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桥面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方案大桥工程箱梁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方案大桥工程箱梁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方案大桥工程箱梁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施 工 方 案一、张拉施工方案箱梁及现浇横梁砼标号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进行张拉,张拉前需做砼强度试验。

(1)、预应力张拉程序与顺序①.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0.1δk )→ 1.03δk回油至δk 锚固(其中δk ―控制应力)。

②.张拉顺序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其张拉顺序,先张拉中间束然后张拉两边束;先张拉长束,然后张拉短束。

(2)、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施工①、张拉与锚固预制箱梁钢束均采用两端张拉,且应在横桥向对称均匀张拉,顶板负弯矩钢束也应采用两端张拉,并采取逐根对称均匀张拉。

钢绞线张拉锚下控制应力为σcon =0.75fpk=1395MPa。

张拉采用双控,以钢束伸长量进行校核,各钢束引伸量详见下表:跨径30m箱梁钢束引伸量一览表(其中N为预制箱梁钢束编号,T为顶板负弯矩处钢束编号)单位:cm跨径40m箱梁钢束引伸量一览表(其中N为预制箱梁钢束编号,T为顶板负弯矩处钢束编号)单位:cm272 272 271位置应仔细核对。

预应力工艺完成后用C50水泥浆进行预应力孔道压浆。

为防止预应力钢束锈蚀及松弛,压浆工作应在张拉工作结束后尽早进行,最长不超过24小时。

②、初张拉:主梁两端同时先对千斤顶主缸充油,使钢丝束略为拉紧,同时调整锚圈及千斤顶位置,使孔道、锚具和千斤顶三者之轴线互相吻合,注意使每根钢丝受力均匀,当钢丝达初应力0.1σcon时作伸长量标记,并借以观察有无滑丝情况发生。

③、张拉:采用两端同时逐级加压的方法进行,两端千斤顶的升压速度应接近相等,当两端达到1.03σcon时,维持张拉力不变,持荷5分钟,然后两端回油至σcon (不包括千斤顶的内摩阻及钢束与锚具的摩阻力,这两项摩阻力都应根椐实验确定,总张拉力应为控制张拉力与千斤顶内摩阻力,钢束与锚具的摩阻力之和),同时测量实际伸长量是否与计算值相符。

④、锚固:打开高压油泵截止阀,张拉缸油压缓慢降至零,活塞回程,锚具夹片即自动跟进锚固。

大桥工程箱梁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大桥工程箱梁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一、张拉施工方案箱梁及现浇横梁砼标号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进行张拉, 张拉前需做砼强度试验。

(1)、预应力张拉程序与顺序①.张拉程序为: 0→初应力(0.1δk)→1.03δk持荷5min回油至δk锚固(其中δk―控制应力)。

②.张拉顺序根据设计要求, 确定其张拉顺序, 先张拉中间束然后张拉两边束;先张拉长束, 然后张拉短束。

(2)、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施工①、张拉与锚固预制箱梁钢束均采用两端张拉, 且应在横桥向对称均匀张拉, 顶板负弯矩钢束也应采用两端张拉, 并采取逐根对称均匀张拉。

位置应仔细核对。

预应力工艺完成后用C50水泥浆进行预应力孔道压浆。

为防止预应力钢束锈蚀及松弛, 压浆工作应在张拉工作结束后尽早进行, 最长不超过24小时。

②、初张拉: 主梁两端同时先对千斤顶主缸充油, 使钢丝束略为拉紧, 同时调整锚圈及千斤顶位置, 使孔道、锚具和千斤顶三者之轴线互相吻合, 注意使每根钢丝受力均匀,当钢丝达初应力0.1σcon时作伸长量标记, 并借以观察有无滑丝情况发生。

③、张拉: 采用两端同时逐级加压的方法进行, 两端千斤顶的升压速度应接近相等, 当两端达到1.03σcon时, 维持张拉力不变, 持荷5分钟, 然后两端回油至σcon (不包括千斤顶的内摩阻及钢束与锚具的摩阻力, 这两项摩阻力都应根椐实验确定, 总张拉力应为控制张拉力与千斤顶内摩阻力, 钢束与锚具的摩阻力之和), 同时测量实际伸长量是否与计算值相符。

④、锚固: 打开高压油泵截止阀, 张拉缸油压缓慢降至零, 活塞回程, 锚具夹片即自动跟进锚固。

锚具外多余之钢绞线可采用砂轮切割机切除, 不准用电焊焊割。

⑤、压浆:压浆应在钢束张拉后24小时内进行, 水泥浆的水灰比宜为0.4~0.45, 为减少收缩, 可掺入0.0001水泥用量的铝粉, 管道压浆的顺序宜先下层后上层, 压浆时注意防止相邻孔的串浆而阻塞未压浆孔道。

压浆后要继续进行养生。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嘿,各位同行,今天咱们来聊聊负弯矩张拉施工那点事儿。

负弯矩张拉施工,这可是个大工程,涉及到桥梁、高层建筑等多个领域。

我就用我那十年方案写作的经验,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这个施工方案。

一、施工背景咱先说说施工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大型建筑、桥梁项目层出不穷。

为了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负弯矩张拉施工技术应运而生。

负弯矩张拉,简单来说,就是在混凝土构件中施加预应力,提高其承载能力。

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要了解工程的具体要求,包括设计图纸、施工规范等。

同时,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他们熟悉负弯矩张拉施工的流程和要点。

2.物资准备:准备好负弯矩张拉所需的材料,如钢筋、钢绞线、锚具等。

同时,要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如张拉机、锚固机等。

3.安全准备: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要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如安全网、防护栏等。

同时,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三、施工流程1.钢筋绑扎:按照设计要求,将钢筋绑扎到位。

这一步是基础,要保证钢筋的位置和数量准确无误。

2.模板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安装模板。

模板要牢固,缝隙要严密,确保混凝土浇筑时不会出现漏浆现象。

3.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是关键步骤。

要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浇筑过程中,要分层进行,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

4.负弯矩张拉: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及时进行负弯矩张拉。

张拉前,要对钢筋进行清理,确保锚固端的清洁。

张拉过程中,要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张拉力和伸长值。

5.锚固:张拉完成后,要对锚具进行锚固。

锚固要牢固,确保锚具不会脱落。

6.模板拆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可以拆除模板。

拆除模板时,要注意保护混凝土表面,避免出现损伤。

四、施工要点1.预应力控制:预应力是负弯矩张拉施工的核心。

要确保预应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符合设计要求。

2.张拉力和伸长值控制:张拉力和伸长值是衡量负弯矩张拉效果的重要指标。

米T梁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米T梁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龙江村大桥30米T梁负弯矩张拉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龙江村大桥,具体如下:30米T梁负弯矩张拉采用圆锚15-4、15-5型锚具,在桥面的湿接缝施工时,预留负弯矩张拉位置不浇筑混凝土,当墩顶现浇混凝土达到85%的设计强度等级,方能张拉钢束。

施工负弯矩张拉采用在湿接缝预留的位置放下吊篮,人工操作时须系好安全带才能操作。

二、预应力筋张拉(1)预应力锚具、夹具试验预应力锚具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批原材料、同工艺、不超过1000套为一批进行检验,外观检查抽取10%且不少于10套,硬度检验抽取5%且不少于5套,并做3套锚具组装件静力性能试验。

(2)张拉机具:预应力筋张拉采用YDC-1100型穿心式千斤顶(2台)及配套ZB50型液压电动油泵(2台)。

(3)张拉次数及顺序:根据设计要求,预应力钢绞线采用两端对称、均匀张拉,一次张拉工艺,张拉采取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作校验的双控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比应保持在±6%以内。

在进行初张拉前,对管道摩阻损失及锚圈口摩阻损失进行实测,根据实测结果对张拉控制应力作适当调整,确保有效应力值。

(4)张拉计算(30米T梁负弯矩张拉理论计算伸长量见附表)按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对钢铰线进行预应力张拉。

采用张拉力和伸长值双控张拉流程为:0→初应力(10%σk)→20%σk→50%σk→100%σk(持荷2min锚固)。

张拉施工要点:①张拉前,应对张拉机具详细进行检查,其次应对已确定的锚固应力进行试验,以免张拉时出现断丝现象。

②张拉时,应编好每根钢铰线张拉顺序。

③张拉采用张拉力和伸长值双控。

按设计要求,控制应力σk=0.75Rby=1395Mpa。

张拉计算如下:a、单根钢铰线张拉端张拉力p=σk×Ag×n×b/1000=1395×140×1×1.00/1000=196.70KN;单根钢铰线平均张拉力Pp=P(1-e-(kx+μθ))/(kx+μθ)b、钢铰线张拉有效长L见列表;c、钢铰线理论伸长值ΔL=(Pp×L)/(Ag×Eg)d、各字母代表含义:p─单根钢铰线张拉端张拉力(KN);P 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KN);σk─钢铰线张拉控制应力(Mpa);Ag─钢铰线断面积取140(mm2);n─钢铰线根数;b─超张拉系数;L─钢铰线张拉有效长(m);ΔL─钢铰线理论伸长值(mm);Eg─钢铰线弹性模量取1.95(Gpa);μ─预应力筋与孔道的摩擦系数金属波纹管取0.25;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rad)x─钢铰线张拉有效长即L(m);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磨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5)张拉工作操作步骤和方法:1)张拉前,需对千斤顶进行检验,找出油压表读数与千斤顶荷载的相关公式。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一、制作标准化施工工艺的目的为进一步规范负弯矩张拉的施工操作,确保工程质量,克服质量通病,本着“我最规范、我最标准、我的质量就是第一”的理念,实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宏伟目标,在现行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编写此作业指导书。

二、负弯矩张拉的意义负弯矩张拉、压浆工作是一道关键工序,由于是在桥面上张拉存在不易控制,为保证负弯矩张拉、压浆的质量,根据筹建处、总监办的要求,特制定负弯矩张拉、压浆方案。

三、基本要求四、施工准备工作1、施工材料(1)预应力钢筋采用φ2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 pk=1860MP a,钢绞线经过试验室外检试验得钢绞线的弹性模量。

钢绞线出厂时附有质量证明书,并在每卷上挂有标牌,进场时进行检查:a、外观检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纹、机械损伤、油渍等。

b、力学性能试验,从每批钢绞线中任抽取5%卷(不少于3卷)的钢绞线,各取一个试样进行拉伸试验。

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标准的要求,则该卷钢绞线为不合格品;并加倍取样复验。

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判为不合格品或每卷检验,取用合格品。

c、钢绞线进场存放时应防止雨淋,钢绞线原包装都有防潮措施,如包装损坏而裸露,则应用塑料布盖好。

(2)预应力锚具出厂时附有质量证明书,使用前应进行外观及尺寸检查,并抽取进行硬度试验。

使用过程中应检查夹片有无裂纹及齿形有无异样,不合格品不得使用。

锚具应存放于干燥房间的包装箱内。

(3)塑料波纹管进场时,应进行外观检查,表面无油污、无孔洞及无折皱,咬口无开裂、无脱扣等才算合格。

2.机械准备情况3.人员组织情况施工人员一览表五、施工工艺流程5.1、负弯矩张拉桥面负弯矩预应力钢束张拉必须在现浇连续段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的85%且混凝土凝期不小于7天后方可进行。

为保证有效张拉应力,抵消锚圈口的应力损失,钢束张拉时两端对称、均匀张拉,采用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控。

安装顺序:工作锚(夹片)→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夹片)张拉程序:0→10%σcon →20%σcon →100%σcon(持荷5min锚固)张拉原则:每联由边跨向中跨合拢;横向先两边,后中间,对称施加应力;同梁先长束,后短束。

T梁负弯矩施工方案

T梁负弯矩施工方案

负弯矩张拉技术交底根据现场桥面铺装第一次浇筑完成后情况,依据《湖北省宜昌至巴东(鄂渝界)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进行T梁负弯矩张拉施工,为优质、高效的完成现场浇筑工程施工任务,特拟定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如下:一、施工方案(一)桥面铺装施工技术方案一)总体方案在进行负弯矩张拉施工前,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按要求合理配置进行该项工程的施工人员、设备及材料。

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合理地安排施工,并报监理工程师抽检,经检验合格后方进行下一道工序。

二)工艺流程[1]、负弯矩钢束张拉、压浆考虑本项工程连续施工性,负弯矩钢绞线张拉及孔道压浆施工在第一次桥面现浇层浇筑后(预留张拉工作段),且混凝土强度应达到适合桥面作业强度。

Ⅰ、张拉前准备工作:① 孔道检查——检查时,一般用大小不一的两种直径通孔器(相差10㎜左右),先用大直径通孔器的试通,若通不过,再用小直径的,并用芯棒检查堵孔位置并作以标记。

对仅能通过小直径的孔道可采用螺旋纹钢筋在空内通捣(或来回拉孔),若发现孔道堵塞,应清除孔道内杂物,为钢束穿孔创造条件。

② 锚具安装——此处墩顶现浇段负弯矩钢束张拉,采用体系BM15-5型扁锚;扁锚埋于高位置时必须控制高度,不得侵入桥面铺装层。

③ 穿束——穿束前应全面检查锚垫和孔道,锚垫板应位置正确,若锚垫板移位,造成垫板平面和孔道中轴线不垂直时,应用楔形垫板加以纠正;制好的钢丝束应检查其绑扎是否牢固、端头有无弯折现象;钢丝束长度和孔拉编号,穿束时核对长度,对号穿入孔道(参照后附图<L=30M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T梁-墩顶现浇段负弯矩钢束及定位钢筋布置图>);穿束工作采用人工直接穿束,或者借助一根细钢丝作为引线,用卷扬机进行穿束。

穿束工作在墩顶混凝土浇筑前进行,将钢绞线端头位置合拢,并用胶带纸缠紧,以利于穿束通过,通过后检查钢绞线是否有交叉现象,并理顺,防止张拉时因钢绞线交叉造成应力集中。

④ 钢筋束保护——对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在管道中但在下列规定时限内没有压浆的预应力筋,应采取防止锈蚀或其他防腐蚀的措施,直至压浆。

桥面负弯矩预应力张拉技术方案

桥面负弯矩预应力张拉技术方案

桥面负弯矩预应力施工方案一、预应力材料机具要求本工程预应力钢绞线采用фs15.20mmⅡ级松弛(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GB/T5224标准),标准强度为fpk=1860MPa,Ep=1.95×105MPa,控制张拉力σk=0.75fpk=1395Mpa。

本次张拉采用YCW 40型两个千斤顶。

张拉所用的千斤顶、压力表、油泵等设备进行检验,并提供回归方程。

张拉使用的千斤顶和压力表、油泵应配套校验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取之间的关系曲线,每个阶段所需要的张拉力和压力表读数,应校验出来,以便操作人员掌握。

波纹管规格按设计要求。

所有锚具张拉机具由专业生产厂家提供并报监理同意。

1、张拉程序与顺序(1)、张拉程序初张拉P0 总张拉吨位的10~15%持荷3分钟量测引伸量δ1 张拉到总张拉吨位P 持荷3分钟量测引伸量δ2 回油量测引伸量δ3。

(2)、张拉顺序按先长束后短束,先边梁后中梁,先中间后两侧,对称张拉原则进行张拉。

2、预应力施工技术要求(1)、技术依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桥涵设计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本工程图纸设计要求规定。

(2)、材料设备钢绞线材料指标:按(GB/T5224国家标准)执行,每批进场均作试验,符合后才使用。

(根据设计,锚具用OVM,所有锚具、夹片均做强度、硬度试验,不合格不准使用。

到货后加强现场检验工作,凡有裂纹,伤痕,腐蚀和尺寸超允许偏差,不准使用。

)千斤用YCW40二个千斤顶。

使用前,千斤顶、油泵全部由计量单位标定,每张拉200束后,或者超过标定使用期限后应重新标定后才能使用。

(3)、波纹管、钢绞束安装波纹管严格按设计要求安装,切实做好定位筋的加强工作,防止波纹管移位。

做到顺直、牢固。

严禁有突变、侧弯现象。

锚具位置、角度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钢束断料不准用氧气割,采用砂轮机切割,下料后头部用胶布胶牢,防止松散。

堆放注意顺直,架空干燥,下铺木档,严禁刚性打击,表面出现磨损、生锈。

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技术方案

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技术方案

黄黄高速公路桥涵养护工程团山河大桥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技术方案一、施工技术方案团山河大桥采用多梁单独预制,简支安装,现浇连续街头的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体系。

其体系转换的施工流程为:1、预制主梁,张拉正弯距区预应力钢束并压注水泥浆。

2、设置临时支座(我部采用砂筒作为临时支座)并安装好永久支座逐孔安装主梁,置于临时支座上成为简支状态,及时连接桥面板钢筋及端横梁钢筋。

3、连接连续接头段钢筋,绑扎横梁钢筋,设置接头板束波纹管并穿束。

在日温最低时,浇筑连续接头及其两侧顶板负弯距束同长度范围内的桥面板,达到设计强度的95%后,张拉顶板负弯预应力钢束,并压注水泥浆。

4、接头施工完成后,浇筑剩余部分桥面板湿接缝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一联内临时支座,完成体系转换。

根据全桥体系转换的要求,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流程如下:准备工作T连接波纹管并穿钢束T张拉负弯距钢束并压浆T拆除一联内临时支座,完成体系转换。

任一工序施工之前都必须报现场监理批准并得到监理工程师书面通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二、张拉负弯矩张拉采用BM 15-5型锚具及其配套设备,每束5根15.2mm 钢绞线,采用QTC230 型23t 千斤顶及配套油泵、油表进行张拉。

张拉采取双控,即以油表压力读数为主,以伸长量为辅的方法。

负弯矩张拉时,可将桥面板钢筋剪断,待钢束张拉完后,采用相同直径的钢筋将其焊接,在浇筑槽口混凝土。

(1 )、钢绞线的准备按照图纸设计的要求,钢绞线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公称直径d=15.2mm的低松弛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

我单位已经过外委试验证明其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2)、锚具的准备锚具是在构件上永久锚固钢绞线的工具,质量必须得到可靠保证。

(3)、张拉机具的准备张拉采用千斤顶及配套的油泵、油表,完全能够满足计算控制吨位的要求。

在张拉前对张拉机具(油顶、油泵、油表)进行配套检验,根据油顶、油表的检验资料,绘制出油表进、回油曲线,并得出由力和油表读数组成的线性回归方程,作为张拉控制依据。

30米T梁负弯矩张拉现场施工方法

30米T梁负弯矩张拉现场施工方法

龙江村大桥30米T梁负弯矩张拉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龙江村大桥,具体如下:序号名称中心桩号桥长上部构造1 龙江村大桥K18+449 457m 30mT梁:207片30米T梁负弯矩张拉采用圆锚15-4、15-5型锚具,在桥面的湿接缝施工时,预留负弯矩张拉位置不浇筑混凝土,当墩顶现浇混凝土达到85%的设计强度等级,方能张拉钢束。

施工负弯矩张拉采用在湿接缝预留的位置放下吊篮,人工操作时须系好安全带才能操作。

二、预应力筋张拉(1)预应力锚具、夹具试验预应力锚具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批原材料、同工艺、不超过1000套为一批进行检验,外观检查抽取10%且不少于10套,硬度检验抽取5%且不少于5套,并做3套锚具组装件静力性能试验。

(2)张拉机具:预应力筋张拉采用YDC-1100型穿心式千斤顶(2台)及配套ZB50型液压电动油泵(2台)。

(3)张拉次数及顺序:根据设计要求,预应力钢绞线采用两端对称、均匀张拉,一次张拉工艺,张拉采取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作校验的双控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比应保持在±6%以内。

在进行初张拉前,对管道摩阻损失及锚圈口摩阻损失进行实测,根据实测结果对张拉控制应力作适当调整,确保有效应力值。

(4)张拉计算(30米T梁负弯矩张拉理论计算伸长量见附表)按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对钢铰线进行预应力张拉。

采用张拉力和伸长值双控张拉流程为:0→初应力(10%σk)→20%σk→50%σk→100%σk(持荷2min锚固)。

张拉施工要点:①张拉前,应对张拉机具详细进行检查,其次应对已确定的锚固应力进行试验,以免张拉时出现断丝现象。

②张拉时,应编好每根钢铰线张拉顺序。

③张拉采用张拉力和伸长值双控。

按设计要求,控制应力σk=0.75Rby=1395Mpa。

张拉计算如下:a、单根钢铰线张拉端张拉力p=σk×Ag×n×b/1000=1395×140×1×1.00/1000=196.70KN;单根钢铰线平均张拉力Pp=P(1-e-(kx+μθ))/(kx+μθ)b、钢铰线张拉有效长L见列表;c、钢铰线理论伸长值ΔL=(Pp×L)/(Ag×Eg)d、各字母代表含义:p─单根钢铰线张拉端张拉力(KN);P 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KN);σk─钢铰线张拉控制应力(Mpa);Ag─钢铰线断面积取140(mm2);n─钢铰线根数;b─超张拉系数;L─钢铰线张拉有效长(m);ΔL─钢铰线理论伸长值(mm);Eg─钢铰线弹性模量取1.95(Gpa);μ─预应力筋与孔道的摩擦系数金属波纹管取0.25;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rad)x─钢铰线张拉有效长即L(m);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磨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5)张拉工作操作步骤和方法:1)张拉前,需对千斤顶进行检验,找出油压表读数与千斤顶荷载的相关公式。

桥梁桥面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桥梁桥面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阿深(南乐)枢纽互通式立交匝道桥桥面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高速公路*合同段设计图纸。

2 、现行公路工程施工规范、施工技术规程、质量评定标准与验收办法。

3 、现场调查资料,我公司建设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科技成果及用于本合同段施工队伍的施工设备和技术力量情况等。

4 、依据《**省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标准化指南》。

二、工程概况本合同段共有大桥9座,上部结构均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预制T梁连续/刚构结构。

详细见表1。

表1 上部结构形式一览表桥名大华分离桥书忠大桥官洋1#桥官洋2#桥官洋3#桥茜洋1#桥茜洋2#桥茜洋3#桥上村大桥上部结构形式3*25m连续体系6*35m连续-刚构体系4*30m+3*30m+3*30m连续-刚构体系6*30m连续体系4*25m连续体系4*35m+3*35m连续-刚构体系3*30m+4*30m+3*30m连续-刚构体系4*25m连续结构3*35m+4*35m+2*35m+1*30m+4*35m+4*35m连续-刚构体系三、施工准备情况阿深(南乐)枢纽互通式立交匝道桥1、施工材料(1)预应力钢筋采用φ2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 pk=1860MP a,钢绞线经过试验室外检试验得出钢绞线弹性模量为:EA=1.94333*105 。

钢绞线出厂时附有质量证明书,并在每卷上挂有标牌,进场时进行检查:a、外观检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纹、机械损伤、油渍等。

b、力学性能试验,从每批钢绞线中任抽取5%卷(不少于3卷)的钢绞线,各取一个试样进行拉伸试验。

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GB/T5224-95标准的要求,则该卷钢绞线为不合格品;并加倍取样复验。

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判为不合格品或每卷检验,取用合格品。

c、钢绞线进场存放时应防止雨淋,钢绞线原包装都有防潮措施,如包装损坏而裸露,则应用塑料布盖好。

(2)预应力锚具出厂时附有质量证明书,使用前应进行外观及尺寸检查,并抽取进行硬度试验。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一、制作标准化施工工艺的目的为进一步规范负弯矩张拉的施工操作,确保工程质量,克服质量通病,本着“我最规范、我最标准、我的质量就是第一”的理念,实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宏伟目标,在现行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编写此作业指导书。

二、负弯矩张拉的意义负弯矩张拉、压浆工作是一道关键工序,由于是在桥面上张拉存在不易控制,为保证负弯矩张拉、压浆的质量,根据筹建处、总监办的要求,特制定负弯矩张拉、压浆方案。

三、基本要求四、施工准备工作1、施工材料(1) 预应力钢筋采用φ2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 pk =1860MP a ,钢绞线经过试验室外检试验得钢绞线的弹性模量。

钢绞线出厂时附有质量证明书,并在每卷上挂有标牌,进场时进行检查:a 、外观检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纹、机械损伤、油渍等。

b 、力学性能试验,从每批钢绞线中任抽取5%卷(不少于3卷)的钢绞线,各取一个试样进行拉伸试验。

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标准的要求,则该卷钢绞线为不合格品;并加倍取样复验。

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判为不合格品或每卷检验,取用合格品。

c 、钢绞线进场存放时应防止雨淋,钢绞线原包装都有防潮措施,如包装损坏而裸露,则应用塑料布盖好。

(2) 预应力锚具出厂时附有质量证明书,使用前应进行外观及尺寸检查,并抽取进行硬度试验。

使用过程中应检查夹片有无裂纹及齿形有无异样,不合格品不得使用。

锚具应存放于干燥房间的包装箱内。

(3) 塑料波纹管进场时,应进行外观检查,表面无油污、无孔洞及无折皱,咬口无开裂、无脱扣等才算合格。

2.机械准备情况 序号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1 油泵 2台3.人员组织情况施工人员一览表五、施工工艺流程5.1、负弯矩张拉桥面负弯矩预应力钢束张拉必须在现浇连续段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的85%且混凝土凝期不小于7天后方可进行。

为保证有效张拉应力,抵消锚圈口的应力损失,钢束张拉时两端对称、均匀张拉,采用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控。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施工组织设计2、国家、交通运输部、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等工程建设标准主管部门发布的相关文件、标准、规范、规程和指南:⑴、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⑵、《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年3月版)⑶、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T F71-2006)⑷、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 076-95)⑸、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⑹、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03)三、天津市工程建设部门颁发施行的有关施工管理的文件规定。

四、行业内通行的先进施工工艺和管理办法。

五、本公司施工类似工程所累积的相关经验及现有技术装备和施工能力。

二、编制原则1、安全第一的原则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中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在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2、优质高效的原则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

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1 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施工中强化标准化管理,控制成本,控制工程造价。

3、合理布局的原则根据本合同段工程的任务量和管理目标的要求以及周边施工条件的特点,在施工准备上,特别是对不同周边环境发生变化时,本着就近安全、适用、创新的原则,合理布置,满足施工需要。

4、科学配置的原则根据本合同段的工程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上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化施工队伍上场,投入高效、先进适用的施工设备。

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第二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该桥位于丹拉高速公路K1085+485~K1086+126处,该既有桥是一座25孔梁桥。

由上、下行桥两座结构相同的桥组成。

跨径布置为7*25m+(28+35+28)m+6*25m+6*25m ,桥梁总长641m 。

桥梁桥面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桥梁桥面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桥面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一、 编制依据1、 **高速公路*合同段设计图纸。

2 、现行公路工程施工规范、施工技术规程、质量评定标准与验收办法。

3 、现场调查资料,我公司建设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科技成果及用于本合同段施工队伍的施工设备和技术力量情况等。

4 、依据《**省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标准化指南》。

二、 工程概况本合同段共有大桥9座,上部结构均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预制T 梁连续/刚构结构。

详细见表1。

表1 上部结构形式一览表三、 施工准备情况 1、施工材料(1) 预应力钢筋采用φ2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 pk=1860MP a,钢绞线经过试验室外检试验得出钢绞线弹性模量为:EA=1.94333*105 。

钢绞线出厂时附有质量证明书,并在每卷上挂有标牌,进场时进行检查:a、外观检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纹、机械损伤、油渍等。

b、力学性能试验,从每批钢绞线中任抽取5%卷(不少于3卷)的钢绞线,各取一个试样进行拉伸试验。

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GB/T5224-95标准的要求,则该卷钢绞线为不合格品;并加倍取样复验。

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判为不合格品或每卷检验,取用合格品。

c、钢绞线进场存放时应防止雨淋,钢绞线原包装都有防潮措施,如包装损坏而裸露,则应用塑料布盖好。

(2)预应力锚具出厂时附有质量证明书,使用前应进行外观及尺寸检查,并抽取进行硬度试验。

使用过程中应检查夹片有无裂纹及齿形有无异样,不合格品不得使用。

锚具应存放于干燥房间的包装箱内。

(3)金属波纹管进场时,应进行外观检查,表面无油污、无孔洞及无折皱,咬口无开裂、无脱扣等才算合格;本项目采用金属波纹管,内径为5.5cm,波纹管要核实内径后,方可进场。

2.机械准备情况(1)油泵采用YBZ4-50型2台,千斤顶采用YCW100B型2个.一个出厂编号1#千斤顶配210.10.21.387压力表,;另一个出厂编号2#千斤顶配09.6.23.130压力表。

米T梁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米T梁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龙江村大桥30米T梁负弯矩张拉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龙江村大桥,具体如下:30米T梁负弯矩张拉采用圆锚15-4、15-5型锚具,在桥面的湿接缝施工时,预留负弯矩张拉位置不浇筑混凝土,当墩顶现浇混凝土达到85%的设计强度等级,方能张拉钢束。

施工负弯矩张拉采用在湿接缝预留的位置放下吊篮,人工操作时须系好安全带才能操作。

二、预应力筋张拉(1)预应力锚具、夹具试验预应力锚具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批原材料、同工艺、不超过1000套为一批进行检验,外观检查抽取10%且不少于10套,硬度检验抽取5%且不少于5套,并做3套锚具组装件静力性能试验。

(2)张拉机具:预应力筋张拉采用YDC-1100型穿心式千斤顶(2台)及配套ZB50型液压电动油泵(2台)。

(3)张拉次数及顺序:根据设计要求,预应力钢绞线采用两端对称、均匀张拉,一次张拉工艺,张拉采取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作校验的双控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比应保持在±6%以内。

在进行初张拉前,对管道摩阻损失及锚圈口摩阻损失进行实测,根据实测结果对张拉控制应力作适当调整,确保有效应力值。

(4)张拉计算(30米T梁负弯矩张拉理论计算伸长量见附表)按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对钢铰线进行预应力张拉。

采用张拉力和伸长值双控张拉流程为:0→初应力(10%σk)→20%σk→50%σk→100%σk(持荷2min锚固)。

张拉施工要点:①张拉前,应对张拉机具详细进行检查,其次应对已确定的锚固应力进行试验,以免张拉时出现断丝现象。

②张拉时,应编好每根钢铰线张拉顺序。

③张拉采用张拉力和伸长值双控。

按设计要求,控制应力σk=0.75Rby=1395Mpa。

张拉计算如下:a、单根钢铰线张拉端张拉力p=σk×Ag×n×b/1000=1395×140×1×1.00/1000=196.70KN;单根钢铰线平均张拉力Pp=P(1-e-(kx+μθ))/(kx+μθ) b、钢铰线张拉有效长L见列表;c、钢铰线理论伸长值ΔL=(Pp×L)/(Ag×Eg)d、各字母代表含义:p─单根钢铰线张拉端张拉力(KN);P 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KN);σk─钢铰线张拉控制应力(Mpa);Ag─钢铰线断面积取140(mm2);n─钢铰线根数;b─超张拉系数;L─钢铰线张拉有效长(m);ΔL─钢铰线理论伸长值(mm);Eg─钢铰线弹性模量取1.95(Gpa);μ─预应力筋与孔道的摩擦系数金属波纹管取0.25;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rad)x─钢铰线张拉有效长即L(m);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磨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5)张拉工作操作步骤和方法:1)张拉前,需对千斤顶进行检验,找出油压表读数与千斤顶荷载的相关公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面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编制依据1、**高速公路*合同段设计图纸。

2、现行公路工程施工规范、施工技术规程、质量评定标准与验收办法。

3、现场调查资料,我公司建设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科技成果及用于本合同段施工队伍的施工设备和技术力量情况等。

4、依据〈〈**省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标准化指南》。

n工程概况本合同段共有大桥9座,上部结构均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预制T梁连续/刚构结构。

详细见表1。

表1上部结构形式一览表三、施工准备情况1、施工材料(1) 预应力钢筋采用§ 2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 pk=1860MP,钢绞线经过试验室外检试验得出钢绞线弹性模量为:EA=1.94333*10。

钢绞线出厂时附有质量证明书,并在每卷上挂有标牌,进场时进行检查:a、外观检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纹、机械损伤、油渍等。

[ib、力学性能试验,从每批钢绞线中任抽取5涩(不少于3卷)的钢绞线,Q各取一个试样进行拉伸试验。

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GB/T5224-95标准的要求,则该卷钢绞线为不合格品;并加倍取样复验。

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判为不合格品或每卷检验,取用合格品。

c、钢绞线进场存放时应防止雨淋,钢绞线原包装都有防潮措施,如包装损坏而裸露,则应用塑料布盖好。

(2) 预应力锚具出厂时附有质量证明书,使用前应进行外观及尺寸检查,并抽取进行硬度试验。

使用过程中应检查夹片有无裂纹及齿形有无异样,不合格品不得使用。

锚具应存放于干燥房间的包装箱内。

(3) 金属波纹管进场时,应进行外观检查,表面无油污、无孔洞及无折皱,咬口无开裂、无脱扣等才算合格;本项目采用金属波纹管,内径为5.5cm, 波纹管要核实内径后,方可进场。

2. 机械准备情况(1) 油泵采用YBZ4-50型2台,千斤顶采用YCW100必2个.一个出厂编号1#千斤顶配210.10.21.387压力表,;另一个出厂编号2#千斤顶配09.6.23.130压力表。

(2) UB3#浆泵1台,NPX10阪浆搅拌机1台。

(3) 其它设备:大砂轮切割机1台,小砂轮切割机2台,11KW电焊机2台等。

(4) 准备相关手工工具2套。

张拉设备应定期进行标定,一个千斤顶只允许对应一个压力表,不允许随意使用压力表,而且压力表必须定期进行标定,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必须标定:①修理千斤顶积油泵之后;②改变千斤顶积油泵的组合时;③计算值与实测值两者相差悬殊时(大于+6%;④长期中断作业,重新开始张拉时(使用半年或张拉200片梁体);(5) 预应力张拉前先对张拉机具进行标定和配套检验,确定张拉力与压力□ ! !表之间关系曲线,使用时根据曲线确定油压表的读数。

3. 人员组织情况8试验室主任现场材料检测9现场测量负责人测量复核10安全负责人现场施工安全11现场施工负责人现场施工管理12现场技术员负责现场施工技术施工人员一览表工种人数工作内容技术人贝2负责预制梁张拉的技术工作及内业资料编写张拉工8负责预制梁张拉及注浆杂工8负责现场管理人员交代的非技术性工作4. 计划工期本合同段桥面负弯矩张拉施工工期为:2011.3.20-2011.9.10四、施工方案1. 施工工艺流程清孔—穿束—安装锚垫板、夹片、限位板—安装千斤顶、工具锚垫板、夹片—负弯矩钢绞线张拉—孔道压浆。

2、下料(1) 用型钢做成框架把成卷的钢绞线夹紧,找出钢绞线的内圈线头,把线头抽出,人工在前面拉,开始放钢绞线;(2) 用50米长的钢尺量好下料长度,用粉笔做记号;(3) 用砂轮切割机切断;(4) 钢绞线下料场地应干净,并防止沾染污泥、油脂等,下料长度误差控制在士10cm(5) 下好料的钢绞线按筋束位置编好束,以防钢绞线打绞,如不能立即穿束,则需用防水雨布盖好。

(6) 下料长度=钢束设计长度+2倍张拉端操作长度+下料误差;3、布管(1) 配好每号管道的波纹管接头管数量;(2) 用直径大3mmj型的波纹管作接头管,用封箱胶纸密封接头处,因为要浇注墩顶现浇连续段,所以密封十分重要,以防止在浇注现浇连续段时发生渗漏。

4、穿束负弯矩孔道狭小,穿束困难。

穿束工作在墩顶纵接头混凝土浇筑前进行,将钢绞线端头位置合拢,并用胶带纸缠紧,以利于穿束通过,通过后检查钢绞线是否有交叉现象,并理顺,防止张拉时因钢绞线交叉造成应力集中。

因为负弯矩张拉槽位于T梁翼板下方,在浇注纵向现浇湿接缝时在负弯矩张拉口处预留一段长度为1.85米的空隙不进行混凝土浇筑,在穿束时将翼板钢筋掰开,用安全吊篮悬挂在翼板钢筋之上,施工操作人员站在安全吊篮上,施工操作人员要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安全带的安全扣要扣在翼板钢筋上。

5、安装锚垫板及夹片当墩顶混凝土强度及龄期达到设计规定要求后,开始准备张拉工作,安装锚垫板及夹片,将工作锚垫板白钢绞线端部套在钢绞线上并推至喇叭管处,对中至口固定,安装完锚垫板后应保证钢绞线外露50cm工作长度; 夹片安装,先用胶圈把每付夹片箍在一起,然后沿钢绞线将其推入锚板的锥孔中,用手推不动为止,再用钢管捣实。

6、安装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垫板、夹片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同轴对中。

7、负弯矩钢绞线张拉n在T梁预制施工时在张拉槽口前25cm距离地方,预留一个直径为7cm 圆孔,主要为了在负弯矩张拉时,安装吊装千斤顶的吊绳。

张拉时,千斤顶悬挂在吊绳上,进行负弯矩张拉操作。

钢绞线采用两端对称张拉,预应力施加顺序:0 — 10% 3 k — 20% 3 k — 100% 3 k(持荷2min)—卸荷(1) 千斤顶回油完毕,拆卸工具锚,换束重新安装锚具、设备。

(2) 做好张拉记录,张拉完毕后,严禁碰撞锚具和钢绞线。

(3) 灌浆前用手提砂轮切割机将工作锚外多余的钢绞线切除,钢绞线外露量应不小于30mm再用水泥浆封裹锚头。

8、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量计算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单股张拉控制力为:P=193.9KN计算时预设锚阻损失为张拉控制力的2.5%。

预应力筋理论伸长量按照下面公式进行计算:△L= P x L/Ar x Eg式中:△L一预应力筋伸长值。

P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KNL一从张拉端至计算界面的孔道长度,mmAr—预应力筋截面面积,m2Eg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Gpa计算时将预应力钢绞线分为 AB 、BC 、CD 、DE 四段分别进行计算:AB 段:起点力 Pq=195.3*5*1.025=1000.9125KN终点力 Pz= Pq*e -(kx+u e = 1000.9125KN理论伸长量△ L=(P x L/Ar x Eg)x []=0.00353mklBC 段:起点力 Pq=195.3*5*1.025=1000.9125KN终点力 Pz= Pq*e -(kx+u e = 999.0825KN平均张拉力 Pp= PX [ ]=999.99722KN1 e(kl)理论伸长量△ L=(P x L/Ar x Eg) x [-1 平均张拉力P=PX [- kia (kl )e] P —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KN即伸长值公式为:1 e△ L=(P x L/Ar x Eg)x [—~Tkl(kl )]。

一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这里取9 ;k 一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一般为0.0015;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一般为0.25。

1 e平均张拉力Pp= Px [f(kl )]=1000.9125KN]=0.008968mklCD 段:起点力Pq= 999.0825KN终点力Pz= Pq*e'(kx+u e= 958.3486KN平均张拉力Pp= PX [ ]=978.57426KN理论伸长量△ L=(P x L/Ar x Eg)x [ -------- ]=0.011301mklDE 段:起'点力Pq= 958.3486KN终点力Pz=Pq*e-(kx+u 0= 950.146KN平均张拉力Pp= PX [ -kl ]=954.241530KN理论伸长量△ L=(P x L/Ar x Eg)x [ ]=0.0401981mkl最终钢绞线理论伸长量为:△ L=2* (AB+BC+CD+DE ) =0.128m。

(后附负弯矩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表)9、负弯矩钢绞线张拉力计算按照设计要求负弯矩张拉采用15.2mm钢绞线,每孔5股钢绞线,锚阻损失为控制张拉力的2.5%。

控制张拉力fk=1860*0.75*140*1.025*5=1000.9125KN10% 初张拉力10%*fk=1000.9125*10%=100.09KN20% 张拉力20%*fk=195.3*20%=200.18KN10、压力表值计算负弯矩钢绞线张拉用千斤顶和压力表已检测(见附件)(1) 出厂编号1#千斤顶配210.10.21.387压力表,线性回归方程:Y=-0.23+0.05205X式中:P一油压表读数(MPa)F一千斤顶拉力(KN )①10%fk=100.09KN 时:P=4.979MPa②20% fk =200.18KN 时:P=10.19Mpa③100% fk =1000.9125KNP=51.87Mpa(2) 出厂编号2#千斤顶配09.6.23.130压力表,线性回归方程:Y=0.3+0.04860X式中:P一油压表读数(MPa)F一千斤顶拉力(KN )①10%fk=100.09 KN 时:P=5.164 MPa②20%fk=200.18KN 时:P=10.029MPa③100%fk=1000.91 25KN 时:P=48.944MPa11、孔道压浆孔道压浆宜采用水泥浆,水泥浆强度不低于50Mpa水泥浆的技术要求如下:水灰比宜为0.4 ~0.45 ,,水泥浆的泌水率最大不超过3%,拌合后3h的泌水率控制在2%,水泥浆的稠度宜控制在14〜18s之间。

压浆前,应对孔道清洁处理。

波纹管道必要时应冲洗以清除有害材料对孔道内可能发生的油污等,可采用对预应力筋和管道无腐蚀作用的中性洗涤剂或皂液,用水稀释后进行冲洗。

冲洗后,应使用不含油的压缩空气将孔道内的所有积水吹出。

并观察有无串孔,如有串孔几孔应同时压浆。

水泥浆拌制至入孔道的延续时间,视气温情况而定,一般在30〜45min 范围内。

水泥浆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应连续搅拌。

对于因延迟使用所导致流动度降低的水泥浆,不得通过加水来增加其流动度。

压浆顺序宜先压注下层孔道。

压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压浆采用活塞式压浆泵,压浆的最大压力为0.5〜0.7Mpa;压浆应达到另端饱满和出浆,出浆的稠度应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为保证管道注满水泥浆,关闭出浆口后,应保持不小于0.5Mpa的一个稳定期,这个稳定期不宜小于2min。

水泥浆凝固10分钟后,方可拆除止浆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