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城市发展战略管理重点辅导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大纲及重点归纳以及考试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大纲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1、城市发展的动因城市形成和发展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2、城市化概念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具体的分析包括:人口(农业、非农业);地域(农村、城市);产业(农业产业、非农产业);空间形态转化(城市空间形态、农村空间形态);文化和生活方式;基础设施和环境.3、城市化发展的S形曲线初期阶段(小于30%左右):生产力水平低,发展速度较缓慢;中期阶段(30%~60%或以上):快速发展期;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农业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移,城市中工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1、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两种基本指向1、分散发展(指通过新建城市来缓解大城市的发展):1、田园城市(霍华德)2、卫星城、新城(恩维等)3、有机疏散(沙里宁)4、广亩城(赖特)2、集中发展:柯布西埃:指望通过对城市结构的重组在城市内部解决城市问题。
2、田园城市、卫星城、新城的概念⏹田园城市Garden City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以解决城市与自然隔离的矛盾和城市自发膨胀、土地投机等问题。
⏹卫星城: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元,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
⏹新城:改进的卫星城。
城中居住与就业岗位协调,具有与大城市相近似的文化福利设施配套,可以满足居民就地工作和生活所需,是一个职能健全的相对独立的城市。
3、有机疏散的城市发展方案、技术手段和特点指导思想:有机秩序的原则,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也应当成为人类建筑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城市发展战略管理
第三章城市发展战略管理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城市发展的相关经济学支撑、营销导向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作用和措施;理解:城市发展战略观:从资源到营销、城市营销的主要内容、学习型政府的内涵和特征、建立学习型政府的作用和意义、学习型政府的构建;掌握:城市发展战略的涵义、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城市发展战略的制订过程要点、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营销的内涵、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潜在重点。
第一节城市发展战略的涵义和内容一、城市发展战略的涵义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人们从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和可能变化的趋势预测出发,做出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全局的根本谋划和对策,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
二、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战略依据、战略愿景(战略目标)、重点战略、战略措施和战略反馈五个部分组成。
(一)战略依据城市发展战略的依据就是城市制定发展战略时的基础和发展条件,包括城市发展的环境,城市的经济、社会资源禀赋情况和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等,它们需要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来确认,这也是定位城市性质的基本依据。
城市发展战略依据主要通过历史分析方法、优劣机威(SWOT)分析方法,政经社技(PEST)分析方法和竞争—合作分析方法获取。
(二)战略愿景城市的战略愿景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最终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
在总体的战略愿景之下,城市发展战略还可以形成一定的发展目标体系,一般表现为城市现代化目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1)经济发展指标;(2)社会进步指标;(3)生活质量指标;(4)生态环境指标。
(三)重点战略重点战略是作用于对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主导意义而目前发展又比较薄弱,需要特别加强,且在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经济环节、产业部门或管理领域的战略举措。
(四)战略措施战略措施是针对实现战略过程中的矛盾所采取的策略和具体措施。
(五)战略反馈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多阶段的动态过程,前一个阶段的战略措施的结果以及外围环境的变化,将形成下一个阶段发展的基础状态。
《城市管理》教案
3.进一步拓宽城市建设资金来源的途径
第六章 城市环保管理
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
一、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
二、城市环境污染主要类型及其危害
1.大气污染
2.水体污染
3.环境噪声污染
4.固体废弃物污染
三、认识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坚持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第一节 城市管理一般原理
一、城市管理的理论基础
二、城市管理的管理学原理
1.学习管理原理对城市管理的意义
2.城市管理的一般管理原理
让学生熟悉城市管理的理论基础,掌握城市管理的一般原理
城市管理的一般原理
讲授
讨论
案例
同上
1.简述城市管理的理论基础?
2.简述城市管理的系统原理?
3.以具体事例分析城市管理中的反馈原理?
2.从城市生态学的角度把握城市环境保护
3.从生态和可持续发展观审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学生了解城市建设项目的内涵和特征,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熟悉城市环境污染主要类型及其危害,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掌握城市建设项目管理的程序以及城市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与管理
城市建设项目管理的程序以及城市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与管理
4
3
第二章 城市管理原理
第二节 城市管理的主要方法
一、行政管理方法
二、经济管理方法
三、法律管理方法
四、宣传和思想教育方法
五、目标管理法
第三节 城市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一、城市管理的目标与任务
(一)城市管理的目标
(二)城市管理的任务
二、城市管理的原则
1.统一管理与分级负责相结合
城市规划原理吴志强版-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1.1城市的定义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居民点就是城市1.2城市化城市化这一概念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1)人口职业的转变,即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三产业,表现为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2)产业结构的转变,工业革命后,工业不断发展,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相对下降,工业化的发展也带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村多余人口转向城市的第二、三产业。
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用地转化为非农用地,由比较分散、低密度的居住形式转变为较集中成片的、密度较高的居住形式,从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
1.3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可以用S形曲线表示:并且将城镇化划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市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加速阶段——当城市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
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补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
随着城市中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2.1我国城市规划思想来源(两个)阴阳五行堪舆学(风水学)2.2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托马斯·莫尔)太阳城(康帕内拉)新协和村(罗伯特·欧文)法郎吉(生产者联合会为单位傅立叶)2.3现代主要的城市规划理论田园城市理论卫星城镇规划理论雅典宪章邻里单位和小区规划有机疏散思想第三章城乡规划体制3.1城乡规划下的四大体系法规系统、行政系统、技术系统、运作系统3.2法规体系有哪几大类的法律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3.3法规系统(主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主干法:我国现行城乡规划的主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简称《城乡规划法》3.4城市规划的作用城市规划是通过引导和控制来实现对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架构,并保持城市发展的整体连续性城市规划行政体系:从国家中央政府到地方城镇政府规划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以及各个层面上机构权责的界定(理解概括:中央集权,地方自治,分级审批)城市规划技术体系:城市规划运作体系:(规划编制/开发控制)工作程序(三段式):调查、分析、规划第四章城市规划的价值观4.1什么是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
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注册会计师辅导《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第三章讲义3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第三章讲义3
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
二、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
(一)发展战略可选择的途径
1.外部发展(狭义内涵:并购)。
并购包括收购与合并。
2.内部发展(狭义内涵:新建)。
3.战略联盟。
(二)并购战略(掌握)
1.并购的类型
2.并购的动机
(1)避开进入壁垒,迅速进入,争取市场机会,规避各种风险。
(2)获得协同效应。
——用系统理论剖析协同效果
第一,购并后的两个企业的“作用力”的时空排列得到有序化和优化,从而使企业获得“聚焦效应”。
(统一调配)
第二,并购后的企业内部不同“作用力”发生转移、扩散、互补,从而,改变了公司的整体功能状况。
(优势互补与共享)
第三,并购后两个企业内的“作用力”发生耦合、反馈、互激振荡,改变了作用力的性质和力量。
(互相促进、再创新)
(3)克服企业负外部性,减少竞争,增强对市场的控制力。
——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
3.并购失败的原因
(1)决策不当的并购。
(上汽控股双龙)
波特的“吸引力测试”:理想的收购应该发生在一个不太具有吸引力但能够变得更具吸引力的行业中
①“进入成本”测试。
为收购企业而支付的溢价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城市管理学》期末考试辅导资料
《城市管理学》期末考试辅导资料2011年1月一、考试说明(一)题型、题量及分值(1)填空题10%(5题,每题2分)(2)选择题20%(含单项选择与多项选择,10题,每题2分)(3)名词解释10%(2题,每题5分)(4)简答题36%(3题,每题12分)(5)论述题24%(1题,24分)(二)考试的时间与形式90分钟闭卷考试二、复习指导考试复习以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手册为依据,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以下内容.●填空题(2分×5=10分)绪论1、城市的集聚性包含了诸多要素,主要包括人口的聚和经济活动的集聚.P52、现代意义的城市管理,主要是源起于古典经济学的思想.P203、《马丘比丘宪章》最大的特点在于表明了城市规划理论由“功能分区”向功能综合转变的强烈倾向.P224、城市管理思想的演进很大程度上是循着城市规划思想的阶梯进行的。
P215、英国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霍德华的“田园城市”方案的提出,一般被看作是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开端。
P21第一章市政管理的主体1、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作为它的派出机关。
P392、城市政府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在城市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之中,各部门如何实现其职能。
P543、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种形式.P434、我国城市行政管理,实行“两级政权三级管理”体制。
三级管理即市、区、街道.P585、随着信息技术和3S(GIS、GPS、RS)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使用,市民参政城市管理已经成为国内外城市即时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P76第二章现代城市管理基础理论1、传统公共管理和新公共管理在管理手段上的区别突出表现在对私营企业的态度上。
P862、外部规模经济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达到。
一种是地方化经济,一种是城市化经济。
P903、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方面的协调与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益、关注生态安全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类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
市政管理学..
名词解释(10*2)简答题(7*5)综合论述(15,10,20)猜测:【名词解释】:城市、城市化、逆城市化、城市规模、市政、市政管理、市政管理体制、市民参政、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土地的用途管制、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环境、环境容量、城市环境管理市政学第一章绪论1、城市的概念城市地理学:强调城市的空间特征,认为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相对于乡村而言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聚落,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2、城市的内涵①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城市的产生基础是人类劳动的社会大分工。
②城市作为一种居住群落体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③城市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④城市是系统性存在,也是历史存在和社会存在。
⑤城市是一个一个不断发展地理的、经济的、社会的空间实体,是各种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聚集的组织系统。
3、城市的特征(与乡村的区别)(1)空间上的聚集性:聚集性是城市所持有的根本属性之一。
(2)经济上的非农业性(第二、三产业):这是城市的经济特性。
(3)构成上的异质性:这是城市的社会属性,有时又被称为“多样性”、“流动性”。
(4)较为确定的领域界限(5)公共的人工环境和人工景观4、城市化(以人口、土地角度理解城市化)概念就是指国内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市集中的社会进步过程,是一种社会经济变化的地域空间过程。
就是乡村转变为城市、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城市快速发展的一种历史现象和复杂过程。
5、逆城市化概念是指城市人口和城市职能向郊区和小城镇迁移和扩散的过程。
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过程,不是城市人口重新回归为乡村人口的过程,而是城市化发展的更高阶段,导致城市中心人口开始向郊区和乡村扩散,大城市的绝对人口下降,郊区和小城镇人口呈增长态势。
6、城市化的功力机制城市化是多种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多种动力的构成关系看,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动力。
经济发展不仅是城市化进程的第一动力源,而且是其他动力的发生基础和实现前提。
城市发展战略管理课件
(三)战略目标的分解和战略措施的制定
1.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分解
制定城市发展的分目标:
经济发展战略
科技发展战略
文化发展战略
人口发展战略
产业发展战略
等等。
25
第二节 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
2. 城市发展战略措施的重点 城市发展战略措施的重点是根据城市产业
结构的演化规律,不断调整城市产业的投 资结构。 简单地说,主要就是调整投资的方向,把 投资向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倾斜。
见下页图
18
第二节 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
二、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一般程序和工 作
(一)了解情况和分析研究
19
第二节 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
1. 城市自身资料的了解、分析与研究 (1)城市历史与传统的了解。 (2)城市的区位与地位的了解、分析与研
究。 (3)城市的自然人文资源与产业状况的了
解、分析与研究。 (4)研究城市性质功能的发展、综合、叠
43
第四节 新世纪城市发展战略要点
当然, 我们也应该注意到, 城市与城市之间 的联合, 从古希腊的“城邦”(City-state)到 现在的城市群、Citistate, 都是城市发展的 必然结果和趋势。尤其是建设我国的 Citistate, 更能够充分利用我国不同城市的 资源和竞争优势, 防止结构同化和资源浪费, 形成我国的城市规模经济效益, 带动区域发 展, 更好的应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 的机遇与挑战。
12
第一节 城市发展战略概说
3.建设目标 空间结构指标。 空间规模指标。 建设环境质量指标。
13
第一节 城市发展战略概说
(三)城市发展战略重点 为了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 就必须突出加强
某些部门的发展, 这些部门就成为战略发展 的重点。 应该说, 抓全局是要解决全面性的问题, 抓 重点是要解决主导性的、关键性的和要害 的问题。
自考00292市政学高频考点汇总串讲
1804
简述市政绩效的意义。
(1)市政绩效是衡量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2)市政绩效在内涵上与城市竞争力保持着一致性。 (3)市政绩效与城市竞争力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
1804
市政体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就内容来看,市政体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①城市的代议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应该是立法、执法、 护法的分工协作关系; ②城市的国家机构与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 ③市级国家机构与所辖区、县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它包含市级国家机构、政党组织 与区县级国家机构、政党组织之间的关系,是城市政权组织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 而是市政体制的重要内容。
1804
与一般企业相比,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方式以及经营与管理具有什么特点?
1.根据城市基础设施部门和单位在公益性与市场化程度上的区别,实行不同类型的供 给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2.根据城市基础设施供给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的不同,实行不同的定价制度 3.无论实行何种经营管理模式,城市基础设施的部门和单位都应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1804
论述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具体表现以及综合治理方式。
(1)现代的环境污染已经发展为综合污染。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表现:水体污染、 大气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2)环境治理要强调综合治理。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源头上预防污染和生态破 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综合治理首先要强 化法治,建立健全环境法规和标准体系;其次要严格执行环境法律法规;再次要实行 分类指导,突出重点。
1810
简述城市公共安全情报机制的必要性。
1. 全面搜集一定类别的城市公共安全问题隐患和事件的情报。 2. 形成对导致公共安全事件破坏力客观、全面、系统的评价。 3. 综合分析城市政府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包括科技力量和财力物力,抵御导致公共安全事 件破坏力方面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城市发展策略与城市功能定位
城市发展策略与城市功能定位城市发展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功能定位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城市发展策略与城市功能定位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并探讨如何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实现城市的长期繁荣和发展。
首先,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框架。
一个好的城市发展战略应综合考虑城市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质量、文化遗产等各个方面的特点,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城市建设和发展目标。
城市发展战略不仅关乎城市的经济发展,更是关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一个符合城市实际情况的战略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的特点和优势,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其次,城市功能定位是城市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
城市功能定位要根据城市的综合实力、区位优势、产业结构等因素进行科学界定,以实现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和优化协调。
城市功能定位不仅包括经济功能,还包括文化、科技、教育、医疗、休闲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的功能定位,可以实现城市资源的最大利用和互补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在城市发展战略和功能定位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 制定长远目标:城市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目标既要符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又要有可行性和可实现性。
通过明确发展目标,可以统一城市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城市向着美好的未来发展。
2. 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城市的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资源禀赋和特点。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最大化效益。
例如,发展以当地特色产业为主导,可以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和产业优势,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3. 打造特色品牌:没有特色的城市是没有竞争力的。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打造城市的特色品牌,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特色景区等方式,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特色品牌可以吸引人才和投资,在全球范围内树立城市的形象,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编制的理论与方法_3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相关基本理论与主要内容
3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相关基本理论与主要内容3.1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相关基本理论3.1.1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重要战略思想,目前已被全世界所普遍接受,并逐步向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渗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
可持续发展思想起源于人类对能源危机、资源危机、粮食危机、生态危机等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危机的反思,作为一个有明确定义的概念是在1987年发表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被提出来的,意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1992年5月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全球《21世纪议程》,使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指导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战略。
可持续战略被认为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唯一可供选择的途径,它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和创新。
可持续发展战略核心是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具体体现为三个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包括本代人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以及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公平。
二是持续性原则,即要求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三是共同性原则,即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球的联合行动。
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人类应享有与自然相和谐共存的方式生活,并公平的满足后代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
它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第一,可持续性,即发展对现代人和未来人需要的持续满足,达到现代和未来人类的利益统一;第二,协调性,即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限定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达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表达了发展与限制,社会、经济与环境,当代与后代,以及地方、区域、全球之间辩证统一关系,这对我们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发展与限制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城市的人口、经- 19 -济、社会都需要发展,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但是,发展不可能是无限制的,它必须在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自考00292市政学精讲课件复习资料
第一章市政主体第二章市政体制第三章市政职能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绪论重点重点重点重点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难点难点绪论本章重难点分析1.2.3.4.1.2.3.4.第一节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一、城市的含义与特征1.2.3.4.5.6.一、城市的含义与特征1.城一、城市的含义与特征2.市一、城市的含义与特征1.2.46一、城市的含义与特征12113.4.二、城市形成发展的条件1.2.3.二、城市形成发展的条件1.2.3.二、城市形成发展的条件4.里5.三、城市发展的阶段1.2.3.三、城市发展的阶段1.2.3.4.三、城市发展的阶段1.2.3.4.5.三、城市发展的阶段1.2.3.谢谢第二节市政的含义和特征一、市政概念的界定1.一、市政概念的界定2.一、市政概念的界定1.(122.(123 3.(123一、市政概念的界定1.2.3.一、市政概念的界定1.(1一、市政概念的界定1.(2一、市政概念的界定2.(1一、市政概念的界定2.(2一、市政概念的界定3.4.二、市政的沿革法国18841894二、市政的沿革1.2.3.4.5.三、市政的特征1.2.3.三、市政的特征1.2.3.4.三、市政的特征1.2.3.三、市政的特征1.2.3.4.三、市政的特征1.2.3.4.三、市政的特征1.2.3.谢谢第三节市政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市政学的研究对象1.2.3.4.二、市政学的研究方法1.2.3.4.1.(123(456 2.(123.(1(2(31.(12(345 2.(1(2(3(4谢谢第一章市政主体本章重难点分析1.2.3.1.2.3.本章重难点分析1.2.3.1.2.3.第一节城市政党组织一、中国共产党的城市党组织1.一、中国共产党的城市党组织2.3.4.。
城市规划重点知识
1、产业结构的转变2、人口职业的转变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3,城市化动力机制:1,由于工业化引起的社会大变革。
2,现代化技术和信息及环境要求带动其他城市的发展城市化水平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表示4,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初期:城市化速度较缓慢,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 中期:城市化速度因经济实力的增强明显加快,城市化水平达到60%或以上。
后期:农业剩余劳动力基本转化为城市人口,工 业发展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交通量急剧增加,车速提高,交通堵塞能量大量消耗,城市环境恶化信息技术大幅度改进,信息量大量增加大众消费社会形成,生产与生活产生矛盾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基础设施不敷使用城市问题的具体表现第二章2,田园城市理论&创立:1898年,霍华德(E.Howard)&背景:18世纪中期的产业革命&模式:城乡结合&意义:创造了城乡结合的新型城市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3理论基础:田园城市理论提出:恩维目的:疏散人口,控制大城市规模背景:20世纪初大城市恶性膨胀,城市病提出:20世纪30年代,美国背景:是机动交通不发达的产物,人口少,住宅区布置方式基本是围绕道路形成周边和内天井式。
邻里单位理论的意义:邻里单位思想适应了现代城市由于机动交通发展带来的的规划结构上的变化,把居住的安静、朝向、卫生、安全放在重要的地位,因此对后来居住区规划影响很大。
6,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由单项封闭型思想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法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维转向动态的思想方法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综合性:设计自然经济社会多要素,工程艺术建筑经济美学多学科法制性和政策性地方性:因地制宜规划,凸显城市特色与个性长期性和经常性10,城市规划编制的依据《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城市上一级土地利用规划城市上一级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的现状情况和发展条件城市规划的技术规范、标准城市人民政府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其它有关部门(土地、环保、矿产等)的要求12,城市规划纲要是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由市政府在正式编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前制定任务: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成果:文字说明;示意性图纸13,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期限:一般20年,近期规划5年规划成果:规划文本和附件; 总体规划图纸14,城市分区规划主要任务:在总规基础上对土地人口设施配置作进一步安排,以便于详细规划更好地衔接15,修建性详细规划任务:在总规、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规基础上,直接对当前要建设地区进行规划设计,以指导建筑和设施的设计施工规划成果:规划文本及说明书;规划图件16,城市规划的期限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同时对城市远景发展做出轮廓性的安排根据城市发展的资源及其他条件,做出城市终极规模的预测。
“城市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城市管理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开放教育本科学历的一门必修课,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课。
本课程72学时,4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结合中国城市发展和市政管理的现实问题,使学生全面了解市政管理的基本内容,重点掌握市政管理的主要方面,明晰市政管理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内涵。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城市管理属管理学范畴,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管理学、运筹学背景知识;同时,作为研究政府管理行为的科学,与政治学、行政学、城市学等课程有密切关系。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本课程较系统地讲述了城市管理的基本理论及学科发展,阐述了市政管理的主体、体制、职能和城市发展战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政管理中有关市政规划、城市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环境管理、区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我国市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有关情况,市政管理知识体系中最新内容如城乡关系协调、城市突发事件管理等;2、适应电大成人业余学习的特点,在课程的难度、进度和重点内容上作适当安排;3、对各章的学习内容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和学习重点,以便于组织教学和学生自学;四、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建议1、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学习方式,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多种形式的辅导为次。
2、文字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内容详尽,结构完整,体例合理,是学生必备和必读的文本。
3、音像教材和网络课程是形象、生动地展现课程内容的多媒体辅助教材,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4、网上答疑、直播课堂、课程讨论、电话、信件、面授辅导、文字辅助教材等多种教学形式,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5、鼓励学生创造性思考,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互助学习、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等形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章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3
9
三、城市规划与战略规划的相互关系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ESDP)
国土规划 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 展规划
区域规划
依据 反馈
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城市总体规划
协调
土地利用规划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3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3 18
(2)我国的城市分类 ①工业城市(单一工业、多种工业) ②交通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城市、海港城市、内河港 埠) ③商贸城市 ④科研教育城市 ⑤综合中心城市 ⑥县城 ⑦特殊职能城市(革命纪念性城市、风景旅游与休疗 养城市、边贸城市) 特点:以经济结构或用地结构等方面作为定性分类的 基础,未考虑城市人口构成等方面的差异
10
第二节 总体规划纲要
一、主要任务 · 研究确立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 · 确定城市化地域发展的重大部署 经相关部门审查同意后,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 依据
二、主要内容(参见编制办法,共9条) 三、城市规划纲要的编制 1、多方案比较 2、规划成果:纲要文本、说明、相应的图纸、研究报 告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3 11
作用:城市性质决定着总体规划中的一些重要特征 如:风景城市与工业城市之比较
城市性质是城市建设的总纲,是体现城市的最基本 特征和城市总的发展方向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3
14
二、城市职能
(一)何为城市职能 1、定义:职能——任务和作用 国内:城市在国家和地区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 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 国外:城市所应具备的各种生产、生活、服务等各项作 用 2、城市的一般职能和特殊职能 (1)一般职能:指集聚于城市中的生产、流通、分配、 文化、教育、社会、政治等项职能中的为每一个城市都必 备的职能,即一部分职能 (2)特殊职能:与一般职能相反,指那些不可能为每一 个城市所必备的职能
第三章城市发展战略管理重点辅导
(四)战略措施战略措施是针对实现战略过程中的矛盾所采取的策略和具体措施。
(五)战略反馈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多阶段的动态过程,前一个阶段的战略措施的结果以及外围环境的变化,将形成下一个阶段发展的基础状态。
城市发展战略管理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在保证战略愿景大方向的前提下,根据已经实施的措施的绩效反馈,有计划地进行具体战略措施的调整和细化。
必要时,甚至战略愿景也可能进行调整。
三、城市发展战略的制订过程要点(一)明确城市发展战略的目标——城市发展战略关注什么世界银行组织曾通过对全球城市发展的研究认为,城市发展战略应当最为关注如何成为持续成长的竞争性城市。
他们认为,可持续城市是指一个有竞争力的、适于居住的、银行信赖的,而且治理和管理良好的城市。
1、适于居住的城市:城市中所有的居民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城市的政治经济生活并能从中获益。
在适于居住的城市中,居民有影响城市机构的能力和机会,享受教育、就业、安家、信用的便利,具有使用水、卫生、交通医疗等城市服务设施的便利,以及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
2、竞争性城市强调就业、收入、投资有着多样性的增长,从而使该城市的经济发展较健全。
高效率的城市意味着高的办公效率;投资、就业和贸易动态对市场机会反应灵敏。
在一个竞争性强的城市中,就业、收入、投资呈现有活力和多样性的增长,具备各种类型的有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的企业,具备有效率的住房、土地、不动产市场和有效率的通勤公共交通体系,具备良好的公共管理和有效的物流、服务流、信息流服务功能。
3、可信赖性主要强调政府的信用和透明、公正的办公机制包括处理当地预算与支出的清晰,内部持续的系统;政府间转移支付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市政借款的审慎条件;普遍采用的财务会计操作;可靠的财政管理程序;透明的周转操作等要求。
——作者注。
4、治理和管理良好意味着城市社会中的所有群体都将在政府中得到代表,或者能参与其中。
它也意味着政府是负责的并且是透明的。
城市规划大纲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及学科产生与发展(8学时)教学内容:居民点的形成、城市的形成、城市的定义、古代城市的发展、近代城市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的发展、城市化的基本概念、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城市化的道路。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其他古代文明的城市规划思想、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现代城市规划早期思想、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当代城市规划面临的形势。
教学要求:1.了解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了解中国和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了解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2.理解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解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3.掌握城市化的含义;掌握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掌握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的发展、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城市化的道路。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难点: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城市化的道路。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8学时)教学内容: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城市规划的任务、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调查研究的内容、基础资料的内容、城市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和修改、城市规划的审批。
教学要求:1.要求学生了解城市规划的地位、作用和任务;2.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编制体系;3.了解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过程;4.了解城市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
重点:城市规划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编制体系。
难点: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过程、城市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
第三章城市发展战略(8学时)教学内容:“战略”的概念、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城市的性质和类型、城市的规模、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背景、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战略意义、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城市环境容量、合理规模和门槛理论、国外结构规划的产生、内涵及启示、远景规划的概念、内容及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城市发展战略管理重点辅导
2005-04-09
学习完本章的内容后需要:了解:城市发展的相关经济学支撑、营销导向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作用和措施;理解:城市发展战略观:从资源到营销、城市营销的主要内容、学习型政府的内涵和特征、建立学习型政府的作用和意义、学习型政府的构建;掌握:城市发展战略的涵义、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城市发展战略的制订过程要点、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营销的内涵、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潜在重点。
第一节城市发展战略的涵义和内容
一、城市发展战略的涵义
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人们从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和可能变化的趋势预测出发,做出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全局的根本谋划和对策,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
二、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
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战略依据、战略愿景(战略目标)、重点战略、战略措施和战略反馈五个部分组成。
(一)战略依据
城市发展战略的依据就是城市制定发展战略时的基础和发展条件,包括城市发展的环境,城市的经济、社会资源禀赋情况和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等,它们需要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来确认,这也是定位城市性质的基本依据。
城市发展战略依据主要通过历史分析方法、优劣机威(SWOT)分析方法,政经社技(PEST)分析方法和竞争—合作分析方法获取。
(二)战略愿景
城市的战略愿景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最终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
在总体的战略愿景之下,城市发展战略还可以形成一定的发展目
标体系,一般表现为城市现代化目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经济发展指标;(2)社会进步指标;(3)生活质量指标;(4)生态环境指标。
(三)重点战略
重点战略是作用于对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主导意义而目前发展又比较薄弱,需要特别加强,且在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经济环节、产业部门或管理领域的战略举措。
(四)战略措施
战略措施是针对实现战略过程中的矛盾所采取的策略和具体措施。
(五)战略反馈
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多阶
段的动态过程,前一个阶段的战略措施的结果以及外围环境的变化,将形成下一个阶段发展的基础状态。
城市发展战略管理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在保证战略愿景大方向的前提下,根据已经实施的措施的绩效反馈,有计划地进行具体战略措施的调整和细化。
必要时,甚至战略愿景也可能进行调整。
三、城市发展战略的制订过程要点
(一)明确城市发展战略的目标——城市发展战略关注什么
世界银行组织曾通过对全球城市发展的研究认为,城市发展战略应当最为关注如何成为持续成长的竞争性城市。
他们认为,可持续城市是指一个有竞争力的、适于居住的、银行信赖的,而且治理和管理良好的城市。
1、适于居住的城市:城市中所有的居民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城市的政治经济生活并能从中获益。
在适于居住的城市中,居民有影响城市机构的能力和机会,享受教育、就业、安家、信用的便利,具有使用水、卫生、交通医疗等城市服务设施的便利,以及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
2、竞争性城市强调就业、收入、投资有着多样性的增长,从而使该城市的经济发展较健全。
高效率的城市意味着高的办公效率;投资、就业和贸易动态对市场机会反应灵敏。
在一个竞争性强的城市中,就业、收入、投资呈现有活力和多样性的增长,具备各种类型的有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的企业,具备有效率的住房、土地、不动产市场和有效率的通勤公共交通体系,具备良好的公共管理和有效的物流、服务流、信息流服务功能。
3、可信赖性主要强调政府的信用和透明、公正的办公机制包括处理当地预算与支出的清晰,内部持续的系统;政府间转移支付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市政借款的审慎条件;普遍采用的财务会计操作;可靠的财政管理程序;透明的周转操作等要求。
——作者注。
4、治理和管理良好意味着城市社会中的所有群体都将在政府中得到代表,或者能参与其中。
它也意味着政府是负责的并且是透明的。
(二)关注城市的发展条件分析
制订城市发展战略必须考察城市发展的历史与传统、城市的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