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教案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2课时
教学设计1:1.2人口的空间变化
教学目标:
1、知道人口迁移的概念。
2、运用案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4、分析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
1、人口迁移的原因。
2、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
板块
展开教学的问题串设计
学生活动串设计
目标达成反馈串设计
意义
国际人口
迁移
19世纪以前
二战以后
国内人口
迁移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中期以来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自然环境因素 地形、土壤、气候、淡水、矿产、自然灾害
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2、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迁出地
迁入地
有利
不利
4、判读板图中哪个是属于迁移?
独立思考
同桌交流
独立思考
一问一答
教师板书
教师板图
承转:如果这界限线是国界线,这迁移就是 ,如果这是市界线、省界线,这迁移就是
独立思考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总结
1、板图:
人口迁移的类型
概念
时间
特点
迁移方向
意义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读课本P8,完成表格在课本划出相应内容
读图1.8
图1.9
同桌交流
一问一答
追问
图表解读,引导从图中获得信息
教师板书总结
二、
影
响
人
口
迁
移
的
因
素
承转:每年春天,总有很多人要离开自己的家乡,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人要背井离乡呢?
高中地理《1.2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二 新人教版必修2
辽宁省大连市四十四中高一地理《1.2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二新人教版必修2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利用资料或图表,就具体的地区人口迁移特点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运动与发展的观点,全面认识人口的发展理论,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1、人口迁移概念、类型。
2、我国人口迁移的发展变化。
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学难点:人口迁移的类型、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教具、资料:课本插图、课件、补充材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大规模人口流动的原因和影响:主要原因:(1)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剩余状态。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大批潜在的剩余劳动力成为显性的剩余劳动力,他们迫切要求进入小城市寻找就业机会;(2)1984年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为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提供了契机;(3)城乡及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是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最根本原因。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人口迁移与以前人口迁移主要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不同,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迁移和外出的目的主要是务工和经商,因学习、培训和分配工作而迁移的人数也逐步增加。
总的来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吸引人口迁移的最重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务工和经商)。
一、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总上所述可以看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因素;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因素;3、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因素。
二、人口迁移的意义人口迁移在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等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探究性问题:关于广东省的外来人口问题,请你搜集相关资料,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2)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2 人口的空间变化(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2 人口的空间变化(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2 人口的空间变化(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
2 人口的空间变化(2)。
地理教案:1.2《人口的空间变化》(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能力目标1.通过有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结合实例,学会案例分析的方法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两大板块,每一板块内部又分为二战前后和改革开放前后为时间界线。
这种空间和时间的差异性,构成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加强总结和比较。
利用多媒体采取比较法列出两幅表格,让学生比较二战前后和改革开放前后人口迁移的路线、特点、原因。
从案例分析不同的国家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也各相同。
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各有不同。
本节课有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料和形式,可相互穿插灵活运用于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人口迁移的类型(流向、成因、意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人口迁移的原因以及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和比较法教具准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制图表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假如现在给你一个机会重新选择住地,你会选择什么地方?学生在七嘴八舌中各抒己见。
老师总结,出于多种原因,有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人们的住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以及生产力的发展,会发生空间移动,这就是人口迁移。
本节课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人口的迁移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定义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空间移动人口迁移三大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限制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理解:第一,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但不能把所有的空间移动都当做人口迁移,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和"长期"变化的运动,才被当做人口迁移。
人教版必修2地理:1.2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设计
第二节人口的迁徙要点难点创新教课方法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人口迁徙的原由考试大纲领求:人口迁徙的主要原由学习目标:、认识人口迁徙的观点和分类、理解并概括影响人口迁徙的主要要素(学习要点)、认识此刻世界和我国人口迁徙的状况人口迁徙的原由是本节课的要点学习内容,同时也是难点的学习内容,针对这个要点学习的内容,自己在教课方案的过程中,采纳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法、合作研究法、自主研究法等的学习方法来进行设计,让学生经过自主学习法来梳理基础知识,经过合作研究法来打破要点、难点,经过自主研究法来进行学致使用。
在整个教课方案中融入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改精神,让学生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研究,使讲堂达到了高效、踊跃、和睦的成效。
详细的教课过程设计以下:一、自主学习——梳理基础知识1、人口迁徙的观点?人口迁徙和人口流动的差别?2、分类:按空间范围分,人口迁徙可分为?3、迅速阅读教材P14页概括影响人口迁徙的要素有哪些?4、认识此刻世界和我国人口迁徙的状况?设计企图:经过问题式的自主学习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既方便学生有目的去自主学习,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踊跃性、导向性,培育学生自主梳理课本基础知识的能力,为打破要点、难点的学习打下基础,埋下伏笔。
二、合作研究——打破重、难点(一)情形剧·家——小王与爸爸的真情告白(朗读表演:需要三名同学:旁白、小王、小王爸爸)[旁白]:家是温馨的港湾,安慰倦累的灵魂;家是永久的惦念,收藏幸福的存根。
一个平庸的家庭,却交融了四面八方这就是我的“家”![小王独白]:1985年的春季,我出生在贵州省凯里市的一个乡村家庭,家境贫穷,却度过了一段快乐的童年光阴。
2001年的夏季,我怀着理想踏进凯里一中,开始了我的高中生活。
2004年的秋季,我满载向往地进入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在上海度过了改变我人生轨迹的四年。
2008年,我大学毕业后到达贵阳市第一中学,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陪伴我的还有我风雨同行的女友,一位从上海转来的女孩。
人教版高一 必修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2
科目地理班级课型新课授课人学校课题: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全面认识人口的发展理论,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知识技能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过程方法能够利用资料或图表,结合自己所学理论分析当今世界某个区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点1,人口迁移的特点2,人口迁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难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教法学法分组讨论法引导发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走西口》音乐欣赏。
(教师)情景导入:《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的三大移民潮,并被陆续编排成了电视剧。
那到底什么是人口迁移?为什么要进行人口迁移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本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学生形象感知,课堂初始就引发了学生的兴趣点,增强了探究新课的欲望,有助于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二、组内交流合作学习成果共享(教师)提出学生需完成的课前预习展示的知识点:1、人口迁移概念2、人口迁移的类型及各类型的特点、方向、原因(表格展示)要求:1、2-3分钟时间同位校对答案。
2、如有疑问,提交小组,组长调控,释疑解难。
3、若小组内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班级集中解决。
(学生)同位校对答案,展示知识点,并提出未解决的疑问。
班级共同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在组内交流合作,结合问题加于思考,有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
三、合作探究疑难点拨【探究点一】人口迁移的特点(教师)提出疑问:是不是所有人口的空间移动都是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得具备哪些条件?判断一下事例哪些属于人口迁移?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1、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2、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3、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4、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5、在潍坊一中任教的外教;6、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工的农工。
高中地理必修2教学设计26:1.2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目标1.掌握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分析世界和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
3.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学会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教学重难点1.我国国内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流向。
2.二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流向。
教学过程探究主题1人口迁移的类型1.小组为单位探讨判断:下事例哪些属于人口迁移?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①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②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③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④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⑤在深圳中学任教的外教;⑥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工的农工。
⑦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
⑧小明家前年买了新房,从罗湖区的人民北路搬到了蛟湖路。
2. 依上述案例小组讨论:人口流动概念、人口流动的形式、影响人口流动强度的因素及人口流动产生的影响3. 依上述案例小组讨论:人口迁移概念具备的三个条件、人口迁移有哪些类型探究主题2人口迁移的原因小组讨论:以自己父辈为例交流讨论自己家庭由故乡迁往深圳的原因充分讨论后,老师介绍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师生共同总结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探究主题3十九世纪前国际人口迁移特点及原因为了便于同学探究,老师出示19世纪前世界人口迁移路线图,结合历史知识小组讨论总结:19世纪前世界人口迁移路线、方向、特点、原因及意义探究主题3战后国际人口迁移及原因老师出示战后国际人口迁移路线图小组讨论总结:○1战后国际人口迁移路线、方向、特点、原因及意义○2战前战后国际人口迁移流向有何改变?探究主题4我国人口迁移及原因老师出示我国新中国成立前人口迁移材料: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乱引起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后,南方人口已占到全国的2/3。
清末到民国中期迫于生计,河北、山东一带人口“闯关东”迁往东北地区,山西、陕西一带人口“走西口”迁往内蒙古等地。
引导学生探究分析建国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因素老师出示建国以来中国人口迁移示意图,小组讨论:新中国成立到1986年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相比,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有什么变化?小组探究结果迁移原因特点迁移方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①计划经济体制②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①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②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地广人稀的西北和东北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改革开放政策自发迁移①内地——沿海②山区——平原③贫困地区——发达地区、“民工流动”探究主题5 世界其他国家国内人口迁移及原因老师出示美国人口迁移路线图,美国人口迁移方向及原因。
高中地理必修2教学设计18:1.2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
板书设计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
1.概念
2.分类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
2.经济因素
3.其他因素
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
1.《导学案》、《预学案》、《固学案》。
2.相关图片、Biblioteka 视频材料,PPT。学生准备:
1.完成《预学案》基本内容,记录预习过程中的学习问题。
2.搜集有关人口迁移的案例。
导 学 过 程 设 计
程序
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预设)
媒体
运用
创设情境
新课导入
新课
导入
【旁白】同学:假如现在给你一个机会重新选择住地,你会选择什么地方?学生在七嘴八舌中各抒己见。老师总结,出于多种原因,有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人们的住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以及生产力的发展,会发生空间移动,这就是人口迁移。本节课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PPT展示相关分析及参考答案。
第四层级
思维
建模
本节课关键词:人口迁移、分类、影响因素,理清楚基本概念,弄明人类行为产生的基本原因。
学生归纳本节知识点和学习方法。小组间完成思维导图,并相互交流。
PPT展示思维导图构建过程。
总结概括提升
创设
总结
情境
【旁白】这节课要明确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不仅包括人口自然增减,还包括人口迁出或迁入数量的变化。掌握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我们知道人口的迁移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综合体,我们在分析某一迁移现象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考虑,突出重点,体现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人教版必修二《1.2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两篇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特征及原理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1.利用地图或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教学,分析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
2.利用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
3.小组互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人口迁移是人类经常的一种现象,它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经济的发展。
2.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发展观。
【教学重点】1.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国际、国内)。
2.人口迁移流向(迁出国家、地区,迁入国家、地区)。
3.人口迁移的原因。
【教学难点】人口迁移的原因。
【教学设计】一、人口的迁移1.迁移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它是引起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
补充:人口的空间移动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两种形式。
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例如,每天往返于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人口;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农的农工;外出旅游、度假、疗养等。
人口迁移是指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例如,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等。
属于人口迁移的人口移动一般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
而是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
例如,旅游、探亲等短期人口流动就不属于人口迁移。
三是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有时候常常把这作为判断是否发生人口迁移的重要标准。
2.分类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1)国际人口迁移①概念: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②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2)国内人口迁移①概念:国内人口迁移是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教学设计4: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第2课时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利用资料或图表,就具体的世界或地区人口迁移特点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运动与发展的观点,全面认识人口的发展理论,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三、教学难点:理解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新课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人口迁移,了解了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那么人口什么要迁移呢?人口迁移究竟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呢?板书: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师:请看下面的文字,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什么。
1、气候严寒的高纬和高山地区,水分稀少的荒漠和土壤贫瘠的地区,人烟稀少。
而水、热条件比较好的温带和热带往往成为世界人口密集的地区。
2.温带和热带肥沃的冲积平原和某些大河流域,人口也较为集中。
3.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
某些大河流域如长江、珠江、尼罗河、多瑙河、伏尔加河等,至今也是人口密集地区。
4.我国的大庆、攀枝花等,都是因为矿产资源的开发。
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而形成的。
生:以上资料说明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师:对,自然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地区间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
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人们总是希望从自然恶劣或自然资源贫乏的地区迁到自然环境优越或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
其次,自然灾害也会成为人口迁移的直接原因。
自然环境主要有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要素它们是怎样影响人口迁移的呢?(生讨论,师总结)(1)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
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人口迁移。
光、热、水、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2)水是人类生存重要的物质条件。
人教版必修2 地理:1.2 人口的空间变化 教案2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流向;了解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原因及特点;了解人口迁移与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和析图能力;对知识分析、归纳综合能力;利用知识解释现实问题和知识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对人口迁移的原因分析,对学生进行国际主义、爱国主义和乡土教育。
二、教学重点:国际人口迁移和中国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和移民的流向。
三、教学难点:人口迁移的原因四、教学方法:讨论分析法、自学指导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状况,这种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在时空上是不均的。
而人口的增长既有自然的增长(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也有机械的增长——即人口的迁移。
而人口的迁移又进一步影响了人口的分布,那么,什么是人口的迁移,人口迁移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影响呢?(板书)【投影】示意图(下图),提问,图中哪几种方式属于人口迁移?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人口迁移是指人在空间位置的的移动。
通常把从A1 B1,C1 A2看作为人口迁移,而A1 A2,C1 C2 则不被看作为人口迁移。
【过渡】:人口迁移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多种形式,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人口迁移的具体形式。
同时出示题目:下列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属哪种人口迁移?学生阅读教材,总结出人口迁移的类型并回答。
【投影】课本P12图:1-2-1(当今世界主要移民图),思考:1、该种人口迁移属何种形式,2、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地有哪些?主要迁入地有哪些?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过渡】该图显示的主要为国际人口迁移,在新大陆发现以前,国际人口迁移主要集中在旧大陆,在新大陆发现之后,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跨洲活动,这种国际人口迁移又分为二战前和二战后两大阶段。
(板书)【提问】二战前,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流向。
教学设计22:1.2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目的: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通过有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结合实例,学会案例分析的方法。
教学重点: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人口迁移的定义。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实例分析法、归纳法、图示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面讲从全球来看人口的增长只取决于人口的出生和死亡,但对一个地区来说,人口增长除了受出生率、死亡率的影响外,还受人口迁移的影响。
一、人口的迁移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定义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理解:第一,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但不能把所有的空间移动都当做人口迁移,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和“长期”变化的运动,才被当做人口迁移。
这就是人口迁移的时间性。
强调人口迁移的时间性,就是要把人口迁移与人们每天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往返、外了购物、出差等活动区分开。
另处,按照这一定义,游牧民的迁徙、季节的季节流动、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也不应包括在人口迁移之中。
第二、人口迁移的必须以居住地的改变为条件,即迁移发生前后,人们的居住地各不相同,而居住地的改变包含有人口迁移必须超过“一定距离”。
2.人口迁移的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3.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时间特点举例新中国成立到1986年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相比,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有什么变化?加,而且频率加快,使各地区人们的交往更加密切。
人口迁移在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等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必修2教学设计11:1.2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
1.2人口的空间变化第2课时【课标要求与分析】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课标分析:把握本条“课标”重在“举例”两字上,主要看学生是否能用具体实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如果学生只能复述出几条原因,我们无法判断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些原因;如果学生能举出恰当的实例进行说明,表明学生真正理解了。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尽量采用结合实例讲述的方法。
结合实例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归纳法,即先引入人口迁移的实例,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实例,引导学生得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第二种是演绎法,即先提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然后针对原因,使用人口迁移的实例进行验证和说明。
提供给学生人类不同历史阶段人口迁移的资料,包括迁移的大致人数;迁出迁入的地区分布;这些地区的自然经济文化状况等。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各阶段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学生可能会发现,在历史早期,人口迁移主要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现代,人口迁移则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然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所在地区人口迁移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教材分析】教材对“人口的空间变化”这部分内容是这样安排的:首先由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两个因素入手,引出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接着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和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国内人口迁移的基本状况以及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
然后结合案例2“美国的人口迁移”和案例3“我国古代的几次人口迁移”分述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及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等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从中让学生理解: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着重要的作用,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也影响人口迁移。
在某种特定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和地理意义。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能利用资料或图表,掌握分析人口迁移案例的思路和方法。
示范教案(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第2课时)
第2课时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人口的自然增长”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的内容,考虑一下: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别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师:首先,总的来看,世界人口数量随着时间的延续有怎样的变化趋势?生:不断增长。
师: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以相同的速度增长吗?生:不是。
师:那就人类历史而言,什么时候出现过明显的改变?生:分别是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期间。
师:什么时候世界人口的增速最快?生:20世纪以来。
师:这样看来,同一地区,在不同时期人口的增长是有不同特点的。
那么,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特点相同吗?生:不同。
师:人口形势不同,相应各国、各地区的人口政策呢?生:也不同。
师:像日本、俄罗斯采取什么政策,我国采取什么政策?世界上采取和我国相同政策的有哪些国家,能举一两个例子吗?生:日本、俄罗斯鼓励生育,我国实行计划生育。
现在像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基本采取了和我国相同的政策。
(小结承转)师:很好。
大家都掌握了。
那请大家想一下,不管在什么时候,也不论什么地方,关于人口数量的增长,人们常用什么数值指标来衡量?生: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师:它与哪些数值指标有关,并与它们存在什么样的数学关系?生:出生率和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师: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这三项指标就构成了人口增长模式。
(新知识传授)(板书)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图表分析)(师生互动)(展示教材图1.6和表1.2所制的多媒体插件)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师:图1.6中,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代表什么?生:纵坐标表示死亡率和出生率,横坐标表示三种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
师:横坐标仅仅表示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吗?大家再注意一下三种人口增长模式距离坐标原点的远近,想一想,或许就能找到答案了。
生:是不是时间?师:对,很好!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人口增长模式是要通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来反映的,但好像这幅图中三种模式倒是全都标示了,出生率和死亡率也标示出来了,可自然增长率好像没显现出来,那我们怎么从图中读取呢?生:(思考后)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之差,在这幅图中,我们只要在某一时间点处作一垂线,交图中红、蓝两条线于两点,垂线在两点间的截距所对应的应该就是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案-人口的空间变化 (2)
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變化第二節人口的空間變化學案學習目標:1.理解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
2.運用人口資料分析對比不同地區或不同國家人口遷移特點及原因。
3.理解人口遷移對遷入地和遷出地的影響。
重、難點:重點:人口遷移對遷入地和遷出地的影響。
難點:不同時期國際人口遷移特點。
課堂流程第一步:嘗試練習下表為我國某城市人口資料。
讀下表完成(1)~(2)題。
1982年1990年2000年總人口(萬) 35 167 7010~14歲(%) 35.27 14.63 8.515~64歲(%) 58.36 83.15 90.3965歲及以上(%) 6.37 2.22 1.11(1)該城市1982年至2000年()A.人口自然增長率很高,人口增長迅速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齡化問題得到緩解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D.人口增長率很高,有大量青壯年人口遷入(2)該城市是()A.南京B.深圳C.西安D.瀋陽第二步:考點掃描考點一:考點二:第三步:填寫並理解記憶知識點知識點一人口的遷移1.概念:一段時間內人的在國際或本國範圍內發生改變。
2.國際人口遷移3.國內人口遷移(1)我國古代:受脆弱的、頻繁的戰爭、的影響而遷移。
(2)新中國成立以來①20世紀80年代中期前:在體制和嚴格的制度下,、地進行。
②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受的影響,人口遷移的流量,流向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知識點二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1.自然環境因素:、土壤、水和礦產資源等是最主要的,有時也會促發人口的遷移.2.經濟因素:、交通和通信等是主要的因素,其影響是多方面的,並往往起著作用。
3.其他因素:如政治、文化因素,其中政策、社會變革、等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知識點三人口遷移對遷入地和遷出地的影響影響遷入地遷出地有利①提供大量廉價勞動力;②促進商品流通和經濟發展;③促進第三產業發展①加強與外界社會、經濟、科技、文化聯繫,有利於發展;②緩解人地矛盾,促進發展;③更好地開發利用土地資源不利增加了公共設施的負擔和城市管理的難度,增大了生態環境的壓力人才外流、勞動力減少第四步:變式訓練(2010·天津高考)我國東北地區某重工業城市產業結構調整期間,人口增長在10年中出現了下圖所示狀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人口迁移,了解了国际人口迁移及我国的人口迁移。
那么人口为什么要迁移呢?人口迁移究竟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板书)
师:请看下面文字,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什么。
1.气候严寒的高纬和高山地区,水分稀少的荒漠和土壤贫瘠的地区,人烟稀少。
而水、热条件较好的温带和热带往往成为世界人口集中的地区。
2.温带和热带肥沃的冲积平原和某些大河流域,人口也较为集中。
3.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
某些大河流域如长江、珠江、尼罗河、多瑙河、伏尔加河等,至今也是人口密集地区。
4.我国的大庆、攀枝花等,都是因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而形成的。
生:以上资料说明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师:对。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地区间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
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人们总是希望从自然环境恶劣或自然资源贫乏的地区迁往自然环境优越或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
其次,自然灾害也会成为人口迁移的直接原因。
自然环境主要有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要素,它们是怎样影响人口迁移的呢?
(生讨论,师总结)
(1)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人口迁移。
光、热、水、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2)水是人类生存重要的物质条件。
人类生活、生产要消耗大量的水,因此,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分布,从而影响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现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淡水天然分布状况的依赖程度有所减弱,但是淡水资源仍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条件。
(3)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如我国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
至今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依然有许多农村人口因为土地不足、土壤肥力的衰竭而迁移。
(4)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矿产资源的开采、冶炼和加工,也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随着一个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一些本来人迹罕至的地区发展成为人口的聚居地。
如攀枝花、大庆。
师:社会经济环境因素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
经济环境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等。
看下面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北欧以及北美发达国家因经济的迅速发展而迫切需要补充经济活动人口,吸引他国人口源源流入。
(生回答,师总结)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人口迁移的基本动因。
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人们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往往成为人口迁入区。
人口的迁移量,取决于迁入区对劳动力的需求状况和迁出区人口相对过剩状况。
师: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地设立了经济特区,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
这又说
明了什么问题?
(生回答,师总结)
从宏观上来看,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造成大量的人口迁移。
说明经济越发达,对人口的吸引力(即拉力)就越大。
经济发展的水平、规模和速度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流向、流量和流速。
师:交通和通讯又如何影响着人口的迁移呢?
生: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
师:对。
几百年来,人类越来越大跨度、大范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发展。
文化教育对人口迁移有着怎样的影响?
(生回答,师总结)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行为,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师:家庭和婚姻对人口迁移也有一定的影响,有些人迁移是为了结婚,也有些人迁移是为了实现家庭团聚。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师:以上我们所分析的是外部环境条件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有时人自身的原因也是造成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综合反映。
人口是否从某一个地区迁移到另外一个地区,要看迁入区是否有吸引力(即拉力),而这种吸引力可能因环境或个人的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
活动与探究
阅读案例2“美国的人口迁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因素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哪些因素导致了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
(生讨论回答,师总结)
生1: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的主要原因有:宗教;国土辽阔;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较优越;人口密度及数量较少;经济发达、个人需求等。
生2:导致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的主要因素有:战争、自然灾害、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新资源地的开发、新工业区的建立、环境质量的改善等。
活动与探究
阅读案例3“我国古代的几次人口迁移”,分析影响我国古代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因素,与影响我国近几十年来人口迁移的因素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生1:影响我国古代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因素主要是战乱,其次为开疆拓土,流放、戍边等;影响我国近几十年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个人需求等。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生2:我国古代的人口迁移,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
由于自给自足的经济十分脆弱,加之频繁的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影响,人民难以安居乐业,不得不背井离乡大批迁移。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贸易的往来和交通条件的日益便利,我国的人口迁移不仅数量增加,而且频率加快,使各地区人们的交往更加密切。
(师小结)
从古今中外的人口迁移现象中可以知道: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不论是过去几个世纪具有历史意义的人口向新大陆的迁移,还是召集人口频繁地从欠发达地区的迁移,都是为了寻求更多的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获得更好的经济待遇,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
此外,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也能影响人口的迁移。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
可能成为促使人们寻移的决定性因素。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调查你所居住的社区里哪些人口是迁移来的,他们从事什么工作。
写一篇关于人口迁移对迁入区的影响的小论文。
课后练习
1.影响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的基本原因是…………………………………………()
A.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
B.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自然环境因素
C.各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的差异
D.各地区生存条件的相互吸引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婚姻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B.交通和通信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C.政治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特殊影响
D.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影响不大
3.下列现象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A.去外省旅游、购物
B.由印度向中东劳务输出
C.由中国去美国长期定居生活
D.由山西省去广东省定居生活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社会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B自然环境是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C.土壤的肥力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
D.从宏观上看,政府的经济布局不会造成大量人口的迁移
5.工业社会人口迁移的目的是追求…………………………………………………()
A.食物
B.土地
C.劳动资源、劳动对象、劳动力及市场的优化配置
D.人地关系的协调
6.20世纪末因战争而引起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一组国家是…………………………()
A.伊拉克、伊朗、科威特
B.古巴、海地、巴拿马
C.卢旺达、刚果、前南斯拉夫
D.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答案:1.A2.C,3.C4.A5.C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