言描写的作用学习二十至二十三自然段(1)比较句子:“我真变成了一棵树”和“唉,变成了树真麻烦.”(2)学习对比写作方法的作用(3)故事里的妈妈你喜欢吗?为什么?三、总结写法,拓展想象1.理清故事创作思路:变树经过——变树后的趣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彩片段《我变成了一棵树》
片段:边读边想象,重点感悟
师:我变成了一棵树,这个想象多么有趣,接下来还会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发生。
师: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
用笔在文中画出来,再来和大家交流。
生:“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师这是介绍“我”变成树的过程,你认为那些词句有趣?
生:我认为“痒痒的”一词太有趣了,一个人变成树的感受竟然是“痒痒的”。
生:“冒出来”非常好玩,从人的身上冒出树枝,该多么神奇的事情!
生:从身上长出枝头的“我”和大家一样的感到好玩,感到惊奇,请读出这种感情。
学生读,评价读,指名读,齐读。
师:还有哪些句子很有趣?说出来大家交流。
生:“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鸟窝的树: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
师:省略号还省略了哪些形状的鸟窝?
生:我想还有梯形、星形、心形、五角星等形状的鸟窝。
师:还有哪些地方?接着说。
生:“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
”
师:你认为这句话想象奇特的地方在哪里?
生:这些在陆地上生活的小动物居然爬到树上居住,而不是一些鸟儿。
更为生:神奇的还不止这个,最神奇的是,妈妈居然也来到了树上,还住在三角
形的鸟窝里!
师:谁来了?
生:妈妈来了,还带来了好吃和大家一起分享。
师:而“我”——这棵大树,又是有何反应?
生:“咕噜噜……”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
“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
师:为什么“我”的肚子会发出“咕噜噜……”的声音?这说明了什么?生:因为正是该吃饭的时候,我很饿了。
师:但是没有人理会“我”,没人会想到变成大树的我,还要和他们一样吃东西,以至于——
生:我的口水流下来了。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唉,变成树真麻烦,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