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 6.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合集下载

沪科版初二物理全册第六章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导学设计

沪科版初二物理全册第六章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导学设计

沪科版初二物理全册第六章第三节弹力与弹
学点1弹力
观看教材P108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跳水运动员什么缘故要向下压跳板?
图6-3-1
[答案] 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跳板受压后变弯。

同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变弯的跳板也在向上推运动员。

问题2:依照生活体会,你还明白哪些物体受力发生形变,撤去作用力后,能够复原原状,哪些不能?
[答案] 拉弯的弓、拉长的橡皮筋、挤压的皮球等物体在外力撤销后能复原原状。

面团、纸条等物体在外力撤销后不能复原原状。

学点2弹簧测力计
观看教材P109图中弹簧测力计,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6-3-2
问题1:结构:弹簧测力计要紧由__弹簧__、__挂钩__、__指针和刻度盘__等组成。

问题2:原理:在一定范畴内拉伸弹簧时,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__越大__,弹簧测力计确实是依照弹簧的这一性质制成的。

问题3:(1)你手中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0~5__N,待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__5__N。

(2)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0.2___N。

(3)测量前应先校零。

(4)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__在一条直线上__,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__垂直__。

问题4:有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互相拉动,两个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__相等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六章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六章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弹力是如何产生的.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弹性、塑性的体验,探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2.通过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物理知识、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教学重点】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教具准备】玩具弓(或弹弓)、钢尺(或废钢锯条)、弹簧、橡皮泥、橡皮筋、小车(带有弹簧)、拉力计、弹簧测力计、钩码、硬纸板、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出示弹弓,并用力拉弹弓上的橡皮筋,引导学生观察现象:用力拉橡皮筋时,橡皮筋变长,发生形变,松手后,橡皮筋又恢复了原状.师弹弓上橡皮筋的变化说明力可以产生什么作用效果?学生:力能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师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东西试一试,看看还有哪些物体有类似橡皮筋的性质.学生思考、讨论: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压缩弹簧,弹簧缩短.师日常生活中类似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很多,如弓箭、钢尺、撑竿跳高的撑竿等.它们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看一段视频.(播放弹性形变视频)学生观看并思考.【进行新课】知识点1 弹力(1)弹性形变师请同学们就刚才看到的视频思考:用力拉橡皮筋时,橡皮筋变长,发生形变,松手后,橡皮筋又恢复了原状,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学生:说明橡皮筋等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师我们把物体的这种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性质叫做弹性;物体受力后会发生形变,若撤去作用力后,该物体能够恢复原状,则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板书:(1)弹性:直尺、橡皮筋等物体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的性质;物体受力后会发生形变,若撤去作用力后,该物体能够恢复原状,则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2)弹力师请同学们自己弯曲钢尺、拉长橡皮筋(或弹簧)来感受下,体会有什么感觉呢?学生动手实验感受弹力(拉弹簧时,感觉到它对手也有力的作用).师刚才大家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弯曲钢尺、拉长橡皮筋和弹簧时,感受到钢尺、橡皮筋、弹簧对手有力的作用,即钢尺、橡皮筋、弹簧也在拉手,这表明橡皮筋、弹簧等在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了力,我们把这种力叫做弹力.板书:(2)弹力:物体在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3)塑性师请大家捏、拉橡皮泥,并想一想,橡皮泥与橡皮筋有什么不同?学生动手实验,并回答:橡皮泥用力捏(拉)后发生变形,撤去力后不能恢复原形.师像橡皮泥这样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做塑性.塑性不同于弹性.板书:(3)塑性:像橡皮泥这样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教师说明:(1)有些物体的形变是微小的,人眼不能观察到.任何物体在弹性限度内都能发生弹性形变,只不过有的物体形变不明显,不易直接观察到.(2)物体发生形变时如果超出弹性限度,将发生塑性形变.例如:人在水泥地面上行走、汽车在水泥地面上行驶,都会使路面发生弹性形变.汽车如果超载就可能使路面的形变超过弹性限度,路面会发生塑性形变即路面被破坏.(4)弹力的性质师请大家再次拉橡皮筋、弹簧,并思考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施力物体是谁呢?学生思考、讨论: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像弹簧、橡皮筋等有弹性的物体.师请大家看下面的演示实验.演示1:放在平面上静止的小车,用手推动后运动起来,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演示2:将小车和一端固定、处于自由伸缩状态的弹簧挨着放在一起,小车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演示3:将小车和一端固定且被压缩的弹簧挨着放在一起,松开弹簧后,弹簧恢复原状,小车向右运动,如图:师请大家思考,分析上面的实验,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车受到力后运动状态才会改变.和自由伸缩状态的弹簧挨靠在一起的小车运动状态没有改变,说明弹簧不发生形变时,对小车没有力的作用;和被压缩的弹簧靠在一起的小车在弹簧被松开后,在弹簧的作用下运动状态改变,受到了弹簧的弹力,说明只有弹簧发生形变,才能产生弹力.由此可见,弹力产生的条件:要相互接触同时要发生形变.同时我们还看到,小车是向右运动,表明小车受到的力(弹力)是向右的,而弹簧是缩短的,是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产生的弹力.由此可见,弹力的方向与恢复原状的方向相同,即与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演示4:将弹簧压缩得短些、更短些,引导学生观察小车运动的距离变化,并得出结论.学生观察、思考.教师引导:弹簧压缩得更短些时,小车运动的距离远些,产生的弹力更大.由此得到结论: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师我们拉测力计时,弹簧拉得越长,我们感觉越吃力,就是这个道理.师任何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都会产生弹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弹力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弹力吗?学生举例:①我们用的自动铅笔和一些圆珠笔笔筒里面要利用弹簧的弹力.②跳水运动中1m板和3m板的跳水都是利用了弹力.③射箭运动员利用了弓的弹力才能把箭射出去.④撑竿跳高运动员利用撑竿形变后产生的弹力把人弹得更高些.⑤体操比赛中,跳马运动员利用踏板的弹力才能腾空,跳远运动员也要利用踏板的弹力.⑥拉力器也是利用了弹簧的弹力.板书:(4)弹力的性质:①产生的原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②产生的条件:要相互接触;要发生弹性形变.③施力物体:弹簧、橡皮筋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④方向:与恢复原状的方向相同,即与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⑤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弹力越大.教师说明:(1)在力的作用下物体会发生形变,这是力的一种作用效果.(2)弹力是一种效果力,通常情况下物体的形变往往难以察觉,故判断是否产生弹力可依据两点:①物体间是否接触;②接触处是否存在着相互挤压或拉伸(即是否发生了弹性形变).例题1(多选)(用多媒体展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B.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C.支持力、压力、拉力都属于弹力D.坐在凳子上的人,受到的支持力是因为人的形变而产生的弹力解析:物体的形变有两种:一种是弹性形变;一种是塑性形变.弹力发生在直接接触并产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故A正确;任何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会对与它相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所以B错;支持力、压力、拉力是从力产生的效果来加以区分的,从力产生的本质上看,它们都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所以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故C 正确;人受到的支持力的施力物体不可能是人自己,人坐在凳子上受到的支持力是因为凳子的形变产生的弹力,故D错误.答案:AC.【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知识点2 弹簧测力计师我们知道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既然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那么就可以根据形变的大小来比较、确定弹力的大小.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个通过改变弹簧伸长长度来表示出力的大小的仪器——弹簧测力计.让学生看课本P109页“图615”认识弹簧测力计,老师同时展示弹簧测力计实物,介绍弹簧测力计的结构以及原理.板书:(1)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弹簧、挂钩、拉环、刻度板、指针、外壳.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多媒体课件)测量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大量实验表明,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Δl与弹簧所受拉力F成正比,其关系式为F=kΔl,k为比例系数,其大小与弹簧本身有关,所以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注意:弹簧的弹性有一定限度,超过这一限度,弹簧的伸长与它所受的拉力就不成正比了,因此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板书:(2)弹簧测力计测量原理: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教师拉动挂钩,引导学生观察,同时介绍: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是活动的,使用前,如果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则需要校零.师为了满足测力的不同需要,人们还制造了其他形式的测力计,如握力计和拉力计等.让学生看课本P109页“图6-16”.【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知识点3 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09页“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阅读完后,让学生感受一下1N、5N、10N的力有多大.师现在请一位同学上台给我们演示实验“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思考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哪些操作要求.一位学生演示操作,其他学生分析讨论、回答:学生1:使用前要先估计被测拉力的大小,以免拉力太大,损坏弹簧测力计;学生2:拉弹簧测力计的时候,一般用手拉住吊环而不应该用手抓着外壳;学生3:读数时视线应该正对刻度线.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并讲解.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使用测力计应注意下面几点:(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2)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将弹簧秤的指针调到零点.(3)使用时力的方向必须和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使弹簧秤能自由伸缩而不受阻碍,若指针与外壳有摩擦,应及时消除.(4)观察弹簧秤的量程与最小刻度值,以便正确读数.(5)弹簧秤稳定时才可读数,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与刻度板面垂直.板书: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①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加在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其量程;②使用前将测力计的指针调整到零;③使用时力的方向必须和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使弹簧测力计能自由伸缩而不受阻碍,若指针与外壳有摩擦,应及时消除;④弹簧测力计稳定时才可读数,且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值,与刻度板面垂直.例题2(用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分度值是,此时被测拉力的大小是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应是一个范围,即刻度盘上所标的最小数值到最大数值的测量范围:0~10N;分度值则是每一小格代表的数值,从刻度盘上可以看出,0~2N之间分成了5个小格,则1小格代表0.4N;此时指针正指在6N的位置,所以被测力的大小为6N.答案:0~10N;0.4N;6N.【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弹性和弹力,了解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知道它的工作原理,进而熟悉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请同学们课后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并在网上查阅更多与弹簧测力计相关的资料.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部分练习.弹力是一种很常见的力,在初中和高中阶段都要学习.日常生活中应用弹力的地方也很多.从弹力应用的广泛性和关于力的初步知识的完整性出发,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增加了“了解弹力”的内容.把教学难点定为对弹力的概念的理解,但只要求了解它是怎样形成的,至于它的三要素只简单提到.我的突破方法是充分利用手中的器材让学生去亲身体验弹力的存在,从而理解弹力的概念.教学重点放在认识弹力,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上.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没有一味的讲解,而是通过阅读使用方法,并去使用它,让学生在使用中学习,在学习中使用,并在学习中交流.因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遇到新器材,需要探索其使用方法的场合是很多的,所以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我让学生边探索边思考边试着应用.。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6章 第3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6章 第3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 (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学习目标】1.知道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和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2.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熟练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友情提醒:表述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不能漏掉了原理的前提条件“在弹性限度内”,因为弹簧的弹性形变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2.不要把“弹簧的伸长”写成“弹簧的长度”。

3.不要弄错“弹簧的伸长”与“弹簧所受的拉力”之间的因果关系。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弹力和弹簧测力计自主阅读教材P108~109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后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①物体间有直接接触;②接触处有相互挤压或拉伸。

(3)弹力的方向:支持面的弹力方向总是与支持面垂直,细绳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着绳绷紧的方向,且与使它们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

2.弹簧测力计(1)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2)构造:弹簧、挂钩、指针和刻度盘等部分(如图所示)。

(3)原理:在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

(第2题图)(第3题图)3.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量程是0~5N,由此,挂钩上受到的拉力不得超过5N,否则测力计会损坏;它的分度值是0.2N。

若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为F1时,指针恰好指在A处,那么F1的大小是1.4N,若指针指在B处,那么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F2的大小是3.6N。

方法指导: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巧记口诀:物重不得超量程,读数视线要垂直。

测量之前先调零,刻度已损不可用。

示数稳定再读数,测量摩擦要匀速。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

八年级沪科版6.3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教案

八年级沪科版6.3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教案

教案:八年级沪科版6.3弹力和弹簧测力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六章第三节,主要讲述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1. 弹力的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3.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校零、观察量程和分度值、避免弹簧与外壳摩擦、正确读数。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弹力的概念,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弹力现象。

2. 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弹力的概念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钩码、绳子、塑料尺等。

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讨论弹簧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2. 知识讲解:介绍弹力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弹力现象。

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并记录数据。

4. 例题讲解:分析一些与弹力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与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相关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弹力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实例:弹簧、弹弓、篮球等。

2. 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使用方法:校零、观察量程和分度值、避免弹簧与外壳摩擦、正确读数。

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弹力现象,并说明它们是如何产生的。

2. 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计算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1cm时所受的拉力。

3.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教室门的重力,并计算其质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掌握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2. 拓展延伸:研究弹簧测力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在工程、医学等方面的应用。

6.3弹力及弹簧测力计导学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6.3弹力及弹簧测力计导学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6.3 弹力及弹簧测力计导学案 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一、教学内容1. 弹力的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 弹力产生的条件:直接接触和发生弹性形变。

3. 弹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4.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5.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校零、观察量程和分度值、认清正负方向、使用时使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方向。

2. 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 能够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方向;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绳、实验桌。

学具:记录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对之前学习的力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入弹力的概念。

2. 讲解弹力:讲解弹力的概念。

通过示例,讲解弹力产生的条件。

演示实验,让学生感受弹力的方向。

3. 弹簧测力计介绍: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展示弹簧测力计,并讲解其使用方法。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钩码的重力。

记录测量数据,并进行分析。

强调弹簧测力计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弹力的概念2. 弹力的产生条件3. 弹力的方向4.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5.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支新铅笔的重力,并记录下来。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记录下铅笔的重力值。

2. 题目: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铅笔的质量。

答案:根据重力公式 G = mg,计算出铅笔的质量。

3. 题目:简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步骤。

答案:校零、观察量程和分度值、认清正负方向、使用时使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学生对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理解程度是否足够。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是否掌握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新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

(新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

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

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知道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2.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善于把物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的习惯。

重点1.认识弹力产生的条件。

2.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难点学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一定看过跳水运动员在跳板上用力跳起,向下压弯跳板,然后高高跃起,在空中做出各种漂亮的动作,落入水中。

请同学们想想看,为什么跳水运动员要用力向下压弯跳板呢?如果在平地上,他们能够跳得那么高吗?二、合作探究1.弹力(1)弹性和塑性。

【教师点拨】直尺、橡皮筋等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橡皮泥、纸等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性。

(2)弹力。

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时,感受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在物理学上叫做弹力。

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日常生活中应用弹力的地方很多。

让学生再举出一些弹力的例子,如体育运动中的射箭、跳板跳水、蹦极等都利用了弹力。

【教师总结】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2.弹性限度教师取一个弹簧拉力器让学生观察,每个弹簧中间都有一根绳子限制弹簧伸长的长度。

问:为什么弹簧中间要加一根限制弹簧伸长的绳子?学生想:可能弹簧拉太长了会损坏。

【教师演示】取一根小弹簧,先在弹性限度内拉,然后超过弹性限度拉这根弹簧。

让学生观察这两种情况下弹簧是否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学生从实验看到:弹簧拉伸到一定的长度后就不会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强调】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了。

根据实验现象,让学生说出使用弹簧应注意的事项: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的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六章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六章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思想,共同克服学习难点。
2.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弹力现象,如弹簧门的开关、跳板等,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新课:首先介绍弹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然后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弹力与形变的关系。
3.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够相互配合、交流,但在分工、协作方面仍有待提高。
4.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分析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但解决问题时可能缺乏条理性。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较高的认同感,但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价值认识不足。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
-采用讲解、演示、实验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弹力的相关知识。
-通过动画、实物展示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引导学生运用胡克定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弹力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
-各小组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与其他小组分享交流。
2.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涵盖弹力、弹簧测力计和胡克定律的知识点。
-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实验题等。
2.教学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对力的概念、作用效果等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的学习具备以下特点:

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

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例题四:
题目:一质量为2kg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物体静止时,测力计的读数为19.6N。求弹簧测力计的误差。
解答:物体受到的重力为G=mg=2kg×9.8N/kg=19.6N,测力计的读数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误差为0。
例题五:
题目:弹簧测力计的两个钩子挂在一起,然后将其悬挂在天花板上,测力计的读数为10N。此时将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挂在下面的钩子上,求测力计的新读数。
- 《物理实验方法》:介绍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测量方法、数据处理技巧,以及如何减小实验误差。
2. 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 研究弹性形变的因素:鼓励学生探究影响物体弹性形变的因素,如材料的弹性系数、物体的几何形状等。
- 探索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学生可以尝试了解弹簧测力计内部结构,探究如何通过改变弹簧的弹性系数、长度等参数来设计不同量程的测力计。
- 对于课堂表现活跃、理解力强的学生,鼓励他们在课后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 对于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肯定,并建议他们在其他同学中分享经验。
- 对于在随堂测试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分析原因,提供针对性的复习建议,帮助他们弥补知识漏洞。
- 对于整体学习情况,教师将收集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难点
- 弹力的计算公式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弹簧测力计的精度与误差分析,理解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学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初二物理同步备课(沪科版)

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学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初二物理同步备课(沪科版)

文档6.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学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初二物理同步备课(沪科版)一、教学内容:1. 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条件;2.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其制作;3.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其读数;4. 弹簧测力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掌握弹力产生的条件;2. 使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制作和使用方法;3. 培养学生运用弹簧测力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重点:弹簧测力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挂绳、钩码;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请同学们用手拉住弹簧,观察弹簧的形变及其恢复原状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2. 讲解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弹力的作用;3. 介绍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其制作,讲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其读数;4. 演示弹簧测力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物体重量、拉力等;5. 随堂练习:请同学们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身边物体的重量,并记录下来;六、板书设计:1. 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2.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其制作;3.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其读数;4. 弹簧测力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身边物体的重量,并记录下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了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使用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拓展延伸:请同学们思考,除了弹簧测力计,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测量力的大小?这些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弹簧测力计是物理学中常用的工具之一,它能够测量力的大小。

在本节课中,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是重点和难点。

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6.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核心素养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现象、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对弹力概念的理解,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压力和支持力属于弹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撑杆跳高要比普通跳高跳得高,它借助了什么?下边我们就学习有关弹力的知识。

二、新课引入张紧的弓蹦极运动中的弹力绳运动员能被弯曲的撑竿弹向高空人能被形变的蹦床弹起来三、自主探究想想做做用力分别压弹簧、拉橡皮筋、挤压橡皮泥、捏面团;松手后,物体的形变有什么不同吗?恢复到原来形状没有恢复到原来形状小小的弹弓大大的力活动:物体的形变用力拉橡皮筋、弹簧,挤压气球、橡皮泥,将纸张揉成纸团观察:1、它们是否发生形变?2、松手后,它们是否恢复原来的形状思考与讨论用力拉橡皮筋、弹簧;挤压气球、橡皮泥;将纸张揉成纸团。

观察:1、它们是否发生形变?2、松手后,它们是否恢复原来的形状恢复到原来形状没有恢复到原来形状思考:用手拉弹簧,弹簧可能发生什么形变?小弹簧,先用较小的力拉,再用较大的力拉,发生较大形变。

观察后一种情况下,撤去力后弹簧还能恢复原状吗?总结: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撤去力后物体也不能恢复的原来形状。

弹簧测力计1.原理:(1)定性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弹簧所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2)定量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的伸长量能反映弹簧弹力的大小2、构造:其他几种测力计:GMS型锚索测力计SKN系列测力计测力环握力计四、总结掌握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观察量程、弄清分度值、校零,被测的力受力的方向要沿弹簧的轴线方向,使用前来回拉几次目的是防止弹簧卡壳,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一、弹力1. 弹性和塑性:撤去外力后能否恢复原状2. 弹力的产生条件:(1)接触 (2)是否发生弹性形变二、弹簧测力计1.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八年级物理全册 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认知目标:1.了解什么是弹性形变2.知道弹力,知道在在一定的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3.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4.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与你共同探究坚信你能行勤奋才会赢一、知识要点精讲1.认识弹力:(1)弹性: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能恢复到原状的特性叫弹性,这时候发生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例如:被压弯的弹簧,在力撤消后会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就是弹性形变,使物体具有这种形变的特性就是弹性。

(2)弹力: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两个物体间要产生弹力,必须要互相接触,并且互相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才行。

平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2.弹力的性质: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3.弹簧测力计:(1)弹簧秤的原理: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弹簧在一定的范围内受到的拉力越大,形变量也即伸长量越大.(2)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①使用前要先看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回零。

②测力时被测的力要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

③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二、实验和原理图示解析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①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主要由弹簧、挂钩、外壳、刻度盘指针组成,常见的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其中盘面上的“N”表示牛顿【触类旁通】1.接触的物体一定会产生弹力吗?提示:不一定,接触的物体只有相互挤压时才会产生弹力,不挤压二者之间不会出现弹力【能力测试】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B. 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C. 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D. 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答案: D【触类旁通】用两只手拉一根弹簧的过程中,刚开始时不太费力,以后越拉越费力,为什么?答案:因为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所以拉得越长,越费力。

【活学活用】小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示的装置,记录了相应的实验数据如下:钩码质量/kg 05100150 00指针位置/cm 1 2 3 4 (1)分析实验数据,你得到的实验结论是:;(2)你根据实验结果在实际的应用中可制成.答案:(1)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六章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导学案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六章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导学案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六章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导学案一、教学内容1. 弹力的概念:介绍弹力产生的原因,弹力的计算以及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包括弹簧的弹性系数、测力计的量程等。

3.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包括校准、测量范围的选择等。

4. 弹簧测力计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弹簧测力计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掌握弹力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弹力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使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 教学重点:弹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弹簧测力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力传感器等。

2.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弹簧测力计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弹簧测力计的作用。

2. 讲解弹力的概念:介绍弹力的定义、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解释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讲解弹簧的弹性系数、测力计的量程等,使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4. 讲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包括校准、测量范围的选择等。

5.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展示弹簧测力计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弹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量程。

3.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4. 弹簧测力计在实际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弹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其大小与形变量成正比。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_《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导学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_《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导学案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导学案知识点1:弹力1.讨论交流什么是弹力?它是怎样产生的?讨论交流①: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跳板受压后会怎样?变弯的跳板对运动员有力的作用吗?跳板受压后会发生,变弯的跳板对运动员有的作用。

答案:形变力讨论交流②:用手拉(或压)弹簧,弹簧会怎样?弹簧对手产生什么作用?弹簧会发生,弹簧对手产生作用。

答案:弹性形变拉(或推)2.规律总结(1)因物体发生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2)我们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等,其实质就是。

答案:(1)弹性形变(2)弹力3.知识拓展(1)弹性: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

(2)弹力产生于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并且以物体产生弹性形变为先决条件。

所以,凡是相互接触而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弹力的相互作用。

(3)物体的形变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产生的弹力也以各种不同形式表现出来。

我们平时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张力等,这些名称是从力的作用效果而加以区分的,它们的实质都是弹力。

例1 如图所示,小明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手拉弹簧的另一端.(1)随着拉弹簧的力的增大,弹簧的形变(选填“增大”或“变小”).(2)用力的大小是通过来感受的,弹簧形变的大小是由确定的.(3)写出利用刻度尺确定弹簧形变大小的方法:。

解析:人拉弹簧,人用的拉力越大,弹簧的形变就越大,人用力的大小是通过肌肉的紧张程度来感知的。

弹簧的伸长就是弹簧形变后的总长与弹簧原长的差值。

答案:(1)增大(2)肌肉紧张程度肉眼观察弹簧的长度(3)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原长,再测量形变后弹簧的长度,两者之差为弹簧的形变大小跟踪训练1.下列物体在通常情况下,都能发生弹性形变的是()A.钢板、弹簧、面团B.弹簧、橡皮筋、橡皮泥C.弹簧、钢板、橡皮筋D.钢板、木板、泥团2.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C.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D.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3.如图所示,压跳板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这个力(选填“是”或“不是))弹力.知识点2:弹簧测力计1.议议做做常用什么仪器来测量力的大小?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教案: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学年:20232024学年教材章节: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我们将介绍弹力的概念和特点,包括弹力的定义、产生条件以及弹力的作用。

接着,我们将探讨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构造,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弹力的概念和特点,能够解释弹力的产生和作用。

2. 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构造,能够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弹力的概念和特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力的示意图、实物模型等。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力的示意图、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弹簧测力计的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测量方法。

2. 弹力的概念与特点:介绍弹力的定义、产生条件和作用,通过示例和示意图来说明弹力的特点。

3.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与构造: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包括胡克定律和弹簧的弹性系数,介绍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4. 实验操作与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观察弹簧的变形与力的关系。

5. 练习与讨论: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讨论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和误差来源。

六、板书设计1. 弹力的概念与特点定义:物体因形变产生的力产生条件: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形变作用:恢复形变,作用于形变物体2.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与构造原理:胡克定律,F=kx构造:弹簧、外壳、指针等使用方法:校零、测量范围选择、力的方向对准等七、作业设计1. 题目:解释弹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

答案:弹力的产生条件是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形变,弹力的作用是恢复形变,作用于形变物体。

2. 题目:简述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构造。

答案: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胡克定律,F=kx,构造包括弹簧、外壳、指针等。

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教材(沪科版)

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教材(沪科版)

教案:6.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学年:20232024学年学期:八年级上学期教材:沪科版物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的关系。

2. 使学生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能够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弹簧、钩码、绳子、支架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测量工具(如卷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和体验日常生活中的弹力现象,如拉伸弹簧、挤压弹簧等,引导学生思考弹力的产生和大小。

2. 知识讲解:介绍弹力的概念,讲解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这一关系。

3.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形变程度下的弹力大小,引导学生掌握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4. 例题讲解:利用弹簧测力计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物体的重力、拉力等,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弹力定义:物体因形变而产生的力。

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

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使用方法:正确安装、调零、测量。

七、作业设计1. 描述一下弹力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 简述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物体的重力,并记录数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知识讲解、实验操作、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弹力的概念和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八年级物理全册 6.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6.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第6章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重点:知道弹力;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难点: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学习过程:【知识回顾】1、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加了______。

因此,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简称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

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它们是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我们把它们叫做力的三要素。

3、在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__,简称______,用符号______表示,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牛顿而命名的。

4、在________上,沿着____的方向画一段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箭头表示力的________,这就是力的示意图。

【知识点一 : 弹力】自主学习思考讨论:跳水运动员为什么要向下压跳板?合作探究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当用手拉弹簧时,弹簧受力发生弹性形变;同样,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弹簧对手也产生一个拉力。

总结:这种因__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我们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其实质就是弹力。

小组讨论弹力产生的条件:(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 : 弹簧测力计】自主学习根据物体形变的大小可以测力的大小。

测量力的工具叫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弹簧测力计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在下图中相应位置填上名称)小组讨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范围内拉伸弹簧时,弹簧受到拉力越大,弹簧伸长量就________。

即: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拉力成____比。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跟踪练习1、如右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标注的最大刻度值就是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__,用该弹簧测力计测量的力的大小不能超过________N。

八年级物理全册 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新版)沪科版

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一、教材分析⒈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②探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③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方法,学会它的制作及使用。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现象、生活中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⒉教学重点1、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2、弹簧测力计制作方案的探究、制作及其使用。

⒊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制作方案的探究及其制作过程。

⒋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边实验、边总结并应用启发式的综合性教学法。

⒌教具和媒体教师用:课件、实物投影。

水球(一个)、弹簧(好、坏各一只)、拉力器(一个)、弹簧测力计(三个、不同构造)、钩码(200g的两个)。

学生用:橡皮筋、橡皮泥、弹簧、直尺、铝导线、弹簧测力计、气球(以上各一个)、钩码一组。

二、教学过程实录㈠、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力,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生: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老师的实验,请说出此现象说明了什么物理学道理?(演示)用力捏水球,水球变形。

生: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㈡、新授:师: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任意器材,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要求设计尽量多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开始!生:设计并操作实验。

师:请一个小组把他们设计的实验展示给大家。

生: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

(失去拉力,弹簧恢复原来长度。

)铝导线用力折弯,变弯了。

(失去力不恢复原状。

)直尺,用力压变弯了。

(失去力后恢复原状。

)橡皮泥用力捏,扁了。

(失去力不恢复原状。

)师:还有不同实验吗?生:气球用力压,扁了。

(失去力恢复原状。

)……。

师:请各小组讨论:以上这么多实验现象,有哪些共同点、哪些不同点呢?生:共同点是:这几种实验器材都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发生了变形。

八年级物理全册《6.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6.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 (新版)沪科版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2、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看清它的________ ,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________,否则将会________弹簧秤。

3、弹簧秤的刻度是均匀的,这是因为在弹簧秤的测量范围内,弹簧的__________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它的最大刻度值是________,刻度上每一小格表示________,图中M受到的拉力大小应为______________。

5下列物体的重最接近20N的是 ( ) A、一个小学生 B、一辆汽车C、一支钢笔D、一只公鸡学生练习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成课堂小结1.弹力: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2.弹簧测力计。

(1)原理: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成正比。

(2)构造:刻度盘、弹簧、指针。

(3)正确使用方法。

a、了解量程。

b.明确分度值。

c、校零。

d.测力时,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小结本节及时复习巩固,让知识系统化作业布置一、本节知识巩固: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必须注意的几点中不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零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量程2.甲、乙两位同学各用200牛顿的力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测力计的示数为:()A、400牛顿;B、200牛顿;C、100牛顿;D、0牛顿。

学生汇报学生分析、概括实验结论。

学生练习完成二、新知识预习P110 1、2、3补充练习加强练习教学反思一、亮点:重、难点突出,能通过学生的一个实验很好的突破弹簧测力计原理这一难点,使原来定性的原理变成定量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从教学中发现问题查找自己的得失。

二、不足:学生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这一实验时时间安排的有些仓促,使得对学生实验的反馈不足。

时间的把握上还应安排的更合理一些学生在这方面感觉不好找不足,为以后更好的教学三、再教设计:前面的节奏再紧凑些可使实验的时从学生的角度出通过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全册 6.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导学案
(新版)沪科版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知道在常见的力现象中哪些力是弹力;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里
2、通过自学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3、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实际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重点】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二、新知学习
(一)弹力阅读课本108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图6-14,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在压力的作用下,跳板发生了_________,由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此时跳板对人也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力,就是我们所说的弹力。

2、用手拉弹簧,弹簧会发生_________,此时手也受到一个弹簧所产生的拉力,这是我们所说的弹力。

3、根据生活经验,你还知道哪些力也属于弹力?点拔:弹性形变指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的物体,在外力撤去后,这种形变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

例如上面提到的形变的
跳板和弹簧所发生的形变都属于弹性形变。

得出结论:因物体发生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我们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等其实质就是弹力。

(二)弹簧测力计阅读课本109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观察图6-15及手中的弹簧测力计认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组成:其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组成。

2、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原理是:下面表格中是一段弹簧在拉力的作用下其长度的变化情况,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拉力/N01234567弹簧长度/cm1516171819202225弹簧伸长量/cm012345710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拉伸弹簧时,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______,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弹簧的这一性质制成的。

(三)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阅读课本109页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你手中的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_,待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_____N。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

测量前应先校零。

2、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_____________,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体验活动:
1、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到1N、2N、3N,感受一下1N、2N、3N的力有多大。

2、测量一根头发能够承受的拉力大小为_____N。

3、有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互相拉,看看谁对谁的拉力大些,你知道为什么吗?
课堂小结:
【分层训练】
基础过关
1、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______就越大、根据这个特性制成的__________,可以测量力的大小,_________就是其中的一种、
2、物体形变能产生力,这个力叫做_____、拉力、压力都属于_____、
3、用手拉弹簧测力计越来越费力,是因为()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因为人是受力的物体,所以感到费力
C、弹簧越来越紧,阻力大,拉起来费力
D、弹簧的伸长越长,所需拉力越大
4、测一个约6N力时,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的规格是()
A、量程10N,分度值0、2N
B、量程5N,分度值0、1N
C、量程30N,分度值3N
D、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5、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6、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弹簧测力计是常见的测力计
B、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量程
C、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D、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根据弹簧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能力提高
1、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把它的挂钩轻轻来回拉动几次,这样做的好处是 ( )
A、试试弹簧的弹性
B、可避免弹簧被卡壳
C、是无意识的随便拉拉
D、看看能测多大的拉力,以便确定量程
2、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测力计的量程不允许超过被测力的大小
B、弹簧测力计不仅能测竖直方向的力,也能测其他方向上的力
C、被测力应作用在挂钩上
D、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接触
3、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前,发现指针指在0、1N的位置上,为了使测量准确,他提出了以下调整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必须将指针拨到“0”刻度线,若不能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该弹簧测力计已不能使用
B、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然后再减去0、1N
C、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数值,因为实验时误差不可避免
D、必须换一个弹簧测力计测量,该弹簧测力计已不能使用
4、两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比较臂力的大小,他们拉同一拉力器的三根弹簧,结果都将手臂撑直了,则 ( )
A、手臂粗的同学用的臂力大
B、手臂长的同学用的臂力大
C、两同学用的臂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用的臂力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