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精选15篇)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精选15篇)《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1时至今日,我上《蓝色的树叶》一文的结束语犹响耳边:当别人有了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送一片爱的绿叶,让这片爱的绿叶温暖你的心,温暖我的心,温暖我们大家的心。
看似关爱无限的结束语,却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教学中,我关爱学生了吗?我送给他们爱的绿叶了吗?在几百人的注视下,我自信地走上了讲台。
但我看到的,是一张张倦怠的脸,一双双欲睡的眼。
学生已上了一节课,在那么多教师的注视下,学习肯定没有平时那么轻松随意。
面对这一不利的状况,我首先想到应该让学生消除疲劳,激发学习的活力,唤醒学习的欲望。
我让学生唱歌,但没多少效果。
我又和学生做听话游戏,但用时太短,没达到预想的`目的。
因为心中想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我很快就进入了教学流程,全然不顾学生身心俱累的现实。
显然,课前组织教学是失败的,对于学生的关怀只是蜻蜓点水,没有多大的实效性。
如果我当时对学生的关心多于对教学内容的关心,如果我能想学生所想,真正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我想,我是否还会急于开课呢?要是平时,我肯定会让学生小憩片刻,或者想方设法让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面对几百人的公开课,我为何就不能对学生的关爱多一点?这让我想起了一代大师第斯多惠,他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一个“激励、唤醒、鼓舞”,饱含了多少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
林园园到底画不画小草呢?从课文内容来看,林园园是不需要画小草的。
有第一自然段的句子为证:美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要画上树、房子和小山。
教学“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时,我为了让学生感悟林园园不愿帮助同学,说这句话只是在找借口。
我问学生,林园园是整幅画没画完呢还是树叶没画完。
个别学生说树叶没画完,没动脑筋的同学也附和树叶没画完,我让学生读第二自然段,学生读了几次,终于知道树叶画完了。
我又追问,林园园的树叶已经画完了,她还需要绿铅笔吗?学生回答:需要。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1《蓝色的树叶》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林园园没有借的一件事。
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以后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学生。
整体感觉上得还不错。
本课教学,识字环节较扎实,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如:小老师领读、指名读、同桌互读、齐读等,学生掌握较好。
不仅读准字音,了解字形,也明白了字意,并能在此基础上,运用词语说句子。
教学时,注意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指导学生朗读。
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思考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也存在了许多不足之处:1、导入新课时,老师问:“你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学生说见过绿色的、黄色的、红色的树叶,此时还应引导学生联系季节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如:春天有绿色的树叶,秋天有黄色的树叶,半绿半黄的树叶……语文课,就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
2、整节课之中,让学生自由读文过多,要在读书的形式方面多变化。
低年级的孩子,不太适合这种集体的.自由读文,教师也不便于掌握学生的读书情况。
3、在指导学生读好对话时,教师的引导要进一步细化。
在几名学生读书感情不到位的情况下,教师要分析其原因。
“小声的说”“吞吞吐吐”“我怕你”“只好”等词,是训练低年级的孩子通过语言文字揣摩人物心理的好的机会,可先让学生议一议,然后再读。
通过分角色读或者教师范读,就很容易读出味来。
4、注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学生读书时拖音、低着头读书、不认真听别人发言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改掉。
5、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学习,善于发现问题,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
如指导: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这句话时,我只是让学生抓住“小声地”这个词,让学生用小声的语气去读,忽视了学生的自主能力。
可以这样设计:老师大声地读这句话,让学生听一听老师读得行吗?学生如果说行,让学生再去读这句话,细细理解到底该怎么去读,通过反复读,学生发现应用小声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学生自己发现了问题,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学习兴趣被极大调动,更加乐于学习。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1这篇课文位于本册第五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 课文以李丽借绿铅笔为线索,记叙了一件发生在两位小同学之间的事。
课文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读后自然受到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让同学们明白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道理。
“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是课文教学的重点;“林园园看见李丽画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根据《大纲》要求和本组训练重点,我在教学时着重体现如下思想:1、词句训练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
2、注重朗读训练与指导。
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标点符号读出停顿和语气,还要根据不同人物选择不同的语气、语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紧扣课文思考题,理解课文重点。
教育学生从小就以助人为乐为美德。
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
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
但要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这是《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
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
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课文中的事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学生学习起来会很感兴趣,轻松易懂。
所以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反思,丰富内心感受。
在读和理解的基础上,我提出问题: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并着重指导李丽和林园园的几次对话,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走进林园园的内心世界,林园园最终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应当热情帮助。
2023最新-《蓝色的树叶》(优秀7篇)
《蓝色的树叶》(优秀7篇)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
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7篇《《蓝色的树叶》》,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蓝色的树叶》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刺、猬”等10个生字,会写“采、但”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
4、了解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记叙的方法,使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理解李丽和林圆圆的四次对话的意思。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难点】1、初步感知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2、理解园园为什么脸红了,从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
教育学生要有助人为乐的好思想、好品德。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置悬念,导入课题教师课前先将课题“蓝色的树叶”写在黑板上。
师:小朋友,小朋友们你们平时看到的树叶都是什么颜色的呢?教师随机给学生呈现ppt 资源的相应图片内容。
读了课题,大家是不是觉得很奇怪,树叶为什么会是蓝颜色的呢?学习完课文后你们就会明白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生动的情境画面加之规范的课文朗读,为下面课文的进一步讲读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师可以结合ppt资源,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初步感知与思考。
2、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
三、学习生字,了解词语1、教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呈现本课要求会认的字、词:2、请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自由认读。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
蓝色的树叶的教学反思11篇
蓝色的树叶的教学反思11篇蓝色的树叶的教学反思1关于阅读教学,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
”这篇课文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从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
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
在教学时让学生在读、悟的过程中,找出自己感触喜欢的句子多读几次,这样凭借教材中的教育契机,好好地发掘、利用,不但体现学生突破难点的过程,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
在有一个学生说到最喜欢的句子是“浪花看见了,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悄悄地搔痒了我的小脚丫。
”时,我问她为什么这样读,她说,“轻轻的”是声音很小,所以要读轻一点。
我又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把“悄悄地”换掉,一个学生换成了“偷偷地”。
激活学生思维,训练了学生语言概括的能力,对事物的不同感受能力及情感表达能力。
蓝色的树叶的教学反思2我所上的《金色花》一课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后获得些许的赞扬。
反思本节课一个个真实的情景,对于如何上好一节合格的语文课、建构活力课堂颇有感悟。
1、读出“语文味”,创造诗意课堂程少堂老师认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富有学科个性和教学个性的审美快感。
在《金色花》一课中,我主要通过灵动多姿的朗读(听读、赛读、评读、范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熏陶感情,从而读出“语文味”,创造诗意的课堂。
学生读得非常认真,虽然读得不是很好。
于是在我的启发诱导之下,有不少的同学大胆地用稚嫩的童声来读,重音、语速,情感都把握得很好。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1《蓝树叶》是一篇讲读课文。
讲李丽在美术课上,画树叶时绿铅笔找不到了,她向林园园借,但没接她的绿铅笔。
李丽用蓝铅笔画了树叶。
林园园看见了画蓝树叶,脸红了。
学习课文之前,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揭示课题《蓝树叶》,随后问:看到这个课题你一定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提出: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这是哪儿来的蓝树叶?以此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找答案。
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大意。
让学生自由回答上面的问题。
再感悟课文内容学习第一自然段:李丽为什么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铅笔?引导学生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到答案。
自读第二至四自然段思考:李丽为什么没有接凌圆圆的铅笔。
这是课文的重点。
我让学生找出李丽和林园园的三次对话,从她们对话中林园园的语气,神态中去领会感悟出林园园不愿意借给李丽绿铅笔。
抓住重点词句(吞吞吐吐、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不要.....不要..... 皱着眉头等)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体会林园园是在为舍不得借铅笔给李丽找借口。
学习第五自然段,指名读回答: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结合观察第二幅插图,从林园园的表情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林园园觉得不好意思。
她知道自己错了。
你能知道她这时候心里在想什么?“她在想,要是我把绿铅笔借给李丽了,她就不会画出这么难看的蓝树叶了”。
“我这样做不对,以后要改正”。
现在你想对林园园说什么?甲:林园园,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我们要去帮助。
乙:林园园你不能太小气了,要是你以后有困难,别人也不会帮助你的。
丙:林园园你知道吗?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学了这一课你明白了什么?(我明白了我们从小要有爱心,别人有困难,我们要热心帮助)说说你们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和像林园园一样的事例。
学生也说了班上很多同学的例子。
想想:林园园以后会怎么做?(自由回答)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感情朗读课文,学会了生字词,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道理,还与自己进行了对比,知道了对错,提高了认识。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1 优点:1.问题式的谈话导入,引起学生去课文里找答案的好奇心。
优美的朗读录音把学生深深地吸引到课文当中,引起学生也学着朗读的兴趣。
要想朗读的好就要先扫除生字的障碍,激发学生学好生字。
2.识字环节方法灵活,圈生字指名读,检查预习情况。
归类学生字,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和字理识字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在多音字学习环节运用字理识字的方法,帮助孩子区分读音。
通过读开片、走迷宫、开火车爬高山等游戏环节复现生字,进行巩固练习。
生字学习比较扎实。
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不平均用力突出重点。
3.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克服了背教案的毛病,比较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能够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
课堂学习效率较高。
缺点:1.识字环节缺少扩词训练。
在归类学习后,学生对生字基本掌握的前提下加入扩词训练,然后再以卡片、开火车游戏等呈现词语。
2.在字理识字环节,字的意思可以通过学生自己查字典的方法呈现,这样记忆更深刻,让学生养成遇到不懂的字去查字典的习惯。
3.第一课时指导朗读目标不明确,设计时考虑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好停顿(尤其标点符号处的停顿)、读好问句,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尺度,在指明读的时候过于拖沓,读的遍数稍多,侧重点有点偏向体会说话人的语气,用时太长。
4.课堂把控能力差:当个别学生小动作较多,屡次提醒没有改善的时候,有点措手不及。
试图通过让他回答问题来提醒,但是在回答完问题坐下后还是照样有小动作。
还通过站在他旁边以及一些身体接触来提醒,仍然效果不太明显。
在夸奖他旁边学生坐的好的时候,稍微触动到他,但是持续时间也不是很长。
这让我有点不知所措,影响到了情绪。
课堂把控能力不强还表现在张老师提醒我时间快到时,没有想到办法迅速结束授课。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1我们常教育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一种美德,但要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正因为如此,我上此课意在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互相帮助。
《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写得是在一次美术课上,李丽的绿铅笔不见了,就向同桌林园园借,可是林园园舍不得借给她用,李丽就用自己的蓝铅笔画树叶。
教学中我紧抓主线:“李丽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用心地画着一片片树叶。
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
”这句话作为开头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进而走进课文。
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
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我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都围绕__的旨意,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课文中的事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反思,丰富内心感受。
首先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上,引导孩子读,注意李丽从头到尾都非常有礼貌,林园园则表现得比较自私,不肯借绿铅笔又不好明说,找了一个又一个借口推托。
再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恰当的语气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我将李丽和林园园的几次对话作为指导的重点,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走进林园园的内心世界,林园园最终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
但个别学生积极性不高,让学生找重点词“吞吞吐吐”来体会“舍不得”时,由于我的指令不够清晰,还是要经过多次提示才能找到。
然后在读和理解的基础上,我才提出问题: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有同学说:因为她觉得不好意思,没有借给李丽同学绿铅笔;有的说:有困难应当热情帮助;有的说她因为羞愧而脸红??这个环节还是比较成功的,使学生受到了一定的思想教育。
课后我进行了拓展练习,课文的语言训练点是“-----------吗?”“---------吧。
”所以我抓住“脸红”让孩子们领会林园园的“知错就改”,预设“过了一个星期,李丽正要给花涂颜色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红铅笔不见了,她再次向林园园借,她会怎么说?”孩子们纷纷举手,一个孩子说:“你把红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可惜时间已经很短,说话的训练面不广。
蓝色的树叶的教学反思9篇
蓝色的树叶的教学反思9篇蓝色的树叶的教学反思 1在学校开展的“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我讲的是谜语诗《画》。
课前,我多方面收集资料,写出了一份让自己觉得可操作性较强的教案,并精心制作了PPT课件。
课中,我由猜谜导入,从课文插图着手,指导学生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图画,说出了画中的主要景物:山、水、花、鸟。
之后利用课件展示了这四物的分解图,逐句教学了诗句。
在学文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了生字,纠正了他们的一些地方语发音。
随后,我将本课要认的11个生字展示出来,考察学生的识字情况,并结合拼音再次正音,给生字口头组词,强化了识字环节。
接下来,认识了两个偏旁“辶”和“忄”。
带领学生大致理解了诗意,并明白了为什么谜底是一幅画。
通过“我会说”板块学习了反义词。
最后,利用课件演示了生字的书写过程,带学生练写了四个生字。
一节课上完,我有了如下感受。
1、教案的设计反映了教者对教材及学生的理解程度。
得:课前设计教案时我参考了一些资料,有教学用书、星级教案设计、中央电教馆的教案示例和课堂教学视频。
可我发现没有哪一个能为我提供一个完整的范本,尤其是中央电教馆的那段视频,时长17分钟,一位教师六位学生,整个过程要搬到我们的课堂中实在是不太现实,也没什么特别值得采用的。
最后我还是决定综合多方面的可用资源,整合成适合自己学校和学生的教案。
这份教案融入了本课涉及到的所有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也化解了难点,配以自已构思并选材制作的PPT课件,为上好这节课做出了强有力的保障。
憾:参考的教案有设计为一课时的(中央电教馆提供的教案示例),也有设计为两课时完成的(星级教案设计),我选择了一课时完成——课上完后才发现这个决定是错误的。
虽然这篇课文内容只有短短20个字,连课题也才21个字,但融合在一课时内完成,内容实在是太多了。
要认识11个字,写会4个字;要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要认识“辶、忄”两个偏旁;要学习反义词,还要理解每句诗的意思……总之,这个决定直接造成了40分钟课堂内容爆满的结果,孩子们虽然一直很配合地端正坐着,认真听着,努力回答着,但我想他们一定很累!我把他们当成高年级的孩子教了……2、合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是如今课堂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手段。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1优点:1.问题式的谈话导入,引起学生去课文里找答案的好奇心。
优美的朗读录音把学生深深地吸引到课文当中,引起学生也学着朗读的兴趣。
要想朗读的好就要先扫除生字的障碍,激发学生学好生字。
2.识字环节方法灵活,圈生字指名读,检查预习情况。
归类学生字,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和字理识字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在多音字学习环节运用字理识字的方法,帮助孩子区分读音。
通过读开片、走迷宫、开火车爬高山等游戏环节复现生字,进行巩固练习。
生字学习比较扎实。
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不平均用力突出重点。
3.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克服了背教案的毛病,比较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能够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
课堂学习效率较高。
缺点:1.识字环节缺少扩词训练。
在归类学习后,学生对生字基本掌握的前提下加入扩词训练,然后再以卡片、开火车游戏等呈现词语。
2.在字理识字环节,字的意思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方法呈现,这样记忆更深刻,让学生养成遇到不懂的字去的习惯。
3.第一课时指导朗读目标不明确,设计时考虑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好停顿(尤其标点符号处的停顿)、读好问句,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尺度,在指明读的时候过于拖沓,读的遍数稍多,侧重点有点偏向体会说话人的语气,用时太长。
4.课堂把控能力差:当个别学生小动作较多,屡次提醒没有改善的时候,有点措手不及。
试图通过让他回答问题来提醒,但是在回答完问题坐下后还是照样有小动作。
还通过站在他旁边以及一些身体接触来提醒,仍然效果不太明显。
在夸奖他旁边学生坐的好的时候,稍微触动到他,但是持续时间也不是很长。
这让我有点不知所措,影响到了情绪。
课堂把控能力不强还表现在张老师提醒我时间快到时,没有想到办法迅速结束授课。
其实可以用一分钟时间迅速将最后一段读完,然后将分角色朗读作为课后作业,再用两分钟时间说一说课文中的蓝树叶是什么、谁画的、为什么画蓝色的树叶。
反思: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要以提高学生语用能力、语文素养为目标。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15篇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15篇《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精心的《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欢送大家分享。
《蓝色的树叶》是小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林园园没有借的一件事。
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是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以后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学生。
整体感觉上还不错。
教学《蓝色的树叶》一课,我认真备好课,定准目标,对学生进展学前分析:二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根底:识字,语境认读容易,独立认读混淆,尤其是形近字、同音字分辨不清。
而且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还是较短,好动。
这节课以识字为主,在教学中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主识字,设计了几个游戏环节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专注率,提高识字效果,稳固识字的目的。
这篇课文需要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以识字为主,学生自读生字词,初读课文,对课文大致了解。
而识字教学是根底中的根底。
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用了这样的导入:出示一片金黄色的银杏树叶;一片充满生机的绿叶(梧桐树叶);一片红红的枫叶;一片蓝色的树叶(自己制作的)。
问学生:树叶一般是绿色、黄色、红色的,为什么有蓝色的树叶呢?这种导入方法,能较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跟着初读课文,通过自由读文把生字划出来,然后自己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识记一遍,通过各种学习方法,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在教学中,我首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回忆曾经学过的识字方法,并帮他们归纳课件出示,有加偏旁、减偏旁、换偏旁的方法,有猜字谜、讲故事、编儿歌的方法,还有找朋友识字,在生活实际中识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等方法。
这节课,特别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检查学生生字时,就进展了齐读、开火车读等,特别开火车读,人人都有参与时机,几乎全班同学都轮到了一次,这样可以及时纠正一些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这样做比拟好。
《蓝色的树叶》教案反思
《蓝色的树叶》教课反省《蓝色的树叶》教课反省 1《蓝色的树叶》是一篇讲读课文。
主要讲李丽在美术课上,画树叶时绿铅笔找不到了,她向林园园借,但李丽没接她的绿铅笔。
李丽用蓝铅笔划了树叶。
林园园看见了画蓝树叶,脸红了。
在教课中,我主要采纳以读促悟的方式让学生来理解课文,突出文中的要点,打破难点。
特别是要理解园园为何脸红了,从中领会到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帮助。
就要让学生先理解,李丽为何没有接林圆圆的铅笔呢?第一,我让学生朗诵课文,想想,林园园想不想把自己的铅笔借给李丽呢?为何?学生经过朗诵课文,大多能经过林园园的做法和回答中,感觉到,其实林园园是不想把铅笔借给李丽的,因为,她已经画完了,还说没画完,特别是,即便说画完了,又提出了好多的要求,让人感觉到是不想借给的意思。
其次,针对学生的理解,我又指引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经过分角色朗诵人物的对话进行感悟,经过注意对话中林园园的语气,如:吞吞吐吐;提出的要求:不要.....不要.....;人物的表情:皱着眉头等,进一步领会林园园是在为舍不得借铅笔给李丽找各样借口。
最后,在打破教课难点时,我设计了问题进行谈论:林园园看着李丽画的蓝树叶,为何脸红了?若是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从“脸红”这个词中能够看见林园园此后会如何呢?学生畅所欲言,在谈论与朗诵中感觉到,同学之间应当互有关心,相互帮助。
同学也理解了,此后自己应当如何做?为了让学生能学有所得,我防止了像提出学了这一课你理解了什么?这样一模一样的问题,而是让学生进行反省,在过去的生活中,你有没有像林园园这样的事呢?学生纷繁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我惊喜地看到,学生在反省中不断成长。
对学生“相互帮助,互有关心”的道理的教育也就瓜熟蒂落。
《蓝色的树叶》教课反省2《蓝树叶》是一篇讲读课文。
讲李丽在美术课上,画树叶时绿铅笔找不到了,她向林园园借,但没接她的绿铅笔。
李丽用蓝铅笔划了树叶。
林园园看见了画蓝树叶,脸红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
《蓝色的树叶》,主要讲李丽的绿铅笔找不到了, 向林园园借, 口,并不乐意借:先是以自己没有画完为借口,接着以怕弄断为托词, 容太多而不乐意。
读到这里,一个活生生的小气鬼出现在孩子的眼前, 的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思想大相径庭,这就是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意义所在。
文中的林园 园无疑是个反面典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感悟到:同学间应该互相帮助,团结协作。
王燕骅老师举到过这么一个例子, 整堂课,按照老师课前的预设顺利地开展着教学活动。
就在学习第五自然段即将顺利揭示中心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老师提的一个问题 看着李丽 画的这些蓝树叶,你想说什么? ”打乱了这堂课的和谐。
按照课前预设,学生会对林园园说: 你应该把绿铅笔借给李丽。
”可没想到,第一个学生站起来就说: 我想对李丽说,你可以 用红铅笔来画呀!枫叶是红的! ”
顿时,教室里议论纷纷: 是呀!为什么一定要画树叶呢? ”可以画白云、蓝天、高山
嘛!” ••…有的小朋友甚至嘀咕开了: 李丽真笨啊! ”她不动脑筋。
” ••…我并没有预料到 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看着学生七嘴八舌的样子,老师只能委婉解释道: 你们真聪明,能
自己解决困难!可现在李丽没有想到这些办法,那如果你是她的同桌,你会怎么办呢?
”尽 管在老师的努力下,有的学生又回到了主题: 我应该帮助她。
”
其实,反思以下这堂课和这篇课文, 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去处理文本: 一是站在 被借者的角度上,即林园园的角度上。
作为林园园,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主动去帮 助别人。
二是站在借者的角度上, 即李丽的角度上。
这也就是学生所议论的: 当碰到困难时, 首先应该自己先想办法解决困难;实在解决不了,
再去寻找帮助。
换言之,也就是抛弃了李
丽在文本中扮演的弱者角色。
而林园园找了许多借
后来又嫌李丽画的内 这与我们平时所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