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趣味教学案例-生活与哲学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趣味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趣味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趣味教学案例分析第一篇: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趣味教学案例分析04水电站电气工程-0001试卷总分:100单项选择题(共10题,共40分)开始说明:结束说明:1.(4分)重瓦斯的保护值采用()表示。

A、气体流速 B、液体流速C、蒸汽流速D、油流流速2.(4分)正常运行时历次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的()。

A、10%—20% B、5%—15% C、5%—10% D、3%—5% 3.(4分)一般中小型发电机的过负荷保护都采用()作用于信号。

A、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B、定时限过负荷保护C、定时限过电压保护D、定时限过电容保护4.(4分)发电机的纵差动保护反应发电机电子绕组及其引出现的(),是发电机的主保护。

A、相间接地B、相间故障C、相间短路D、单相接地 5.(4分)对于容量为()及以上的发电机,一般装设负序过电流及单相低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

A、50MW B、60MW C、70MW D、80MW 6.(4分)对于大容量发电机,为提高反应不对称短路时的灵敏度,常采用()作为不对称短路的后备保护。

A、负序过电流保护 B、正序过电流保护C、单序过电流保护D、零序过电流保护7.(4分)当发电机电压回路的接地电容电流大于或等于(),保护动作于跳闸。

A、3A B、4A C、5A D、6A 8.(4分)容量为()记忆上的变压器,当数台并列运行及作为其他负荷的备用电源时,应装设过负荷保护。

A、0.3MVA B、0.4MVA C、0.5MVA D、0.6MVA 9.(4分)对于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应装设()保护。

A、正序 B、负序 C、单序 D、零序10.(4分)励磁涌流含有很大的非周期分量,偏于()的一侧。

A、稳定轴 B、速度轴 C、时间轴 D、数值轴多项选择题(共5题,共10分)开始说明:结束说明:11.(2分)发电机励磁回路接地故障包括()。

A、一点接地B、两点接地C、单相接地D、三相接地12.(2分)变压器的故障分为()。

高二政治教案范文(10篇):《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等

高二政治教案范文(10篇):《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等

高二政治教案(10篇)内容提要:《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知识要点《生活与哲学》知识要点文化与生活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英沽政治体制的异同教案英沽政治体制的异同教案英沽政治体制的异同教案第八课第一节第二框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第八课第一节第二框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第八课第一节第二框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秘教学案第二框题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全文字数:33491《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前言(第一课时)一、课改的必要性:教材抽象,体系严密,学生难以学习1、存在的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学生动手的能力比较差,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

2、时代的要求:主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3、中央的决定: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

二、新的体系:1、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各课程模块的内容相对独立,实行学分管理。

必修部分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共8个学分,设4个课程模块。

选修部分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共12个学分,设6个课程模块。

各课程模块均为36学时,经考核合格,可获2个学分。

课程模块的开设顺序应根据学生的选择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必修模块的学习主要在高中一二年级完成。

本课程必修部分每周2学时,各课程模块的教学以一学期为单位。

1、经济生活一个基础:即是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

2、必修: 2、政治生活—对应:一个要求: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3、文化生活明协调发展的要求。

4、生活与哲学三个内容: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

必修课程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设置三个模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为主要内容,设置生活与哲学模块。

这四个课程模块的建构,贯彻了整体规划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德育课程体系的思路,既保持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又体现内容目标的递进层次。

5.2意识的作用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5.2意识的作用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月球背面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引导学生从意识的角度分析我国科学家们在面临重重困难时,如何凭借坚定的信念和决心,最终取得这一辉煌成果。接着,我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意识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具体作用。最后,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二、教学目标
1.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的案例为导入,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意识的作用。
2.利用多媒体展示嫦娥四号任务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
3.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创设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意识的作用进行分析。
4.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意识的作用。
2.重点强调:请大家记住,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我们要坚定信念,积极进取,发挥意识的作用,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同学们,请你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意识的作用,并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如何发挥意识的作用,实现目标。
2.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意识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够深刻理解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的案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意识的作用。
2.采用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3.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分析意识在嫦娥四号任务中的具体作用。
4.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实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表现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意识能推动人们主动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现自己的目标。
3.意识在嫦娥四号任务中的作用:我国科学家在嫦娥四号任务中,凭借坚定的意识信念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辉煌成果。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2.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2.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优秀教学案例
3. 启发式教学:我采用了问题引导的方式,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教师评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思想的尊重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哲学素养。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 增强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敏感度,提高他们关注国家大事、关心社会发展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哲学素养,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思想。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人文关怀、道德伦理等问题,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我还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关心国家大事,培养他们对社会发展的关注意识。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2.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2.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学习中,学生需要理解并区分这两种对立的哲学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而唯心主义则相反,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是派生的。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概念,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我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 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内涵。
2.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注重问题的层次性,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本质。

2.2哲学的基本问题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2.2哲学的基本问题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哲学问题,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案例将力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探讨哲学基本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组织: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探讨一个哲学基本问题。
2.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实例等方式,深入研究哲学基本问题。
3.各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分享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和观点。
4.针对各小组的汇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互相提问、解答疑惑。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学生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高自我。我将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让他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此外,教师评价也将以鼓励和指导为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2.2哲学的基本问题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高中政治课程中,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旨在引领学生探索哲学的奥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本章节“2.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课程的核心内容,围绕存在与本质、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等哲学基本问题展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哲学概念,本教学案例采用情境导入、问题驱动、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和理论素养。
3.针对本节课的学习,提出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并尝试进行解答。

2.1哲学的基本问题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2.1哲学的基本问题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5.联系实际,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本案例结合时事热点,让学生思考哲学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通过联系实际,提高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本案例以生活化为导向,注重启发式教学,强化小组合作,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联系实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亮点使得本案例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3.结合时事热点,让学生思考哲学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提高他们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在团队中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2.分配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2.1哲学的基本问题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一、案例背景
在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的“2.1哲学的基本问题”一节中,我们探讨了哲学作为一门探究世界本质、人生价值和思维方法的学科,其基本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激发学生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哲学素养,我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通过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在思考和交流中不断成长,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我还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更注重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他们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2.运用多媒体课件、哲学故事等教学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教案5篇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教案5篇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教案5篇在教学中我们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中学政治快乐课堂,中学阶段政治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政治的自信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高中政治哲学生活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政治哲学生活教案1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理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意义;结合当今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实际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能力目标:联系历史和现实,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重点难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意义三、基础知识梳理(一)薪火相传越燃越旺1.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1)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民族精神作为,其形成和发展是的过程,也是的过程。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之中,体现。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的主体,具有。

例如:阅读教材77页探究,思考下列问题:①根据你所了解的历史知识,对两位诗人的诗句作出自己的解读,并由此谈谈你对延安精神的感受和理解。

②联系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想一想,继承革命传统对民族精神发展有什么意义。

(2)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例如:阅读教材78页综合探究,思考:①你认为上述这些精神具有哪些共同的内涵?②你能否结合当时的背景,就其中一种精神说明它的时代意义?(二)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1.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的原因)(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4.1世界是物质的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4.1世界是物质的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使他们认识到物质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关爱他人,关注社会。
5.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以下活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如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等。
2.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要求每位成员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
3.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4.鼓励学生提问,对各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评价,促进思维碰撞。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阶段,我将完成以下任务:
1.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2.针对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澄清。
3.强调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普遍联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4.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人类生活在物质世界中,要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使他们学会在物质世界中寻找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物质观念,认识到物质财富并非人生唯一追求,培养他们追求精神富足的品质。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世界是物质的”这一哲学原理,我将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景。首先,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科技发展中的物质现象,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直观地感受到物质世界的存在。其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与他们息息相关的话题,如环保、资源利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物质世界的各个方面,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全册教案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全册教案

前 言(第1课时)一、学习哲学的重要性:二、《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三、《生活与哲学》教材的设计思路:四、《生活与哲学》模块四单元之间的逻辑联系:五、《致同学们》:一共有六个自然段:1、引入:由书名引入到了哲学与生活之间是否存在在一定的关系这个问题。

2、回答:生活与意识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由此而肯定了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因为生活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递进:仅仅有生活还不足以形成哲学,因为哲学是在生活与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思索而形成的。

4、递进:任何哲学不管是还是错的,它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升华,但是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正确的,因为它能够正确的探究到自然、人类社会与人的思维的一般规律。

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

6、热情的口吻号召大家学习哲学。

六、我们如何阅读这本教材生活 与——单元: 哲 学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2-16课时)一、综合解说【地位作用】本单元在全书中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是全书的起始课。

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在社会发展中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的探究与学习,有助于我们在掌握本单元基本理论的同时,为全书的学习打下基础。

从身边的哲学入手,通过对哲学概念和哲学基本问题的体会,有助于我们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以科学的世界观指导我们现在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

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对我们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主要内容】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分为三课: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课包括两个框题:生活处处有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第一框共两个目题:第一目从我们的生活入手,说明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第二目讲了两个问题:一是哲学的本义爱智慧;二是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框共两个目题:第一目讲哲学概念的基本含义。

第二目主要讲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互关系。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教案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教案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教案【篇一: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教学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教学案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江苏省滨海中学高中政治组王信丰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实践(2)真理理解:(1)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4)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5)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6)认识具有反复性(7)认识具有无限性(8)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分析:(1)列举历史上对实践观点的不同理解,分析说明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与以上观点的不同(2)结合相关名言,分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结合实用主义者关于真理观点的理解,分析说明什么是真理(4)结合欧几里得定理,说明真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分析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5)结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事件,分析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2、能力目标(1)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特别是与旧唯物主义关于实践含义理解的比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2)结合实践三个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综合能力(3)在讲述实践对认识的作用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结合真理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5)在讲述真理具体的有条件的及认识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一知识点时,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及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结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实践第一的观点,充分发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2)联系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一观点,引导学生学会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认识真理(3)通过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观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丰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二、重点、难点:1、重点:(1)、实践的基本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难点: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三、方法建议:(1)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从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检验标准和最终目的四个方面全面理解,缺一不可,在学习中必须注意这四点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前两个。

1.1生活处处有哲学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4)

1.1生活处处有哲学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4)
同时,我也会借助一些名人典故、历史事件等,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例如,我会讲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以及他们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的过程,让学生们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它的唯物主义基础、阶级性、科学性和革命性。
1.1生活处处有哲学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4)
一、案例背景
在高中二年级的政治课堂上,我作为特级教师,面对着对生活哲学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学生们,选择了“1.1生活处处有哲学”作为本节课的主题。这一主题旨在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哲学的智慧,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有所理解。
我以学生们熟悉的社会现象为切入点,例如网络流行语、时事热点等,让学生们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哲学原理。通过这种方式,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让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体验到学习哲学的乐趣。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哲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让他们在哲学的智慧中找到生活的意义。
4.通过对哲学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更加开阔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我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例如,通过展示网络流行语背后的哲学原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哲学的魅力。
3.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掌握。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撰写一篇关于“生活处处有哲学”的短文。
2.强调作业的完成要求,如字数、观点明确等。

3.1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3.1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一种人性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哲学的魅力和作用。我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例,让学生了解到真正的哲学是我们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它为我们提供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同时,我还结合了一些古今中外的哲学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到哲学的智慧。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质疑权威。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使他们在思考和交流中逐渐认识到真正的哲学的重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一些与哲学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如哲学家们的肖像、哲学思想的演变等。通过这些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哲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引发他们对哲学的思考。接着,我会向学生提问:“你们对哲学有什么看法?你们认为哲学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对哲学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你认为哲学在现代社会中有什么作用?”,“哲学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哲学家们是如何看待道德伦理问题?”等。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互动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和现实问题,引发学生对哲学的思考,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哲学的亲近感。
2.小组讨论和课堂辩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辩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公共演讲能力。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教案 全册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教案 全册

《生活与哲学》教案【全书基本框架图说明】1、哲学思考的是人与世界的终极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从何处来)?世界的状态怎么样(向何处去)?如何处理人与世界(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对这些终极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派别,而其中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完整地、科学地回答了上述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各个部分是有机统一的。

如唯物论中渗透着辩证法思想,辩证法中渗透着唯物论思想,认识论中又渗透着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世界观决定历史观,世界观、历史观又决定着价值观和人生观,人生观又内在地包含着价值观(人生价值观)。

一·【全书基本框架】1、第一单元:阐述哲学的一般知识(1)什么是哲学?(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2、第二、三单元:阐述马哲的辩证唯物主义(1)辩证的唯物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2)唯物的辩证法:世界的状态怎么样?(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如何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3、第四单元:阐述马哲的历史唯物主义(1)社会历史观(2)人生价值观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单元知识】掌握以下基本问题:一、哲学的一般知识1、哲学的起源、本义、功能和任务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4、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5、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二、马克思主义哲学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与作用(一)哲学的起源、本义、功能、任务1、哲学的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提示】两句话各有侧重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这是最根本性的。

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思考和追问,哲学才会出现。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提示】哲学≠智慧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4.1世界的物质性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4.1世界的物质性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如“世界是什么?世界为什么是物质的?”等。
2.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如“物质与运动有哪些联系和区别?”等。
3.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思考,如“世界上的事物为什么既多样又统一?”等。
4.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进行分析和解决。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认识和体会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
3.学生互评,鼓励他们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4.定期进行课堂反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热爱真理、追求科学的精神,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权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3.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的物质性,树立唯物主义思想,抵制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侵蚀。
4.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人性化的语言,耐心引导,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取得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2.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采用小组讨论、课堂交流等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讨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过程中,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4.结合时事政治,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分析现实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教版优秀教学案例:1.1生活处处有哲学(1课时)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教版优秀教学案例:1.1生活处处有哲学(1课时)
接着,我会引入一些经典的哲学问题和理论,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等,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问题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哲学的含义和价值。
此外,我还会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哲学原理解决问题。例如,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并运用所学的哲学原理进行分析和解决。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哲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部分,我会系统地介绍哲学的起源、基本问题和主要分支。首先,我会讲解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然后,我会阐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接下来,我会介绍不同哲学流派的主要观点,如儒家、道家、墨家等,并让学生了解各个流派的区别和特点。
五、案例亮点
1.贴近生活:本案例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哲学问题,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哲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这种贴近生活的方式,学生更容易产生兴趣和共鸣,提高了课堂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
2.互动性强:本案例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讨论和实践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哲学原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批判性思维。
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哲学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培养为人类福祉和和谐社会做出贡献的意识。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我会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入新课程。例如,我会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排列、同学们的行为举止等,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哲学原理。此外,我还会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展示一些与哲学相关的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生活与哲学》教案(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1课时)高二政治ppt课件教案人教版

《生活与哲学》教案(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1课时)高二政治ppt课件教案人教版

《生活与哲学》教案(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1课时)高二政治ppt课件教案人教版第一篇:《生活与哲学》教案(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1课时) 高二政治ppt课件教案人教版备选设计第一课时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问题导入问题探究:我们这代人现在崇尚什么精神,有什么样的理想目标?小组讨论并选代表发言略。

教师同样给出自己在这个年龄段的理想目标以及崇尚的精神。

教师进一步设问: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两代人崇尚的精神为何有所不同?学生分析讨论略。

教师总结:人们思想的产生都离不开一定的时代背景。

任何一种思想都是一定时代环境中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反映。

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的哲学,同样如此。

推进新课一、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板书:1.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形态的经济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但是哲学也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吗?(过渡)板书:2.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就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都是时代精神的反映,而且是时代精神的正确反映,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问题情境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多媒体课件展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既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一个重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又是党的建设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自我教育运动。

这个讨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77年底,主要内容是坚持“两个凡是”还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争论。

第二阶段是从1977年底到1978年11月召开中共中央工作会议,这是广泛开展讨论的阶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优秀教学案例
3.价值的实现:使学生能够解释价值如何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转化为客观现实,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和社会的个体价值。
4.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个人的价值实现依赖于与社会的互动,社会为个人提供实现价值的平台和条件。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理解理论知识。同时,通过提问、思考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情景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的重要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以环卫工人案例为切入点,通过讲述一位普通环卫工人在平凡工作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引发他们的思考和情感共鸣。接着,我可以邀请环卫工人或其他职业的代表到课堂分享他们的经历和感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职业中的价值创造与实现,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同。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以下技能:
1.信息搜集与处理:培养学生搜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2.批判性思维: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形成独立的观点。
3.沟通与协作:在小组讨论和分享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学会在团队中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新知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会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例如,个人如何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如何通过劳动和奉献创造价值?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四)总结归纳
在小组讨论后,我会进行总结归纳。我会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总结价值的定义、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方式等内容。通过总结归纳,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化的理解。

高中政治趣味教学案例(2)生活与哲学

高中政治趣味教学案例(2)生活与哲学

“一材两用”趣味教学案例六则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故事、寓言、童话包含着深刻的经济学道理和哲学道理 , 把它们运用在课堂教学中 ,不仅能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 , 而且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一、分粥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 , 每天分一大桶粥。

要命的是 , 这一大桶粥天天都不够分。

刚开始 ,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 , 每天轮一个。

结果一周下来 ,他们只有一天是能吃饱的 , 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来 ,他们决定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让他给大家分粥。

开始有人就挖空心思地去讨好、贿赂分粥的人 , 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然后 , 大家又组成三人分粥委员会及四人评选委员会 , 还是互相攻击、扯皮 , 当粥吃到嘴里时已成凉的了。

最后 , 又想出来一个方法 : 轮流分粥 , 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 , 端剩下的最后一碗。

为了不让分粥人吃到最少的 , 大家都尽量分得平均些。

这样以来 ,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 , 日子越过越好。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不同的分配制度 , 就会有不同的社会风气。

分配制度要体现 "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 。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即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又能兼顾社会公平 , 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从哲学角度分析 : 唯物辩证法认为 ,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 ,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在事物总体数量不变的情况下 , 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这要求我们要注意优化结构 ,理顺体制。

" 轮流分粥 ,但分粥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自己才能端剩下的一碗 " 是理顺的体制 ,是量变。

" 快快乐乐、和和气气 , 日子越过越好 " 是质变 , 、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二、吃蛋原理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户人家养了一只母鸡 , 这只母鸡每天下一个蛋。

对于这户人家来说 , 可有三种消费方案:一是坚持一天吃一个蛋一一收支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趣味教学案例-生活与哲学“一材两用”趣味教学案例六则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故事、寓言、童话包含着深刻的经济学道理和哲学道理,把它们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能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而且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一、分粥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

要命的是,这一大桶粥天天都不够分。

刚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

结果一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能吃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来,他们决定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让他给大家分粥。

开始有人就挖空心思地去讨好、贿赂分粥的人,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然后,大家又组成三人分粥委员会及四人评选委员会,还是互相攻击、扯皮,当粥吃到嘴里时已成凉的了。

最后,又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端剩下的最后一碗。

为了不让分粥人吃到最少的,大家都尽量分得平均些。

这样以来,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社会风气。

分配制度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即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兼顾社会公平,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从哲学角度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在事物总体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这要求我们要注意优化结构,理顺体制。

"轮流分粥,但分粥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自己才能端剩下的一碗"是理顺的体制,是量变。

"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是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二、吃蛋原理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户人家养了一只母鸡,这只母鸡每天下一个蛋。

对于这户人家来说,可有三种消费方案:一是坚持一天吃一个蛋一一收支平衡。

二是把鸡杀了吃掉一一透支。

三是坚持在一段时期少吃鸡蛋,省出10个,孵成小鸡。

如果成活8只,有4只母鸡,4只公鸡,过上些日子,这家人一天可吃5个蛋,遇上特殊的日子,还可以杀只公鸡改善一下生活。

如果主人这样坚持下去,那么消费水平便会不断提高,积累也会越来越多。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上述例子在经济学中被称作"吃蛋原理",这一原理反映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积累和消费是对立统一的。

积累主要是扩大再生产,消费主要是满足个人、家庭和公共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既定的,积累和消费两部分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另一方面,二者是统一的,积累主要是扩大再生产,而生产的发展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也是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

因此,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就要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

片面的高积累、低消费和不切实际的高消费、低积累都是有害的。

"吃蛋原理"的第一种方案虽不失为保守之策,但在平衡中却暗藏着危机,看似原地踏步却意味着落后。

第二种方案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无异于杀鸡取卵。

第三种方案表明适当的积累不会压制消费,反而能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

从哲学角度分析:面对同一事物,立场不同,观点不同。

三种不同的消费方案,反映不同的消费观点。

整个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第三种消费方案体现了发展的观点。

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因此,要全面的看问题,防止片面性。

同时,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双方向好的方面转化。

三、零和游戏原理零和游戏原理源于博弈论。

博弈论的英文名为game theory,直译就是"游戏理论"。

一项游戏中,胜方所得与负方所失相同,两者相加,正负相抵,和数必为零,所谓的"零和"。

"零和游戏"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发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

但20世纪以来,"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非零和游戏"即"负和"或"正和"观念所取代。

"负和游戏"指,一方虽赢但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得不偿失,可谓没有赢家。

赢家所得比输家所失多,或者没有输家,结果为"双赢"或"多赢",称为"正和"。

在竞争的社会中,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

有效合作,得到的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从"零和"走向"正和",要求各方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遵守游戏规则,不要耍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别人的小便直,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会出现,吃亏的最终还是自己。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平等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也是市场交易的重要原则。

竞争性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只要存在着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竞争也是市场经济的特征。

因而我们要树立起平等意识和正确的竞争意识,对竞争对手要平等相待,进行有效合作,不"损人"也可"利己",谋求"双赢",玩“正和游戏”。

从哲学角度分析: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单一的因素出发,而是要从复杂的全面的实际出发,去具体分析每一个事实,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零和""负和"和"正和"是游戏结果的三种事实,过去人们只从"零和"这个单一事实出发,而不能从全面的实际出发,尤其忽视了"正和"这一事实,从而导致人们形成了错误的主观认识,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四、二八法则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列托在对19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的财富和收益统计分析时发现: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20%,这就是"二八法则"。

"二八法则"反映了一种不平衡性,但它却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

在商品营销中,商家往往会认为所有顾客一样重要;所有生意、每一种产品都必须付出相同的努力,所有机会都必须抓住。

而"二八法则"恰恰指出了在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存在这样一种典型的不平衡现象:80%的成绩,归功于20%的努力;市场上80%的产品可能是20%的企业生产的;20%的顾客可能给商家带来80%的利润。

遵循"二八法则"的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往往能抓住关键的少数顾客,精确定位,加强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些生产经营单位始终坚持会员制,就是基于这一经营理念。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商品和服务只有通过市场交换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赢得利润。

因此,他们必须调查了解市场,面向市场组织生产,才能赚取利润,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遵循"二八法则"的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精确定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说明了这一点。

从哲学角度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重点,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

所有生意、每一种产品都必须付出相同的努力,所有机会都必须抓住,这就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分不清主次。

遵循‘二八法则"的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往往能抓住关键的少数顾客,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因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正确认识取得成绩的原因的主要方面和产品、利润的来源的主要主面?这就是带来80%成绩的2 0%的努力、带来80%产品的20%的企业和给商家带来80%利润的20%的顾客。

这一认识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了主流和支流,体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对立统一。

五、250定律美国著名汽车推销员乔·古拉德,连续12年荣登吉尼斯记录大全世界销售第一的宝座,他所保持的世界汽车销售记录一一连续12年平均每天销售6辆汽车,至今无人能破。

乔·吉拉德从一个口吃患者到一个著名推销员和演讲家,与他善于总结归纳经验有很大的关系,2 50定律就是其中之一。

乔·古拉德认为,每一位顾客身后都大约站着250个人,这些人是他比较亲近的同事、邻居、新戚、朋友。

如果您赢得了一位顾客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250个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名顾客,也就意味着得罪了250名顾客。

由于连锁影响,如果一个推销员在年初的一个星期里见到50个人,其中只要有两个顾客对他的态度感到不愉快,到了年底,就可能有5000个人不愿意和这个推销员打交道。

乔·吉拉德得出结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得罪哪怕是一个顾客。

这一定律有力地论证了"顾客就是上帝"的真谛。

也让我们得到启示,必须认真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每一个人的身后,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量不小的群体。

善待一个人,就像拨亮了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平等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也是市场交易的重要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它要求人们在经济活动中不弄虚作假,要言而有信。

这样可以带来效益,提高销售者的信誉,使消费者"信得过"销售者,从而使交易活动客流如云,生意兴隆,买卖越做越大。

从哲学角度分析: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事物之间及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这就要求我们要分析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

每一位顾客身后都大约站着2 50个人,这些人是他比较亲近的同事、邻居、亲戚、朋友。

如果您赢得了一位顾客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250个人的好感,这正是普遍联系原理的具体体现。

六、汽车的普及20世纪初,汽车是由技术工人手工打造而成的,成本较高,因而价格难以下降,汽车成了地位的象征,拥有汽车只是少数人的特权。

福特的贡献在于他把汽车变成了普通商品。

福特用大规模生产实现了这一点,他们创造了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从而大大地节省了工作时间,降低了成本与价格。

为了满足市至对汽车的大量需求,福特利用了当时颇具竞争力的营销战略,只生产一种车型,即只生产T型车;只有一种颜色可供选择,那就是黑色。

黑色的T型车就是汽车的代名词。

这一点,几乎成为所有MBA教学的经典案例。

这样做的好处是福特能以最低成本生产,用最低价格向消费者提供汽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