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工艺规范

合集下载

PCB工艺设计规范标准[详]

PCB工艺设计规范标准[详]

xxxxxxxxx有限公司企业技术规范PCB工艺设计规范目次前言 (11)1范围和简介 (12)1.1范围 (12)1.2简介 (12)1.3关键词 (12)2规范性引用文件 (12)3术语和定义 (12)4PCB叠层设计 (13)4.1叠层方式 (13)4.2PCB设计介质厚度要求 (14)5PCB尺寸设计总则 (14)5.1可加工的PCB尺寸范围 (14)5.2PCB外形要求 (16)6拼板及辅助边连接设计 (17)6.1V-CUT连接 (17)6.2邮票孔连接 (18)6.3拼板方式 (19)6.4辅助边与PCB的连接方法 (21)7基准点设计 (23)7.1分类 (23)7.2基准点结构 (23)7.2.1拼板基准点和单元基准点 (23)7.2.2局部基准点 (23)7.3基准点位置 (24)7.3.1拼板的基准点 (24)7.3.2单元板的基准点 (25)7.3.3局部基准点 (25)8器件布局要求 (25)8.1器件布局通用要求 (25)8.2回流焊 (27)8.2.1SMD器件的通用要求 (27)8.2.2SMD器件布局要求 (28)8.2.3通孔回流焊器件布局总体要求 (30)8.2.4通孔回流焊器件布局要求 (30)8.2.5通孔回流焊器件印锡区域要求 (30)8.3波峰焊 (31)8.3.1波峰焊SMD器件布局要求 (31)8.3.2THD器件布局通用要求 (33)8.3.3THD器件波峰焊通用要求 (34)8.3.4THD器件选择性波峰焊要求 (34)8.4压接 (38)8.4.1信号连接器和电源连接器的定位要求 (38)8.4.2压接器件、连接器禁布区要求 (39)9孔设计 (42)9.1过孔 (42)9.1.1孔间距 (42)9.1.2过孔禁布设计 (42)9.2安装定位孔 (42)9.2.1孔类型选择 (42)9.2.2禁布区要求 (43)9.3槽孔设计 (43)10走线设计 (44)10.1线宽/线距及走线安全性要求 (44)10.2出线方式 (45)10.3覆铜设计工艺要求 (47)11阻焊设计 (48)11.1导线的阻焊设计 (48)11.2孔的阻焊设计 (48)11.2.2测试孔 (48)11.2.3安装孔 (48)11.2.4定位孔 (49)11.2.5过孔塞孔设计 (49)11.3焊盘的阻焊设计 (50)11.4金手指的阻焊设计 (51)11.5板边阻焊设计 (52)12表面处理 (52)12.1热风整平 (52)12.1.1工艺要求 (52)12.1.2适用范围 (52)12.2化学镍金 (52)12.2.1工艺要求 (52)12.2.2适用范围 (53)12.3有机可焊性保护层 (53)12.4选择性电镀金 (53)13丝印设计 (53)13.1丝印设计通用要求 (53)13.2丝印内容 (53)14尺寸和公差标注 (55)14.1需要标注的内容 (55)14.2其它要求 (55)15输出文件的工艺要求 (56)15.1装配图要求 (56)15.2钢网图要求 (56)15.3钻孔图内容要求 (56)16背板部分 (56)16.1背板尺寸设计 (56)16.1.1可加工的尺寸范围 (56)16.1.3开窗和倒角处理 (57)16.2背板器件位置要求 (57)16.2.1基本要求 (57)16.2.2非连接器类器件 (57)16.2.3配线连接器 (57)16.2.4背板连接器和护套 (59)16.2.5防误导向器件、电源连接器 (60)16.3禁布区 (62)16.3.1装配禁布区 (62)16.3.2器件禁布区 (62)16.4丝印 (65)17附录 (66)17.1“P CBA 五种主流工艺路线” (66)17.2背板六种加工工艺 (67)17.3其它的特殊设计要求 (69)18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PCB板工艺边规范

PCB板工艺边规范

1目的:规范产品的PCB板工艺边,规定工艺边的相关参数,使PCB板满足生产的可行性,提高生产的品质与效率。

2 规范内容:2.1 对于PCB板俩长边元件外侧距PCB板的边缘少于5mm则多需要加工艺边,而且以较长的一边为工艺边。

如图(1)少于5mm5mm图(1)2.2 对于PCB板只有一长边元件外侧距PCB板的边缘少于5mm则只有一边需要加工艺边,即工艺边不要成对加。

如图(2)页脚内容1图(2)2.3 对于PCB板一侧的长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须加工艺边。

如对边元件离板边缘少于5mm则也需加工艺边如图(3)5mm少于5mm如图(3)2.4 对于如图PCB板L1< 1/2L2 则加工艺边拼板生产。

如图(4)页脚内容2页脚内容3如图(4)2.5 对于如图一长边不规则的PCB板则此长边需加工艺边5mm,如果另外一长边元件距其边缘少于5mm则此长边也需加工艺边。

如图(5)少于5mm如图(5)2.6 对于如图长边尺寸少于80mm,短边尺寸大于50mm,则按如图拼板生产,如果元件外侧距PCB板边缘少于5mm则需要加工艺边。

如图(6)页脚内容4图(6)2.7 对于如下图PCB板L >5cm H>1cm则需加工艺边5mm,如果对边元件距板边缘少于5mm则需加工艺边5mm。

如图(7)图(7)2.8 对于少于60mm*60mm时进行拼板,采用无间隙拼板拼成宽度少于250mm的PCB,如果PCB板元件距板边缘大于5mm则拼板生产,如果少于5mm则需加工艺边。

如图(8)图(8)2.9 对于H<60mm L>100mm的PCB板则按照图示拼板,如果元件外侧距PCB板边缘少于5mm则需加工艺边。

如图(9)5mm图(9)3 备注;3.1 所有PCB板加工艺边后都需要倒圆角,圆半径为2mm。

3.2 所有PCB板加工艺边或是拼板,其V-CUT与工艺边平行的要≤3条。

3.3 V-CUT后保证连接厚度为0.5mm+/-0.1mm。

PCB工艺规范及PCB设计安规原则

PCB工艺规范及PCB设计安规原则

PCB工艺规范及PCB设计安规原则为确保PCB(Printed Circuit Board)设计的质量和可靠性,制定并遵守一系列工艺规范以及安全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阐述PCB工艺规范及PCB设计的安规原则。

一、PCB工艺规范1.板材选择:-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尺寸等要求;-必须符合应用环境的工作温度范围。

2.排布与布线:-尽量减少板上的布线长度,增加抗干扰能力;-根据电路频率、信号速度等要求合理设计布线;-所有布线层之间,要合理选用必要的接地和供电是层,增强电磁兼容性。

3.参考设计规则:-依据电路功能和各器件的规格书,正确设计布线规则;-合理设置电线宽度、间隙及线距。

4.等电位线规定:-等电位线使用实线表示;-必须保证等电位线闭合,不得相互交叉。

5.电气间隙要求:-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源线,必须保持一定的电气间隙,避免跳线;-电源与信号线应尽量分成两组布线;-信号线与信号线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以减少串扰。

6.焊盘设计:-合理布局焊盘和接插件位置;-焊盘和焊孔的直径、间距等必须满足可焊性和可靠性要求。

7.线宽、间隔规定:-根据电流、信号速度和PCB层数等因素,合理决定线宽和线距;-涂阻焊层的孔内径要适应最小焊盘直径;8.焊盘过孔相关规范:-不得将NC、不焊接引脚和地板连接到焊盘;-必需焊接的引脚应通至PCB底面或RX焊盘,不得配通至其他焊盘。

二、PCB设计的安规原则1.电源输入与保护:-保证电流符合设计要求,在输入端添加过压、过流、短路等保护电路。

2.信号线与地线的安全:-信号线与地线应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干扰和电磁辐射;-尽量避免使用跳线。

3.防静电保护:-添加ESD保护电路,提高抗静电能力;-配置合适的接地网络,减少静电影响。

4.温度管理:-避免过大的电流密度,以减少热量;-根据散热要求设计散热装置。

5.安全封装:-选择符合安全认证标准的元器件封装;-避免封装错误和元器件方向错误。

PCB电路板PCB设计工艺规范

PCB电路板PCB设计工艺规范

PCB电路板PCB设计工艺规范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是电子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电子元器件的基础。

PCB设计工艺规范是为了确保电路板的质量和可靠性,规范设计人员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操作和要求。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PCB设计工艺规范。

1.设计规范-PCB尺寸规范:根据电路板的应用需求,确定最佳的尺寸和形状。

-层压结构规范:根据电路板的复杂度和布线需求,选择适当的层压结构。

-线宽线间规范:根据电流和阻抗需求,确定电路板上的线宽和线间距。

-焊盘规范:确定焊盘的尺寸、形状和间距,以确保焊接质量。

-组件布局规范:合理布置电子元器件,使得信号传输和散热均衡。

2.贴片工艺规范-引脚间距规范:根据元器件的引脚间距,确定元器件的位置和布局。

-焊膏剂规范:选择适当的焊膏剂,并控制其厚度和分布,以确保焊接质量。

-焊接温度规范:根据元器件和焊接材料的要求,确定合适的焊接温度。

-退锡规范:通过合适的退锡工艺,确保焊接点的可靠性和连接性。

3.线路布线规范-信号完整性规范:根据信号传输特性和电磁兼容性要求,确定合适的线路布线规范。

-电源和地线规范:保持电源和地线的稳定性和布线规范,以提供可靠的电源和接地。

-信号层划分规范:根据布线需求和层压结构,确定信号层的划分和连接方式。

4.工艺控制规范-正确的板材选择:根据电路板的应用和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板材。

-禁忌设计规范:避免设计不合理的布线,如绕线锯齿状、封装阻挡焊盘等。

-高速信号特殊处理规范:对于高速信号,需要特殊处理,如规范的阻抗匹配、信号层堆叠等。

-容错性设计规范: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制造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强电路板的容错性。

5.丝印和标识规范-丝印的位置和内容规范:确定电路板上的标识位置和内容,包括元器件的位置和器件类型。

-标示符规范:标示电路板的版本号、日期、厂家等信息,以便追踪和维护。

PCB设计工艺规范的目的是确保电路板的质量和可靠性,避免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潜在问题。

PCB工艺设计规范

PCB工艺设计规范

PCB工艺设计规范1. 厚度规范:PCB的厚度是指PCB板的整体厚度,包括铜箔厚度和基板厚度。

通常,常用的PCB板厚度为1.6mm,厚度小于0.8mm的为薄板,大于2.4mm的为厚板。

在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制造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板厚,以确保PCB的机械强度和电性能。

2. 最小线宽线距规范:线宽和线距是PCB中电路走线的基本要素。

在设计中,需要根据电路的复杂性、元器件封装的引脚间距以及制造工艺的要求来确定线宽和线距。

一般情况下,常见的线宽线距为0.15mm,对于高密度集成电路和高频电路,线宽线距可以更小,如0.1mm。

3.确保电信号完整性的规范:在高速信号和高频电路设计中,为了保证电信号的完整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使用合适的PCB材料、布线布局、地与电源平面的设置、阻抗匹配和信号层堆叠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信号的传输延迟,尽量缩短信号传输路径,减少信号的反射和串扰。

4.元器件布局规范:元器件的布局直接影响到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进行布局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元器件之间的布局要合理,避免互相干扰;其次,布局要符合热分布平衡的原则,尽量避免热点集中;最后,布局要注意便于元器件的调试和维护。

5.焊接规范:PCB的焊接是PCB制造的重要步骤之一、在进行焊接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焊接方式和元器件类型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

常见的焊接方式有手工焊接、波峰焊接和无铅焊接。

此外,还需要注意焊接温度和时间,避免过高的温度和时间对PCB和元器件产生损害。

6.通孔设计规范:通孔是PCB中连接不同层电路的重要通道。

为了确保通孔的质量和可靠性,通孔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通孔尺寸应符合元器件引脚和焊盘的要求;其次,通孔布局应合理,避免通孔过多导致PCB变形和信号串扰;最后,通孔孔径和层数需要根据通孔负载和导通电流来确定。

以上是几个常见的PCB工艺设计规范,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有效地提高PCB设计的质量和可靠性。

PCB设计与工艺规范

PCB设计与工艺规范
加宽印制导线及其间距,并尽量把不用的地方合 理地作为接地和电源用。
❖ 在双面或多层印制电路板中,相邻两层印制导线 ,宜相互垂直走线,或斜交、弯曲走线,力求避 免相互平行走线。
❖ 印制导线布线应尽可能短,特别是电子管栅极、 晶体管的基极和高频回路更应注意布线要短
PCB走线要求
❖ 印制电路板上安装有高压或大功率器件时,要尽 量和低压小功率器件的布线分开。并注意印制导 线与大功率器件的连接设计和散热设计。

①、如果使用走线,应将其尽量加粗:PCB上的接
地连接如要考虑走线时,设计应将走线尽量加粗。这是一
个好的经验法则,但要知道,接地线的最小宽度是从此点
到末端的有效宽度,此处“末端”指距离电源连接端最远
的点。

②、应避免地环路:例如电源线和地线的位置良好
配合,可以降低电磁干扰的可能性。如果电源线和地线配
❖ 技术要点 找出最佳的温度曲线 温度曲线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 技术分类: 按热传播方式:传导、辐射、对流 按焊接形式:局部焊接、整体焊接
回流焊工艺
❖ 热风回流炉基本结构
回流炉子按PCBA温度变化分为:预热区、恒温区、再流区、冷却区
❖ 工艺窗口
器件对热风回流焊的影响 热风回流焊不能控制局部温度 不能焊接高温器件、焊锡封装的组件、热容量大器件
❖ 作为高速数字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用的印制导 线,应避免相邻平行布线。必要时,在这些导线 之间要加接地线。
❖ 为了减少电磁干扰,需要时,数字信号线可靠近 地线布设。地线可起屏蔽作用。
❖ 在高频电路中,为减少寄生反馈耦合,必要时需 设置印制导线保护环或保护线,以防止振荡和改 善电路性能。
❖ 模拟电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入线最好采用保护环,以减少信号线 与地线之间的电容。

pcb板生产工艺标准

pcb板生产工艺标准

pcb板生产工艺标准PCB板(Printed Circuit Board)是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基础组件,其生产工艺是保证电子设备质量和性能稳定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一个关于PCB板生产工艺的标准,旨在指导PCB板生产的各个环节,确保产品质量。

1. PCB板设计:PCB板设计是整个生产过程的第一步,设计师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包括电路布线、元件布局、信号走线等。

设计应符合相应的电子设备要求,并考虑到最佳的性能和可靠性。

2. 选材:选择高质量的材料是PCB板生产的关键。

应选用优质的基板材料,如玻璃纤维增强聚酰亚胺(FR-4)或聚四氟乙烯(PTFE),以确保良好的绝缘性能和稳定性。

3. 片上元件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将元器件逐个焊接到PCB 板上。

应确保元件的正确性和良好的焊接质量,避免焊接过度或不足导致的连接问题。

4. 焊接:在元件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焊接操作,以确保元件与PCB板之间的连接稳定可靠。

常见的焊接方法包括浸焊、波峰焊和手工焊接等。

焊接时要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控制好焊接时间和温度,避免因过高温度导致PCB板变形或元件损坏。

5. 制板:通过化学腐蚀或机械切割等方法,将PCB板切割成所需的尺寸和形状。

切割过程应注意避免产生毛刺或划痕,影响PCB板的质量和外观。

6. 线路图层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在PCB板上绘制电路线路。

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线路的精准度和清晰度,避免线路交叉或短路等问题。

7. 防腐层:在PCB板上涂覆防腐层,以保护电路线路不受腐蚀和湿气侵蚀。

防腐层的覆盖要均匀,不得有气泡或杂质。

8. 检测和测试:在PCB板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检测和测试,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X射线检测、耐电压测试和功能测试等。

9. 包装和交付:在经过检测和测试合格后,将PCB板进行包装,以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包装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包括使用防静电包装材料和合理的内部填充物。

以上是一个关于PCB板生产工艺的标准,包括设计、选材、安装、焊接、制板、线路图层制作、防腐层、检测和测试、包装和交付等环节。

PCB生产工艺流程设计规范

PCB生产工艺流程设计规范

一次銅
D、外层干膜流程介绍
☺ 流程介绍:
前处理
压膜
曝光
显影
☺ 目的:
经过钻孔及通孔电镀后,内外层已经连通,本制程制作外 层干膜,为外层线路的制作提供图形。
外层干膜—前处理介绍
☺ 前处理:
目的:去除铜面上的污染物,增加铜面粗糙度,以利于压膜制程 重要原物料:磨刷
☺ 压膜(Lamination):
分类以及它的制造工艺。
A. 以材料分 a. 有机材料 酚醛树脂、玻璃纤维/环氧树脂、Polyimide、BT等皆属之。 b. 无机材料 铝基板、铜基板、陶瓷基板等皆属之,主要取其散熱功能。
B. 以成品软硬区分 a. 硬板 Rigid PCB b. 软板 Flexible PCB 见图1.3 c. 软硬结合板 Rigid-Flex PCB 见图1.4
晶圓
第0層次
第4層次 (Gate)
第3層次 (Board)
第1層次 (Module)
第2層次 (Card)
– 2、PCB的演变
1.早於1903年Mr. Albert Hanson(阿尔伯特.汉森)首创利用“线路 ”(Circuit)观念应用于电话交换系统上。它是用金属箔切割成线路导体,将 之粘于石蜡纸上,上面同样粘上一层石蜡纸,成了现今PCB的构造雏形。如 下图:
2L 3L 4L 5L
Layer 1 Layer 2 Layer 3 Layer 4 Layer 5 Layer 6
层压工艺—压合介绍
• 压合:
• 目的:通过热压方式将叠合板压成多层板 • 主要生产辅料: 牛皮纸、钢板
压力
可叠很多层
热板
钢板 牛皮纸 承载盘
层压工艺—后处理介绍
• 后处理: • 目的: • 对层压后的板经过磨边;打靶;铣边等工序进行初步的外形处理以便后

PCB板工艺设计规范

PCB板工艺设计规范
重量限制
在BOTTOM面无 大体积、太重的 表贴器件.
1、片式器件:A≦0.075g/ mm2 2、翼形引脚器件: A≦0.300g/ mm2 3、J形引脚器件: A≦0.200g/ mm2 4、面阵列器件:A≦0.100g/ mm2
· 若有超重的器件必须布在BOTTOM面,则 应通过验证.
24
PCB板基本布局要求(四)
55mil…… 40mil以下按4mil递减,如: 36mil、 32mil、28mil、
24mil…… ▪ 器件引脚直径与PCB板焊盘孔径的对应关系,以及二次电源插针焊脚与通孔
回流焊的焊盘孔径对应关系如下表:
15
器件库选择型要求(二)
器件引脚直径(D) D≦1.0mm
PCB焊盘孔径/插针通孔回 流焊焊盘孔径
2、要便于生产时插装.
3、尺寸较长的器件,长度方向 应按与传送方向一致,如图:
4、通孔焊盘与QFP、SOP、连接器 和BGA丝印间距离>10mm, 与SMT器件焊盘>2mm.
5、过孔焊盘与传送边距离>10mm, 与非传送边距离>5mm
▪ 高热器件的安装方式要易于操作和焊接; ▪ 当器件的发热密度超过0.4W/cm3时,单位靠器件引脚和本体不足充分散热,
应采用散热网、汇流条等措施来提高过热能力.
13
三、器件库选择型要求
14
器件库选择型要求(一)
❖已有PCB元件封装库的选用应确认无误
▪ PCB上已有元件库器件的选用应保证封装与元件物外形轮廓、引脚间距、通 孔直径等相符.
19
器件库选择型要求(六)
❖ 膨胀系数偏差大的处理
除非经实验验证没有问题,否则就不能选用和PCB板热膨胀系数差 别太大的无引脚表贴器件,这会使焊盘拉脱.;

研发PCB工艺设计规范

研发PCB工艺设计规范

研发PCB工艺设计规范PCB工艺设计规范是指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的研发过程中,对于工艺设计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下面是一些PCB工艺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PCB基本要求:1.PCB尺寸要求:根据产品的要求确定PCB板的尺寸,确保适配产品的安装空间。

2. 板厚要求:根据工作环境和产品需求,选择合适的PCB板厚度,一般常见的有1.6mm、1.2mm等。

3.线宽线距要求:线宽线距的设计应根据当前工艺的可制作能力来确定,以确保良好的导电性和线路稳定性。

4.成品层数要求:根据电路复杂度和成本预算,确定合适的PCB成品层数,一般有单层、双层、四层和六层等多种选择。

5.焊盘要求:焊盘的设计应符合电子组件的封装规范,确保焊接质量和可靠性。

6.阻抗控制要求:对于需要控制阻抗的高速电路,需要进行相应的设计,包括不同层之间的层间间距和层间阻抗的控制等。

二、布局要求:1.分区布局:将PCB板按不同功能区域进行分割,并合理安排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布局,以减少干扰和噪声。

2.电源分布:合理规划电源的布局,避免不同模块之间的电源干扰。

3.外围组件布局:将与外界接口相关的元器件(如插座、开关等)布置在PCB板的边缘位置,方便与外部连接。

4.散热设计:应根据电路功耗和特殊需求,设计适当的散热结构,保证电路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丝印标识:在PCB板上设置必要的丝印标识,包括元器件的标记和位置,方便装配和维修。

三、走线要求:B走线:根据USB接口的设计规范,确保信号走线的绝对长度尽量短,并避免过量的串扰和信号损耗。

2.高速信号走线:对于高速信号线,应根据特定的信号完整性和阻抗控制需求进行布线,使用差分对布线和控制串扰。

3.电源线走线:为了避免电源噪声和电压降,应将电源线尽量走短,减少电流回路的阻抗。

四、焊接要求:1. DRC检查:在PCB设计完成后,进行DRC(Design Rule Check)检查,确保焊盘和元器件之间的间距和尺寸符合要求。

PCB电路板工艺设计规范

PCB电路板工艺设计规范

PCB电路板工艺设计规范一、目的针对PCB板的设计,为了能够规范化和标准化,以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二、规范内容一)、印制板结构1.PCB尺寸板厚应在PCB文件中标明确定尺寸,特别是部份PCB板需要与壳体配装的,必须将其误差范围写明,如USB板;目前板厚规格:0.8mm、1.0mm、1.2mm、1.6mm、2.0mm、2.5mm、3.0mm、3.5mm等。

2.PCB的板角应为R型倒角为方便单板加工,不拼板的单板板角为R型倒角,对于有工艺边和拼板的单板,工艺边应为R角型倒角,一般圆角直径为≥φ3,小板可以适当调整,有特殊要求按结构图表示方法明确标出R大小,以便厂家加工。

3.为提高机插效率,尽量将小块PCB 拼接成大块PCB,拼板要求拼成矩形且以从传板方向测量X>Y,PCB 的四个角要求倒圆角,R≥3mm(图1),以保证自动传板机构的正常工作,避免卡板造成停机或损坏PCB。

图14.工艺边4.1.元器件的外侧距边缘太近,应在传板轨道两边增加工艺边,工艺边宽度为≥5mm(设备加工最低要求)图2。

图2为保证在PCB板在过波峰焊、回流焊等时,传送轨道的链爪不碰到元器件,元器件的外侧距PCB板边缘≥5mm,若达不到则需加工艺边来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4.2.若PCB板上有大面积开孔(异形缺口)与传板边(工艺边)连接处较小(小于该板的1/2的),应在开孔(异形缺口)与传板边的地方,将开孔(异形缺口)补全,以避免焊接时造成漫锡和板变形,补全部分和原有的PCB部分要以单边几点(开邮票孔)连接,在波峰后将多余部分去掉(图3)。

图3在采用邮票孔时,应注意搭边应均匀分布在每块拼板的四周,以避免焊接时由于 PCB 板受力不均匀而导致变形。

邮票孔的位置应靠近PCB板内侧,防止拼板分离后邮票孔处残留的毛刺影响客户的整机装配。

5.PCB设计尺寸贴片机:PCB设计MAX320 mm×320 mm,MIN 70mm×100mm;AI机插:PCB设计MAX508mm×381mm,MIN50mm×50mm;波峰焊:目前公司的波峰焊机宽度一般为300mm以内为宜,最宽为350mm,故PCB板宽不能超过330mm;一般原则:当PCB单板的尺寸小于50mm×50mm时,必须做拼板;拼板的尺寸不可以太大,也不可以太小,以生产、测试、装配工程中便于生产设备的加工和不产生较大的变形为宜。

PCB板工艺设计规范

PCB板工艺设计规范

PCB板工艺设计规范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是现代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组成部分之一、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工艺规范,以保证PCB的性能、可靠性和可制造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PCB板工艺设计规范。

1.PCB板设计流程PCB板设计流程包括原理图设计、器件布局、线路布线、标准化、设计验证、文件生成和生产准备等多个环节。

在设计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设计流程,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材料选择PCB板的材料包括基板、贴片元件、焊膏、印刷墨水、包装材料等。

在选择材料时,应考虑其适应性、耐久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材料。

3.线路布线规范线路布线是PCB设计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在布线过程中,应考虑信号完整性、阻抗匹配、信号干扰、耐噪声性能等因素。

同时,还应避免线路交叉、线宽过窄、走线过长等问题。

4.元器件布局规范元器件布局是影响PCB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布局过程中,应根据电路功能、布线需求和散热要求合理安排元器件的位置。

同时,还应避免元器件之间的相互干扰和过度热耦合现象。

5.焊盘设计规范焊盘是焊接电子元器件和PCB板之间的连接部分。

在设计焊盘时,应确保焊盘与元件脚的匹配度,避免过大或过小。

同时,还应根据焊接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焊盘形状和尺寸。

6.过孔设计规范过孔是连接PCB板上不同层的电气信号或电流的通道。

在设计过孔时,应考虑通孔的大小、位置、形状和数量。

同时,还应避免过孔过多或过大,以避免影响PCB的机械强度和信号完整性。

7.丝印和文字标记规范丝印和文字标记是PCB上用于标识元器件、引脚和其他关键信息的印刷内容。

在设计丝印和文字标记时,应保证其清晰可读,大小适中,位置准确。

同时,还应注意不要与焊盘或其他元器件发生冲突。

8.PCB板尺寸和外形规范PCB板的尺寸和外形是根据设备安装和连接要求确定的。

在设计PCB板尺寸和外形时,应考虑到外部连接和固定设备的需求,确保PCB与其他设备之间的良好适配。

pcb设计规范

pcb设计规范

PCB 设计规范第一章 概述1.1 PCB 制作工艺流程;PCB 制作工艺根据不同工艺过程可分为普通工艺,盲埋孔工艺,HDI 工艺。

普通10层板的结构如图1-1(其他层数以此类推)。

盲埋孔10层板结构如图1-2(其他层数以此类推)。

下图为HDI 工艺6层板结构(1+4+1结构,为手机板中较普遍的板层结构,我公司大多数机型均为此板层结构)。

10L 板叠层结构 (图1-1)10L 盲埋板叠层结构 (图1-2)HDI------------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 ,即高密互连;也称BUM( Build-up Multilayer ),即积层法多层板. 它是以一般多层板为內芯,在其表面制作由绝缘层,导体层和层间连接的通孔組成的一层电路板,并采用层层叠积的方式而制作多层板的技术. 积层互连通常采用微孔技术,从而提高互连密度。

因板层结构不同,制作工艺有较大差别,详见下图:1.1.1普通PCB板的制作工艺如下. (以10层板制作为例,其他层板以此类推).图 1.41.1.2盲埋孔工艺PCB制作工艺如下:图 1.51.1.3 HDI工艺PCB板制作工艺如下:(以1+4+1结构为例)1.2 PCB 过孔(Via )的种类及适用范围;PCB 的过孔主要起导通作用,一般分为微孔(microvia),埋孔(Buried via),盲孔(Blind via)和导通孔(Through via)四種.前三种都是隨高密度要求发展而來.1.2.1 导通孔:指貫穿顶层和底层的导通孔.采用机械成型,成品孔径大于0.20mm. 1.2.2 盲孔和埋孔: 通常采用机械成型,孔径和导通孔(Through via)小一些,但差別不大.成品孔径要求一般>=0.20mm. 当考虑到适当減小布线密度时可以采用此工艺. Blind hole-----盲孔,从PCB 成品来看,露于板面连接外层和內层且有塞孔的导通孔. Buried hole---埋孔,从PCB 成品來看,埋在PCB 裡面的导通孔.1.2.3 微孔: 一般孔径要求<=0.15mm 的盲孔或埋孔,采用非机械成型,如激光成型.一般用于线路密度很高的通讯产品上.手机板目前通常采用这种工艺,以满足轻小薄的需求. 以下是微孔钻孔的要图 1.7ASPECT RATIO :D/A 最大不能超过0.8,推荐为0.6。

PCB板工艺设计规范

PCB板工艺设计规范

PCB板工艺设计规范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板工艺设计规范是指在PCB设计与制作过程中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PCB板工艺设计规范。

1.PCB板材选择:PCB板材是PCB制作的基础,应根据电路设计要求和成本因素选择适当的材料。

常见的PCB板材有FR-4(玻璃纤维板)、FR-2(纸质基板)和金属基板等。

2.线宽与线距:PCB布线时,线宽和线距的选择受到制造工艺和电路要求的限制。

一般而言,线宽、线距的设计应符合PCB厂商的要求,尽量选择合适的数值,同时考虑信号完整性和阻抗匹配等要求。

3.阻抗控制:在高速电路设计中,阻抗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师需要根据电路特性和信号传输要求,合理选择PCB板材、线宽和线距等参数,以确保阻抗匹配。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考虑终端阻抗匹配和线路长度匹配。

4.过孔设计:PCB板设计中常用的连接方式是通过过孔实现的。

在过孔设计时,需要注意过孔尺寸、过孔通孔和过孔孔容等因素。

尺寸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PCB板的性能和可靠性,因此在设计中应保证过孔的合理布局和尺寸。

5.接地和分层:在高密度PCB设计中,接地和分层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地布置接地和分层层次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干扰和串扰。

设计时需要根据信号类型和敏感性,合理地划分信号层、地层和电源层,并且合理规划信号的走向。

6.焊盘设计:焊盘设计是PCB板工艺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在焊盘设计中,需要考虑焊盘的尺寸、形状和数量。

合理的焊盘设计可以提高元件的焊接质量和可靠性。

7.线路布局:线路布局是PCB板工艺设计中的核心环节。

合理的线路布局可以确保信号的稳定传输,减少信号跨越和串扰的问题。

在布局时要避免长线与短线相交,尽量采用直线布线和90度转角。

8.引脚排列:元件引脚排列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PCB板的布局和元件的方便性。

在引脚排列时要尽量避免交叉引脚和交错引脚,以减少信号干扰和布线困难。

9.文档和标记:总之,PCB板工艺设计规范是确保PCB设计和制作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

pcb工艺的设计规范

pcb工艺的设计规范

目录一目的 (3)二使用围 (3)三引用/参考标准或资料 (3)四PCB绘制流程图 (4)五规容 (5)1 印制板的命名规则及板材要求 (5)1.1 印制板的命名规则 (5)1.2 印制板的板材要求 (6)2 印制板外形、工艺边及安装孔设计 (6)2.1 机械层设计 (6)2.2 PCB外形设计 (6)2.3 PCB工艺边及辅助工艺边设计: (8)2.4 PCB安装孔要求 (9)2.5 禁止布线层设计 (9)3 焊接辅助点的设计(只限回流焊工艺) (10)3.1 基准点的设计 (10)3.2 定位孔的设计 (12)3.3 基准点、定位孔排布的特殊情况 (12)4 元器件封装设计和使用要求 (13)4.1 器件封装库使用要求 (13)4.2 元件封装设计原则 (13)5 接插件的选择和定位 (15)5.1 接插件的选择 (15)5.2 接插件的定位 (15)6 印制板布局设计 (16)6.1 组装方式的选择: (16)6.2 印制板一般布局原则 (18)6.3 元件布局方向 (18)6.4 元件间距设计 (20)7 印制板布线设计 (22)7.1 印制板导线载流量选择 (22)7.2 印制板过孔设计 (23)7.3 印制板布线注意事项 (24)8 印制板测试点设计 (25)8.1 需要设置测试点的位置 (25)8.2 测试点的绘制要求 (25)9 印制板文字标识设计 (26)9.1 印制板标识容及尺寸 (26)9.2 印制板标识一般要求 (27)10 拼板设计 (28)10.1 拼板组合方式 (28)10.2 拼板连接方式 (28)10.3 拼板基准点设计 (29)10.4 拼板定位孔设计 (29)11 印制板的热设计 (29)12 印制板的安规设计 (30)12.1 最小电气距离 (30)12.2 常规约定 (31)12.3 高压警示 (31)13 印制板的EMC设计 (32)13.1 布线常用规则 (32)13.2 地线的敷设 (32)13.3 去偶电容的使用 (33)13.4 PCB线的接地 (33)一目的规产品的PCB设计,为PCB设计提供依据和要求,规定了PCB设计的相关参数,使PCB设计能够满足可焊接性、可测试性、安规、EMC等技术规,在产品设计中创造工艺、质量、成本等优势。

pcb工艺标准

pcb工艺标准

PCB工艺标准一、PCB尺寸与层数1.PCB尺寸: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板的尺寸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而确定。

一般来说,PCB板的最大尺寸为400mm x 400mm,最小尺寸为1mm x 1mm。

2.PCB层数:PCB板的层数根据信号的复杂性和电源分布的需求来确定。

常见的PCB层数从2层到8层不等。

二、PCB材料选择1.基材:PCB板常用的基材包括FR4、CEM-1、铝基板等。

FR4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材料,具有高绝缘、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等优点。

CEM-1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刚性,适用于高密度和多层PCB。

铝基板具有高导热、轻量化等特点,适用于大功率电子器件。

2.铜箔:PCB板上的导电层是由铜箔构成,铜箔的厚度和材料质量对PCB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厚度为18μm的普通铜箔应用较为广泛。

三、表面处理标准1.镀金处理:镀金层可以提高PCB板的耐腐蚀性和导电性能。

常见的镀金处理包括镀镍金和镀锡金。

2.化学镍金处理:化学镍金是一种环保且性能优良的表面处理方式,可以提高PCB板的可焊性和耐腐蚀性。

3.有机可焊性涂覆:在PCB板的表面涂覆一层有机可焊性涂层,可以提高PCB板的可焊性和耐腐蚀性。

四、IPC标准IPC(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标准是美国电子电路与互联技术制造商协会制定的标准,旨在确保PCB制造的质量和可靠性。

IPC标准包括IPC-6012(印制板通用规范)、IPC-6013(印制板组装通用规范)等。

五、PCB尺寸标准1.标准尺寸:PCB板的尺寸标准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而确定,常见的标准尺寸包括50mm x 50mm、100mm x 100mm、200mm x 200mm等。

2.非标尺寸:对于一些非标尺寸的PCB板,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

非标尺寸的PCB板需要在生产前进行图纸设计和审核,以确保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PCB工艺设计规范标准(全面)

PCB工艺设计规范标准(全面)

标题研发工艺设计规范编号第 I 条页次制订部门版次001 制订日期2010-10-07图 38 :BGA测试焊盘示意图[59]如果PCB没有波峰焊工序,且BGA的Pitch≥1.0mm,不进行塞孔。

BGA下的测试点,也可以采用一下方法:直接BGA 过孔做测试孔,不塞孔,T面按比孔径大5mil阻焊开窗,B面测试孔焊盘为32mil,阻焊开窗40mil。

7.3 焊盘的阻焊设计[60]推荐使用非阻焊定义的焊盘(Non Solder Mask Defined)。

图 39 :焊盘的阻焊设计[61]由于PCB厂家有阻焊对位精度和最小阻焊宽度的限制,阻焊开窗应比焊盘尺寸大6mil 以上(一边大3mil),最小阻焊桥宽度3mil。

焊盘和孔、孔和相邻的孔之间一定要有阻焊桥间隔以防止焊锡从过孔流出或短路。

阻焊非阻焊定义的焊盘Non Solder Mask Defined阻焊定义的焊盘Solder Mask Defined标题研发工艺设计规范编号第 I 条页次制订部门版次001 制订日期2010-10-07[80]条形码(可选项):●方向:条形码在PCB上水平/垂直放置,不推荐使用倾斜角度;●位置:标准板的条形码的位置参见下图;非标准板框的条形码位置,参考标准板条形码的位置。

图 52 :条形码位置的要求[81]元器件丝印:●元器件、安装孔、定位孔以及定位识别点都对应的丝印标号,且位置清楚、明确。

●丝印字符、极性与方向的丝印标志不能被元器件覆盖。

●卧装器件在其相应位置要有丝印外形(如卧装电解电容)。

[82]安装孔、定位孔:安装孔在PCB上的位置代号建议为“M**”,定位空在PCB上的位置代号建议为“P**”。

[83]过板方向:对波峰焊接过板方向有明确要求的PCB需要标识出过板方向。

适用情况:PCB设计了偷锡焊盘、泪滴焊盘、或器件波峰焊接方向有特定要求等。

[84]散热器:需要安装散热器的功率芯片。

若散热器投影比器件大,则需要用丝印画出散热片的真实尺寸大小。

PCB工艺确认管理规范

PCB工艺确认管理规范

PCB工艺确认管理规范
标题:PCB工艺确认管理规范
引言概述: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是电子产品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其工艺确认管理对于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PCB工艺确认管理规范,匡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一、PCB工艺确认管理的重要性
1.1 PCB工艺确认管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1.2 PCB工艺确认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1.3 PCB工艺确认管理可以降低产品质量风险
二、PCB工艺确认管理的流程
2.1 制定PCB生产工艺流程
2.2 设定PCB工艺参数
2.3 确认PCB工艺流程和参数的可行性
三、PCB工艺确认管理的方法
3.1 技术评审
3.2 试产验证
3.3 工艺确认实施
四、PCB工艺确认管理的工具
4.1 设备检测工具
4.2 软件摹拟工具
4.3 数据分析工具
五、PCB工艺确认管理的注意事项
5.1 保持工艺流程的稳定性
5.2 定期对工艺参数进行检测和调整
5.3 建立完善的记录和档案管理系统
结论:
PCB工艺确认管理是电子产品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惟独严格遵循规范和流程,才干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企业应该重视PCB工艺确认管理,不断优化和完善管理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CB工艺设计规范1. 目的规范产品的PCB工艺设计,规定PCB工艺设计的相关参数,使得PCB的设计满足可生产性、可测试性、安规、EMC、EMI等的技术规范要求,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构建产品的工艺、技术、质量、成本优势。

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电了产品的PCB工艺设计,运用于但不限于PCB的设计、PCB投板工艺审查、单板工艺审查等活动。

本规范之前的相关标准、规范的内容如与本规范的规定相抵触的,以本规范为准。

3. 定义导通孔(via):一种用于内层连接的金属化孔,但其中并不用于插入元件引线或其它增强材料。

盲孔(Blind via):从印制板内仅延展到一个表层的导通孔。

埋孔(Buried via):未延伸到印制板表面的一种导通孔。

过孔(Through via):从印制板的一个表层延展到另一个表层的导通孔。

元件孔(Component hole):用于元件端子固定于印制板及导电图形电气联接的孔。

Stand off:表面贴器件的本体底部到引脚底部的垂直距离。

4. 引用/参考标准或资料TS—S0902010001 <<信息技术设备PCB安规设计规范>>TS—SOE0199001 <<电子设备的强迫风冷热设计规范>>TS—SOE0199002 <<电子设备的自然冷却热设计规范>>IEC60194 <<印制板设计、制造与组装术语与定义>> (Printed Circuit Board design manufacture and assembly-terms and definitions)IPC—A—600F <<印制板的验收条件>> (Acceptably of printed board)IEC609505. 规范内容5.1 PCB板材要求5.1.1确定PCB使用板材以及TG值确定PCB所选用的板材,例如FR—4、铝基板、陶瓷基板、纸芯板等,若选用高TG值的板材,应在文件中注明厚度公差。

5.1.2确定PCB的表面处理镀层确定PCB铜箔的表面处理镀层,例如镀锡、镀镍金或OSP等,并在文件中注明。

5.2 热设计要求5.2.1 高热器件应考虑放于出风口或利于对流的位置PCB在布局中考虑将高热器件放于出风口或利于对流的位置。

5.2.2 较高的元件应考虑放于出风口,且不阻挡风路5.2.3 散热器的放置应考虑利于对流5.2.4 温度敏感器械件应考虑远离热源对于自身温升高于30℃的热源,一般要求:a.在风冷条件下,电解电容等温度敏感器件离热源距离要求大于或等于2.5mm;b.自然冷条件下,电解电容等温度敏感器件离热源距离要求大于或等于4.0mm。

若因为空间的原因不能达到要求距离,则应通过温度测试保证温度敏感器件的温升在降额范围内。

5.2.5 大面积铜箔要求用隔热带与焊盘相连为了保证透锡良好,在大面积铜箔上的元件的焊盘要求用隔热带与焊盘相连,对于需过5A 以上大电流的焊盘不能采用隔热焊盘,如图所示:图15.2.6 过回流焊的0805以及0805以下片式元件两端焊盘的散热对称性为了避免器件过回流焊后出现偏位、立碑现象,地回流焊的0805以及0805以下片式元件两端焊盘应保证散热对称性,焊盘与印制导线的连接部宽度不应大于0.3mm(对于不对称焊盘),如图1所示。

5.2.7 高热器件的安装方式及是否考虑带散热器确定高热器件的安装方式易于操作和焊接,原则上当元器件的发热密度超过0.4W/cm3,单靠元器件的引线腿及元器件本身不足充分散热,应采用散热网、汇流条等措施来提高过电流能力,汇流条的支脚应采用多点连接,尽可能采用铆接后过波峰焊或直接过波峰焊接,以利于装配、焊接;对于较长的汇流条的使用,应考虑过波峰时受热汇流条与PCB热膨胀系数不匹配造成的PCB变形。

为了保证搪锡易于操作,锡道宽度应不大于等于2.0mm,锡道边缘间距大于1.5mm。

5.3 器件库选型要求5.3.1 已有PCB元件封装库的选用应确认无误PCB上已有元件库器件的选用应保证封装与元器件实物外形轮廓、引脚间距、通孔直径等相符合。

焊盘与铜箔间以”米”字或”十”字形连接插装器件管脚应与通孔公差配合良好(通孔直径大于管脚直径8—20mil),考虑公差可适当增加,确保透锡良好。

元件的孔径形成序列化,40mil以上按5 mil递加,即40 mil、45 mil、50 mil、55 mil……;40 mil以下按4 mil递减,即36 mil、32 mil、28 mil、24 mil、20 mil、16 mil、12 mil、8 mil.器件引脚直径与PCB焊盘孔径的对应关系,以及二次电源插针焊脚与通孔回流焊的焊盘孔径对应关系如表1:器件引脚直径(D) PCB焊盘孔径/插针通孔回流焊焊盘孔径D≦1.0mm D+0.3mm/+0.15mm1.0mm<D≦2.0mm D+0.4mm/0.2mmD>2.0mm D+0.5mm/0.2mm表1建立元件封装库存时应将孔径的单位换算为英制(mil),并使孔径满足序列化要求。

5.3.2 新器件的PCB元件封装库存应确定无误PCB上尚无件封装库的器件,应根据器件资料建立打捞的元件封装库,并保证丝印库存与实物相符合,特别是新建立的电磁元件、自制结构件等的元件库存是否与元件的资料(承认书、图纸)相符合。

新器件应建立能够满足不同工艺(回流焊、波峰焊、通孔回流焊)要求的元件库。

5.3.3 需过波峰焊的SMT器件要求使用表面贴波峰焊盘库5.3.4 轴向器件和跳线的引脚间距的种类应尽量少,以减少器件的成型和安装工具。

5.3.5 不同PIN间距的兼容器件要有单独的焊盘孔,特别是封装兼容的继电器的各兼容焊盘之间要连线。

5.3.6 锰铜丝等作为测量用的跳线的焊盘要做成非金属化,若是金属化焊盘,那么焊接后,焊盘内的那段电阻将被短路,电阻的有效长度将变小而且不一致,从而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5.3.7 不能用表贴器件作为手工焊的调测器件,表贴器件在手工焊接时容易受热冲击损坏。

5.3.8 除非实验验证没有问题,否则不能选用和PCB热膨胀系数差别太大的无引脚表贴器件,这容易引起焊盘拉脱现象。

5.3.9 除非实验验证没有问题,否则不能选非表贴器件作为表贴器件使用。

因为这样可能需要手焊接,效率和可靠性都会很低。

5.3.10 多层PCB侧面局部镀铜作为用于焊接的引脚时,必须保证每层均有铜箔相连,以增加镀铜的附着强度,同时要有实验验证没有问题,否则双面板不能采用侧面镀铜作为焊接引脚。

5.4 基本布局要求5.4.1 PCBA加工工序合理制成板的元件布局应保证制成板的加工工序合理,以便于提高制成板加工效率和直通率。

PCB布局选用的加工流程应使加工效率最高。

常用PCBA的6种主流加工流程如表2:5.4.2 波峰焊加工的制成板进板方向要求有丝印标明波峰焊加工的制成板进板方向应在PCB上标明,并使进板方向合理,若PCB可以从两个方向进板,应采用双箭头的进板标识。

(对于回流焊,可考虑采用工装夹具来确定其过回流焊的方向)。

表25.4.3 两面过回流焊的PCB的BOTTOM面要求无大体积、太重的表贴器件需两面都过回流焊的PCB,第一次回流焊接器件重量限制如下:A=器件重量/引脚与焊盘接触面积片式器件:A≦0.075g/mm2翼形引脚器件:A≦0.300g/mm2J形引脚器件:A≦0.200g/mm2面阵列器件:A≦0.100g/mm2若有超重的器件必须布在BOTTOM面,则应通过试验验证可行性。

5.4.4 需波峰焊加工的单板背面器件不形成阴影效应的安全距离已考虑波峰焊工艺的SMT器件距离要求如下:1) 相同类型器件距离(见图2)序号名称工艺流程特点适用范围1 单面插装成型—插件—波峰焊接效率高,PCB组装加热次数为一次器件为THD 2 单面贴装焊膏印刷—贴片—回流焊接效率高,PCB组装加热次数为一次器件为SMD 3 单面混装焊膏印刷—贴片—回流焊接—THD—波峰焊接效率较高,PCB组装加热次数为二次器件为SMD、THD 4 双面混装贴片胶印刷—贴片—固化—翻板—THD—波峰焊接—翻板—手工焊效率高,PCB组装加热次数为二次器件为SMD、THD 5 双面贴装、插装焊膏印刷—贴片—回流焊接—翻板—焊膏印刷—贴片—回流焊接—手工焊效率高,PCB组装加热次数为二次器件为SMD、THD 6 常规波峰焊双面混装焊膏印刷—贴片—回流焊接—翻板—贴片胶印刷—贴片—固化—翻板—THD—波峰焊接—翻板—手工焊效率较低,PCB组装加热次数为三次器件为SMD、THD过波峰方向图2相同类型器件的封装尺寸与距离关系(表3):焊盘间距L (mm/mil ) 器件本体间距B (mm/mil )最小间距推荐间距最小间距推荐间距0603 0.76/30 1.27/50 0.76/30 1.27/50 0805 0.89/35 1.27/50 0.89/35 1.27/50 1206 1.02/40 1.27/50 1.02/40 1.27/50 ≧1206 1.02/40 1.27/50 1.02/401.27/50 SOT 封装 1.02/40 1.27/50 1.02/40 1.27/50 钽电容3216、3528 1.02/40 1.27/50 1.02/40 1.27/50 钽电容6032、73431.27/50 1.52/602.03/80 2.54/100SOP 1.27/50 1.52/60 --- ---表32)图3不同类型器件的封装尺寸与距离关系表(表4):封装尺寸0603 0805 1206≧1206SOT 封装钽电容钽电容 SOIC 通孔06.3 1.27 1.27 1.27 1.52 1.52 2.54 2.54 1.270805 1.27 1.271.27 1.52 1.522.54 2.54 1.271206 1.27 1.27 1.27 1.52 1.52 2.54 2.54 1.27≧1206 1.27 1.27 1.27 1.52 1.52 2.54 2.54 1.27SOT 封装1.52 1.52 1.521.52 1.522.54 2.54 1.27钽电容3216、3528 1.52 1.52 1.521.521.522.54 2.54 1.27钽电容6032、7343 2.54 2.54 2.54 2.54 2.54 2.54 2.54 1.27 SOIC 2.54 2.54 2.54 2.54 2.54 2.54 2.54 1.27通孔 1.27 1.27 1.27 1.27 1.27 1.27 1.27 1.27表45.4.5 大于0805封装的陶瓷电容,布局时尽量靠近传送边或受应力较小区域,其轴向尽量与进板方向平行(图4),尽量不使用1825以上尺寸的陶瓷电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