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3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课文、名句全汇总
一~六年级所有要背的文言文

一~六年级所有要背的文言文一~六年级所有要背的文言文有: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材必背古诗文1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 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 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 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6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教材必背古诗文7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1 人之初《三字经》节选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12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3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4 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材必背古诗文15 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6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7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8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9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部编版1-6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课文、名句全汇总

部编版1-6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课文、名句全汇总1年级必背课文对韵歌云对雨,雪对风。
花对树,鸟对虫。
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
秋天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啊!秋天来了!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四季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雪人大肚子一挺,他玩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大小多少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
一边多,一边少,一群鸭子一只鸟。
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苹果一颗枣。
一边多,一边少,一堆杏子一个桃。
升国旗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国歌声中,冉冉升起;顶风飘荡,何等艳丽。
向着国旗,我们立正;望着国旗,我们敬礼。
前后左右东西南北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背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雪地里的小画家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
1年级必背古诗词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悯农(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必背名句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刻千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前人栽树,后人纳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年级必背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孩子假如曾经长大,就得通知妈妈,处处为家。
部编版一至六年级古诗词和日积月累

部编版一至六年级古诗词和日积月累最新部编版一至六年级古诗词和日积月累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和日积月累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悯农(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咏雪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语文园地(四)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刻千金,寸金难买寸岁月。
语文场地(五)前后摆布,工具南北。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童谣中的反义词:前--后左--右东--西南--北语文园地(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语文场地(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扶摇直上,更进一步。
名言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树高百尺叶落归根3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4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5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6忠实传家久诗书继世长7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8桂林山水甲天下9上有天国下有苏杭10五岳返来不看山,黄山返来不看岳31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12志当存高远----诫外生书13有志不在年高---传家宝4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和穷年累月第一单元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第二单元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第三单元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四单元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孺子,言师采药去。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教案及反思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教案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山行》。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挑”的读音和用法。
3.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能根据图片和关键词的意思理解古诗的大意。
能联系诗句,说说诗中的秋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4.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能根据图片和关键词的意思理解古诗的大意。
能联系诗句,说说诗中的秋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
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你喜欢哪个季节?说一说理由。
四季风景如画,四季都是诗情画意的。
在这美好的秋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三首关于秋天的诗歌。
板书,齐读课题。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诗歌《山行》。
二、整体感知1.认识作者。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
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著有《樊川文集》。
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
你还知道杜牧的其他诗歌吗?预设:《清明》、《秋夕》等。
2.听《山行》的朗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3.自由朗读《山行》:(1)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图文对照,作者在山里行走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4.出示诗歌,指导学生读好节奏。
预设: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径、斜。
领读生字,注音拼读。
结合图片,理解生字的意思。
径:小路。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背诵与积累知识梳理详解汇总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背诵与积累知识梳理详解汇总一、词语积累懒洋洋慢腾腾颤巍巍兴冲冲静悄悄空荡荡乱糟糟闹哄哄油亮亮亮晶晶孤零零懒洋洋圆溜溜雾蒙蒙热腾腾圆乎乎黑洞洞慢吞吞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闪闪发光五彩缤纷你挤我碰频频点头舒舒服服急急忙忙春光明媚忐忑不安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一叶知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春华秋实又冷又黑哆哆嗦嗦摇摇摆摆吱吱嘎嘎细嚼慢咽大吃一惊匆匆忙忙惹人讨厌哈哈大笑美味可口百发百中百战百胜百依百顺四面八方四通八达四平八稳七上八下七嘴八舌七手八脚一本正经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相互交错高低不平成群结队飘飘摇摇祖祖辈辈来来往往银光闪闪严严实实葱葱茏茏景色诱人轻轻柔柔呢喃细语滴滴答答叮咚叮咚井然有序汹涌澎湃秋高气爽超凡脱俗凝神静气晃来晃去斑斑驳驳恍然大悟惹人喜爱自言自语气焰嚣张硝烟滚滚弹片纷飞争分夺秒怒目圆睁目瞪口呆耳闻目睹二、名句背诵1.关于“理”的名句灯不拔不亮,理不辩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2.关于“团结协作”的名句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3.关于“爱”的名句爱人若爱其身。
——《墨子》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孟子》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三、古诗背诵1.《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意: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家居住。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春花还艳丽。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生:产生。
坐:因为。
3.《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部编版小学必背古诗文129首以及翻译

一上1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2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3 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4 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5 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6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7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8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9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小学三年级语文必背知识点【完整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必背知识点【完整版】小学三年级语文必背知识点近义词:突然(忽然) 大致(大概) 试验(实验) 渐渐(缓缓、慢慢)创造(发明)不得不(只好) 欣赏(观赏)马上(立即)鼓励(鼓舞) 依然(仍然) 使劲(用力) 观察(打量)似乎(好像) 引人注目(惹人注意) 旅行(旅游)专门(特地) 研究(钻研) 迎候(等候)骄傲(傲慢)盼望(希望)推测(猜测)反义词:粗——细、尾——头、张开——合上、顶——底低——高、诚实——说谎、勇敢——懦弱、失信——守信异——同、遥远——附近、深——浅、紧——松、沉——浮内——外、醒——睡、湿——干、嫩——老、强——弱准确——错误、阻力——动力、超常——失常、迎——送轻——重、清——浊、上升——下降、黑暗——光明辽阔——狭窄、横——直、贵——贱、断——连、软——硬果然——居然、难——易、敌人——朋友、傲慢——谦虚丑陋——美丽、愚蠢——聪明、普通——特别、窄——宽淡——浓、仰望——俯视、严寒——炎热、苏醒——昏睡浪费——节省、清闲——忙碌、参加——退出、紧张——轻松长处——短处、乱成一团——井井有条、胜利——失败难过——开心、危险——安全、不假思索——犹豫再三激动——平静、给予——索取、担心——放心、宽裕——贫困语文复习方法1、明确导向、把握目标;2、突出主体、优化训练;3、重视方法,培养能力;4、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正因为坚持了这四条,这五年来,我校的语文中考,才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当然,由于教学理念、课标要求、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的不同,课改毕业班的语文复习在复习理念、复习内容、复习方法、都同非课改毕业班的语文复习有所不同。
根据中考课改语文遵循的“重视积累,突出读写,强调运用,鼓励创新”的命题思路和新课标要求,四年来,我校的初三语文复习,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加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着眼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语言积累复习,强化四个环节。
学习语文需要日常的积累,没有积累的语言是苍白的,没有积累的学习是徒劳的。
教育部“增负”!新版语文教材1—9年级必背142篇古诗文!小学初中部编版统编版教材咏鹅江南画悯农古朗月行

教育部“增负”!新版语文教材1—9年级必背142篇古诗文!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高中语文新课标: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从14篇增加到72篇!现在全国开始实施!教育部权威发布,对语文“增负”!然而,除了高中语文增量,早在2017年9月,全国中小学已经开始改革,语文教材统一采用全新“部编版”,就大幅度增加了古诗文篇目,一年级就开始有必背古诗了!新“部编本”教材,换掉了约40%的课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
小学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增加55篇,增幅高达80%,平均每年20篇左右。
初中古诗文选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平均每年40篇。
这是自白话文兴起后百余年来,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所占比例最高的一次。
语文越来越重,那新版“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新增了哪些篇目?哪些必背古诗文?我们对照新“部编版”小学、初中语文教材,以及教育部在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推荐的古诗文汇总整理如下,1——6年级(81篇),7——9年级(61篇)含2018年新增10篇!1-6年级《咏鹅》(诵读)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江南》(诵读)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画》(必背★)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悯农(其二)》(诵读)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朗月行》(节选)(诵读)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风》(诵读)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春晓》(必背★)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背课文
秋天的雨(第 2 自然段)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大自然的声音(第 2~3 自然段)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
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
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必背古诗文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
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
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
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
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群一色栽,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
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必背名句
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人
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法国】罗丹
爱人若爱其身。
——《墨子》
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孟子》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