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鉧潭西小丘记创新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钴钅母潭西小丘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中重要词句。
2.研读文本,分析小丘的遭际。
3.品味内涵,理解作者“贺小丘而伤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分析小丘的遭际。
2.理解作者“贺小丘而伤自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阅读法、问题讨论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课前预习
1.运用四遍阅读法,读通文章。
2.通过阅读,你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风光照片,配《大鱼》音乐。
今人记山水,用相机,比如,刚才的照片就是我出游时的记录。古人记山水,用文字。他们引山水为知己,借歌颂山水来抒发自己的情思。比如贬谪永州的柳宗元,为排解迁谪之苦,跋山涉水,于荒芜之中寻幽探胜,聊以慰藉,写下了著名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其中,我们学过《始得西山宴游记》、《小石潭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八记”中的第三篇《钴钅母潭西小丘记》。
板书:钴钅母潭西小丘记
(二)展示学生的预习问题
对于文本的学习,大家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我把大家的问题做了一定的梳理,共整合出这样四个讨论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先来把课文齐读一篇。
1.“余怜而售之”的“怜”该如何理解?
明确:“怜”有小丘遭主人遗弃而众人不售的怜惜之意,也有小丘虽小但山石奇特的怜爱之意。
关于小丘山石的奇特?作者具体是如何具体描写的?我们一起来品读品读。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明确:作者从整体描摹到特写刻画,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一方面表现出山石争奇斗艳、千姿百态的奇特,另一方面展现出它们勃勃的生机和顽强的生命力,流露出作者遇见时的欣喜与惊奇。
板书:奇绝。
2.“是其果有遭乎”和“所以贺兹丘之遭也”的“遭”意思是否相同?
明确:关于“遭”的意思,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有“逢、遇到;际遇;遭受”几个意项。文本中的小丘有着怎样的“遭”呢?大家能否梳理一下。
(1)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
“止四百。”第一写丘小,不值一提;第二写主人遗弃、众人不取,用途不大;第三,写其售价四百,价值低廉。
(2)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明确:写作者及友人得丘后的行为一方面呼应了“余怜而售之”、“皆大喜,出自意外”的心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作者及友人修整小丘,重现胜景的迫不及待。同时“秽草、恶木、烈火而焚之”一方面写出了小丘被弃时间之久,荒芜程度之重。
板书:
弃地
价廉
杂乱
经过修整,小丘呈现出自己的美景胜境,关于这段美景胜境你是如何理解的?
明确:“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经过修整,小丘呈现原有的美丽,嘉木林立,美竹显露,奇石显现;临丘远望,高山、浮云、流溪、鸟兽都尽情的展现自己的技巧,呈现在小丘之下,呈现在作者眼前,给了作者广阔的视觉享受。写出了小丘环境的奇美特征。
“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氵营氵营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谋:合,人与自然的相交相融、相感相生。古人所谓“神交”。清爽明净的景色、回旋悦耳的流水给了作者耳清目新的快意,悠远虚渺、深邃宁静的境界给了作者心旷神怡的愉悦,此时,他忘却忧愁,忘却烦扰,忘却不幸,与小丘融为一体,物我两忘,心灵得以完全地释放,人生得以完全地超脱。这就是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会通物我”“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所言“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亦是如此。
板书:
美显
境悦
因此,“是其果有遭乎”有两层含义,一是小丘被弃、价廉不售、荒芜丛生的不幸遭遇;又有巧遇作者怜而售之重获新主和铲秽伐恶之后后美景胜境重现的幸运际遇。而后一种际遇,正是作者值得庆贺的地方。
投影:旧主遗弃——新主怜爱
芜杂丛生——胜景重现
对于这样奇绝秀美的小丘,却被无情地抛弃永州荒野,对于这种难以言说的不幸,作者有着自己的评价。齐读第三段,这段文字透露出几层意思?
明确:京郊“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和永州“贾四百,连岁不能售”的命运对比,说明小丘生不逢地;“贵游之士争买”和“农夫渔父过而陋之”的态度对比,说明小丘生不逢主;“农夫渔父过而陋之”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的态度对比,说明小丘生逢新主,值得庆贺。
板书:京郊争买(吾怜而售)永州不售
那么,在这贺丘的背后,有没有自吊的用意呢?
3.作者有没有借小丘来暗喻自己的意思?带着这个问题的思考,大家听我把文章读一遍。
(1)展示柳宗元人生经历。
13岁声名鹊起,代朝廷大臣写平叛藩镇祝贺表文:《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
21岁考中进士,显示出年轻政治家渊博的学识和惊人的才华。
26岁通过博学宏词科后,任集贤殿书院正字,从九品上。
29岁任京兆府(首都长安)蓝田县县尉,正九品下。
31岁任监察御史里行,负责监察百官,正八品上。
33岁任礼部员外郎,正六品上。遭遇革新失败,便被贬为邵州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
42岁被召回京师,不久又贬为柳州刺史。
47岁逝于任所。
板书:弃臣
奇才位卑才显位贵
埋没
因此,文章表面上是写贺小丘之遭,实则是借小丘的遭遇暗喻自己的不幸命运,写小丘有值得庆贺的际遇来写自己何时可以庆贺的期待。面对遥遥无期的等待,作者的内心只有无奈与悲叹。古代文人都有着一个共性,他们把朝廷、君王作为唯一的精神寄托,把忠诚当做唯一的道德祭坛,一旦被抛弃,他们将走向无所归依的失魂落魄。在《始得西山宴游记》当中,柳宗元开篇直言“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的精神状态,唯有纵情山水,“无远不至”、“穷山之高而止”,才能获得“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精神解脱。他们往往借山水排解内心的忧愁,借山水来自比自己的不幸。因此,《钴鉧潭西小丘记》从山水游记的角度看,是
借小丘之胜记游玩之乐,彰显文人之雅趣。
而从托物寄情的角度看,则是
借小丘之遭悲命运之苦,抒发内心之悲愤。
“前幅平平写来,意只寻常。而立名造语,自有别趣。至末从小丘上发出一段感慨,为兹丘致贺。贺兹丘,所以自吊也。”——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
“兹丘犹有遭,逐客所以羡而贺也,言表殊不自得耳。”——清·何焯《义门读书记》
但日子还是要走下去的,我想作者写小丘还有着这样的用意,
借小丘之境遣内心之忧,寻求精神之慰藉。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钴鉧潭记》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始得西山宴游记》
永州于楚为最南,状与越相类。仆闷即出游,游复多恐。……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复不乐。何者?譬如囚拘圜土,一遇和景,负墙搔摩,伸展支体,当此之时,亦以为适,然顾地窥天,不过寻丈,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与李翰林建书》
而刚才大家所讨论的第四个问题,该如何理解?
4.为什么“贾四百”的小丘“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连岁不能售”?
借小丘之弃叹民生疾苦,暗讽朝廷之苛政。
鸣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捕蛇者说》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钴鉧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