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记作品赏析张爱玲
金锁记赏析
阅读思考题:
1、简述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征。
2、谈小说《金锁记》的主题。
3、小说《金锁记》的思想内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扭曲的人生,苍凉的意境
——《金锁记》赏析
以女性的观点审视女人在大家庭衰微破败过程中的沉浮,以及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和情感心理,是张爱玲的小说的关注点。作为一个来自旧家庭的女性作家,张爱玲真正了解女性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处境。女人所受的处境,所受的压力,有来自旧家族内的冷漠的目光,有命运的拨弄,更有来自女性自身的精神重负,这就是中篇小说《金锁记》中套在姜公馆二奶奶七巧脖子上的枷锁。
主题:中篇小说《金锁记》,一发表就被傅雷(迅雨)誉为“我们文坛最美丽的收获之一”。小说为现代文坛塑造了曹七巧这样一个性格极端的人物形象,探讨了一个正常的女性在情欲得不到满足及金钱的诱惑下,产生的性格畸变,是一部女性情欲研究的范本。
内容:主人公曹七巧,是曹家麻油店的门面姑娘,被攀高枝的父亲嫁到了望族姜府,给患有“骨痨”的姜二少爷作妾,受尽叔伯妯娌、甚至女佣的鄙夷和轻蔑。生了一对儿女后,夫妻生活名存实亡,她对风流倜傥的三少爷姜季泽打情骂俏,但是这位寻花问柳的纨绔子弟,荒唐虽然荒唐,但是却对这位由姨太太扶正的嫂子严守礼数。曹七巧以十年的青春,熬死了丈夫、熬死了婆婆,终于在这个公馆中赢得了新的生存地位,在分家大典上,撒泼耍横,为自己扒进了大量的财富,分家独立门户。不久,把自己的那份遗产挥霍净尽的姜季泽登门要求重叙旧情,她怒不可遏地赶走了觊觎她的财产的三少爷,从此也就成一个含垢忍辱的失意少妇,变成了一个刻毒的婆母,一个黄金的奴隶,一个扑灭人间幸福和和谐的虐待狂。她给儿子长白娶亲、教他吸鸦片,以便在身边羁留住这个唯一可以亲近的男人,逼迫他供出夫妻间的秘闻,向亲友传播,使媳妇一病不起。被耽误到30岁的女儿和留德归国的童世舫谈起恋爱了,尽管女儿为了恋爱已经戒绝了鸦片,她还是在宴请童世舫的席间轻描淡写地诬蔑女儿正在吸鸦片,从而不动声色地破坏了女儿最后一次的结婚良机。最终曹七巧把女儿和生命里唯一的男人,自己的儿子,永久地留在了自己的视线之内,完全丧失了母性和人性。曹七巧的堕落史蕴含着厚重的历史内容,对于金钱的欲望使她身不由己地由被虐待、到自虐、最终发展到虐待自己亲生的儿女,这个畸变的过程映衬出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封建家庭制度下女性、母亲的历史,和男权社会中女人的生存状态。
现代小说解析张爱玲的金锁记
现代小说解析张爱玲的金锁记现代小说解析张爱玲的《金锁记》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备受推崇的作家,她的作品以描写爱情和女性命运为主题,笔触细腻,情感丰富。
《金锁记》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将通过解析这部小说,探讨其中的主题、情节以及文学特点。
一、背景与主题《金锁记》是张爱玲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以2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了女主人公白小姐与相爱多年的男友张太太之间的错综情感纠葛。
小说的主题主要围绕着爱情、婚姻以及社会角色对女性的限制展开。
二、情节梳理《金锁记》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展开,情节主要围绕着白小姐与张太太的爱情展开。
白小姐从小生活在一个传统世家,她出生在上海贫寒的环境中,但因为才华出众和她对文学的热爱,使得她在上海文坛上逐渐崭露头角。
在一次文学讲座上,她邂逅了张太太并迅速陷入了爱情漩涡。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白小姐无法与张太太结合。
她被迫与一个富商结婚,并生下了一个孩子。
尽管如此,爱情的火苗依旧熊熊燃烧,她与张太太的感情仍然存在,尽管他们无法在一起。
三、人物塑造主要人物:1. 白小姐:聪明、独立、才华横溢的女性角色。
她在小说中代表了上海新女性的形象,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和人生。
2. 张太太:有名有姓的新式上海女性,她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小说中。
她在家庭和社会压力下选择了婚姻和珠宝事业,但内心深处仍爱着白小姐。
4. 富商:白小姐的丈夫,虽然娶了白小姐,但无法满足她的情感需求。
五、文学特点1. 描写细腻:张爱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小姐复杂的内心世界,将读者带入她的情感纠葛与痛苦之中。
2. 对爱情的追求:小说中的主题之一是无法实现的爱情,它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屡见不鲜。
作者通过白小姐和张太太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不同爱情形式的追求和渴望。
3. 反映现实与社会角色:小说呈现了20世纪20年代上海社会的现实,女性面对家庭、职业和爱情之间的抉择以及社会角色对女性的限制。
6、结语《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白小姐和张太太的爱情叙事,展现了女性在婚姻与事业之间的挣扎,以及对传统观念的反叛。
《金锁记》点评
《金锁记》点评
《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一部杰作,它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首先,从文学角度来看,《金锁记》的叙事结构独特,时空跳跃自如,展现了张爱玲高超的文学造诣。
她以曹七巧的一生为主线,穿插了众多的人物和事件,使得整个小说充满了丰富的内涵和深度。
同时,张爱玲的语言优美而富有韵味,她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小说的文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其次,从社会角度来看,《金锁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小说中的曹七巧是一个被金钱和封建礼教束缚的女性,她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
通过她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女性的地位和处境,以及金钱和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
这种揭示和批判使得小说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此外,《金锁记》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而立体,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命运。
尤其是曹七巧这个形象,她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使得读者既同情她的遭遇,又对她的行为感到愤怒和不解。
这种人物塑造的成功,也使得小说具有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总的来说,《金锁记》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独特艺术
风格的作品。
它不仅展示了张爱玲作为作家的才华和魅力,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那个时代社会现实和人性复杂性的独特视角。
这部小说值得每一个热爱文学、关注社会现实的读者去阅读和品味。
张爱玲作品金锁记赏析
张爱玲作品金锁记赏析(2)张爱玲作品金锁记赏析镜子里的竹翠帘子在十年的时光里褪了色,一副金绿山水屏条换成了她丈夫的遗像。
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
用影视作品的手法展示时光的流逝,如此巧妙老道的笔法,实在是令人惊异而叹服!除了张爱玲,怕是再无人能做到了。
丈夫和婆婆先后去世,要分家了!七巧终于熬出了头!戴这些年的黄金枷锁,也没啃到黄金边子,以后就不同了,她就要当家做主了!尽管她不满意九老太爷的分家方案,尽管她不愿意三爷得了几件老太太的首饰,尽管她把儿子也拉出来展示她的孤儿寡母,坐在那里捶胸嚎啕大哭的数落,终究还是按原方案分了家,孤儿寡母再一次让人给欺负了!只是她不可能认识到,欺负她的不是别人,是她自己贪婪的心。
分了家的七巧总算过上了几个月安生日子,和姜家各房很少来往。
如果不是三爷的突然造访,她也许就是这样守着春花秋月了。
虽然分家那天得罪了他,他似乎并不介意。
他来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她想要探究的。
他的到来,让她又感受到了骨子里一种叫“小女人”的东西。
她喜欢和他打情骂俏,只有和他在一起,她才能“越发笑得格格的”。
在她的笑声里,三爷开始向她告白,为了她,他和家里的那个好不起来;为了她,他才拼命的在外头玩,败光了家业;为了她的名声,他不得不管住自己,躲避着她;他只是要她知道这些,不图别的,只消她知道这些,也就不枉费了为她所受的半辈子的苦心。
“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这是她想了多少年的事啊!他不再是远山中的云雾,他就在她身边,看得见,还摸得着!她和他“原来还有今天!”这就是了!她来到姜家,就是为了要与他相遇相爱!绝不是为了钱,这是命运的安排。
此刻,她是满心欢喜的。
像所有恋爱中的女人一样,她几乎要接受上苍对她的恩赐,以补偿这些年来,她为他所忍受的苦楚!可是,她忽然想到了姜家人的厉害,她要用钱来试探他的真心。
当她确定三爷是“筹之已熟”来哄骗她卖了地,去买他的房子,“七巧虽是笑吟吟的,嘴里发干,上嘴唇黏在牙仁上,放不下来。
浅析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主题
浅析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主题浅析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主题张爱玲,本名张煐,她的父亲张志沂为清朝末年著名大臣张佩纶的儿子,母亲黄逸梵是清末长江七省水师提督黄翼升之女,继母孙用蕃是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孙宝琦的女儿,祖母李菊藕是李鸿章长女。
上海沦陷时期,陆续发表《倾城之恋》、《心经》、《金锁记》等中、短篇小说,震动上海文坛。
中学时期的张爱玲已被视为天才,并且通过了伦敦大学的入学试。
后来战乱逼使她放弃远赴伦敦的机会而选择了香港大学。
在那里她一直名列前茅,无奈毕业前夕香港却沦陷了。
关于她的一切文件纪录尽数被烧毁。
此后张爱玲返回上海,因为经济关系,她以唯一的生存工具——写作,来渡过难关。
《第一炉香》和《第二炉香》却成为她的成名作,替张爱玲向上海文坛宣布了一颗夺目的新星的来临。
继之而来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金锁记》等等更奠下她在中国现代文学重要的地位。
就在她被认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业如日中天的同时,她恋爱了。
偏偏令她神魂颠倒的是为大汉奸汪精卫政府文化部服务的胡兰成。
她为这段恋情拼命地付出。
她不介意胡兰成已婚,不管他汉奸的身份。
可是一段时间后,胡兰成背叛了她。
然而,凋谢的不只是张爱玲的心,她惊世骇俗的写作才华亦随之而逝。
往后的日子纵然漫长,她始终没再写出像《金锁记》般凄美的文章。
目前研究界对于张爱玲小说的研究成果颇多,但是局限于对张爱玲小说创作历程的单阶段,或几个阶段进行归纳,而缺乏对张爱玲小说创作历程的整体研究。
纵观张爱玲的小说,可以发现有几个主题始终持续于她的整个创作。
本论文按照张爱玲小说主题的分为三大类型,选取了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依次进行分析。
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三大主题涵盖了张爱玲的大部分小说创作,但并非全部,之所以划分为此三类,是因为它们在张爱玲小说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和重要的位置,共同构成了张爱玲小说创作的主要资源。
一、对婚姻悲剧的形象描述(一)金钱至上型张爱玲小说中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充满了欲望,对金钱的渴望。
张爱玲作品金锁记赏析
张爱玲作品金锁记赏析张爱玲作品金锁记赏析引导语:著名作家张爱玲的《金锁记》写于1943年,小说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下文就是作品《金锁记》原文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金锁记》是以民国晚期为背景,以一个小户人家出生的曹七巧为人物主线,向读者展示了那个年代,在金钱、欲望的驱使下,一个很普通的小人物,心理被极度扭曲,她一生的所作所为,都在被身边的家人亲人所憎恶。
很少有人能像张爱玲一样,把人物形象刻画的如此生动丰满,仿佛女主人公就站在你身边,你看得见,也摸得着。
文章的开篇,就以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开始着笔,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只是那月亮在不同年龄段人的眼里,有着不同的感受。
年轻人觉得是模糊而陈旧的。
没有经历过的岁月,就如同孩子看着老辈们陈旧的黑白照片,或许脸颊上也有红粉的颜色,只是人工涂抹的痕迹很明显,显得有些滑稽。
岁月在纸片上留下了淡黄色的模糊印记,如同朵云轩信笺上落下的一滴泪。
老年人回忆着三十年前的月亮就觉得又大又圆。
那是他们经历过的岁月,皎洁的月光下,有他们的青春和欢笑。
那种记忆是欢愉的。
“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三十年悄然流去的岁月,一路劳顿的沧桑,任凭是谁,终究也逃不过一声悄然的叹息。
也是在那月色下,三奶奶的陪嫁丫头凤箫和二奶奶的丫头小双,半夜起来小解,在貌似无意的闲聊中,曹七巧隐约出场。
这样的出场方式,有些接近《红楼梦》中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情节。
在丫鬟的眼里,七巧的出身,既不如大奶奶是公侯人家的小姐,也不如三奶奶是做官人家的女儿,她是属于低三下四的一类人,家里竟是开麻油店的!这个开麻油店人家出身的女子,既不配有陪嫁丫头,也不配有正房的名分,原只配做个偏房。
由于二爷是个瘫子,老太太估计正经人家的女儿也不肯嫁过来,二房里没个当家的也不行,为了能让七巧死心塌地的服侍二爷,索性聘来做了正头奶奶。
七巧的名分因为二爷的残疾而意外得到提升,这于七巧,不知是幸运还是悲催?幸运的是,从此,她成了大户人家的少奶奶,生活上有丫头伺候着,虽然暂时“连黄金的边都啃不到”,只要把日子如煎药般的熬着,不怕没有啃到黄金的那一天!她曹七巧,不再是每天站在麻油店里那油腻的柜台前,拿着铁匙子与客户评斤论两卖油的曹大姑娘了。
《金锁记》全书解读
《金锁记》全书解读《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1944年上海《天地》上,后收入小说集《传奇》中。
该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以及她对家人、儿女的情感纠葛和深刻影响。
以下是对《金锁记》全书的解读:1.人物塑造: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曹七巧这个形象。
她原本是一个活泼、直率的少女,然而在不幸的婚姻和家庭环境中,她的性格逐渐被扭曲,变得乖戾、狠毒。
她不仅对自己的子女造成了深重的伤害,也对自己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反抗。
2.情感描写:小说中的人物情感十分复杂。
曹七巧与姜家三爷的婚姻是建立在利益关系上的,她对姜家二爷的暗恋和追求却成为她心灵深处的痛。
这种情感纠葛不仅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
3.叙事风格:张爱玲以她独特的叙事风格和语言艺术,将小说中的人物情感和命运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描写和对环境氛围的生动刻画,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人物的情感纠葛和命运变迁。
4.社会背景:小说通过主人公曹七巧的命运变迁,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家庭关系的复杂性。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命运往往受到限制和束缚,这种束缚不仅来自外部环境,更来自女性自身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5.主题思想:小说深刻地探讨了人性中的善恶、情感与理智、道德与利益等主题。
通过对主人公曹七巧的心灵变迁的描写,张爱玲展现了人性中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局限性。
总的来说,《金锁记》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小说。
通过对主人公曹七巧的心灵变迁的描写,张爱玲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局限性。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面历史的镜子,对于我们理解当时的社会和人性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金锁记内容赏析》课件
丰儿
一个独立思考的女性,不愿接 受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设定,坚 持追求自己的幸福。
金儿
一个富有野心的女性,通过手 段和权谋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展现了世俗与现实的一面。
主题与意义通过爱情的描写,探讨了个人欲望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在现实中追求幸福 的难度。
2 人性的复杂性
《金锁记》以其引人入胜的故事、独特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主题,以及张爱玲独特的文学风格,成为一部经典的中 国现代小说,值得一读。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具有复杂而真实的个性,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人们的行为背后的深 层动机。
3 社会环境的影响
小说通过展现20世纪初上海社会的特定时期,探讨了社会环境对个人命运和人际关系的 巨大影响。
语言风格与艺术特点
张爱玲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感染力,通过独特的叙述方式和精妙的描写,使读者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产生共鸣。作 品中的细节刻画和暗示给人以深思。
主要故事情节
1
爱情的萌芽
主人公小郎与丰儿之间产生了最初的感情,但受到了社会和家庭的阻碍。
2
命运的纠缠
小郎与金儿之间的关系逐渐复杂化,涉及婚姻、财产权以及个人选择的问题。
3
伤痕的不断累积
主人公与其他人物之间产生了许多矛盾和冲突,这些伤痕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累 积。
人物分析与塑造
小郎
一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经历 了爱情和人生的辛酸和挫折, 塑造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形象。
《金锁记内容赏析》
全球文学经典之一,《金锁记》是清代作家张爱玲创作的长篇小说,描绘了 当时上海社会特定时期的风云变幻,以及人物命运的交织和转折。
小说背景介绍
小说背景设定在1920年代的上海,一个现代化与传统价值观冲突的时期。通 过描写这个背景,小说展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以及主人公所面临的 困境。
张爱玲《金锁记》研究
张爱玲《金锁记》研究一、本文概述《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刻的心理描绘和独特的叙事风格,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金锁记》的主题、人物塑造、叙事技巧以及文学价值,旨在揭示张爱玲如何通过这部作品对封建社会的性别观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本文将概述《金锁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分析作品所呈现出的封建社会女性命运的悲剧性。
接着,本文将从主题入手,探讨作品所揭示的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和压迫,以及女性如何在这种压迫下挣扎、反抗和寻求自我救赎。
本文将对作品中的人物塑造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主人公曹七巧的形象塑造。
通过对其性格、行为和命运的剖析,揭示出张爱玲如何通过对曹七巧的塑造,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无奈与抗争。
本文还将关注《金锁记》的叙事技巧,分析张爱玲如何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如内心独白、时空跳跃等,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复杂情感。
本文也将探讨作品的语言风格,分析张爱玲如何运用生动细腻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既富有诗意又充满悲剧氛围的文学世界。
本文将总结《金锁记》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评价张爱玲在这部作品中的艺术成就和贡献。
通过对《金锁记》的深入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张爱玲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也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以及女性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
二、张爱玲生平与创作背景张爱玲,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
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具魅力的女作家,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爱玲的生平经历与她的创作背景紧密相连。
她出生于一个封建大家庭,自幼便深受封建文化的熏陶。
然而,随着家庭的衰败和社会的变迁,她亲身经历了家族的没落和人生的无常,这些经历为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情感基础。
在张爱玲的成长过程中,她接受了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
一方面,她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古典文学有着深厚的造诣;另一方面,她又在西方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文学风格。
张爱玲《金锁记》赏析
张爱玲《金锁记》赏析张爱玲《金锁记》赏析《金锁记》主要描写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张爱玲《金锁记》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赏析《金锁记》是张爱玲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曾得到许多批评家的赞誉,傅雷先生誉之为“文坛最美的收获”,夏志清教授则称之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年少曾读,体会不深,近日重读,拍案叫绝,再三回味,越爱不释手。
我以为,和张爱玲其他的小说篇章比起来,这篇《金锁记》可以说是张爱玲顶峰之作,无论从技巧上还是思想上,都能体现张爱玲的天赋所在,寻常人是无法企及的。
张爱玲善于刻画女人,尤喜描写各色“坏女人”,《金锁记》也不例外,小说女主人公曹七巧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下级阶层的女子,可是她的大哥为了攀附权贵,把她嫁入了没落大族姜家,她丈夫是个自小就卧病在床的废人,七巧出身平民,有着勇敢刚强直爽的一面,突然进入了死气沉沉、勾心斗角的封建家族,而且嫁着一个废人,这个矛盾注定这是一个悲剧故事。
在姜家她处处遭到排斥和冷眼,因此她不断反抗,在别人眼中,她恶名昭著。
后来丈夫和老爷相继死后,姜家分了家产,七巧终于得以脱离封建家族的桎梏——张爱玲把它比作是一把金锁——带着儿女搬到外头住。
在七巧的下半生,虽然没有了压抑的生活,而且有了经济基础,可是她的后半生过得并不如意。
旧时曾托以幻想的意中人三爷季泽来找她,她毫不犹豫揭穿了他的骗财的把戏,把自己生命中唯一一点的爱情葬送了;儿女长大要成婚出嫁了,可是七巧偏要和儿媳过不去,终于气死了儿媳;女儿三十岁了仍未婚嫁,好不容易找了对象,七巧偏从中破坏……最后,这么一个不幸的女人终于在郁郁中死去,结束了她不幸的一生。
张爱玲的小说受到传统小说影响很大,这篇《金锁记》尤其明显,单从技巧上来说,许多地方可以看得出《红楼梦》的影子来。
比如人物描写方面。
写七巧,小说一开端并不直接就写,而是通过两个下人的床头闲话点出,把这个家族的人物关系和大致的情况都交代清楚,这和《红楼梦》借冷子兴贾雨村之口道出荣宁二府的兴衰故事一样异曲同工。
金锁记 赏析
用短短两年多时间成就文坛一生辉煌的张爱玲,以她天才的书写在沦陷的十里洋场的废墟上盛开了一朵奇异的蔷薇。
在《金锁记》里,她看似漫不经心其实精雕细刻了一个多余、复杂的人物——七巧,这一形象颠覆了对“母亲”的经典阐释,解构了女性仁爱的言说。
“‘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的洛神不过是个古装美女,世俗所供的观音不过是古装美女赤了脚,半裸的高大肥硕的希腊石像不过是女运动家,金发的圣母不过是个俏奶妈,当众喂了一千余年的奶。
”[1]也许受幼年时期母爱缺失的影响,这尖刻的言辞之下是张爱玲对女性神话的消解。
在中外文学史上,父慈母爱、手足情深历来是永恒的主题,千百年来,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华传统文化更是高扬“孝悌”大旗,吟咏人伦亲情。
然而,经年建构的华屋美厦却在张爱玲“苍凉的手势”[2]中轰然倒塌。
作者以悲悯的情怀阐释了特殊场域中母爱缺席、亲情沦丧的残忍,以曹七巧的可怜、可悲、可恨、可叹留给后学一个难解之谜,表现出作者对人性的失意,对女性的失望。
“三十年来,她带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丢了半条命。
”作者对七巧变态母爱的铺陈,表面看来是指斥,黄金牺牲品的曹七巧竟然把更深重的枷锁架设在一对儿女的脖颈上,使他们生命的青草地荆棘丛生、温情尽失,是何等可恶?而圣洁的亲子关系被还原成普通的人际关系,披着的是道义慈爱的华服,里面却缀满自私、阴骘、虚伪、冷酷的虱子,又何其可悲!所以,过往的众多评论者均从性恶的角度阐释七巧,认为她“做了情欲的俘虏”[3],“心狱的女奴”,被看作是“戴着枷锁舞蹈的女人”[4],是“母亲形象的错位与异化”[5],是“人性的毁灭”[6],是“天使的坠落”[7]等等。
《金锁记》也因此被视为一个人性原罪的故事,一个金钱报复的故事,一个禁锢情欲的故事,一个疯狂物欲的故事,一个害人害已的故事!但笔者认为,通过文本细读可以看出,张氏在刻画七巧时是怀着深沉的悲悯和同情的。
她以纤细、敏感的笔触揭示了在男权话语霸权时代女性被边缘化、被妖魔化的假象,昭示出女性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公命运,是一曲旧时女性的挽歌!西蒙·波伏瓦在《第二性》中写道:“女人不是天生的,她是被变为女人的”。
张爱玲金锁记赏析
张爱玲金锁记赏析曹七巧,这个张爱玲笔下或虚构、或有实指,然而在我们头脑里形象鲜明的人物,霍乱了自己的一生,也摧残了儿女的幸福。
我一直在想,造成曹七巧这一悲剧人物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首先,从历史因由看,七巧是因为钱才无奈牺牲自己的青春和幸福嫁到姜家的,具有极强的金钱情节。
她认为,“人都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只有钱”,为了得到金钱,她不惜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戴着黄金枷锁的“奴隶”。
小说题名《金锁记》,这个金锁,就是存在七巧骨髓深处的黄金枷锁,压得她透不过气来。
在不断寻求病态发泄与报复的过程中,她变得越来越自私、乖戾、刻毒、残忍。
其次,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曹七巧身上存在着严重的性缺失或者性压抑。
弗洛依德认为,心理障碍是因为性紧张的累积所引起的。
情欲的不满足,性紧张,这种潜意识才是曹七巧性格孤癖,行为怪异的动力根源。
因为爱情体验的缺失,情欲体验的得不到满足,无助、无依,让她苦楚不已,疼痛不已,孤独不已,充满着强烈的落寞与感伤。
这成了她性格悲剧的主因,成了促使她蜕变的动力。
情欲的丝把她缠得死死的,越缠越紧,扼杀了人性。
这从他对待儿子、女儿的婚姻可以得到充足论证:我得不到的,我看着你们得到、看到你们快乐开心,我会更压抑。
所以,你们也别想得到。
这就是七巧内心的真实写照。
第三,从精神分析角度看,七巧身上有着浓厚的“艾列屈拉情意综合征”表现为一种“恋子嫉女”情结。
“恋子”。
儿子结婚了,她害怕失去儿子,不愿看到儿子和儿媳恩爱,就想方设法,不惜采用任何卑劣的手段拆开他们,让儿子回到自己身边。
引儿子抽鸦片烟,为儿子纳妾,也是为把儿子牢笼在自己身边。
后来儿媳和涓儿的死,还是为了彻底让儿子留在自己身边。
“嫉女”:看到长安与童世舫自由美满的爱情之后,七巧心灵的天平便失衡了。
我得不到的,你凭什么得到她这样羞辱女儿:“你有哪一点叫人看得上眼趁早别自骗自了!姓童的还不是看上了姜家的门第!”正是因为女儿在爱情上的春风得意,而自己情欲得不到不满足,使七巧产生了这样的“自卑情结”。
从《金锁记》看张爱玲艺术风格
从《金锁记》看张爱玲艺术风格张爱玲《金锁记》写于1943年,小说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
这部作品主要是围绕曹七巧这个人物为中心而展开的。
关于曹七巧的人物形象也成为了该部作品最大的特色之一。
曹七巧是个封建礼教制度下的牺牲品,她是麻油店的大姑娘,却被安排嫁给了一个躯体残疾,“腻滞着死去的肉体的气味的”“没有生命意义的”姜家二少爷,这是七巧性格走向扭曲的祸根。
因她的出身并不算是大家庭,因此嫁过来之后处处被人瞧不起,连丫环“小双”都敢轻视她。
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在七巧心里套上了枷锁。
渐渐形成了她尖锐刻薄的性格,极度敏感暴躁,总认为别人是在针对自己。
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人,听到什么话,看到什么东西,她都要主观臆断地评价、辱骂,变成了典型的泼妇。
日子久了,便一个知心人也没有,因此变得孤独寂寞,靠鸦片来寻求慰藉。
图片发自简书App婚姻生活的破灭使她将爱情寄托在三少爷姜季泽身上,刚开始并未得到任何回应。
然而当姜家分家以后,姜季泽却忽然来找她表明爱意。
季泽的表白只是为了在七巧这里分得一杯羹,获取实际利益。
在虚伪的爱和真实的金钱面前,七巧选择了金钱。
她对季泽的爱就这样彻底泯灭了,不再相信任何男性,这份虚假的没有结果的爱更使她走上了心理变态的不归路。
这种变态具体表现在她对儿女生活的妒忌和破坏上。
她把儿子长白绑在身边,整日和他一起吸鸦片,当女儿长安带着未婚夫童世舫回到家时,她又毫无情面地告诉童世舫长安吸鸦片的事实。
最终导致儿子和女儿的婚姻爱情全部破灭的惨痛悲剧。
图片发自简书App从受害人到害人者,七巧是悲惨的,可怜的,同时又是可憎可恨的。
为了金钱,她亲手毁了自己的一生,而变态扭曲的心理又使她亲手断送了儿女的幸福。
正如文中所说,“三十年来她载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张爱玲对于曹七巧性格深入骨髓的描写,赤裸裸地揭示了人性的变态与丑恶,张爱玲在本书中在空前深刻的程度上表现了现代社会两性心理的基本意蕴。
张爱玲先生的经典小说《金锁记》:探索女性主义视角
张爱玲先生的经典小说《金锁记》:探索女性主义视角一、简介《金锁记》是张爱玲先生的一部经典小说,出版于1943年,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入探讨女性内心世界而备受赞誉。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角对该小说进行分析和解读,探讨作者如何展现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困境和挣扎。
二、背景描绘1. 时代背景A. 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国社会中国社会在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面临着种种压力和挑战,尤其是对妇女权益的限制。
2. 小说背景A. 主要情节概述《金锁记》以宋庆龄夫人为原型,通过主人公江桦和吴奕谷之间的爱情故事,刻画了女性在婚姻关系中所遭受到的束缚与剥夺。
三、女性主义元素分析1. 具体呈现女性困境A. 婚姻与自由选择权小说中,女性角色受到传统社会观念的约束,无法自主选择自己的伴侣。
B. 家庭责任与个人追求主人公江桦被家庭责任紧紧束缚,无法追求个人的事业和独立。
2. 女性意识觉醒A. 自省与对抗在小说中,江桦逐渐产生思考,并以坚决的态度开始为自己追求幸福而奋斗。
B. 自我认知与自尊重建通过个人经历和成长,在困境中获得自我认知和重新建立起自尊。
3. 对男性角色形象的反思A. 揭示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小说通过男性角色对待女性的方式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于婚姻中男女地位不平等现象。
B. 探索男性内心世界小说突出描写了男性心理以及他们在婚姻关系中所面临到的压力和困惑。
四、小说影响与意义1. 张爱玲对于女权运动的贡献张爱玲以其深入剖析女性内心、揭示社会现实的作品为女权运动做出了积极贡献,激发了更多人对妇女权益的关注。
2. 小说在当代社会中的启示《金锁记》所揭示的女性困境问题仍然存在于当代社会,提醒人们要持续关注和努力改变这种现象,争取真正的平等和自由。
五、结论通过对张爱玲先生的《金锁记》进行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通过女性主义视角深入探讨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面临的困境和挣扎。
小说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同时也为我们思考如何推动妇女权益进步提供了启示。
试析张爱玲的《金锁记》
目录一、曹七巧的形象分析....................................................................................................................... - 2 -(一)、未出嫁前善良、直率、泼辣、可爱的曹大姑娘形象 ................................................. - 2 - (二)、嫁入姜家后,贪婪、虚荣、惹人厌、可悲的二奶奶形象 ......................................... - 3 -(三)、分家后,疯狂、自私、狠毒、自虐而又他虐的母亲形象 ........................................... - 3 - 二、曹七巧悲剧的形成原因............................................................................................................... - 4 -(一)、社会历史原因................................................................................................................. - 4 - (二)、曹七巧的个人原因......................................................................................................... - 5 - 三、艺术特色....................................................................................................................................... - 5 -(一)、意象................................................................................................................................. - 6 - (二)、语言................................................................................................................................. - 6 -(三)、心理描写........................................................................................................................... - 6 -试析张爱玲的《金锁记》摘要:在张爱玲的诸多作品中《金锁记》备受青睐,作为张爱玲年轻时代的小说代表作,《金锁记》被视为其中篇代表作,“有中国从古以来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之称。
浅议张爱玲金锁记
枷锁下的女人——浅议张爱玲《金锁记》201240100029中文六班仇婧涵张爱玲不可不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界一朵奇葩,她以她独特的文学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学者。
《金锁记》是张爱玲小说中最为杰出的一部,这部小说一经问世,便以其惊人的张力震撼文坛,而这部作品最成功之处是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及非凡的艺术表现力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因财欲和爱欲的折磨而泯灭了自我、泯灭了人性的女性——曹七巧的形象。
曹七巧曾被张爱玲称为是她小说世界中唯一的“英雄”,她拥有着“一个疯子的审慎和机智”,“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
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夏志清先生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书中称, 张爱玲的《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它道出了《金锁记》突出的文学价值。
从心理学角度看, 一个人最迫切的愿望与这种愿望实现的程度之间的关系, 会对人物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
如果一个人连最起码的愿望与要求都不能实现的话, 那么就会严重地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曹七巧人性的异化正说明了这一点。
她始终是活在别人和自己所造的枷锁之中,欲求不满,一辈子处在想要而不得的痛苦之中,折磨自己又折磨子女。
一、金钱的枷锁曹七巧本是一个小商人家庭麻油店老板的女儿,“是麻油店的活招牌,站惯了柜台,见多识广”,却被贪钱的兄嫂卖到了姜家做一个骨痨残疾的二奶奶。
因出身卑微,连丫鬟都瞧不起她,在家里得不到尊重,更无人同情。
她一出场就是活脱脱一副怨妇的样子,“那曹七巧且不坐下,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住腰”,颇有王熙凤的风范,“瘦骨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小山眉”,又没有大户人家的气派。
一开口就开始抱怨,嫌房间不向阳,都因自己的丈夫残疾受人欺负,讲话没忌讳,当着别人面就开始抱怨自家男人残废,夫妻生活不幸福。
又处处挑事生非,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她得不到同情并不仅仅是因为她出身卑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她没有“教养”。
她的性格与文化环境格格不入, 家族家规的威严, 名份的桎梏, 都向她逼来, 周围的人们轻视她、鄙夷她。
张爱玲金锁记赏析简析思想内容思想和艺术特色
张爱玲金锁记赏析简析思想内容思想和艺术特色张爱玲金锁记赏析简析思想内容思想和艺术特色“作品极有层次地展现了七巧的人性被践踏受残害,以致最终灭绝的过程,显示出作者对传统的封建婚姻、封建论理的批判,并深刻揭示了金钱毁灭人性的罪恶,从而也暴露了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现代作家相关内容资料。
【张爱玲金锁记赏析】简要分析《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心理变态过程。
张爱玲的《金锁记》重点描写了主人公曹七巧一生的命运及她心理变态过程。
大约是在革命党造皇帝反的前五年左右,麻油店老板的女儿曹七巧嫁给了上海有名的姜公馆做二少奶奶。
姜二少爷是个害骨痨的残废人,曹家为贪图钱财把花朵般的女儿嫁给了这个废人。
曹七巧虽然漂亮能干,但她卑微的出身成了姜公馆上下的话柄。
对此,泼辣而富风情的七巧隐忍着不加理会。
她盼望等丈夫去世后,能分到一笔家产,就可以领着自己的一对儿女独立门户了。
十年过后,丈夫婆婆都去世了,七巧终于实现了夙愿,自立门户了,她紧守着用青春换来的家产,一点也不敢放松。
对自己的儿女,七巧既溺爱又专制,七巧由于自己的生活不幸福,特别是长期以来的种种压抑、煎熬与旧式大家庭气息的熏染,已使她人性扭曲,被黄金枷锁紧紧套住,只知一味敛财,了无亲情。
她故意嘲笑儿媳,又给儿子讨一个姨太太,以破坏儿子与儿媳的关系,这妻妾二人都不堪折磨,先后死去。
女儿长安近30岁了,认识了一个归国留学生童世舫,进而二人产生了真正的爱情。
七巧知道后,心怀嫉恨,她瞒着女儿约童世舫来家里吃饭,并故作无意地说出长安正在抽片烟(其实,长安为了童世舫早已断了烟),七巧只轻轻这么一说,就斩断了女儿的还算美满的婚姻,让这朵少女之花养在家中枯萎。
30年过去了,七巧就这样带着黄金的枷锁迎来了凄凉的晚年,她用这枷锁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断送了幸福。
这种不断寻求发泄和报复的病态心理,使其变得更加自私、乖戾、刻毒而残忍。
作品极有层次地展现了七巧的人性被践踏受残害,以致最终灭绝的过程,显示出作者对传统的封建婚姻、封建论理的批判,并深刻揭示了金钱毁灭人性的`罪恶,从而也暴露了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
从《金锁记》看张爱玲小说作品的五个特点
。
供 文学领域 的学者们共 同 探 讨研 究。
关键词 :家庭 关 系;精神 矛盾 ;人性侧 面 ;细节描 写 ;糅合 写法
张爱玲 的小说作 品 ,在 近一个世 纪以来一 直吸引着 文 的 人 生 矛盾 … … 学评论和研究者 的 目光。 《 金锁记 》是张爱玲小说 中十分精 在 张爱玲 的笔下 ,传 统的血缘之 爱和亲情 伦理变得 支 彩 而且典 型 的一篇 作 品 ,它集 张爱 玲小说 的显 著特 点于 一 离 破碎而且尖锐锋利 ,最终都给小说 中的人 物带来各 种各 样 身 。作者 以家庭 为载体 ,讲述 自己眼 中的故事 ,为读者呈 现 的伤害 ,在大部分 以儒家传统伦理文化 为背景 的中国文学作 出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学作 品。 品中 ,这是一个非 常独特 的角度 。 呈现 反传统 伦理 的家庭 关 系。在 中国传统 文化 伦 二 、成 就与 幻灭并存 的主人公命 运揭示 的精 神矛盾 。 理 中,一个家庭 中的合理关系应该是夫唱妇 随。母 慈子孝 , 张爱玲的主人公大多数是女性 ,这些女性都 非常清醒 ,她 们 兄 弟和睦的 .同时还 有一种我们到今天 已经基本消亡 的另一 清 楚地 知道 自己追求的东西是什么 ,在 实现 目标 之后 又清醒
她完全没有一个慈母对儿女的呵护和关爱反之她将两个儿媳虐待致死处心积虑地将女儿非常难得的感情破坏掉仅仅出自于一种也许连她自己都无法理解的嫉妒和怨恨情绪这是一个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中几乎绝无仅有的母亲角色完全颠覆了母亲慈爱无私的传统形象给读者带来的震撼也是非常强像这样的女性主人公在家庭中与丈夫兄嫂子女仆人
2 0 1 4 年第l 8 期
件 。她 的结局 可 以说是求 仁得 仁 ,实现 了 目标 。最重 要 的 是 ,七 巧 自己也充分 地懂 得这 一点 ,她知 道她 就是 为了金 钱 ,所 以她死死守着 这卖 掉一生得来的钱 。但是在终 于得 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的舞台,个人逃不脱要扮演其中某个角色。张爱玲却在这个人生舞台上远远眺望着,她不是导演,却如同解说,用笔娓娓动听地为我们介绍过去的一场或正在进行的人生戏剧里的诸位角色,确切地说,抑或是审美。于是有人言:"鲁迅之后有她,她是一个伟大的寻求者。"她寻的是,女奴时代谢幕后女性角色的归宿所在,她以否定现在生态下女性的女奴角色的方式,表达了她深深的渴望,渴望女性能挣脱历史的、文化的、生理的、心理的诸般枷锁的桎梏,成为自在的女性优美地生存。自然这是我们的解读。
10年之后,七巧的丈夫和婆婆都死了。苦难熬出了头,她分到了家产,搬出姜府自立门户。过去冷淡七巧的姜季泽现在上门来向她倾诉爱情,精明的七巧在心旌摇荡之余发现所谓的爱情是假的,大怒之余把季泽赶出了家门。爱情的幻影消失了,淌着眼泪的七巧奔到窗前:
"玻璃窗的上角隐隐约约反映出弄堂里一个巡警的缩小的影子,晃着膀子踱过去。一辆黄包车静静地在巡警身上辗过。小孩把袍子掖在裤腰里,一路踢着球,奔出玻璃的缘。绿色的邮差骑着自行车,复印在巡警身上,一溜烟掠过。都是些鬼,多年前的鬼,多年后的没投胎的鬼……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金锁记》作品赏析 张爱玲
《金锁记》写于1943年,小说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七巧做过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拆散女儿的爱情。"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张爱玲在本书中在空前深刻的程度上表现了现代社会两性心理的基本意蕴。她在她那创作的年代并无任何前卫的思想,然而却令人震惊地拉开了两性世界温情脉脉的面纱。主人公曾被作者称为她小说世界中惟一的"英雄",她拥有着"一个疯子的审慎和机智",为了报复曾经伤害过她的社会,她用最为病态的方式,"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随心所欲地施展着淫威。
作者将现代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推向了极致,细微地镂刻着人物变态的心理,那利刃一般毒辣的话语产生了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金锁记》在叙述体貌上还借鉴了民族旧小说的经验,明显反映了类似《红楼梦》之类的小说手法已被作者用来表现她所要表现的华洋杂处的现代都市生活。
我觉得"张爱玲"是一口井--不但是井,且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尽情来淘的古井。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古井无波,越淘越有。于她又有什么损失?
一出彻底的悲剧造就了一个彻底疯狂的人。七巧戳穿季泽的感情骗局时,她还有强烈的情感,她还能大怒。下半部中的七巧完全成了一个疯子,她压抑自己正当的情感,最终丧失人的情感变成了非人。
七巧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岁月从她可以直推到腋下的手镯里徐徐地溜走了,她的生命早已是一个徒具形式的空壳。一个出身寒微的女子,违背己愿地投身到上流社会的礼仪与罪恶中去,最后却成为上流社会最腐化的典型人物。七巧是一出悲剧,她又一手导演了几起悲剧,这形成了主题级的反讽。
纵观文集,月亮这一意象发展的顶峰当推《金锁记》。这篇小说里,月亮统领全部的其余意象,显示了故事的悲剧性和悲剧的深刻性。全篇九处写到月亮,有些蜻蜓点水般一笔带过,有些则浓墨重彩,精雕细琢。
七巧,这个与月亮有关的人在故事的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一出悲剧,她嫁到了富贵人家,可是处处因自己的出身受到歧视;她结婚五年了,有了一对弱小的儿女,可是从未享受过婚姻的幸福;她自以为是地爱上了丈夫的弟弟--三少爷姜季泽,可是平日走马章台的三少爷对她却严叔嫂之防。张爱玲的小说里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只"除了《金锁记》里的曹七巧"(《自己的文章》,张爱玲)。人活着,必须有各种欲望的支撑,对七巧而言,所有的欲望都不如金钱重要,确切地说她只有惟一的金钱欲。爱情和金钱相比,是可以舍弃不要的,人生的其余内容也是如此。当所有的欲望都遭到了破产,只剩下黄金的枷锁时,七巧就成了一出彻底的悲剧。
文坛寂寞得恐怖,只出一位这样的女子。
--李碧华
深刻的悲剧
一个人的世界随着生命的谢幕而结束,可是现实的生活仍在继续,月亮照样升起,照耀着死亡再也无法感知的一切。从此,月亮在张爱玲的艺术世界中不断出现,君临其中芸芸众生。今天我们打开《张爱玲文集》,惊喜于其中竟流淌着一条动人的月亮河。
七巧的死解放了被她控制、被她奴役的儿女,而死去的芝寿和绢儿只能永远地死去了,长安和长白也已给她折磨得不像人,并且失去了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七巧死了,长安和长白获得了新生,30年前的故事似乎结束了。叙事者又回到了说书人的位置上,将读者从故事的时空带回现实的时空:
"30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30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30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我们读张爱玲的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传奇",不知能否触摸到她生命的律动,这样一幅生动的生命之旅、灵魂绝唱,带给我们的,又将是怎样至善至美的收获……
月亮的意象在小说的结尾重又出现,有始有终,成为贯穿全篇的主题意象,强调了悲剧的深刻性和一贯性、彻底性。小说情节的关键时刻、人物命运的重要关头,月亮的意象都会出现,与人物同喜同悲,这绝非是作者的无意之笔,而是她的刻意营造。《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中国现代小说史》),也是从古以来最深刻的一出悲剧。悲剧是人的悲剧,尤其是女人的悲剧。
悲剧的延续性贯穿小说的全篇,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暗示。七巧、长安、芝寿都是悲剧,各自的悲剧有其来龙去脉,剧情不尽相同,悲哀和怨愤都是一样的,而悲剧又是延续不止的。
女性的悲剧,人生的悲剧,从若干个30年前排演到若干个30年后。张爱玲的世界诞生在半个世纪前,可是百年千年后,推开我们最新文明的窗子,张爱玲的月亮仍将照耀着我们。
(苇公子)
40年代的上海,有一位红极一时的女子,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当时文坛富有传奇色彩的著名作家。随着她堪称"奇迹"的作品《传奇》、《流言》的问世,关于这位天才女作家的传奇般的传说便从此在海内外广为传颂,"流言"至今。
一位才华横溢的台湾作家因崇拜她曾专程去美国加州拜访她,却"云深不知处"般地三访始得召见。一位在她成名时的女友曾撰文写她奇装异服,以至到印刷厂去校稿样使整个印刷厂的工人停了工。海外诸多的华人作家都提过自己是"张迷"。其创作及其人已成为几代人推崇的偶像,时间越久,魅力越强,影响至当代不减。由于她晚年独居美国加州柏克莱城,闭门谢客,深锁玉宫,被人们流传成为身穿纸做的衣服,因为害怕空气过敏,如同一个生活在真空中的神女,成为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