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防艾学习知识讲座

合集下载

禁毒防艾教育宣传片课件

禁毒防艾教育宣传片课件
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不去非法血站卖血 不共用洗漱用品
夫妻之间相互忠诚,可以减少患性病和艾滋病的危险 使用严格消毒的注射器、使用测验合格的血液 尊重你的性伙伴,一起努力预防艾滋病
我们要关心和帮助艾滋病患者,鼓励他们积极治疗,减少传 播,健康生活
让艾滋病患者的生命重现色彩
No Im如 金,让我们珍惜生命,拒 绝毒品,预防艾滋病。
吸毒后患大,毁己又害他,为了你的家,劝君拒绝它。 日常生活中要有警觉戒备意识,记住!毒友不可交。
毒品有海洛因、大麻、鸦片、摇头丸。 毒品猛如虎,生命贵如金 吸毒一口,掉入虎口
一时吸毒,二日借金,三月偷抢,四年徒刑 一吸心奋,二吸上瘾,三吸丢性命 爱自己,防艾滋 哪怕就吸一点点
艾滋病可通过针头、注射器、手术刀、输液器等传播 吸毒是自作自受,后悔莫及
共用注射器吸毒会传播艾滋病 吸毒者犹如与狼共舞
感染艾滋病的母亲会传病给自己的婴儿 吸毒后患大,毁己又害他,为了你的家,劝君拒
性伙伴越大,绝感它染。的危险越大 日打常喷生嚏活、中咳要嗽有、警握觉手戒、备拥意抱识不,会记传住染!艾毒滋友病不可 公用钱币,一起劳动,一起游泳交、洗浴、公用电话不会传播
共用碗筷、被褥、厕所、蚊虫叮咬不传播 教育孩子不吸烟、不喝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
202X
年终总结
点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珍惜生命—禁毒、防艾 新场二小防艾知识学习
目录
CONTENTS
01 毒品有海洛因、大麻、鸦片 、摇头丸
02 毒品猛如虎,生命贵如金 03 吸毒一口,掉入虎口
一时吸毒,二日借金,三月偷抢,四年徒刑 一吸心奋,二吸上瘾,三吸丢性命 哪怕就吸一点点
真后悔,不该吸上这可恨的毒 吸毒是自作自受,后悔莫及 吸毒者犹如与狼共舞

禁毒防艾知识

禁毒防艾知识

禁毒防艾知识(第一篇)一、禁毒知识毒品是指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能够引起人体多种生理、心理反应,包括了各种毒瘤。

长期吸食毒品会使身体产生依赖并且危害自身健康,久而久之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禁毒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 毒品的分类毒品分为五类:可卡因及其衍生物类、鸦片类、大麻及其类固醇、合成毒品类、神经毒品类。

2. 毒品的危害a. 身体上的危害:长期吸食毒品会对身体产生多种疾病,如间质性肺炎、心脏病、肝炎、肾炎等。

b. 心理上的危害:毒品会对人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使人心态烦躁,神经过度紧张,易怒易躁,不容易集中注意力。

c. 社会上的危害:由于吸毒会使人易产生犯罪行为,因此,毒品也是犯罪的一种原因。

3. 禁毒的重要性禁毒是维护社会和谐和公共安全的重要手段,能够减少犯罪率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宁。

另外,禁毒还能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

二、防艾知识艾滋病病毒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是一种只能在人体免疫系统中被繁殖、侵染、破坏的病毒。

这种病毒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也是当今世界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

因此,防艾是每个人都需要知晓的重要内容。

1. 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使用共用针具或注射针具、其他方式等等。

2. 预防艾滋病a.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教育、宣传、媒体等各种途径,让人们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以及如何避免和减少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b. 保持健康习惯:适度运动、健康饮食、戒烟限酒等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也可降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c. 安全保护: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如使用安全套等措施,以减少性传播的发生;不轻易使用共用针、避免血液接触等也可降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3. 重视艾滋病防治防止艾滋病的传播和治疗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政府也应积极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和感染。

禁毒及防治艾滋病教育PPT课件

禁毒及防治艾滋病教育PPT课件

个人和社会责任
强调个人在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中的责任和作用,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相关工作 。
对个人的期望
提高意识与责任感
希望学习者能够深刻认识到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的重要性,增强自我 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积极传播所学知识
鼓励学习者将所学的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提高 整个社会的防范意识。
实际行动参与
期望学习者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积极参与禁毒和防治 艾滋病的相关活动,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谢谢
THANKS
禁毒的方法
01
02
03
04
禁毒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公众 普及毒品危害知识,提高公众
的禁毒意识。
严厉打击毒品犯罪
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毒品 生产、贩卖和吸食等犯罪行为
,遏制毒品蔓延。
戒毒康复
为吸毒人员提供戒毒康复服务 ,帮助他们戒除毒瘾,重返社
会。
社区戒毒
建立社区戒毒机制,对吸毒人 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
艾滋病的危害
身体健康危害
艾滋病是一种致命的性传播疾病, 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免疫系 统崩溃,感染各种疾病,甚至死
亡。
心理健康危害
艾滋病患者常常遭受歧视和排斥, 导致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
题。
社会危害
艾滋病会破坏家庭、社区和国家 的发展,导致经济损失和社会不
稳定。
毒品与艾滋病的关联
传播途径相似
将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 相结合,提高公众对两者危害
的认识。
共享资源
整合禁毒和防治艾滋病资源, 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
联合执法
加强禁毒和防治艾滋病执法部 门的合作,共同打击毒品和艾 滋病相关犯罪。

禁毒防艾知识培训PPT幻灯片课件

禁毒防艾知识培训PPT幻灯片课件
25
二、认识艾滋病
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它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目前尚无预 防疫苗、又无有效治愈办法且病死率极高的传染 病。艾滋病病毒(HIV)通过严重破坏人体免疫功 能,造成人们的抵抗力极度低下,最终致全身脏 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
11
常见新型毒品种类及毒性
冰毒:“甲基苯丙胺”,外观纯白色结晶体,中枢兴奋剂, 表现为妄想、好斗、错觉;
摇头丸:致幻型苯丙胺类毒品,表现为活动过度、情感冲 动、性欲亢进、嗜舞等;
K粉:即“氯胺酮”,静脉全麻药,易溶于水,出现幻听、 幻觉、幻视,易让人产生冲动,所以又称“迷奸粉”或 “强奸粉”;
调查显示: 新型毒品吸食者大多年龄在16岁至36岁,对于初
始选择新型毒品的原因,82.4%的人选择了好奇心 的驱使。而目前选择新型毒品的原因,76.5%的人 是为了解除烦恼和寻求快感。
10
为何青少年易沾染新型毒品?
现在的青少年敢于尝试新鲜事物,追求新奇, “酷”、“爽”、“炫”、“劲”、“high”等 词汇反映了他们追求的就是快速的和极端的快感, 新型毒品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由于青少年往往 对新型毒品的危害知之甚少,认为“这又不是海 洛因 ,玩玩而已”。他们认为摇头丸、K粉不是 毒品,属于“娱乐消遣”药品,认为吸食后不上 瘾,对身体危害不大,等上瘾了再后悔也就晚了。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毒品犯罪法律制裁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 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禁毒防艾的小知识整理学习

禁毒防艾的小知识整理学习

禁毒防艾的小知识整理学习导致吸毒的原因导致吸毒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是:1、好奇心驱使,逐渐发展成瘾;2、思想空虚,寻找刺激;3、不相信吸毒上瘾后戒不了,结果不能自拔;4、因不知情被欺骗、引诱吸毒;5、亲友间的相互影响;6、精神苦闷,情绪低落,以吸毒麻醉自己,解脱苦恼;7、因治疗疾病,长期服用某种产生依赖性的药物而成瘾。

必知的防艾常识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

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预防。

2、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所以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绝大多数感染者要经过5mdash;10年时间才发展成病人,一般在发病后的2mdash;3年内死亡。

3、与艾滋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室等公共设施传播,也不会经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等途径传播。

4、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5、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6、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正规医院能提供正规保密的检查、诊断、治疗和咨询服务,必要时可借助当地性病、艾滋病热线进行咨询。

7、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8、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注射、使用没有严格消毒的拔牙和美容器具等,正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9、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们是疾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帮助。

家庭和社会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变危险行为,配合治疗,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命,也有利于艾滋病的预防和维护社会安定。

10、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禁毒防癌艾滋病预防知识

禁毒防癌艾滋病预防知识

使用毒品
使用成瘾性药物可能性
吸烟
饮酒
降低判断力
危险性行为
吸毒
静脉吸毒
共用注射器
AIDS
携手防艾,让爱没有距离
-禁毒艾滋病预防知识讲座-
主讲人:XXX
时间:202X年
毒品种类及危害
防毒常用的措施:
一是:直接拒绝; 二是:找借口溜走; 三是:提出相反意见或转移话题; 四是: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110); 五是: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艾滋病含义及传播途径
艾滋病是什么?
• 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简称HIV)侵入人体后 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 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 艾滋病(AIDS)是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 简称,即“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 。
艾滋病含义及传播途径
艾滋病有哪些传播途径?
性途径传播 血液途径传播 母婴途径传播
艾滋病含义及传播途径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
急性感染期
2-12周
感染成功 类感冒症状
拔牙及共用剃须刀等。
艾滋病含义及传播途径
母婴传播
感染艾滋病的母亲,在妊娠期间、分娩过程中或 产后哺乳可能将艾滋病传染给下一代。
在不进行干预的情况下母亲传给下一代的几率是 15%-50%。
在进行干预的情况下,其感染几率最低可降到 2%以下。
艾滋病的危害
一旦感染艾滋病,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哪些危害?
艾滋病预防

禁毒与艾滋病知识PPT课件

禁毒与艾滋病知识PPT课件

02 艾滋病知识
艾滋病的定义与传播途径
总结词
了解艾滋病的基本定义和传播途径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
详细描述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主要 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导致身体虚弱,容易感染其他疾病。传播 途径主要是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艾滋病的症状与危害
总结词
了解艾滋病的症状和危包括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影响,如身体损害、心理障碍、违法犯罪等。
详细描述
毒品对个人的危害表现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长期吸毒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丧失, 出现各种疾病症状,如肝炎、肺炎、心脏疾病等。同时,毒品还会导致心理障碍,如焦 虑、抑郁、幻觉等,严重时甚至出现自杀倾向。此外,毒品还容易导致违法犯罪行为,
吸毒者常常面临心理困境,如焦虑、 抑郁等,需要关注其心理健康,提供 心理支持和辅导。
支持与帮助艾滋病患者
尊重与理解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但艾滋病 患者同样是我们的同胞和朋友, 他们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和理解。
提供医疗支持
艾滋病患者需要接受专业的医疗治 疗和支持,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寻求 医疗帮助,并给予他们必要的医疗 援助。
详细描述
艾滋病早期可能出现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体重 下降、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艾滋病对身体危害极大,可能导致各种 感染、恶性肿瘤等疾病,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艾滋病的预防与治疗
总结词
预防和治疗艾滋病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详细描述
预防艾滋病主要通过避免高风险行为、使用安全套、不共用注射器等措施。治疗 艾滋病主要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提高免疫功能,减少病 毒传播。及早发现和治疗对控制病情发展至关重要。

禁毒防艾知识讲座1

禁毒防艾知识讲座1

禁毒防艾知识讲座1第一篇:禁毒防艾知识讲座1禁毒防艾知识讲座材料认识毒品一、毒品的概念(一)毒品一词的由来毒品一词是现代社会用语,据说最早出现在欧洲,是人们在了解了鸦片等麻醉药物的危害之后才开始使用的。

因此,作为一个社会用语,至今不过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在中国,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使用“毒品”一词,到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才流行起来。

清代中期以来,尤其鸦片战争期间,当时只说“禁烟”,鸦片烟与毒的字面联系仅限于“流毒天下,为害巨甚”(林则徐语)及“毒害之烈”层面上,尚未出现“烟毒”连用的情况。

当时的烟,即今日所说的毒品,在法律条文中,无论是《大清刑律》,还是《新刑律》,也只规定“鸦片罪”,未见“毒”的罪名。

将鸦片称为毒的,最早是1904年在福建发起成立的“去毒社”。

民国初期,已有“烟毒”连用见诸报端。

1924年,以“拒毒会”为名的组织出现,并出版《拒毒月刊》。

这时的“毒”或“烟毒”是鸦片的同义语。

新中国成立后,“毒品”一词已在社会上广泛使用,但解放初期的有关法律文件称“鸦片烟毒”,或将“禁烟禁毒”并提,很少单独用“禁毒”。

这里的烟毒专指鸦片类毒品,而没有其它毒品的含义。

虽然我国1979年《刑法》规定了“毒品犯罪”的几种罪名,并且在1982年的解释中已将杜冷丁、咖啡因、安钠咖等包括在内,但正式使用时仍然以“禁绝鸦片烟毒”作为概括词,可见“毒”仍指鸦片类毒品,而未对“毒品”作出一个明确的法律定义。

直到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中才出现法律意义上的毒品定义。

(二)对“毒品“的不同理解与其他社会用语一样,毒品一词的内容和含义,是随着时代、国度、民族、文化及所有者的角度不同而不断变化。

在一般人眼里,毒品是一种可使人身体伤害、精神颓废、病痛死亡以及引发犯罪的毒物。

对于种植者来说,毒品是他们赖于生存的农作物,可用来换取金钱和食物。

在贩毒者看来,毒品就是金钱和利润。

在中国19世纪40年代,毒品就是指鸦片烟,而20世纪50年代之后,海洛因、可卡因逐渐成为毒品概念外延的主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以来,甲基苯丙胺(冰毒)成为毒品家族中的重要成员;90年代后,“摇头丸”、K粉(氯胺酮),迷幼剂等新型毒品开始流行。

小学禁毒防艾知识讲座讲话稿(精选3篇)

小学禁毒防艾知识讲座讲话稿(精选3篇)

小学禁毒防艾知识讲座讲话稿(精选3篇)小学禁毒防艾知识讲座篇1老师们、同窗们:大家早上好!我是三(2)班的---,今天我报告的标题是《加强禁毒意识,自发抵制毒品》同学们,我们是国度的将来,民族振兴的盼望。

然而,近年来,在个别青少年身上产生了吸毒、藏毒行为,甚至走上贩毒的犯法途径。

数字表明,我国最近多少年轻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终在吸毒人口中占80%左右,16岁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数比去年又有所增添,首次吸毒者中甚至已经呈现了六七岁的儿童。

那么,青少年应该如何避免吸毒呢?一、接收毒品基础常识跟禁毒法律法规教导,懂得毒品的危害,理解“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情理。

二、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摆脱懊恼和苦楚,毒品能给人带来快活等各种甜言蜜语。

三、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动的人。

如发明亲朋挚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必定要劝阻,并要讲演公安机关。

四、即便本人在不知情的情形下,被勾引、诈骗吸毒一次,也要爱护自己的性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作为一名学生,应当踊跃普遍地加入禁毒宣扬,这是每一个国民的任务。

禁毒工作人人有责,人人都要为社会禁毒作奉献。

让咱们一起尽力,独特发明一个健康的生涯环境。

小学禁毒防艾知识讲座讲话稿5今天,我们生活在这个美丽世界里,这里有鸟语花香,有春华秋实,有无限的亲情,有万分的友爱。

但是,总有一些苍蝇,有一些病毒,切入我们的视野,啃食我们的肌体,折磨我们的感情。

毒品,一个吞噬着生命与前途,抹杀了一个文明辉煌的恶魔,如今它正扇动着腐臭的翅膀,飞过中国那段惨痛的历史,来到了你我的身边。

同学们,你们有见过身体抽搐痛哭流涕的十六岁少年爬上高楼一坠而死的的恐怖情景吗?有见过精神失常的司机把路人压在车轮之下尸首分离,脑浆迸裂的悲惨场面吗?如果这些电视上的镜头就发生在你的身边,你想到了什么?是的,我们都想到了那个罪魁祸首——毒品!吸毒能使你妻离子散,倾家荡产,甚至能让你从这个世界上永远消失。

你以为这是无稽之谈杞人忧天吗?不,我并不是在此吓唬大家,我只是想让大家都来关心一个既普通,又与我们密切相关,却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一个关于禁毒的问题。

关于禁毒和艾滋病的预防知识

关于禁毒和艾滋病的预防知识

关于禁毒和艾滋病的预防知识
禁毒预防知识:
1.了解毒品:了解各类毒品的种类、危害和成瘾机制,包括大麻、可卡因、海洛因等。

2.教育宣传:通过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毒品的认识和意识,包括学校、社区、媒体等渠道。

3.倡导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鼓励人们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缓
解压力和焦虑,如运动、社交活动、艺术创作等。

4.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建立毒品依赖个体的社会支持系统,包
括家庭、朋友、社区机构、康复中心等。

5.制定严厉的法律法规:加强打击毒品犯罪行为,制定严厉的
法律法规,做到法律威慑和惩罚。

艾滋病预防知识:
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2.安全性行为:通过正确使用安全套等方式来降低性传播艾滋
病的风险。

3.不共用注射器:避免与他人共用针头、注射器等毒品使用工
具。

4.检测与咨询:定期进行艾滋病的检测,并咨询医生或艾滋病
防治机构的专业人士。

5.治疗和支持:如果感染艾滋病,应及时寻求医疗治疗和支持,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抗病毒治疗。

6.减少母婴传播:孕妇应接受艾滋病毒检测,如果感染应积极
接受抗病毒治疗,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婴儿感染的风险。

7.宣传教育:积极做好艾滋病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
对艾滋病的认识和意识,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和偏见。

《禁毒防艾教育》课件

《禁毒防艾教育》课件

家庭教育
家长应该成为孩子们的 正面榜样,并与他们有 良好的沟通,教育他们 拒绝毒品、保护自己。
禁毒防艾教育的成效评估
1 成效评估的意义
通过成效评估,可以了解教育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育措施,提高禁毒防艾教育 的实效性。
2 成效评估的方法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统计数据等方法来评估禁毒防艾教育的成效,并分析影响成 效的因素。
《禁毒防艾教育》PPT课 件
欢迎大家来到本次《禁毒防艾教育》的PPT课件。在本次课件中,我们将分享 关于禁毒和防艾的重要知识和实施方式,以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禁毒教育
1 什么是毒品?
毒品指对人体产生药理作用,能够改变人的意识、情绪、思维、感官等能力,并可能导 致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的物质。
2 毒品的危害
2 对社会的影响
通过禁毒防艾教育,可以减少毒品滥用和艾滋病传播,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和谐。
禁毒防艾教育的实施方式
学校教育
将禁毒防艾教育纳入学 校课程,通过课堂教学 和校园宣传来普及知识 和增强学生的意识。
社区宣传
通过社区活动、讲座和 展览等形式,向社区居 民传播禁毒防艾知识, 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
毒品对个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交关系都会带来严重危害,导致行为异常、认知 能力下降以及法律问题。
3 如何拒绝毒品?
学会说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并主动与他人分享毒品的危害和后 果。Fra bibliotek防艾教育
1 什么是艾滋病? 2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3 如何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 缺陷病毒(HIV)感染 导致的一种病毒性传 染病,它会损害人体 免疫系统,使人体容 易感染其他疾病。
3 成效评估的案例分析

禁毒防艾毒品艾滋病预防知识讲座课件PPT

禁毒防艾毒品艾滋病预防知识讲座课件PPT

ANTI-AIDS THEMATIC
携手抗艾,让爱没有距离。
禁毒防艾禁毒艾
艾I滋I病I预I防I知I识I讲I座
0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并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自 觉规范日常行为。不结交有吸 毒、贩毒行为的人。
02
不要有我只尝试一次,以后不 再吸毒就不会上瘾的这种想法。 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
03
各种花言巧语。从日常小事做 起,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 烟喝酒等不良嗜好。
ANTI-AIDS THEMATIC
PART 03
什么事艾滋病
携手抗艾I让爱没有距离
毒品与艾滋病的关系
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 因为吸毒者常常共用针管、 针头,为艾滋病毒经血液 传播提供有利条件。
ANTI-AIDS THEMATIC
PART 05
如何预防艾滋病
滋I病I预I防I知I识I讲I座
携手抗艾I让爱没有距离
如何预防艾滋病
如何预防艾滋病
01
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 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 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 时消毒。
0 2 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 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 针灸,手术。
如何预防艾滋病
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 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 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总结与呼吁:相互关爱,共享生命!毒品、艾滋 病离我们都很近。毒品,不仅是全球性的灾难,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 它也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 地认识毒品,认识艾滋病,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禁毒防艾专题讲座

禁毒防艾专题讲座

禁毒、防艾专题讲座周恩来红军小学西校区(山阳小学)从1985年我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起,到今年7月底,全国累计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达到214300例,艾滋病患者达到56758例,死亡18246例。

新疆、云南、四川等部分地区艾滋病注射吸毒人群感染率超过50%。

1995年6月,凉山州在云南遣返的吸毒人群中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

截至2008年8月底,全州累计发现HIV感染者9861例,其中,发病413例,死亡306例,因艾滋病死亡78例,2010年西昌市静脉吸毒人群中的累计HIV感染者/AIDS患者人数约为1 070,HIV感染率约为18%;如果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使得HIV感染者的传染性降低50%,则到2010年累计HIV感染者/AIDS患者人数约为630,HIV感染率约为8%.西昌,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也是艾滋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凉山州自1995年6月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不到15年时间,已迅速和云南德宏、河南驻马店、新疆伊犁比肩成为全国四大艾滋病重灾区之一。

截止2008年9月,四川省的HIV/AIDS已占全国发现的HIV/AIDS第六位,而凉山州HIV/AIDS已占四川省发现的HIV/AIDS第一位。

一、凉山州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和人口状况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与省内攀枝花,乐山,雅安,宜宾,甘孜等市州及云南省部地区接壤.辖17个县市,首府西昌市.面积60,423平方公里.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区.气候垂直差异极大,主要以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为主.境内居住着彝,汉,藏,回,苗,蒙古,僳僳等38个民族.全州总人口428.56万人,其中彝族人口192.56万人,占总人口的45%,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少数民族类别最多的地区.(二)经济发展与贫困状况1.经济发展状况凉山州自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州国民经济保持了健康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自96年以来,全州GDP增幅保持在10%左右.到2006年末,全州GDP达到300.22亿元,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49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38元;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7,452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725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异明显.2.贫困状况凉山州属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有11个县被列为全国扶贫工作重点县,占四川全省扶贫工作重点县的30.55%;全州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153万,占农村总人口的42.26%,人均纯收入低于625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58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6%,比全国高13个百分点.二,艾滋病流行概况(一)凉山州艾滋病流行现状1995年6月20日,凉山州在云南遣返的吸毒人群中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截止2008年8月底,全州累计发现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9861例,其中,发病413例,死亡306例,因艾滋病死亡78例.HIV/AIDS人数占四川省发现HIV/AIDS 总数的50%以上,列四川省第1位.1.地区分布截止2008年8月底,全州17个县(市)均已发现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同县(市)疫情差别大.其中,布拖2929例,占全州的29.7%;昭觉2786例,占全州的28.3%;西昌874例,占全州的8.86%;美姑810例,占全州的8.21%;越西810例,占全州的8.21%;金阳324例,占全州的3.29%;甘洛297例,占全州的3.01%.这7个县(市)的HIV/AIDS人数占全州总数的89.54%.宁南,木里,会东,会理,4个县累计报告的HIV/AIDS人数不足70例.2.时间分布2002年前,凉山州仅通过病例报告和少量的监测哨点发现感染者,因此HIV 感染者增长较为缓慢,每年发现的病例未超过160例;2002年后,随着凉山州监测点的不断增多和筛查力度的不断加大,感染者开始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如2002年新发现的感染者是2001年的2.6倍,2003年与2002年基本持平,2004年是2003年的2.7倍,2005年与2004年基本持平,2006年和2005年相比,增长59.56%,2007年是2006年的2.2倍.2008年仅1-8月已新发现感染者2162例.(二)凉山州艾滋病流行特点(1)波及区域不断扩大,局部地区流行严重.在1995年至1998年的4年间,凉山州的17个县(市)中有15个县(市)被艾滋病疫情迅速波及,2004年和2005年,最后的两个县即会东县和木里县也报告了艾滋病疫情.整个凉山州疫情呈现全面波及,局部县(市)流行严重的态势,如布拖,昭觉,西昌,越西,美姑等县报告的疫情较重,而宁南,木里,会东,会理,盐源等县报告的疫情较轻.(三)安哈镇情况目前发现14例,追踪到位有4例三、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HIV,又称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中小学生禁毒防艾宣传教育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中小学生禁毒防艾宣传教育

如何预防毒品的侵害
记忠告 1、要时刻牢记“一朝吸毒,终生难戒”、“时不慎,痛悔一生”这样的忠告。旦沾染是很难真正戒断的, 而且戒毒也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
抵诱惑 2、面对诱惑要增强自控能力。毒贩子专门勾引意志薄弱的青少年, 赠送毒品尝试,等你一旦.上瘾,欲罢不能时,再向你高价贩卖,榨取 你的钱财。。
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 题。1983年,人类首次发现HIV。,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传播途径: 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 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 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 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要自强 6、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困难和挫折往往能够锻炼和考验我们,成为人生- -笔宝贵的财富。要 成就- -番大业,不经过反复的磨练和考验是不可能的,“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在困难和 挫折面前要自强,要学会把握自己,战胜自我。做到了这一点,就是真正的强者。
防艾篇
认识艾滋病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名称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Syndrome, AIDS。 是人类因为感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 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
艾滋病对个人、社会造成哪些危害?
1、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 • 生理上:身体上承受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 • 心理上:心理上产生巨大压力社会上:易受歧视,很难得到关心和照顾
2、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 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 • 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 • 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

禁毒防艾宣传讲座

禁毒防艾宣传讲座
2023
禁毒防艾宣传讲座
目录
• 禁毒防艾概述 • 毒瘾对个人及家庭的影响 • 艾滋病的预防及防护 •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01
禁毒防艾概述
什么是毒品?
毒品定义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 、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 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危害
长期吸食毒品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如导致免疫 力低下、器官感染、中枢神经损伤、甚至死亡等。
02
毒瘾对个人及家庭的影响
毒瘾对个人身心健康的危害
身体损害
吸毒对身体产生严重损害,如导致肝脏、心脏等重要器官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心理障碍
吸毒导致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等,严重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
毒瘾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家庭关系破裂
吸毒者往往忽视家庭和亲情,导致家庭关系疏远、破裂,甚 至家暴、犯罪等行为。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输血前应进行检测,避免不必要的 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防护措施
性传播
与感染者发生性行为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 一。
母婴传播
母亲感染艾滋病后,通过胎盘、分娩和母乳喂养 等途径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
血液传播
输入感染的血液、与他人共用针具等行为容易感 染艾滋病。
防护措施
避免与他人共用可能引起血液接触的物品;使用 安全套;不参与非法吸毒和卖淫等行为;献血前 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真实情况,并接受检测。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定义
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病毒性感染,主 要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艾滋病危害
艾滋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疼痛、关节疼 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后期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崩溃,引发各种感染和恶性 肿瘤等疾病,甚至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毒防艾知识讲座西定乡中心小学李进仙第一章认识毒品第一节什么是毒品一、毒品的概念(一)毒品一词的由来毒品一词是现代社会用语,据说最早出现在欧洲,是人们在了解了鸦片等麻醉药物的危害之后才开始使用的。

因此,作为一个社会用语,至今不过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在中国,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使用“毒品”一词,到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才流行起来。

清代中期以来,尤其鸦片战争期间,当时只说“禁烟”,鸦片烟与毒的字面联系仅限于“流毒天下,为害巨甚”(林则徐语)及“毒害之烈”层面上,尚未出现“烟毒”连用的情况。

当时的烟,即今日所说的毒品,在法律条文中,无论是《大清刑律》,还是《新刑律》,也只规定“鸦片罪”,未见“毒”的罪名。

将鸦片称为毒的,最早是1904年在福建发起成立的“去毒社”。

民国初期,已有“烟毒”连用见诸报端。

1924年,以“拒毒会”为名的组织出现,并出版《拒毒月刊》。

这时的“毒”或“烟毒”是鸦片的同义语。

新中国成立后,“毒品”一词已在社会上广泛使用,但解放初期的有关法律文件称“鸦片烟毒”,或将“禁烟禁毒”并提,很少单独用“禁毒”。

这里的烟毒专指鸦片类毒品,而没有其它毒品的含义。

虽然我国1979年《刑法》规定了“毒品犯罪”的几种罪名,并且在1982年的解释中已将杜冷丁、咖啡因、安钠咖等包括在内,但正式使用时仍然以“禁绝鸦片烟毒”作为概括词,可见“毒”仍指鸦片类毒品,而未对“毒品”作出一个明确的法律定义。

直到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中才出现法律意义上的毒品定义。

(二)对“毒品“的不同理解与其他社会用语一样,毒品一词的内容和含义,是随着时代、国度、民族、文化及所有者的角度不同而不断变化。

在一般人眼里,毒品是一种可使人身体伤害、精神颓废、病痛死亡以及引发犯罪的毒物。

对于种植者来说,毒品是他们赖于生存的农作物,可用来换取金钱和食物。

在贩毒者看来,毒品就是金钱和利润。

在中国19世纪40年代,毒品就是指鸦片烟,而20世纪50年代之后,海洛因、可卡因逐渐成为毒品概念外延的主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以来,甲基苯丙胺(冰毒)成为毒品家族中的重要成员;90年代后,“摇头丸”、K粉(氯胺酮),迷幼剂等新型毒品开始流行。

在国际社会中,第一个禁毒公约即1912年的《海牙鸦片公约》仅将鸦片视为毒品,1936年的《禁止非法买卖麻醉品公约》才将毒品的范围扩大到其他鸦片制剂;1961年联合国的《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把非法种植罂粟、古柯和大麻列为禁止和惩治的行为。

直到《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又将非法精神药物包括在内;1988年制订了《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品和精神药物公约》。

可见“毒品”一词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

从不同的角度可对毒品作出不同的理解。

化学家认为毒品是一种由其化学特性而改变现存生物体结构或功能的物质,所强调的是其中的化学成分对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影响。

医学家认为毒品是指对所有者产生依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吸毒是一种药物滥用行为。

法学家认为毒品的实质不在药品,而在于其非法性,是一种违禁品,只有经法律明文规定禁止非法使用的药品,才属于毒品。

可见,“毒品”一词具有科学性和法律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这一定义具有法律效力,是区分毒品与非毒品的法律依据。

毒品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依赖性、危害性和违法性。

1、依赖性。

分为生理依赖性和心理依赖性两个方面。

生理依赖性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不断地使用某种药物带来的生理上的变化,表现为一种周期性或慢性中毒状态,需要继续使用该药方能维持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否则会产生一系列机能紊乱和损害反应(称为戒断症状或撤药反应)。

生理依赖性的产生及其严重程度除了与吸毒者个体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外,还与所滥用药物的种类、用药时间、频度和剂量等有关。

2、危害性。

毒品的泛滥不仅对吸毒者本人,而且对其家庭、社会都产生极大的危害。

3、非法性(违法性)。

我国法律规定,吸食毒品、制造毒品必须受到法律处罚,对走私、贩卖、运输、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非法持有毒品强迫他人吸毒等行为是作为犯罪而予以严惩的。

二、毒品的分类现在国际上对毒品的分类没有做出统一的规定,这是因为毒品与药品之间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药物滥用因人而异,并且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同时毒品的种类在不断增加,新品种不断出现。

各国立法、司法机构、政府或医学界,对毒品的依赖性、危害性和非法性持不同的认识和标准,在分类上无法做到完全统一。

我国1990年的《关于禁毒的规定》和1997年修订的新刑法,将毒品分为麻醉品和精神药物两类,与国际公约的分类一致。

我国的法律未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酒精、烟草及某些挥发性溶剂认定为毒品。

(一)按法律管制分类1、麻醉药品国际《1967年麻醉品单一公约》管制的有128种,我国1996年颁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中规定的有118种。

常见的有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类。

2、精神药物国际《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管制的有99种,我国1996年颁布的《精神药物品种目录》中规定的有119种。

常见的有苯丙胺类、镇静催眼类药物、迷幻剂等。

(二)按来源分类1、天然类毒品主要有鸦片、大麻、古柯等。

2、人工合成类毒品如苯丙胺类、镇静催眼类药物等。

3、半人工合成类毒品主要指经天然品直接加工成毒品,如经鸦片提炼出吗啡,吗啡经与醋酸酐反应制得海洛因。

古柯叶经化学处理后得到可卡因、麻黄碱经化学加工成苯丙胺。

(三)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作用分类1、兴奋剂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作用的药物,如可卡因,苯丙胺等。

2、抑制剂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的药物,如巴比妥、安定类药。

3、迷幻剂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迷幻作用的药物,如苯环已哌啶(PCP),麦角酰二乙胺(LSD),麦司卡林(仙人球中的一种成分)。

三、我国毒品问题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毒品问题始于葡萄牙及英国殖民主义向中国贩卖鸦片之时,期间经历了不断蔓延和加剧的过程,中华民族经历了极大的苦难和屈辱。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仅用三年的时间彻底铲除了在中国蔓延了200余年的烟毒瘟疫。

中国“无毒国”的称号保持了30年。

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在国际毒潮的侵袭下,尤其是金三角贩毒集团实施毒品北上,建立“中国通道”后毒品问题再度在中国出现。

(一)我国毒品问题的历史1、清朝时期毒情概况在很早以前,人类就发现了罂粟及其制成品鸦片具有药用价值,但都没有认识到它的毒性。

在盛唐时期,含有鸦片的制剂“福寿膏”被作为贡品传入中国,但由于其价格非常昂贵,故鲜为人知。

1578年,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把“阿芙蓉”(即鸦片)作为一种新的药物收入,并说明它是“罂粟花之津液”。

1517年,葡萄牙开始与中国通商。

在葡萄牙商人输入中国的商品中,最大宗的就是鸦片。

英国商人很快就仿效葡萄牙商人,把鸦片走私作为掠夺中国财富,筹集原始资金的最佳手段。

172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首次把从马德拉斯购入的鸦片运到广州销售,获得丰厚利润,从此一发不可收,全面向中国推销鸦片,从开初的每年数百箱增加到后来每年1000箱,取代了葡萄牙商人,成为向中国走私鸦片最多的贩毒者。

据统计,从1800~1839年的40年间,输入中国的走私鸦片就有63万多箱,使中国流失6亿银元。

大量鸦片的输入毒害了人民的健康,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期间,中国吸食鸦片者在200万人以上,官吏吸食鸦片疏于政务,士兵吸食则使军队失去战斗力。

鸦片战争以后,大约从1842~1905年,伴随着《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鸦片贸易成了合法化,其结果是国外鸦片进口量继续增长,并刺激了国产鸦片的迅速增长,到19世纪90年代末,全国的自产鸦片量已达60万担,是同期进口鸦片的10倍,全国吸食鸦片人数达到2000万人,遍及社会各个阶层。

中华民族也因此蒙上了“东亚病夫”的耻辱称号。

鸦片烟毒的严重泛滥及其造成的巨大危害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破坏了国家的经济基础,而且动摇了执政政府的统治,为挽救清王朝消亡的命运,1901年1月29日,光绪皇帝下诏变法,开始了晚清政府最后的“十年禁烟”计划,至1911年,国产鸦片减种70%,全国约有上百万吸食鸦片者戒除毒瘾,上万家烟馆被关闭。

2、中华民国政府时期毒情概况从1911~1917年,无论是孙中山的南京临时政府时期,还是袁世凯的北洋政府时期,在禁烟方面都基本上秉承了清末第二次严禁时期的有关措施。

1917年,经中英会勘后,双方联合宣布了中国境内已全部实现罂粟禁种的消息,并依照条约终结了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历史。

但由于军阀割据混战,中央政府失去控制全国局势的能力。

以致出现了“以毒养军、以军护毒”成为各地普遍现象,导致民国初年几近控制的鸦片烟毒又再度泛滥。

在南京国民政府执政的初期,重拾前人敛财之道,以烟税为财源,重新实行“寓禁于征”的政策,从而致使鸦片烟毒在中国历史上泛滥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据有关文献显示:1929~1933年,中国罂粟种植总面积约为8000万亩,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6.1%;中国鸦片年产量达6000万公斤,约占全球鸦片总量的5/6。

与此同时,日本等外国帝国主义大肆向中国走私吗啡、海洛因、红丸(主要成份为海洛因、吗啡等)毒品。

中国吸食鸦片及其他毒品的人口约为8000万人,约占当时总人口的16.8%。

这一时期成为中国烟祸肆虐的巅峰。

3、建国初期禁毒概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展了规模空前的禁毒运动。

1950年初,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向各行政区人民政府及中央直辖市、各省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

《通令》历数了鸦片烟毒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规定了严禁鸦片烟毒及其他毒品的办法:各级政府“应做广泛的禁烟禁毒宣传”:在烟毒较盛的一些地区,当地“应定出限期禁绝办法”;“得设禁烟禁毒委员会”;“禁绝种烟”;在全国范围内禁止“贩运制造及售卖烟土毒品”犯者“从严治罪“。

经两年的努力,至1952年春,从全国范围看,鸦片种植基本禁绝、贩卖与吸食烟毒的现象大大减少,烟毒泛滥不止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但是,一些地区毒品贩卖与吸食的活动还十分严重。

为彻底清除毒品,1952年初,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肃清毒品流行的指示》,禁毒进一步掀起高潮。

1952年以后的一两年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消除了吸毒现象。

通过努力,仅仅3年时间,一举扫除了贻害中国200年的烟毒。

在这场禁毒运动中,查实以种植、贩运、销售毒品为业人员369705名,其中51627名被依法处理,800名罪大恶极的罪犯被判处死刑;缴获鸦片类毒品339万两,制毒机械5716套,用于武装贩毒的枪支882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