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法定传染病种类

合集下载

法定传染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法定传染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法定传染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3〕28号相关规定,现就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调整事宜通知如下。

一、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二、地方各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人感染H7N9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种管理调整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病种调整工作要求,科室自行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切实做好上述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三、各科室要加强对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工作,重点培训《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标准》及《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技术文件,切实提高医务人员对相关传染病诊断报告水平。

要规范开展救治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到目前为止我国法定传染病共分三类39种,其具体分类如下: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梅毒、Ⅱ期梅毒、Ⅲ期梅毒、胎传梅毒、隐性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甲型H1NI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最新传染病分类标准

最新传染病分类标准

最新传染病分类标准传染病是指能够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它们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对传染病进行监测、预防和控制,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最新的传染病分类标准,以便更准确地识别和响应不同类型的传染病。

这些分类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并对传染病防控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根据最新的传染病分类标准,传染病可以分为四类,A类传染病、B类传染病、C类传染病和未分类传染病。

每一类传染病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应对措施。

A类传染病是指对公共卫生构成最严重威胁的传染病,通常具有高传染性和高致病性。

这类传染病可能会引起大规模的疫情并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例如,埃博拉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都属于A类传染病。

对于这类传染病,需要立即采取紧急的控制措施,包括隔离患者、追踪接触者、加强卫生监测等。

B类传染病是指对公共卫生构成较严重威胁的传染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和致病性。

这类传染病可能引起局部疫情,并对特定人群造成较大危害。

例如,流感、登革热等都属于B类传染病。

对于这类传染病,需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包括加强疫情监测、提高人群免疫力、加强医疗救治等。

C类传染病是指对公共卫生构成一定威胁的传染病,传染性和致病性相对较低。

这类传染病通常引起局部散发病例,对公共卫生安全影响较小。

例如,疟疾、霍乱等都属于C类传染病。

对于这类传染病,需要进行常规监测和控制,防止疫情扩散,并加强公众健康教育。

此外,未分类传染病是指暂时未被归类到A、B、C类的传染病,通常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对于这类传染病,需要加强监测和研究,及时确定其传播特点和危害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总的来说,最新的传染病分类标准为传染病的监测、预防和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准确分类传染病,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传染病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威胁。

因此,各国和地区应当密切关注最新的传染病分类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最新传染病分类标准

最新传染病分类标准

最新传染病分类标准传染病是指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分类标准一直是医学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不断地随着疾病特点和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而进行更新和完善。

最新的传染病分类标准将传染病分为四大类,A类传染病、B类传染病、C类传染病和未明确分类的传染病。

A类传染病是指对人类健康具有严重威胁,易于在人群中传播的传染病。

这类传染病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病情严重,对社会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例如,埃博拉病毒感染、新型流感等都属于A类传染病。

针对这类传染病,需要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加强监测和防控工作,以防止疫情的扩散和流行。

B类传染病是指对人类健康具有一定威胁,传播能力较强的传染病。

这类传染病的特点是传播速度较快,病情较为严重,对社会公共卫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例如,登革热、霍乱等都属于B类传染病。

针对这类传染病,需要加强监测和防控工作,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遏制疫情的蔓延。

C类传染病是指对人类健康具有一定威胁,传播能力较弱的传染病。

这类传染病的特点是传播速度较慢,病情相对较轻,但仍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例如,麻疹、水痘等都属于C类传染病。

针对这类传染病,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和治疗患者,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

未明确分类的传染病是指目前尚未明确归类的传染病。

这类传染病可能是新发现的疾病,也可能是已知疾病的变种或突变体。

针对这类传染病,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及时进行病原鉴定和分类,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防止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总之,最新的传染病分类标准为我们提供了更清晰、更科学的分类体系,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最新的传染病分类标准,及时了解各类传染病的特点和防控措施,共同努力,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

我国的法定传染病有哪些?

我国的法定传染病有哪些?

我国的法定传染病种类及其预防措施宣传一、我国法定传染病的种类《传染病防治法》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的39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危害程度,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传染病(2类)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类)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

丙类传染病(11类)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2008年5月2日新增手足口病为丙类传染病。

二、几种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一)艾滋病:所谓艾滋病(AIDS)是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简称,即“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艾滋病是由艾滋病毒所引起的,艾滋病毒又称为人类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

人类天生具有免疫功能,当细菌、病毒等侵入人体时,在免疫功能正常运作下,就算生病了也能治愈。

然而,HIV所攻击的正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T4淋巴细胞,致使人体丧失抵抗能力,不能与那些对生命有威胁的病菌战斗,从而使人体发生多种极为少见的、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感染者死亡!HIV的传播途径只有三个:·同HI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接受了被HIV污染的血液·被感染的母亲传染给未出生的婴儿艾滋病的预防措施:1)避免与患者、疑似者及高发病率者发生性接触;2)不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3)不接受患者、疑似者及高发病率者献血;4)避免应用境外生产的血液制品;5)防止口、眼、鼻、粘膜与可疑感染物接触;6)对艾滋病病人的标本、污染物、排泄物进行彻底的终未消毒处理。

我国法定传染病的种类

我国法定传染病的种类

我国法定传染病的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简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三类37种。

甲类2种,包括: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5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雪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碳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百日咳、白喉、新生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钩端螺旋体病、雪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0种,包括: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诊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传染病流行过程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传染病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传播,主要传播途径有空气、水、食物、接触、媒介节肢动物以及医源性传播等。

人群易感是指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冬春季好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水痘、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猩红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新病种。

这些传染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是病原体通过呼吸道的排泄物(飞沫等)传播的。

冬春季寒冷,学生在外边活动减少,多集中在教室内,这更增加了传染机会。

为了御寒,习惯把门窗关得很严,室内外的空气很难交换,空气相对静止的室内,带有病菌、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学生在教室时间长,空气不新鲜,自然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

另外,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这也是容易得病的一个原因。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1、坚持晨检制度,发现病例,及时隔离,环境消毒,疫情上报。

最新传染病上报种类

最新传染病上报种类

最新传染病上报种类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共2种。

乙类传染病共26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4],共11种。

其它法定传染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水痘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肝吸虫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姜虫病森林脑病结核性
胸膜炎人感染猪链球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不明原因肺炎。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
最近天气转热,各种传染病发病率高,望各科医生如发现以上病种,要及时填好床染病报告卡,上报医务科。

医务科将会在每天所有科室门诊调出诊断病例,如发现有漏报、不报。

将会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本院有关规章制度处理。

滨海医院医务科
2019.4.9。

传染病分类(最新版)

传染病分类(最新版)

传染病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中国目前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3类,其中甲类2种、乙类28种,丙类11种,共41种。

一、甲类1、鼠疫鼠疫(plague)是鼠疫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多借由鼠蚤传播。

鼠疫存在于疫源地的野生啮齿动物中,是一种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

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三次大流行,自1992年全世界报告发生人间鼠疫的国家有巴西、中国、马达加斯加、蒙古、缅甸、秘鲁、美国、越南及扎伊尔共9个国家,发病总数共1582例,病人大多集中在非洲。

2、霍乱霍乱是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由O1血清群和O139 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

19 世纪初至今已引起7次世界性大流行。

近些年来,全球霍乱,尤其是在非洲、南美洲和亚洲,流行更趋严峻。

二、乙类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以下简称新冠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新冠病毒属β属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性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源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

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国内外流行优势毒株,其潜伏期缩短,多为2-4天,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致病力减弱,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2、猴痘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

其既往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病死率为1%-10%,2022年1月以来,全球共有111个国家和地区向世卫组织报告了超过8.7万例猴痘病例,死亡病例达到140例。

2022年7月23日WHO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3年5月12日WHO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法定40种传染病诊断标准

法定40种传染病诊断标准

法定40种传染病诊断标准毫无疑问,传染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促进社会稳定,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法定40种传染病诊断标准,以期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这些疾病以及如何进行诊断。

1.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

诊断标准通常包括临床表现、病毒学检测、免疫学检测等。

2.传染性腹泻:主要包括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等。

诊断标准通常包括临床症状、病原学检测等。

3.痢疾:主要通过病原学检测来确定诊断。

4.肺结核:主要通过临床表现、X线检测、病原学检测等来确定诊断。

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测等来确定诊断。

6.乙脑: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测等来确定诊断。

7.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等来确定诊断。

8.百日咳: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测等来确定诊断。

9.传染性红斑: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测等来确定诊断。

10.麻风病: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测等来确定诊断。

11.传染性出血热: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测等来确定诊断。

12.病毒性出血热: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测等来确定诊断。

13.腮腺炎: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测等来确定诊断。

14.破伤风: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等来确定诊断。

15.疟疾: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测等来确定诊断。

16.斑疹伤寒: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测等来确定诊断。

17.流行性斑疹伤寒: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测等来确定诊断。

18.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测等来确定诊断。

19.人感染禽流感: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测等来确定诊断。

定诊断。

21.中东呼吸综合征: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测等来确定诊断。

2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测等来确定诊断。

23.腺鼠疫: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等来确定诊断。

24.霍乱: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测等来确定诊断。

传染病种类及报告时限

传染病种类及报告时限

传染病种类及报告时限一、目的为了使医务人员能掌握国家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种类和要求,按要求及时上报传染病疫情。

二、范围适用于全院医务人员。

三、职责1、医护人员:首诊医生发现法定的39种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在规定时限内按要求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报。

2、科室负责人:负责科室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

3、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收集、核对传染病疫情卡,并在规定时限内进行网络直报。

四、标准(一)法定传染病的种类(39种)1、甲类:2种(鼠疫霍乱)2、乙类: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甲型H1N1流感。

3、丙类 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二)计划免疫相关性疾病1、 AFP病例:14种(15岁以下,含15岁)①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②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③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④多神经病(药物性、有毒物质引起、原因不明性),⑤神经根炎,⑥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部肌药物注射后),⑦单神经炎,⑧神经根和神经丛炎,⑨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高钾、正常钾软瘫和家族性周期性麻痹)⑩肌病(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⑾急性多发性肌炎,⑿肉毒中毒,⒀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⒁短暂性肢体麻痹。

我国非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简介3

我国非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简介3

我国非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简介3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我国目前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3类,共40种。

此外,还包括国家卫健委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开展应急监测报告的其他传染病。

一、《传染病防治法》要求报告的法定传染病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

”二、非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简介10. 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的最常见病原体。

诺如病毒分为5个基因组,可感染人的有GⅠ, GⅡ, GⅣ三组,每组有多个基因亚型。

每隔几年就会出现新变异株,并引起全球性胃肠炎的流行。

诺如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等。

虽然传染性较强,但病程较短,预后良好。

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多在冬季暴发流行。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或气溶胶传播,常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医院、工厂及社区等场所引起暴发疫情。

该病毒具有潜伏期短、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传播途径多样、感染剂量低的特点,因此很容易在人群间造成传播。

我国法定传染病的种类

我国法定传染病的种类

我国法定传染病的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简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三类39种。

甲类2种,包括: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雪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碳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百日咳、白喉、新生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钩端螺旋体病、雪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1种,包括: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诊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

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

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

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法定报告传染病传染病种类

法定报告传染病传染病种类

法定报告传染病传染病种类
一、甲类传染病:2种
鼠疫、霍乱。

二、乙类传染病:26种
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三、丙类传染病:11种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诊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

风疹
总结词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 病,症状较轻,但传染性强。
详细描述
风疹患者通常出现低热、头痛、肌肉 疼痛、咳嗽等症状,皮肤可出现细小 、红色斑丘疹。治疗主要为休息和补 充维生素等对症治疗。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总结词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又 称为“红眼病”。
详细描述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总结词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是由莫氏立克次体和普氏立 克次体引起的传染病,分别引起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 伤寒。
详细描述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患者可出现高热、头痛、肌肉 疼痛、皮疹等症状。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和休息,患者 需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
黑热病
总结词
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主要侵犯内脏器官。
04
预防:加强疫区管理,控制鼠疫菌传播,积极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提 高群众卫生意识。
霍乱
01 02 03 04
病原体:霍乱弧菌
传播途径: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经口摄入,也可经污染鱼、虾等水 产品引起传播。
症状:剧烈的腹泻、呕吐,以及由此引起的脱水、肌肉痉挛,严重者 导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
预防: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改善卫生设施,对病人及疑似病人及时 隔离治疗,并对其排泄物、接触过的物品等进行卫生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
汇报人: 2023-12-12
目录
• 甲类传染病 • 乙类传染病 • 丙类传染病
01
甲类传染病
鼠疫
01
病原体:鼠疫杆菌
02
传播途径:通过鼠疫感染者、病鼠和其他啮齿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 (如粪、尿等)及尸体等,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感染。

2024年我国法定传染病种类41种

2024年我国法定传染病种类41种

3.丙类传染病(11种) 流行性感冒(含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 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风病、感染性腹泻、斑 疹伤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包虫病(棘球蚴 病)、丝虫病、黑热病。
二、乙类甲管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
谢谢大家!
2024年我国法定传染病种类 共41种
一、传染病的分类 目前共41种,甲(2种)、乙(28种)、丙(11种) 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28种) 新生儿破伤风、麻疹、布鲁菌病、百日咳、钩端螺 旋体病、 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结核、梅毒、伤寒和副伤寒、白 喉、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登革热、淋病、艾滋病、炭 疽、新冠肺炎、猴痘、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

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一)2024

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一)2024

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一)引言概述: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是指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的诊断和报告标准进行规定,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和防控传染病的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的一些基本概念、分类以及相关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一、法定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1. 法定传染病的定义- 将具有明确的传播性质和危害性,需要进行诊断和报告的疾病称为法定传染病。

- 法定传染病通常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

2. 法定传染病的分类- 根据传染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途径,法定传染病可分为甲类和乙类。

- 甲类法定传染病包括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严重传染病,如鼠疫、霍乱等。

- 乙类法定传染病包括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如流感、手足口病等。

二、法定传染病的诊断标准与要求1. 临床诊断标准- 法定传染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主要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史等因素进行判断。

- 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表现需要符合相应的传染病特征,如发热、呼吸道症状等。

2. 实验室诊断标准- 实验室诊断标准主要基于对病原体的检测和鉴定。

- 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病原体分离培养、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等。

3. 报告要求与流程- 对于发现的疑似或确诊的法定传染病病例,医疗机构有义务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 报告内容包括病例基本信息、传染病诊断结果和病例流行情况等。

4. 隔离与治疗措施- 对于诊断为法定传染病的病例,需要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以避免病原体的传播。

- 患者需接受规范的治疗,同时密切接触者也需要尽快进行筛查和治疗。

5. 舆论监管与信息公开- 法定传染病疫情的公开和传播需要受到相应的舆论监管,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相关部门需要及时发布法定传染病的疫情信息,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总结: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是对传染病进行诊断和报告的准则,对保障公众的健康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在诊断标准与要求方面,临床和实验室的诊断方法起着关键作用,报告要求和流程需要严格遵守。

传染病种类及上报时限

传染病种类及上报时限

传染病分类:目前法定传染性疾病共有39种。

甲类传染病2类: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传染病疫情上报时限
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传染病的分类

传染病的分类

传染病分类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传染病危害程度与应采取监督、监测、管理措施,参照国际上统一分类标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37种急性与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

甲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对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时限,对病人、病原携带者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处理等,均强制执行。

乙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与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与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3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

对此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与防治方案进行预防与控制。

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与甲型H1N1流感这四种传染病虽被纳入乙类,但可直接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乙类二十六种传染病破麻布,百钩悬;(破伤风、麻疹、布鲁氏菌病、百日咳、钩端螺旋体)飞禽集合吸脑肝。

(非典、禽流感、流脑脊髓膜炎、结核、血吸虫、乙脑、乙肝)灰犬热,红梅寒,(脊髓灰质炎、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猩红热、梅毒、伤寒、副伤寒)白米登临艾滋坛。

(白喉、阿米巴痢疾与细菌性痢疾、登革热、淋病、AIDS、炭疽)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与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与阿米巴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以外感染性腹泻病。

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已将手足口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法定传染病有多少种,分为几类(一)

法定传染病有多少种,分为几类(一)

法定传染病有多少种,分为几类(一)引言:法定传染病是指依据各国法律规定,必须向政府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和防治的传染病。

法定传染病的种类和分类标准因国家而异。

本文将介绍传染病的分类和种类。

正文:一、按传染源分类1. 嗜人性传染病:主要由人作为传染源,例如流感、麻疹等。

2. 嗜兽性传染病:主要由动物作为传染源,例如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等。

3. 嗜虫性传染病:主要由昆虫和寄生虫作为传染源,例如疟疾、登革热等。

二、按传播途径分类1. 空气传播传染病:通过空气中的飞沫、飘尘或尘埃传播,例如肺结核、麻疹等。

2. 接触传染病: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源或接触携带病原体的物体传播,例如COVID-19、霍乱等。

3. 食物水源传染病:通过食物或水源中的病原体传播,例如肠道传染病、痢疾等。

4. 虫媒传染病:通过昆虫或寄生虫媒介传播,例如疟疾、蚊媒传染病等。

三、按传染的严重程度分类1. 甲类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传播速度快,病例发展严重且有较高死亡率,例如鼠疫、埃博拉病毒等。

2. 乙类传染病:对人类健康有较大威胁,传播速度较快,病例发展严重但死亡率相对较低,例如HIV/AIDS、霍乱等。

3. 丙类传染病:对人类健康有一定威胁,传播速度适中,病例发展一般但死亡率相对较低,例如流感、肺结核等。

4. 丁类传染病:对人类健康有较小威胁,传播速度较慢,病例发展轻微或无症状,例如普通感冒、水痘等。

四、按控制措施分类1. A类传染病:需要采取强制隔离和强制治疗的传染病,例如麻麻风病、埃博拉病毒等。

2. B类传染病:需要采取强制隔离或强制治疗的传染病,例如狂犬病、肺结核等。

3. C类传染病:需要采取一般的隔离和治疗措施的传染病,例如流感、腮腺炎等。

五、按报告和监测要求分类1. 甲类传染病:需要即时报告并进行紧急监测的传染病,例如新冠肺炎、鼠疫等。

2. 乙类传染病:需要每日报告并进行常规监测的传染病,例如霍乱、艾滋病等。

3. 丙类传染病:需要每周报告并进行定期监测的传染病,例如结核病、疟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法定传染病种类
(40种)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7种):2019新型冠状病毒(新加)(甲类管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类管理)、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甲类管理)、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包括甲型HINI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传染病报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栏项包括:
1、尖锐湿疣
2、生殖器疱疹
3、水痘
4、肝吸虫病
5、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6、姜虫病
7、森林脑炎
8、结核性胸膜炎
9、人感染猪链球菌
10、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11、不明原因肺炎
12、不明原因
1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
14、其他
以上种疾病请填入传染病报告卡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栏
传染病报告时限: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以及其他暴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以及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疫情时,接诊医生诊断后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电话)向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注: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4月30日发布2009年第8号公告,明确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附:
按照国家cdc需求传报卡新增加的必填项与逻辑校验如下:
1、14岁以下患儿家长的姓名、联系电话设为必填项。

2、学生、幼托儿童、工人、干部职员、民工等职业相对应的工作单位设为必填项,其中学生、幼托儿童工作单位填写其所在的学校或托幼机构、民工填写其所工作的工地或建筑队。

3、病例“诊断时间”的小时设为必填项。

4、填卡医生设为必填项。

5、只有病种是HIV时病例分类才能选择阳性监测,别的病种不允许选择阳性检测。

6、增加“报告病种”与“病例分类”间的逻辑校验:“梅毒”的病例分类只能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淋病”的病例分类只能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尖锐湿疣”的病例分类只能为“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生殖器疱疹”的病例分类只能为“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病例分类只能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和“病原携带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