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培训]第一章审计概论
审计知识点第一章审计概述
Part3 审计的目标(★)
总体目标 发表意见 出具报告
具体目标 认定是否恰当
【小斯批注】 1. 针对“总体目标”,应当注意对相关概念的识记与还原: 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
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2. 针对“具体目标”,应当重视对认定概念及运用的理解。 (具体要点请同学们查阅《打好基础&只做好题》P10-11)
证
程
度
有限保证
审计 五要素
审阅
三方关系人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财务报表 审计证据 审计报告
【躲坑时刻】 针对“保证水平”,应当注意: (1) 审计是合理保证、“高水平”的保证,不应表述为绝对保证。 (2) 审阅是有限保证、“低于高水平”的保证,不应被表述为低水平的保证。 (3) 只有鉴证业务才涉及保证,商定程序等相关服务不涉及任何形式的保证。
【小斯批注】 1. 针对“审计五要素”,需重点关注: (1) 三方关系人中,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三项责任(财报审计不能减轻管理
层或治理层的责任); (2) 预期使用者与管理层的关系辨析。 (具体要点请同学们查阅《打好基础&只做好题》P6) 2. 针对审计的固有限制: (1) 财务报告的性质:部分财务报表项目的主观不确定性; (2) 审计程序的性质:执业过程中可能受阻; (3) 成本效益原则:合理时间以合理成本完成工作。 审计具有固有限制,因此决定了审计业务提供的是合理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
第一章 审计概述
审计概述章节属于次重点内容,背记内容较少。但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同学们务必提起重 视,理清学习思路,为后续章节打好基础。
第一章+审计概论
小结
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政治
民主化进程的客观要求。 财产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是审计赖以生存的 客观基础,没有两权分离不可能有审计,审计随两权 分离的产生而产生,随两权分离的发展而发展。
2017年11月1日
第一章 概 论
18
审 计 学Auditing
所制定的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对这种结论有关的 证据进行客观评价,并将结果传达给利害关系人的有 组织的过程。
经济行为及经济现象的结论 制定的标准 一致程度 客观评价 将结果传达给利害关系人
2017年11月1日
第一章 概 论
8
审 计 学Auditing
一、审计的概念
几种审计定义的比较
IFAC的定义:审计人员对已编制完成的会计报表是否
在所有重大方面遵循了特定财务报告框架发表意见
审计人员 会计报表 特定财务报告框架 遵循 所有重大方面 发表意见
2017年11月1日第一章 概 论9来自审 计 学Auditing
一、审计的概念
几种审计定义的比较(续)
AICPA的定义:独立审计人员对会计报表加以审计,
收集必要审计证据。其目的是对这些会计报表是否按 照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地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 金流量发表意见。
第一章 概 论
CPA审计的发展中心--美国
2017年11月1日
14
审 计 学Auditing
二、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审计是民主、政治、法制的产物 两权分离是审计产生的根本原因
2017年11月1日
第一章 概 论
15
审 计 学Auditing
二、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第一章审计概论
第一章审计概论第一篇:第一章审计概论第一章审计概论本章重要考点串讲考点一审计的定义和特征一、审计的定义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远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二、审计的特征审计的特征征集中体现在独立性和权威性方面。
考点二审计的分类和方法一、审计的分类(一)按审计的主体分类审计主体,即审计的执行者,按审计主体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三类。
(二)按审计目的和内容分类按审计的目的和内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合规性审计三类。
(三)按审计实施的时间分类按审计与被审计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审计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三类。
(四)按审计执行的地点分类按执行的地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报送审计和就地审计两类。
(五)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审计可分为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三类。
二、审计的方法我国的审计方法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一)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1、按审查书面资料的顺序划分,可分为顺查法和逆查法。
2、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数量和范围划分,可分为抽查法和抽查法。
3、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技术内容划分,可分为审阅法、核对法、分析法、复算法等。
(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是主要用于证实客观事物形态、性能、数量和价值的方法。
目前,审计中常用的有盘点法、调节法、观察法、查询法和鉴定法。
考点三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一、审计的职能(1)经济监督职能(2)经济评价职能(3)经济鉴证职能二、审计的作用(1)制约作用(2)促进作用(3)证明作用第二篇:第1章审计概论教案华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审计学》(0160)授课教案第1章审计概论1.1考点一审计的定义和特征审计的定义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远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第一章审计学概论
第一章·审计学概论本章要点掌握审计的定义和特征了解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熟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其它审计之间的关系熟悉审计的方法与分类了解审计的职能第一节·审计的定义和特征一、审计的定义审计是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和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政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一)审计的主体审计主体,就是审计的执行者,即审计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专职机构:国家审计机关、国家审计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
专职人员:专门从事国家审计的人员、部门和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和依法批准执业注册会计师(二)审计的授权者审计的授权者泛指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机构的相关领导的授权,他是针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的。
审计的委托者是针对社会审计而言的。
(三)审计的客体(对象)审计的客体对象是指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
例:政府审计对象为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国家财政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
内部审计的对象为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有关的经济活动。
社会审计的对象是委托人指定的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
(四)审计依据审计依据主要包括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企业内部的预算、计划、经济合同等。
(五)审计目的社会审计目的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六)审计的本质审计的本质概括为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鉴证活动。
独立性是审计的重要特征。
二、审计的特征审计的含义: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
第一章 审计概论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技术是将系统理论和战略理论更 广泛导入审计方法之中的一次划时代的创新模式。 从企业的战略分析着手,通过“战略风险透视-经营 环节问题分析-会计报表剩余风险分析-具体审计目 标的分解-实质性测试的时间、范围和性质的确定” 的思路,将被审计客户会计报表错报风险与企业经 营风险分析紧密结合起来。 这种全新模式要求独立审计师从更开阔的视角发现 与报告被审计客户会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行为,从 而减少审计失败的风险。
4.报告使用者 除企业股东外,更 社会公众 突出了债权人 5.审计范围 6.其他 扩大到测试相关的 内部控制 拟订审计准则.推 行注师资格考试制 度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演进与发展
1918年第一位注册会计师——谢霖 第一家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 1980年开始恢复,1988年成立中国注册会计师 协会,1997年加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 1999年2月发布了第三批独立审计准则,于1999 年7月1日开始施行 2006年发布,2007年1月执行与国际审计准则趋 同的审计准则体系 截止2007年底全国会计师事务所6990家,注册 会计师77000人
经济人的狭义解释: 一切向钱看! 钱多总是比钱少好! 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并不是如此!
人不简单,我们需要一种复合的分析 工具; 马斯洛(Maslow)的需求层次说
审计的起源
16世纪意大利商业城市威尼斯出现了最早的 合伙企业。 合伙企业中,有的合伙人不参与经营管理, 出现了两权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 客观上需要有一个独立的第三者对合伙企业 的经营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于是产生了对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最初需要。
审计的定义
1.第一章审计概论
23
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了《会计师条 例》。 1925年在上海成立了“全国会计师公 会”。1933年,成立了“全国会计师 协会”。至1947年,全国已拥有注册 会计师2,619人,并建立了一批会计师 事务所。 .
24
新中国成立后,于1980年恢 复和重建了注册会计师制度
著名的三角贸易,即船只首先由欧洲出发,运 载甜酒、棉布以及金属制品(特别是枪支)来 到非洲换取奴隶,然后把黑奴从非洲贩卖到美 洲,最后将黑奴在美洲栽种的热带经济作物如 蔗糖、可可等运回欧洲销售,给参与这个三角 贸易体系的公司带来巨额利润。
31
31
南海公司成立的背景是: 1710年,英国在既没有任何已存在之资金, 又没有可以依赖的政府信用的情况下,为了 偿还一笔较大的海军粮食储备欠款和运输债 券,通过国会法案,设立大不列颠南海贸易 公司(即南海公司),拥有对西班牙南海和 南美洲其他地区之独家贸易权,让债权人相 信新的有吸引力之贸易会给他们带来利益。
33
33
南海公司为了融资,还对外编织了一套美丽的谎言: 南海公司可以把英格兰的加工商品送上南美东部海 岸,而秘鲁和墨西哥的地下埋藏着巨大的金银矿藏, 当地的土著就会付给英国人价值百倍的金锭银锭, 数以万计的“金砖银石”就会源源不断地运回国内; 而且,西班牙允许南海公司在智利和秘鲁沿岸为了 交通的目的使用其四个港口。 由于南海公司对其好处大作宣传,并对公司利润进 行虚高预告,还提出60%高额股利的预计,股价迅 速 上 升 ( 1720 年 1 月 还 是 128 英 镑 / 股 , 6 月 已 是 1050英镑/股)。
34
34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概论基础知识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概论基础知识第一章审计概论本章属于审计基础知识,主要讲述国外国内注册会计师产生与发展、审计目的和对象、审计监督体系构成等内容。
同学们在学习时应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原因,记住几个“第一”。
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对象的内容。
重点掌握:(1)影响审计目标的因素,审计一般目的内容、涵义及其与特殊目的的区别;(2)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地位及其与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关系.第一节审计的起源与发展一、审计产生的条件(基础)中外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表明,审计的产生得益于财产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经济责任关系的形成。
一方面财产的所有者将财产委托给经营者经营,所有者一般不参与财产经营管理;另一方面,财产的经营者必须对财产的所有者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
经营者的责任完成情况必须进行监督,为体现监督的客观公正,都希望有一个与财产的所有者和财产的经营者均无利益关系的第三者对经营者的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
这样,审计就产生了。
其关系可由下图表示。
(3)授(6)(5)提供(4)权报资进(或)告料行委审接审托计受计审结审计果计(1)委托经营财产(2)负有受托经济责任1.审计人,.又称第一关系人,是审计主体,是审计行为的执行者,是审计活动的主导方面。
具体是审计人...指拥有并行使审计监督权力的机构和人员,如国家审计机关、部门和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社会审计组织(亦称民间审计组织)等。
2.被审计人被审计人,.又称第二关系人,即审计客体。
指审计行为的接受者,是被审对象的具体单位,如....国家法规所确定的机关、团体、行政、事业和企业等受审单位。
3.审计授权或委托人,.又称第三关系人,指依法授权或委托审计主体行使审计职责的单位审计授权或委托人........和人员。
如我国的国家审计机关根据宪法授权行使审计职责,其授权人就是国家;会计师事务所接受企业委托进行审计鉴证,其审计委托人就是企业。
在审计活动所涉及的审计人,被审计人,审计授权或委托人三者之间的责任关系,称为审计关系.所以,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审计产生的最直接条件。
第一章审计概论(1)
第一章审计概论(1)
1862年,英国《公司法》又确定注册会 计师为法定的破产清算人,奠定了注册会计 师审计的法律地位。
2
3
4
5
第一章审计概论(1)
• 引例:审计能帮我们解决这个难题吗?
• 审计活动出现的前提:
–两权分离——受托责任
–
——所有者无法实施监督
第一章审计概论(1)
为什么出现审计
所有者
审计 报告
审计 人员
会计 报表
审计
财产 经营者
第一章审计概论(1)
• 当所有者无法亲自来查核时,必然 需要有一个具有独立性(主要指独 立于受托者)的第三方来实施审核, 证实受托方所提供财务报表的可信 程度。
பைடு நூலகம்
对合伙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于
是产生了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最初需要。人
们开始聘请会计专家来担任查账和公证的工
作。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一节 第一章审计概论(1)
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和审计方法的发展
序
审计发展阶段
号
审计目标
审计方法
1 16世纪意大利的审计起源 对合伙企业进行监 查账、公证 督、检查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一节 第一章审计概论(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发达国家的跨国 公司得到空前发展。随着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 扩大,产生了“八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20 世纪80年代末合并为“六大”,之后又合并成 为“五大”。
审计概论
第一章审计概论本章考核要求:1.明确和理解审计的定义和特征;2.记忆各种执行主体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3.领会审计的分类和主要审计方法;4.记忆审计的职能和主要作用。
第一节审计的定义和特征一、审计的定义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一)审计的主体审计主体,就是审计的执行者,即审计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二)审计的授权者(或委托者)审计的授权者泛指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机构和相关领导的授权,它是针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的。
(三)审计的客体审计的客体(对象)是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用财务报表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
(四)审计的依据审计依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用来评价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审计依据主要包括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企业内部的预算、计划、经济合同等。
(五)审计的目的审计的目的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六)审计的本质审计的本质为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鉴证活动。
独立性是审计的重要特征,有了独立性,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为了充分体现审计的本质属性,在审计机构设置和实施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独立性原则。
二、审计的特征(一)独立性表现为三方面:1.机构独立。
2.业务工作独立。
3.经济独立。
(二)权威性审计组织的权威性是审计监督正常发挥作用的主要保证。
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决定了它的权威性。
第二节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西周就有了审计萌芽的思想,形成“上计”制度。
01第一章审计学概论52页PPT
2024/2/1
33
1、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审计人员对会计报表 在所有重要方面是否按照确定的财务报告框架编制
发表意见。
2、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独立审计人员对会计
报表审计的目标是对会计报表是否是按照公认会计原 则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 金流量发表意见。
2024/2/1
34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教学计划
n 课程简介 n 教学目标 n 预修课程 n 课程结构 n 教材及参考资料 n 成绩与考试 n 基本要求
2024/2/1
1
课程简介
n 审计学课程立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讨论审计学 的基本理论与实务,包括审计与注册会计师职业、审 计程序与技术、交易循环审计、其他类型的审计与保 证服务等内容。
n 本教材的内容很丰富,适合于各层次教学。本课件主 要针对应用型本科生,因此对书中的有些内容将做适 当的删减,在本科教学中不拟详细讲解的内容,在本 课件中将一带而过。
2024/2/1
2
教学目标
n 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使同学们掌握审计学的基本 理论与基本方法和主要业务循环审计要点。能够运 用审计学、会计学和其他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尤其是能够收集、鉴定审计证据,编写审计工作底 稿和审计报告。为从事审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打 下扎实的基础。
2024/2/1
23
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在其《大恐慌》一书中这样描绘 当时人们购买股票的情形:
“政治家忘记了政治,律师忘记了法庭,贸易商放弃了买 卖,医生丢弃了病人,店主关闭了铺子,教父离开了圣坛,甚 至连高贵的夫人也忘了高傲和虚荣。”
2024/2/1
24
1844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公司法》,规定股
第一章审计概论PPT课件
(一)通过课程教学学生达到的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审计的技术方法,结合 相应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能独立开展审计工作的能力和审计工作的创 新能力。
(二)掌握的知识要求 1、具备审计的分类、方法、程序等方法的基础知识; 2、具有审计证据的收集、评价以及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知识; 3、具备审计准则、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批评审方法的专业知识;
10
第十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11
第十一章 货币资金审计
12
第十二章 企业税金审计
13
第十三章 完成审计工作与审计报告
合计
课时 理论
2 2 4 4 4 4 4 4 2 4 4 4 2 44
实训
2 2 2 2 2 2 2 2 14
合计
2 2 4 4 4 6 6 6 4 6 6 6 4 60
第一章 审计概论
【知识学习目标】 了解审计的含义和作用,我国的审计组织体系结构,理解审计的性质和分类,重点
掌握审计准则的内容、质量控制准则的内容。 【能力培养目标】
具备评价专业胜任能力与独立性的能力。 【教学重点】
审计准则的内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的制定。 【教学难点】
审计性质的理解。
引导案例
成立于1710年的英国南海公司,历经10年惨淡经营后,公司董事会决定采取欺 骗等手法,使其股票达到预期价格。在大量散布“年底将有大量利润可实现,预 计1720年圣诞节可按面值60%支持股利”等谣言后,该公司股票价格从1719年的 114英镑,上升到了1720年3月的300英镑以上,1720年7月再度上升到1050英镑。 在当时的英国,一场全国性的投机热潮也由此爆发,无论是新成立的股份公司还 是原有的股份公司,全部成了投机的对象。
第一章审计概论
(一)如何理解审计的本质
审计是在财产的所有权与财产的管理权、经营 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基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
当财产的所有者将其所拥有的财产委托给他人 代为管理或代为经营时,在所有者与管理者、 经营者之间便产生了一种受托责任关系。一方 面,所有者要对经营管理者的履责业绩进行监 督;另一方面,经营管理者也有义务向所有者 报告业绩的履行情况。
产生和发展(18世纪——十九世纪中叶)
民间审计的导火索:1721年英国的“南海公司”事件 独立审计师成立标志:查尔斯.斯内尔的查账报告 独立审计产生的催化剂:1844年英国颁布《公司法》 独立审计职业的产生标志:1853年爱丁堡会计师协会成立
三、西方审计产生和发展
产生和发展:
民间审计的发展:被誉为“五大”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由于 “安然事件”,Andersen Worldwide已退出审计市场,另外 “四大”是:
月当选其理事 1997年5月8日,加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五、独立审计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详细审计阶段(1844——20世纪初) 资产负债表审计( 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 会计报表审计(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 抽样审计( 20世纪40年代后) 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内控导向审
1、存在三方关系人 2、独立性 3、客观、公正性 4、权威性(法律赋予的权威、自身工作树立的 权威) 5、风险性和责任性
如何理解和认识审计的独立性?
①机构独立。
审计机构是独立设置的专职机构,它独立于被审 计人和审计委托人,同时也独立于其他行政机 构。
②人员独立。
审计人员必须依法审计,公正无私,不带任何偏 见。审计人与被审计人应当不存在任何经济利 益关系,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 审计人员的任免受法律保护。
第一讲审计概论
工作,安然公司的许多高级管理人员也有不少是来自安达 信。从此,安达信与安然公司结成牢不可破的关系。
• 2002年10月16日,美国休斯敦联邦地区法院对 安达信妨碍司法调查作出判决,罚款50万美元, 并禁止它在5年内从事业务。
• 在政府监管部门、媒体和市场的强大压力下,2001年1 1月8日,安然向美国证监会递交文件,承认做了假帐: 从1997年到2001年间共虚报利润5.86亿美元,并且未 将巨额债务入帐。
安达信在安然事件中的角色
• 从安然成立时起,安达信就开始担任安然公司的外部 审计工作。
• 20世纪90年代中期,安达信与安然签署了一项补充协 议,安达信包揽安然的内部审计工作。
二会计与审计的关系编制财务报告评价财务报告会计准则纽带会计审计公布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分析和汇总已纪录的资料编制财务报告会计审计分析事项和交易取得和评价有关财务报告的证据编制审计报告提交审计报告计量和纪录交易资料确定财务报告的合法性公允性2021年11月25日星期四审计关系图第一关系人审计人对第二关系人的经济责任进行审查并向第三关系人报告的人4通知审查3授权审查5接受审查6报告审查1要求履行经济责任2承担和履行经济责任对第三关系人负有经济责任并接受第一关系人审查的人
分析和汇总已纪录的资料 编制财务报告
审计 取得和评价有关财务报告的证据
确定财务报告的合法性、公允性
编制审计报告 提交审计报告
公布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
三、审计的本质
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
独立性、权威性
审计关系图
(3)授权审查 (6)报告审查
第一关系人 审计人
审计必背的重要理论与概念
审计必背的重要理论及概念第一章审计概论一.审计概念:是由独立的专门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或根据授权,对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的会计报表和其他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发表意见。
二.审计的目的: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是否合法、公允发表意见(一般目的)。
会计报表审计是现代审计的支柱。
三审计对象:审计对象是指审计的客体,包括被审计的实体和容。
通常审计对象可概括为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
具体地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容:1.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2.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
四.注册会计师审计与部审计的关系(一)区别,列表如下:1。
联系参见民间审计与政府审计;部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都是现代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
主要体现在两者都是对被审计单位经济事项进行审计,在很多时候,注册会计师审计需要考虑利用部审计工作,以提高审计效率,而部审计部门也经常要求注册会计师审计提供管理建议。
2.(结合P152[准则原文]、P160学习)任何一种外部审计在对一个单位进行审计时,都要对其部审计的情况进行了解并考虑是否利用其审计工作成果。
这是因为:第一,部审计是单位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工作上具有一致性;第三,利用部审计工作成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审计费用。
第三章注册会计师职业规体系一.独立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是衡量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标准,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规体系的核心部分,由注协制定报财政部批准后施行,他包括以下三下层次1.独立审计基本准则2.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与独立审计实务公告以上两层次属法定要求3.执业规指南独立原则,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时应当在实质上和形式上(同时具备)独立于委托单位和其他机构。
具体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层,所谓实质上的独立,是要求注册会计师与委托单位之间必须实实在在地毫无利害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培训]第一章审计概论第一章审计概论本章属于审计基础知识,主要讲述国外国内注册会计师产生与发展、审计目的和对象、审计监督体系构成等内容。
同学们在学习时应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原因,记住几个“第一”。
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对象的内容。
重点掌握:(1)影响审计目标的因素,审计一般目的内容、涵义及其与特殊目的的区别;(2)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地位及其与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关系.第一节审计的起源与发展一、审计产生的条件(基础)中外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表明,审计的产生得益于财产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经济责任关系的形成。
一方面财产的所有者将财产委托给经营者经营,所有者一般不参与财产经营管理;另一方面,财产的经营者必须对财产的所有者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
经营者的责任完成情况必须进行监督,为体现监督的客观公正,都希望有一个与财产的所有者和财产的经营者均无利益关系的第三者对经营者的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
这样,审计就产生了。
其关系可由下图表示。
(3)授(6)(5)提供(4)权报资进(或)告料行委审接审托计受计审结审计果计(1)委托经营财产(2)负有受托经济责任1.审计人,.又称第一关系人,是审计主体,是审计行为的执行者,是审计活动的主导方面。
具体是审计人...指拥有并行使审计监督权力的机构和人员,如国家审计机关、部门和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社会审计组织(亦称民间审计组织)等。
2.被审计人,.又称第二关系人,即审计客体。
指审计行为的接受者,是被审对象的具体单位,被审计人....如国家法规所确定的机关、团体、行政、事业和企业等受审单位。
3.审计授权或委托人审计授权或委托人,.又称第三关系人,指依法授权或委托审计主体行使审计职责的单位........和人员。
如我国的国家审计机关根据宪法授权行使审计职责,其授权人就是国家;会计师事务所接受企业委托进行审计鉴证,其审计委托人就是企业。
在审计活动所涉及的审计人,被审计人,审计授权或委托人三者之间的责任关系,称为审计关系.所以,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审计产生的最直接条件。
合伙制企业,特别是股份制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更加明显,这样就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必要。
二、府审计的起源与发展<一>中国政府审计的起源与发展政府审计又称国家审计,古代的政府审计也称为官厅审计.我国政府审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发展时期,中衰时期,近代审计演进时期和新中国审计振兴时期.1. 萌芽时期---西周(公元前1,066年至前220年)根据<<周礼>>记载,周代审计与其他机关的设置如下:会计部门的审核工作由“司会”负责。
<<周礼>>云:“凡上之用,必考于司会。
”即凡帝王所用的开支,也都要受司会的检查,可见司会的权力很大。
而且还说:“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
”即司会每旬、每月、每年都要对下级送上来的报告加以考核,以判断每一个地方官吏每月和每年所制的报告是否真实、可靠,再由周王据此决定赏罚.这是西周内部审计的形成.独立于会计部门之外的审计工作由“宰夫”负责。
当时国家财政收支经宰夫初审,上报“小宰”。
<<周礼>>云:“宰夫岁终,则令群吏正岁会,月终,则令正月要。
旬终,则令正日成。
而考其治,治以不时举者,以告而诛之。
”即年终、月终、旬终的财计报告先由宰夫命令督促各部门官吏整理上报,宰夫就地稽核,发现违法乱纪者,可越级向天宦冢宰或周王报告,加以处罚。
由此可见,宰夫是独立于财计部门之外的官职,标志着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
此外,周王还要亲自听取报告,决定赏罚。
这种由皇帝亲自参加听取和审核各级地方官吏的财政会计报告,以决定赏罚的制度,就称为“上计”制度,该制度一直延续到汉朝。
2.发展时期秦,汉,隋,唐,宋1)秦代御史大夫(监察)秦朝设御史大夫,直接辅助皇帝,并兼管官厅审计,行使对国家政治、经济的监察大权。
地方各郡设监御史,各县设县丞,初步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财计监察系统。
御史大夫在行使监察权力时,常对地方官吏的“上计”报告进行检查,并将结果直接报告给皇帝,首创御史大夫主持上计工作的制度。
2)汉代汉承秦制,第一任御史大夫叫张苍,他原是秦朝的御史大夫,连人带工作都继承了下来。
张苍还有个职位,叫“计相”,这说明审计的权威是很高的。
汉朝对上计的工作是十分重视的,把上计作为一种专门制度,纳入法律条款,定为“上计律”,使审计与法相联系。
西汉有名的汉武帝,曾三番五次亲自主持上计工作(如公元前98年和93年他曾受计于泰山之明堂),对发现的问题,由他亲自处理,他曾亲自处理过不少上计中出问题的丞相和省高级官吏。
秦汉审计有以下特点:⑴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审计模式。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建立和成长时期,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秦汉时期逐渐形成全国审计机构与监察机构的结合、经济法制与审计监督制度相统一。
(2)“上计”制度日趋完善。
(3)审计地位提高职权扩大。
御史制度是秦汉时代审计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汉时期的御史大夫不仅行使政治军事的监察之权,还行使经济的监督之权,控制和监督财政收支活动,勾覆总考财政收入情况。
应当指出的是,秦汉时期审计制度虽已确立,但仍属初步发展时期.由于秦汉都重视审计工作,具权威性大,尽管秦劳民伤财修阿房宫,建万里长城,汉武帝穷兵黩武,花钱很多,但财政上一直未出问题.这与皇帝重视.亲自抓审计监督是分不开的.3)隋.唐(1)隋朝比部(比:即考核,比较)“比”有比较、考核之意。
支情况,或者将财政预算与财决算相对比,所以称其为“比部”。
(2)唐朝比部(审计部门)唐朝的“比部”是我国第一个独立于财政经管机关之外的审计机构。
具有司法性质,发现违法违纪行为,可直接治罪.唐朝的比部有如下管理范围:①“勾会内外赋领经费俸禄”。
即不论内外(指皇室和国家一切收支都由比部审核。
②“周知内外军资经费而总勾之”。
即军费开支也由比部审查。
③“凡仓库出纳营造……亦勾复之”。
此外,还确定了审计人员的标准:“明于勘复,稽失无隐”。
其中“明”即清楚,“勘”即查核,“稽”即考核,“失”即错误,“无隐”即公正无私。
4)宋①太祖时,设“度支”、“户部”、“盐铁”三司。
其中由“户部”主管财政收支和监督,是一种财审合一的制度。
②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设“审计院”审查财政收入。
这是我国审计的正式命名,从此,“审计”一词便成为财政监督的专用名词。
③公元1080年,太府寺内设“审计司”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3.中衰时期元,明,清1)元朝取消比部,改归户部管,另外设监察御史,主管全国的民政.财政监察工作,不起什么作用.2)明朝开国初年,设有比部,在1,389年取消了比部,将监察权划归户部管,另设十三个“清吏司”愿意想整顿吏治,由这些清吏司管理全国的财政、民政。
在洪武18年时,户部出了大贪污案,朱元璋很生气,他亲自处理,全国杀三万多人,追赃达700万石。
朱元璋未认识到这是由于比部未起作用的缘故,却在这一大案出现后的洪武22年,把比部取消了,设置都察院审查中央财计。
朱元璋本人对贪污舞弊是深恶痛绝的,处理的决心也是很大的,一经发现贪污舞弊之官员,则采取严酷刑法,剥皮冲草,立于县太爷公案边,让县太爷们警惕.可是,他依仗的是个权势,而不是制度.由于比部取消,财审合一,所以明朝的贪污风气始终未能有效地制止,而且影响到清代.)3)清朝初设十五个清吏司,另设御史台,到雍正设都察院。
都察院的地位权威性都很高,各省总督巡抚都挂都御史、付都御史的头衔,权力很大。
但清代的审计也未搞好,因为都察院的老爷们却无专业知识,即使在他们鼻子底下发生的问题,也看不出来。
贪污舞弊不仅盛行,而且十分严重,有位叫和绅的大臣,在乾隆这个号称是最圣明的十全老人的庇护下,家中豪富天下。
有句话记载此事:“和坤跌倒,熹庆吃饱”。
嘉庆抄出他家中的财产折合白银约八亿两,相当于是当时朝廷十一年财政收入。
可想而知其财政腐败到了何种程度。
中国古代审计的意义和特点1、定义审计是由会计以外的第三者对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审查。
其作用主要是查错揭弊。
2、重要意义⑴形成了审计的基本内容。
⑵促进了会计工作。
3、特点⑴古代审计主要指官厅审计(政府审计)。
⑵作用是消极防护性的。
⑶方法:未形成一套专门方法,通常按会计程序查账,但未加总结。
⑷人员:无专人查账。
⑸是会计组成部分,未形成一门独立学科。
4.近代审计的演进时期1).北洋军阀政府中央审计处2).国民政府⑴1914年,改“审计处”为“审计院”,颁布<<审计法>>和实施细则。
⑵1928年,公布“审计院组织法”。
⑶1931年,改“审计院”为“审计部”,为监察院所属机构。
3).革命根据地1934年,公布的<<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织法>>中,规定设立中央审计委员会,省和直属市分设审计委员会。
5.新中国审计振兴时期1).建国初期,建立有财审合一审计制度。
2).1954年,中央设监察部,地方设监察厅、局。
3).1955年,取消监察,由会计稽核。
4).1982年,将建立政府审计机构纳入<<宪法>>。
5).1983年9月15日,成立国家审计署,统一领导和组织全国的审计工作,由国务院总理直接领导。
6).1994年8月31日,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此外:1).1980年恢复和重建了注册会计师制度,财政部颁发了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2).1985年8月29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3).1985年10月,发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的若干规定>>4).1986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5).1988年11月,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6).1993年10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在国外,公元前443年,古罗马就设立财务官和审计官,协助元老院处理日常财政事务。
审计官的设立开创了国外国家审计的先河。
上述这些审计活动都带有国家审计的色彩,即通过国家的强制力实施审计监督权。
三、内部审计的起源和发展内部审计的产生几乎与国家审计同步进行。
奴隶社会是内部审计的萌芽时期。
我国西周时政府设有“司会”一职,司会虽然负责政府会计工作,但同时也行使内部审计之权。
日常的会计核算和期末的会计报告,都要经过司会之手审核。
这可以说是我国内部审计的开始。
西方在中世纪和近代,内部审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主要标志是出现了独立的内部审计人员。
中世纪的寺院制度十分流行,寺院拥有庞大的地产,并且从事贸易、金融等多种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