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学生)
初中咏史怀古诗
初中咏史怀古诗
哎呀,说起初中的咏史怀古诗,那可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你想想,像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要是东风不给周瑜帮忙,那大乔小乔不就被曹操锁在铜雀台啦?这就好像一场精彩的球赛,关键时刻一个关键传球没到位,整个局势就变了,多惊险呐!
再看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曾经在达官贵人家里筑巢的燕子,如今飞到了普通百姓家,这不就像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明星,后来也过起了平凡的生活吗?
还有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满怀壮志,想要完成大业,却还没成功就去世了,让多少英雄豪杰为之落泪啊!这多让人惋惜,就好比你精心准备了一场考试,结果因为生病发挥失常,那种失落感能好受吗?
咱初中读这些咏史怀古诗的时候,不就像是穿越时空,和古人对话嘛!能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能看到历史的兴衰成败。
这些诗让我们明白,历史就像一面镜子,能让我们从中学到好多东西。
它们不仅让我们了解过去,还能启发我们思考现在和未来。
难道不是这样吗?
所以我觉得,初中的咏史怀古诗真的是超级有价值,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和琢磨!。
咏怀古迹 学生版
南阳市十一中2014春期高一语文必修三导学案编写:陈丹审核:李海庆审批:蔡孝先咏怀古迹(其三)【学习目标】1、尝试找出本诗的诗眼,通过诗眼体会杜甫在诗中隐晦抒发的情感。
2、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试着分析杜甫借王昭君的遭遇抒发自己的哪些情感。
3、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怀古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4、背诵全诗。
【学习重难点】运用对比法试着把握杜甫在这首诗中抒发的情感。
《咏怀古迹(其三)》是一首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是借用典故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感。
比较典故和诗人自己遭遇的相似点,就找到了诗人在典故背后所抒发的自己的情感。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对比法合作探究【学时安排】1课时预习案Ⅰ文本辅读一、关于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1)标题特点: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前后加“怀古”、“咏怀”等。
(2)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3)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等。
(4)表现手法:用典、对比、寓情于景、借古讽今、吊古伤今、借古抒怀等。
二、写作背景:《咏怀古迹》共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祠,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也就是公元766年,这一时期正是作者漂泊西南的第七年。
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
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
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
咏史怀古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 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断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 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 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⑴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 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 简要分析。 ⑵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1.这首诗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试体 会其表达效果. 2.本诗三四句是在批评歌女不知亡国 恨,一味沉迷于靡靡之音吗?谈谈你的 理解 3.这首诗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连用两个“笼”字,突出了水边夜 色的迷蒙冷寂,寄寓了诗人的忧愁和 伤感。 ②第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谴责歌女不 懂亡国之恨,一味沉迷于靡靡之音, 但实际上是批评那些掌权的达官贵人 不以国事为重,贪图享受。 ③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咏史怀古诗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⑴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 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4分) ⑵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 分)
■古今多少风流史(怀古诗鉴赏专题·学生版)
古今多少风流史,西风独醉谈笑间——怀古咏史诗专题【高考回眸】(08年江苏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4分)(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解题步骤】1.了解诗人笔下的古人、古事、古迹是怎样的?(作者“怀”什么“古”)2.把握诗人态度,归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3.揣摩怀古意图、原因。
(作者为什么怀古?)4.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专题解说】一、咏史怀古诗的概念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它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一般以古代遗迹为生发点,以地名或“览古”“怀古”为标题的一类诗歌。
班固的《咏史》是我国是诗歌史上第一首以咏史为题的诗,真正奠定咏史怀古诗传统的是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
这组诗借咏史来反映寒门知识分子和世族门阀之间的矛盾。
这种叙述历史与抒发情怀的结合,成为咏史怀古诗词的传统,被后世诗人传承沿袭。
欣赏这类诗歌,我们往往要了解的是作者写了怎样的古人、往事,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这种态度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
二、怀古诗的特点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
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3)手法: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4)语言:含蓄蕴藉(5)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6)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7)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8)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9)具体表现:⒈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完整版)咏史怀古诗(最新整理)
咏史怀古诗一.点击概念⒈咏史怀古诗的含义: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
大多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2.解析概念: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
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再三。
欣赏这类诗歌,我们往往要了解的是作者写了怎样的古人、往事,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这种态度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
二.咏史怀古诗以唐宋为最,下面加以区别:(一)唐代咏史怀古诗论析:1.初唐咏史怀古诗:⑴以史为鉴,咏写故去朝代的兴亡,以告诫当世君主,成为初唐咏史怀古诗的一个重要主题。
此类诗作多隐括史事,兴寄的成分较少。
⑵此外,借史来抒发建功立业的怀抱,也是初唐咏史诗的一大主题。
最具代表的是陈子昂《蓟丘览古》七首中的《燕昭王》和《登幽州台歌》。
2.盛唐咏史怀古诗:盛唐咏史怀古诗寄托了诗人们对功名的热望,表现他们积极进去的热切心态。
如王维《西施咏》《夷门歌》,李白《古风》其十、《登金陵凤凰台》,即此类。
杜甫的咏史诗借咏史抒发自己对社会的感慨。
如《蜀相》《八阵图》等。
3.中唐咏史怀古诗:中唐是咏史怀古诗的繁荣期,不但出现大量作家作品,而且总体水平较高。
此时的诗歌多吊古伤今,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怀咏,或对历史古迹的凭吊,针贬时弊,寄托怀抱。
刘禹锡是此时咏史诗人之冠。
《乌衣巷》《金塞山怀古》都堪称传世名作。
咏史怀古诗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 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 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 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二、规律总结
• 1、古人、古事、古地 • 2、借古讽今(警戒当世统治者、针砭时弊)、借古伤今、借古抒怀(建功立业、功业无成)、昔盛今衰、
物是人非、繁华不再等 • 3、用典、对比、以小见大、乐景写哀情
三、当堂练习
• 越中览古 李白 •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宋代咏史怀古诗词
• 王安石 《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 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 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 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 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 满襟。
•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 入寻常百姓家。
•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 萧萧芦荻秋。
怀古诗 学生版
千古兴亡多少事,叹人叹己叹人生——怀古诗鉴赏怀古咏史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
写作特点(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3)手法: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借景抒情、以景衬情。
(4)语言:含蓄蕴藉。
(5)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
(6)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苍劲悲凉。
(7)思想感情: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抒发昔盛今衰、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与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忧国伤时,感慨国运衰微,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抒发爱国情怀。
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课内咏史怀古诗的思想感情篇目思想感情越中览古--------------------写昔日的繁盛和今天的凄凉表达盛衰无常感慨石头城-----------------------寄寓着国运衰微的感慨蜀相--------------------------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壮志难酬京口北固亭怀古----------抒发爱国情怀扬州慢----------------------表达的是对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及悲痛之情。
过华清宫-------------------奢侈淫逸咏怀古迹(其三)-------借写昭君的怨恨来抒发自己一生颠沛流离,遭逢动乱,功业无成等身世家国之情怀古类别㈠怀人伤己-------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对比失落型-------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
咏史怀古诗
课本回顾
1.《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2.《念奴娇 · 赤壁怀古》 苏轼 3.《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4.《越中览古》 李白 5.《蜀相》 杜甫 6.《题乌江亭》 杜牧 7.《泊秦淮》 杜牧 8.《桂枝香 ·金陵怀古》 王安石
内容有共性
1.临古地 2.思古人 3.忆其事 4.抒己怀
通过与周瑜的对比,发出人生如梦的 感慨,以及在清风明月间买醉的无奈。
怀人伤己之同病相怜型
•
《咏怀古迹》其三
•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昭君美不得宠,远嫁异乡;诗人才不得 用,漂泊西南。
怀古伤今之昔盛今衰型
(古地)
理性反思
(古事、古迹)
对比失落型 同病相怜型 昔盛今衰型 物是人非型 别有寄托型 启迪世人型
常用技法
1.借古讽今 2.借古喻今 3.用典 4.对比
鉴赏指导
• 1.结合题目,了解诗词中的史实和人 物。
• 2.通读全诗,细分类型。 • 3.找到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
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怀人伤己型)
•
《越中览古》
•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全诗通过昔时的繁盛和眼前的凄凉的对比, 表现人事变化和盛衰无常的感慨。
怀古伤今之物是人非型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光依然,所变 者已是“故国”“空城”,昔日繁华化 为乌有,抒发了故国萧条、物是人非的 感伤之情。
•
孟浩然①
初中学的咏史怀古诗
初中学的咏史怀古诗在初中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咏史怀古是众多古诗题材的一种,那么我初中学过的咏史怀古诗有哪一些?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学的咏史怀古诗,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初中学的咏史怀古诗(一)赤壁唐代: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初中学的咏史怀古诗(二)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译文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后带着寂寞的心情退回。
那声音仿佛在叹惜,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
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还是过去那轮月亮。
见证历史过后,在夜深人静之际,又心恋恋地爬过凹凸的城墙,小心翼翼来窥探着什么。
初中学的咏史怀古诗(三)山坡羊·潼关怀古元代: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赏析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
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潼关怀古》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张养浩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
这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初中学过的咏史怀古诗
初中学过的咏史怀古诗在我们学过众多的咏史怀古诗中有那几首是属于我们初中的知识点呢?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咏史怀古诗,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初中咏史怀古诗(一)泊秦淮唐代: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赏析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溧水东北,横贯金陵(今江苏南京)入长江。
六朝至唐代,金陵秦淮河一带一直是权贵富豪游宴取乐之地。
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
这诗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见工夫。
首句写景,“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渲染气氛,朦胧中透出忧凉。
次句点题,并以“近酒家”的丰富内涵启动思古之幽情,秦淮一带在六朝时是著名的游乐场所,酒家林立,因此昔日那种歌舞游宴的无尽繁华实已包含在诗人此时的思绪之中。
后二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不知”抒发了诗人对“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一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
清代评论家沈德潜推崇此诗为“绝唱”,一个“犹”字透露出作者批判之意,忧虑之情。
管世铭甚至称其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秦淮河是六朝旧都金陵的歌舞繁华之地,诗人深夜泊舟河畔,隔江传来商女《玉树后庭花》的歌声,听着这亡国之音,不禁激起时代兴衰之感,后两句对只知征歌征舞、买笑逐欢,而不以历景为鉴的统治者,给以深深的谴责。
本诗情景交融,朦胧的景色与诗人心中淡淡的哀愁非常和谐统一。
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
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
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自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借陈后主之诗,鞭笞权贵的荒淫,深刻犀利。
诗歌九大题材咏史怀古诗
诗歌九大题材咏史怀古诗1. 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3. 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 春望作者: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 渔家傲·秋思作者: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 己亥杂诗·其五作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 观沧海作者: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8. 行路难作者: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咏史怀古诗代表作
参考资料咏史怀古诗代表作咏史四首(其一)卢照邻季生昔未达,身辱功不成。
髡钳为台隶,灌园变姓名。
幸逢滕将军,兼遇曹丘生。
汉祖广招纳,一朝拜公卿。
百金孰云重,一诺良匪轻。
廷议斩樊哙,群公寂无声。
处身孤且直,遭时坦而平。
丈夫当如此,唯唯何足荣。
卢照邻诗鉴赏卢照邻的咏史诗,在“唐初四杰”咏史诗中首屈一指。
他的《咏史四首》分别咏怀汉代四位名人季布、郭泰、郑泰和朱云。
这首是第一首,写的是能屈能伸忠直孤正、不畏强权、正气凛然的大丈夫季布。
全诗可分为四层,每层四个句子。
“季生昔未达,身辱功不成。
髡钳为台隶,灌园变姓名。
”概括了季布沦落为奴时的悲惨经历。
他跟从项羽起兵失败,又被刘邦悬赏捉拿,当作刑徒卖给朱家为奴。
朱家把他隐藏保护起来,还给他置办了田舍,他隐姓埋名以种田为生。
“幸逢滕将军,兼遇曹丘生。
汉祖广招纳,一朝拜公卿。
”此处为二个段落,既写季布幸遇伯乐时来运转,同时也是赞赏夏侯婴举贤不疑、刘邦不记私仇的贤德。
按史书记载,朱家为季布向夏侯婴澄冤,以“臣各为其主用”的道理说明季布不但不应被问罪,实为贤能之士,并请他向刘邦上疏赦免季布。
刘邦赦季布为郎中,又得到曹丘生替他宣扬令德,于是名声传了开来。
第三段是写季布耿直忠正,当众怒斥哗众取宠、邀功请赏的樊哙,义正辞严,人皆震动。
“百金孰云重,一诺良匪轻”,出自楚谚“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意思是季布的一句承诺比百两黄金还重。
为下两句诗“廷议斩樊哙,群公寂无声”作铺垫。
据《汉书·季布传》记载,单于呈书轻视吕太后,太后怒,召来大臣商议对策。
樊哙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群臣大多敷衍表示赞同,只有季布反对说:“樊哙可斩也!夫以高帝兵三十余万,困于平城,哙时亦在其中。
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谩。
且秦以事胡,陈胜等起,今疮痍未疗,哙又面谀,欲动摇天下。
”此话一出,举座皆惊,群臣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有人为季布冒“逆鳞”而担忧,有人为季布的胆识而惊异。
吕太后从此也没有再提报复匈奴的事了,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争被制止。
咏史怀古诗十首经典
咏史怀古诗十首经典咏史怀古诗是古代诗词中的一种,主要通过凭吊古迹、古事来抒发诗人的感慨,以下为你推荐咏史怀古诗十首经典:1. 《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3.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 《桂枝香·金陵怀古》柳永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6.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7.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8. 《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9.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留色,旧径残云独赏春。
落笔生辉成佳句,满腹才思化雅文。
朝吟风雅颂,暮唱赋比兴。
桃园约共酒一杯先庆贺,杏坛约撰文一篇贺高贤壮志未酬身先死,文采高妙笔难眠。
咏史怀古诗
4.如何理解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 明怨恨曲中论。”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 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 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 恨!这两句正面写昭君的怨恨,从侧面烘 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 她的同情。
5.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 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那写的是 什么?
“沉、出”写出了战事及结果,细腻传神 的点出孙吴政权日薄西山的颓势和溃败的丑态。
•
“往事”二字,包蕴深沉,它指自东吴以后 在金陵相继建都的东晋、宋、齐、梁、陈六个 朝代,这些政权的灭亡,大都有相似的原因。 但是人们总不接受历史的教训,在循环往复地 因袭着前人的失误而不自省。 “山形依旧枕寒流”句,用 拟人的手法。“依旧”是说三 百年前如此,三百年后的今天 仍然如此。“山形依旧”同英 雄们的霸业荡然无存形成鲜明 对比,这就更突出了他们的可 悲。
你能说说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他登上岘山,想 到羊祜当年的心境,想起羊祜说过的“登此山 者多矣,皆烟灭无闻”的话,与自己的处境正 相吻合。“烟灭无闻”正是对自己遭遇的写照, 触景生情,倍感悲伤,不禁潸然下泪。全诗借 古抒怀,感情深沉。 这首《与诸子登岘山》是抒发他登临岘山时 抚今思昔的感慨和不能实现抱负的悲哀的怀古 诗。
杜 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 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 (王昭君)的村子。 • 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 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 冢向着黄昏。 • 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 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 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 • 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 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 的怨恨之情。
咏史怀古诗学生
咏史怀古诗1课内诗歌鉴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咏怀古迹》《马嵬》《蜀相》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思考:本诗通过那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默写《马嵬》思考:本诗通过那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咏史怀古诗常见意象积累3、咏史怀古诗的感情态度表达():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寄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达():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4、随堂训练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试做分析5、综合训练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这首诗中关于“想当年”的部分对表达诗人思想感情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试做分析。
咏物诗墨梅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请简要分析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咏物抒怀诗常见意象积累:3、咏物诗的感情态度(1)表达():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2)表达():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3)表达():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于春风不用媒。
4、随堂练习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归纳一咏史怀古诗简介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
大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怀古词古,是指一种古迹,怀古词是抒发跟特定的古迹相关的古人古事的忧思。
因此,怀古又往往跟登临主体结合在一起。
在艺术表现上,往往要写景,要写这个古迹的地理环境、景物景观。
咏史词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事件,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人物,直接写作者的思考、态度,不一定要写景,不表现现在的时空场景。
二典型咏史怀古地点典型咏史怀古地点:1、金陵:石头城、台城、六朝旧事、后唐遗事、乌衣巷、朱雀桥、西塞山历史名城南京,在漫长的岁月中曾经有过很多名称,其中最响亮的名字莫过于“金陵”了。
时至今日,金陵仍是南京最雅致的别称。
南京早在我国唐宋以前就称“六朝古都”。
所谓“六朝”是指:(1)三国吴。
孙权称王,定都建业(今南京)。
(2)东晋。
公元317年,逃亡江南的西晋皇族司马睿被拥戴在建康(今南京)当皇帝,建立东晋政权。
(3)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均定都建康(今南京)。
故南京史称“六朝古都”。
至于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应天(今南京)、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等都不算在此六朝之中。
①石头城,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置金陵邑于此,筑城石头山。
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孙权改秣陵为建业,在金陵邑故址石头山上修筑石头城,内设石头仓、石头库,以存储军械、粮食等物资。
石头城南建烽火台,为军事重镇。
东晋义熙年间,以砖筑城,建"入汉楼",仍为军事重镇。
初中必知必读咏史怀古诗
初中必知必读咏史怀古诗怀古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的古诗。
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必读咏史怀古诗,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初中必读咏史怀古诗(一)蟾宫曲·怀古元代:查德卿问从来谁是英雄?一个农夫,一个渔翁。
晦迹南阳,栖身东海,一举成功。
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
霸业成空,遗恨无穷。
蜀道寒云,渭水秋风。
水调歌头·焦山宋代:吴潜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
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
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
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
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
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
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
武侯庙唐代:杜甫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汴河怀古二首唐代:皮日休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金陵新亭唐代:李白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
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
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初中必读咏史怀古诗(二)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宋代:王安石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
一为钓叟一耕佣。
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
兴王只在谈笑中。
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赤壁歌送别唐代:李白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蝶恋花·出塞清代: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金陵五题·石头城唐代: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西塞山怀古唐代: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完整版)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一.点击概念⒈咏史怀古诗的含义: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
大多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2.解析概念: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
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再三。
欣赏这类诗歌,我们往往要了解的是作者写了怎样的古人、往事,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这种态度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
二.咏史怀古诗以唐宋为最,下面加以区别:(一)唐代咏史怀古诗论析:1.初唐咏史怀古诗:⑴以史为鉴,咏写故去朝代的兴亡,以告诫当世君主,成为初唐咏史怀古诗的一个重要主题。
此类诗作多隐括史事,兴寄的成分较少。
⑵此外,借史来抒发建功立业的怀抱,也是初唐咏史诗的一大主题。
最具代表的是陈子昂《蓟丘览古》七首中的《燕昭王》和《登幽州台歌》。
2.盛唐咏史怀古诗:盛唐咏史怀古诗寄托了诗人们对功名的热望,表现他们积极进去的热切心态。
如王维《西施咏》《夷门歌》,李白《古风》其十、《登金陵凤凰台》,即此类。
杜甫的咏史诗借咏史抒发自己对社会的感慨。
如《蜀相》《八阵图》等。
3.中唐咏史怀古诗:中唐是咏史怀古诗的繁荣期,不但出现大量作家作品,而且总体水平较高。
此时的诗歌多吊古伤今,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怀咏,或对历史古迹的凭吊,针贬时弊,寄托怀抱。
刘禹锡是此时咏史诗人之冠。
《乌衣巷》《金塞山怀古》都堪称传世名作。
咏史怀古诗歌
咏史怀古诗歌1.《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山坡羊·未央怀古》元代·张养浩三杰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
见遗基,怎不伤悲!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
东,也在图画里;西,也在图画里。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5.《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6.《桂枝香·金陵怀古》宋代·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7.《西塞山怀古》唐代·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鉴赏·咏史怀古诗一、学习目标1.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通过练习,掌握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二、知识链接1.咏史怀古诗(咏古迹\怀古人\忆古事)的概念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班固的《咏史》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以咏史为题的诗,真正奠定咏史怀古诗传统的是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
这组诗借咏史来反映寒门知识分子和世族门阀之间的矛盾。
这种叙述历史与抒发情怀的结合,成为咏史怀古诗词的传统,被后世诗人传承沿袭。
“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
—长于议论精辟。
“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
2.咏史怀古诗的特点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
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3)语言:含蓄蕴藉(4)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5)表现手法:对比、触情入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拟人、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用典(6)思想感情:感慨盛衰无常;感慨壮志难酬;感慨国运衰微;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7)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3.鉴赏咏史怀古诗的步骤和方法。
(1)懂。
即写什么?①要弄清史实。
咏史怀古诗的题材决定了诗词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因此鉴赏的第一步,就要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像赤壁、金陵、汴河等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
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
当然,诗词的注解,有时也能很好地帮我们完成这第一步。
②要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时触发感慨的媒介。
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
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的报国无门,也就是诗人引发诗思的现实原因。
③要领悟感情。
诗人咏史怀古,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然而王安石却意识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另一种情况是把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
我们中学里学过的两首宋词《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
④要分析写法。
不同的写法,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
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王昭君》,对汉元帝统治的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
也有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
另外,引用典故也是咏史怀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2)审。
即审明题目要求。
(3)书。
即书写答案。
要依据诗歌的具体内容,恰当地运用相关术语表达。
(4)查。
即检查要点全不全,语言通不通。
四、《唐诗宋词选读》(一)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唐诗宋词选读》第11页【赏析】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
所谓吊古,是凭吊岘首山的羊公碑。
据《晋书。
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言咏。
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
望其碑者,莫不流涕。
”作者登上岘首山,见到羊公碑,自然会想到羊祜。
由吊古而伤今,不由感叹起自己的身世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
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有谁没有感觉到呢?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也在不停止地流逝着,这又有谁没有感觉到呢?首联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引出了作者的浩瀚心事。
第二联紧承第一联。
“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
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
第三联写登山所见。
“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
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
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
“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
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多么巨大!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
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
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这首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激情,这就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
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
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
”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
(二)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唐诗宋词选读》第30页【赏析】这首诗咏昭君。
开头描绘昭君故乡的自然环境,用一个“赴”字写出丛聚在三峡一带的山岭,势若奔驰的生动姿态,很有气势。
随即感叹王嫱人逝村存,点出题意。
第三、四句紧接人逝村存之意,竭力渲染昭君生前及死后的凄凉。
第五、六句先讲汉元帝的昏庸,后写昭君不忘故土,魂魄夜归。
这里用一个“空”字,以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寄诗人的同情。
最后两句正面写昭君的怨恨。
昭君之怨,主要是一个远嫁女子永远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
杜甫当时身处异地、远离故乡的处境和昭君相似,从诗题《咏怀古迹》可知,诗人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
诗写得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三)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唐诗宋词选读》第38页【赏析】长庆四年,刘禹锡从夔州出三峡,沿江东下,到和州任刺史,途经西塞山,触景生情,感怀往事,写下了这首怀古诗。
首联“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两句,诗人不从眼前的具体景物落笔,而是用简练的笔墨描写了发生在西塞山一带的一场惊心动魄的鏖战,展示出一幅气势磅礴的历史风云画卷。
公元二八○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益州刺史王濬率领精锐水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直取金陵(吴国都城),以完成统一大业。
“下益州”是指自益州而下,“下”字置于“益州”之前,渲染出一种浩浩荡荡、居高临下的进军气势,同时也为下文写吴国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黯然收”三字,既表明吴国军队闻风丧胆的情态,又预示吴国走向失败的必然命运。
颔联写吴国垂死挣扎的徒劳和被迫出降的丑态。
“千寻铁锁”形容吴军防御工事非常坚固,几乎封锁了整个江面。
然而由于王濬的足智多谋,很快就攻破了吴军的防守。
一个“沉”字,看似平常,实则奇警,它形象的说明吴国政权也随铁链的沉没,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的消失了。
“一片降幡出石头”写吴国国君投降时候的丑态。
“一片”极言其渺小,“降幡”含有讽刺嘲弄的意味。
总之,诗的前四句,交代了这场战争的指挥者、进军路线、作战方式、突破江防的经过及吴主出降的情形,在怀古的内容中寓有深意:一个政权的巩固,靠的不是地形的险要,而是人心;失去人心,任何其它防御工事都形同虚设。
颈联“人世几回伤往事”句,承上启下,把读者的思想从历史的悲哀中挣扎出来,回到现实,概括了整个南朝三百余年政权频繁更替的历史,具体说明失去人心,不与民为善的必然后果。
“山形依旧枕寒流”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西塞山超然世外的精神。
“依旧”是说三百年前如此,三百年后的今天仍然如此,但人间的英雄霸主们并不识相,他们偏要凭借山川险峻,称王图霸,因此难免要一一受到西塞山的嘲讽。
“山形依旧”同英雄们的霸业荡然无存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更突出了他们的可悲。
尾联是诗人的感慨和对唐朝统治者的婉言规劝。
“今逢四海为家日”句宕开一笔,以褒奖的口吻赞美当世。
通过古今对比,诗人深感大唐二百余年统一基业的弥足珍贵。
另外,诗人歌颂“四海为家”,表现了他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立场。
“故垒萧萧芦荻秋”句是说: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芜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
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亡的见证,分裂失败的象征。
总之,诗人在这首诗中,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
诗人好像是在客观的叙述往事,描绘古迹,其实是对当时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痛击。
这教训也成为了君王的一面好镜子。
五、拓展阅读(一)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注释】石头城:古城名。
故址在今南京市西清凉山上,战国时称金陵城,三国时孙权重筑,改名石头城。
故国:故都。
石头城为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至唐初废弃。
周遭:周围。
淮水:指秦淮河,穿过石头城,六朝时两岸最为繁华,统治者在此过着豪奢腐化生活。
女墙:城上的墙垛。
【作者简介】刘禹锡(公元772-842)唐代优秀诗人。
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贞元九年(793)进士,因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遭到失败,贬为朗州司马等官职,在外地二十多年。
后入朝做主客郎中,晚年迁太子宾客。
其诗凝练委婉,韵味醇厚。
有《刘梦得文集》传世,《全唐诗》存诗十二卷。
【赏析】诗一开始,就使读者置身于苍茫悲凉的氛围之中。
“山围故国周遭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被群山围绕着的昔日都城。
一个“旧”字已有了暗示故都早已是昨日的繁华,为全诗定下了悲凉、低沉的感情基调。
“潮打空城寂寞回”是说潮水拍打着萧条、凄凉的都城,再寂寞地退回。
这里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了潮水人的思想,它懂得了寂寞。
而一个“空”字又恰好写出了石头城的萧条、凄凉,使得连潮水都懂得了寂寞。
短短7个字其实也暗中与故都过去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让读者看了无不觉得凄凉。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意思是秦淮河的东边还是过去的月亮,夜深了还照到城上的矮墙这边来。
“旧时月”一个“旧”字也表达了诗人对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变化的感慨,而这里的月已不再是普通的月了,它是故都昔盛今衰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