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会计学第10章2018

合集下载

《管理会计(第2版)》教师教学课件:第10章-成本控制

《管理会计(第2版)》教师教学课件:第10章-成本控制
理论依据是,产品功能决定产品成本的水平, 功能高,成本就高;反之,就低。
• 实施步骤
(1)确定产品的目标成本 (2)确定零部件的功能系数并分解目标成本 (3)计算零部件的设计成本系数 (4)确定成本改进对象并采取措施
价值系数:指每一元产品成本能够获得的产品功能。 它反映功能和成本的比例是否合适。 (1)价值系数大于1:
• 直接测算法
直接测算法是根据设计方案的技术定额来直接 测算新产品或改造老产品设计成本的一种预测方 法。
如果新产品或改造老产品的单位技术资料齐全, 可以直接测算其单位成本
例10-4
• 概算法
概算法是借助于直接测算法的测算原理,只依 据技术定额测算直接材料的设计成本,其他成本 项目比照类似产品成本中这些项目所占的比重来 估算新产品设计成本的一种预测方法。
主要影响因素有 :员工的参与感、全面质量管 理、生产能力模式、工厂布局、联系等。
• 结构性成本动因与执行性成本动因的关系
相同点
不同点
都与企业的决策相关,具 二者出现的先后顺序不
有战略性

都是产品生产前出现的成 本驱动因素,对生产中的 二者影响的层面不同 成本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者的影响程度要求不 同
定的业务量相 上。在标准成本制度下,
联系
如果以标准成本乘以一
定的业务量,就是预算
成本。
• 标准成本的选择
标准成本的种类: ➢ 历史标准成本 ➢ 理想标准成本 ➢ 现实标准成本 (也称预期可达标准成本)
历史标准成本和理想标准成本实际工作中可以制 定,但只能用于分析比较的参照。只有现实标准 成本才能作为业绩评价与激励的标准。
广义的成本控制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全 过程的控制。即运用一切可能采用的方法或 手段,对产品投产前、生产过程中以及生产 结束后实施全面成本控制的相关管理活动或 行为的总称。

经典教材成本会计第10章(CMA必备)

经典教材成本会计第10章(CMA必备)
A cause-and-effect relationship might arise as
a result of:



A phys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vel of activity and costs A contractual agreement Knowledge of operations
Total Cost Function: Y = $1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To accompany Cost Accounting 12e, by Horngren/Datar/Foster. Copyright © 2006 by Pearson Educ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CHAPTER 10
Determining How Costs Behave
Cost Functions
A cost function is a mathematical
representation of how a cost changes with changes in the level of an activity relating to that cost
Note: a high correlation (connection) between
activities and costs does not necessarily mean causality
To accompany Cost Accounting 12e, by Horngren/Datar/Foster. Copyright © 2006 by Pearson Educ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成本管理会计》第十章课堂笔记

《成本管理会计》第十章课堂笔记

福师《成本管理会计》第十章成本控制课堂笔记◆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成本控制是保证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它是建立在预算控制的基础上对经营活动的监督和控制。

本章主要介绍成本控制的概念和分类,目标成本法的理论和内容,标准成本控制及标准成本的制定和成本差异的揭示和分析。

学生应能理解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及其基本理论,领会目标成本法控制、标准成本控制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程序,并能进行成本差异分析。

◆知识点整理一、成本控制的原则和制度设计(一)成本控制的概念成本控制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以不断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为目的,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加以管理,及时发现与预定目标成本之间的差异,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目标成本和成本预算任务的完成。

成本控制可按成本发生的时间先后划分为事前控制、(前馈控制和预防控制)事中控制(日常成本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

1、事前控制阶段:设计阶段产品投产前对影响成本的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事前预测、规划、审核和监督。

2、事中控制阶段:执行阶段在实际发生生产费用过程中,按成本标准控制费用,是现代成本控制的主要特点。

3、事后控制阶段:考核阶段在产成品成本形成之后的综合分析和考核,是传统控制的主要特点。

(二)成本控制的原则1、全过程原则2、全员控制原则3、全方位原则4、责权利相结合原则5、目标管理原则6、例外管理原则,重点剖析例外差异(例外差异是指差异率或差异额较大,差异持续时间较长,差异对企业长期盈利能力有重要影响的差异)(三)成本控制制度设计成本控制制度设计是指通过在产品设计\研制等阶段对影响产品成本有关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出的一整套适合本企业具体情况的成本控制方法和相应的规章制度。

标准成本控制与预算成本控制是兼容的,实际上等于预算控制。

二、目标成本控制(一)目标成本的控制原理目标成本是一种预计成本,是在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以前依据一定的科学分析或方法制定出来的成本目标。

这种预计成本与目标管理方法结合起来用于控制成本的发生和规模,就称为目标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会计第十章习题参考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第十章习题参考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第十章习题参考答案习题一(1)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确定企业2001 年度税前利润为:10×18000-[30000(5+120000/30000)-12000×(5+120000/30000)]-60000=-42000 (元)(2 )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计算确定企业2001 年度的税前利润为:10×18000-5×18000-120000-60000=-90000 (元)习题二(1)损益表(变动成本计算法)销售收入600000减:变动成本320000边际贡献280000减: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80000固定推销及管理费用100000 180000税前利润100000(2 )变动成本计算法下的税前利润100000加:当期已减除的固定制造费用80000减:按加权平均法应减除的固定制造费用84000*完全成本计算法的税前利润96000完全成本计算法下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为20.20 元,其中固定制造费用为4.20 元。

故在完全成本计算法下,当期应转作销售成本的固定制造费用为84000 元(4.20×20000 )。

习题三(1)分别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和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

损益表(变动成本计算法)第一年第二年销售收入700000 800000变动成本:变动制造成本420000 480000变动营业与管理费用35000 455000 40000 520000边际贡献245000 480000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150000 150000固定营业与管理费用65000 215000 65000 215000税前利润30000 65000损益表(完全成本计算法)第一年第二年销售收入700000 800000销售成本:期初存货0 116470本期生产660000 570000期末存货116470 543530 40714 645756销售毛利156470 154244期间成本100000 105000税前利润56470 49244。

10 第十章 变动成本法 成本管理会计 孟焰版

10 第十章 变动成本法 成本管理会计 孟焰版
成本管理会计
课程负责人
孟焰
教授/博导/院长
中央财经大学 · 会计学院 ·管理会计系
第十章
变动成本法
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的概念
第二节
第三节
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区别
两种成本计算法计算分期税前净利的 差额及变化规律
第四节 对两种成本计算法的评价与综合运用
中央财经大学 · 会计学院 ·管理会计系
[本章学习目的]
三、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简介
完全成本法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中,不仅包括产品生产 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还包括了全部 的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
中央财经大学 · 会计学院 ·管理会计系
• 变动成本法的作用 • P164
中央财经大学 · 会计学院 ·管理会计系
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区别
(一)就成本划分的标准、类别,以及产品 成本包含的内容来看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成本 变动性制造费用 固定性制造费用 营业费用 非制造成本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变动成本法下 的产品成本
变动成本法下 的期间费用
完全成本法下 的产品成本
完全成本法下 的期间费用
中央财经大学 · பைடு நூலகம்计学院 ·管理会计系
(二)就产品成本和在产品的存货计价来看
本章重点理解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理。通 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 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 本法的区别与联系;掌握贡献式利润表和职 能式利润表的编制;熟悉变动成本法和全部 成本法各自的优缺点;理解变动成本法在企 业规划和决策中应用的重要性以及两种成本 计算方法在实务中的结合运用。
变动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
构成内容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性制造费用 固定性制造费用* 单位产品成本 金额(元)

成本管理会计第十章

成本管理会计第十章

3、常用的成本控制方法
⑴标准成本控制 标准成本:按照成本项目反映的、在已经达到的生产 技术水平和有效经营管理条件下,应当发生的单位 产品成本目标。 ⑵质量成本控制 质量成本: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 预防费用及其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发生的一切损失 费用的总和。 ⑶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 寿命周期成本:用户为取得并实现所需产品的功能所 付出的代价。
第4节
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一、成本差异核算帐户 按成本差异的类别分别设置成本差异帐户 二、成本差异的归集 1、发生时先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 造费用”等帐户进行归集; 2、月末计算、分配成本差异后,按标准成本计 入“在产品”成本,并按此金额结转完工产品 成本; 3、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计入各成 本差异帐户中。
第1节
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
㈣成本差异的种类
1、价格差异与数量差异 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数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2、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 实际成本<标准成本:有利差异 实际成本>标准成本:不利差异
成本差异的构成:
价格差异
价格 实际 标准
用量差异
标准 实际
用量
第3节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三差异计算法: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耗费差异+生产能量差异+效率差异 1、耗费差异(预算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2、生产能量差异(即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预算工时-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3、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第1节
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
一、成本控制的涵义
1、狭义的成本控制:对生产阶段产品成本的控制,即 运用一定的方法对产品生产过程中构成产品成本的 一切耗费,进行科学严格的计算、控制和监督,将 各项实际耗费限制在预先确定的预算、计划或标准 的范围内,并通过分析实际脱离计划或标准的原因 ,积极采取对策,以实现全面降低成本目标的一种 会计管理行为。 2、广义的成本控制: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各 个环节以及各个阶段的所有成本的控制。

管理会计课堂笔记第十章

管理会计课堂笔记第十章

管理会计课堂笔记第十章第十章全面预算第一节编制全面预算的意义与作用一、概述企业在必然期间内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面预算,是企业经营决策所定目标的数量表示,也称为总预算。

主要包罗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预算和现金收支预算的各个方面。

长期投资决策所拟定的现金流动,也包罗在各有关年度的现金收支预算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预算体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二、预算的作用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预算的作用可以概括如下:1.可以使各部门、各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协调的进行,有助于企业全体职工明确今后的奋斗目标和任务,为完成企业的总目标而努力奋斗。

2.全面预算是控制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的主要依据,可以通过实际成果同预算目标对比,及时揭露实际脱离预算的差异数,并分析差异的原因,以便消除薄弱环节,采取有效办法,包管目标更好的完成。

3.全面预算也是评价企业生产经营多个方面工作成果的基本标准,可以评定各部门、各职工工作业绩的好坏。

4.全面预算对职工有激励作用,由于预算的编制需要预算执行者的参与,因此能够的到员工的支持,提高他们完成预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节全面预算的编制程序全面预算实际上是一整套预计的财务报表和有关的附表,它主要是用来规划计划期间的经济活动及其成果,基本内容包罗以下几个方面:一、销售预算销售预算是编制全面预算的关键,总预算的其他各个项目,如生产、材料采购、存货和费用等方面的预算,都要以销售预算为基础。

在进行销售预测时一般要考虑一下因素:以往销售量,未来的定价政策,市场份额,产品的季节性变更等。

销售预算主要列示全年和分季度的预计销售数量和销售收入,为了便于编制财务预算,应在编制销售预算的同时,编制现金收入计算表,用来反映销售所得现金数额。

现金收入计算表应列示全年及各季的现金收入额。

二、生产预算生产预算是按照销售预算编制的,是为生产活动编制的预算,编制预算的主要依据是预计全年及各季度的销售数量,还要考虑到期初、期末存货。

管理会计学第10章ppt课件

管理会计学第10章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510 1426
696 2110
486 1668
534 1746
510 6950
27
10.3.2 预算编制方法及其应用
A公司材料采购现金支出计算表
季度
1
2
3
4
材料采购量(千克) ①
材料单位成本

预计材料采购额
③=①×②
1426
2110
1668
1746
12
12
12
12
17112 25320 20016 20952
3
精选课件PPT
7
10.1.4 预算管理与其他管理手段的关系
预算管理与计划:从
预算编制而言,就是依据 经营计划等,基于资源配置 而制定企业的收入预算、 成本预算(包括生产成本预 算、人力成本预算及固定 成本预算)、各项费用预算 等,最后形成预计利润表。 可以说,预算是在计划数
量化基础上所做的价值量 的表述和安排。
精选课件PPT
10
10.2
预算管理的框架体系
精选课件PPT
11
10.2.1 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
预算管理 委员会
• 预算管理委员会通常由企业全 面管理工作的总经理和分管生
产、销售、财务等各主要职能 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 主要职能是制定和颁布有关预 算制度的各项政策,审查和协 调各部门的预算申报,调解并 解决部门间在预算编制和执行 过程中出现的争执和问题,批 准预算,监督检查预算的执行, 分析并调整预算。
战略规划是在战略决策的基础上,为实现战略目标所拟定的行动的路线和资源配置计划, 是在企业中长期经营方向的指导下配置及约束相关经营资源。预算则是对战略目标和战略 规划的分解,它服务于战略规划,并以战略规划为起点。战略规划首先分解为各项详细的计划 ,如销售计划、资金计划等,而预算就是在这些计划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地配置资源,制定各项 详细预算,如成本费用预算、收入预算,最终形成财务预算表。全面预算实际上是指导资源分 配以实现战略目标的连续控制过程。

成本管理会计学第10章2018

成本管理会计学第10章2018

个别资本成本
账面价值权数法
市场价值权数法
目标价值权数法
例题10-3
某公司资本总量为1000万元,其中长期借款200万元,年利息20万元,手续费忽略不计;企业发行总面 额为100万元的10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12%,发行费率为5%。此外,公司普通股500万元,预计第1年的股 利率为15%,以后每年增长1%,筹资费用率为2%;优先股150万元,股利率固定为20%,筹资费用率也是2%; 公司未分配利润总额为50万元。该公司所得税税率为40%。
会计报酬率法与回收期法相比,虽然考虑了回收期后的收益,但它仍然忽略了货 币的时间价值。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计算简便,并且使用的是普通会计学上的
收益和成本的概念,容易接受和掌握。
10.2.2 动态投资指标
净现值 例题10-4:
净现值(A)=5500×(P/A,10%,2)-10000 =5500×1.7355-10000 =-454.75 净现值(B)=3500×(P/A,10%,4)-10000 =3500×3.1699-10000 =1094.65 净现值(C)=7000×(P/A,10%,2)+6500×(P/A,10%,2)×(P/S,10%,2)-20000 =7000×1.7355+6500×1.7355×0.8264-20000 =1470.91
递延年金
终值:S=A[S/A,i,(n-m)] 现值:P=A(P/A,i,n)-A(P/A,i,m)
永续年金
P=A/i 永续年金指的是无限期支付的年金
或者P=A[P/A,i,(n-m)]×(1+i)-m
例5 老王将于5年后退休,为使晚年幸福,计划从
退休起的30年间,每年拿出24万元用于补充社会养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cb=10 - -14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cb=10 - -14

100
3600
100
200
2800
200
300
1200
300
400
900
400
600
600
600
1200
300
1200
合计 3700 2000 1500 1300 1200 1500
2、图解法
绘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当订货批量为600千克时的总成 本最低,小于或超过这一批量都是不经济的。
金额 TC
2400
3、按照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分配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配率 =6000000/4040000=0.148515(元/人工小时)
甲产品制造费用=40000*0.148515=5940(元)
乙产品制造费用=4000000*0.148515=594060 (元)
4、按照作业成本计算法分配制造费用: 甲产品制造费用
作业成本法虽然出应用于两个层次分配制造 费用,但是,它却依据不同成本动因,将企业所发 生的制造费用归集汇总到相应的成本库,然后,再 根据各成本对象所消耗用的作业量,分配其在该成 本库中的作业成本。
5、成本计算对象的目的不同
传统成本计算法只是为了存货估价而将已发 生的费用分配到成本计算对象。
作业成本计算法则是为了管理决策,改进经 营过程而将已发生的费用分配到成本计算对象。这 一点可以从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二维”观念得到进 一步说明。见图表——5所示:
计算公式:
安全存量=(预计每天最大消耗用量-平均每天正常消 耗用量)*提前时间
订货点=(平均每天正常消耗用量*提前时间)+安全 存量
例题3 假设某企业存货订购的经济订货量为480千 克,30天订货一次,全年平均日需求量是16千克,每天 最大需求量为20千克,订货提前期为10天。则:

管理会计MAchp10-作业成本

管理会计MAchp10-作业成本

作业以及作业动因的确认和分类
• 作业的层级 库珀将作业分为单位作业、批别作业、 产品作业、过程作业
生产准备 次数(450) 客户订单 张数(200) 设备运转 小时(75000)
战略管理与FMS的必然性
传统分配率(以机器小时为分配基础) 分配率=$6000,000/75,000=8元/小时 (注75,000是基础,不是动因) 若A产品消耗资源 传统法总成本=1000*8=$8000 严格来讲:A产品实际消耗资源
战略管理与FMS的必然性
质控 生产准备 采购 客户订单 设备运转 100*200=$20,000 1*300=$300 10*105=$1,050 5*60=$300 2*1,000=$2,000 合计 成本 $23,650
战略管理与FMS的必然性
饮料 A 11 B 20 C 15 D 14 合计 60 平均 15 门票 0 8 4 4 16 4 吃饭 4 14 8 6 32 8 合计 15 42 27 24 108 27
第十章 作业成本法(ABC)
一、ABC的背景 二、ABC的特征与基本内容 三、案例
1.产品或服务成本
• 在管理会计的信息处理和应用中,按对 间接费用的不同处理方法,有三种不同 内涵的产品成本: (1)传统成本核算系统所计算的产品成本 (2)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产品成本 (3)作业成本法所确定的产品成本
战略管理与FMS的必然性
(1)机械弹性:为适应生产采纳特定的部品,对机器 进行调整的难易程度 (2)产品弹性:拥有经济且快速的由原产品向新产品 转型的能力 (3)工程弹性:一种部品能同时适用于多项工程 (4)作业弹性:一种作业可随时转换成另一种作业 (5)程序弹性:即使遇到故障也能继续加工希望的部 品 (6)产量弹性:针对产量的增减,均能合理运用而获 利 (7)扩充弹性:根据需要能立即扩充FMS的规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