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艺术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
感 . 者 动 情 , 者方 能 动 容 。 此 , 进 入 新 课 之 前 , 教 学 因 在 可 以用 音 乐 拨 动 学 生 心 弦 . 一 首 与 课 文 主题 相 同 或 放 相 近 的歌 曲 . 以创 设 一 种 情 境 . 发 、 染 学 生 的情 自然 的渴 望 。 引 亲
山峰变得更苍翠 : 她飞过小河 。 河水 语 设计 的方 法虽说 是千姿 百态 、 彩纷 呈 的 , 优秀 间 。她 飞过高 山 . 异 但 流 得 更 欢 快 : 飞 过 树 梢 。 了 唱 起 了 动 听 的 歌 … … 她 知 导语离不开 以下 三条基本要求——
注 重情 感性—— 转轴 拨 弦三 两声 , 未成 曲调 这节 课 . 我们继 续跟 着这位 小姐 姐 . 一起 去寻 找夏 天 的足迹 , 好吗? ” 这样 创设情境 , 借助大 自然 的音 籁唤 先 有 情 “ 人心者 . 乎情 ” 感 莫 。一 定 的情 境 产 生 一 定 的情 起学生 对夏天生 活的感受 和体 验 . 而后借 助语言 的描
趣 . 生 就 会 主 动 地 跟 随 教 师 去 探 讨 知识 的 奥 秘 。 学 1 境 激 趣 动 的情 境设 置 , 以引 起 学 生 的 亲 . 入 生 可 切 感 和 新 鲜 感 .调 动 学 生 大 脑 皮 层 的 优 势 兴 奋 中 心 。
旧 知 : 示 课 题 . 现 教 学 意 图 ; 通 感 情 , 设 学 习 揭 体 沟 创 使学 生即 情 境 魏 书生老师说 :好 的导语像 磁铁 , 下子把学 如果教 师于导入 部分创设 良好 的教学情境 , “ 一 刻 “ 境” 那么学 生在新课伊 始就能保 持旺盛 的学习 入 . 生 的 注 意 力 聚 拢 起 来 :好 的 导 语 又 是 思 想 的 电 光 石 教 如 真 火 . 给学 生 以 启 迪 . 人 奋 进 。” 的 , 的导 语 是 优 热 情 . 学 必 然 事 半 功 倍 。 我 在 教 学 《 想 变 成 大 大 能 催 是 好 秀 的演 奏 家 拨 出 的第 一 个 音 符 .散 发 出神 秘 的 魅 力 , 的荷 叶 》 . 播 放 一 段 夏 的乐 章 : 朋 友 , 起 小 耳 时 先 小 竖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设计技巧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设计技巧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一个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导入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下面就介绍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设计技巧。
一、情境导入情境导入是通过创设一个具体的场景或情境引入学习内容,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产生联想,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比如,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布置古装道具等方式,营造古代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二、故事导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学习内容融入到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情节中自然地接触学习内容。
比如,在学习成语故事时,可以通过讲述成语的典故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三、图片导入利用图片或者幻灯片展示来引入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比如,在学习古代建筑时,可以通过展示古代建筑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古代建筑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四、问题导入通过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入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比如,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提出“古人为何喜欢用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古人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情趣。
五、游戏导入利用游戏的形式引入学习内容,增加课堂氛围的活跃度,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学习内容。
比如,在学习词语辨析时,可以设计词语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词语的魅力和巧妙之处。
六、歌曲导入通过播放相关的歌曲或者歌谣引入学习内容,让学生在音乐的引导下接触学习内容,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比如,在学习古代诗词时,可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感受古代诗词的音乐之美。
通过以上的课堂导入设计技巧,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学习内容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希望老师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技巧,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导入环节,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喜爱的学习之地。
中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导入艺术
逼 真 程 度 和 画虾 的速 度 之 快 令 学生 咋 舌 不 已 ,激 发 了学 生 的
2 导入 还 起 着 统领 全 篇 、辉 映 全 堂 的作 用 .
就 如 “ 丝 ”吧 ,如 果 “ ”找 乱 了 ,这 根 丝 抽拉 一 下 , 理 头 那根丝抽拉一 下,整 圊丝就会 杂乱元章 ,难 以理清了。相反 , 只要找准了 “ ,丝缕便能 长抽不断。导入 的设计应基于对 头” 全篇课文以及整个课堂教学的通盘考虑和周密安排 。 二 设 计 导入 方 式 时 。应 该 注 意 以 下几 个 方 面 ( ) 1 导人要有针对性和 目的性 ,能准确切人本堂课 的教 学。( 导入要有启发性 ,能调动学生的思 维。( )导入要 2) 3 有趣 味性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要有概括性。 4) 导人语言要简练精 当。 三 八 种 常 见 的导 入 方 法
是要在极短的时间 内安定学生的情绪 ,诱发学生与课文学习 相应 的情感 ,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们带着强烈的求 知欲和孜孜 以求的心理状态进入学习情境中来 。 在 语 文 课 堂 中导 入 所 起 的 作 用 1 .导入对整堂课有 “ 定向”的作 用 堂课的开讲 ,就如小提琴演奏 ,弓一上弦 , 第一个音符 就定下了乐曲的基调。语文课的导入 , 可先人为主地令学生迅 速 了解本堂课的主要学 习方向,从而启动学生思想的 “ 机器” 。
一
课文实际 , 讲述一则有趣 的小故事来导人新课会使学生兴趣倍 增。例如 :教 《 女娲补天 》时 ,可先生动形象的讲述 “ 女娲造 人”的故事。然后导入课文 :“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同样是 有关 于女娲的故事 。故事情节是怎样的呢?请看课文……” 。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
⼩学语⽂课堂导⼊的⽅法⼩学语⽂课堂导⼊的⽅法对于语⽂课堂⽽⾔,课堂导⼊是必不可少的⼀个环节。
学⽣对于课⽂愿意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这是构建⾼效课堂的关键,教师使⽤⼀些饱含启发的导⼊语能够激发学⽣的学习兴趣,从⽽跟随教师的脚步,深⼊到课⽂的学习中去。
⼩学语⽂课堂导⼊的⽅法⼀、设疑导⼊设疑式导⼊法是根据学⽣追根求源的⼼理特点,⼀上课就给学⽣创设⼀些疑问,创设⽭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产⽣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种⽅法。
1、审题导⼊法题⽬是⽂章的"眼睛",有的概括⽂章的内容,有的揭⽰⽂章的主旨,有的能引起联想,内涵极为丰富,统摄全篇的作⽤。
审题,就是从引导学⽣分析理解⽂题⼊⼿,由题⽬⽣发开去,激发阅读兴趣。
例如,⼀位教师在上《狼⽛⼭五壮⼠》时,就紧扣"题眼",巧妙导⼊。
上课开始,这位⽼师佯装郑重地板书课题:"狼⽛⼭五战⼠"。
刚刚写完,全班学⽣⼀下⼦都嚷了起来,"⽼师,你写错了!""⽼师,不是战⼠,是壮⼠。
"这时⽼师故作吃惊的样⼦说:"我写错了吗?""壮⼠和战⼠不都是当兵打仗的?⼀个样嘛。
"他话⾳刚落,教室⾥⼜炸开了锅,"不⼀样,虽然壮⼠也是战⼠,但他们不是⼀般的战⼠,他们是勇敢顽强的,不怕牺牲的战⼠。
"教师欣喜地说:"这位同学回答的真好!那么,就让我们⼀起来看看他们''壮''在哪⾥?"这样破题⼊⼿,不但使学⽣了解这个题⽬,点明了⽂章的中⼼,⽽且激发了阅读欲望,使学⽣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课⽂的内容。
2、设疑导⼊法疑是提出问题,使学⽣集中注意⼒听课,激发学⽣的好奇⼼与求知欲,引发学⽣的兴趣。
例如,《只有⼀个地球》可这样导⼊: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这样⼀句话:"我觉得⼤家应该同⼼协⼒维护这个微⼩、美丽⽽脆弱的星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摘要:课堂导入在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起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师要把握好课文特点,牢固吸引学生注意力,创造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导入方式。
诗歌激情法、故事引路法、巧用媒介法、简笔图形法、名言造情法、猜想引路法等是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几种好方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思辨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123-02语文教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赋予其神奇的艺术色彩,增强教学的艺术性,增添教学的趣味性,增加课堂的艺术魅力,营造宽松学习气氛,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在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要精研教材内容,联系学生实际,并一改过去的“老师独导”为“学生演导”或“师生合导”。
把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得出新、出奇、出巧,具有创造性[1]。
一、诗歌激情法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六单元学习主题是《轻叩诗歌的大门》。
在进行这个单元学习前,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诗文,制成课件激情朗诵,把学生引入到诗文的美妙意境中去,以此引入语文教学。
如:同学们,你们有谁读过柯岩写的《帽子的秘密》?你听:“我的哥哥可不是个普通的人,他是一个三年级生。
他一连考了那么些个满分,妈妈送他一顶帽子当奖品!这顶帽子的颜色可真蓝,漆黑的帽檐亮闪闪,别说把它戴在头上,就是看看心里也喜欢。
可是这顶帽子有点奇怪,它的帽檐老是掉下来……”动情的诗歌,把我们的思绪带到现代诗的世界。
又让学生吟诵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把学生引入到古诗的学习。
二、故事引路法学生的好奇心强,爱听有趣的故事。
教师若能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因素,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教师可把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事先辅导,让一个学生上课前登台讲给同学听:“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大街上走着,这一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分钱。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及结尾的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及结尾的方法摘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部分必须成为其它部分最自然、最恰当、最精彩的开端。
关键词:好奇心悬念性浓厚兴趣推演生发引导一、课堂导入的艺术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部分必须成为其它部分最自然、最恰当、最精彩的开端。
1、设疑引趣法小学生有极强的好奇心,根据学生这种心理设置一些悬念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
如教《狐假虎威》时可这样导入:“假如有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学生答:“当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
”师说:“今天讲的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狐狸轻而易举地指挥着老虎。
老虎不但不吃掉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打开课文。
”这段导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急于弄清缘尾,驱使他们认真学习课文。
2、释题引申法解释题目中关健性的字词并由此而推演、生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如在教《黄山奇石》一课,板书课题后提问:“读了课题,可以看出课文将向我们介绍什么呢?”学生回答:“黄山的石头。
”师:“是一般的石头吗?”生:”是奇怪的石头,和一般的不一样。
”师:“说得好,通过读题,我们知道这篇课文是专门向我们介绍黄山各种奇石的,那么,黄山到底有哪些奇石?奇在哪里呢?”这样老师抓住课题,通过引导学生审题,明确了学习重点,从而自然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3、抒情描摹法即把自然抒情和描摹景物结合在一起,用所描绘的景物唤起学生的联想,以教者的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
如教《草原》这篇课文时,先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再用抒情的格调描述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美丽的景象:欣赏草原一碧千里,天空明朗,牧草茂盛,牛肥马壮,繁花似锦,百鸟翔集的风景图片,使学生神往于内蒙古大草原,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从而对学习这篇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4、创设情境法对富有感情色彩的课文,可运用语言、多媒体等手段,创设一种感人的教学情境,我在教《小蝌蚪找妈妈》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轻快的音乐响起)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简述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让学生对课堂充满期待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和学习积极性。
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一些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
1. 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是一种思维导向型教学法,通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考能力。
在语文课堂中,问题导入法可以通过提问一些有意思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调动他们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
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提问:“你们知道中国古诗词是怎么产生的吗?”让学生思考古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诗词的不同表现形式。
图片导入法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导入方法,在语文课堂中也可以用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通过展示一幅具有特色的图片,让学生感性地了解某个情境和主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从而在课堂中获得更高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效果。
例如,在讲述《荷塘月色》时,可以先放映一张描绘荷塘夜景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诗词中的情境和氛围,调动他们的个性化思维和联想能力。
文学导入法是一种通过文学作品和艺术创作引导学生思考、感性体验和理性认知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可以通过一些名篇、诗歌、古谚、经典寓言和童话故事等文学作品,来帮助学生认识和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和内涵。
例如,在学习童话故事时,可以通过讲述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的种种道理和现象的思考和反思,从而培养他们的个性化思维和创新能力。
游戏导入法是一种结合对话、表演、竞赛和游戏等元素,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情感体验和思维活动的教学方法。
通过开展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放松心情的同时锻炼语言能力和交往能力,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教学数字字谜时,可以设立一个数字游戏环节,让学生根据数字谜面及提示词判断谜底词汇,既锻炼了学生的语感和逻辑思考能力,又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与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与技巧。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或者展示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比如,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一个问题:“什么是诗歌?”,然后请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个问题。
同时,教师可以展示一
幅与诗歌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故事、成语或者歇后语等形式进行导入。
比如,教师可以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给学生讲解一个有趣的成语的来历,引起学生的兴趣。
这样的导入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来进行导入。
比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古诗词的朗诵音频或者展示一段古诗的MV视频,让学生在欣赏和聆听中感受语文之美,激发学
习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者展开小组活动来进行导入。
比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讨论性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导入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与技巧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重点是要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语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下面将如何导入新课谈一些浅见。
一、开门见山式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是最简单、最常用的导入新课的方法,它是教师直接点出课题,点明学习目的的方法。
它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
现行语文教材字字珠玑,篇篇佳妙,不仅文质兼美,且文题高妙,题目是文章的旗帜和眼睛,一个好的文题对作品有着统帅灵魂之功,有着画龙点睛之妙。
我们透过一些文章的题目就可以窥见全文的奥秘所在,领悟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和精巧的构思意图。
开门见山就是直接阐明学习目标和要求,说明新课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程序。
二、情感熏陶式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感受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情感是教学中的灵魂。
在师生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中,它是传送带、催化剂。
一个好的开讲宛如一幅具有立体感的画面,能一下子打动人、感染人,很好地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从而唤起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行智力活动。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中受到感染,教师就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在阅读课的导入中时常是通过营造出一种气氛,或再现一个场面,从而把课文描绘的意境再现出来,把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和追求美的情趣激发出来,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顺利进入到课文学习中去。
三、意境导入式意境,是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高度统一而形成的境界,这种境界是写作阅读都要达到的极致。
在教学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时,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 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从而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将会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名师在教学优美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和抒情散文时,常常用一段富有诗情画意的导语,将学生带入课文的那种优美的意境,使学生处于一种良性的情感准备状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前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知道在整堂课中,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导入不仅能够唤起学生的兴趣,增加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引导学生思索,形成思维规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简单介绍几种有效的导入方法,希望能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有所启示。
一、情境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是以情境为导向,让学生通过观察、听取或感受情境,产生联想,引起好奇心,从而达到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目的的效果。
情境导入法可以说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具体实现过程中,常采用结合教材内容或生活实际进行导入。
例如,在讲述《荷叶的秘密》时,可以先分发图画,或让学生看一看老师带来的荷叶,增强学生对荷叶的认识和理解;在讲述《你真好》时,可以让学生上台互相夸奖,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探究欲望。
情境导入法的好处在于,它能够帮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和生活的情趣,让学生更加融入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
二、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法主要是通过引出一个问题或让学生猜测问题的答案,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思考欲望,从而与学生达到语言交流、思考分析的目的。
具体实现过程中,可以采用“有一天……”或“你知道么……”的方式引出问题,如在讲述《小鬼当家》时,可以先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独立么?” 在讲述《小蝴蝶》时,可以先向学生出“小蝴蝶的一天”等问题,让学生展开联想和猜测,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问题导入法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体验导入法体验导入法是通过身体、感官、情感等方式来导入,让学生通过主观体验达到进入课堂的效果。
比如,讲述《千里送毛泽东》时,可以先请学生看一幅毛泽东像,感悟毛泽东精神;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通过节奏、押韵、韵律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强记忆和接受效果。
体验导入法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感知知识,增强体验效果,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导入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的重要环节。
一个好的导入能够为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故事导入法小学生普遍喜欢听故事,因此故事导入法是一种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导入方法。
故事导入法可以通过讲述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讲述小壁虎被蛇咬断尾巴的惊险故事,然后再引出小壁虎去借尾巴的情节,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编写故事,让学生听后对课文产生兴趣,进而深入了解课文。
二、情景导入法情景导入法是指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例如,在讲解《月光曲》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让学生感受乐曲的美妙,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中描述的意境。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情景创设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课文中的情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游戏导入法小学生普遍喜欢做游戏,因此游戏导入法是一种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导入方法。
游戏导入法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在讲解《春天在哪里》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找春天”的游戏,让学生在校园里、公园里寻找春天的足迹,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题和内容。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和感悟课文的情感和意义。
四、音乐导入法音乐能够传递情感、表达思想,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
音乐导入法是指通过播放音乐的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例如,在讲解《静夜思》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一首抒情的古典音乐,让学生感受宁静的夜晚和李白思念故乡的情感。
小学语文课堂的导入艺术
二. 激发兴趣 。 因“ 材” 择 法 著 名特级 教师 于漪说 : “ 课 的 第 一 锤 要 敲 在 学 生 的维 的火 花 ,或 像 磁 石 一 样 把学 生 牢 牢 吸 引 住。 ” 美 国一 位 教 育 家 说 : “ 那些 不 设 法 勾 起 学 生 求 知 欲 望 的 教 学, 正 如 同锤 打 着一 块 冰冷 的生 铁 。 ” 由此 可 见 . 优 秀 的 课 堂 导 语 必 须 能 要 充 分 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消除学生对新教材 、 新 内容 的陌生感 、 疏离感 , 迅速进入学 习状态 , 达 到“ 课伊 始 , 趣 即生” 的效 果 。 那 么 如 何 利 用 导语 成 功 地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呢? 就 要 根 据 课 文 内容 选 择 合 适 的 导 入 方式 。 课 堂 导 人 的 方 法 很多 , 如: 设置悬念 、 创设情境 、 讲述故事 、 播放音乐 、 展 示 多 媒
小 学 语 文 课 堂 的 导 入
毛 幸运
( 屏南 县 古 峰 - i 1 , , 福 建 屏南 摘 要 : 导 语 设 计 在 语 文 教 学 中有 重 要 的 作 用 , 它是 课 堂 的开 场 白 。 奠 定 了课 堂 基 调 , 是 开 启课 堂 宝 库 的金 钥 匙 。 优 3 5 2 3 0 0 )
体等 。 但不是随意一种导入方法都可以适合每一节课 , 教 师 要 注意针对 不 同的课型 、 不 同 的 学 习 目标 、 不 同 的 文 章 体 裁 设 计. 并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 、 心理状态 、 知识水平 、 能力 基 础 及兴 趣 爱 好 的差 异 程 度 的基 础 上 ,调 动 学 生 已有 的知 识 储 备 和生 活经 验 , 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 、 新 内容 的强 烈 探 求欲望, 为 课 堂 教 学 营造 轻 松 、 愉悦 、 民 主 的气 氛 。 如 描写 风 景 的美文 。 可 以用 多 媒 体 展 示 相 关 图片 导 人 ; 描 写 具 体 的风 景 名 胜的文章 . 则 可 以利 用 相 关 的 诗 词 、 民间 传 说 导 人 : 有 关 名 人 的文章 , 则可以用名人小故事 导入 ; 故事性强 的文章 , 可 以设 置悬 念导 入 : 说 理 性 强 的 文 章 则 可 以利 用 故 事 导 人 ; 历 史 故 事 则 宜 介绍 相关 背景 。 以便 学 生 更 好 地 理 解 文 本 内容 … … 总 之 , 无 论 采用 何 种 导人 方 式 .都 要 尽 量 缩 小 教 材 文 本 与 学 生 的距 离, 化疏远为亲近 , 化陌生为熟 悉 , 努 力 增 强 学 生 学 习 新 内容 的信心 , 为学 生 的 认 知 活 动 和 思 维 线 索 导 向指 航 , 使 学生 的 注 意力高度集 中起来 , 自觉 主 动 地 进 人 新 课 的 学 习 、 探索 、 思 考 中, 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 三、 语言简洁 。 指 向明 确 语 言 大 师 莎 士 比亚 说 : “ 简 洁 是智 慧 的 灵 魂 ,冗 长是 肤 浅 的藻饰。” 一堂课 , 学 生 注 意 力 的集 中 时间 仅 为 2 0 2 5 分钟 , 如 果 导 人 过 于冗 长 , 占据 课 堂 时 间 过 多 , 势必会 喧宾夺主 。 导 致 学 生 注 意 力分 散 , 影 响 课 堂 效 率 。因 此 , 教 师导 人 的语 言 一 定 要精练 , 要恰到好处 , 把 宝 贵 的 时 间 让 给 学 生 的 学 习 活 动 。那 么 课 堂 导 人究 竟 多 长 时 间 比 较合 适 呢 ? 笔 者认 为 五 分钟 以 内 为 宜 。 导 人 时 间过 短 . 不利于展开和发挥 . 学生 的学 习积 极 性 还 没 有 被 充 分调 动 起 来 ,导 入 会 陷 入 走过 场 的形 式 主 义 的尴 尬 中; 超过五分钟 , 学 生 的兴 趣 已经 被 调 动起 来 。 正 跃 跃 欲 试 地 想 进 入 新课 的学 习 .但 教 师却 迟迟 没有 安排 学生 进 行 学 习 活动 ,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会 受 到 压 抑 , 兴奋点一 过 , 就 再 难 进 入 学习状态了。 为 了保 证课 堂导 入 的简 洁 高 效 . 教 师 在 选 择 导人 语 言 的 时 候尤 其 要 注 意 指 向 明确 . 不说废话 、 可 有 可 无 的话 和 模 棱 两 可 的话 , 从 教 学 内容 和 课 堂 目标 出发 , 不 使 导 语 游 离 于 教 学 内容 之 外 。 如 在 讲 授 《 爱之链》 这一课 时 , 我 是 这 样 导 入 的: “ 同学 们 .在 我 们 周 围 有 许 多 这样 的 人 ,他 们虽 然 生 活艰 辛, 默默无 闻, 却有一颗金子 般的心 , 他 们 平 凡 却 传 递 着 暖 暖 的爱意 , 渺 小 却 流 露 着 质 朴 的真 情 . 他 们 用 那 些 貌似 不起 眼 的 举动 , 奏 出一 曲曲 感 人 至深 的 乐章 。 今天, 让 我 们一 起走 进 《 爱 之链》 这篇课文 , 一 同感 受 这 样 一 份 感 人 至深 的人 间真 情 。” 简 单的几句话 。 不 仅 点 出 了文 章 的主 旨 , 点亮 了 学 生 心 底对 人 间 真 情 本 能 的 向往 , 同时 还 给 学 生 留下 了想 象 的空 间 , 激起 了他 们 探 寻 真 情 的 欲望 。 总之 , 课 堂 导 入 是 一 门 艺术 。 语 文 教 师要 结 合 教 材 内 容 和 学 生 的 实 际情 况 寻 找最 佳 的 方案 . 设 计 漂 亮 而 精 彩 的导 语 , 力 求 在 最短 时 间 内 叩 开学 生 心 灵 的 大 门 ,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 让学生悄 然动容 、 跃跃 欲试 , 迅 速 进 入 最 佳 学 习境 界 . 真 正 进 人“ 未成曲调先有情 ” 的状 态 , 为课 堂 主 体 环 节 的 进 行 奠 定 良 好 的 基础 。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策略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而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导入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几种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策略,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一、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是一种常用的导入策略,它通过提出令学生思考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维动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选择与当天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或者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
例如,在讲解诗歌鉴赏时,可以提问:“你们对诗歌有什么了解?你们最喜欢的一首诗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诗歌的初步认知,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二、情境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是通过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进入到教学内容的场景中,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古文《王冕草书帖》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部分类似草书的字体,然后向学生展示,并引导他们猜测字的意思。
接着,教师通过激活学生的联想,向他们介绍这些字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这样一来,学生既进入了古代书法家的场景,又通过参与性教学的方式深入了解了古代文化。
三、故事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是通过讲述一个故事,使学生产生共鸣和情感投入。
教师可以选择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并通过讲解故事的过程将学生引入到教学主题中。
例如,在讲解课文《小红帽》时,教师可以用饱满的情绪和声音,生动地讲述小红帽和大灰狼之间的故事情节,并与学生互动。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和课文的意义。
四、问题图示法问题图示法是通过图示或图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讲解课文《小兔子种胡萝卜》时,教师可以展示一张小兔子正努力种植胡萝卜的图片,并向学生提问:“你们可以想象小兔子种胡萝卜的过程吗?它们要面对哪些困难?”通过这样的问题图示,学生能够主动思考背后的问题,积极参与到教学中。
五、多媒体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艺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艺术浅谈注:网上也有类似的文章,甚至题目非常接近,但是此文为本人原创,绝无抄袭。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作为课堂教学的开端,看似平常的导入环节,却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它犹如中药里的药引,虽然起治疗作用的不是它,但它却在整个药效上起着质的“催化”作用。
谈到导入的方法,我们不能单纯地就方法而谈方法,那样是无法穷尽且效果低下的。
而应该从导入的目的、功能出发,结合文本和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导入,这样的导入方法才是真正切合“实际”的,从而也才是最高效的。
一、“开门见山”式的导入,直接引出学习内容如果单纯地从引出学习内容——“新课”来说,“开门见山”式的导入是最简洁有效的方法,可以用最经济的时间引出学习内容,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根据导入内容与深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切入题目式”导入,“切入重点式”导入和“切入主题式”导入三种形式。
“切入题目式”导入,就是在上课伊始,教师向学生直接抛出课题,然后开始学习。
但如果考虑到学生和学习两个因素,显然这种方法不是最高效的。
因为,教师上课伊始便直接抛出学习课题,这比较适合抽象思维占优势的中学生和成年人,因为他们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然而,对于以感性和形象思维为主导的小学生,就显然不适宜了。
如果说,“切入题目式”导入还属于效果较低的初级阶段的话,那么“切入重点式”和“切入主题式”的导入就是效果较好的导入方法了。
所谓“切入重点式”导入,就是以课文内容的重点为切入点,以问题激趣引导学生直接进行重点学习。
而“切入主题式”导入,则是以文本所表达的主题为切入点,通过设置悬疑,组织学生对文本的主题思想进行探索学习,把内容理解与主题感悟紧紧结合在一起。
例如,我们在教学《老人与海鸥》一文时,通过一个“与”字而设置问题:老人和海鸥之间到底发生了哪些感人的事情呢?这便在引出学习内容的同时,也紧紧抓住了学习的重点,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艺术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艺术【摘要】导入教学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一个好的导入设计,能使这堂课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更为重要的是,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并创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课的导入艺术做简单探讨。
【关键词】语文课;导入艺术常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如同唱戏的开头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又恰似一支动人的乐曲,开头定好基调,就能扣人心弦……可见导入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的开端就是新课的导入部分,它能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转移到课堂上,并使其处于积极状态,酝酿情绪和带入情景的作用。
成功的导入法,具有艺术性、趣味性、知识性、启发性,导入能牵动学生的思绪,使其产生疑问激发兴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欲的振奋状态。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课堂导入的巧妙性。
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现归纳以下几种。
一、设计悬念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而“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
一个人意识到问题的存在,通常就是他积极思维的起点。
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王崧舟老师的《二泉映月》是这样导入的:《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二胡曲。
但是,它不光是一首二胡曲,它还是无锡惠山的一道非常著名的风景,这篇课文中有不少地方在写“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
打开课文,自己大声地朗读《二泉映月》这篇课文,划出描写“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的话。
王老师富有磁性的声音介绍着:“二泉映月”不仅是一首二胡曲,而且是无锡惠山的一道风景来设计悬念,引出课文内容。
老师充满悬念的导语,使学生对二泉映月有了大概的了解,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跨度,有利于他们个性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提高了学生对新授课文的兴趣。
二、逐步揭题法逐步揭题法就是由老师一步一步的将课题揭示出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题目的意思来领会课题意思和文章大意。
课伊始,趣即生--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艺术
一
共 呜 ,使 学 生 以 最 伟 的 学 习 心 理 去 获 取 知 识 ,让 他 们 尽 快 进 入 课 义 角 色 , 为 学 爿 的 主 人 。 例 如 , 者 在 成 笔 教学《 唱二 小放 牛郎》 课时 , 歌 一 白 先 播 放 了音 乐 《 唱 二 小 放 牛 郎 》 歌 , 让 学 尘 绌 心 的倾 听 歌 词 . … 于 它 发 生 在 久 远 的 抗 日战 争 年 代 .内 容 今 日的 孩 子 生 活 相 距 甚 远 .为 了 让 孩 子 们 较 快 的止 近 义 .拉 近 L主 j 人 公 的 距 离 。歌 曲 为 他 们 创 设 了一 种 良好 的情 境 , 聆 听 巾 , 子 们 了 在 孩 解 了 二 小 的英 雄 事 迹 ,接 着 冉 去 学 课 义 , 生 愿 学 、 学 学 乐 三 、 事 导 入 法 故 故 事 应 该 足 小 学 生 喜 闻 乐 见 的 教 学 形 式 。笔 者 在 平 叫. 教 学 巾常 自 运 用 一 些 课 义 有 紧 密 联 系 的科 学 家 或 名 人 的故 事 、 语 故 事 、 ,故 成 寓 、 事 甚 至 自 己编 写 的 故 事 导 入 新 课 . 这 样 既 n 引 起 学 生 注 意 ,义 容 易 使 学 生 领 悟 教 材 的 内容 。 如 笔 者 在 教 学《 亲的恩情》 课时 , 母 一 课一 开始 , 给 孩 子 们 讲 述 了 一 个 “ . ” 川 地 51 汶 2 震 巾发 生 的 一 个 真 实 的故 事 :抢 救 “ 人 员 发 现 了一 个 女 人 经 死 , 但 他们 发现 她死 f 的姿势 l 些 诡 异 , _ 仃 双 膝 跪 着 , 个 上 身 向 I匍 匐 着 , 整 双 手 扶 着 地 支 撑 着 身 体 .有 些 象 古 人 行 跪 拜 礼 , 足 身 体 被 压 的 变 形 了 只 、 潜 意 识 里 ,人 们 小 心 的 把 挡 着 她 的 废 墟 扒 开 。猛 然 发 现 在 她 的 身体 下 面 横 躺 着 一 个 婴 儿 . 然 足 她 的 孩 子 。孩 子被包在一个红 色带黄花 的 小 被 子 里 , 小 , 计 只 有 个 月 很 估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良好的课堂教学导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也因材而异。
经过教学实践中的尝试和积累,本人将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总结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温故知新”导入法小学语文课堂重在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以本为本,及时复习旧知并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领悟尤为重要。
例如,我在教学《春雨》时,采用温故知新的导入方法来提问:“哪位小诗人愿意为大家吟一吟上学期所学的小诗?”如此一问,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吟诗,他们个个深情款款,无比投入,整个课堂俨然一个诗会。
抓住这个契机,我再次提问:“谁能介绍一下这些小诗的?”经过质疑思考,学生们得出了诗人均是唐代的结论,此时,我便以一句“今天老师要带着小朋友们再次走进唐代,认识一位新的诗人朋友”成功导入了新课的学习。
在对古诗的热爱以及对唐代诗人的向往的牵引下,学生热情饱满地学会了杜甫的《春雨》,同时又对唐代诗人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二、“设疑引趣”导入法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通过设置疑问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为互动高效的课堂搭设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也为学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
如教《会走路的树》时可以这样导入:“小朋友们见过的树是什么样子的?”学生答:“高大的、站在公园里的、结满果子的……”师:“有一棵树跟小朋友们说的都不同,它会走路,你们说奇怪吗?想知道它为什么会走路么?快走进课本认识这位会走路的小树朋友吧!”这段富有童趣的谈话式导语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得学生打开了思维的大门,迫不及待地去寻找答案,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三、“悬念设计”导入法在小学语文课堂开始时巧妙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不断追求、探索知识的动力。
如教《开天辟地》一课时,向学生介绍:“世界上的每个国家几乎都有自己的创世纪传说。
西方人认为上帝创造了男人亚当,然后又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了夏娃,此后才有了人类。
小学语文课堂的导入艺术
小学语文课堂的导入艺术摘要:导语设计在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它是课堂的开场白,奠定了课堂基调,是开启课堂宝库的金钥匙。
优秀的导语设计不仅要求新颖有趣、简洁明了,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担负着连接前后学习活动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导语设计原则导语是课堂教学的开场白,即教师在正式讲课之前,用来引入新课、启发诱导的话。
它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但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步骤。
教师一番饶有趣味、引人入胜、独具匠心的导语,能迅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教学全局的效果。
因此,如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语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那如何设计一个新颖、高效、独具魅力的导语呢?笔者结合二十年的语文教学生涯,现就导语设计的几点原则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承上启下,温故知新知识的生成是连续、不断发展和扩张的,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是连续的、前后关联的,这就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是符合学生的知识生成与学习的一个连续性的活动。
导语作为新课伊始的必要步骤,担负着承上启下、衔接渡及内容转换的重要作用,是连接课与课的中间环节。
好的课堂导语应该能引导学生联系旧的知识,唤起学生曾经的情感体验,将新课纳入一系列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教学行为之中,并自然引出新的教学内容,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增加新的刺激点和兴奋点,使学生能够在已有的认知知识体系下,被新的问题吸引,被新的情景感染,从而顺利地进入新的知识建构活动之中。
尤其在新课与旧课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前一个学习阶段与后一个学习阶段之间,课堂导语的这种承接作用尤为重要。
如《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而它之前的那篇文章是《安塞腰鼓》——一篇礼赞黄土地上展现出来的生命之魂、民族之魂的赞歌。
虽然六年级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感悟、品析文字的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时空的限制,学生对青海高原的独特气候、地理环境普遍缺乏深切的感受和体验,因此通过语言文字体会环境的恶劣和感受柳树生命力的顽强就成了教学的难点,为此在课前导语时我对学生说:“学习了《安塞腰鼓》,我们仿佛跟随着那气势磅礴文字去了一趟神奇的黄土地,感受到了在那片看似贫瘠荒芜的土地上激昂的生命的力量,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到另外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看看在这片土地上,又有着什么让人惊叹的奇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艺术一、谈话导入,引起共鸣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相关的一些谈话,引起学生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也可以让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质疑。
比如义务教育s版教材五年级上册课文《海上日出》,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日出吗?”学生可能会回答看过;接着问“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就很容易回答出刚升起的太阳的颜色、形状等;教师继续问“你们在海上看日出吗?”大部分学生会说没有看过;于是教师就可以很自然地把话题转到“我们今天跟着巴金爷爷去海上看看日出好吗?”学生当然会欣然同意,那么一节快乐的语文课便开始了。
二、实物导入,亲身体验用实物导入,可以将教学内容直观化,具体化,学生更容易接受和体验。
比如义务教育s版教材四年级上册课文《绿叶的梦》,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采集一些课文里描述过的“椭圆形的”、“针形的”、“蛋形的”等树叶,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事先让学生去搜集一些漂亮的叶子,在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它们的样子,真切体会课文中作者对绿叶的感情,从而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再比如同册书的课文《一只贝》,教师可以拿一些贝壳让学生放到耳边听听大海的声音,观察贝壳的花纹,想想这只贝壳是否曾经孕育过珍珠,想象它在海边沙滩上的情景,这样很自然地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课堂学习中了。
三、图片导入,视觉冲击比如五年级上册课文《金奖章》,教师可以自己画一个金奖章,出示并问:“如果要你们把这一个金奖章发给地球上的一种鸟儿,你们会发给谁呢?”这时学生肯定会被这个奖章吸引,然后在头脑里马上思考该颁发给哪种鸟儿,也许有的会说出自己喜欢的那种鸟儿的名称,那么教师就可以导入新课:“今天鸟国里就有一只鸟儿获得了这枚金奖章,到底是谁呢?为什么颁发给它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找到答案”。
再如三年级上册《七颗钻石》,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课件,先出示夜晚星空图,吸引学生观察图片,找到大熊星座,并问学生:“你们知道关于大熊星座的传说吗?”学生会特别感兴趣,很想知道这个传说。
于是教师便说:“它可是七颗钻石变成的呢!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
”这样就导入到课文学习中,学生会带着很浓的兴趣主动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充分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
还有一些美丽的写景课文,比如四年级下册的《桂林山水》、《走进丽江》等课文,可以用幻灯片展示一些照片,让学生领略美景的同时思考如何用语言描述这些美景,这样导入新课,学生的感受会更深。
四、音乐导入,激发情感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同时也能激发人的情感,所以用合适的音乐导入语文课堂,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比如义务教育s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的《唐玄奘西行取经》,课前播放《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歌词“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能让学生体会唐僧师徒取经的艰难,而唐僧的人物原型就是唐朝的玄奘,所以以此导入新课,能让学生对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产生浓浓的兴趣,也能让学生更深地体会玄奘取经遇到的重重险阻。
再如五年级下册的《冬不拉》,可以在学生看到插图“冬不拉”样子的基础上播放一段由冬不拉乐器弹奏的音乐,让学生体会这种音乐的节奏特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游戏导入,寓乐于学语文课堂中能用游戏导入的教学内容不是很多,这需要教师细心琢磨,精心设计。
比如义务教育s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吹泡泡》,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肥皂水,让学生自带吸管,利用上课前的休息时间提前到教室,和学生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让学生观察自己吹出来的泡泡,观察泡泡的颜色变化等,待上课铃响后,可以收拾好东西,教师便可对学生的观察情况提问。
这样既不会影响上课秩序,又能恰到好处地引入新课。
再如二年级上册的《天鹅、大虾和梭鱼》,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天鹅”、“大虾”、“梭鱼”的头饰,把一张课桌放到教室前面,请三个学生戴上头饰,分别从不同的方向拖动桌子,看看是否能移动;再请他们从同一个方向拖动,再看看结果怎样。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悟出道理,这个时候回归教材,就能轻易把握课文内容了。
除了上述的导入方法,其实很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常用的譬如:复习导入法,即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引出新的知识;故事导入法,通过简短的小故事导入到新课等等。
3)、语文课堂导入的形式开门见山导入法;设置悬念导入法;比较旧知导入法;成语导入法;介绍作者导入法;趣味导入法;联想导入法等等初高中的语文课堂导入1.叙述故事导入法故事本身具有情节,青少年学生比较爱听故事。
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本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对于那些故事性强或有典故可引的作品,教师可以先讲述课文中的一些情节或与、作品有关的故事,然后引入本课。
如《谋攻》一文,可以讲述“孙子练女兵”的故事引入本课:战国时期,有个著名的军事家叫孙子,避乱来到吴国。
吴王为了考验他的才能,派三千宫女叫她训练。
孙子命吴王左右二妃为队长,击鼓号令,二妃不听。
孙子命令按军法斩首。
三千女兵无不惊惧,都听从号令,经过训练,一可当十。
他写的《孙子兵法》一书,是我国杰出的军事著作,《谋攻》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论述谋划进攻的。
2.设置悬念导入法借鉴说书人“且听下回分解”的奥妙术,其奥妙就在于讲到最扣人心弦的时候,有意避而不讲,吸引听众非听完不能满足心愿这个要害处。
说穿了,就是善于设置悬念,紧紧吸引听者的注意力。
这种技巧运用于新课的导入之中,以悬念作为挑逗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欲望,而一经造成这种欲望,就非要扒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这种导入法,也很适用于通讯报道、报告文学、小说、戏曲等课文。
总的来说,设置的悬念要做到三个字,即“精”、“新”、“奇”,一下击中学生的兴奋点,促使构成学习掌握知识的意图。
具体而言,在内容上要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在手法上可以浓缩全文,也要以从中截取片断;在技巧上必须发人深思,留有无穷余味,能引人入胜。
一位教师在讲授《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这篇说明文时,说道:“据说,德国柏林图书馆大门口,写着这样一句话(板书):…这里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如果你掌握它的钥匙的话,那么全部知识都是你的。
‟这里所说的…钥匙‟是一个比喻,人们把书目看成…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板书标题)。
那么,什么是书目?现代书目有哪几种?为什么书目能够像钥匙一样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呢?请仔细阅读课文。
”这一连串的设问,造成一个个悬念,从而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细心钻研课文。
3.比较旧知导入法也叫同中求异法。
运用于讲读教学之中,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然而把它运用于新课导入的时候,在比较上是有所不同的。
前者是把两种或几种作明确的比较,后者则只需联系已学的旧知识作比较提醒(即暂不作具体比较)。
提醒学生带着旧知识去学习新知识,再通过自己比较,体会而摸索出带普遍性的知识规律。
这就是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
在比较提醒时,不能贪多求全,根据所学新知识的重点难点确定一点即可。
有一位教师在讲授《西湖漫笔》时,采用了这样的导语:‟我们已学过朱自清的《绿》,全文重写…绿‟,给人以美的享受。
我们今天学习宗璞的散文《西湖漫笔》(板书标题),全文也通过写…绿‟来抒情达意。
然而,同样写…绿‟,他们在写法上却不相同;第一,朱自清只写…点‟,全文写了那么多绿,但都是集中写梅雨潭的水。
宗璞则不但写…点‟,而且还写…面‟,…点‟也不是只写一个。
第二,朱自清和宗璞都把不同的绿作比较,但比较的内容和方法不同:朱自清以梅雨潭的绿和外地的风景名胜的绿作比较,贬抑其他地方的绿,从而肯定梅雨潭的绿恰到好处;宗璞则把西湖内几个地方的绿放在一起,从不同角度作比,不仅意在写出西湖到处是绿,无处不绿的普遍性,而且意在写出西湖有各种各样的绿,它们具有各不相同的个性,却又有共性。
第三,朱自清写梅雨潭的绿,抒发了主观的强烈的感情,表现了大胆而奇妙的想象;宗璞写西湖的绿,有抒情,有联想,把实景当作象征,但总的来说,是偏于客观的细致的描写。
以上三点,请同学们在阅读课文时,作具体的比较分析。
”这样的导语,运用了比较分析法,联系旧课,提示新课。
这种比较,有利于学生明白两课知识相同之所在,从“温故”出发,激起学生对新知的探求的好奇心。
而教师所选的比较的各个侧面,揭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阅读课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4,激发情绪导入法对于抒情味极浓的课文,特别是诗歌、散文、杂文,通过朗读,读出作品的情来,也会产生强烈的熏陶感染力量。
“以情动人”,去激发学生的情绪,即用的情去熏陶学生的情,使之感受到学习课文是一种美的享受,犹如欣赏一件艺术珍品,从而怀着与相同的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即使是比较长的文章,也必须尽可能地做到这一点,如果教学时间不允许,选取其中最富于情意的一段也可以,总之是不应忽视这一环节的。
在朗读手段上,最好是由教师示范,因为教师范读,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活生生的形象,除了语言刺激外,还有神情、动作等的影响,刺激情感要直观强烈些,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表情教读,直接感染,培养情绪;逐渐向学生转化,由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朗读唱片磁带只宜放在辅助的位置上,或课文很短,或教师朗读素质差,但也不要代替师生的范读。
如何激发学生的情绪呢?例如教学李瑛的《一月的哀思》,把表情朗读的重点放在对话的感情处理上,抓住“车队像一条河,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四次反复的感情上,即由“哀”向“敬”,由“低沉”向“高昂”的情绪发展,如对炼字“任、碾、扑、献、想”以及一些比较特殊的修饰词和句式的感情因素的变化,教师要能读出泪来,学生也能听出泪来,那么于泪水中获得的体验、知识等是教师单纯靠讲解所不能比拟的。
显然,学生越接近的感情基准,叠映成一个人,这种感情合拍所产生的共鸣作用,无疑对进一步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思想内容、探究写作奥妙、挖掘社会意义都是大有裨益的。
5.绘映图示导入法又叫直观导入法,语文挂图,尤其是电化教育手段的输入,这为导入新课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领域和前景。
比如幻灯片、录像片等的运用,形、声、色的感官刺激,形式的新颖形象,会使课堂教学的气氛轻松愉快,增强学习知识的吸引力。
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学生特别喜闻乐见的形式。
虽然现成片子还不可能系统会齐。
但为了适应教学的需要,设法自制、自录一些,还是可行的。
在讲授《三峡》时,一位老师在挂出绘有三峡地图、贴有三峡彩色照片的小黑板后,指着地图说:“三峡是我们祖国万里长江中游的一段,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县的南津关,全长203公里;…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又指着三峡的照片:“大家看这一幅由高空拍摄的三峡照片,两山相夹,一流穿过,可真是山高峡窄,水深流急,好一派…万山磅礴一水通,惊涛轰鸣气势雄‟的壮丽景气,好一幅优美雄奇的山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