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战略与新农村建设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一体化园区建设新模式 新乡村综合体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以山东肥城德汇田源新乡村综合体
参考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田园综合体乡村景观规划设计逐 渐成为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田园综合体是一种集农业、生态、文化、旅 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乡村发展新模式,其目的是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传承和弘扬农村文化。本次演示将探讨田园综 合体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新模式。
案例分析
德汇田源与耘泰两个新乡村综合体在规划过程中均遵循了共生理论,但在具体 操作方法和实施步骤上存在一定差异。德汇田源综合体注重产业带动,通过引 入现代农业科技和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推动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而耘泰 综合体则以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注重农业的生态化发展和地方 文化的传承。
一、因地制宜,发挥特色
田园综合体乡村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特色。各地的自然 条件、经济基础、文化背景等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 合适的规划设计方案。例如,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可以发展生态农业和观 光旅游;在经济基础雄厚的地区,可以发展现代农业和科技农业;在文化底蕴 深厚的地区,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
新乡村综合体规划的意义和作用
新乡村综合体规划以共生理论为指导,旨在打造一种新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 式。通过科学的规划,新乡村综合体不仅可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农 村居民生活质量,还能有效整合城乡资源,推动产业协同发展,进一步缩小城 乡差距。
实践案例
山东肥城德汇田源新乡村综合体 规划
德汇田源新乡村综合体位于山东省肥城市,规划以“农业+旅游”为主导产业, 通过引入现代农业科技,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借助当地丰富的旅游资 源,打造集农业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在空间 布局上,综合体以田园风光为主线,串联起多个特色农业园区和旅游景点,实 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新农村建设政策
新农村建设政策引言新农村建设政策是中国政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近年来,中国农村面临着城乡发展差距扩大、农业现代化不平衡等问题,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新农村建设政策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实施。
内容1. 新农村建设目标新农村建设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乡村产业振兴、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事业发展。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育医疗水平、改善住房条件等措施,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缩小城乡差距。
2. 政策措施与重点领域新农村建设政策涉及多个领域,以下是其中几个重点领域和相关措施:2.1 农田水利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库、灌溉设施等,提高农田灌溉效率。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益。
•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改善农民饮水条件。
2.2 农业现代化•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加强农产品加工和营销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种植业、养殖业、渔业等的发展。
2.3 乡村产业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如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等。
•支持农民土地流转和集体经济发展,促进规模化经营。
•建立健全乡村金融服务体系,提供贷款和融资支持。
2.4 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和农药使用管理,保障粮食安全。
•鼓励农村生态农业发展,推动有机农业和绿色种植。
2.5 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改善农村教育条件。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支持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3. 政策的实施与成效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实施需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
通过政府投入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培养乡村人才等方式,逐步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
政策实施后,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农田水利建设使得灌溉效率提高,保障了粮食产量和质量;农业现代化推动了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乡村产业振兴带动了就业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社会事业发展提高了乡村教育、医疗等服务水平。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研究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研究一、前言在全球城市化不断加速的背景下,中国农村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转型困境。
城市化的加速对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新农村建设是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由中国政府提出的旨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
针对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境和发展方向,需要展开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围绕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述,以探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
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2.1 城乡一体化理念的提出中国政府提出城乡一体化战略,意在解决空间、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城乡一体化理念的实施,旨在缩小城乡差距,平衡经济发展,推动中国社会和谐。
2.2 新农村建设的概念和目标新农村建设是中国政府在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提出的新的农村发展模式。
新农村建设旨在实现城乡发展的均衡、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其主要的目标包括:•构建现代化天然村庄和宜居乡村社区;•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建立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卫生和城乡人居环境协调发展。
2.3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卫生、公共服务建设和民主自治。
产业发展方面,需要与农村基层实际相结合,共同推进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人居环境卫生方面,需要注重废弃物处理、环境污染治理等问题;公共服务建设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系统;民主自治方面,需要通过选举和产生典型等活动,培养担当民主自治重任的村干部。
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3.1 城乡一体化带来的资源压力城市化加速,给城市和农村带来了不同的资源压力,包括食品、水资源和土地等,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也更为深远。
3.2 农业产业发展的困难和瓶颈当前,中国农村仍然面临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偏低等问题,这些都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3.3 建设资金短缺新农村建设涉及多个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
2023年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四篇)
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近些年来,国家大力实施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以此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同时,出台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由于农村面广,农民数量多,农业产业不发达,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愿景,任重道远。
—支农投入较大,但综合效益低。
近两年来,建沼气池、改水、改路、改土、改电、改房再加上农业税直补、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农村低保、民政救济、社会捐助等方面的投入很大,但由于面大、点散,没能发挥综合效益,农村面貌难有根本的改观。
—劳务产业发达,蕴藏着忧患。
一是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发展的差距。
外出务工人员事业有成后,大都选择在城镇安家置业,成为了推动城镇发展的新生力量和重要的人力资源。
而留在农村的劳动力越来越老,越来越少,房屋、土地闲置现象严重。
我们所创建的一些“四在农家”示范点虽有新房子,但无新农民,无新产业,缺乏生机与活力。
二是加大了社会管理的难度。
外出务工的除了少部分在城镇站稳脚跟外,大部分农民无固定的务工场所和职业,无稳定收入,而又向往和追求城市文明不愿回到农村,成为游离在城乡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
—农业产业化发展遭遇土地流转瓶颈。
农村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已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大障碍。
有的农民全家外出多年,土地闲置;而有的农民在产业调整中想扩大规模,又苦于土地不集中。
外出务工的农民把承包的土地当成是自己落叶归根的最终保障,因此在长期流转上不积极,甚至漫天要价。
在土地流转难的情况下,再加之山高坡陡,土地本身不连片集中,招商引资也难。
启示与思考县委曾经组织我们到成都考察过城乡一体化建设。
成都被列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把战旗村作为第一个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示范点,按照“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产业布局”五个一体化的目标,探索建立了“以地融资,以地兴业,以地增收,以地富民”的成都模式。
新农村建设的定义和目标
新农村建设的定义和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新农村建设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
新农村建设旨在解决农村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新农村建设的定义和目标。
一、新农村建设的定义新农村建设是指通过综合利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以提高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为目标,全面促进农村的整体发展和提升。
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简单的硬件建设,更要注重软件建设,包括改善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素质、加强基层自治能力等。
二、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目标1. 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水平。
2. 实现农村产业多元化。
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目标1. 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服务水平,提高生活品质。
2. 促进农村文化繁荣。
加强文化建设和农村旅游,挖掘农村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目标1.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通过推动农副产品绿色生产、农田水利建设、农业循环利用等措施,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耕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统一发展。
2. 加强农村环境治理。
加大农村污染治理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力度,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五、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支持1. 加强政策引导。
制定一系列政策和规划,明确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导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2. 加大资金投入。
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财政补贴和资金投入,为农民提供发展资金和贷款支持。
六、新农村建设的困难和挑战1. 资金匮乏。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农村经济相对薄弱,资金匮乏是一大难题。
2. 乡村人才短缺。
现代农村发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支撑,但农村人才培养和留用相对不足,需要加大人才培训和引进力度。
七、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探讨1. 发挥现有资源优势。
2024年城乡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培训心得体会模板(三篇)
2024年城乡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培训心得体会模板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参加2024年城乡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培训,通过此次培训,对城乡规划与新农村建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这次培训中,我收获良多,深感受益匪浅,现将我的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学习内容在培训期间,我们了解了城乡规划的概念、原则和方法,学习了新农村建设的理念和实践经验。
通过专家的授课和案例分析,我们了解了城乡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政策和实施方法,了解了如何通过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计等手段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学习收获通过此次培训,我对城乡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有了全面的认识与理解。
首先,我明白了城乡规划的重要性,城乡规划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增进城乡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
其次,我学习到了一些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例如统筹、科学、可持续等,这些原则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将有助于我更好地推进城乡规划工作。
此外,我还了解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理念和实践经验,了解了如何通过规模化、特色化、生态化等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这对于我们做好新农村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三、思考与借鉴通过此次培训,我深感城乡规划与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需要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农民等多方合作共同推进。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规划与设计水平,注重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注重民生与社会效益。
同时,也需要注重规划与实践的结合,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合力。
此外,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注重保护农村传统文化,发挥农村特色优势,推动产业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相结合,让农民真正从农业生产中受益。
四、工作启示通过此次培训,我对城乡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和具体的做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与合作,推动城乡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
新农村建设的城乡一体化
新农村建设的城乡一体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地区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新农村建设的城乡一体化成为了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新农村建设的城乡一体化。
一、城乡一体化的意义城乡一体化是指将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进行有机融合的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具有以下意义:1. 促进农村发展。
城乡一体化可以实现城市资源向农村的流动,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收入增加。
2. 缩小城乡差距。
城乡一体化可以减轻农民在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负担,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从而减少城乡差距。
3.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城乡一体化,可以将城市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创新能力引入农村,促进农村地区的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发展。
二、经济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首先,城乡一体化可以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通过引入城市产业和技术,可以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其次,城乡一体化可以促进农村市场的拓展。
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农产品的销售与流通,扩大农村市场规模,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三、社会保障与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有助于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首先,城乡一体化可以推动医疗资源的共享。
通过建设农村医疗机构与城市医院的联动机制,可以使农民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提高农村医疗水平。
其次,城乡一体化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化。
通过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四、农民收入与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城乡一体化可以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外出务工,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通过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农民可以参与到农村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五、生态环境与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有助于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通过城乡一体化,可以推动农村环境治理和农村生态保护。
同时,城乡一体化也可以增加农村生态旅游的开发,促进农民通过生态旅游产业增加收入,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农民的生活品质。
城乡一体化视野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探析
科学规划 、合理布 局是农村社 区建设 的首要 工作 , 民政部在 《 全 国农村社 区建设实验县 ( 市、区 )工作实 施 方案 》中要 求 各地 “ 按照 地域 相近 、规模适 应 、群
众 自愿 的原 则,科 学界 定农 村社 区 的区域 范围 ,明确
在 农 村 社 区建 设 工 作 中,缩 小 城 乡之 间 收 入 差
3 . 参 与农村 社 区建 设 的主体 比较单 一,未形成 多 营性 组织 ,二者职 能应 明确 划分 ,防止 出现 推诿 扯皮 现象 ;在 社区 与上级 政府 的关 系上 ,应 明确 由镇 街道 统一 领导 协调各 个农 村社 区服 务 中心 ,并 负责 日常管
方参与 的态势
部分农 民群 众 受 自身素质 的影响 ,对 农村 社 区建 理 、统筹 经费使 用和 人员 配备 ,基层 政府 与职 能部 门
二、农村社 区建设 中存在 的突 出问题 1 . 发展步伐不一致 ,各农村社 区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社区服务 中心在建设过程 中,由于标准有高有低 ,
农 村 的 劳 动 力和 资源 优 势 ,利用 各 自的优 势 ,吸 引
企业 到农 村担 任龙 头企业 ,带动农 村经 济结 构调 整 ,
村 社 区建设 存在 着制 度建设 不健 全、资 金投 入不 足导 失等问题 。 因此 , 我们应 当在城 乡一体化 的推动进程 中, 深化推进农村社 区的改革和创新 ,努力建 设管理建设 、 服务完善、 , 文明祥和的新型社 区。 关键 词:城 乡一体 化 农村社 区 社 区建设
些 资源 建设成 社会 主义 先进 文化与 提升 农 民文化素 质
的思想文化 阵地 。同时组织科技人 员、利用远教 、宣传
3 . 继续加大投入 ,建立 多元化 的投入机制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
净减少的趋势 , 要适 时适度地进行乡村的合并 , 引导农 村人 口向条 件好的 中心村集聚 ,改善农 村基 础设施 和公共 服务设施水平 ,完善广大农 村地 区 “ 路 、 通 通水 、 电、 通 通邮 、 通讯” 件 , 条 提 高政府 政策性投资 和补助的效益。 加 强农 村 地 区 的基 础教 育和 劳动 技 能培 训 。国家要继续增加 农村地 区义务教育的投入 , 整合教 育资源 , 大力发展 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 。 提高 人 口素质 ,使农村 多数新一代的劳动力能 掌握一 定的劳动技 能或专长 ,使之有能力加入 到高素质 、 高技 能 、 专业化 的现代产业工人和服 务业员工队伍 中来 , 有能力在城镇安家立业。 加快 乡村 居民点整理 , 提高 节约集约 用地 水平 。要下 大力气对农村居 民点 , 是对 “ 特别 空 心村” 进行综合治理。制定鼓励农 民宅基地与房 产在 农村集体 经济 组织 内流转 的政 策措施 , 投 入专项资金 推进废 气宅基地征收 管理与 “ 退宅
等多个 方面提高农村的发展水平 , 业的发展 、 农 农村 建设和管理方式的发展 ,以及农 民素质 的 综合提高 , 将从多个方面缩小差距 , 从而促进城 乡和谐关系的形成。
时, 随着 农村消费能力提高 , 巨大的农 村和农业 消费市场则会进一步拉动城乡经济发展。总之 , 通过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的推进 ,在生产 和消费环节 , 提供服务方面 , 在 都会强 化城乡经 1 . 2城乡联系进一步密切 , 乡一 体化进程 济社会联 系 , 城 促进 形成互动的 良性循 环发展 关
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时代背景下思考新型城 乡关 系下的村镇发展 问题 ,以引导村镇合理发 展、 改善农村 生产生活条件 、 进社会 和谐和促 促 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 目标。围绕这一综合 目标 , 要尽快 完善村 镇规划体 系 ,出台村镇规 划管理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为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农村建设便成为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农村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新农村建设需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乡村地区的老旧基础设施亟需更新换代。
加强乡村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也有利于吸引更多城市居民来到乡村创业、就业。
其次,新农村建设需要注重产业发展。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需求,因此需要引导农村发展多元化产业,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培育农村新型经济实体,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举。
接着,新农村建设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实现城乡生态共建共享,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农村的天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于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新农村建设需要注重人居环境改善。
打造宜居的乡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
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让农民有更好的生活体验,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
再者,新农村建设需要注重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
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相对匮乏,影响了农民的教育和健康水平。
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此外,新农村建设需要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
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培育农村文化产业,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再者,新农村建设需要注重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
建立健全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举。
同样,新农村建设需要注重政策扶持和市场激励。
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激发农村市场活力,吸引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效。
谈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些 努力将在今后 的经济发展 中卓见成效。
实 施 城 乡一 体 化 发展 战 略 的 意 义
( )城 乡二 元 结 构 是 造 成 我 国农 村 一
发 展 滞后 的 主要 原 因
我国农业基础薄弱 ,农村发展处于长 期 的滞后阶段 , 乡收入差距不 断加剧 。 城 这 些 问题 的根本原 因在于我国经济长期发展 过程 中形成 的城 乡二元结构 尚未打破。近 年来 ,在我 国加快工业化进程及城镇化建 设背景下 ,农村土地 、资金 、人才等要 素 流失的速度 明显加快 ,使得城 乡矛盾更加 突 出。从影响上来看 ,城 乡二元结构的存 在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广大农民的生 活质量难 以同我国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保持
从 而逐 渐 减 少 了对 农业 的投 入 ,最 终 导致
.
体化是城市 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是逐
村 建设 的长期 战略选择。
( )城 乡一 体 化 发展 战 略 对 新 农 村 二 建设 的 意 义 1城 乡一 体 化 发 展 战 略 是 推 进 新 农 村 . 建 设 的重 要 保 证 。 党 的十 六大 按 照 全 面 建
政策紧密相关的。解放后 ,我 国首要任务
是恢复国民经济的生产。从 1 5 9 3年开始 。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快速实现国家工业
会 公 报 指 出 ,推 进 农 村 改 革 发 展 面 临 不 少 困 难 和 挑 战 ,特 别是 城 乡二 元 结
化的要求 , 第一个 “ 五年计划”应 时而 生 ,
述 众 多惠 农 政 策 的 提 出 和 实 施 足 以看 出 。
我国在解决城 乡差距问题 上做 的努力,这
谈 乡 体 发 战 城 一 化 展 略
与 会主 农 社 义新 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方针和建设思路
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方针和建设思路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建设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适应新时代农村发展的需求,需要制定具体的战略方针和建设思路。
本文将从城乡发展一体化、农业现代化、乡村旅游、文化传承等十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探讨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方针和建设思路。
一、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
首先,在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加强农民素质培养至关重要。
应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
其次,要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并提供公共交通便利。
最后,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二、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
首先,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推广高新技术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作物和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其次,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强农产品加工和营销,提升农民收入。
最后,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要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区,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宣传。
其次,要加强乡村旅游设施建设,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和服务。
最后,要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吸引更多游客前往。
四、生态环保生态环保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首先,要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降低农村非点源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田灌溉利用效率。
最后,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保护农田、林地、水源地等资源。
五、文化传承文化传承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首先,要意识到乡村文化的独特价值,加强对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
其次,要加强乡村文化活动的组织,举办传统节庆活动等。
最后,要加强乡村文化教育,培养乡村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能力。
六、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首先,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村产业的协调发展。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当前,中国新农村建设正以迅猛的发展势头推动着我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本文将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两个方面,探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
1.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旨在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通过积极推进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了农村交通、水电供应、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同时,新农村建设也注重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
农村环境的改善不仅涉及垃圾处理、卫生设施的改善,还包括了农田耕地整治、水源保护等方面。
通过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等措施,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农村和谐发展。
2.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趋势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农村产业结构升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将向着多元化、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正在逐渐过渡到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包括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服务业的发展。
这将有助于提高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和农民收入水平。
2.2 农村公共服务发展未来的新农村建设将更加注重农村公共服务的提升。
这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通过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医疗条件,农村居民将能够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进一步拉近城乡差距。
2.3 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向。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有效地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村就业机会。
同时,休闲农业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绿色休闲方式,推动城乡交流与互动。
2.4 生态农业和绿色发展新农村建设必将更加注重生态农业和环境保护。
推动农业绿色化,加强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宣传和推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3. 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尽管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新农村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与重点
新农村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与重点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农民生活的改善,我们必须思考新农村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
本文将从十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农村土地规划与利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规划与利用是至关重要的。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规划农村土地,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农村土地的多功能化,满足农民的种植、居住和休闲需求。
二、农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农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要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引导农民转向高效、生态、可持续的农业模式。
通过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三、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新农村建设需要健全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供水和排水系统等。
同时,还需要提供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这些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够促进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互通。
四、农民权益保护与培训保护农民权益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
要加强土地权益保护,建立健全农民财产权保护制度,提高农民的产权意识。
同时,要加强农民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五、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
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提供农村信贷、保险和融资担保等金融产品,为农民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六、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农村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要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同时,要加强农田水利体系建设,提高农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农村抗旱、抗洪和水灾害的能力。
七、乡村旅游与文化传承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发展方向。
要挖掘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农村旅游产品,提高农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同时,要加强乡村文化传承,保护和弘扬农村传统文化,提升农村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八、农产品加工与营销农产品加工与营销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我国的城乡发展呈现出了一种二元性的态势:城市繁荣发展,农村却逐渐萎缩。
为了促进全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速,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农村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一、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是指在对城市与农村的发展进行规划、布局和资源的配置上,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尽量将双方的发展纳入一个相对完整的视野,不断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而新农村建设,则是一项为了推动农村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战略性举措,它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障。
为了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力度,我们必须要将其与城乡发展紧密结合,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我们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第一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第二是加大农村土地整合力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且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第三是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注重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第四是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村文化教育水平,增强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推进新农村建设对城乡发展的意义1.有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基本战略,其旨在推动农民进一步富裕,改善农村生活状况,提高农民文化程度和健康水平。
这也有利于在城乡之间建立起健康、可持续的互动机制,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并增进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补。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的转移和农业劳动力的转化,也为城市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靠的人力来源。
2.促进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利用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协调利用,同时也能够消除由于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新农村建设就是为了改善农村环境和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节约和利用,促进生态和城乡的相互融合。
城乡一体化:成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意义
25 0 8 财 以不断创历史新高的速度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渠道来看, 0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已经超过 1 万亿元, 万亿元 , 农业税收只占国家财政收入的 1 %左 但正如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 政收入突破 3 “
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 水平的、 不全面的、 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这个“ 发展很不 右。我国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 所以, 在国家宏观经济大局和 国家发展战略路径选择 平衡 包括城乡差距。“ 城市如欧2 , l 农村如非2 ”这样的城 l l l, l l
的“ 城乡一体化” 由两个层次组 成 。一是面上 的的“ , 一体 ” 如 同发 达 国家 那样 , , 虽然 城市现 代化 水平和农 村现 代化 水平有不同的指标 , 都具 有现代性 。二是核心层 次的“ 但 一体 ”着 力于建立 健全支 撑乡村建 设和可持续 发展 的体制 , 和机制 , 努力构建 良性互动 的新 型城乡关系 。 关键词 :新 农村建设 ; 城乡一体化 ; 成都方 式 中圈分类号 :F0 . 32 1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0- 3 220 】3 l—o 04 4 (06 0一 6 4
收 稿 日期 :20 -. - 1 06 0 ' 2 2 -
作者简介 :陈伯君(97 , 15 一) 成都市社会科学 院副 院长 , 四川省社会科学 院历史所 特聘研究员 。
近年来, 中国经济持续保持 95以上的速度增长。众所 统的“ . 工业化”“ 、城市化” 的经济增长方式, 都需要转变传统 周知 , 中国经济增长得益于工业化、 城市化。但笔者认为, 如 的“ 效率优先” 的发展观念 , 都需要把长时间处在发展大潮边 果我国工业化、 城市化能够长期保持这样的速度 , 固然很好。 缘的农村建设推到优先考虑、 重点扶持的位置。何况, 在新
我省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搞好乡村建设规划的几点思考
7 7・
中共 山曲省直椒 关党校学 报
方面, 由于财 力有 限 , 同 时缺 少 相 关 配套 政 策 支 持 , 助 。要 通过 组织 农 民参 观学 习先 进典 型 、 绘制 乡村 效
乡镇 很难 拿 出足 够 的资金 用 于编 制 规划 ; 另一方面, 多数 乡镇 从事 村 镇 建设 规划 的工作 人 员素 质普 遍 不 高, 真正 学过 规 划专业 的人 少之 又 少 , 不能 适应 规 划
一
、
乡村建 设 规划存 在 的主 要 问题
规的 、 没有资格等级的施工单位 , 加之建设过程缺少
规 范 的施 工监 督 和质 量 检验 , 致 使 建筑 风格 、 建筑 质 量 等都 不 同程 度 地存 在 诸 多 问题 。三 是相 关 设施 不 配 套 。主要 是 农 民建 房 只 重视 在建 设 规模 上 模仿 城 市小 区 ,而对 于直 接关 系 生活 质量 的环境 卫 生设 施 很 少考 虑 , 随 处都 能 看 到住 宅 与畜 禽 圈舍 混杂 , 厕 所 随意乱 搭 乱建 , 各 种 垃圾 乱 堆乱 放 , 生 活 污水 乱排 乱
流 的情 况 , 生活 环境很 不 卫生 。
( 三) 规 划 落 实不力
从 总 体上 看 , 近年 来 , 通 过 推进 城 乡一体 化 和 开
展 新 农村 建设 活 动 , 各 级 政 府做 了大量 工 作 , 农 村 面
貌 获得 了很 大改 观 ,但 广 大 乡 村建 设 仍 程度 不 同 地 存 在 一些 不容 忽视 的 问题 。主要 有 以下 几个 方 面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形成制度四个方面入手 , 搞 好 乡村 建 设 规 划 。
[ 关键词 ]
当代经济史: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下建设农村社区具有怎样的意义?
当代经济史: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下建设农村社区具有怎样的意义?农村社区是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建设的基础单元和基本载体。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下建设农村社区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重大的现实价值。
(一)理论意义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启动新农村建设,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规划“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2017年中共十九大正式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正式启动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制度政策”。
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是我国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内容。
从五年规划、国家级区域规划和连续多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等中央政府文献来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倾斜或支持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政策,但关于这些政策如何才能真正地落实到解决“三农”问题,仍有许多重要课题有待研究和探索。
显然,新农村建设和振兴乡村的主体和效益受体首先都是农民,那么如何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和振兴乡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需要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
农村社区作为农村居民的社会活动共同体,是建设新农村和振兴乡村的载体单元和基本机制,也可以说是基础性的制度设计。
但关于这种制度和机制如何有效发挥作用,如何做到“精明”化,使农村社区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乃至城乡一体化的载体平台,还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深入分析研究。
本书从理论上研究探讨这些问题,并试图从理论上对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框架性的指导。
(二)现实意义研究农村社区建设对于优化农村社会治理体系、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优化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农村社区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实现社会管理的平台和基础。
从行政管理和政令贯彻角度来看,我国权力体系的最下层是与农村经济社会管理密切相关的基层政府。
城乡一体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城乡一体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方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日益显著,急需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下面将分十二个小节展开回答。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指城市与农村之间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城乡经济的互补和协调发展。
只有城乡一体化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城乡融合,推动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新农村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具体体现,通过建设新农村,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新农村建设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力抓手,是实现农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农村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因此,推动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扶持农民增收致富,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城市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城市经济、提升城市功能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提高城市服务水平,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实现城市人口合理流动,促进城市功能完善,扩大城市经济规模,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加强政府引导和规范,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上,政府需要起到积极推动和引导作用。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村产业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村规划管理制度,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是政府应尽的职责和责任。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土地产权,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加快土地流转,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乡一体化战略与新农村建设摘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发展区县经济,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富强、农民富裕的必然道路,实现县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关的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新农村
规划建设,对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农村的联动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战略;新农村;规划建设
引言
长期以来,由城乡分割体制和政策形成的城乡体制、机制及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巨大差距,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系列矛盾的根本原因之一。
无论推行刺激需求的短期政策,还是确保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方针,都必须立足于调整城乡关系、消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村城市化、市场化、工业化,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矫正带有城市偏向的政策体制,构建城乡行统一大市场,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发展区县经济,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富强、农民富裕的必然道路,2010年以来,方城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要求,切实以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科学规划、扎实运作、强力推进,投入各类资金1.8亿元,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21个,共有1600户农民进行社区建房,建筑面积达32万平方米,可实现500户农民入住。
与全县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相关的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新农村建设,对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本县城镇、农村的联动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科学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城乡一体化战略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1将乡村规划建设同城镇规划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城市基础公共设施和服务延伸至农村,有利于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形成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机制。
1.2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了农村传统陋习和封建迷信,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农民素质的综合提高。
1.3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公共设施条件,营造农村发展新环境,通过改路、改房、改水、改厕、改灶等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民出行难、饮水难、读书难等实际问题,也是进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的良好前提。
2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
2.1 理清建设思路,科学决策部署
为推动新农村规划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要不断理清建设思路,进行科学决策部署,以建设社区化构想为方向积极探索建设新农村、加快城镇新路子。
立足方城县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建房需求,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统筹城乡型发展的重大决策,实施惠及全县农民、关系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统一规划,示范带动,逐步推进,力争不搞行政强迫命令和大拆大建,不做无实际效益、劳民伤财的
形象工程,不增加乡村债务和农民负担,确保农村建设社区化扎实稳步向前推进。
我县计划在5~10年把全县557个行政村、3338个自然村规划后整合为270个中心社区,保留410个基层村,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初具规模。
2.2 以人为本,科学规划
坚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节约土地、以人为本”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重要原则,以规划统领和指导新农村建设科学推进。
着眼于长远,立足于乡村本色,对每个社区进行认真、科学定位,保证适应农村长远发展需求,拟定平原区每一社区居住规模为3000~5000人、山区每一社区居住规模为2500人以上;并依靠区位优势和地方特色,进行统一设计建筑样式和风格,以城镇化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的做好社区规划。
在社区选址时,限定耕作半径不超过3km,便于农民劳作;在充分考虑农民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规划设计不同造价的户型供群众选择,允许条件较好或急需建房的群众先入为住。
据统计,方城县为数270个社区的编制规划已全面启动,至2010年底完成了全部规划编制任务。
2.3 示范带动,以点带面
从实际出发,通过政策引导、典型引路,逐步形成政府引领、群众自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局面。
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合理整合各类支农资源,进行农业、林业、交通、卫生、教育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集中倾向于农村社区道路、绿化、卫生、文化、便民超市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各类资金资源的综合利用。
我县
财政首次投入启动资金450万,主要用于7个新型示范社区的先期开工建设,规划总户数11,000户,共37,000人,随着各路资金的到位,示范社区已投入资金9,800万元,完成了150户住宅主体工程建设,硬化区内道路6.5km,游园、文化广场6,500m²等。
2.4 强化政策领导,激发建设热情
强化“收集民意、征集民意、集中民生、维护民利”的规划工作理念,激发蕴藏在农民群众中的建设热情,调动群众主动性,共建美好家园。
在社区规划中,严格执行“增减挂钩、零拆整建、占补平衡、一户一宅、建新拆旧”原则,引导农民向社区集中,保障和节约土地面积。
新农村建设工作过程中,由县乡两级主要领导亲自上阵加强督促检查,保障项目落实情况和工程进展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刘华松,庄飞. 浅谈新农村建设与村庄规划. 农村研究,2010,01,07
[2] 徐建华. 基于城乡一体化战略新农村建设研究[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