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文言虚词
高中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
高中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高中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为: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具体用法如下:一、而(一)连词1、用来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2、用来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用来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
(《祭十二郎文》)4、用来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5、用来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用来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7、用来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8、用来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三)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二、何(一)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翻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二)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用在形容词前,用来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四)通“呵”,可译为喝斥。
精心整理文言文18个虚词
中考18虚词整理1、之(1)代词:①代人、事、物。
例句:长跪而谢之、亲戚畔之、呼尓而与之、肉食者谋之、学而时习之、委而去之②指示代词,这:例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2)助词:①结构助词,的。
例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咨臣以当世之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行道之人弗受②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莲之爱③调节音节,不译。
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怅恨久之、公将鼓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句: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吾妻之美我者⑤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马之千里者(3)动词:到,往,去。
例:辍耕之垄上、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以(1)介词:①用、把、拿。
例句:因以为号焉、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大易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君为长者、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必以分人②按照、依照。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虽不能察,必以情③凭借、依靠。
例句: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这所顺可以一战何以战(2)连词:①表目的,来,用来。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则责……等之慢,以彰其咎、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光先帝遗德以乐其志②表结果,以致于。
例句: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③因为。
例句:不以千里称也、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扶苏以数谏故、徒以有先生也(3)动词,认为。
例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皆以美于徐公(4)通“已”,已经。
例句:固以怪之矣3、于(1)介词:①到。
例句: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还于旧都、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簊畚运于渤海之尾②在。
例句:骈死于槽枥之间、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候③从。
例句: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舜发于畎亩之中④对,向。
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欲有求于我也、万钟于我何加焉告之于帝⑤比。
高考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一些虚词另有实词的用法,为方便表述起见,本清单将其一并解释。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表示递进关系,并且,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祭十二郎文》)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表示转折关系,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表示假设关系,如果,假如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表示因果关系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表示目的关系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代词通“尔”,第二人称,你的,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副词通“如”,好像,如同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2.何疑问代词单独做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做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哪里,什么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做定语,什么,哪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疑问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为什么,怎么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怎么,多么,怎么这样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语气助词相当于“啊”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动词通“呵”,喝问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过秦论》)3.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吗,呢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表反问语气,吗,呢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吧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啊,呀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高考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对)(《劝学》)
词尾
……的样子,……地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前赤壁赋》)
4.乃
副词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才,这才,就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而,来,用来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因为
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而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助词
语气词
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何辞为?(《鸿门宴》)
10.焉
兼词
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论语·述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从这里)(《劝学》)
相当于“于何”,在哪里,从哪里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代词
相当于“之”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表示条件、假设关系,假使,如果,那么,就,便,要是……就……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表示原因,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类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类1.【而】(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①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钳,除了蛇和鳝鱼的洞穴就没有地方寄居托身,是因为心思浮躁啊。
②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天天对照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③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接着”或不翻译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把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打它,把它打破了。
④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⑤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婉贞》)——各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行事就可以了。
⑥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病梅馆记》)——阻碍它的生机,来谋求高价,因而江浙一带的梅都成了病态的。
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促织》)——看到成名养的那只蟋蟀,就捂着嘴吃吃地笑了起来。
(2)代词。
表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相当于“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你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再算帐的!(3)动词,如,如同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卒惊呼的声音如同大房子倒塌一样。
(4)复音虚词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懂得道理有早有晚,技艺和学问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②而后,相当于“才”,“方才”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二:《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一、【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④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
(《屈原列传》)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 “接着”,或不译。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廉颇与蔺相如》)③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②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石钟山记》)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赤壁之战》)③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常见的18个文言文虚词解释及例句分析|初中文言文虚词及例句
18个文言文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 又" 。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 并且" 或" 而且" 。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 就"" 接着" ,或不译。
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 但是"" 却" 。
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 如果"" 假如" 。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7.表示因果关系,8.表示目的关系,(二)通" 尔" ,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 你的" ;偶尔也作主语,译为" 你" 。
(三)通" 如" 好像,如同。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 罢了" 。
【而后】才,方才。
【而况】即" 何况"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既而】不久,一会儿。
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 哉"" 也" ,可译为" 为什么"" 什么原因" 。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 哪里"" 什么" 。
译时," 何" 要后置。
3.作定语,可译为" 什么"" 哪" 。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 为什么"" 怎么" 。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 怎么"" 多么"" 怎么这样" 。
文言文虚词常见知识点归纳
文言文虚词常见知识点归纳文言文虚词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们数量不多,但用法灵活多变,理解和掌握虚词对于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归纳一下常见的文言文虚词知识点。
一、“之”1、作代词(1)代人、事、物。
例如:“渔人甚异之”中的“之”代指渔人所见到的景象。
(2)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此”。
如“之二虫又何知”中的“之”。
2、作助词(1)结构助词,“的”。
比如“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何陋之有”。
(4)定语后置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
3、作动词,“到……去”。
例如“辍耕之垄上”。
二、“而”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蟹六跪而二螯”。
2、表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关系,“就”“接着”,或不译。
“温故而知新”。
4、表转折关系,“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关系,“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地”“着”,或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
三、“以”1、作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等。
“以刀劈狼首”。
(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作连词(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
(3)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以致”等。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4)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作动词,“认为”。
“皆以美于徐公”。
四、“于”1、作介词(1)在,从,到。
如“乃设九宾礼于庭”。
(2)“在……方面”“在……中”。
18个文言虚词及意思
18个文言虚词及意思
1. 也(yě):表示同样、并且的意思。
2. 乃(nǎi):表示是、就是的意思。
3. 莫(mò):表示不、没有的意思。
4. 亦(yì):表示也、同样的意思。
5. 皆(jiē):表示都、全都的意思。
6. 或(huò):表示或者、或许的意思。
7. 岂(qǐ):表示表示反问的意思。
8. 弗(fú):表示不、没有的意思。
9. 非(fēi):表示不、非常的意思。
10. 斯(sī):表示如此、这样的意思。
11. 前(qián):表示之前、以前的意思。
12. 后(hòu):表示之后、以后的意思。
13. 亦(yì):表示也、同样的意思。
14. 者(zhě):表示人、物的意思。
15. 矣(yǐ):表示动作或状态已经发生的意思。
16. 乎(hū):用来构成疑问句的意思。
17. 焉(yān):用于构成疑问句或感叹句的意思。
18. 矣(yǐ):表示动作或状态已经发生的意思。
18个常用文言文虚词
八、所
[suǒ] ǒ 名词。处所,地方。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 ⑴名词。处所,地方。例: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耶?| 乐土乐土,爰得我~!引申为恰当的位置。 ~!引申为恰当的位置 必能使行阵和睦, 乐土乐土,爰得我~!引申为恰当的位置。例:必能使行阵和睦, 优劣得~。 优劣得~。 代词。附在动词前,构成“ 字结构,起指代作用。 ⑵代词。附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起指代作用。相当于 的人、 地方” 财物无~ 妇女无~ “……的人、事、物、地方”。例:财物无~取,妇女无~幸| 的人 应有, 不有|此人一一为具言 此人一一为具言~ 凡~应有,无~不有 此人一一为具言~闻。 助词。 必欲争天下,非信无~计者。 ⑶助词。可。例:必欲争天下,非信无~计者。 助词。 、 合用,表示被动。 术怒攻布,为布~ ⑷助词。1、与“为”合用,表示被动。例:术怒攻布,为布~ 君无~辱大礼。 破。2、作语助,无义。例:君无~辱大礼。 、作语助,无义。 连词。假如。多用于誓辞。 公子曰: 不与舅氏同心者, ⑸连词。假如。多用于誓辞。例:公子曰:“~不与舅氏同心者, 有如白水! 有如白水!”。 量词。不定之词,表示约数。 从弟子女十人~。 ⑹量词。不定之词,表示约数。通“许”。例:从弟子女十人~。 量词。房屋一栋、一处称一所。例离宫别馆,三十六~。 ⑺量词。房屋一栋、一处称一所。例离宫别馆,三十六~。 名词。 ⑻名词。姓。
四、乃
[nǎi] ǎ 代词。 、相当于“ 今欲发(发兵) ,~肯从我乎 肯从我乎? 、 ⑴代词。1、相当于“你”。例:今欲发(发兵)之,~肯从我乎?2、 相当于“你的” 尔其无忘~父之志! 、相当于“ 相当于“你的”。尔其无忘~父之志!3、相当于“他(们)的”。例: 器械, 糗粮。 、相当于“如此” 子无~ 备~器械,持~糗粮。4、相当于“如此”。例:子无~称。 动词。表示判断。相当于“ 就是” 当立者~公子扶苏。 ⑵动词。表示判断。相当于“是”、“就是”。例:当立者~公子扶苏。 ⑶副词。尚且。例:厥子~弗肯堂,矧肯构(其子尚且不肯奠定房基, 副词。尚且。 厥子~弗肯堂,矧肯构(其子尚且不肯奠定房基, 何况建造房屋呢?)? 何况建造房屋呢?)? 副词。 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彼能是 而我~ ,~不知有汉 彼能是, ⑷副词。竟,却。例: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彼能是,而我~不能 是。 副词。 天下胜者众矣,~有二十八骑。 ,~有二十八骑 ⑸副词。仅,只。例:天下胜者众矣,~有二十八骑。 副词。于是,这才。 陈涉~自立为王|断其喉 尽其肉,~ 断其喉, ,~去 ⑹副词。于是,这才。例:陈涉~自立为王 断其喉,尽其肉,~去。 副词。 或主强直, 不生? ⑺副词。宁,岂。例:或主强直,难~不生? 连词。 大夫不拜,~饮实爵。 ,~饮实爵 ⑻连词。而。例:大夫不拜,~饮实爵。 连词即若。 非独政能也,~其姊亦烈女也。 ,~其姊亦烈女也 ⑼连词即若。例:非独政能也,~其姊亦烈女也。 连词。如果。 :~所愿 则学孔子也。 所愿, ⑽连词。如果。例:~所愿,则学孔子也。 助词。作语助。 :~文 ⑾助词。作语助。例:~文~武。
高考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
而(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
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动作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何1.疑问代词:(1)作宾语,“什么、哪里”。
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2)作谓语,“为什么”。
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
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3)作定语,“什么”。
何+名词。
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4)做主语,“什么”。
例:何谓阁子也?2.副词:(1)程度副词,“多么”。
何+形容词。
例:开国何茫然?(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
何+动词,位于句首。
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2)无何:不久、没多久。
(3)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拿什么、凭借什么”。
(4)何乃:怎能。
(5)何之:等于“之何”,译为“到什么地方”,此处“之”作动词“到”。
乃1.副词:(1)承接关系,“就、于是、才”。
例: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2)转折关系,“却、竟然、反而”。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3)表限制,“仅、只”。
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4)表判断,“是、就是”。
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2.代词:(1)第二人称代词,常作定语,“你的”;也做主语,“你”。
不作宾语。
例:家祭无忘告乃翁。
(2)指示代词,“这样”。
例: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3.固定结构:(1)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例:无乃尔是过与。
(2)乃尔:译为“这样”。
例: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以1.介词(1)表工具,“拿,用”。
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表所处置的对象,“把”。
例: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3)表凭借,“凭,靠”。
例:久之,能以足音辨认。
(4)表原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表时间或处所,“于、在、从”。
文言文常见虚词汇总
文言文常见虚词汇总
疑问代词
可译为“哪里”。
句末疑问语气助 可译为“呢”。
词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焉
代词
相当于“之”。
用于动词、形容词之
兼词
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 的作用,相当于“从这
里”“在那里”。
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表示假设,可译为“即
引进动作的时间、处 所、范围、对象、方面、 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
“在”、“在…方 面”、“在…中”、 “向”、"到"、"自"、 "从"、"跟"、"同"、" 对"、"对于"、"给"等。
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
于
时间,译作“在””、“从”。
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 “ 向 ”“ 对 ”“ 同 ”“ 给 ”“ 到 ” 等。 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 为主动者,可译为 “被”。 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 比较,一般可译作 “比”、“胜过”
“那里”。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
面多为数词或者数代
词。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第 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 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十则》——他的,代可以做老师的那个人。
蹲其身,使与台齐。《童趣》——代作者自己, 第一人称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
合,可译为“大概”“或 许”“恐怕”“可要”“怎 么”“难道”等,或省去。
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_含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译文:楚怀王起了贪心,并且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译文: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
可不译。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来”。
可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译文: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碎。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译文: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译文: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译文: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
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译文: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常见的文言文虚词
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一、而(一)连词1、用来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2、用来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用来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
(《祭十二郎文》)4、用来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5、用来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用来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7、用来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8、用来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三)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二、何(一)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翻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二)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用在形容词前,用来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四)通“呵”,可译为喝斥。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喝斥他是谁。
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三、乎(一)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例句翻译 (自动保存的)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译文:楚怀王起了贪心,并且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译文: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
可不译。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来”。
可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译文: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碎。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译文: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译文: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译文: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
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译文: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
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文言文虚词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虽然数量不多,但用法灵活多变,对于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对常见文言文虚词的归纳。
一、“之”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中的“之”代指曹刿。
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如“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译为“的”。
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音节助词,无实义。
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3、用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二、“而”1、用作连词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表递进,可译为“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三、“其”1、用作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她、它)的”“他们(她们、它们)的”。
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在句中作主语,可译为“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
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则或咎其欲出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兼词。
常见的文言虚词有:安、但、而、耳、乎、何、故、或、既、乃、其、且、然、若、遂、所、为、焉、也、以、已、矣、于、则、者、之等等。
常见文言虚词:安⑴怎么,哪里。
例:尔安敢轻吾射!(2)哪里,什么。
沛公安在?而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朝而往,暮而归。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余闻而愈悲。
(6)通“尔”,你,你的。
例:而翁归。
尔⑴同“耳”,罢了。
例:无他,但手熟尔。
⑵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尔安敢轻吾射!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与尔三矢。
⑶那。
例: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尔来:从那时以来。
)⑷作助词。
例:①始尔未为久②呼尔而与之③子路率尔而对曰④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⑸如此,这样。
例:君尔妾亦然。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夫(1)作语助,用在句首,表示将要发议论。
例:夫普法之战,迄今虽为陈迹,而其事信而有征。
夫战,勇气也。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这,那。
例: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3)作语助,放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
例: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盖(1)连接上句或上一段,表示原因。
例:盖以诱敌。
(这里有“原来”的意思。
)盖借寨墙为蔽也。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
盖追先帝这殊遇。
盖音谬也。
(盖:这里含“大概是由于”的意思。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2)大概,大约。
例:斯二者盖皆有之。
(盖:这里有“想来是”的意思。
)盖五六百人也。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3)发语词。
例: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4)胜过,超过。
例:英才盖世。
(5)通“盍”,何。
例:技盖至此乎?(盖:这里可译作“怎么”。
)(6)通“盍”,何不。
例:盖亦反其本矣。
(亦:这里是用以加强反问语气的助词。
)故⑴原因,缘故。
例:马无故亡而入故。
⑵本来,原来。
例:两狼并驱如故。
此物故非西产。
⑶旧的。
例:①温故而知新。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这里指旧交情。
)暮去朝去颜色故。
(故:这里有衰老的意思。
)故垒西边。
(故:这时有古老的意思。
)故国神游。
(故国:旧地,这里指赤壁古战场。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故业:这里指原有的先人的基业。
)⑷特意。
例: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⑸所以,因此。
例:故尝与过宋将军。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⑹故意。
例:广故数言欲亡。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⑺仍然。
例: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故人)指前夫例外:知是故人来。
(故事)先例,前例。
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何⑴什么。
例:子恃何而往?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⑵怎么样。
例:如太行、王屋何?其如土石何?⑶哪里。
例: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
)却看妻子愁何在?豫州今欲何至?⑷多么。
例: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⑸为什么。
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⑹怎么。
例: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徐公何能及君也?「何如」怎么样,怎样。
例:吾欲之南海,何如?今日之事何如?君谓皇上何如人也?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求,尔何如?「何乃」怎么能。
例:何乃太区区!「何加」有什么益处。
例: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其」多么。
例:何其衰也!乎⑴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⑵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孰为汝多知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⑶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例:忽乎吾将行兮⑷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例:日食饮得无衰乎?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⑸同“于”。
例: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吾尝疑乎是。
(乎:对。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⑹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天乎,人乎,而竟已乎!⑺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或⑴有的人,有人。
例:或以钱币乞之。
或说处杀虎斩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⑵有时。
例: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⑶有的......,有的......。
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或得日或否。
⑷或许,也许。
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朱易量。
(5)相当于现代汉语“或者”,表示选择。
例: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7)如果。
例: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
即⑴立即。
例: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即从巴峡穿巫峡。
③始缢即气绝。
⑤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双不即出见。
(即:⑵就是。
例:几自疑身外即战场。
⑶靠近,接近。
例: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⑷则,就。
例: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⑸当,当下。
例: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即:当天)即夕行步如平常。
(即夕:当晚)⑹即使。
例: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⑺假如,如果。
例: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既⑴已经:......以后。
例:①既同寝,夜半,客曰……既克,公问其故。
⑵与“又”、“亦”、“且”、"比"字连用,表示并列关系。
例:三军既惑且疑。
⑶既然。
例:将军既帝室之胄。
信义著于四海。
(既:这里有“既然是”的意思。
)②「既而」不多会。
例:既而儿醒,大莫⑴不。
例: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
宋莫能守。
莫我肯顾。
⑵没有什么。
例:尤莫逾油画。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⑶没有谁。
例: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莫敢违。
时人莫之许也。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⑷不要。
例:愿早定大计。
莫用众人之议也!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5)同“暮”。
例:至莫夜朋明。
(莫夜:晚上。
)莫春者,春服既成。
乃⑴于是,就。
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⑵才,这才。
例: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⑶却。
例: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⑷是,就是,原来是。
例:视之,乃庞德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⑸竟然。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6)可是。
例: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
(8)你,你的。
(9)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其⑴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例: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益。
”(其:他的。
)恐前后受其敌。
(其:它们的。
)其夫呓语。
(其:她的。
)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
(其:它的)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其:他们的)⑵其中,其中的。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⑶活用作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我们(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
既其出。
(其:我们)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其:我的)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亦各言其志也!⑷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 例:妻跪问其故。
念悲其远也。
(其:她)成以其小,劣之。
(其:它)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其:它们)⑸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其如土石何:又能拿这些泥士石头怎么样。
)其孰能讥之乎?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
例:其不设色者:曰水墨。
(其:那。
)怀其璧。
(其:那块)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其往:其后,将来)未必有其实。
(其:那样。
)⑺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⑻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
例: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其:这种)今存其本不忍废。
(其:这)⑼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例: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其:还是)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可,一定。
这里有命令的意味。
)⑽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11)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例: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其若是,孰能御之?且⑴暂且,姑且。
例:存者且偷生。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⑵将,将要。
例:以为且噬己也。
久居,祸且及汝若属皆且为所虏。
⑶而且,并且。
例:且人之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且以一譬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⑷况且,再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且相如素贱人。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⑸尚且,还。
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⑹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
例:三军既惑且疑。
磐石方且厚。
⑺同“夫”,句首助词。
例: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⑻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边......,一边......。
例: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⑽还有,那末。
例: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
例: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⑵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
「且如」就像。
例: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然⑴用在词后,作词尾表示状态。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样子”。
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康肃忿然曰。
⑵然而,但是。
例: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⑶是的,对的。
例:然之。
命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
(然之:以之为然)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成然之。
早出暮归。
⑷如此,这样。
例: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⑸与“若”在一起,用在句末,“像......一样”。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