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龄人口劳动参与、就业问题经验分析
关于低龄老人再就业问题的分析
关于低龄老人再就业问题的分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低龄老年人面临就业困境。
他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原有的工作,或者希望继续工作以增加收入、丰富生活。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对于低龄老年人再就业应该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鼓励。
这些老年人往往经验丰富、能力强,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社会经验。
如果他们愿意继续工作,不仅可以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也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和贡献。
政府和企业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再就业机会,并给予适当的培训和职业指导。
其次,需要注意保护低龄老年人的权益。
在再就业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例如身体状况不佳、与其他员工存在代沟等。
政府和企业应该采取措施,确保他们得到公平的薪资和福利待遇,避免出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的情况。
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家庭生活,尽量减少工作带来的影响和压力。
第三,低龄老年人应该合理规划自己的再就业计划。
他们需要认真思考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所在,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和行业,并通过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同时,也要注意保持身体健康、平衡工作和生活,避免因为工作而损害自己的身体和家庭。
总之,低龄老年人再就业问题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
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为这个群体提供更好的再就业机会和条件,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环境。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镇老年人再就业问题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镇老年人再就业问题研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镇老年人再就业问题研究引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老年人再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城镇老年人再就业问题涉及到人口结构、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深入探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镇老年人再就业的现状、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老年人再就业现状1.1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人就业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人就业趋势呈现出明显特征。
城镇老年人再就业率逐渐上升,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继续从事工作或再度就业。
1.2 城镇老年人再就业行业及就业形态城镇老年人再就业主要分布在服务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文化教育行业。
同时,城镇老年人再就业形态多样,除传统就业外,自主创业、兼职及灵活就业等形式也逐渐增加。
二、老年人再就业问题2.1 就业竞争压力随着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和人才流动性增大,老年人再就业面临着年轻人的竞争压力,对于一些技能相对较弱、适应能力较差的老年人而言,再就业难度较大。
2.2 求职歧视现象一些企业及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存在年龄歧视现象,对于老年求职者往往存有偏见,担心年龄过大会影响工作效率和稳定性,从而影响老年人的再就业机会。
2.3 人力资本积累不足长时间脱离劳动力市场后,一些老年人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已落后于时代发展,导致再就业时人力资本积累不足,缺乏竞争力。
三、解决办法3.1 完善再就业政策及法律法规加大政府对老年人再就业的政策支持和关怀力度,提出更多的优惠政策,加强老年人员就业权益保障,同时加强对用人单位的养老观念教育。
3.2 提升老年人求职能力建立老年人职业培训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老年人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确保老年人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3.3 鼓励创业和灵活就业推动并鼓励老年人创业,提供创业培训及金融支持,激发老年人的创业热情。
同时,提倡灵活就业,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兼职、零工等灵活就业形式,提高他们就业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老年就业现状分析报告
老年就业现状分析报告老年就业现状分析报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就业问题逐渐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本报告将从老年就业现状、影响因素和政策建议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老年就业现状1. 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人口老龄化是老年就业问题的直接原因。
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逐年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我国总人口的比例。
2. 老年就业压力增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就业压力也日益增大。
由于退休后的收入来源有限,许多老年人需要继续工作来维持生活。
然而,由于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的限制,老年人往往在就业市场上遇到困境。
3. 就业机会有限:老年人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
鉴于老年人在技能和知识方面相对滞后,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非常困难。
此外,许多工作岗位对年轻化、专业化的要求较高,缺乏对老年人的包容和关怀。
二、影响因素1. 就业观念的转变:老年人自身就业观念的转变是影响老年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去,老年人普遍认为退休后应该享受天伦之乐,而不是再次投身工作。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愿意主动参与到社会劳动中来。
2. 政策的支持和倡导:政府对老年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也是影响老年就业的关键因素。
政府可以出台各种政策措施,鼓励老年人就业。
例如,可以通过提供就业机会、提供培训和技能提升、设立福利制度等方式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就业。
三、政策建议1. 提供多样化的就业岗位:政府和企业可以共同努力,开拓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就业岗位。
可以开展针对老年人的专项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2. 加强法律法规的保护:加强老年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禁止年龄歧视现象存在,让老年人在就业市场上享受平等的机会。
3. 完善老年人的福利制度:完善老年人的福利制度,为他们提供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等福利,减轻他们经济压力,增加他们的就业动力。
《2024年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镇老年人再就业问题研究》范文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镇老年人再就业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
这一现象不仅对社会保障、医疗健康等社会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特别是在城镇地区,老年人口的增加使得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镇老年人再就业的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
二、我国城镇老年人再就业的现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城镇老年人的寿命逐渐延长,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同时,许多老年人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能,他们渴望继续参与社会活动,实现自我价值。
因此,城镇老年人再就业现象逐渐增多,成为一种新的社会趋势。
目前,我国城镇老年人的再就业主要集中在一些服务业、农业以及部分轻工业领域。
他们凭借自身的经验和技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然而,由于年龄、身体状况、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城镇老年人再就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三、城镇老年人再就业面临的问题1. 政策环境不健全。
当前,我国关于老年人再就业的政策还不够完善,缺乏系统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2. 就业歧视。
部分用人单位对老年求职者存在年龄歧视,认为他们体力、脑力不足,难以胜任工作。
3. 收入水平较低。
由于年龄和技能等因素的限制,老年人的工资水平普遍较低,难以满足其生活需求。
4.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部分老年人对再就业的顾虑源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担心再就业后无法享受应有的社会保障待遇。
四、解决城镇老年人再就业问题的策略1. 完善政策环境。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为老年人再就业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消除年龄歧视,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2. 加强技能培训。
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3. 拓展就业领域。
鼓励老年人参与社区服务、家庭服务等领域的工作,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长。
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老年人就业中国未来养老的经济参与问题
老年人就业中国未来养老的经济参与问题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人口的增加,老年人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让老年人参与经济活动,既有助于他们保持身心健康,又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成为中国未来养老的经济参与问题中的重要议题。
一、老年人就业面临的挑战目前,老年人就业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老年人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不足。
由于年龄和健康等因素的限制,许多企业在招聘时更倾向于年轻人。
其次,老年人缺乏与时俱进的技能。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许多老年人的技能已经过时,这使得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下降。
再者,社会对老年人的就业歧视普遍存在。
许多雇主认为老年人不适应现代办公环境,对于他们的就业能力持怀疑态度。
二、老年人就业的重要性老年人就业对于中国未来养老的经济参与至关重要。
首先,老年人就业可以缓解养老金负担。
随着老年人口规模的增长,养老金支出压力日益加大。
若老年人能够就业,不仅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还能为养老金制度注入新的资源。
其次,老年人就业有助于延长他们的工作寿命。
通过工作,老年人可以保持社交联系、保持身心健康,延缓衰老过程,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老年人在工作中也能够传承经验和知识,对于企业和社会发挥积极影响。
三、解决老年人就业问题的策略为了解决老年人就业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
首先,应加强老年人的培训和技能更新。
政府可通过开设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帮助老年人获得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技能。
此外,雇主也应加大对老年人的培训投入,提升他们的竞争力。
其次,应建立健全的老年人就业保障制度。
政府可以提供税收优惠和补贴等激励措施,引导企业招聘和留用老年人。
同时,应加强对雇主的监管,禁止对老年人的歧视。
最后,社会需树立尊重老年人就业的价值观念。
通过宣传报道老年人就业的成功案例和正能量,营造尊重老年人就业的社会氛围。
四、国际经验借鉴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对于解决中国老年人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日本通过推动老年人创业来促进就业。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分析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
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一个人口结构的变化,更是对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一种挑战。
本文将重点探讨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一问题。
首先,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体现在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和劳动力质量的变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力供给将逐渐减少,这将对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劳动力的减少将导致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从而推高劳动力价格。
同时,老年劳动力的参与度下降,其中一些人将选择提前退休,也会对劳动力市场造成一定压力。
此外,随着老龄人口数量的增加,在老年劳动力中存在着技能结构老化的问题,这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的质量下降。
其次,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还体现在就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服务业、医疗保健等与老年群体相关的行业迅速兴起,对于这些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将呈现增加趋势。
与此同时,传统的制造业、建筑业等对劳动力的需求可能会下降,因为这些行业更加依赖年轻且具有较高技能的劳动力。
因此,劳动力市场将面临结构性调整的挑战,需要适应老龄化的趋势。
另外,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还体现在社会保障体系和劳动力政策的调整上。
随着老年人口增多,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将面临重大压力。
政府需要适时推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以缓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
此外,劳动力政策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灵活的退休制度、职业培训等,以促进老年劳动力的就业和再就业,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然而,人口老龄化也可能带来劳动力市场的一些积极影响。
首先,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老年劳动力的智慧和经验将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他们对于某些行业和职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贡献巨大。
其次,老年人口的增多可能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例如旅游业、养老服务等,这将为劳动力市场的增长提供新的机会和动力。
人口老龄化及其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及其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首先,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参与率产生了直接的负面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常常面临身体健康问题,包括老年病、慢性疾病等。
这使得一部分老年人无法继续从事劳动工作,他们不得不提前退休或寻求轻松的兼职工作。
这就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不足,影响了整体的劳动参与率。
其次,人口老龄化也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间接的负面影响。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压力减轻,企业招聘员工的需求下降。
这就给年轻人提供了更少的就业机会和升职机会。
一方面,很多年轻人可能陷入长期的就业困境,影响了劳动参与率;另一方面,年轻人在工作中的机会和挑战减少,可能导致他们对工作的失去兴趣,提前离开劳动力市场。
但是,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参与率也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首先,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老年人的经验和技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他们可以为劳动力市场提供宝贵的人力资源,特别是在一些专业技术岗位上。
其次,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需求也在转变。
老年人更加注重健康和养老服务,这就刺激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岗位的就业增长,提高了劳动参与率。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政府和社会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照顾,降低因健康问题而影响劳动力市场参与的老年人比例。
其次,提高老年人的再就业和继续教育机会,帮助他们保持就业能力,延长劳动市场参与的年限。
同时,应加大对年轻人的职业培训和就业创业支持,提高他们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总之,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参与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老龄化对劳动参与率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也提供了一些积极的机会。
政府和社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促进全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挑战与应对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挑战与应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趋势。
在很多国家,老年人的比例都在逐渐增加,这对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首先,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挑战在于劳动力供给的减少。
随着人口老龄化,劳动人口逐渐减少,这意味着劳动力供给将减少,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缺乏合适的劳动力会导致劳动力市场短缺,企业难以招聘到足够的有竞争力的员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此外,老年人的劳动能力有限,他们在工作中可能面临身体上的困难,这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供给减少的问题。
其次,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挑战还表现在技能结构和培训需求的变化上。
随着人口老龄化,市场对劳动力技能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劳动岗位可能需要更多的体力劳动,而老年人可能无法胜任这些工作。
相反,知识和技能密集型劳动力需求逐渐增加。
因此,劳动力市场需要适应这一变化,通过培训和教育,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劳动力需求。
另外,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挑战还涉及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的调整。
随着老年人比例的增加,社会养老保险等福利支出将大幅增加。
政府需要提供更多的养老金和医疗保健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这将给财政预算带来压力。
为了应对这种挑战,政府可以通过提高退休年龄、加大税收收入等方式来调整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以确保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
那么,面对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挑战,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呢?首先,政府可以制定更加灵活的劳动市场政策,鼓励老年人继续参与劳动力市场,延迟退休年龄。
此外,优化退休制度,提供更多的灵活退休方式,例如部分退休、兼职工作等,以满足老年人的工作需求。
其次,加强劳动力培训与教育,提高老年人的技能水平,以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
政府可以投资更多的资源来发展老年人的技能培训项目,同时鼓励企业为老年员工提供进修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以充分发挥老年人的潜力。
老龄人群就业问题如何解决
老龄人群就业问题如何解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老龄人口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
在这样的背景下,老龄人群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老龄人群就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年龄歧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老年人往往被认为体力和精力不如年轻人,学习新知识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在就业市场上容易受到歧视和排斥。
其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可能会对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些老年人可能患有慢性疾病,需要定期治疗和休息,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工作选择和工作时间。
再者,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工作岗位对技能和知识的要求不断提高,而老年人在适应新技术和新知识方面可能会面临困难,导致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老龄人群就业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方面,老龄人群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他们在处理问题、与人沟通和团队协作等方面往往有着独特的优势。
这些经验和智慧对于许多企业和组织来说是宝贵的财富。
另一方面,老龄人群就业有助于减轻社会的养老负担,增加他们的个人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工作也能够让老年人保持积极的心态,增强自我价值感,促进身心健康。
为了解决老龄人群就业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消除年龄歧视,保障老年人的平等就业权利。
可以通过立法明确禁止在招聘和就业过程中对老年人的不合理限制,对违反规定的企业和单位进行处罚。
同时,政府可以出台鼓励老龄人群就业的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补贴等,以提高企业招聘老年人的积极性。
企业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转变对老龄人群的看法,充分认识到他们的价值。
可以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优势,开发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如顾问、导师、培训师等。
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技术要求。
此外,企业还应该营造一个包容和尊重老年人的工作氛围,让他们能够安心工作。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年龄人口结构的影响分析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年龄人口结构的影响分析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比例显著增加,同时生育率下降的现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的寿命明显延长,老年人口迅速增加,而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则相应下降。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年龄人口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将从就业市场、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经济增长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人口老龄化对就业市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将相应增加。
老年人口继续参与劳动力市场,会对年轻人的就业机会产生影响。
老年人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年轻人可能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就业机会可能变得更加有限。
因此,为了促进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相关政策,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职业培训和再培训机会等。
其次,劳动年龄人口结构的改变也会对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产生影响。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劳动力供给将减少。
由于老年人口的离退休,可能会导致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供应量下降。
这将导致劳动力市场出现供给不足的情况,进而可能导致工资水平的上升,劳动力成本的增加。
企业可能会因此增加生产成本,进而可能导致经济发展的放缓。
此外,劳动年龄人口结构的变化还将造成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老年人口的增加可能使得劳动力市场对某些行业的需求减少,而对医疗、保健、养老等行业的需求增加。
因此,要使劳动力供给和需求持平,政府应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劳动力从传统行业向新兴行业的转移。
最后,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可能导致劳动力生产力的下降。
老年人口的减少还可能导致消费市场的疲软,因为老年人口在消费上通常比年轻人更保守。
这将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此外,人口老龄化还将增加社会福利和养老金的压力。
政府需要提高养老金支付的能力,增加医疗和养老等相关设施的建设。
这些都对财政健康和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年龄人口结构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就业市场的挑战与机遇
人口老龄化对就业市场的挑战与机遇人口老龄化是指社会中老年人口比例增加的现象,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人口老龄化不仅对社会经济带来了重要的影响,也对就业市场造成了一系列的挑战与机遇。
一、就业市场的挑战1. 就业机会减少: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特别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力。
在老龄化社会中,年轻劳动者相对减少,造成劳动力市场供需的失衡,就业机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
2. 高龄就业困难: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能力和竞争力可能会下降,部分老年劳动者可能面临就业困难。
而且,招聘过程中可能存在对年龄的歧视,这使得老年劳动者找工作更加困难。
3. 技能结构不匹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某些职业和行业的需求会发生变化,老年劳动者的技能结构可能不再符合市场需求,这也会给老年劳动者就业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就业市场的机遇1. 新兴产业发展: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愈发明显,涉及到老年人服务的产业也越来越多。
例如养老产业、医疗护理服务、康复保养产业等,这些都为就业市场提供了新的机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2. 全员参与劳动力市场:随着退休年龄的延迟和老年人身体状况的改善,一些老年人愿意继续参与劳动力市场,在灵活的工作方式和时间安排下,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经验和技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3. 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人口老龄化可以促使社会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和发展。
注重培养老年人的技能和知识,提供相关培训和学习机会,有助于激发老年人的创造力和潜力,在就业市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结起来,尽管人口老龄化给就业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也给就业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政府和社会应该注重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加强老年人的就业保障和权益保护。
同时,要积极推动创新型、智能型、绿色型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挑战
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挑战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严峻。
人口老龄化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老年人口比例的增长,经济发展面临的劳动力挑战日益突出。
本文将探讨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的影响以及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及其对劳动力的影响1. 长寿化趋势的推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使得老年人口比例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长寿化导致劳动力人口减少,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挑战。
2. 低生育率的影响: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着计划生育政策,这使得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生育率下降。
低生育率导致年轻劳动力人口的相对减少,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更少的劳动力资源。
3. 农村人口外流和城市化进程: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和城市化进程也是劳动力资源减少的原因之一。
农村地区老年人的人口比例上升,同时农村年轻人的大量流失,给农村留下了难以弥补的劳动力缺口。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劳动力资源减少导致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
此外,老年人口对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资源需求的增加,也加重了社会负担。
劳动力市场日益困难的形势让国家和企业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劳动力挑战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劳动力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
1. 提高退休年龄:适当提高退休年龄可以延长老年人的劳动期限,增加劳动力资源。
政府可以通过逐步延长退休年龄、推动灵活退休等措施来引导老年人继续工作。
2. 加大教育投入: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需求。
教育的普及将为劳动市场提供更多的人才资源。
3. 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新兴产业、推动技术进步可以有效利用劳动力资源。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4. 促进妇女就业:鼓励女性参加劳动力市场,提高女性就业率,将有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同时,应提供有利于女性发展的工作环境和政策支持。
人口老龄化与就业市场供需匹配模式探讨
人口老龄化与就业市场供需匹配模式探讨人口老龄化是当代社会存在的一个重要挑战,它带来了诸多经济、社会和人口结构的变化。
其中,对就业市场的供需匹配模式的影响尤为显著。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人口老龄化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可能的调整和应对措施。
一、人口老龄化对就业市场的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人口的减少导致就业市场供给的压力增大。
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使得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年龄分布发生偏移。
传统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使得雇主在招聘和保留员工时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此外,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的不确定性和技能水平的相对滞后也给就业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
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对就业市场需求产生了直接影响。
随着老年人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因此,老年人口的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对就业市场的需求方向和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这种变化会拉动与老年人消费需求相关的行业,例如医疗保健、养老服务等,增加了相关行业的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老年人群体对传统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比如对传统零售业、餐饮业等需求程度的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
二、人口老龄化与就业市场供需匹配的调整针对人口老龄化对就业市场的挑战,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实现供需匹配的调整。
首先,应加大对劳动力市场的培训力度。
随着老年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养老观念的变化,老年劳动力参与就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因此,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提供更多的培训岗位和培训资源,提高老年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增加他们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其次,应优化就业市场的供给结构。
针对现有劳动市场年龄结构的偏差,可以通过改革退休政策和延长劳动年龄来逐步调整。
此外,还可以引入弹性工作模式,提供兼职、短时工作等灵活的就业形式,吸引更多的老年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
第三,应加强对养老和医疗服务业的发展扶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养老和医疗服务行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政府应加大对这些行业的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支持,鼓励更多的企业投资和创业,增加就业机会。
高龄老人工作现状分析报告
高龄老人工作现状分析报告引言随着人类医学技术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高龄老人的数量逐渐增加。
高龄老人的生活问题日益凸显,其中就包括他们的工作现状。
本报告旨在对我国高龄老人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一、高龄老人工作情况概述我国高龄老人的工作现状主要体现在就业人数、就业方式和就业岗位三个方面。
1. 就业人数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就业人数逐年增加。
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就业人数达到了XXX 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X%。
这显示出高龄老人在职场中所占有的比重正逐渐增大。
2. 就业方式高龄老人的就业方式相对多样化,主要表现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以及继续从事正职工作等。
其中,自主创业是高龄老人就业的一种重要方式。
许多高龄老人通过个体经营或小微企业的方式进行创业。
而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灵活就业,包括兼职、劳务派遣等多种形式。
这些灵活的就业方式能够更好地适应高龄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工作意愿。
3. 就业岗位高龄老人就业岗位相对偏向于一些体力要求相对较低、技能要求相对不高的工作。
其中,服务业、家政服务、志愿者等行业成为高龄老人的主要就业领域。
这些岗位可以满足高龄老人的收入需求,同时也可以保持他们的生活活跃性和社会参与感。
二、高龄老人工作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高龄老人工作现状的形成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政策支持、经济因素、社会观念等。
1. 政策支持我国政府提出的“老有所为”政策,对于高龄老人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例如,通过对高龄老人创业提供财政扶持和政策倾斜,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经济活动。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高龄老人的法律保障,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2. 经济因素高龄老人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因素。
随着我国养老金体系的不断完善,高龄老人的经济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然而,仍然有一部分高龄老人的养老金收入较低,需要通过工作来增加收入,维持基本生活。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挑战与应对措施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劳动力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挑战:1. 劳动力供给减少: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供给逐渐减少。
老年劳动力退出职场后,无法被相应数量的年轻人填补。
这将导致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进一步引发人才短缺问题。
2. 人力资本减少:人口老龄化意味着大量经验丰富的工作者退休,使得劳动力市场上的人力资本减少。
这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作和发展,可能导致技术水平下降和创新能力受限。
3. 社会保障压力增加:人口老龄化同时也意味着老年福利支出的增加。
随着退休人口的增多,社会保障系统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
这可能导致财政赤字的加剧,加重政府的负担。
二、应对措施:1. 提高劳动力参与率:为了缓解劳动力供给减少的问题,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老年人参与劳动力市场。
可以通过延长退休年龄、提供灵活的工作机会和创设适宜老年人就业的条件来实现。
2. 投资人力资本:为了解决人力资本减少的问题,企业和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和培训的投资力度。
通过提供定期培训和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可以提高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和适应能力。
3. 促进适应性技术创新: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社会需要更多的适应性技术创新。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支持,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以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要。
4. 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为了应对社会保障压力的增加,政府应该考虑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
可以通过延迟退休年龄、提高退休年龄后的福利待遇、加强养老金投资运营等方式来改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
5. 鼓励移民政策:面对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的问题,政府可以适度放宽移民政策,吸引优秀的外国劳动力来填补劳动力供给的缺口。
同时,政府也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解决移民可能带来的社会和文化问题。
6. 优化养老服务: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远不止就业问题,还涉及到对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中国老年人的就业状况及其政策研究
政策规定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老年人就业的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 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然而,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存在宣传不到位、 执行老年人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研究,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主 要包括老年人就业市场开发不足、政策宣传和落实不到位等。为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4、推进技能培训,提高老年人就业竞争力。政府应加大对老年人技能培训的 投入力度,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素质。
参考内容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老年人的就业 状况不仅受年龄、健康状况、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还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水平密切相关。本次演示将对比分析城乡老年人就业状况的差异及其原因,并 探讨老年人就业的意义和作用。
3、经济发展水平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是导致老年人就业状况差异的重要原因。在农村地 区,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滞后,老年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而在城 市,由于产业结构多元化、经济发展较快,老年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
三、城乡老年人就业的意义和作 用
1、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通过就业,老年人可以保持身心健康,增加收入来源,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在农村地区,老年人通过参与农业、林业、渔业等活动,可以增加收入,改善 生活质量;在城市,老年人通过从事志愿服务、教育培训等工作,可以丰富生 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
一、城乡老年人就业状况对比
1、就业率
在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就业率普遍高于城市。一方面,由于农村劳动力市场相 对广阔,许多老年人可以选择在农业、林业、渔业等领域就业;另一方面,农 村老年人的经济压力相对较大,他们更倾向于继续工作以增加收入。而在城市, 由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激烈,老年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就业率也相对较低。
中国老龄化趋势下劳动力市场的应对策略
中国老龄化趋势下劳动力市场的应对策略在中国,随着老龄化趋势的逐渐明显,劳动力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有效应对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成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老龄化趋势下劳动力市场的应对策略。
一、促进老年劳动参与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劳动力的参与将会成为缓解劳动力短缺的有效途径。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雇佣老年劳动力。
比如,可以给予企业税收优惠、提供培训补贴等政策,以减轻企业的负担。
此外,还可以建立老年人才服务机构,为老年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培训等支持,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机会。
二、改善就业环境为了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参与就业,改善就业环境势在必行。
首先,要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打击非法用工和劳动合同违法行为,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护。
其次,要加大对职业培训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此外,还可以优化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发布机制,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更为准确和及时的信息。
三、推动灵活用工模式老年人口的劳动能力和经验是宝贵的资源,灵活用工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优势。
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开展灵活就业,比如推广兼职、远程办公、自由职业等工作模式,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就业需求。
同时,要加强对灵活用工模式的监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出现劳动关系不明确、保障不充分等问题。
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健全变得尤为重要。
政府应该加大对养老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投入力度,提高保障水平和覆盖范围。
同时,要加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提供更为便利和贴心的养老服务,让老年人能够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
五、鼓励创业创新在老龄化趋势下,创业创新可以为劳动力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政府可以推出创业扶持政策,包括提供创业补贴、减免税收等优惠措施,鼓励劳动者积极投身于创业创新领域。
此外,还可以加强创业导师制度建设,为创业者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5920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挑战:分析老龄人口对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影响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挑战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老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面临的最大人口问题之一。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1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了2.58亿,占总人口的18.7%。
而且,老年人口依旧在以每年2000万以上的速度增长。
如此高的老龄人口比例,必将对劳动力市场带来巨大的挑战。
老龄人口对就业的影响老年人口的增加将直接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
老龄化导致就业人口数量减少,将对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市场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加之老年人口具有劳动生产率低、卫生保健需求高等特点,较大程度地增加了政府社保支出。
从产业看,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的挑战不是简单地失业和保障问题。
随着老年人口增多,许多行业将受到直接打击,如金融、医疗保健、零售和旅游业等。
不可否认,人口老龄化也将带来医疗、养老行业等领域发展机会。
老龄人口对社会保障的影响老年人口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也将在不断增加。
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正在不断建立完善,但是老龄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将给社会保障带来严峻挑战。
例如,养老服务设施、医疗、福利与保障制度等方面,现有的服务资源显然难以满足人口老龄化的需求。
同时较低的劳动生产率也意味着老年人口将需要更多的福利保障,导致政府的开支持出比例将会偏高。
在此情况下,政府需要加大投入,极力优化社保以及医疗保障制度,设立更多的养老服务机构以及为老年人口提供更为便捷、优质的服务,以降低制度的管理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可行对策对于劳动力市场来说,老龄化呈现的不仅仅是挑战还是机会。
未来,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市场上关于老年人口的各种需求将会快速成长,因此,政府可以逐步放宽限制,鼓励老年人口再就业。
在就业时,科学地利用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建立一套新型的职业介绍和培训机制。
对于社会保障问题,政府可以逐步完善老年人口保险制度,为老年人口提供免费或者打折的医疗保障服务。
同时,启用更多的养老机构服务,引进更多的专业医疗机构,将各种有关老年人服务机构独立出来,形成专业的服务体系。
人口统计报告:人口老龄化和就业趋势分析
人口统计报告:人口老龄化和就业趋势分析导言: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通过人口统计报告进行分析,探讨人口老龄化对就业趋势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具体分析将围绕以下六个方面展开: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趋势与原因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平均寿命也不断增长,导致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
在原因方面,首先,人口老龄化与生育率下降密切相关。
随着家庭规模减小和女性参与职业工作的增多,生育率逐渐下降,导致年轻人口减少,老年人口比例增加。
其次,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福利体系的建立,增加了老年人的生存率。
最后,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加速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二、人口老龄化对就业市场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对就业市场产生了多层次的影响。
首先,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对医疗、养老等服务业的需求增加,为这些领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其次,老年人口中有一定比例的人继续从事工作,延长了劳动力的供给,在某些行业中可能会出现劳动力过剩的情况。
此外,随着老年人消费需求的增加,相关产业也会得到发展,带动就业市场的发展。
三、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就业的挑战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就业带来的挑战,需要综合施策。
首先,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其次,改革福利体系,鼓励老年人在退休后继续参与社会工作,减轻养老压力,为年轻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此外,加大创新力度,鼓励创业和创新,培养更多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和行业,为就业市场提供更多机会。
四、就业趋势与分工模式的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就业趋势和分工模式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首先,部分行业中出现劳动力过剩的问题,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其次,老年人口的增加,为养老服务、医疗保健等领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普及,远程办公、自由职业等新型就业形态逐渐兴起,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路径研究 ” (13&ZD029) ;教育部哲学社 失业问 题 研 究: 理 论 与 实 证 ” ( 20720140021 ) 及 (20720161037) ㊂ 生㊂ 中 国 实 践 背 景 的 现 代 宏 观 经 济 理 论 与 政 策”
极的公共服务,规范必要的人力资源, 以及引导人性化的家庭关系, 改善中国的退休返聘政策环境㊂
钱鑫㊁姜向群(2006) 的研究指出,老年人就业或再就业问题是影响老年人生活以及老龄工作的重要因 素㊂ 老年人的就业意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他们以中国城市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交 叉表描述老年人就业意愿的基本特征, 然后采用多变量 Logistic 回归检验各个因素的显著性㊂ 通过 Logistic 回归检验, 发现在影响城市老年人就业意愿的诸因素中,年龄的高低㊁健康状况和经济状况的 好坏等因素对就业意愿的影响是显著的;受教育水平对就业意愿的影响不显著㊂ 原新㊁万能 (2006) 通 过理论模型,对导致老年人选择提前退休的经济社会因素进行了分析㊂ 他们认为要有效发挥法定退 休年龄的作用㊁提高老龄劳动参与率, 还需更多改革, 如规定较低的提前退休年金㊁ 鼓励人力资本投 资㊁设计弹性退休年龄等,并指出中国目前应设法提高老龄劳动参与率,而非推迟退休年龄㊂ ( CHNS) 所形成面板数据,该数据包含调查内容丰富,数据量大,因而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劳动力市场的 实际情况①㊂ 同时,现有的研究更多的是从某一侧面分析影响我国老龄人口劳动参与和就业的相关因 素,本文将从老龄者的自身㊁家庭㊁居住地和所在区域的宏观经济特征等方面较全面地来研究影响我 国城镇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及其就业的决定因素㊂ 另外, 本文将运用前沿的随机效果 Probit 模型 ( random effects probit model) 来分析面板数据,从而确保研究结论的科学性㊂ 从上述文献可 以 看 到, 现 有 的 研 究 使 用 的 都 是 截 面 数 据, 而 本 文 则 利 用 中 国 营 养 健 康 调 查
㊃ 5㊃
者,他们的工作并不稳定,自身和劳动力市场的关联微弱, 更有可能将自营业当做完全退休的过渡㊂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老龄化问题的研究㊂ 田雪原 (1989) 指出中日
有重要影响,退休金越低的人越容易产生就业需求㊂ 张翼㊁ 李江英 (2000) 认为中国的老年退休人员, 亲戚㊁亲属㊁朋友关系㊂ 庞丽华等 (2003) 利用 2000 年农户抽样调查数据, 测算了中国农村 50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龄人口劳动参与和就业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㊂ 本文利用
一㊁引言
世界第一位㊂ 我国急速的老龄化固然与人均寿命上升有关,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的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这一进程㊂ 一方面, 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 另一方面, 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 家,这种现象被称为 未富先老” ㊂ 从国家统计局提供的人口调查数据来看,1990 年至今,我国人口总数逐渐上升,0 到 14 岁人口因计划 生育政策的普遍推行而呈下降趋势, 而 65 岁以上老龄人口则呈逐年上升趋势, 预示着我国人口老龄 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群体已成为总人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图 1㊂ 抚养比指标反映了不同人口 群体之间的抚养关系㊂ 虽然总扶养比和少儿总扶养比呈下降趋势, 但老年抚养比则不断上升㊂ 我国 力,分析影响老龄人口劳动参与和就业的主客观因素,采取促进老龄人口劳动参与和就业的相关政策 措施,对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提高人力资本整体水平,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具有十分
二㊁文献综述
Gustman & Steinmeier (1984) 强调了分析退休行为时部分退休行为的重要性, 分析结果显示, 部分退 休的概 率 与 退 休 金 项 目㊁ 强 制 性 的 退 休 政 策㊁ 工 资㊁ 健 康㊁ 家 庭 状 况㊁ 年 龄 相 关㊂ Berkovec & Stern (1991) 估计了一个关于工作退出行为和退休的动态规划模型, 并对不可观测的个人效应和工作效应 进行了处理;文章根据对个人贴现因子的不同假设估计了两个不同的模型: 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结 果显示两个模型都表示不良的健康状态㊁年龄以及缺少教育会增加退休的概率,但动态模型比静态模 型表现得更好㊂ Bartel & Sicherman (1993) 验证了技术的改变将从两个方面影响老龄人口的退休决 定:首先,技术变化和在职培训存在正相关性,在较高技术变化率的工业领域,工人退休较晚;其次,一 个未预期的技术变化率变化会导致老龄人口更早地退休, 因为再培训需要大量投资㊂ Lee (1998) 研 究了影响美国老龄人口的退休选择及退休后劳动参与率的各种因素㊂ 他以 65 岁以上的男性为研究 对象,指出政府福利和保险的上升并不是老龄男性劳动参与率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㊂ Lee (2001) 估 计了从 1850 年至 1990 年美国每一个劳动力市场的预期退休长度,结果显示,自 1850 年起, 预期退休
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地方债发行与监管机制研究” (14JZD01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我国
作者简介:陈贵富,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副教授; 苗馨月,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硕士研究 ㊃ 3㊃
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㊂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图 1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1990 年 -2012 年)
三㊁数据说明和分析模型
( 一) 数据说明和变量定义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和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在我国 12 个省㊁ 直辖市和自 考虑到我国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 60 周岁,女干部年满 55 周岁,女职工年满 50
养比 = (65 岁及以上人口) / 15-64 岁人口㊂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注:总扶养比 = (0-14 岁 +65 岁及以上人口) / 15-64 岁人口;少儿扶养比 = (0-14 岁人口 ) / 15-64 岁人口;老年扶
图 2 我国抚养比的变化( 1990 年 -2012 年)
㊃ 4㊃
在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 有较多的研究关注老龄人口劳动参与和就业问题㊂
长度增加超过了 6 倍,如今已达到了男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后余下生命长度的 30% ; 在 1900 年 -1940
年,死亡率和劳动参与率的下降共同影响了退休长度的增加; 而 1940 年之后, 死亡率在退休长度的增 长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㊂ Friedberg (2003) 利用现代人口调查以及健康退休研究数据,讨论了电脑 技能对老龄工作者的两个相关影响:一是不仅年龄,即将退休的状态也是老龄工作者较年轻工作者更 少使用电脑的原因;二是掌握电脑技能的人比不掌握的人退休更晚㊂ Devaney & Kim (2003) 分别利 用规范的退休预期和累积优势理论考察了年老的自雇劳动者的退休预期; 结果发现三分之二的老年 自雇劳动者没有退休计划,这些人更可能未婚㊁健康状况糟糕㊁缺少资源以及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但他 们预期活的更久;该文提出,为确保这些没有退休计划的老年自雇劳动者对退休做出规划, 需要一些 工作技能项目和管理培训来改善他们的财务状况㊂ Lee (2007) 利用多变量 Logit 回归分析研究了影 响韩国老龄人口的退休选择㊁退休后的劳动参与率各种因素; 发现自 1955 年至 2000 年, 发达国家老 龄男性劳动参与率普遍迅速下降,而韩国则在 1965 年之后出现上升现象; 回归结果表明, 在工业化进 程中,许多农村的年轻一代外出务工并移居城镇, 导致农村老龄化速度加快, 农村老龄人口劳动力市 场活跃度上升,这些成为老龄男性劳动参与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影响因素㊂ Simon & Jonathan (2007) 研究了英国老龄人口的自营业行为,揭示了影响老龄人口自营业行为的各种要因;他们指出实际或者 潜在的收入会降低自营业者的退休概率; 与正常雇员相比, 性别㊁ 健康和家庭环境对自营业者退休选 择没有显著影响;分析显示相对较少的雇员在后来的生活中转型为自营业者,而那些并不富裕的工作 Vodopivec & Arunatilake (2011) 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斯里兰卡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及其劳动力市场紧 缩的决定性因素;认为大部分就职于农业㊁ 制造业㊁ 贸易等非正式部门的老龄人口为自营业者或者临 时工,他们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原因是健康状况,而就职于公共部门的正式工退休的主要原因是强 制退休制度;他们建议政府应调整制度, 使退休年龄灵活化以提高老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 提倡终生 学习以提高老龄人口劳动生产力㊂ Lee & Lee (2013) 研究了韩国老龄人口雇用形态对退休决策的影 响,指出自营业个体和有薪水员工退休概率存在不同;研究发现自营业个体相较于有薪水的员工更不 容易退休,而个人收入㊁健康㊁生产力㊁ 工作特征和强制性退休政策等都不能很好的解释这一现象, 员 工和工作匹配度更高是自雇佣个体延迟退休的主要影响因素㊂ Koning & Raterink (2013) 利用线性概 率模型,分解了出生年代㊁年龄㊁日历时间以及两项针对老龄工作者的政治措施,研究发现政策效应显 著地解释了 1999 至 2008 年 55 岁及以上人口再就业比例的提升㊂ 两国在政治和经济生活方面有很大不同,而在人口特别在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和老龄化发展趋势㊁老年 人口就业意识和就业结构变动等方面,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㊂ 他通过比较研究,认为两国面临着同样 的人口老龄化压力,应着重提高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率, 并阐述了老年人口再就业的职业转移, 他们 大多从事低技术㊁不费体力的产业㊂ 张翼(1999) 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指出,月退休金收入㊁文化程度㊁户 人均收入等多个社会变量影响退休职工再就业与否及其收入高低㊂ 其中, 退休金收入对老年人就业 具有较强烈的再就业冲动, 其再就业的目的在于增加收入, 其再就业求职的主要路径是依赖强关系 网 岁及以上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并分析了影响农村老年劳动力劳动供给的因素㊂ 研究发现, 农村老人的 劳动参与率较高,影响老人是否工作的因素主要是年龄㊁ 健康状况㊁ 所承担的责任㊁ 性别㊁ 居住方式和 土地等家庭因素,与经济因素关系不大㊂ 朱正威等(2005) 通过对国际人口老龄化环境的政策分析,认 为目前中国在老龄化压力严峻㊁经济准备不足㊁ 退休性别不平等的条件下, 应积极借鉴国际社会的经 验,将退休返聘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的重要策略,从政府㊁用人单位和家庭三个层面入手,通过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