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典型军事卫星侦察系统分析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情报侦察手段的运用及特点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情报侦察手段的运用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10513f3968011ca300912b.png)
此次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多种侦察手段。空间图像侦察主要依靠“锁眼”KH-12成像侦察卫星,分辨率可达0.15米;“长曲棍球”卫星是目前世界上惟一的军用雷达成像卫星,成像精度达0.3米,不受各种恶劣气候影响,甚至可对地下目标进行侦察,该卫星的使用降低了伊拉克境内沙尘暴天气对美军轰炸行动的影响。在空中,美军使用的监视与指挥机、电子侦察机等传感器都经过了升级改装,侦察能力比1991年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时期有明显提高;在战前核查中发挥重要作用的U-2侦察机也是最新改进型,装备了最先进的“电子眼”摄像镜头,可以从14.6千米的高空拍摄清晰的地面图像;RQ-1“捕食者”、RQ-2“先锋”和RQ-4A“全球鹰”等无人机都经过了改进,并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此外,为了对付可能的核生化袭击,美军还加强了几乎所有地面侦察车辆的核生化探测能力。
总之,侦察情报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正如国外分析家指出的,在此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飞机、坦克等武器装备性能并没有本质性的提高,但侦察情报传输和处理系统的改善却使得美军的战斗力得到了显著的增强。
3.情报侦察和指挥、作战手段的融合更加紧密
在此次战争中,美国动用的情报侦察系统与作战指挥、电子对抗、打击兵器等系统或平台联为一体,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指挥和作战的情报需求,使打击行动具备了实时和近实时性,大大缩短了“杀伤链”的周期,提高了火力打击的效率。如伊拉克当地时间3月20日傍晚,伊导弹机动发射车向科威特境内发射的“阿巴比尔”导弹射出后不到半小时即被美空军飞机击毁,证明美军目前已基本能够通过迅速判读和分发侦察情报获得瞬时实施攻击的能力,在缩短“传感器至射手”的时间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即使通过侦察手段发现了机动导弹发射车,也只能束手无策,因为情报需要数小时或数天才能传递给战场指挥官,这样,敌方就有充分的时间将发射车移动至别处并发动新一轮的进攻。此次联军除了广泛应用“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等进行情报传输、处理外,还针对伊拉克战争中可能出现的城市战,首次为参战部队装备了“21世纪旅及旅以下战场指挥系统”(FBCB2);该系统的特点是通过战术互联网的通信基础结构将平台相互连接,传递态势认知数据。美军第4机步师和第3机步师及英国第7装甲旅等都装备了该系统,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情报应用和指挥能力。
浅谈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
![浅谈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dbaf9dce45c3b3566ec8b6e.png)
浅谈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 安茂春周光华************************************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悍然采取了空中军事打击(以下简称“盟军行动”),并于5月8日野蛮地轰炸了我驻南大使馆。
在这次侵略行动中,美军使用了大量先进精确制导武器,其命中精度与威力令世人担忧,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就是这些武器及其发射平台大量采用的制导或导航定位方式。
从“盟军行动”以及90年代发生的其它几次战争的具体应用来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不仅就是现代战争的重要支援系统,而且已经成为现代武器装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目前正在运行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目前世界上正在运行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 与俄罗斯的GLONASS,二者在定位体制上大体类似,都提供军码与民码两种信号,具有全球、全天候、全天时无源三维连续定位能力,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度。
GPS由美国军方控制,1973年开始研制,1994年完成组建,系统由卫星星座以及相应的地面测控站组成。
星座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无论在世界什么地方,几乎随时都可以捕获到其中的4颗卫星。
每颗GPS卫星都发送L1、L2两个频率载波信号,L1信号提供C/A码(即民码),抗干扰能力比较差,供民用用户使用,也供军用接收机截获P/Y码(即军码)用,用户可自由接收;L2信号提供的P/Y码,抗干扰能力比较强,供军用接收机修正电离层误差,采取加密手段,不能随意接收。
P/Y码定位精度,水平约12米,垂直约18米;C/A码定位精度,水平与垂直为100 米左右。
美国仍在研制发射新一代GPS卫星,新型卫星所提供的定位精度将更高。
前苏联/俄罗斯也于70年代开始研制GLONAS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1995年完成系统的组建,其星座也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3个轨道面上。
美国侦察警告卫星体系浅析
![美国侦察警告卫星体系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c9da6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4.png)
美国侦察警告卫星体系浅析导读:现代战争将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涉及陆、海、空、天、电的一体化、立体式战争,争夺制信息权已成为当今高技术战争的重心之一。
随着空间军事化的高速发展,外层空间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维护国家安全和切身利益的战略制高点。
卫星侦察可以获得全天候、全天时、大范围、大纵深、近实时的战场信息,是从外层空间获取情报信息强而有力的手段,也是获得制信息权和信息优势的重要环节。
美国侦察预警卫星体系是美军事情报力量体系的重要支撑,在大国战略博弈尤其是近30年美国发动和主导的局部战争或海外军事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国建有覆盖全球、分辨率高,可进行全天时、全天候侦察的卫星侦察系统。
目前美军太空力量在成像侦察方面主要有5颗“锁眼”、3颗“长曲棍球”、3颗“未来成像体系”等多个系列军用卫星,电子侦察方面有3颗“水星”、5颗“门特”、4颗“号角”等卫星,海洋监视方面有12颗海军海洋监视卫星。
导弹预警卫星则是继续发展“天基红外系统”。
“天基红外系统”将在几年内部署完毕,届时可在导弹发射后20秒内将警报信息传送给地面部队。
成像侦察卫星“锁眼”卫星是美国军用光学侦察卫星,已经发展了12个型号。
KH系列卫星主要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美国国家侦察局负责运行,为美国提供了重要的军事侦察能力。
“锁眼”系列成像侦察卫星是当今世界最为先进的光学成像侦察卫星,搭载有可见光、红外、多光谱和超光谱传感器等光学成像侦察设备,最高分辨率达到0.1米。
KH-12卫星是该系列最先进的型号,轨道高度为300km/1000km,倾角97.9°。
KH-12卫星发射质量超过15000kg,干质量约10000kg。
卫星直径4m,长约15m,其中前部的有效载荷舱长约11m,用于承载相机系统;卫星支持舱长约4m,装有卫星电子设备和推进分系统。
星体两侧装有2副刚性太阳翼,对太阳单轴定向,功率3kW。
卫星配备的KH-12相机光学系统仍采用反射式卡塞格伦系统,口径约为3m 左右,地面分辨率0.1m,是现今分辨率最高的光学侦察卫星。
美国军用卫星系统最新发展分析
![美国军用卫星系统最新发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ef2ac3eefdc8d377ee32c5.png)
美国军用卫星现状与性能(多图)
![美国军用卫星现状与性能(多图)](https://img.taocdn.com/s3/m/1f64b92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8.png)
美国军用卫星现状与性能(多图)美国军用卫星现状与性能(多图)美国从60年代初开始发射军用卫星,迄今已发射了数百颗,现在在使用的约一百颗这样。
这些卫星在侦察、监视、预警、通信和气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军在科索沃战争中就动用了由“大酒瓶”静止轨道卫星、“雪貂”-D极地轨道卫星和“折叠椅”大椭圆轨道卫星等8颗卫星组成的电子侦察卫星系统,由KH-12、“长曲棍球”、“太阳神”-l和其它小卫星等10~12颗卫星组成的成像侦察卫星系统,16颗海洋监视卫星系统以及“国防支援计划”(DSP)等30多颗卫星,为美军提供了大量的情报资料。
美国发射的军用卫星约占美国发射卫星数量的一半。
这些卫星数量多、种类全,从性能上讲主要分为6类,即侦察卫星、导弹预警卫星、海洋监视卫星、通信卫星、测地和绘图卫星及国防气象卫星。
一、侦察卫星1.成像侦察卫星自1960年美国第一颗成像侦察卫星问世以来,迄今已发展到第6代。
目前在轨使用的成像侦察卫星有5颗,即3颗KH-12与2颗长曲棍球,进行军事侦察,以提高时间分辨率。
与先前的KH系列相比,KH-12卫星通过采用先进的自适应光学成像技术,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随观测视场环境的变化灵活地改变主透镜表面曲率,从而有效地补偿了大气影响造成的观测影像畸变。
KH-12卫星上载有充足的燃料,可实现机动变轨。
它不仅有光/近红外成像仪,还增装了热红外成像仪,可用于对地下核爆炸或其它地下设施进行监测。
长曲棍球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军用雷达成像卫星,采用了合成孔径雷达技术。
当雷达工作在X波段时,可在云、雨、雾、黑暗和烟尘环境下完成对地面目标的全天候侦察。
当雷达工作在20~90兆赫时,雷达波长为米级,绕射穿透能力较强,对假目标、伪装后目标以及地下深处的设施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
根据卫星照片不同的使用情况,对地面分辨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共分为四级。
第一级是发现,指大致知道目标形态,从照片上仅仅能判断目标的有无;第二级是识别,指发现目标较为细致,能够辨识目标,例如是人还是车,是大炮还是飞机;第三是确认,能较为详细地区分目标,能从同一类目标中指出其所属类型,例如车辆是卡车还是公共汽车,房子是民房还是军队营房;第四是描述,能更为细致地知道目标的具体形状,识别目标的特征和细节。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9dee73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1d.png)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第一章:引言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是一个由美国政府维持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它由多颗卫星、地面控制站和接收器组成,被广泛应用于地理定位、导航、无线通讯、精准时间同步等领域。
尤其在军事领域中,GPS技术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GPS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军事定位、导航及作战指挥、无人机作战、导弹巡航导航等。
第二章:军事定位在军事领域中,军事定位是指通过GPS技术实现对敌方部队的位置和动向进行精准监测、识别和定位。
利用GPS技术,军队可以实时获取敌方位置信息,并进行深度分析,从而确定对方的行动意图,并做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此外,军事定位技术还可以为军队提供重要的后勤保障,在野外作战中实现“丢包不丢人”,避免损失人员和装备。
第三章:导航及作战指挥利用GPS技术,军队可以实现精准的导航及作战指挥。
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GPS导航系统可以为战士们提供准确的定位和导航信息,使他们能够快速准确地到达目的地,避免迷路和浪费时间。
同时,GPS技术还可以为作战指挥提供实时精准的地形信息和部队位置信息,使指挥官能够及时派出援军和调整部队部署,提高作战实力和胜率。
第四章:无人机作战无人机作战是指通过无人机在作战区域内搜寻、侦察、打击目标、执行任务等行为。
利用GPS技术,无人机可以实现高精度的自主导航和定位,能够进行高空、高速运动,避免受到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GPS还可以实现多架无人机的互相协作,完成复杂的联合作战任务。
第五章:导弹巡航导航GPS技术在导弹巡航导航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导弹通过搭载GPS接收器,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巡航导航,从而能够精确命中目标。
同时,如果连接巡航导弹的卫星提供足够的精度及时间同步,它们就可以实现亚米级甚至更高的精度。
因此,GPS技术在导弹精度打击领域上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美国军事侦察卫星大扫描
![美国军事侦察卫星大扫描](https://img.taocdn.com/s3/m/dbec7a7fb84ae45c3a358c09.png)
美国军事侦察卫星大扫描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军事侦察卫星在目标侦察、作战决策和毁伤评估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促使美国越发加紧发展新型军事侦察卫星。
目前,侦察卫星主要有照相侦察、电子侦察、海洋监视和导弹预警四类。
照相侦察卫星美国的照相卫星技术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它不仅拥有分辨率最高的“锁眼”一12光学成像卫星,还拥有能全天候、全天时侦察的“长曲棍球”雷达成像卫星。
“锁眼”一12卫星的先进之处在于:其红外相机采用大型CCD多光谱线阵器件和凝视成像技术使卫星的几何分辨率达到0.1米,同时具备多光谱成像能力,不仅能夜间工作,而且能辨别地面伪装物及飞机发动机和大烟囱等热目标,监视地下核爆炸、导弹和航天器的发射;其主透镜表面曲率由计算机控制,因而当卫星在高轨道上普查或在低轨道上详查时,能快速灵活地改变镜头焦距,从而可在高轨道上获得宽幅扫描,在低轨道上有高分辨率,还可有效补偿因大气造成的畸变;星上载有潜望镜式旋转透镜,使卫星在大倾角的条件下也能成像;采取了防核效应加固手段和防激光武器攻击的保护措施,并增装了防撞探测器;载有14 -18吨燃料,且可由航天飞机进行在轨加注,故机动变轨能力强。
但“锁眼”一12卫星也有致命的弱点,即受气象影响大。
这个问题在北约空袭南联盟时暴露无遗。
另外,它是冷战的产物,主要用于搜集战略情报,重访周期长,时效性差,扫描幅宽小,难以支持战术行动。
这些不足可以通过采用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的“长曲棍球”卫星来弥补。
不过它的分辨率较“锁眼”一12的低,改进型为0.3米,而且观测不到西伯利亚部分北纬地区。
目前上述两种卫星结合使用是最佳搭档。
为了争夺太空优势,美国国家侦察局实施了8X计划,研制“增强型成像系统”卫星,定型为“锁眼”一13。
该卫星运行在2689公里x 3132公里、倾角63.40的轨道上,直径4.4米,重20吨。
这种卫星载有光学相机和雷达两种传感器,观测幅宽达150公里,数据传输率提高8倍,缩短了重访周期。
外军及台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简介
![外军及台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5a4ae1ff18583d0496459a4.png)
外军及台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简介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外军的一些常识。
外军对指挥自动化极为重视。
美、俄等国从50年代开始研究这个问题,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已建成了整套的国家级的自动化指挥系统。
北约各国以及日本等国近年来也急起直追,取得了可观的进展。
一、美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美军首脑认为:“三位一体的战略进攻力量中,一个有足够抗毁性的指挥、控制与通信系统本身和洲际导弹、舰载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一样,都是国家威慑力量的一部分”,“不保持对核攻击部队的指挥与控制,威慑力量就是一句空话。
”可见美军对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是非常重视的。
目前,美国军队拥有世界上最庞大、技术最先进的指挥自动化系统。
按美军的指挥体系,分为战略指挥自动化系统和战术指挥自动化系统。
(一)、战略指挥自动化系统。
战略指挥自动化系统,是用来指挥控制战略部队的指挥自动化系统,全称是全球军事指挥控制系统。
这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多层次系统,它部署在全球各地,而且延伸到外层空间。
美国战略指挥自动化系统包括战略探测预警系统、指挥中心(国家级指挥中心和各联合司令部及特种司令部、各军种所属主要司令部的指挥中心)和战略通信系统。
主要任务是:供国家指挥当局(通过参谋长联席会议)在平时、危机时和全面战争的各个阶段都能不间断地对全球的美国战略核武器系统进行指挥和控制。
美国总统利用它逐级向第一线作战部队下达命令,最快只需3分钟。
如采用越级指挥,向该部队下达命令,最快只需1分钟。
美国战略指挥网的组成如图7—2所示。
(二)战略探测预警系统战略探测预警系统提供攻击警报,以防止战略突袭,对己方战略部队的生存至关重要。
探测预警系统可分为:弹道导弹预警系统和轰炸机预警系统。
弹道导弹预警系统,由预警卫星、弹道导弹预警、潜射弹道导弹预警、空间探测和跟踪系统等组成。
其中“674”预警卫星系统,是美国战略预警的主要手段,它能在导弹发射30秒后探测到目标并进行跟踪,与大型相控阵雷达为主的陆基雷达系统互相配合,实现对发射区域和来袭方向的全面覆盖,整个系统对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可提供25分钟的预警时间,对潜地弹道导弹可提供15分钟的预警时间。
方兴未艾的美军军事影像监控系统
![方兴未艾的美军军事影像监控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cc23b94e14791711cc79178c.png)
方兴未艾的美军军事影像监控系统作者:田永忠来源:《航空世界》2013年第02期20世纪90年代,美军精确打击作战发生了重大变革,美国空军的全时情监视、侦察(ISR)成为联合作战的前提条件。
经过21世纪头10年的快速发展,美国空军情报、监视、侦察能力不断提高,并且面临着更大的作战需求。
预警机时代的喜与忧全时情报、监视、侦察是现代作战的关键环节。
冷战时期,苏联军事变革发展缓慢,美军即使用卫星间断的拍照或使用较老式的U-2侦察机就能很好完成跟踪监视任务。
今天,美军面临的威胁向小型化、多样化、灵活化发展,战区指挥官和各级战术指挥官需要持续不间断地监视特定地区甚至是某一个人。
海湾战争期间,还处在试验机阶段的E-8“联合星”预警机就已经参战,飞行出击49次,总计500飞行小时,多次指挥美军摧毁伊拉克地面部队:“伊拉克自由”行动第2周,一架E-8“联合星”预警机精确定位了伊拉克部队机动路线:美军在阿富汗战争中也频繁使用了E-8“联合星”预警机。
虽然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阿富汗战争也接近尾声,但是美军对ISR的作战需求却在与日俱增。
ISR地位的快速上升要求美军必须加速现代化进程,确保未来ISR作战能力得到相应提升。
现代指挥决策往往是复杂而昂贵的。
2013财年,美国空军计划为ISR系统建设专项投资71亿美元,但是这些经费主要用途将不再是购买新装备,而是努力对ISR力量进行重组,应对潜在作战对手的反介入/区域拒止威胁。
美军已经将MQ-9“死神”(“捕食者”B)无人机的采购数量从48架下调至24架,2011年停产了MQ-1“捕食者”无人机。
为了节约军费,美国空军还把部分MC-12“自由”情报监视/侦察机移交空军预备役部队。
目前,美军ISR飞机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视频传感器,ISR飞机每天飞行1500小时,2/3是在采集视频信息,但是覆盖的却是战场空间非常小的区域。
然而,“捕食者”、“死神”无人机和MC-12系列在低威胁空域依然极具价值,美国空军正在着手升级这些平台的ISR传感器包,增加单架飞机一次监视的目标数量,全方位提高作战效能。
军事卫星
![军事卫星](https://img.taocdn.com/s3/m/969a2f600b1c59eef8c7b4be.png)
空中间谍——军事卫星放眼近20年来的世界范围内的几场局部战争,我们不难发现原本陆海空三军一体的作战样式已逐步被包括有“天军”的陆海空天四种军种协同作战打破!而“天军”的代表便是被誉为“空中间谍”的军事卫星。
自从一九六零年美国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颗照相侦察卫星以来,五十年的发展使得军事卫星技术渐进成熟。
照相侦察卫星也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日趋明显,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热衷于发展这项顶尖技术武器。
继美苏中以发之后,日本和印度为了在政治上、军事上等许多方面争取更大的主动权也开始染指这一领域。
无疑新一轮的“天军”军事竞赛已经上演!“天军”已逐步成为最能展示一个国家国防实力以及高精尖武器的代表。
首先,我将介绍的是“太空神探”照相侦察卫星。
它是利用所携带的光学遥感器和微波遥感器拍摄地面一定范围内的物体来产生高分辨率图像的卫星。
主要用于战略情报收集、战术侦察、军备控制核查和打击效果评估等,例如,获取军事设施,机场、港口、导弹基地以及交通枢纽、工业布局等信息。
更甚者被用为侦查绝密任务行踪以实施斩首行动的排头兵。
现役的照相侦查卫星其轨道高度一般为几千米。
在特殊需要时还可调整轨道高度。
它是把目标区的图像信息记录在胶片或磁记录器上,早期通过返回式卫星送回地面站,后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革新便用无线电加密传输方式实时或延时传回地面。
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就能判读和识别出目标的内容细节并确定其地理位置。
所以,按获取图像的方式分类,照相侦察卫星可分为回收型和传输型两种。
与一般的民用对地观测卫星相比,照相侦察卫星最主要的特点是地面分辨率高,至少优于五米,目前最高分辨率可达0.05米。
据说中国以成熟掌握该项技术,并发射数颗该类卫星,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根据星载遥感器的不同,目前的照相侦察卫星又可分为光学照相侦察卫星和雷达照相侦察卫星两类,它们各有千秋,用途不一。
目前,全世界有四个国家发射了照相侦察卫星,其中以美国的照相侦察卫星品种最为齐全,技术最为先进,它包括了返回型和传输型,普查型和详查型,光学型和雷达型。
外军战略预警体系频谱卫星轨道资源使用特点论文
![外军战略预警体系频谱卫星轨道资源使用特点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ff6c5e0551810a6f4248606.png)
外军战略预警体系频谱与卫星轨道资源使用特点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军战略预警体系特别是美军、俄军战略预警体系建设走在了世界前列,尤其在战略预警体系频谱与卫星轨道资源使用方面有许多有益的做法和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强调频谱与卫星轨道资源使用需求牵引以美军为代表的西方军事强国始终注重合理使用频谱与卫星轨道资源,强调战略预警体系频谱与卫星轨道资源的使用必须以军事需求为牵引,优先保障最需要的部门、最需要的环节。
美国国防部的高层规划和政策中,对电磁频谱与卫星轨道资源使用管理工作进行了规定,美军战略预警体系频谱与卫星轨道资源使用是以军事行动需求为指导,着眼为国防部的工作提供最大的总体利益。
为实现对稀缺电磁频谱与卫星轨道资源的有效利用,美国国防部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使用政策,一份名为《改进21世纪频谱管理政策》的备忘录中,进一步明确要求有关部门要对“未来信息技术或服务用频需求”、“新技术或扩展服务所需频谱规划使用”、“满足特定用频需求和提高频谱使用率方法”等,做出具体的战略性规划为贯彻这一思想电磁频谱与卫星轨道资源是一种关键性的非常稀缺的国家资源,电磁频谱与卫星轨道资源的使用对支持军事行动是极为重要的。
与此同时,美军注重对战略预警体系频谱与卫星轨道资源需求研究,形成了频谱与卫星轨道资源需求的描述需要有一个一致性的框架,用于频谱与卫星轨道资源需求和可用性评估,包括建模、仿真、应用量化、风险评估、数据统计等方法,致力于战略预警体系频谱与卫星轨道资源的需求预测,并分析频谱与卫星轨道资源需求方案的可行性。
二、制定频谱与卫星轨道资源使用发展战略为科学使用频谱与卫星轨道资源,满足战略预警体系作战需求,外军强调制定战略预警体系频谱与卫星轨道资源使用战略的重要性,美军和俄军表现的尤为突出。
美军为在21世纪获得频谱优势,借助国家频谱政策的支持,美国防部于1999年9月超前制定了《2010年联合频谱构想》,提出了美军21世纪的电磁频谱使用管理指导方针、建设目标和全频谱作战、联合作战电磁频谱管理等构想,来指导美军战略预警体系频谱与卫星轨道资源使用和管理。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使用主要卫星简介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使用主要卫星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ec9c4cc4028915f814dc207.png)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使用主要卫星简介一、侦察卫星侦察卫星通过可见光、红外和合成孔径雷达等手段对地面进行照相侦察,可提供伊拉克国家领导人驻留地点、重点军事设施布防情况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生化武器的部署情况,监视战区军事态势的发展。
电子侦察卫星主要用于截获伊方雷达、通信、遥测等系统的传输信号,从而探明伊方重要领导人物和指挥控制中心的位置,辨识伊方军用电子系统的性质、位置和活动情况,并通过对所得情报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伊方军队的调动、部署乃至战略意图。
在对伊战争中,侦察监视卫星提供的情报对于了解战场情况、确定打击目标、提高打击精确性和准确评估打击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1. 成像侦察卫星(1) KH-12侦察卫星KH-12卫星是1990午2月28日开始发射的,至今已经发射了4颗。
它能以与“哈勃”空间望远镜一样的方式成像,即其光学系统的相机采用了当今尖端的自适应光学成像技术制成,可在计算机控制下随视场环境灵活地改变主透镜表面曲率,从而有效地补偿因大气造成的畸变影响,使分辨率达到0.1m。
卫星上的红外相机可发现地面伪装物、飞机发动机和大烟囱等有热源的目标。
卫星上的高级“水晶”测量系统(ICMS)可使数据以网格标记传输。
卫星还装有雷达高度计和其他用于测量地形高度的传感器。
3颗KH-12卫星运行在270~1000km的轨道上。
KH-12燃料用完后可由航天飞机进行在轨加注,因而该星的机动变轨能力极强,具有无限制的轨道机动能力。
KH-12卫星的设计寿命为8年。
KH-12卫星的光学系统在KH-11的基础上,增加了热红外谱段,能探测伪装和埋置结构目标,对地下核爆炸或其他地下设施进行监测,探知导弹和航天器的发射,分辨出目标区内哪些工厂开工,哪些工厂关闭等。
由于使用了更先进的技术,所以KH-12的分辨率达0.1m。
星上装有一台潜望镜式的旋转透镜,能把图像反射到主镜上,因而卫星在大倾角的条件下也能成像。
它还采取了防核效应加固手段和防激光武器攻击的保护措施,并增装了防碰撞探测器。
美国主要军事卫星系统
![美国主要军事卫星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6ff682d43186bceb19e8bb30.png)
1 美国主要军事卫星系统先进极高频卫星通信系统通称:AEHF它是“军事星”的替代者,用于全球范围的的战略与战术指挥与控制通信,容量是军事星-2的5倍,但体积更小。
功能:EHF通信运营者:军事卫星司令部JPO;空军太空司令部首次发射:计划2006年12月星座:3-5颗轨道高度:22,300英里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诺格公司动力装置:N/A尺寸:N/A先进极地系统通称:APS下一带极地通信系统,为北部极地的飞机、潜艇和部队提供所需的部分极地通信能力。
功能:EHF通信运行者:军事卫星司令部JPO;空军太空司令部首次发射:大约2010年星座:2轨道高度:22,300英里其他不详先进宽带系统又称:AWS替代国防卫星通信系统和宽带填隙系统。
目前的概念类似商用卫星,采用大容量的SHF,INTERNET协议,激光交叉链接,为飞机和地面移动部队提供大功率的战术通信。
功能:宽带通信运行者:军事卫星司令部JPO;空军太空司令部首次发射:计划2009年星座:3-6颗轨道高度:23,300英里国防气象卫星计划又称:DMSP卫星收集空中、地面、海上、和太空环境数据以支援全球战略和战术军事行动。
运行控制权1998年移交给NOAA。
功能:环境监测星座:2轨道高度:575英里国防卫星通信系统-3又称:DSCS抗核打击、抗干扰,为战场指挥官提供紧急指挥与通信传输。
功能;甚高频通信运行者:空军太空司令部首次发射:1982年10月星座:5在轨:13轨道高度:22,000英里国防支援计划(卫星系统)又称:DSP用于战略和战术导弹的探测运行者:空军太空司令部首次发射:1970年11月星座:保密在轨:保密轨道高度:22,000英里全球广播系统又称:GBS宽带通信系统,最初利用租借的商用卫星,后用军事系统为战场提供数字多媒体数据通信。
功能:高带宽的数据图象和视频通信运行者:海军首次发射:1998年3月(第二阶段有效载荷搭载在UFO星上)在轨:3轨道高度:23,230英里全球定位系统又称:GPS卫星军民两用,能在任何时间对地球任何位置进行精确定位。
“度秒如年”的空中侦察行动
![“度秒如年”的空中侦察行动](https://img.taocdn.com/s3/m/d823bcf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1.png)
70人与事域外档案侦察古巴导弹基地的主力——RF-8飞机大约60年前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可以说是人类最接近核战争的时刻。
依靠先进的空中侦察手段和敢于冒险的侦察机部队,美国掌握了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的详情。
以此为基础,危机最终得以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英国《空中力量》杂志近日披露了美军在那场危机中运用侦察机获取情报的内幕。
“看上去很像核导弹”因对古巴倾向于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不满,1961年1月5日,美国单方面宣布与古巴断交。
美国政府还对古巴实施压制,试图通过掐断经济命脉来逼迫古巴“远离苏联”。
同年4月15日,古巴的一些反动分子在美国的支持下,驾驶一架轰炸“度秒如年”的空中侦察行动文·图/姜森机对自己的国家发动了攻击。
在此期间,还有1000多名雇佣兵在古巴猪湾登陆,企图进入古巴境内制造动乱。
在短短72小时之内,这群反动分子即被击溃。
之后,美国政府继续对古巴施加压力,采取敌视政策。
1962年8月10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向肯尼迪总统提交了一份情报:苏联军方启动代号为“阿纳德尔”的神秘行动,其目标是在古巴境内部署可搭载核弹头的中程弹道导弹,从而实现美苏之间的战略平衡。
20世纪50年代后期,肯尼迪政府大幅扩充核武库,使美国在美苏核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看来,向古巴部署导弹显然是恢复战略平衡的一条捷径。
从军事角度来说,在古巴部署大约60枚导弹,大部分射程为1600公里,少数射程达到3300公里,可以避开美国的预警系统,使苏联打击美国的能力增加一倍,从而改变苏联在冷战中的地位。
肯尼迪对这份情报极为重视,要求71检察风云 PROSECUTORIAL VIEW2023年第3期古巴导弹危机中的肯尼迪中情局尽快获取证据,以便决定下一步如何行动。
8月29日,中情局派遣一架U-2高空侦察机前往古巴,发现苏联人正在古巴兴建S-75地空导弹发射阵地。
9月24日,肯尼迪指责古巴出现“苏联防御性导弹”。
他同时表示,“美国相信苏联在古巴的军事存在不具有进攻性”。
2020年国外军用对地观测卫星发展综述
![2020年国外军用对地观测卫星发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d69f8f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17.png)
42Reviews★专题2020年国外军用对地观测卫星发展综述刘韬(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2020年,国外军用对地观测卫星新系统部署节奏放缓,美、欧、日、印等国家相关系统发展以补网加强为主,新发射卫星系统性能指标与2019年没有大幅提升。
1 概述2020年,国外军用对地观测卫星领域共进行了7次发射,成功将7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整体来看,2020年国外军用对地观测卫星发射活动1)序号卫星名称发射日期所属国别卫星类型运行轨道1情报采集卫星-光学- 7(IGS - Optical - 7)2020- 02- 09日本光学成像侦察LEO 2地平线- 16(Ofeq - 16)2020- 07- 06以色列光学成像侦察LEO 3泰国皇家空军- 1(NAPA - 1)2020- 09- 03泰国光学成像侦察LEO 4雷达成像卫星- 2BR2(RISAT - 2BR2)2020- 11- 07印度雷达成像侦察LEO 5鹰眼- 2(Falcon Eye - 2)2020- 12- 02阿联酋光学成像侦察GEO 6顾问- 08(Mentor - 08)2020- 12- 11美国电子侦察HEO 7光学空间段- 2 (CSO - 2)2020- 12- 29法国光学成像侦察LEO注:1)本表未统计主要用于技术试验的军用对地观测卫星。
2020年军用对地观测卫星发射活动集中在美国、法国、日本和印度等。
42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国外军用对地观测卫星发展放缓,但航天强国正在为系统升级换代进行技术攻关,美国主攻未来低轨大规模智能化侦察监视星座,欧洲为基于数字波束形成(DBF)技术的高分辨率宽测绘带卫星进行技术攻关。
2 发展现状美国总体来说,虽然2020年美国军用对地观测卫星发射数量较少,但积极为后续系统进行技术筹备和攻关,试图打造低轨持续侦察监视大规模微小卫星星座,并以算法软件为近期攻关重点,发布“看护层多源情报融合软件”征询书和原型招标书。
战场图像情报侦察处理技术及其发展
![战场图像情报侦察处理技术及其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163ec08c281e53a5802ff4d.png)
战场图像情报侦察处理技术及其发展战场图像情报是通过战场侦察传感器平台所获得的侦察图像及其相关的情报产品,它包括白光、微光、激光、红外的图像,各种平台的电视侦察图像,各种机载平台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和逆合成孔径雷达的雷达图像以及由地面人工侦察所获得的人工图像情报。
一、战场图像情报的特点和主要获取手段 1.特点战场图像情报属战术型情报,与卫星遥感图像等战略型图像情报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①情报周期(包括情报任务下达、收集、处理、分析和分发的时间)短,时效性强,更能满足现代作战对情报的需要。
②图像侦察具有持续侦察监视能力,可以完成全天时、全天候的图像实时侦察。
③能获得多角度、全方位的情报,其中地面的人工图像情报是空中侦察和卫星侦察图像无法替代的。
地面图像情报和航空图像情报有机结合,可使图像情报更丰富,精度更高。
④战场C-4ISR系统使战场图像的获取、传递、处理、分发以及应用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使图像情报与其他非图像情报集成于一体,便于指挥决策机构掌握瞬息万变的战场局势。
2.主要获取手段获取战场图像情报的主要手段有光学观测、照相、激光、红外、电视、合成孔径雷达等。
这些手段根据载体的不同又分为便携式、车载式、机载式和舰载式等。
地面照相侦察可记录各种目标、工事设施、交通情况及绘制军事地图等,主要用于搜索地面、海上和低空目标。
战场电视侦察是获取视频图像情报的重要手段,具有直观、清晰、快速、实时传输等特点,能通过图像一目了然地观察到前沿敌方阵地地形、布设、武器装备、兵力部署、调动等情况。
夜视侦察装备,如主动式红外夜视仪、微光夜视仪、红外成像仪等用于夜间观察。
用于战场侦察的合成孔径雷达主要是获取战场图像和地面活动目标信息,可在夜间和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探测、搜索、跟踪敌方运动中的人员、车辆、舰船等,具有探测距离远、覆盖面积大、测量速度快、全天候、全天时工作的特点。
二、美军目前使用的几种典型战场图像侦察装备在阿富汗战场,美军利用C-4ISR系统将侦察卫星、有人/无人侦察机、地面特种部队结合在一起进行联合作战,将多源情报(包括图像情报)综合分析处理,缩短了目标搜索和打击时间,制止了敌方利战场图像情报侦察处理技术及其发展战场图像情报是通过战场侦察传感器平台所获得的侦察图像及其相关的情报产品,它包括白光、微光、激光、红外的图像,各种平台的电视侦察图像,各种机载平台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和逆合成孔径雷达的雷达图像以及由地面人工侦察所获得的人工图像情报。
美军航天侦察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美军航天侦察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a4403e3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6.png)
由于航天侦察资源较美军航天 情 报需 求而 言 相 对有 限,一 般 难以 在有限时间内满足所有用户提出的 需求。要确定不同侦察任务需求的 优先等级,按照任务性质或信息性 质,将 侦 察 任 务 划 分为重 点与 非 重
美军航天侦察实施流程
美军航天侦察活动的具体实 施可大 体 划 分 为 四 个 环 节,包 括 航 天侦察任务 规划、计划制定、信息 获取与处理、情报分发。
侦察任务规划 在任务规划 环节,要统 筹考虑目标区域 、作战 任务、目标特性、自然环境及可用航 天 侦 察资源 情况 ,对 整 个卫 星 系 统 工作 程 序进 行 规 划,以 最 大 程 度满 足美军作战指挥机构和人员的航 天侦察情报需求。
目前,在轨的锁眼、长曲棍球、 未来成像体系雷达系列成像侦察卫 星以及小号、水星、顾问、涅墨西斯 系列电子侦察卫星,均由该局负责 运行、管理。通常,卫星获取的图像 情报数据传送至国家地理空间情 报局,获取的信号情报传送至国家 安 全 局,由这 两 个机 构 负 责 用户所
美国防部国家侦察局负责卫星的运营
自1959年发射第1颗光学侦察 卫 星锁 眼 -1以 来 ,锁 眼 系 列 光 学卫 星已历经了6代11型发展,目前在轨 服役的型号为锁眼-12。锁眼-12卫 星 采 用太 阳同步椭 圆轨 道 ,具有 极 强的机动变轨能力。其搭载大口径 光 学 镜 头电荷 耦 合 元件(C C D)相 机,利用自适应光学成像技 术,分 辨率最高达 到0.1米 。红外相机具 备夜 间侦 察能 力,分 辨 率为 0.6 ~1 米 。此 外,该 卫 星 还 采 取了防 核 效 应加固手段和防激光武器保护手 段 ,搭 载 防 碰 撞 探 测 器,以 提 高 太 空作战生存能力。
间谍侦察卫星
![间谍侦察卫星](https://img.taocdn.com/s3/m/7d7f0954f01dc281e53af0a9.png)
间谍侦察卫星四系十队指挥自动化王佳兴3292009044一、间谍卫星间谍卫星(reconnaissance satellite):又称侦察卫星。
用于获取军事情报的军用卫星。
侦察卫星利用所载的光电遥感器、雷达或无线电接收机等侦察设备,从轨道上对目标实施侦察、监视或跟踪,以获取地面、海洋或空中目标辐射、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用胶片、磁带等记录器存储于返回舱内,在地面回收或通过无线电传输方式发送到地面接收站,经过光学、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加工处理,从中提取有价值的军事情报。
早期侦察卫星最主要的侦查手段是利用可见光波段的照相机。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情报种类的多样化,现在的侦察卫星使用的搜集手段可以大致上区分为主动与被动两大类。
3、主动卫星与被动卫星区别主动手段就是由卫星发出讯号,借由接收反射回来的讯号分析其中代表的意义。
譬如说利用雷达波对地间谍卫星面进行扫描以获得地形、地物或者是大型人工建筑等的影像。
被动手段是利用被侦查的物体发射出来的某种讯号,加以搜集并且分析。
这种侦查方式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包括使用可见光或者是红外线进行照相或者是连续影像录制,截收使用各类无线电波段的讯号,像是各种雷达与通讯设施等等。
4、侦察卫星的重要性目前各种光学摄影的效果的最大分辨率是各国家的机密,不过从各种公开或者是半公开的资讯当中,很多人相信目前的侦察卫星要取得地面上的车牌的数字是轻而易举,至于是否可以连报纸上的文字都能够清晰的获得,就没有足够的资料与以佐证。
二、发展转劣势为优势。
在此同时,苏联总理也带着苏联间谍卫星拍摄下来的照片,匆匆飞往开罗,劝说埃军停火。
1982年英、阿马岛之战期间,苏、美频繁地发射间谍卫星,对南大西洋海面的战局进行密切的监视,并分别向英国和阿根廷两国提供敌方军事情况的卫星照片。
可以说,间谍卫星的数量和发射次数,已经成了国际政治、军事等领域内斗争的“晴雨表”了。
三、照相侦察卫星1、卫星简介“大鸟”间谍卫星是照相侦察卫星中主要的一种。
无人机在军事侦察中的应用案例
![无人机在军事侦察中的应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68cc03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1.png)
无人机在军事侦察中的应用案例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已成为现代军事战争中重要的一种武器装备。
无人机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高可靠性、能够操控在战争前线等优点。
尤其在军事侦察领域中,无人机的应用已成为为军事方面提供可靠、快速、精准的情报信息的重要手段。
本文就无人机在军事侦察中的应用案例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现役1.美国RQ-4全球鹰无人机RQ-4全球鹰无人机是美国空军的重要侦察机型之一,被誉为“高空侦察王牌”。
该无人机搭载有先进的侦察设备,具备高空长时间盘旋能力和长程侦察能力。
其携带高清晰度的机载卫星通信设备与地面站进行通讯,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快速定位并提供准确的目标信息。
2.以色列Heron TP无人机以色列Heron TP无人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侦察无人机之一,具备超长时间飞行能力和较高的飞行高度。
该无人机可以在6000米高度飞行长达45小时,可在400公里外侦察目标,并能携带多种先进设备,在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依然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图像和视频信息。
二、无人机在特殊任务中的应用案例1. 无人机对地面目标的高精度拍摄无人机可以携带各种先进的摄像头、航空摄影机等设备,能够对地面目标进行高精度的拍摄。
这些拍摄内容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中进行处理分析,为军事部队提供较为准确的情报信息。
2. 无人机对地面环境的监测无人机能够搭载各种传感器,对地面环境进行实时监测。
无人机所搭载的监测设备能够对地形地貌、植被覆盖、人员情况、车辆运行等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为军事部队提供较为全面的情报调查信息。
三、无人机的优势和应用前景无人机在军事侦察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军事部队的作战力,而且能够提高部队的生存能力和战胜敌人的能力。
无人机的应用还能够降低部队的人员伤亡率和经济成本,为军事部队的各项任务提供有效保障。
未来,随着先进技术的不断拓展和发展,无人机在军事侦察中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不仅如此,随着无人机技术不断的成熟,其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其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
大酒瓶电子侦察卫星
![大酒瓶电子侦察卫星](https://img.taocdn.com/s3/m/45e070fdc5da50e2534d7f9c.png)
大酒瓶电子侦察卫星国别:美国类别:军用卫星侦察卫星进展过程:美国大酒瓶电子侦察卫星属于第三代电子侦察卫星, 1985 年和 1989 年各发射一颗,是目前美最先进的电子侦察卫星,要紧用于截获、侦收通信和电子情报信息,专门是截获前苏联和中国导弹试验的遥测信号。
性能特点:①既可同意雷达信号,也能够同意各种无线电信号。
②覆盖范畴广,同意信号灵敏度高。
③工作寿命长。
差不多数据:全重 2500 千克天线直径 90 米作战运用:海湾战争中,该型卫星提供了大量有关伊拉克的情形,使美军在开战之前和空袭过程中有效实施了电子干扰,并保证了之后空袭的作战成效,对美国和多国部队夺取和保持战场主动权发挥了重大作用。
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GPS)国别:美国类别:军用卫星导航卫星图片:进展过程:从1990年起进入有用时期。
军民两用,目前用户设备已普遍装备陆、海、空军各组部队。
性能特点:①具有全天候、全球性的导航定位能力。
②军民两用,功能齐全。
③定位精度高,速度快。
④工作寿命较长。
差不多数据:空间卫星数量 18 颗工作星, 3 颗备用星卫星轨道倾角 55 度周期 12 小时卫星大小 1.5 × 5.2 米卫星重量 900 千克卫星寿命 7 年以上工作频率 1575.42 兆赫, 1227.6 兆赫定位精度小于10 米 ( 一次定位 )作战运用:海湾战争期间,美国调用了 16 颗 GPS 卫星,几乎每天 24 小时至少有 3 颗卫星飞越海湾地区上空,向地面发送导航数据,为沙漠中的作战部队定位,为轰炸机指示轰炸目标。
为接收导航数据,美国防部连续向驻海湾部队调运了 2 万台 GPS 接收机。
科索沃战争期间,美国也广泛使用了 GPS 定位系统,为武器装备和人员定位、导航,对实现远距离精确打击起了决定性作用俄罗斯照相侦察卫星进展过程:前苏联的照相侦察卫星,其代号混编在〝宇宙〞型系统中,第一颗照相侦察卫星于 1962 年 4 月发射,型号为〝宇宙- 4 ”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 俄罗斯军事卫星侦察系统分析
11.3.3 俄罗斯电子侦察卫星
(2)第二代电子侦察卫星 第二代起于1967年10月,止于1980年底。卫星质量约 0.9~2t,形状为圆柱体,环绕主体装有太阳电池阵,并带 有可再充电的蓄电池组,卫星长2m、直径为1.5m。卫星 工作寿命在1年左右。它们没有测向能力,但在多次飞经 辐射源上空后,可大致测定雷达的位置。1981年起,第二 代卫星停止发射。
图11.5 “旋涡”电子侦察卫星
15
11.1 美军军事卫星侦察系统分析
图11.6 “大酒瓶”卫星
图11.7 “猎户座”电子侦察卫星
16
11.2 法国“太阳神”系列侦察卫星
图11.9 “太阳神”–1光学侦察卫星 图11.10 “太阳神”–2光学侦察卫星
17
11.3 俄罗斯军事卫星侦察系统分析
11.3.1 俄罗斯光学成像侦察卫星
表11.1 美军“锁眼”系列侦察卫星的基本性能
卫星类型
“锁眼”KH–1
“锁眼”KH–4
“锁眼”KH–5
“锁眼”KH–6
“锁眼”KH–7
“锁眼”KH–8
“锁眼”KH–9 “锁眼”KH–
11 “锁眼”KH–
12
侦察等级 第1代 第1代 第2代 第2代 第3代 第3代 第4代 第5代 第6代
类型 普查型 详查型 普查型 详查型 普查型 详查型 普查兼详查型 详查型 详查型
图11.1 “大鸟”光学侦察卫星
11.1 美军军事卫星侦察系统分析
2.美军光电传输型光学成像侦察卫星
(1)光电传输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卫星图像传输的时效性 (2)具有很高的地面分辨力 (3)可全天候、全天时工作
11.1 美军军事卫星侦察系统分析
3.美军“锁眼”KH–12侦察卫星
(1)通过组成星座系统,缩短观测周期 (2)采用小像元和多像元CCD等新技术,提高了分辨力 (3)生存能力强
12
11.1 美军军事卫星侦察系统分析
图11.3 “长曲棍球”雷达侦察卫星
11.1 美军军事卫星侦察系统分析
11.1.3 美军电子侦察卫星
1.普查型电子侦察卫星 2.详查型电子侦察卫星 3.同步型电子侦察卫星 4.大椭圆轨道型电子侦察卫星
14
11.1 美军军事卫星侦察系统分析
图11.4 “流纹岩”电子侦察卫星
1台 全景相机
70பைடு நூலகம்m 60.96cm
50100
7.62m
2台
2台
全景相机 画幅相机
70mm 70mm 60.96cm 60.96cm
1台 全景相机 127mm
7.62cm
1台 全景相机 127mm 167.64cm
120
160
30
160
2.74m 1.82m 11.68m 1.82m
11.1 美军军事卫星侦察系统分析
(1)“8X”卫星系统 (2)未来成像体系结构(FIA)侦察卫星计划
11.1 美军军事卫星侦察系统分析
11.1.2 美军雷达成像侦察卫星
1.“长曲棍球”雷达侦察卫星技术性能 (1)地面分辨力高 (2)受气候影响较小,能穿透云层
11
11.1 美军军事卫星侦察系统分析
2.实战表现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和波黑战争中,“长曲棍球” 雷达侦察卫星用于跟踪伊拉克装甲部队行踪和监视塞族坦 克。它还多次用来评估美国巡航导弹对伊拉克和南联盟的 攻击效果。1996年9月曾用来侦察评估美国巡航导弹对伊 拉克的攻击效果。其在海湾战争中跟踪伊拉克装甲部队行 踪和在波黑战争中监视塞族装甲部队行动中,都发挥了很 好的作用。
第11章 外军典型军事卫星侦察 系统分析
1
主要内容
11.1 美军军事卫星侦察系统分析 11.2 法国“太阳神”系列侦察卫星 11.3 俄罗斯军事卫星侦察系统分析 11.4 军事卫星侦察技术的发展趋势
2
11.1 美军军事卫星侦察系统分析
11.1.1 美军光学成像侦察卫星
1.美军胶片回收型光学成像侦察卫星
11.1 美军军事卫星侦察系统分析
图11.2 “锁眼”KH–12侦察卫星
11.1 美军军事卫星侦察系统分析
4.“锁眼”KH–12存在的不足
(1)受气候的影响较为严重 (2)服务面窄,难以满足局部战争的需要 (3)分辨力不够高,不能对目标实施持续监视
11.1 美军军事卫星侦察系统分析
5.美国新型光学成像侦察卫星及未来发展计划
770~1175天 0.15米
8年
0.1米
3
11.1 美军军事卫星侦察系统分析
表11.2 美军第一代和第二代光学成像侦察卫星的性 能指标
卫星 性能
“锁眼”KH–1、 “锁眼” “锁眼” “锁眼” “锁眼”
“锁眼”KH–4 KH–4A KH–4B KH–5
KH–6
照相机类型
胶片尺寸 焦距
影像分辨力 (lp/mm) 地面分辨力
19
11.3 俄罗斯军事卫星侦察系统分析
11.3.3 俄罗斯电子侦察卫星
(1)第一代电子侦察卫星 第一代起于1967年3月,止于1976年5月。卫星质量约 400kg,形状为椭球体,长1.8m,直径为1.2m。卫星采用 71度倾角、270~500km高度、92min周期的轨道。卫星除 执行侦察雷达信号和通信信号的任务外,还有一部分卫星 兼负军事气象的侦察任务。
21
11.3 俄罗斯军事卫星侦察系统分析
11.3.3 俄罗斯电子侦察卫星
(3)第三代电子侦察卫星 第三代于1970年12月开始到1983年2月为止。卫星质量 约2~2.5t,形状为圆柱体,带有两个对日定向的太阳能电 池板,长5m,直径为1.5m。卫星采用倾角为81.2度~81.5 度,高度约为640km的近圆轨道。
(1)“琥珀/钴”M胶卷返回式成像侦察卫星 (2)“角色”光电传输型成像侦察卫星 (3)Geo–IK大地测绘卫星 (4)“资源”DK高分辨率军民两用成像卫星 (5)“资源”P系统
18
11.3 俄罗斯军事卫星侦察系统分析
11.3.2 俄罗斯雷达成像侦察卫星
(1)“阿尔贡”2M雷达成像小卫星计划 (2)“兀鹰”小卫星系统 (3)“监视器”系统
首颗发射时 间
1960年10月 1962年3月 1963年2月 1963年7月 1966年8月 1966年7月 1971年6月 1976年12月
1990年2月
工作寿命 地面分辨力
3~28天 3~5天 20~28天 4~10天 14~36天 9~90天 5~220天
3~6米 2~3米 小于3.6米 0.6米 0.6~2.4米 0.4~0.6米 0.3~0.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