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的探索

合集下载

黔东南苗族水鼓舞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黔东南苗族水鼓舞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黔东南苗族水鼓舞的现状与发展研究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文化的发展逐渐有了趋同。

传统文化在新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空间中,该如何应对现代文化的挑战而保持自己的活力?这是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需现实面对的一个问题。

苗族水鼓舞不仅是当地人们的历史文化记忆,更是他们当下的现实生活,是他们的精神家园,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黔东南苗族水鼓舞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发展之路?这又值得我们去探究思考。

一、黔东南苗族水鼓舞简述苗族水鼓舞是苗族人民于干旱之年向天求雨的一种传统舞蹈,现主要流传于黔东南剑河县革东镇大稿午村,其主要目的是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村寨平安。

水鼓舞依存于当地的民俗,是大稿午村水鼓节中的主要活动之一。

在水鼓节中,水鼓舞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起鼓仪式,在六月份的第一个卯日之后的第一个丑日举行,舞者以男性为主,身穿破衣旧裤、倒披蓑衣,在水泥中围鼓狂欢而舞,是“水、鼓、舞”三者相结合的一种形式;第二部分是踩水鼓舞,在第二个丑日举行,男女老少皆可参加,大家身穿盛装,在踩鼓场围鼓而舞,当地人又称“踩水鼓舞”。

苗族水鼓舞根植于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于2006年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二、黔东南苗族水鼓舞的现状大稿午村原隶属台江县,因国家“十五规划”重点水电工程——三板溪电站建设,于2003年经省政府同意划归剑河县管辖,剑河县城在革东复建,大稿午村也因此历经了由“乡中村”到“城中村”的时空跨越,成了一个城市中的乡村苗寨。

随着剑河县城在革东镇的重建,大稿午村村民的田地大多被政府征用。

人们也由此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其农耕稻作的生活方式自然不复存在。

而依赖于人以及人们生活之中的文化艺术虽然不可能突然消失,但也不可能保持原初的样式及状态,必定会发生改变。

时过境迁,如今的水鼓舞已呈现出一片新的景象。

黔东南蜡染产业生产现状探讨

黔东南蜡染产业生产现状探讨

黔东南蜡染产业生产现状探讨黔东南蜡染产业是黔东南州特有的文化产业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之一,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从历史上看,黔东南地区蜡染产业的历史已有几百年之久,而在当今的时代,黔东南蜡染产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黔东南蜡染产业的生产现状进行探讨。

一、黔东南蜡染产业的传统生产方式黔东南蜡染产业的传统生产方式主要是手工,由老一辈手艺人用手工织布、染色、书画等技术完成的。

一件作品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所以传统方式是一种非常耗时和精力的工作。

首先,蜡染的前期工作是选料,选择质量好的原材料是制作优质蜡染品的第一步。

而黔东南地区产的高质量棉花,丝绸和亚麻等自然纤维原料便成为了制作蜡染品的首选材料。

其次,手工织布,这是整个蜡染生产工序中最为复杂的环节。

织布师傅需要把织出的布匹平整,紧密,条理分明,布表和底部的线头不可以出现错位和杂乱的现象,这点要求织布师傅的技术精湛和细心的态度。

织好的布匹需要在清水中泡上几天,直至完全晾干。

然后,准备蜡和刷。

手工蜡染的花纹是用蜡染出来的,所以蜡是非常重要的材料之一。

制作上等的蜡需要经过多次筛、熬、冷却、融化等繁琐的工序才能制得。

刷上蜡后要在日晒和风干的条件下晾干。

蜡染染色是整个制作工序中最核心的步骤。

首先,根据设计的花纹,在需要染色的部位以及背面涂上蜡。

这时候,手艺人需要根据设计,将涂蜡的工具按照预定好的图案一点一点地抖动、涂刷在双面布上,尤其是要以还原度的要求为基础。

下一步是染色,要用不同颜色的染料浸泡入布之中,然后再通过晾晒的方式使染料附着在布上。

染色完成后,再脱去已经丝印蜡,该部位的颜色便固定在布上。

最后,整理和刻画。

制作完成的蜡染品需要经过还原、脱蜡、整理等多个环节,才能成为一件美丽的蜡染作品。

二、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出现由于传统生产方式非常耗费人力和时间,而现代生产方式的出现则解决了这一问题。

现代生产方式主要是将传统手工蜡染生产转化为机器化、工业化生产方式,在蜡染制造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质量和技术问题,还要满足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这样才能扩大产量,不断改进,不断发展。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2006~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遗资源禀赋及传承人谱系梳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以凯里市为州府,辖雷山、丹寨、施秉、黎平、榕江、台江、剑河、麻江、黄平、天柱、三穗、镇远、从江、锦屏、岑巩等15个县。

据统计,全州有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瑶族等32个世居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接近80%,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

(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2006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公布了四批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三批464项国家级非遗扩展项目名录,并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这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保护与科学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2013年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正式同意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设立为“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黔东南州非遗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包括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手工艺、民俗等八大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国务院先后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含扩展项目名录)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共有53项72处入选(部分项目统计见表1),居全国同级别行政单位前列。

(二)其他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黔东南是一个以苗族、侗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自治州,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黔东南州拥有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2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39人;拥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处,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8处;拥有自治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54项300处,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208项。

贵州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非遗的分类与国家级名录相比有所区别,第二批开始与国家级非遗名录分类相同。

贵州省第一批省级非遗名录共分为民间信仰、民间音乐、岁时节令、文化空间、人生礼俗等13类。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11类非遗入选省级名录,可见其非遗资源的丰富多彩。

20黔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传承工作情况

20黔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传承工作情况

黔南州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传承工作情况黔南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自治州,传统文化渊远流长,多姿多彩,文化积淀深厚,各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蕴藏着种类繁多、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资源。

传承、保护和利用好这些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发展壮大民族文化产业,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州情实际,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抓好优秀民族文化挖掘、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努力建设具有丰厚底蕴的黔南文化。

一、基本情况(一)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2005年国务院出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以来,根据国家、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关部署,我州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摸底及名录项目申报工作,共建立了10个类别涉及259个项目的国家、省、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目前,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1项、省级57项、州级75项、县级259项;有国家级项目传承人5人(水书习俗潘老平、欧海金,水族马尾绣韦桃花、宋水仙,惠水枫香染杨光成)、省级33人、州级120人、县级1200多人。

基本形成比较规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保护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居全省前列,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

经过不断的宣传和展示,我州马尾绣、牙舟陶、花灯戏、水族端节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项目知名度和对外交流水平得到提升,对于扩大黔南影响,推动黔南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二)2012年以来保护工作情况2012年以来,我州紧紧围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主要开展以下工作:1.整合资源,努力构建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调高效运转体系。

州人民政府为推动保护工作落实,2006年专门成立了以政府分管州长为主任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委员会,文化、民宗、财政、教育、体育、旅游、人事、文联等多部门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州文广局。

机构建立以来,组织开展了大量工作,各部门通力协作配合,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推进了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取得了明显成效。

从非遗”角度审视黔东南龙舟文化的传承

从非遗”角度审视黔东南龙舟文化的传承

社会力量参与推广
加强宣传教育
01
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渠道加强对黔东南龙舟文化的宣传教
育,提高公众对龙舟文化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
举办龙舟赛事
02
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举办黔东南龙舟赛事,提高龙舟运动的竞
技水平和观赏性,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
开发龙舟旅游
03
将黔东南龙舟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开发龙舟主题旅游线路和
村寨传承
在黔东南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龙舟 文化也是村寨共同的文化遗产,通 过集体活动和仪式进行传承。
学校教育
近年来,一些学校开始将龙舟文化 纳入体育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和实 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传授 龙舟技艺和文化知识。
传承人队伍建设与培训机制
传承人选拔
重视选拔具有潜力和意愿的年轻 人作为传承人,通过考核和选拔
政府层面支持措施
1 2 3
制定相关政策
政府应出台针对黔东南龙舟文化传承的专项政策 ,明确保护、传承、发展的目标和措施。
财政资金支持
加大对黔东南龙舟文化传承的财政投入,设立专 项资金,用于龙舟赛事举办、传承人培养、文化 宣传等方面。
建立传承机制
建立健全黔东南龙舟文化传承机制,包括传承人 认定、传承活动支持、传承成果展示等方面,确 保龙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社会参与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龙舟文化传承,包括企业赞助、民间组织参与、志愿者服务等,形 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的良好氛围。
教育推广
将龙舟文化纳入当地教育体系,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等途径,向青少年和广大民众普 及龙舟文化和技艺。
案例二:某传承人个人成长经历分享
01
家族传承
自幼跟随家族长辈学习龙舟制作和划龙舟技艺,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

从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的传承现状看民族文化的发展观

从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的传承现状看民族文化的发展观

从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的传承现状看民族文化的发展观从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的传承现状看民族文化的发展观传统文化是wWW.祖辈留传给后代们的丰厚遗产,它贯穿于每一个民族的历史,体现着民族的主体精神,是民族的身份象征。

现代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每一个民族都面临着自身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问题,究竟该如何发展思路决定策略。

各民族对于发展策略选择的不同,反映了他们对于文化发展思路的不同。

究竟他们现在的文化传承如何发展思路是否合理带着这个问题,5月笔者奔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针对苗族和侗族的自然生态、人文环境及民族文化传承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

本次考察选择凯里南花、雷山西江、从江岜沙三个典型苗寨以及黎平肇兴、榕江三宝两处侗寨,了解苗族、侗族的传统文化特色及民族文化的传承现状,并通过参观、访谈等方式了解当地苗侗人民的生产生活,探寻他们的民族文化发展思路。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为云贵高原东南边缘苗岭山脉向湘桂丘陵过渡地带,总面积3.03万平方公里,聚居着苗、侗、汉等33个民族。

末总人口44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81.87%。

其中苗族人近150万,占全国苗族人口的33%;侗族人口135万,占全国侗族人口的50%,是全国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被誉为世界苗族侗族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渗透,苗侗民族也同样经历着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发展问题。

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发生了碰撞,每一个民族都会有不同的反应,都会采取一定的策略与措施,苗族和侗族同样如此。

一、黔东南苗侗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1、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苗族文化除了靠口头传承外,更多是通过服饰这一独特的文化载体,反映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

因此,通过观察当地人民的着装便可在一定程度上感受他们的民族文化。

但通过在凯里市区、南花苗寨、西江千户苗寨三个地方对民众着装的考察,我并没有多么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的民族文化,更没有觉察到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与热爱,而直到岜沙才有了这种体会。

浅谈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浅谈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浅谈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和多样性的地区之一,这里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个民族的独特标志,是不可替代的文化财富。

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维护当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传统价值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保护现状和问题以及保护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了诸多丰富的传统文化形式,如唱歌、舞蹈、手工艺等。

其中以苗族、侗族的传统文化最为丰富多彩。

苗族、侗族的歌舞文化是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民族用歌声和舞蹈表达出对自然、对祖先、对生活的感悟和感情。

黔东南地区的手工艺制作技艺也非常独特,如苗族的织布、刺绣等,侗族的银饰、竹编等,这些手工艺品都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使其成为了该地区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

二、保护现状和问题随着现代化的发展,黔东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许多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包括:1. 传统技艺失传: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许多传统的手工艺技艺逐渐失传。

年轻人不愿意从事传统手工艺制作,这导致了传统技艺的断代传承。

2. 资源开发与文化传承的矛盾: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旅游开发的资源,受到了商业化的影响。

一些传统文化活动被改编和歪曲,失去了原有的纯粹性。

3. 保护体系不健全: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和专业人才。

以上问题都对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保护对策为了有效保护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1. 加强保护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动,提高当地群众和政府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增强保护意识。

2. 保护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加大对传统手工艺制作的保护和传承力度。

贵州黔南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心得

贵州黔南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心得

贵州黔南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心得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分布密集,文化生态环境保存良好。

2012年,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设立。

数年来,实验区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建设理念,致力于推动黔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保护传统村落,留住非遗生存的土壤和空间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内,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分布密集,特色鲜明,保存较为完好,是承载当地少数民族民风民俗、生产方式、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

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必须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生产生活方式,对文化生态存续良好、人文价值高的村落进行重点保护。

针对这一需要,实验区积极建立生态博物馆。

黎平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致力于对传统村落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留存。

“物质”层面主要包括普通民居和景观建筑以及与之相依连的山水环境等;“非物质”层面包含民俗节日等文化活动、文化空间,以及在相关信息资料中心,专业人士对文化价值高的典型器物进行收集、整理、修复,并运用网络、信息等数字化手段记录文化习俗等。

实验区在对传统村落进行综合环境整治的过程中,尽可能保留村寨的完整性,在不破坏建筑风貌的情况下进行修缮加固,保障当地水、电、道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人们生活的便利度与幸福感。

由于传统村落多为木质结构集中连片房屋,容易出现建筑损坏,火灾隐患大,整治工程优先进行消防改造,提高建筑防火防腐蚀能力,提高村落消防安全管控能力。

此外,实验区还制定村规民约,如《丹寨县王家村五户联保公约》《占里公约》等,对村民精神层面加强道德约束,规范村民行为。

同时,在“乡村旅游+”“非遗+扶贫”、乡村产业推动传统村落发展,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的指引下,实验区充分利用传统村落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及生态资源,打造传统村落大健康养生基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有机农业和特色农业,注重休闲、体验、观光,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浅谈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浅谈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浅谈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黔东南是中国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这个地区特别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地区的文化独特性的体现。

保护和传承黔东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谱写中国文化多样性,推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黔东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黔东南地区有着丰富的传统节日,比如“瓮灌节”、“朝阳节”等等。

这些节日既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们精神世界的反映。

保护这些传统节日,不仅是保护了当地人的精神寄托,也是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保护黔东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黔东南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这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互联系的。

当地举办的各种民族文化节、传统舞蹈表演等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从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保护黔东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当地民众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社区和一个民族的认同感的体现。

当地居民通过参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增加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对当地文化的自信心。

保护黔东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资金支持。

当地居民和社区也应该积极参与到相关保护活动中来,传承和发扬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黔东南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传承这些遗产对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增强当地民众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民众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传承。

对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的探索_0

对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的探索_0

对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的探索在现代高速发展的时代的冲击下,黔东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逐渐陷入没落,传统手工艺人生存状况举步维艰,从事传统技艺制作的人大量锐减,手工艺者在机器化的夹缝中艰难求生。

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手工制作技艺,是手艺人们智慧的结晶,传统手工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代代相传。

标签:传统工艺;发展;文化生活是一切艺术的基本源泉,经济与文化、科学技术与艺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是影响民族传统文化的因素,社会生活以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对手工艺艺术有着直接而深刻的联系,应了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

在传统手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我们把这种不断通过纯手工一步一步雕琢出来的工艺精神称为“工匠精神”,手艺人们对传统工艺追求完美和极致。

一、水族马尾绣文化发展现状水族是主要聚居在我国贵州的少数民族,自称“睢”,因发祥于睢水流域而得名,故民间有“饮睢水,成睢人”之说。

水族先辈创造了许多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特征:以水书为主要载体的独特的水族文字;独具特色的水族端节、卯节、敬霞节等节日;以丰收时节农历九月为岁首的水历;以马尾绣为代表的水族民间传统技艺;能反映水族民俗、信仰和社会生活的铜鼓文化。

在水族人们的生活习俗中,认为穿戴马尾绣的服饰,外出会一切平安、吉祥,会给自已带来祥瑞之气,用马尾绣的背扇背了小孩,孩子会避免外界一切伤害。

马尾绣因工序繁琐复杂,在水族人们心目中属极为贵重的物品。

水族的女孩从小就跟着长辈学刺绣和剪纸,一般是十岁左右开始。

但一大部分都像汉族年轻人一样因为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太学习接触马尾绣了。

马尾绣在女性服饰中的运用是最为广泛的,几乎所有的水族女性服饰上都或多或少地有马尾绣装饰图案。

三都水族服饰同侗族等少数民族服饰一样,分为盛装和便装,马尾绣比较常用在盛装上,男性服饰一般不用。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水族人民不追求过度华美,仅注重点缀美化作用。

由于马尾这种材料较难获取,工艺繁复,费工费时,通篇绣制成本十高昂,所以马尾绣纹样一般运用在衣物的边缘。

对贵州省黔东南苗族苗歌传承和发展现状的调研及思考——以凯里市

对贵州省黔东南苗族苗歌传承和发展现状的调研及思考——以凯里市

献资料收集法、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以凯里市凯棠镇为例,对贵州省黔东南苗族苗歌的传承和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总
结出其存在的多方面问题,旨在唤起黔东南苗族同胞及社会各界人士对苗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前景的关注。
【关键词】苗歌;凯棠镇;调查;现状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苗歌,是苗族人民创造的民歌。作为苗族文化的典型 代表,苗歌传唱着苗家人独特的风俗传统、道德风尚、行 为方式及情感诉求,蕴藉着苗族人民对自然、社会和人生 的审美追求,体现了苗族人民朴素的审美旨趣和美学观, 是苗族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忽视了自己的母语——苗语的传承,那么百年后的凯棠
镇,苗语会不会完全被汉化?如果苗语被汉话所取代,是
否也意味着苗歌将注定走向灭绝? 三、凯棠镇村民对苗歌喜爱及传唱程度的调查
广大人民群众对苗歌的喜爱与否是苗歌得以生存与发
展的关键。笔者对凯棠镇部分村民进行了随机的采访与调
查,得出如下数据。
表3 被调查者对苗歌喜爱及传唱程度的调查数据
从走访凯棠镇中、小学校发现,学校提倡“人人都讲
普通话”是苗语被汉化的最大因素。苗族父母为了孩子能
够更好地适应学校环境,要求孩子从小就学说普通话,而
且为了能讲好普通话,家长刻意不教孩子苗语的现象普遍
存在。由此带来的突出问题就是像凯棠镇这样99.9%为苗
族的乡镇,越来越多的苗族父母偏重于孩子的汉话教育,
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亦包括其中。因此,传承民族文化、保 护民族艺术已经刻不容缓。笔者以凯里市凯棠镇为调研目 标,意在深入了解黔东南苗族苗歌的传承和发展现状,希 望通过此次的调研结果,唤起黔东南苗族同胞及社会各界 人士对苗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前景的关注。

浅谈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浅谈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浅谈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者:吴琼龙爽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09期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黔东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同样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及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从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进行阐述,并对保护成果进行阐述,以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索政府角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黔东南州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国土面积为3.0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全州总人口的80.6%。

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如语言文化、歌舞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传统医药文化等等。

全州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总计96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80处,全州不可移动文物总量在全省排列第一。

有国家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0个、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座,省级名镇、名村6个,国际生态博物馆2个。

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53项72个保护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10项241个保护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54项300个保护点。

有国家级传承人26名、省级传承人104名、州级传承人294名、县级传承人1795名。

2009年“侗族大歌”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县(市)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有21个民族文化村寨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2012年,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命名的“中国传统村落”中,我州共276个民族村寨被列入,其中,第一批60个,第二批165个,第三批51个。

这些民族村寨各具特色,风情浓郁,极具保护和开发价值,将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区域。

浅谈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浅谈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浅谈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中国贵州省东南部,是中国苗、侗、布依等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民俗、传统技艺、表演艺术、口述传统和社会实践等形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它体现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和精神追求,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迫切的任务。

本文将从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保护措施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黔东南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地势复杂,民族众多,文化多元。

在这样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比如苗族的芦笙舞、侗族的歌舞、布依族的亲属称呼等,都是当地非常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展现出了少数民族的文化风貌和精神追求,是黔东南地区宝贵的文化财富。

在黔东南,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各民族的语言、习俗、传统都有着丰富多样的特点。

这些特点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来源,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

比如苗族的长桌宴、侗族的踩堂等,都是当地非常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加强,黔东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

在政府的支持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在黔东南地区,设立了一些传统文化保护基地,包括苗族村寨、侗族歌舞表演场所等,这些基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得到了国家级、省级的支持和资助。

苗族的芦笙舞、侗族的歌舞等项目都得到了政府的资助和保护。

这些举措为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经济支持。

尽管目前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现代化的冲击和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浅谈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浅谈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浅谈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摘要】黔东南地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些遗产对传承地方文化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概述了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价值,引起了人们对保护的重视。

接着分析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强调了其对地方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然后介绍了目前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提出了加强保护措施和社会各界参与的必要性。

最后总结了继续加强对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强调保护工作应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促进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

通过这篇文章,希望能够唤起社会对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现状、措施、社会参与、传承、发展、地方文化、繁荣。

1. 引言1.1 浅谈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黔东南地区位于中国贵州省东南部,是一个具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创造并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传说故事、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性文化财产。

保护黔东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是对当地人民文化认同感的提升和地方文化发展的推动。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遗产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和侵蚀。

黔东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

保护黔东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本文将从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保护的重要性、现状、加强保护措施以及社会各界参与保护等方面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这一重要课题的关注和重视。

通过加强对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实现地方文化的繁荣与持续。

2. 正文2.1 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传统节庆、口头传统和习俗等,是该地区宝贵的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和民族的传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生活方式。

比如苗族的侗寨建筑、侗族的芦笙舞、黔东南的苗绣等,都是其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浅谈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浅谈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浅谈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

自古以来,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就因其独特的文化传统而备受瞩目,这其中包括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地方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因此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民族传统的表演艺术、口头传统、社会实践、习俗等,它们以口头、行为、符号、图像等形式传承,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习俗仪式等内容。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丰富和多样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黔东南地区,苗族的跳花篮、侗族的芦笙音乐、锦鸡舞等皆为世人所称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体现了少数民族的智慧和勤劳,更代表了他们对自然、对生活、对人的理解和认知,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地文化保护工作的迫切需要。

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需要具体落实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需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

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力度,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保护范围、传承方式等,从制度层面上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二、加强保护机构建设和管理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多的保护资金和技术支持,培养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形成一支专业队伍,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三、加强宣传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需要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地方政府需要加大宣传传播力度,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引导社会各界尊重和关爱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参与保护工作。

四、加强保护工作的国际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国际性的工作,地方政府应当加强与国际机构、各国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先进的国际经验和理念,从全球范围内寻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推动保护工作的国际化进程。

黔东南二胡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黔东南二胡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黔东南二胡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摘要】黔东南地区二胡艺术源远流长,历经千年的发展,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其独特的演奏技艺和流派风格在音乐界独树一帜。

现今二胡艺术在面临着传承断裂和市场需求不足等挑战。

需要加强对黔东南地区二胡艺术的保护与推广,推动其朝着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前进。

只有不断传承创新,才能使黔东南二胡艺术保持生机,为中华传统音乐文化添上光彩,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艺术瑰宝。

希望黔东南地区的二胡艺术能够薪火相传,绽放更加绚丽的音乐花朵。

【关键词】黔东南、二胡艺术、传承、发展、历史沿革、演奏技艺、流派、风格、现状、挑战、未来发展、成就、音乐文化、魅力、传统、希望、宝贵、艺术瑰宝1. 引言1.1 黔东南二胡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黔东南二胡艺术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黔东南地区的重要民间艺术之一。

二胡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独特的音韵美和表现力,在黔东南地区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黔东南二胡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使命,通过代代相传,让这一优秀的艺术形式得以传承并薪火相传,从而保留并发展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黔东南地区二胡艺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融合了现代音乐元素,使其更加时尚和具有包容性。

在今天,黔东南二胡艺术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更加努力去传承与创新,才能为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增添更多的魅力。

在未来,我们期待黔东南地区的二胡艺术能够继续传承发扬,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艺术瑰宝,让其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2. 正文2.1 黔东南地区二胡艺术的历史沿革黔东南地区二胡艺术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至古代,据传最早的二胡起源于唐朝,而在黔东南地区,二胡的传入可能要迟一些。

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胡的艺术在这一地区逐渐发展壮大。

在历史上,黔东南地区曾经是贵州著名的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集地,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在这里融合交流,二胡艺术也受益于这种多元文化的影响而得以传承和发展。

20黔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传承工作情况

20黔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传承工作情况

黔南州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传承工作情况黔南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自治州,传统文化渊远流长,多姿多彩,文化积淀深厚,各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蕴藏着种类繁多、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资源。

传承、保护和利用好这些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发展壮大民族文化产业,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州情实际,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抓好优秀民族文化挖掘、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努力建设具有丰厚底蕴的黔南文化。

一、基本情况(一)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2005年国务院出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以来,根据国家、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关部署,我州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摸底及名录项目申报工作,共建立了10个类别涉及259个项目的国家、省、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目前,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1项、省级57项、州级75项、县级259项;有国家级项目传承人5人(水书习俗潘老平、欧海金,水族马尾绣韦桃花、宋水仙,惠水枫香染杨光成)、省级33人、州级120人、县级1200多人。

基本形成比较规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保护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居全省前列,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

经过不断的宣传和展示,我州马尾绣、牙舟陶、花灯戏、水族端节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项目知名度和对外交流水平得到提升,对于扩大黔南影响,推动黔南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二)2012年以来保护工作情况2012年以来,我州紧紧围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主要开展以下工作:1.整合资源,努力构建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调高效运转体系。

州人民政府为推动保护工作落实,2006年专门成立了以政府分管州长为主任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委员会,文化、民宗、财政、教育、体育、旅游、人事、文联等多部门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州文广局。

机构建立以来,组织开展了大量工作,各部门通力协作配合,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推进了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取得了明显成效。

论传统服饰手工技艺的保护与发展探析--以黔东南少数民族服饰为例

论传统服饰手工技艺的保护与发展探析--以黔东南少数民族服饰为例

县城东南部,是报京乡的中一15寨。由于自古交 通闭塞,这里保留了较为古老的生活方式,有
独特的侗语、服饰和侗族习俗。我们所到的侗
圈1
·27·
● 寨规模较小其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保存十分完 整,住在这里的人多为老人和妇女儿童,年轻的

饰 劳力则多外出打工。村寨中的年轻妇女多穿着
新 天蓝色的侗族便装,年长者多穿深蓝色的便装,
绣制的一些绣”。在这学‘物”的背后,我们
看到r民族的JJj史和文化。如(图4)所小
围4
纵览镇远、凯。}i等地区服饰手I.技艺的现状‘≠现“j这样的状态i保护意
识逐步在加强,仉缺乏褴体概念、系统化;穿着服用人群多为灿史、儿奄和印 长者;在于丁艺的继承和保护上力度小够。如镇远的尚寨,虽然n政府的人
力扶持,但看到的L不冉是原汁原味的手I披Z,这对}|后的继承和保护都
民族特点制定保护方案,势必会有一个好的前景。对于它们的保护和继承任
重道远,“发展才是硬道理”将传统的手工技艺应用当代才是对中国优秀少
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最好的诠释。
参考文献: 【1】刘必强.古朴神秘家园—黔东南民族文化村镇l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1. 【2】潘鲁生,韩青.离开锅灶端起碗——在民艺的门槛上聊天【M】.山东画报出版社。
服饰是少数民族的族徽,各民族及支系为维系民族的繁衍生息,保持民 族认同感,常以服饰作为自己的外部特征,以文化习俗为内在联系,将服饰
·26·
作为旗帜和界定氏族内婚制婚c{q范H;|的指小标志。舞卅I作为 个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存十分丰富的省份。柚KM的7l-il|r,.实践中居住神:当地的人K创造 设
到了从各地收购米I的民族服饰,风格迥异,并具特色,也有按照m场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的探索
在现代高速发展的时代的冲击下,黔东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逐渐陷入没落,传统手工艺人生存状况举步维艰,从事传统技艺制作的人大量锐减,手工艺者在机器化的夹缝中艰难求生。

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手工制作技艺,是手艺人们智慧的结晶,传统手工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代代相传。

标签:传统工艺;发展;文化
生活是一切艺术的基本源泉,经济与文化、科学技术与艺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是影响民族传统文化的因素,社会生活以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对手工艺艺术有着直接而深刻的联系,应了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

在传统手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我们把这种不断通过纯手工一步一步雕琢出来的工艺精神称为“工匠精神”,手艺人们对传统工艺追求完美和极致。

一、水族马尾绣文化发展现状
水族是主要聚居在我国贵州的少数民族,自称“睢”,因发祥于睢水流域而得名,故民间有“饮睢水,成睢人”之说。

水族先辈创造了许多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特征:以水书为主要载体的独特的水族文字;独具特色的水族端节、卯节、敬霞节等节日;以丰收时节农历九月为岁首的水历;以马尾绣为代表的水族民间传统技艺;能反映水族民俗、信仰和社会生活的铜鼓文化。

在水族人們的生活习俗中,认为穿戴马尾绣的服饰,外出会一切平安、吉祥,会给自已带来祥瑞之气,用马尾绣的背扇背了小孩,孩子会避免外界一切伤害。

马尾绣因工序繁琐复杂,在水族人们心目中属极为贵重的物品。

水族的女孩从小就跟着长辈学刺绣和剪纸,一般是十岁左右开始。

但一大部分都像汉族年轻人一样因为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太学习接触马尾绣了。

马尾绣在女性服饰中的运用是最为广泛的,几乎所有的水族女性服饰上都或多或少地有马尾绣装饰图案。

三都水族服饰同侗族等少数民族服饰一样,分为盛装和便装,马尾绣比较常用在盛装上,男性服饰一般不用。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水族人民不追求过度华美,仅注重点缀美化作用。

由于马尾这种材料较难获取,工艺繁复,费工费时,通篇绣制成本十高昂,所以马尾绣纹样一般运用在衣物的边缘。

在色彩上大胆运用红、绿、黄等鲜亮的颜色,注重色彩的协调搭配,使得图案整体呈现出融洽的视觉效果。

按水族传统的习俗,姑娘出嫁时母亲通常要将马尾绣制作的绣花鞋、背带和围腰等刺绣衣物作为女儿嫁妆。

尤其是马尾绣背带在此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母亲对女儿婚姻最好的祝福和愿望,预祝女儿婚姻美满、早生贵子。

现今在水族的婚礼中,也有部分年青人受汉文化影响,不穿马尾绣盛装而穿现代流行的礼服举行婚礼的,这是少数民族传统习俗的流变,也是人们随着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变,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的转变。

二、苗族蜡染文化发展现状
蜡染作为我国古代独特的纺织印染工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在有着“蜡染艺术之乡”之称的丹寨县,是属于黔东南地区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

丹寨苗族有很多支系,其中只有“白领苗”这一支系懂得蜡染。

别的支系不懂得使用蜡刀,但会使用猪血、牛血等进行蓝靛染。

虽然同是苗族,可是不同支系所说的苗语都不一样,无法交流,使得蜡染这门手艺的传承有了局限性。

以前的苗族人先辈在寨子里过着封闭的生活,没有自己的文字,于是用图案来代替文字记录生活与传情达意。

蜡染作为他们美化生活,托物言志,表达情感的形象化载体。

如今苗族蜡染的制作者多为妇女,大多数是没有多少文化甚至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乡村妇女,纹样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像天地日月、花鸟鱼虫,这些也成了苗族文化形态和历史载体之一。

用蜡刀沾蜡在布上作画,画好后把布浸入植物发酵的蓝靛中,反复浸染漂洗,然后高温脱蜡,整个过程都是手工操作。

三、侗族刺绣文化发展现状
侗族刺绣是集纺织、印染、剪纸、刺绣于一体的传统工艺,如今位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的榕江县,有着悠久的侗绣文化。

侗族靛染以亮布为特色,即经多次染色,染成紫红色。

涂上牛皮胶和蛋清,使其硬挺,在青石上多次以木锤捶打,直至发亮。

侗族人民信仰“万物有灵”,他们认为天地、日月、山川、河流、古树、巨石、水井、龙凤、动植物等都能够驱邪除害,服饰上的纹样就是这些内涵的外显,使其形成了以自然为美的审美心理。

由于受到地理位置以及气候等方面的影响,侗族服饰的实用功能有御寒保暖、利于活动和避免蚊虫叮咬与猛兽袭击三种;还具有再现农耕文化、标识族群认同、体现财富与社会地位、巩固伦理道德的社会功能。

除实用功能和社会功能外,侗族服饰的整体形态还符合美学原则。

精益求精的侗族刺绣的底布是侗族人自己织出来的侗布,用线也是自己纺出来的线,因此,侗家姑娘学织布要从种植棉花开始,然后纺织棉纱,直至织成侗家粗布。

受当代流行服饰的影响,侗绣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手工制作的侗绣是很耗时间和精力的,侗族刺绣传统工艺目前也在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许多传承人艰难度日,一些掌握绝活的民间艺人年事已高,甚至“人死艺亡”。

由于工艺复杂,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物力,工期长而产量少,限制了供应市场的数量,能静下心来学习传承侗绣的当地年轻人几乎没有,许多传统针法的刺绣绝活面临就此失传。

现如今,侗族刺绣打破了“母传女、婆传媳”的家传局限,刺绣艺人尽可能地将自己的技能通过“心口相传”的方式,传授给周边的妇女,让更多当地妇女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掌握一门谋生技能,不用外出打工,就可以在家中制作侗族服饰当作宣传销售。

可以说,此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侗绣面临的后继无人的困境。

结语
中国设计需要内涵,需要文化的温度,因此我们必须学习发扬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思想,从中国传统出发,对设计理念进行创新,挖掘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在传统的手工艺中注入新的思想和元素,在设计和生产方面进行创新,以包
容的心态融入现代新型材料和工艺,体现现代审美情趣,使传统艺术更容易融入大众生活。

陈梦怡,籍贯湖南,广西艺术学院硕士在读,流行服饰设计专业;
林燕宁,籍贯广西,广西艺术学院教授,流行服饰设计专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