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少年中国说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少年中国说》的内容和语言风格;2.能够正确理解文章的意思,获得阅读的愉悦;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2.掌握文章的难点语句,并能够正确解释;3.学习如何结合自身实际体验,进行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难点1.理解“少年中国说”的文化内涵;2.掌握抽象性强的语言表达,如比喻、夸张等手法的使用。
四、教学过程1. 预习导引(5分钟)通过简单的问答形式,导入到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问答内容如下:•你能回答什么是“少年中国说”吗?•你对少年中国这个主题有何了解?引出“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所表达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与自身生活和国家发展相关的问题。
例如:•你认为中国未来该怎样发展?•你有哪些身边的榜样可以学习?3. 阅读材料(20分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少年中国说》的结构和内容分析,并结合学生实际经验进行感性理解。
然后由学生自行独立阅读,在发现关键语句时,进行标注并思考其含义。
4. 讨论检验(25分钟)对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注出来的难点,教师要进行逐一讲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和思考。
例如:•“少年江湖”所表达的何种意涵?•“少年方丈”隐喻了什么?接下来,教师安排学生同桌之间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感受进行交流,然后座谈整理出感受以及问题讨论。
5. 语言表达练习(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章节,并进行小组内部朗读练习,并写下自己对于所读文字的感想。
然后在同桌之间分享自己写下的感想与体会。
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将小组成员分享的感想和体会汇总起来,与全班共同分享。
教师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简单的小练习,检测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能够了解《少年中国说》的内容和语言风格;2.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文章的意思,获得阅读的愉悦;3.学生是否能够阅读文章中的难点语句,并能够正确解释;4.学生是否能够结合自身实际体验,进行思考和表达。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作品《少年中国说(节选)》的内容,尤其是文章主题和情感内涵。
2.了解《少年中国说(节选)》中的有效表达手法,如形象比喻、对比描绘等文学修辞手法。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强其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舒适度。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文学作品《少年中国说(节选)》的主题和情感内涵。
2.掌握有效表达手法,如形象比喻、对比描绘等文学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其文学作品独立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
2.互动法:通过互动活动,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维启发。
3.实践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介绍一下教学内容和目标,让学生自己预测、猜测文章的大意和主题。
2. 学习活动(1)整体感知让学生先阅读一遍《少年中国说(节选)》,然后集体讨论文章的总体感觉和氛围,对文章的主旨和主题作出初步的解释。
(2)理解关键信息让学生再次读一遍文章,通过讲解生词和语句中的句子结构,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
鼓励学生互动交流。
(3)分析文章的文字特效和表达手法分析文章中的文字特效和表达手法,如形象比喻、对比描绘、排比等,让学生举出文章中的例子并解释其用途。
(4)文学作品比较通过比较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介绍学生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之间的共性和特色。
3. 巩固活动(1)作文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文章的表达手法,写一篇感性或真实的文章,介绍一个有意义的人物或事件。
4. 总结与归纳回顾整个学习过程,让学生总结和归纳所学内容,在教师的帮助下梳理出文章的核心要点。
六、教学评估1.展示作品:要求每位学生在课后准备一篇文章,并在下个课堂上展示,得到其他同学和老师的评价和反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13少年中国说优秀教案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理解中国少年与少年中国的关系,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
2.过程与方法(1)诵读课文,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及四字短语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2)背诵课文。
3.情感与价值激发为了祖国的繁荣而积极进取的爱国心与责任心。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的作用。
【教学准备】学生:完成预习。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单,了解学情。
2.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板书设计】少年中国说(节选)少年和国家紧紧相连前程灿灿的少年中国少年和国家的美好未来讴歌祖国未来寄予少年希望【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维新派的领袖和一个才华横溢的学者,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以他的一支有力之笔,饱蘸激情地写下了慷慨激昂的热血之歌——《少年中国说》,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
如何让当代少年感受到那种激动人心的力量,是学习《少年中国说》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让学生重温1840年后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以及康、梁等人探求救国之路的过程是很有必要的。
而在品读中慢慢地领悟文字间所流淌的爱国之情比教师死板灌输给学生要好很多。
多读多悟,而且很全面地体会到了朗读给理解文章所带来的益处。
朗读后背诵也成易事,理解情感更成易事,所谓“品读易达情”在这一课得到很好的验证。
《少年中国说》对中国少年的启迪,对美好祖国前程的展望都给当代少年以很大影响。
学生跨越了时代的障碍、历史的障碍、语言文字的障碍,直接抓住了文章的精髓,也牢固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不足之处] 教师在朗读的辅导时间上有些长,用了一课时,在以后的教学上可适当加以调整,以便课堂时间被利用得更充分。
另外,对于文章的第二段,部分学生理解得有些吃力,也与此文属文言议论文有很大关系,还应探索更好的角度去剖析结构。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一、教学背景本节教学内容来自《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旨在通过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激发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适用于五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教学。
二、教学目标1.知道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的作者、背景和意义;2.能够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并能表达自己对爱国主义的看法;3.能够运用所学语言和知识,写出简单的感恩祖国的文字。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先前学过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如中国的国旗、国徽、国歌等,并询问学生对于爱国主义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爱国主义,为什么我们要爱国。
2.阅读文章教师出示《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让学生观察标题、段落和全文内容,并介绍文章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学生自己阅读文章,并思考以下问题:1.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他有哪些经历和贡献?2.中国近代史上有哪些重要的事件和人物?3.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3.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上述问题,并进行汇报。
教师在讨论中指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并加深学生对于爱国主义的理解。
4.作文教师鼓励学生以《少年中国说》的主题为启示,写一篇以感恩祖国为主题的作文。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如何选材、组织文章结构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家乡、祖国等方面,阐述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四、教学效果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阅读记录、讨论表现和作文质量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教学效果。
具体的评价标准如下:1.能够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作者的意图;2.能够参与讨论,并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写出符合主题和要求的作文;4.能够表达自己对于祖国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五、教学反思本节教学通过让学生阅读《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并通过写作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说课稿第1篇】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小学语文组的10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少年中国说》。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6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解读文本说教材《少年中国说》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
《少年中国说》是近代史上一篇重要的文章,作者梁启超用激情磅礴的语言,热情的赞颂了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光明前途的热切期望。
学习本文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把握主体说学情了解学生是上好课的前提。
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
但本篇课文语言精炼,生僻字较多。
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注释以及背景资料,理解课文内容。
三、精准定位说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学情,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泻、胎”6个生字,会写“泻、皇”等7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3.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我将2.3点确立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四、科学设计说方法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创设情景法、多媒体辅助法。
学法上积极践行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将读、思、议相结合,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五、循序渐进说过程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四大教学板块板块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上课伊始,我会播放歌曲《少年中国说》,并配合《觉醒年代》中的相关视频,请学生看完之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进而导出课题。
并简要介绍作者梁启超,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的写作背景。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说课稿第1篇】今天上午第一节课,我校李老师为全校中高年级语文老师带来了一节观摩课,授课内容是五年级语文上册《少年中国说》。
文章虽然不长,但读起来有难度,理解起来更有难度。
但是,整堂课却在教师的预设中一步一个台阶稳步上升——由不会读到会读,不理解到感悟深刻,为国之兴亡立下远大志向可谓是水到渠成,抑扬顿挫的诵读环节更是让课堂熠熠生辉!李老师这节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听歌曲《少年中国说》并说说听后的感受,随后谈话导入引出对作者的介绍,既拉近与作者的距离,也为学习本文及感受人物品质作好铺垫。
2、初识文体,感知内容。
自由诵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识文字读通句子。
这一环节用时比较长,学生读错的字音比较多,足够的练习时间才能保证流利的诵读。
创设了师生共读、小组齐读,男女分读和听读环节,充分营造读书氛围,落实诵读目标;引导读出本文的停顿、韵律美,读出抑扬顿挫的语言美。
3、品词析句,体悟情感。
本节课出彩点在于教师对课文感悟的引领:先是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作者从哪几方面论述了少年对国家的影响?课文又是用那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在思考中再次走进文本,进一步感知文章的内容!之后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立志向学,把为中华之兴盛而努力的志向扎根心中,使整堂课达到了高潮!李老师在这堂课中,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的方式来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朗读中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反思过去,才能创造更好的将来。
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借鉴以往,改正不足,日臻完善,跟李老师一样给学生一个绝对有效的课堂。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说课稿第2篇】13.《少年中国说》说课稿一、说教材《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是当时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篇幅较长的政论文,选入我们小学课本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语文《少年中国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教学设计简案
常态课同课异构教学设计框架(小学语文学科)一、课题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少年中国说》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这篇课文节选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这篇文章运用象征的写法,介绍了少年同中国的关系,表达了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文章语言简练,含义丰富,韵律优美,值得一读。
文章从日本人和西欧人称我国为“老大帝国”说起,以人喻国,怒斥当权的清王朝封建贵族官僚都是保守守旧、愚顽苟且的“老朽”,号召“中国少年”应肩负起救国的责任,为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少年中国”而努力奋斗。
表达了要求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学生情况分析通过近五年的学习,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课堂能跟紧教师的进程,完成布置的任务。
平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
但也有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时的基础不扎实,对于课文的理解不够全面。
(三)教法学法为了突出要点,打破难点,达成教课目的,选择卓有成效的教课方法是特别要点的。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乞降本节课的特色,我主要采纳读、品、悟的方法,倡议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和不一样的学习需求。
这样既充足调换了学生学习的踊跃性,又培育了学生的察看、剖析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课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包括自己查字典预习本课生字,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查找作者简介,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把握。
课内学习包括具体学习本课要求会认字的字音,掌握会写的字,了解课文内容,准确领会课文主旨。
(四)教学具准备教材,教学PPT,教学图片、视频三、教学目标1.积累重要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理解文章的主旨。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3.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奋发进取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怀。
五、教学流程六、板书设计少年中国说磅礴的气势蓬勃的生命力赞美之情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13《少年中国说》公开课教案
《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写于1900年,作者把封建古老的中国和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做鲜明的对比,极力赞扬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针砭老人消极保守的思想,鼓励人们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表达了希望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目标】1.会认“泻、皇、胎”等6个生字,会写“潜、渊、鳞、履、疆,”等9个生字。
借助注释、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 通过小组交流、全班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交流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关系及作者用哪些事物来比喻少年中国。
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学习本文写作特色和反复对比的特点。
3.让学生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品格培养目标】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生交流背诵搜集的爱国诗歌【预设评价】你背诵得很有感情,声音再放开一点就好了【预设评价】你背诵的诗歌真多,显示出你有很高的语文素养。
小主持讲安全:不满12周岁,严禁骑自行车上路。
【设计意图】日日讲安全,安全记心中。
一、导入新课。
1.播放经典咏流传中的歌曲《少年中国说》,学生谈感受。
2.导入语:有个人在100多年前,20世纪钟声敲响之际,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他就是梁启超。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少年中国说》。
二、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生词的自学情况①字音:潜(qián)龙腾渊鳞爪(zhǎo)飞扬干将(jiānɡ)发硎②字形: “惶”是竖心旁,“鹰”里面是两个单人旁,“矞”上方是个“矛”;“履”里面是一个双人旁三、研读赏析学习活动(一)过渡:自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用原文来回答。
1.小组交流,各抒己见,并在交流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形成小组意见。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2《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2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激励中国年轻人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一篇演讲。
本课选自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是小学高年级一篇重要的抒情散文。
课文语言优美,气势磅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抒情散文有一定的理解。
但课文中的一些词汇和句式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来理解。
同时,学生对梁启超这位历史人物和他的思想可能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适当补充相关资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情感;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概括和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情感。
2.难点:课文中一些复杂句式的理解,以及梁启超思想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朗读示范。
2.相关资料:关于梁启超的生平介绍,戊戌变法的背景资料。
3.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梁启超的生平照片,简要介绍梁启超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是如何激励中国年轻人的。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课文的情感。
少年中国说教案
《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少年中国说》。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节选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这篇文章运用象征的写法,介绍了少年同中国的关系,表达了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文章语言简练,含义丰富,韵律优美,值得一读。
本课是一篇半文言文半白话文的过渡性的文章。
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是学习本课的关键。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瑰宝,实践中,我领悟到,不仅要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学生的现状,更要交给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如批注法,还有传统的吟诵法,长期实践教学告诉我,“采用批注式阅读与背读法结合,夯实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是我一直探索的。
反复吟咏让他们在吟诵中得到乐趣,让他们自己体会到古诗的精髓,才能让古诗词真正走入学生的心中。
三、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情感基础,但他们对文章所创作的时代背景不够了解,情感体悟容易单薄、流于口号。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也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资料,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课堂一开始,通过补充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从而为后续理解课文、深化情感作好了铺垫。
在设计这节课之前,我先对授课班级学生的情况进行了一下简单的分析,我了解到学生预习的很充分,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但不深入。
学生在朗读时情感投入不到位。
所以,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这方面的学情,结合高年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四、设计思路:语文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思维。
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气氛,主动探求知识,采用直观教学、情境教学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部编版小学语文《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及作用,积累重点实词。
(二)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理解作者炽热的思想感情,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感受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音频朗读、视频、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介绍背景1.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的10月1日是新中国多少岁生日吗?你想用哪个词来形容我们的祖国?(生自由发言。
)2.介绍创作背景播放八国联军侵华视频,师解说创作背景。
我们的祖国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但她并不是一直像大家说的那样富饶强大。
清朝末年,八国联军入侵我们中华,外国列强竟然称中国为“老大帝国”,同学们,这个“老大”可不是夸奖啊!这是说我们中国是古老的大国,是濒临灭亡的国家,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昏庸无知者,也跟着叫嚷“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
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为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爱国青年梁启超先生写了一篇《少年中国说》,激励了当时无数的有志青年。
3.介绍作者梁启超,字卓如,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一生著作甚丰,大部分收入《饮冰室合集》。
他一生致力于中国社会的改造,为了民族强盛和国家繁荣,竭力呐喊,四处奔走,付出了几乎全部的心血。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节选了《少年中国说》最后的几段文字,请大家一起来读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1.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2.指名读,正音。
3.播放音频朗诵《少年中国说(节选)》,学生听,注意朗读节奏和句子停顿,用笔做好标记。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少年中国说》语文教案
13《少年中国说》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泻、鳞、惶、胎、履、哉” 6 个字;会写“泻、潜、试、胎、皇、履、疆、” 7 个生字。
能力、方法培养目标:有感情地的朗读这篇文章,理解文章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1. 会认“泻、鳞、惶、胎、履、哉” 6个字;会写“泻、潜、试、胎、惶、履、疆、” 7 个生字。
2. 有感情地的朗读这篇文章,理解文章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读有朗读音频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正值青春年少,今天你们是初升的太阳,明天你们就是祖国的栋梁。
早在一百多年前,有一个人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这个人就是清末的梁启超。
走近作者: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 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
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二、自读感悟。
带着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①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②结合书中的注释,试着说一说文章的大意。
③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有不明白的,做上记号,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
自读检查:1. 指名读诗歌,同学检查字音是否正确。
2. 分小组讨论:读完课文,你能不能说一说课文的大意。
三、字词揭秘。
我会认(1)出示第一行生字(课件出示)xièlín huáng tāi lǚzāi泻鳞惶胎履哉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2)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
(3)出示认读生字组词。
(课件出示)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借助拼音,自由小声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不添字、不掉字。
我会写出示生字:泻、潜、试、胎、皇、履、疆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泻、潜、试、胎、惶、履、疆”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泻xi è:结构: 左右部首:氵组词:倾泻一泻千里造句:看着这一泻千里的洪水,所有的居民顿时不知所措了。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少年中国说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少年中国说优秀教学设计一、课文内容分析《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于1900年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文章。
当时八国联军阴谋瓜分中国,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一盘散沙”,不能自治,只能由帝国主义列强共管或瓜分。
在国内,一些昏聩无知的卖国求荣者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
为了驳斥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和卑劣阴谋,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甘为亡国奴的心理,激起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梁启超先生适时地写出了这篇《少年中国说》,全文逻辑严密,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充沛。
课文节选了其中的一部分,以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发奋图强,勇挑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
课文第1自然段阐明了建设少年中国之责任在中国少年;第2自然段运用了象征等手法,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第3自然段直抒胸臆,感情饱满地赞颂了少年中国“与天不老”,讴歌了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通过层层阐述,说明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前途和命运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少年中国说(节选)》这篇课文饱含着作者振兴中华的迫切愿望,洋溢着热爱祖国的激越之情。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中年级已经学过了查找、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所以让学生借助注释和资料大致理解文意大致可以做到。
但课文中出现的象征手法,以及少年中国于中国少年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因此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想象画面情景,联系全文合作探究,体会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理解少年中国于中国少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的关系。
4.能结合资料,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并创作手抄报。
四、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教案教学设计3
《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一、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语文课,上课伊始,老师想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
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你们知道这段视频颂读的是哪篇文章吗?你们知道《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谁吗?谁能介绍一下梁启超,就在语文书的小资料中,谁能读一读。
大家知道梁启超写《少年中国说》的原因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采用批注式阅读方法预习本课,那你对课题是如何批注的。
“少年中国”的中心词是什么?“少年中国”是什么样的国家?“说”是什么意思?(“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说”这种文体可以用于记叙、说明、议论。
我们以后上中学还会学到这种文体的文言文,像《爱莲说》《师说》《马说》等。
本文是节选(板书),节选是什么意思?(节选就是原文很长,从原文中选一段。
)那你知道原文有多长吗?(我通过查资料知道原文近3000字,本文节选于《少年中国说》最后一段。
)2、我们来看一下课文下面的朗读提示,指生读提示。
下面大家先自由读一读。
谁能给大家读读这篇课文。
三、品读课文,感受情感(一)第一小节1、读中理解同学们,读书,要为我所用,要从中获得感悟,获得启示。
下面大家再来齐读一遍课文。
梁启超面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戊戌变法的失败,自己又流亡国外,所以他把希望寄托在谁身上了?课件引读“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全在我中国少年。
”这也是作者的观点。
在这段话中“故”是什么意思?(所以的意思。
)把这段话解释一下。
那中国少年与少年国家又是怎样的息息相关呢?我们来看作者的论述。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请同学们在“故”的上面标上“所以”,听别人的发言做笔记,这也是作批注。
“则”字在本段中出现了很多次,怎么理解这个字?(“则”就是“就”的意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少年中国说(节选)第1课时精品教案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泻、鳞”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
3.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中华少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中华少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中华少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激趣导入:上课前,我们一起来做一个速记古诗词的游戏,看谁记得又快又准。
用课件出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2.提问:这些诗句有什么共同点?预设:这些诗句都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3.引导:爱国是中华文化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篇和爱国有关的文章《少年中国说》(节选)。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使用速记古诗词的游戏导入,在拓宽学生爱国诗词阅读面的同时,直接进入与爱国主题契合的《少年中国说》节选内容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自己对课题的理解。
点拨:可以通过查字典或同伴互助的方式认读生字。
2.检查朗读,重点关注两点。
(1)字音是否能读正确,吐字是否清晰。
①随文识字:随文认读含有生字的词语和课文中标注拼音的词语。
一泻(xiè)汪洋鳞(lín)爪飞扬百兽震惶(huánɡ)鹰隼(sǔn)试翼奇花初胎(tāi)矞(yù)矞皇皇干将发硎(xínɡ)地履(lǚ)其黄美哉(zāi)②集中识字:组织学生自主认识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泻(xiè)鳞(lín)惶(huánɡ)胎(tāi)履(lǚ)哉(zāi)提问:谁来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的?预设:A.“泻、鳞、惶、胎”为形声字,左形右声,可以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掌握字音,理解字义。
B.“泻”是形声字,三点水表义,“写”表声,“泻”指“液体很快地流出”。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少年中国说》,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2.掌握重点词句的含义,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本文比喻、象征的手法,把握少年中国所具有的特点。
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探究2. 朗读法教学过程:一、情境铺垫导语引入1.师:同学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曾写下了一篇文章,激励了当时无数的中国有志青年,这篇文章是《少年中国说》,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位著名作者是谁?2.作者链接: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代表人之一,著名学者,诗人,宣传家。
作为政治家的梁启超,师从康有为,受改良思想影响。
曾经参与“公车上书”,又与谭嗣同等创办南学会,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组织保国会,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
一生著作甚丰,大部分收入《饮冰室合集》。
3. 背景资料:本文写于1900年,是作者在维新变法失败后在日本时写的。
文章从日本人和西欧人称我国为“老大帝国”说起,以人喻国,怒斥当权的清王朝封建贵族官僚是保守守旧、顽固苟且的“老朽”,号召“中国少年”肩负起救国的责任,为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少年中国”而努力奋斗。
二、初步感知,解决生字词。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鹰隼(sǔn)发硎(xíng)澌(sī)2. 给文章划分层次。
明确:全文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部分(第一段)点明少年的责任。
第二部分(第二段)说明中国少年的勃勃生机。
第三部分(第三段)赞美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点明了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
三、深入阅读。
1.细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及翻译书弄懂重点文言字词和文章的译文。
2.理解题目中“少年”一词有什么深刻含义?明确:一是针对日本人称我中国为“老大帝国”,作者愤然回击,称中国为少年中国;二是因为少年象征着国家如朝阳般蓬勃兴旺,生机勃勃;三是中国是古老的中国,又是进步的未来之国。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少年中国说(节选)》名师示范课教学设计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释读懂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少年的殷切期望;激发起奋发图强、勇挑建设中国重任的思想情感。
2.通过质疑问难自主阅读文本,初步感知语言表达形式,理解事物的象征意义。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能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课文;通过查阅资料,初步了解作者梁启超和写作的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课前板书:13 少年中国说】一、聚焦“说”,回顾单元学习历程1.本单元的《古诗三首》中,陆游对儿子述说着统一之盼;林升向权贵述说着忧国之思;龚自珍则用一个“劝”字对统治者述说着兴国之策。
不同的“说”,却表达着共同的爱国情、强国梦。
今天,让我们走近梁启超,听听这位近代思想家在向谁、说什么。
2.齐读课题:“少年中国说”。
这里的“说”有是什么意思呢?二、突显“说”,领会内容及表达1.“少年中国说”,梁启超想说什么呢?我们走进课文。
(1)指名读第1小节。
注意读好停顿。
(2)指名读第2小节。
注意读对多音字。
(3)指名读第3小节。
“哉”在文言文中是一个语气词,相当于我们现代汉语中的哪个字?2.读文言文,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和味道。
师生合作读。
3.说说这篇文章给你怎样的印象或者感受。
4.有没有读不太懂的地方?(少年中国——中国少年?第二段?)(1)出示第二段及解释,老师读原文,同学们读现代文,听听梁启超在说什么。
(2)此时,头脑中有新的问题产生吗?预设:这一段写到了很多事物: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它们和“少年中国”有什么关系呢?(自由回答)这一段作者用了一串瑰丽的比喻,描绘了他心目中中国的形象。
有两位同学分别是这样理解“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的。
你能也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你对其他比喻的理解吗?先写在作业纸上,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少年中国说优秀教学设计一、课文内容分析《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于1900年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文章。
当时八国联军阴谋瓜分中国,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一盘散沙”,不能自治,只能由帝国主义列强共管或瓜分。
在国内,一些昏聩无知的卖国求荣者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
为了驳斥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和卑劣阴谋,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甘为亡国奴的心理,激起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梁启超先生适时地写出了这篇《少年中国说》,全文逻辑严密,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充沛。
课文节选了其中的一部分,以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发奋图强,勇挑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
课文第1自然段阐明了建设少年中国之责任在中国少年;第2自然段运用了象征等手法,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第3自然段直抒胸臆,感情饱满地赞颂了少年中国“与天不老”,讴歌了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通过层层阐述,说明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前途和命运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少年中国说(节选)》这篇课文饱含着作者振兴中华的迫切愿望,洋溢着热爱祖国的激越之情。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中年级已经学过了查找、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所以让学生借助注释和资料大致理解文意大致可以做到。
但课文中出现的象征手法,以及少年中国于中国少年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因此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想象画面情景,联系全文合作探究,体会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理解少年中国于中国少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的关系。
4.能结合资料,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并创作手抄报。
四、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的关系。
(教学重点)2. 能结合资料,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并创作手抄报。
(教学难点)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我们承担着国家复兴的责任。
清代末年,有一位非常有远见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他就明白这个道理。
因此,他写了一篇脍炙人口之作-----《少年中国说》。
这篇文章用事实和道理告诉我们,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的少年充满了希望,少年的中国更加充满了希望。
(板书:13.少年中国说)谁知道题目什么意思?少年就是年轻,少年中国就是指年轻的中国。
【设计意图:教师一上课就饱含情感地称赞青少年,鼓励青少年,创设一种情景,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尽快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来,奠定本课的情感基调。
】二、作者、背景简介哪位同学预习时查了资料,能介绍一下作者和文章的写作背景?1.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
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2.《少年中国说》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当时帝国主义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
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谰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
我们今天学的是这篇文章的一部分。
师: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感受?预设:气愤,愤怒,耻辱……师:是的啊,梁启超先生和你们想的一样,他不想看到自己国家的人民自暴自弃,不想让国家灭亡,他看到了少年身上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于是他号召“中国少年”肩负起救国救民的责任,为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少年中国”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梁启超是怎么赞美少年中国,怎么描述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关系的。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预习能力,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之间加强交流,在资料的交流中增进对课文的了解,互相学习如何更好地搜集资料,以便今后能培养、建立搜集资料的能力和习惯。
】三、读文识字1.大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字典等方式解决生字词。
预设:出示以下词串,先指名读,反复正音,再齐读。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画出不懂的句子,小组讨论解决。
3.小组成员先自读课文,在完成以上练习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探讨。
【设计意图:五年级的学生,并不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他们能够从之前古诗、文言文所学到的方法来迁移至本课,借助工具书来解决字词的识认,从而为读通句子做好铺垫。
对于不理解的句子,先画下来,然后小组内先交流解决。
这个环节给了孩子极大的空间,让他们的自学、自主能力得以锻炼和提升。
】四、整体感知1.细读这篇课文,总结每个自然段的含义。
生总结、汇报:第1自然段:从小到大介绍中国少年的责任。
第2自然段:歌颂少年中国的蓬勃生命力。
第3自然段:抒发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点明了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
2.朗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这3个自然段?生总结、汇报:第1自然段要读出磅礴的气势;第2自然段要读出韵律美,让人感受中国少年的蓬勃生命力。
第3自然段要读出作者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3.第1自然段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少年对国家的影响?生总结、汇报,师引导。
层层深入: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学生尝试了解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从而感知到应该如何通过朗读表现出这份情感。
通过对第1自然段的进一步了解,为第二课时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2自然段的意思。
六、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下列生字。
板书:泻潜试胎皇履疆2.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用__________的方法介绍了少年与中国的关系。
预设:层层深入【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开课时通过复习上一节所学,为学生能够建立起已有知识和本节课要学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打好基础。
】二、研读课文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①第1自然段的句子有什么共同特点?预设:都是“少年……则国……”②借助关联词,体会关系。
首先,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关联词,把“少年”和“国”连接起来。
预设:因为……所以;如果……就;只有……才;只要……就。
其次,初步体会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关系:请同学们将每一个关联词带入课文中,集体朗读。
例如:(因为)少年智,(所以)国智,(因为)少年富,(所以)国富,(因为)少年强,(所以)国强,(因为)少年独立,(所以)国独立,(因为)少年自由,(所以)国自由,(因为)少年进步,(所以)国进步,(因为)少年胜于欧洲,(所以)国胜于欧洲,(因为)少年雄于地球,(所以)国雄于地球。
……师提问:你感受到少年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了吗?是怎样的关系?预设:有怎样的少年,就有怎样的中国。
师追问:你能找出这一段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吗?预设: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师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少年的责任是什么?预设:少年的责任是振兴中华。
师:说得非常好。
从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出少年的责任非常重大。
“少年强则国强”,这是中华民族的呐喊,更是中华少年神圣的职责。
2.朗读、感受第2自然段,从文字提供的美好形象中感受少年中国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师:我们来看看第2自然段,大家看看这段的句式有什么特点?预设:都是四字词语组成的。
师:还有吗?预设:句式整齐。
师:你们读一读每句的最后一个字,你们发现了什么?预设:押韵师:没错,那你们觉得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预设:略师总结:这种句式更有助于抒发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烈赞颂和无限向往之情,同时也把文章的感情推向高潮,使读者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巨大的鼓舞。
师:接下来请大家看看作者把少年中国比喻成了什么事物,批画下来,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写?生默读课文,并总结、汇报预设:“红日”般的灿烂前景,“河出伏流”的壮阔发展,有如“潜龙”“乳虎”的巨大声威,有如“奇花”的壮丽前景,如“干将”的锐利锋芒。
师:谁能用你的朗读读出这份情感?朗读要求:这是一段韵文,充满节奏感和韵律感。
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要读出这种感觉。
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思考:作者这样比有什么用意?生自读课文,汇报交流。
师:我们在总结过程中发现,作者用这些充满生命力的事物来比少年中国,就是告诉我们,少年中国就是最具有生命力,最有发展前途的。
3.朗读第3自然段,体会句子承载的思想感情。
师:梁启超以激昂饱满的诗人般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中国少年奋发有为而少年中国豪迈崛起的振奋民志、激动人心的画面,所以他在最后一段写道——生读课文、汇报:这段是抒情段,作者用两个感叹句,再次重申了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密切的关系以及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中国少年承担着祖国繁荣昌盛的重任,少年强才能中国强。
强大富庶的中国又为中国少年的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中国强所以少年强。
【设计意图:深入课文每个自然段,了解第一自然段的内在结构,作者的写作特点,运用关联词串联少年和国的方式来感受两者的关系,从而体会到少年中国光辉灿烂的前程;在第二自然段中,发现局势的特点,其实这样的表达方式更有利于作者表达强烈的内在情感,并通过朗读的形式理解文意、体会情感,从而明白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二者的关系。
】三、总结全文作者把封建的古老中国和理想的少年中国进行鲜明的对比,热情歌颂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批评消极保守思想,鼓励人们肩负责任,发奋图强。
本文表现出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并且对中国的未来满怀希望。
【设计意图:随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作者强烈情感的体会,学生明白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内在关系,就更能理解作者的初心: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并且对中国的未来满怀希望。
】四、升华感情师:上节课老师让每人搜集一些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的故事,老师相信你们每个人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肯定感受颇多,现在谁来分享他搜集到的人物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预设生分享。
师:时间关系,我们课下把自己的感受和杰出人物的故事融到一起,做一期手抄报,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从课内走向课外,拓展、启发学生通过所了解的杰出人物的爱国故事,来增进对文章的理解,激励同伴们的爱国之心,并明白杰出人物跟国家富强之间的内在关系,建立正确的爱国情怀,激励小学生们立志以国为荣、报效祖国、回报祖国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