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实施方案

赏识教育实施方案一、理念阐述赏识教育,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发现和肯定学生的优点,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从而促进全面发展。
这种教育方式强调的是尊重、理解和鼓励,而不是批评和否定。
二、实施目标1.建立学生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发现乐趣。
3.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人沟通,建立良好关系。
4.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对社会有影响。
三、具体措施1.创设温馨环境我们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
这不仅仅是物理环境,更包括心理环境。
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2.发现优点,及时表扬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这种表扬要具体、真诚,不能泛泛而谈。
比如,当学生完成一项任务时,可以说:“你真棒,这个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我为你感到骄傲!”3.设立个性化目标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立个性化的目标。
这些目标要具有挑战性,但又不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
当学生达成目标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
4.开展多样化活动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文艺演出、运动会、科技竞赛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增强自信心。
5.强化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赏识教育的重要环节。
教师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家长也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与教师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6.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对他人有影响。
这包括生活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
当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时,他们会更加自信。
四、实施步骤1.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性格、兴趣、优点等。
2.制定方案: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具体的赏识教育方案。
什么是赏识教育

什么是赏识教育导论:所谓“赏识教育”,即对学生的德、才予以重视和赞扬的一种人文管理方式。
其特点是抓住学生的优点不放,小中见大,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我是最棒的学生”的心态中觉醒,而不是揪住学生的缺点不放,小题大做,让负面精神转化成恶性循环,使学生在:“我是坏学生”的意念中沉沦。
持之以恒地相信学生行是赏识教育的“魂”,也是让学生心灵舒展、生命和谐的秘诀。
特征:1.学习观新颖。
赏识教育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都能学好,并能在较高的水平上获得成功。
这种学习观始终强调学生的学习围绕着提高成绩和提高综合素质来进行,同时也强调辅导员对此都能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并自觉的贯彻到日常管理之中;与此同时,还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因此,不能忽视因人而宜。
教育管理方法的制定特别强调满足学生当前和日后的需求,与此同时,作为评价学生的在校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能否达到毕业离校后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综合能力。
2.力求核心课程。
这种课程与传统的课程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
在多数学校里,课程是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家长和社会的期望、教科书和有关教学参考书,以及学生的升学压力而制定的。
而在“赏识教育”里,核心课程的设置突破了这种局面,其重点放在广泛地发展学会的个人兴趣、天赋和技能,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上,其内容涉及文化知识、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和维系社会的价值判断力等各方面。
通过这种综合性强、学术性高的课程的学习,学生得以充分地发展自己的阅读、写作、听讲、计算技能和深刻的思考能力,并从中获得高质量的生活。
3.富有现实意义。
哈佛大学的校训是这样说的:带着满怀希望的心情走进来,带着服务人民的心情走出去。
现实意义一,赏识教育的精华就是把希望播洒在每个学生的心田,人是需要肯定和向往希望的,当他得知自己有希望的时候,他才会努力,试想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对前途不抱希望的人他会努力吗(举例……)现实意义二,赏识教育也是一个双赢工程,学生在老师的赏识下渐渐成长成材,反之老师在学生成长成材的捷报声中成功如果再引伸就是三赢了,那就是,“学生成材,老师成功,学校成名”现实意义之三,继承和发扬传统和挑战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注入新的内容。
赏识教育

一、什么是赏识教育,怎样才能真正的对孩子做到赏识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
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赏识教育归纳出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提醒的操作原则和简单易学的三字经操作方法,从而对教育规律把握达到了理论化、系统化、操作性、特色性的高度。
赏识教育是使人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
教师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能否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热情的鼓励,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
幼儿教育不单单是幼儿园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可如何在幼儿教育中进行赏识教育呢?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学会赏识,爱满天下。
”而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发现优点”、“欣赏优点”。
通过这一途径,可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无论哪个孩子,只要我们耐心寻找,就必定能发现他的优点,即使他做错了事,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到闪光点,关键是一个“爱”字。
爱,是人类所特有的,最伟大的情感。
如果说亲子之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本能的爱,那么老师的爱则更多的是博爱。
因为教育是无选择性的,所有的孩子都有责任获得爱,爱才是老师最美的语言。
二、孩子的赏识教育,家长该如何进行赏识是父母发自内心对孩子的欣赏,这种欣赏不仅可以通过夸赞的语言表达出来,也可以在不经意间,通过表情、肢体动作流露出来。
而这些微妙的信息,孩子都可以敏锐地捕捉到。
所以,真正的赏识教育,父母需从自身的修心开始,由内而外的赏识,才能够真正发挥赏识教育的作用。
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做:打破头脑中的条条框框如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我”一样,所有的父母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孩子”的形象。
但是,现实中,你的孩子可能并不是你理想中的样子。
所以,真正的赏识教育首先需要父母不要用头脑中的条条框框作为尺子去衡量孩子,而应尊重孩子,从现实出发。
赏识教育的内涵及其运用策略

《赏识教育的内涵及其运用策略》xx年xx月xx日contents •赏识教育概述•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赏识教育的策略与实施•赏识教育的挑战与对策•赏识教育的案例分析与应用•总结与展望目录01赏识教育概述赏识教育是一种以尊重、信任、理解、激励为基本理念,通过发现、肯定、赏识和培养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激发其内在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
赏识教育的定义赏识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关注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兴趣和动力,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赏识教育的内涵赏识教育的定义与内涵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赏识教育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潜能,应当受到尊重和关注。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激励学生赏识教育相信学生的自我价值和能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赏识教育倡导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发展规律,以更好地指导和帮助他们。
赏识教育强调通过肯定和奖励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赏识教育的实践意义赏识教育通过肯定和鼓励,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其自我认知和价值感。
增强学生自信心赏识教育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有助于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赏识教育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新事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赏识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知识的学习,还注重品德、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培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02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自我概念人本主义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和能力。
自我概念是人们对自身能力和价值的认知,是形成自尊和自信的基础。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赏识教育关注学生的高层次需求,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积极情绪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情绪对人的积极作用。
赏识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什么是赏识教育怎样才能真正对孩子做到赏识

什么是赏识教育怎样才能真正对孩子做到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人性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做,人为夸大,使孩子自暴自弃。
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
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每一个生命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
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
是让所有孩子欢乐成长的教育,是让孩子热爱生命,热爱时代,热爱大自然的教育,“赏识孩子”说说容易,但做起来何其难!天下父母,教师哪一个不爱孩子?但千百年来,这爱太沉重太沉重,把千千万万孩子压得抬不起头来,甚至失去自我,许多教育者爱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我认为“表扬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素质教育”恰恰是个性教育。
这里的“个性”也包括对孩子所采取的独特教育方法,而个性的教育必然是关于“人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首先是人学”,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眼中,学生是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他们有自己的情感,自尊,有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在班里他们是同学;在家里他们是孩子;在社会他们是公民;是未来的工人、农民、教师;是未来的父亲、母亲,因此,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应该给予全面的关怀,让他们真正获得全面的发展,使他们不但现在而且将来都拥有终身的幸福,这就是关于“人”的丰富多采的含义。
而我们的教育就应该有如此丰富的内容。
充满赏识的教育,是一种民主的教育。
“赏识孩子”要求尊重孩子的心灵世界,而尊重孩子的心灵就应该保护而不是扼杀孩子的个性,让孩子多一份爱好,多一些修养当然必要,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也不错,问题是这不能以磨灭孩子的个性为代价,而是从人才学的角度讲,越有个性的人,将来越具有创造性,而个性和创造性都必须在“赏识”的过程中舒展生长。
什么是赏识教育

什么是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当今最为流行的教育手段之一,应用到位的家长可以激发孩子的无限潜力,让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得以充分调动,但是应用不好或过度,才很可能给孩子一种错觉,让孩子走向自大的迷途,什么是赏识教育?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吧。
赏识教育不单单是您认为的表扬加鼓励,而是一种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从而强化孩子的行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等多部分构成的教育。
在了解赏识教育之前,我们为您推荐一个小故事,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时,一天,他看到一名学生用砖头砸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候。
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正在等候。
陶先生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
”接着又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也是奖励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
”男生疑惑地接过糖果。
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
”陶先生遂又掏出第三块糖给他。
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这一故事当中可以为大家生动的体现一个道理,那就是训斥的效果往往哺乳赏识来的更奏效,赞扬对孩子起着一种导向作用,它往往能激发孩子有益的行为。
在赞扬过程中,无形地转达了教育者的价值观、是非观和美丑观,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这些观点的内涵,便会逐渐遵循这些内涵去指导自己的具体行为。
赏识教育就是这样的一种独特教育方法,他备受当代家长的爱戴也是因为其倡导充满爱和人情的教育理念。
比起打骂孩子的家长,赏识教育给孩子的内心很大抚慰,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坏孩子越来越坏。
关于赏识教育

关于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一种以赞赏、肯定和鼓励为核心的教育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品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更注重培养他们的情商和社交能力。
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而赏识教育正是要发现和肯定这些优点,让学生在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感上得到提升。
通过赞赏和鼓励,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和社交活动中去,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好的人际关系。
赏识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力,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他们可以通过赞美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而家长则应该以身作则,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和谐。
赏识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和理解。
教师和家长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性,不评价学生的劣势和缺点,而是关注他们的优点和长处。
只有真正理解学生,才能够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
在赏识教育中,教师和家长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和团队项目,让他们学会合作、分享和互助。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到团队合作的快乐和成就感。
赏识教育不仅使学生受益,也对教师和家长产生积极影响。
教师通过赏识教育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家长则可以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赏识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赏识教育的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什么是赏识教育

什么是赏识教育什么是赏识教育1赏识教育是当今最为流行的教育手段之一,应用到位的家长可以激发孩子的无限潜力,让孩子的爱好和动机得以充分调动,但是应用不好或过度,才很可能给孩子一种错觉,让孩子走向自大的迷途,什么是赏识教育?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吧。
赏识教育不单单是您认为的表扬加鼓舞,而是一种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从而强化孩子的行为,制造环境,以指明孩子进展方向;适当提示,增添孩子的心理体验,订正孩子的不良行为等多部分构成的教育。
在了解赏识教育之前,我们为您推举一个小故事,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时,一天,他看到一名同学用砖头砸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候。
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正在等候。
陶先生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嘉奖你的,由于你比我按时到了。
”接着又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也是嘉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马上住手了,说明很敬重我。
”男生怀疑地接过糖果。
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由于他欺侮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
”陶先生遂又掏出第三块糖给他。
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实行这种方式。
”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这一故事当中可以为大家生动的表达一个道理,那就是训斥的效果往往哺乳赏识来的更奏效,赞扬对孩子起着一种导向作用,它往往能激发孩子有益的行为。
在赞扬过程中,无形地转达了教育者的价值观、是非观和美丑观,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这些观点的内涵,便会渐渐遵循这些内涵去指导自己的详细行为。
赏识教育就是这样的一种独特教育方法,他备受当代家长的爱戴也是由于其提倡布满爱和人情的教育理念。
比起打骂孩子的家长,赏识教育给孩子的内心很大抚慰,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埋怨,而是埋怨使坏孩子越来越坏。
赏识教育是让家长和孩子觉醒,让孩子的生命状态得以伸展!人之初,性本善。
赏识教育不仅布满了生命力,也是对自己孩子的一种敬重和理解,初当父母的您假如还把握不好教育的尺度,不妨坚持一下赏识教育,这不仅符合孩子的心理,也能便于您更好发觉孩子的有点与特长,孩子过的'更加快乐,家长也能真正将教育的思想传递给他们,一起学习吧。
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出的教育理念,主张教育要以相信和解放学生为基础。
而相信和解放学生的前提是赏识学生,通过赏识可以让学生热爱生活。
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赏识教育。
一、营造赏识氛围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外,人类更需要尊重,希望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他人的认可与欣赏。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给予学生信任与鼓励,认可与欣赏,就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进而能够自信地面对困难,迎接挑战,激发自身的潜能。
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德育教育中应充分进行赏识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营造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树立赏识的氛围,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被肯定和被认同,在被肯定和被认同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教师应树立学生“能做好”的观念,让每位学生都有“自己是优秀”的感觉。
人们常说:“好孩子都是夸奖出来的。
”这其实就是在说利用赏识教育鼓励学生,为学生树立信心。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用欣赏的态度和语言鼓励学生,这样学生即使想要放弃,也有可能因为教师的赏识而重新树立信心,超越自我。
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在一天中教师夸奖某一位学生,会发现在这一天内该学生的情绪都很高,并且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班级活动上都很积极,其实这就是由于学生感受到了“我能行”。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
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赏识的学习氛围。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能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失败,突破自我,走向成功。
二、强化班级凝聚力除了教师的赏识,同学的赏识对小学生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
而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对学生间的赏识有促进作用。
但小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尚浅,对集体、同伴都没有太深刻的感悟,所以小学班级中的凝聚力相对薄弱一些。
班主任应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积极为集体着想的良好习惯。
教师可以每周组织一次班会。
在班会中,一方面,学生需指出班级活动中的不足,而每个学生也要进行自我批评,纠正自己的错误。
赏识教育的内涵及其运用策略

02
赏识教育的实践意义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激发内在动力
通过赏识教育,学生能够感受到 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从而激发出 强烈的内在动力,积极主动地投
入学习。
增强学习信心
赏识教育强调发现和肯定学生的 优点和进步,这有助于增强学生 的学习信心,使他们更加相信自
己能够取得好成绩。
唤醒自我价值感
通过赏识教育,学生能够感受到 自己在班级和家庭中的重要性和 价值感,从而激发出自我实现的
赏识教育的内涵及其运用策略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 • 赏识教育的实践意义 • 赏识教育的运用策略 • 赏识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 赏识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
赏识教育的定义
赏识教育是一种以尊重、信任、理解、激励为基础的教育方式,它通过发现、肯 定和欣赏孩子的优点和进步,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和自信心,促进孩子的全面发 展和成长。
欲望和动力。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肯定学生的优点
赏识教育强调发现和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这有助于增强学生 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相信自己有优点和价值。
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通过赏识教育,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和价值,从 而培养出自我效能感,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各种任务。
促进自我肯定
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自我肯定,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个 人成长和发展。
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
除了知识技能的培养,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如情绪管 理、社交技巧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人际关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引导学生自我实现
注重过程评价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仅仅注重结果,以便更好地了解学 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引言赏识教育是一种以尊重和理解为核心,以肯定和鼓励为手段的教育理念。
在教育教学中,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本文将探讨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并讨论如何更好地将赏识教育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一、赏识教育的理念和原则赏识教育的理念是以尊重和理解为核心,以肯定和鼓励为手段。
它主张通过赏识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特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赏识教育的原则包括: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以积极的态度去引导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支持。
二、赏识教育的重要作用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视,从而更加愿意投入学习。
当老师能够发现并赏识学生的长处和特长时,学生会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得到了认可,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2.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赏识教育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当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肯定和鼓励时,会更加自信和乐观地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从而更有动力地坚持下去。
3. 塑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赏识教育能够为教育教学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当学校和老师都能够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的时候,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和合作氛围就会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发展。
三、如何运用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1.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特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特长,老师应该尊重和理解这些差异,并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去发展和展示自己的特长。
2. 发现并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老师要善于发现并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让学生在得到赞扬和肯定的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
3. 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支持老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信任和被支持的。
只有在这种信任和支持之下,学生才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学习中的挑战。
4.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赏识教育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拥有更多的自由度和选择权,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赏识教育的实践启示

赏识教育,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赏识、鼓励和肯定来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赏识教育强调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本文将从赏识教育的实践启示出发,探讨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赏识教育的核心理念1. 尊重学生: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给予学生充分的关爱和支持。
2. 信任学生:赏识教育要求教师信任学生的能力,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长和进步的潜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挑战。
3. 理解学生:赏识教育要求教师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
4. 激励学生:赏识教育要求教师通过表扬、鼓励和肯定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二、赏识教育的实践启示1.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实施赏识教育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教师应善于发现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
例如,对于擅长数学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其参加数学竞赛,提高其数学能力;对于擅长音乐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其参加学校合唱团,培养其音乐素养。
2. 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赏识教育要求教师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通过组织班级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 注重表扬和鼓励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注重表扬和鼓励,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和成绩。
表扬和鼓励可以是口头上的,也可以是书面上的,如颁发奖状、写表扬信等。
同时,教师应避免批评和指责,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表扬;(2)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怕失败;(3)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引导其正确面对挫折;(4)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予关爱和支持。
赏识教育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赏识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旨在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赏识教育的内涵、实践方法以及成效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二、赏识教育的内涵1. 尊重学生:赏识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特长,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
2. 信任学生:赏识教育认为每个学生都有无限潜能,教师应信任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
3. 鼓励学生:赏识教育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鼓励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尝试、不断进步。
4. 培养学生:赏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三、赏识教育的实践方法1. 营造和谐氛围:教师应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容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关爱。
2.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潜能。
3. 适时表扬与鼓励: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激发学生创造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断创新,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6. 强化家校合作: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四、赏识教育的成效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2. 增强学生自信心:赏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勇敢面对挑战,克服困难。
3.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赏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4. 促进师生关系和谐:赏识教育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5. 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赏识教育有助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国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五、结语赏识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我国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赏识教育_百度百科

赏识教育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
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世界五种著名教育方法卡尔威特:天才教育法MS斯特娜:自然教育法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法铃木镇一:才能教育法多湖辉:实践教育法周弘:赏识教育赏识教育四部曲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赏识——成功”教育多方引导世界五种著名教育方法卡尔威特:天才教育法MS斯特娜:自然教育法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法铃木镇一:才能教育法多湖辉:实践教育法周弘:赏识教育赏识教育四部曲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赏识——成功”教育多方引导家园同步研究与推广者简介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
赏识教育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这个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等奥秘的总结,是周弘老师首倡并全身心倡导、推广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是一脉相通的。
周弘老师曾用这种教育方法将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了留美博士生,并用这种理念培养了一大批“周婷婷”,被新闻媒体称为“周婷婷现象”。
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总结的“花苞心态”调整了无数家庭教育中的“功利心态”,总结的“生命像一条河”、“全纳思维”、“先骄傲、后成功”等思维方式使许多家庭走向了和谐、幸福、美满。
赏识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的好理念。
它是实现自身和谐、家庭和谐、亲子和谐、团队和谐的秘方;是和谐社会的细胞工程。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完全一样,但做法却截然不同: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未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孩子学习不行时,家长却更多的是抱怨和指责,很少反思自己的过错!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赏识教育结尾段落

赏识教育结尾段落摘要:一、赏识教育的概念与重要性1.赏识教育的定义2.对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3.对教育体制的积极影响二、赏识教育在实际教育中的应用1.教师在课堂中的实践2.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3.社会对赏识教育的推广和认可三、赏识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1.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2.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3.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和方向四、结论:赏识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2.激发学生的潜能3.助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正文:赏识教育是一种以肯定、激励和赞美为核心的教育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在当今社会,赏识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对于学生的成长、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赏识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教师的赏识和鼓励,学生能够建立起自信心,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
此外,赏识教育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不断挑战自我,努力实现更高的目标。
同时,赏识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使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共同进步。
其次,赏识教育对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具有积极影响。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分数和排名往往是衡量学生优劣的重要标准,这导致了许多学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而赏识教育则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因此,推广赏识教育有助于教育体制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更好地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然而,赏识教育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使得许多教育者和家长难以接受赏识教育的理念。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加大对赏识教育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其优点和价值。
其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也制约了赏识教育的推广。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关注这一问题,努力为所有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总之,赏识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激发学生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对赏识教育的理解及如何实施

对赏识教育的理解及如何实施
赏识教育是指通过肯定、赏识与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使其发展潜能并取得良好学习成绩的教育方式。
首先,赏识教育的核心在于肯定和赞扬学生的努力和成就。
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发现他们所做的努力,并真诚地给予肯定和赞扬。
这可以通过口头上的赞扬、写下表扬的字条,或者组织一些赞扬学生的活动来实施。
其次,赏识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性。
每个学生都拥有独特的优点和潜能,教师应该尊重和认可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可以通过设置个性化的学习目标,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和方式,或者利用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实施赏识教育需要与家长积极合作。
家长是学生成长的支持者和指导者,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非常重要。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与家长共同讨论如何支持学生发展,给予学生充分的赞扬和鼓励。
最后,赏识教育要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教师应该努力创造一个开放、和谐、互相尊重的教育环境。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开展有趣的互动活动,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特长。
在学校中,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总之,赏识教育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方式,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实施赏识教育需要教师、家
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积极、关爱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教师如何进行赏识教育

教师如何进行赏识教育引言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和开拓者。
而赏识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举止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增强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一种方法。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教师如何进行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的概念赏识教育是一种通过赞赏和认可,激发学生自身潜能的方法,是一种以肯定和尊重为核心的教育方式。
它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优点、长处和潜力,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究其最终目的是通过赏识教育激发学生充满自信,积极进取,成就所愿。
教师如何进行赏识教育1. 关注学生的表现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尽可能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比如学生完成作业的认真程度、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总结发言的准确性等等。
教师可以通过口头表扬、书写评语等方式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赞赏和认可,激发他们充满自信。
2. 传递积极信息教师应该试着通过日常的交流和言行举止传达积极的信息,如经常用积极的语气和鼓励的措辞与学生沟通,或者在学生在其他方面做出了努力,也应该及时表达肯定和赞美之词。
3.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赏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自主意识,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认可自己的优势,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尝试进行自我提升。
例如,对于学生在某个方面表现出卓越成绩的一个组织者,教师可以邀请他或她组织一次活动,培养其领导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总结赏识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举止的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表现,传递积极信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等方式进行赏识教育。
在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发挥自己的指导引导作用,并在学生身上发现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天赋特长,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自主意识。
赏识教育

小学生赏识教育李玉仙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其中一种形式——赏识教育逐渐被社会甚至不少的家庭所认可。
教师也坚持将赏识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去。
运用得当的时候,学生将会有很大的进步。
孩子一开始的时候天赋都是基本相同的,但最后却会有着不同的成就,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师要懂得发现孩子的潜能,懂得赏识孩子。
一、述论赏识教育(一)赏识教育的含义及其特点1、赏识教育的含义“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是赏识孩子行为的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人性中本质的需求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
”2、赏识教育的特点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相反的批评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
不是好孩子应该赏识,所有的孩子都需要。
孩子是脆弱的,敏感的。
适当的赏识是一种正确的爱,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和赞美。
(二)赏识教育的原则赏识教育有六大原则,分别是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
前三个原则好比是每个孩子精神生命所需的阳光、空气和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
作为家长没有任何理由剥夺孩子应有的权利。
后三个原则则告诉家长怎样去赏识孩子,扬长避短,利于生命的成长。
信任:相信我能行,我很棒!尊重:我贪玩满身脏兮兮的,但我是少先队员,我懂得回家洗的!理解:请不要随便说我笨,这道题对我来说真的很难!激励:忽然间,我能顺利完成作业了,我竟然没有察觉到这是因为他的激励。
宽容:她装着不知道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
提醒:这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呢!二、小学生赏识教育的现状有研究表明,近乎一半的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赏识,99%的学生认为老师是基本理解他们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两个人,一个是周婷婷。
她生于1980年。
出生后因一次感冒发烧导致双耳失聪。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从小双耳失聪的孩子,三岁半在亲人教育下,开口说话并学习认字,六岁认识了两千多汉字,进入普通小学读书,就读正常小学后连跳两级,八岁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千位数字,打破当时世界吉尼斯纪录,十一岁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之一,十三岁被评为“全国残疾十佳少年”之一,十六岁被保送入辽宁师范大学,周婷婷成为中国第一个“聋人少年大学生”,十七岁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二十二岁被选为首届“海内外十大时代女性人物”之一,二十三岁在美国获得硕士学位,二十四岁考入波士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那么,她的成功靠的是什么呢?当然这里面少不了她坚强的意志,可又是谁能让他如此坚强的面对生活呢?那就是她的普通而又伟大的父亲——周弘。
周弘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他以自己无限的父爱,帮助女儿走出了残疾的阴影,将双耳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中国式的海伦·凯勒,让女儿走上了一条超越身边所有健全同龄人的辉煌道路。
周弘成功的关键,是他在探索女儿教育方法的过程中,找到了“赏识教育法”这一教育的瑰宝。
用“赏识教育法”教育出来的孩子,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并将这种乐趣自动地转化为继续学习的无穷动力;缺点在不知不觉中变小消失;从人格受到尊重;自信心十足,独立能力强,到将来成才,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赏识教育呢?周弘说:“赏识就是看得起,士可杀不可辱!赏识其实就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不要问人生有多少缺点,而要问有没有优点,哪怕满身缺点,只要有一个优点,就尽量发挥它,然后让这些星星之火,通过我们做家长的小题大作,无限夸张,使其成为燎原之势。
”我们来看周弘是怎样赏识自己的孩子的:婷婷第一次做应用题时,十道只做对了一道。
也许这时候有的家长巴掌就过去了。
而周弘没有。
错的地方不打×,对的地方打了一个大大的勾。
然后发自肺腑地对她说:‘婷婷,你太了不起了!第一次做应用题十道就对了一道,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碰都不敢碰哎。
’小婷婷听了这话,自豪极了,越来越爱做,一次比一次对的多,升初中考试,数学考了99分。
还有一次周弘无意中发现:周婷婷和海伦·凯勒(一岁半时盲聋残疾,会说五种语言)的生日差两天。
他就兴奋地告诉婷婷:孩子,老爸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你是超人海伦凯勒的转世,你比她整整晚出生100年,婷婷说:“老爸撒谎,她是1880年6月27日,我是6月29日,比她晚两天。
”周弘说:“宝贝,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你妈生你的时候难产,海伦是顺产。
”婷婷瞪大眼睛问:“老爸,真的吗?我可以像她那样厉害吗?”当然。
从那以后,周婷婷时时以伟人自居,严格要求自己,后来真的成为像海伦凯勒一样的女强人。
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周弘在教育孩子时选择的是尊重孩子,把孩子身上的优点无限夸大,让孩子找到自信,找到努力方向。
这就是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一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奥秘在于承认差异、允许失败,从错误中找出优点。
举个例子:在孩子学说话时,家长就承认差异。
说话早的孩子行,说话迟的孩子也行,不仅承认差异,而且欣赏差异。
在孩子学走路时,家长同样能允许失败。
孩子不小心跌跤后,会遇到家长的斥责吗?世上有没有这种事?绝对没有。
孩子学走路时,哪怕跌十次跤,一百次跤,一千次跤,家长都会鼓励孩子站起来。
一天中午,蒋湘渝老师接到了儿子的电话——“老爸,我数学和物理考砸了!”儿子怯怯地说道。
听到这个消息,一般的家长很可能回答:“你怎么会这么大意?以后要细心点!”“这次得好好总结,下次要考好些!”但蒋湘渝老师非常有智慧,他的回应是三个字:“太好了!”考砸了,怎么还是“太好了”呢?儿子大惑不解。
蒋老师对儿子解释:“儿子啊,考试不就是检验你这段时间学习的效果,帮助你发现学习上有哪些薄弱的环节和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吗?只要好好的总结,下次一定考得更好,取得优异的成绩。
”儿子后悔地说:“老爸,其实数学本该考得不错的,但是有一道题卡住了,想了十多分钟……”“儿子,这次的教训就是宝贝啊!总结经验,逐步提升,下次一定考得更好!”儿子继续倾诉:“数学考完后,我纠结地想着考题,跟同学比对答案,结果搞得心情很差,考物理的时候完全不在状态……”“儿子,从此以后,考完的科目不要再去想它……”儿子对爸爸掏出了心里话,整个人轻松多了,学习的劲头也上来了。
放学后,儿子回到家,蒋老师兴冲冲地说:“儿子,咱们原来说好了,你考完试爸爸请你看电影。
走,咱们现在就去!”哪知道儿子却说:“老爸,今天晚上我哪儿也不去了!”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足足写了三页纸的考试总结。
问题背后是宝藏。
蒋老师的包容和理解,诱发了孩子学习的动力,促使孩子反思总结。
期末考试,孩子考了全班前五名。
试想,如果孩子考砸之后,父亲采取的态度是指责、抱怨和唠叨,那我们很有可能就把宝藏全扔了。
作为家长,周弘用赏识教育法,让双儿失聪的女儿走向成功,成为中国式的海伦凯勒。
作为老师,我们能不能用赏识教育让我们的学生走向成功?赏识教育在教学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一、赏识教育可以让学生看到自我价值,树立自信心和远大理想。
人需要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建立起对自己的认识。
在人的本性中,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尤其是学生,他们的知识粗浅,意志脆弱,但又极力地想表现自我,想得到别人的承认。
他们的一些想法不可避免的带有幼稚性和不成熟性。
如果此时教师过分地去求全责备,不支持、不信任,甚至蔑视,会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不是成大才的料子。
反过来,如果我们都以赏识的眼光和态度去对待他们,从积极的方面去肯定他们的成绩和进步,则可使他们看到自我的价值,从而向更高的目标去努力。
一句话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
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在就读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
一天,当他从又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小学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
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
小罗尔斯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是真实的。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
罗尔斯的衣服不再粘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
在此后的 40 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
51 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
对罗尔斯而言,校长的一句话,无疑给他树立了一个人生目标,指引着他向那个终极目标努力奋斗。
校长保罗的引导和鼓励挽救了罗尔斯,成就了一位州长。
对老师而言,应认真而有爱心地对待每个学生,你是忽视、轻视学生,还是重视、赏识学生,将意味着你是毁掉一个人,还是成就一个人。
二、赏识教育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
有这样一名英语教师,他曾在他所教的两个班级采取不同的措施让学生记单词。
甲班每天花10分钟默写英语单词,写错的每人罚抄30遍;乙班每天进行男女生默写单词对抗赛,默写最多的人可评为本周最佳记忆能手; 不到两个星期,两个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出现了很大的差别:甲班同学都在应付式地记忆,为了怕罚,有人甚至在默写时偷偷地查单词表或抄袭;而乙班同学个个在暗中较着劲儿,课间也自动地相互背单词。
不要说是学生,我们成年人又有哪个不想被领导、被别人赏识呢?三、赏识教育能使学生优势互补学生的个性有差异,学生的闪光点也不相同,教师对学生闪光点的赏识会引起周围许多同学的注意,她们会喜欢这个闪光点,从而模仿着学习。
社会心理研究认为,人们普遍愿意模仿学习他们喜欢、爱戴的人,学生更是如此。
由于同学间的互相学习、互相感染,使同学逐渐形成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四、赏识教育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开拓型人才。
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教育的目标不再是知识型的、刻板式的人才,而是创新式的、开拓型的人才。
如果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一味地要求学生循规蹈矩,教条式的接受知识,这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而要培养有创见的,有个性的有用之才,赏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对学生的不同见解,不同的解题方法大加鼓励,大加赞赏;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甚至反对意见,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养成积极思维,努力创新的优良品质,逐步成长为开拓型人才。
三、如何实施赏识教育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怎样去赏识学生,使他们走向成功呢?1、善于表扬学生,给学生以自信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能行”的心态中觉醒。
所以教师要注重激励的作用,善于表扬,就意味着会赢得教育上的主动权。
教师应该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优点,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才能,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例如有些孩子思考能力欠佳,但动手能力很強。
而且学生总是想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这种愿望会比社会上的其他人更强烈。
而教师的每一次表扬不但鼓舞了学生,也巩固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或许我们都已耳熟能详:一次,陶行知先生看到一名男生用小石块砸同学,便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谈话。
陶行知简单了解了一下情况后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
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来,并且一直在这里等我。
”男同学犹豫着接过糖。
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也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砸人时,你立刻停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
”男同学吃惊地瞪大眼睛。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给他:“我调查过了,你用小石块砸那个同学,是因为他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同学,这说明你有正义感。
”这时男同学感动地流着泪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该砸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你能够主动认错,应该再得到一块糖。
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接受了。
”陶行知先生对学生“打架事件”的处理,正是抓住了学生行为中的积极因素,尊重学生的人格,采用“赏识”的策略使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
2.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热爱学生,赏识学生的具体表现,这里的尊重学生包含二层意思。
其一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师生应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的人,也许教师一句无意的“你怎么这么愚蠢”,“你这饭桶”。
将给学生心灵带来无尽的创伤,甚至影响到学生今后的成材。
学生是人,是人就有人的自尊;因而教师不能歧视任何一位学生,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