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底板涌水原因分析及监理控制措施
岩溶地区深基坑突涌水的处理措施
岩溶地区深基坑突涌水的处理措施发表时间:2018-06-29T15:18:30.86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作者:李庆军[导读] 本文根据广州地铁八号线施工5标聚龙站深基坑突涌水处理经验,总结岩溶地区深基坑突涌水处理的相关措施,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250000 摘要:近几年在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多起因基坑渗漏、涌水造成的事故,造成较大经济财产损失。
本文根据广州地铁八号线施工5标聚龙站深基坑突涌水处理经验,总结岩溶地区深基坑突涌水处理的相关措施,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深基坑;岩溶;突涌水;基坑监测由于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建工程位于岩溶地区,由于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复杂,相对其他地层施工难度更大、风险更高。
岩溶发育具有的不规则性,导致岩溶处理的难度增加,而地下水位变化及过度抽排地下水等人类活动均有可能导致岩溶或土洞失稳,导致地面沉降或塌陷,进而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
广州地址复杂多变,被地质界称为“地质博物馆”,广州地铁八号线聚龙站正位于岩溶强发育区段,本文结合聚龙站基坑突涌水的止水措施,对岩溶地区深基坑涌水处理方式进行阐述。
一、工程概况广州地铁八号线北延段5标聚龙站南接上步站,北接平沙站,沿石槎路与西槎路南北敷设,车站采用地下二层(局部三层)岛式站台结构,车站全长575.1m,标准段宽为23.1m,车站基坑开挖深度为17.3~20.8m(局部27.3m)。
车站主要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局部为满足交通疏解要求采用盖挖法顺作做法施工,主体围护结构采用800mm、1000mm厚地下连续墙+内支撑,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
地下连续墙采用C35水下混凝土,接头采用工字钢,围护结构竖向设置三道支撑,换乘节点处围护结构竖向设置四道支撑,且均为混凝土支撑。
车站共设置4个出口、2个风亭。
附属围护结构同样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组合形式,地连墙厚度600mm。
地铁施工中深基坑涌水分析和处理措施分析
地铁施工中深基坑涌水分析和处理措施分析摘要:本文以某工程施工地铁深基坑涌水为例,介绍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如何防止深基坑涌水,以及如何应对。
针对出现的问题,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处理的原则是"疏通、堵漏",采用由内到外的方法,并根据问题的严重性,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明挖基坑;涌水;分析与处理前言随着城市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应用得到迅速的发展。
如在城市地下工程和高层建筑基础施工中,采用明挖的方法。
由于明挖法具有特殊的优越性,在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地质和水文条件的影响,导致许多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
文章以在承压水层中,采用明挖法进行深基坑开挖时,发生突然涌水的处理方法为例。
一、地铁深基坑施工中的地质风险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迅速,深基坑工程的建设也在不断增加。
地下工程施工受地质环境的制约,其危险性高于地表工程,应加强对其风险的控制。
对地铁深基坑工程的地质灾害进行简要的总结,并着重对风险进行分析。
第一砂层和流砂层一般是粘性很弱的含水层,会给深基坑带来很大的侧向压力。
同时,在深基坑附近容易出现涌砂、漏砂等现象。
第二流动性高的流塑淤泥土层,其含水率较低,但粘聚力和内磨角较小,是造成基坑不安全的原因。
第三沿路地下水不会腐蚀混凝土结构,但对建筑物的钢筋腐蚀较小。
这种腐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快结构的老化,尤其是在地铁结构中,通常都是高强度的,钢筋的腐蚀会对结构的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七断层发育地区存在着大量的溶沟、溶槽、漏斗等,这些地质"空洞"会使岩层中的应力分布状况发生变化,造成开挖后的松软土层出现崩塌。
第八因爆破振动而导致的砂层及淤泥质地层发生崩塌的危险。
如果车站站址下伏岩层,在施工中采用小型爆破或钻孔装置,施工机械的振动和爆破震动会传递到砂层或上部淤泥质土壤中,容易发生液化和涌砂现象[1]。
二、基坑的渗流稳定分析在基坑底部为不透水层,而在基坑底的渗流稳定计算中,必须进行抗突涌及流土稳定,确保从顶部至基坑底的土体质量大于水的浮载力。
浅谈深基坑支护结构渗漏涌砂管涌的防治
浅谈深基坑支护结构渗漏、涌砂、管涌的防治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6 结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浅谈深基坑支护结构渗漏、涌砂、管涌的防治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深基坑的设计、施工虽然存在很大风险,但从本 人多年的设计、施工经营来看。只要设计人员支护 结构及止水结构选型合理,经过设计计算满足后再 结合类似工程经验的比较,确定有效的止水深度并 通过施工过程等有效控制,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围 护结构止水幕墙、地下连续墙渗漏、涌水、涌砂、 管涌险情的发生,从而防止基坑安全事故的发生。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浅谈深基坑支护结构渗漏、涌砂、管涌的防治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3.6 基坑内采用井点降水,坑外采用轻型井点(或单 井)降水,减小水力梯度,降低基坑内外水压差;
3.7做好应急预案,施工现场备足应急物资和设备。 发生险情后,必须能做到有效控制。
6
结论
浅谈深基坑支护结构渗漏、涌砂、管涌的防治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1 前言
浅谈深基坑支护结构渗漏、涌砂、管涌的防治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土地 资源的紧缺、高层建筑发展迅速,深 基坑开挖的深度越来越深,在设计、 施工过程中基坑的止水问题尤为突出, 一旦止水失败出现严重的渗漏、涌砂、 管涌则后果非常严重,将会导致基坑 围护结构失稳,甚至基坑垮塌,直接 威胁到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网、施工 人员的安全,其损失无法估量。
目录
浅谈深基坑支护结构渗漏、涌砂、管涌的防治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对深基坑管涌现象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对深基坑管涌现象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摘要:随着深基坑工程数量的增多,基坑工程安全问题也显得日益重要。
本文阐述了在深基坑工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管涌灾害,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以疏为主、综合治理(包括沙石滤水围井、降水、注浆以及旋喷止水)等在内的治理的工艺方法。
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管涌;原因分析;措施0、前言“管涌”就是指土颗粒群体在渗透水压的作用之下发生相对的运动,填充于骨架空隙之中的细颗粒被渗水冲走的现象。
管涌的初始的阶段通常情况下的征兆并不是很明显,比较不容易被预防,如果发作或发展起来又是非常的迅急,此时,在慌乱的情况之下所做的仓促的决策不仅可能会徒劳无功,而且有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局面更加难以得到控制,从而造成了更大的损失。
尤其是在沿海地区或者是在冲积平原上,明挖的深基坑施工更容易出现管涌的现象,在管涌发生之后可能会引发基坑坍塌失稳等比较严重的灾害。
因此对管涌产生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分析,及时地对症下药制定出应对的处理方案,并且要做到坚决果断的实施非常重要,尽可能的把管涌的危害降低到最小,使得周边临近的建筑物包括基坑自身的安全得到保护,保证基坑的工程能够顺利的实施。
1、管涌产生的原因分析基坑工程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工程,基坑出现的问题一般是由多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
地质原因是管涌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求设计、施工单位必须对工程范围的地质有比较清楚的了解,确定有针对性的围护施工方案,认真及时地研究地质的条件以防范事故的发生。
既要重视地质的原因,也不可以忽略掉施工自身的原因。
止水帷幕封闭不了、开叉,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或者工艺方案的选择的错误,都是有可能造成管涌的发生的,如果通过有效控制住这些主观的失误,那么大多数的管涌情况可能也都不会发生了。
一般情况下,地下工程的地质为二元的或者三元的结构,上层含水量丰富,土体渗透系数大,地下水联系性高,是相对比较透水的填土、粉土、淤泥质土、卵石层、砂砾层等:下层是黏土、残积土层、风化岩、粉质黏土等相对不透水层或不透水层。
基坑开挖基坑涌水原因及防治措施
基坑开挖基坑涌水原因及防治措施基坑开挖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项复杂且充满挑战的工作,尤其是在基坑涌水的情况下。
说到基坑涌水,很多朋友可能会觉得“哎,水不就是水嘛,有什么大不了?”可这水可不是简单的水,背后可是大有文章。
想象一下,工地上的大大小小的机械轰鸣声、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结果一不小心基坑里就开始冒水了,哎呦,这可真让人头疼!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可得从源头入手,了解涌水的原因,做足了准备,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基坑涌水的原因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有些是自然的,也有些是施工过程中人为的因素。
比如说,基坑所处的地理位置,有没有地下水,地下水位高不高,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你要是挖个坑,恰好挖到地下水层,水往坑里涌那是必然的!那水位一高,坑里水就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样,哗啦啦往上冒。
除此之外,土质的好坏也是一个关键。
像沙土、粘土这样的土层,水分透过能力不一样,一旦碰到渗透性强的土层,水就会轻松通过,基坑涌水就更是不可避免。
除了这些自然条件,还有人为因素。
有的施工队为了赶工期,省事省力,没做好排水措施,也容易让水从四面八方涌进来。
还有些施工时,基坑周围的水管、下水道等设施没及时做好防护,发生破裂,水就“如洪水猛兽”一般冲进了基坑,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这涌水问题要是得不到有效控制,后果可就严重了。
大家知道,基坑一旦涌水,不仅施工进度会被拖慢,甚至还可能造成土体的松动,影响整个施工的安全性。
最糟糕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土方滑坡,直接让施工人员陷入困境。
说白了,基坑涌水就像是给工地撒了一个大陷阱,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那怎么防治基坑涌水呢?其实防治措施并不复杂,关键是要预防为主,控制为辅。
最基础的还是在开挖之前做好地质勘探,了解地下水的分布情况。
很多时候,地下水并不像看得见的水那样明显,得用专业设备进行探测。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提前知道地下水的“藏身之处”,提前做防护措施,避免水意外“破土而出”。
除了勘探外,施工前还可以考虑做一层“防水膜”,这就像是给基坑穿上了一层防水外衣。
基坑工程施工中遇到的管涌问题及处理措施
基坑工程施工中遇到的管涌问题及处理措施【摘要】本文以昆明云极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基坑施工为实践,结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实际基坑开挖验槽、验收及管涌问题处理等,总结基坑工程中施工应关注的要点、应注意的问题及管涌处理措施。
【关键词】深基坑、管涌处理、套管反虑-盲沟引排-封堵1、前言云极项目占地39.62亩,建筑面积210695㎡,建筑物主要由2栋21层(H=95.5/91.0m)高层办公楼、1栋33层(H=174.20m)超高层办公楼、2-3层(14.50m)商业裙楼及1栋1层(7.55m)独立商业楼组成;整个场地设置2层地下室,基坑开挖10.5m,电梯井部分开挖深度达到14.0m。
拟建项目基坑支护结构及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工程重要性等级属一级,场地位于昆明断陷盆地内,地势平坦,场地基岩埋深大,属中等复杂场地;地基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属中等复杂地基;含水层厚度和层面坡度变化较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
管涌是指在渗流的作用下,土体中的细颗粒被地下水从粗颗粒的空隙中带走,从而导致土体形成贯通的渗流通道,造成土体坍陷的现象。
2、地质水文概述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资料显示,场地地基土按成因可分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杂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粘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湖积层(Q4al+l)黏土、粉土、粉砂、圆砾及泥炭质土;基坑开挖范围内侧壁土及坑底地基土分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①杂填土:杂色,褐灰、褐黄色为主,松散,稍湿,主要为建筑垃圾及粘性土,表层局部有生活垃圾,未经压实,结构较松散,土质及固结不均匀,1-3年堆填,属于新近填土,结构较松散,成分复杂,均匀性差,揭露层厚1.70m~5.40m,层底埋深1.70m~5.40m。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②粘土:褐黄、褐红、黄褐色,湿,切面光滑,稍有光泽,以可塑状态为主,局部硬塑,揭露层厚0.50m~5.20m,层顶埋深1.70m~5.40m。
基坑漏水处理措施
基坑漏水处理措施基坑是指在土地上修建建筑物时暂时挖掘或开挖的一部分地面,通常用于修建地下室、地下车库和地下设施等。
由于基坑处于地下水位之下,且周围土壤湿度较高,因此基坑漏水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为了解决基坑漏水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处理措施。
本文将以1200字以上叙述基坑漏水处理措施。
一、基坑漏水的原因分析基坑漏水的原因主要包括:1.地下水位高:基坑周围的地下水位高于基坑的底部,导致地下水通过裂隙渗入基坑。
2.土壤渗水性差:周围土壤松散、渗水性差,导致土壤中的水无法迅速排出。
3.地表水渗入:降雨或地表水通过基坑边界或周围地下水孔道渗入基坑。
4.人为失误:基坑支护结构施工不当或材料质量差、施工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基坑漏水。
1.降低地下水位:通过水泵等设备降低地下水位,使地下水位低于基坑底部,减少地下水渗入基坑的压力。
可以采用井泵吊装、抽水机井排水、螺旋泵排水等方法。
2.加固和提高地下水位:通过在基坑周围挖取排水沟,将地下水引到指定位置排出,从而降低地下水位。
3.选择适当的支护结构:选择适当的基坑支护结构,如钢支撑、混凝土支撑等,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4.防止地表水渗入:在基坑周围设置防渗墙、水封板等设施,防止地表水渗入基坑。
5.处理基坑周围土壤:加固基坑周围土壤,提高土壤渗水性能,防止地下水渗入基坑。
6.合理设计施工工艺:合理设计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过程中没有损坏基坑周围的抗渗隔离层。
7.监测和管理:通过实时监测基坑周围的地下水位、土体应力等参数,及时发现漏水问题,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三、基坑漏水处理案例以地建设地下车库的基坑漏水为例,采取了以下处理措施:1.降低地下水位:在基坑周围设置井泵吊装系统,降低地下水位,确保地下水位低于基坑底部。
2.加固和提高地下水位:挖掘排水沟,将地下水引到指定位置排出,以降低地下水位。
3.设置防渗墙:在基坑周围设置防渗墙,采用聚乙烯膜和水泥浆封堵地下水渗漏通道。
4.土壤处理:采取土壤固化剂对基坑周围的土壤进行处理,提高土壤的渗水性能,减少漏水问题。
深基坑围护结构涌水涌砂事故原因分析对策措施
深基坑围护结构涌水涌砂事故原因分析对策措施摘要:涌水涌砂现象是深基坑工程建设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严重危害到工程的质量安全。
为此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深基坑围护工程场地周围的水位地质条件,重点就基坑开挖过程中涌水涌砂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水文地质;涌水涌砂;处理措施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建筑行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许多建筑的空间开始向地下开发,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大,对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在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地质条件、周边环境、降水不到位和支护方案等因素的影响,基坑时常会产生涌水涌砂的现象,致使工程其它施工环节不能正常作业。
若不及时解决好基坑涌水涌砂问题,不仅会延长工程的施工工期,增加施工成本,并且对周边建筑物及人员的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施工单位应重视深基坑围护结构涌水涌砂问题,积极寻找合理的、有效的解决措施,以确保深基坑工程的质量安全。
1 工程概况某工程总用地面积约为22000m2,总建筑面积约18.7×104m2。
本工程±0.000m相当于大沽标高+4.200m,场地绝对标高约为+3.500m,相对标高为-0.700m。
2 水文地质条件该场地范围内按照地下水埋藏条件分为潜水和承压水,潜水主要指赋存于埋深15.00m以上地层中的水,水位埋深约1.70m。
承压水主要指赋存于埋深20.00m以下含水层中的水,按照场地地层情况,场地45.00m深度范围内分为以下两个承压含水层。
第一承压含水层一般指埋深约25.00~31.00m段第四系上更新统第五组陆相冲积层粉砂(简称⑦层承压水)。
第二承压含水层一般指埋深约35.00~42.00m段第四系上更新统第三组陆相冲积层粉土、粉砂(简称⑨层承压水)。
根据现场抽水试验测试结果,⑦层和⑨层承压水水位埋深均在12.00m左右,大沽标高约为-8.50m。
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涌水涌砂防治及应急处理方法浅析
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涌水涌砂防治及应急处理方法浅析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轨道交通、地下隧道、地下商业和地下人防设施等各类地下工程也在大量涌现,地下室的规模、层数(开挖深度)都有增大的趋势;同时深基坑开挖又往往发生在商业繁华地区,场地局限性大,临近建筑、道路和各种地下管线、设施密集,确保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稳定尤为重要。
深基坑施工面临着不同种类、不同来源的风险,其中支护结构涌水涌砂是深基坑施工的主要风险,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基坑塌陷、地面塌陷、建筑物倾覆、管道损坏、交通瘫痪等事故。
地连墙作为深基坑工程的止水围护结构之一,其施工质量及所能达到止水效果备受关注,地连墙施工中槽段接缝处是地连墙施工最易出现渗漏水、存在涌水涌砂风险的部位,本文结合北京市某深基坑工程为例,简述富水地层深基坑施工,有效防治、合理应对地连墙接缝处涌水涌砂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避免事态扩大,降低施工风险,为供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涌水涌砂1基坑涌水涌砂原因分析基坑地下连续墙各阶段施工易造成渗漏水、涌水涌砂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相邻两幅地下连续墙垂直度控制较差,导致两幅相邻两幅地连墙存在错台、间隙较大,导致止水效果交叉,而出现渗水、涌砂现象。
(2)先行施工幅段的地连墙存在混凝土扰流,未清楚的混凝土扰流混凝土在地连墙接缝内,形成渗漏水通道。
(3)地连墙接缝处往往因无法完全清理赶紧,使得地连墙接缝处存在夹砂、夹泥现象,在外部地下水压力的长期影响下,地下水慢慢形成渗漏水通道,造成地连墙接缝处渗漏水。
(4)地连墙成孔后清孔不到位、墙身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发生塌孔,造成墙体夹泥,形成渗漏水通道。
综上,地连墙接缝或墙身存在夹泥、断层等混凝土结构薄弱部位,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在支护结构内外地下水水压的长期作用下,在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基坑内土压力逐步减少,极易形成地下水渗漏,形成管涌,今儿形成涌水涌砂事故。
深基坑渗水总结汇报材料
深基坑渗水总结汇报材料深基坑渗水问题是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仅会对工程进度产生不利影响,还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甚至严重威胁人身安全。
为了解决深基坑渗水问题,我们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就此进行了总结和汇报。
一、深基坑渗水问题的影响深基坑渗水问题的存在对工程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渗水会导致土壤软化,降低地基的承载力,对工程的安全性产生隐患。
其次,渗水会对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地下管道等周边设施造成损害,对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此外,深基坑渗水还会对施工进度产生不利影响,延误工期,增加工程成本。
二、深基坑渗水问题的原因深基坑渗水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可以分为地下水位高、地下水渗流路径复杂和基坑围护结构不完善三个方面。
1. 地下水位高:在一些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基坑的挖掘会直接遇到地下水,造成渗水问题。
2. 地下水渗流路径复杂:地下水渗流路径过于复杂,导致无法准确判断地下水的渗流方向和路径,造成渗水问题。
3. 基坑围护结构不完善:在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存在问题,如缺乏防水层、防水层破损等,使得地下水无法有效阻挡,从而导致渗水问题的发生。
三、深基坑渗水问题的解决方法针对深基坑渗水问题,我们总结了几种可能的解决方法。
1. 减少地下水位:通过降低地下水位,可以有效减少渗水问题的发生。
可以采取排水井、抽水设施等方法降低地下水位,从而达到减少渗水问题的目的。
2. 设计和施工完善的基坑围护结构:在设计和施工基坑围护结构时,应该考虑到地下水的渗透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渗水的发生。
例如,设置完整的防水层,加固渗水易发区域等。
3. 加强地质勘探和分析:地质勘探和分析是预测地下水渗流路径的关键。
在工程设计之前,应该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了解地下水情况,预测地下水渗流路径,根据预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深基坑渗水问题的防治措施为了有效防治深基坑渗水问题,我们总结了以下一些防治措施。
深基坑漏水涌砂原因
深基坑漏水涌砂原因、预防与处理措施分析天津城建大学×××1.引言深基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地下水的处理。
地下水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深基坑的稳定性,特别是在砂土和粉土的条件下。
地下水不仅受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直接作用,同时侧压力的增加也会影响土壤的物理和机械性能,比如降低C值。
但由于深基坑水位差异非常大,渗流问题也是非常突出的。
总而言之,地下水对深基坑的安全性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作用,它经常导致深基坑事故。
因而,在深基坑工程中应该注意地下水的状况。
一旦有地下水有涌水涌砂的情况出现,应该对地下水问题非常小心,要对漏水涌砂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本文以天津某深基坑为例,对深基坑漏水涌砂的原因进行相关分析,并提出了简要的预防处理措施。
2. 深基坑工程介绍2.1深基坑的结构裙房为32层的4层深基坑的设计与施工地下面是2层,是框架剪力墙结构,底后注浆钻孔灌注桩基坑长大约是66米,宽约36.5米,开挖深度是9米。
深基坑支护的支护桩环梁方案为:1260 mmx760m,钻孔灌注桩有效长度为16 m和600毫米直径的桩支护桩,场地1.8米以下16cm到26cm的桩间距。
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双排处在左右两侧。
在16排桩中,桩长排长为9116米,桩径为700mm,添加剂混合比为16%,水灰比为0.6。
工程在南侧的一个狭窄的范围里的施工,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联合封闭,其他三面运用深层搅拌桩的水挡块。
高压旋喷桩的桩长是16 m,添加剂混合比是46%,水灰比是0.6。
2.2 深基坑的周围环境在这个地区的一个跨度在地下室墙售楼处2.6米的销售办事处南侧,是浅基础地基的售楼处。
在西方的售楼处和化粪池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分别是5mx6;mx3.166,在一个临时排水深基坑沉降罐的西南角。
在地下室场地东侧的 6.0111m和地下室北侧的工地的距离16.511m是一个四层高的大楼。
在地下室侧墙的距离施工场地西侧基坑施工长度是8.116m,基坑深度81.16m。
基坑突涌的防治措施
基坑突涌的防治措施基坑突涌是指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位或渗流压力较高,导致地下水突然涌入基坑内的现象。
这种突发情况容易引发基坑塌方、毁坏工程设备和危害施工人员的安全。
为了防治基坑突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地下水位调控地下水位是导致基坑突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通过调控地下水位来预防突涌的发生。
可以采用挖槽排水、井点降水、泵井降水等方式降低地下水位,确保基坑内的水位低于周围地下水位。
二、加固基坑支护结构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对于防治突涌非常重要。
在进行基坑开挖前,需要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如桩墙、梁板支护等,并对支护结构进行加固和加固,确保其能够承受地下水压力和土压力。
三、加强渗流控制渗流是导致基坑突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需要采取措施加强渗流控制。
可以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塑料薄膜等材料对基坑壁进行覆盖,防止土体渗流和水分流失,减少突涌的可能性。
四、安装排水系统为了及时排除基坑内的积水,避免突涌的发生,需要安装有效的排水系统。
可以设置排水沟、排水管道等,将基坑内的积水及时引流出去。
五、加强监测与预警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基坑突涌的情况,需要加强监测与预警工作。
可以通过安装水位监测仪、压力监测仪等设备,实时监测基坑内的水位和渗流压力,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六、加强施工管理施工管理是防治基坑突涌的关键环节。
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同时,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自救能力。
七、加强沟通与协调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与协调。
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基坑突涌的情况,寻求技术支持和帮助,共同制定应对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八、合理控制开挖进度合理控制基坑开挖进度是防治突涌的重要措施之一。
过快的开挖速度容易导致地下水突然涌入基坑,造成突涌事故。
因此,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合理控制开挖进度,确保施工安全。
排查基坑进水方案
排查基坑进水方案在建筑施工中,基坑是建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基坑容易出现渗水问题。
对于基坑渗水问题,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排查和解决。
一、排查基坑进水的原因基坑渗水问题可能来自以下方面:1. 水文地质条件问题由于地下水位过高导致地面土层受到渗透压的作用,进而导致渗水。
另外,由于地下水的流动性,如果在建设过程中没有进行防护措施,地下水也会流入基坑,导致基坑进水。
2. 建筑施工过程问题建筑施工中存在操作疏忽、施工方法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基坑开挖闸门的密封不良,或是管道系统被损坏,导致渗水。
3. 基坑防水系统问题基坑防水系统是防止基坑进水的关键。
如果基坑防水系统设计不良、材料选用不当、施工不规范等问题,会导致基坑防水系统失效,进而导致基坑进水。
二、如何排查基坑进水基坑渗水问题的排查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排查基坑进水的方法:1. 观测法排查观测法是通过对基坑周边、基坑内等地方进行观测,找出可能存在的渗水 source。
最常用的观测方法是埋置测水管、测量渗透水位、记录水位变化。
2. 强化孔法排查强化孔法是指在基坑内钻孔或挖掘孔洞,以观察孔内水位变化情况进行排查。
这种方法对于管道密集区域的排查尤其有效。
3. 探测仪器法排查利用各种基坑渗水探测器具进行检查,如钻孔定向及堆掘地下水监测、无损检测、深部位移监测等。
利用探略仪器进行排查更加精确和全面,但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4. 计算法排查根据从基坑内或周边地下水位、测试结果等数据,结合计算分析技术手段,判断渗水延伸方向及范围等特征,进而掌握渗水的来源以及影响基坑进水的因素。
三、如何制定基坑进水方案制定基坑进水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基坑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来进行解决。
1. 安装排水系统安装排水系统是基坑渗水的有效解决方法之一。
在基坑的周边以及基坑内部设置大量排水管道,负责将渗水运送出基坑。
排水系统建设需要注意排水设施的布置、材料的选用、设施的维护等问题。
深基坑底板涌水原因分析及监理控制措施
深基坑底板涌水原因分析及监理控制措施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深基坑底板的涌水原因及监理控制措施展开了分析,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系统探讨了涌水的原因及不利后果,并给出了一系列相应的监理控制措施,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深基坑;底板;涌水;监理控制随着如今我国建筑施工的不断发展,深基坑的施工已成为了建筑施工中的必备环节。
但是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深基坑底板的施工却存在着涌水的故障,严重影响着施工的进行。
因此,我们需要对涌水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监理控制,以保障整体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
1 工程概况某工程开挖深度从-15.0m~-18.0m不等,局部达到-22.0m。
降水井底标高-20.0m,降水井有效长度18.0m,下部2.0m为沉淀管。
底板顶标高-14.60m,塔楼区域底板厚3000mm,采用C35(P8)防水抗渗混凝土;垫层设计厚度10cm,C15普通混凝土,其上空铺单层1.2mm厚格雷斯防水卷材;塔楼基础配筋上筋为4层双向C32@150,下筋为4层双向C32@150,核心筒部位为双向4层C32@150+双向2层C40@150,塔楼基础底板面积为2800m2,单次浇筑方量约为8000m3。
2 底板涌水原因分析在浇筑塔楼底板混凝土时,突然发现在底板核心筒附近及西南角有三处涌水现象,为查明涌水原因,监理组织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结构顾问、基坑支护设计顾问等相关人员召开专题会议,通过现场踏勘,判断为地下承压水通过勘探孔上涌引起。
3 涌水的不利后果地下室底板由于承压水上涌形成了大范围的孔洞,造成底板和地基脱离,存在不利后果。
(1)由于地下室底板直接和地下水接触,长期浸泡,对地下室底板的自防水不利。
(2)由于地基土的反力和水浮力发生变化,对地下室底板的受力不利。
(3)桩基顶面一定范围内无基础覆盖,降低桩基承载力,对桩基水平承载能力产生较大影响。
(4)地下水对底板长期浸泡,增加了对底板混凝土和钢筋的腐蚀,可能会降低底板的使用年限。
深基坑地下连续墙的涌水涌沙事件的处理
深基坑地下连续墙的涌水涌沙事件的处理摘要:在我国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背景下,市轨道交通的持续建设,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地下空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发展轨道交通工程时基本都会涉及深基坑工程。
深基坑工程的突出特点是,除在设计阶段需保证深基坑工程自身的技术合理与安全外,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也必须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由于我国深基坑工程发展的历史相对较短,工程经验人员技术水平的有限,我国近年来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涌水涌沙事故,对基坑安全及周边环境都造成有害影响。
有鉴于此,本文基于某地深基坑工程为例分析深基坑围护结构涌水涌沙处理进行研究,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涌水涌沙;止水;处理1地下连续墙1.1功能具有防渗(水)、挡土和承重作用。
1.2分类1.2.1按成墙方式可分为:(1)排桩式:由相互搭接的混凝土灌注桩构成的连续墙;(2)槽板式:利用各种挖槽机械,借助于泥浆的护壁作用,在地下挖出窄而深的沟槽,并在其内浇注适当的材料而形成一道具有防渗(水)、挡土和承重功能的连续的地下墙体。
(3)组合式:上述两种类型的连续墙组合使用。
1.2.2按墙的用途可分为:(4)防渗墙;(5)临时挡土墙;(6)永久挡土(承重墙)(7)作为基础用的地下连续墙。
1.2.3按墙体材料可分为:(1)钢筋混凝土墙;(2)塑性混凝土墙;(3)固化灰浆墙;(4)自硬泥浆墙;(5)预制墙;(6)泥浆槽墙(回填砾石、粘土和水泥三合土);(7)后张预应力地下连续墙;(8)钢制地下连续墙。
2基坑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本站为地下三层车站,车站总长150m,标准段宽度22.1m,端头部位基坑宽度为24.1m,深度约为24.5m~25.9m,顶板覆土约 3.5m。
主体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形式,设计墙厚1m,墙深约59.5m~60.5m,地连墙落底隔断承压水。
标准段共采用六道内支撑,第一、四道支撑为钢筋混凝土支撑,间距9m,第二、三、五、六道采用钢支撑,间距3m;端头井段第一、四道支撑为钢筋混凝士支撑,间距9m,第二、三、五、六道采用钢支撑,间距3m。
基坑开挖时防止基底承压水突涌的监理重点及措施
基坑开挖时防止基底承压水突涌的监理重点及措施
本工程地下水含潜水和三层承压水层,承压水主要接受上层潜水的越流补给与侧向径流补给,以及径流及向下越流的方式排泄。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宜发生承压水突涌等事故。
1.督促施工单位编制降水专项方案,并经天津市科技委组织专家论证通过,方案中要有基坑底板抗突涌(管涌)稳定性计算分析。
2.基坑开挖前监理督促施工单位按降水方案布置承压水减压井,监理必须对每个井进行验收。
基坑开挖前减压井必须全部完成。
3.基坑开挖至降水方案启动减压井的深度时,监理必须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启动减压井。
4.为了保证减压降水不间断,监理必须督促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配备柴油发电机,为了保证柴油发电机处于完好状态,发动机应定期(1~2周)试运行一次,保证应急时柴油发电机能够及时发动供电,从而确保基坑安全。
非对称施工深基坑地连墙涌水涌砂原因分析及处理
非对称施工深基坑地连墙涌水涌砂原因分析及处理2身份证号码:******************摘要:城市地铁车站有建设工期紧、工程量大、地层和周边环境复杂、施工工序多等特点。
同时随着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增加,已经开始出现与既有线车站直接进行接驳的情况,尤其是出现既有线车站不同侧非对称开挖的情况。
而深基坑一旦发生涌水涌砂现象,不仅会增加基坑坍塌、地表沉陷、管线破坏的风险,还容易导致既有线车站轨行区的沉降变形。
因此当非对称施工深基坑发生涌水涌砂现象时,更应深入分析事故原因,及时提出合适的处理方法,避免不必要发生损失。
本文以地铁新线某车站为例,对基坑涌水涌砂原因进行分析,并简要探讨针对涌水涌砂问题的处理办法。
关键词: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涌水涌砂;1工程概况1.1工程背景该车站有效站台宽15m,车站在中间位置与现有运营线呈L型换乘,在南端头与远期规划新线呈T型换乘。
车站主体结构北端范围内存在一条东西向地表水体龙船涌,与车站接近垂直相交,地面条件较复杂。
采取河涌临时改道的方案,临时迁改长度约44.7m,净宽约8m,待车站北端头围护结构施工完成后,再以永久箱涵的形式原位恢复下沙涌,长度约17m,净宽约14m。
车站主体主要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在河道下方采用局部盖挖,基坑开挖深度26.98m。
将该项目分隔成南北两个基坑,先进行的是北基坑的开挖。
北基坑围护结构地连墙墙厚1m,幅宽6m,平均深度29m,采用成槽机+双轮铣配合施工,施工完成后对地连墙墙身完整性进行了抽检,均为Ⅰ类桩。
在基坑范围内的淤泥层、淤泥质粉细砂、中粗砂层所有地连墙接缝采用了5mm钢板进行封缝,确保开挖期间基坑安全。
1.2水文地质条件该车站地铁基坑范围内从上向下主要有素填土、杂填土、淤泥质粉细砂、淤泥质土、淤泥、粉质黏土、中粗砂、全风化含砾粗砂岩、强风化含砾粗砂岩、中风化含砾粗砂岩、微风化含砾粗砂岩,基坑底部大部分位于微风化含砾粗砂岩,局部位于中风化含砾粗砂岩。
深基坑渗漏水原因分析及对策
深基坑渗漏水原因分析及对策深基坑渗漏水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本文是作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了工程基坑渗漏水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处理措施,可供参考!关键词:深基坑;渗漏水原因;对策基坑渗漏水是一种非常有害的地下水不良作用,当基坑下有承压水存在时,基坑开挖减小了含水层上覆的不透水层的厚度,当不透水层的厚度减小到一定程度时,承压水的水头压力能顶破或冲毁基坑底板,造成基坑突涌现象。
当基坑发生突涌时,基坑底部会出现网状或树枝状裂缝,地下水就会从裂缝中涌出,并带出基坑下部土颗粒,发生流砂、喷水及冒砂现象。
从而造成基坑积水,软化地基,降低地基强度,严重时还会造成边坡失稳和整个地基悬浮流动,给施工进度造成很大的困难。
下面就以某工程发生基坑渗漏水的进行预测和处理的必要性。
1 、地下水对基坑的影响潜水以及上层滞水对建筑工程的作用有以下特点:(1)周期性、多变性、长期性。
(2)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3)瞬时作用和缓慢作用。
(4)参及作用的地下水类型的复杂性和研究的广泛性。
其主要影响(以排桩加锚杆为例):1)在支护结构的设计中,无论采取何种计算方法,地下水的存在和状态都会影响水平荷载的取值大小。
从而可能直接造成支护结构的失效或过大的位移。
2)地下水可能引起锚杆或周围土体之间握裹力的降低从而降低抗拔力。
3)地下水的存在可能造成施工的困难,常常会使支护结构在嵌固深度不足条件下工作。
4)地下水的存在可能降低支护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5)地下水控制不当,可能造成潜蚀,严重时威胁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6)对于槽底土质为粉土或砂土时,可能造成基地的管涌或基坑隆起失效。
7)由于施工降水失当,造成基坑侧面变形过大,引起临近建筑、道路或地下设施的破坏。
另外,在各类软土分布区,因降水十分困难(空隙细小且富含结晶水)不得不采取特殊方法(如电渗析法)而使造价提高。
及此同时,还可能出现以下不良作用:(1)强侵蚀性地下水及环境水渗入,对施工管材和基础产生侵蚀、腐蚀作用。
基坑底涌水的处理实践
基坑底涌水的处理实践【摘要】佛山某基坑场区附近地质条件比较复杂。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附近存在溶洞而引发坑底涌水现象,本文主要介绍了控制基底涌水止水效果保证基坑安全的处理技术,总结了成功的施工实践。
【关键词】基坑岩溶水处理 地下施工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存在大量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设置突发事件应急小组,通过建立有效的紧急情况预警机制,对现场的紧急情况进行预警预先。
识别危险源和紧急情况,做好危急事件的潜伏期并及时进行处理针对工程特点,制定详细应急措施加强监测力度,一旦确认围护结构变形过大,发生渗漏管涌或流砂等事件、应急措施能立即启动。
严格控制基坑变形,确保周围建筑物和道路的安全。
本文针对基坑底涌水、止水基坑安全的处理技术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
1 工程概况1.1地理位置佛山某基坑位于佛山南海区中心的桂澜路上,场区附近的人流、车流量较大,本场地范围交通繁忙。
1.2地质情况根据本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显示,由上而下土质情况分别为:〈1-2〉杂填土、〈2-2〉淤泥质砂层、〈4-1〉粉质粘土、〈9C-1〉微风化岩;另在钻孔MGF3-LG-60中揭露到2个溶洞,厚度为0.3m和0.7m,位于基坑外距离车站基坑约8m处,按勘察单位提供的地质详勘资料显示在车站基坑范围内未揭露溶洞,开挖过程中未发现溶洞。
1.3围护结构设计围护结构采用800mm地下连续墙+内支撑支护形式,其中基坑连续墙深度为23米,嵌固深度为基底下6.0m,支护结构为两道混凝土支撑+两道钢支撑,基坑开挖深度为17m,基底地层为〈4-1〉粉质粘土层。
2涌水发生及原因分析土方开挖到基底后,发生基底涌水,现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理,出现涌水前基坑内的4道支撑已按设计图纸架设完毕。
涌水初期涌水量约为80立方/小时,稳定后为50立方/小时。
原因分析:经过查阅地质资料及现场钻孔勘察,分析勘察地质情况,并结合施工过程中的验证,可以确定,基坑外侧及基坑内侧均存在溶洞。
排查基坑进水方案
排查基坑进水方案基坑进水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一旦发生基坑进水,很容易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因此,排查基坑进水并制定应对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如何排查基坑进水以及制定应对方案。
1. 排查基坑进水原因在排查基坑进水的原因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1 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可能存在技术上的问题,比如基坑周围的地下水位不稳定或者存在水源、施工图纸或图纸执行方案不正确等问题。
1.2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也是导致基坑进水的主要原因,例如雨洪面积过大,降雨量过大,浅层地下水位过高等问题。
此外,还有可能存在降雨的季节,气温的变化以及地层和地下水的流动引起的变化等。
1.3 基坑的设计和施工基坑的设计和施工也是导致基坑进水的原因之一,例如:基坑的设计过程中存在问题,施工方法不合理等等。
2. 排查基坑进水的方法排查基坑进水需要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以确保问题得以解决。
2.1 现场勘察首先,要对问题进行现场勘察,以了解基坑进水的具体情况。
在勘察过程中,要先了解进水的位置和流量,分析进水的路径和进水的状况,查看相关设计文件和现场状况等。
2.2 排查施工过程问题在现场勘察过程中,要突出排查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例如工法是否正确,施工安排是否合理等等。
2.3 排查自然因素在现场勘察过程中,要排查自然因素引起的基坑进水,如降雨量、季节、气温变化等等。
2.4 分析数据通过对现场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
例如,通过确定基坑进水前后的地下水位变化,可判定是否是地下水位波动引起的。
3. 制定基坑进水应对方案排查基坑进水问题后,需要制定应对方案:3.1 紧急处理如果基坑进水严重,需要进行紧急处理,例如:加强现场管理,加强施工安排和人员配置,迅速解决进水问题以及及时处理已进水的地下水。
3.2 调整工程方案在基坑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其中有一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基坑底板涌水原因分析及监理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16-08-06T15:04:15.3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1期作者:马楚耿
[导读] 本文主要针对深基坑底板的涌水原因及监理控制措施展开了分析。
珠海市卓越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深基坑底板的涌水原因及监理控制措施展开了分析,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系统探讨了涌水的原因及不利后果,并给出了一系列相应的监理控制措施,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深基坑;底板;涌水;监理控制
随着如今我国建筑施工的不断发展,深基坑的施工已成为了建筑施工中的必备环节。
但是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深基坑底板的施工却存在着涌水的故障,严重影响着施工的进行。
因此,我们需要对涌水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监理控制,以保障整体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开挖深度从-15.0m~-18.0m不等,局部达到-22.0m。
降水井底标高-20.0m,降水井有效长度18.0m,下部2.0m为沉淀管。
底板顶标高-14.60m,塔楼区域底板厚3000mm,采用C35(P8)防水抗渗混凝土;垫层设计厚度10cm,C15普通混凝土,其上空铺单层
1.2mm厚格雷斯防水卷材;塔楼基础配筋上筋为4层双向C32@150,下筋为4层双向C32@150,核心筒部位为双向4层C32@150+双向2层C40@150,塔楼基础底板面积为2800m2,单次浇筑方量约为8000m3。
2 底板涌水原因分析
在浇筑塔楼底板混凝土时,突然发现在底板核心筒附近及西南角有三处涌水现象,为查明涌水原因,监理组织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结构顾问、基坑支护设计顾问等相关人员召开专题会议,通过现场踏勘,判断为地下承压水通过勘探孔上涌引起。
3 涌水的不利后果
地下室底板由于承压水上涌形成了大范围的孔洞,造成底板和地基脱离,存在不利后果。
(1)由于地下室底板直接和地下水接触,长期浸泡,对地下室底板的自防水不利。
(2)由于地基土的反力和水浮力发生变化,对地下室底板的受力不利。
(3)桩基顶面一定范围内无基础覆盖,降低桩基承载力,对桩基水平承载能力产生较大影响。
(4)地下水对底板长期浸泡,增加了对底板混凝土和钢筋的腐蚀,可能会降低底板的使用年限。
为避免产生上述严重后果,监理必须要求施工单位重视涌水问题处理,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有效地控制并完善处理此次事件。
4 监理控制要点
出现涌水险情后,监理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暂停涌水处的混凝土浇筑并进行积极处理,避免涌出的地下水影响底板混凝土质量;使用钢板网(1.5m×1.5m范围)将漏水部位隔离,隔离部位的混凝土浇筑至距离板顶0.7m,并用1台1m3/h自吸泵抽水,抽水能力应大于渗水量,在中间位置用钢管引流。
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结构顾问、基坑支护设计顾问等召开专题例会,现场查看渗漏部位,并共同研讨处理方案。
要求施工单位对目前涌水区域加强观测与巡查,关注涌出的水量是否增大,涌水是否变浑浊,涌水情况是否发生质变。
若发生此情况,立即通知各参建单位,按照抢险处理,并对底板混凝土进行全部排查,若发现新的渗水点,须立即标记并通报。
4.1 督促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浇筑完成7d后对涌水点附近的混凝土进行取芯
(1)监理在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涌水处理方案中,应查看施工单位是否根据图纸,选取受力较小的部位、强度质量具有代表性的部位及便于安放钻芯机和操作的部位,同时避开主筋、预埋件和管线。
(2)要求施工单位根据监理、结构设计顾问审批通过的方案中的取芯部位取芯。
(3)要求施工单位取芯前通知监理、建设单位、结构设计顾问等单位进行共同见证。
(4)芯样的加工和试件的技术要求应符合CECS03—2007《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的要求,有效芯样试件的数量每个部位不应少于3个。
(5)要求施工单位对芯样的钻取和封存保留照片记录。
4.2 雷达法检测底板混凝土
4.2.1 检测方法的选择
为确切保证底板混凝土质量,需要对混凝土进行进一步的检测,根据目前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对混凝土密实度检测的方法有两种,即声波法和雷达法,两者对比如下。
(1)声波法是一种有损检测,在混凝土检测时,检测区域内的混凝土整个遭破坏,同时对周围混凝土产生微裂缝,即声波孔本身影响大底板的整体受力。
(2)在声波孔开孔时势必会造成涌水部位附近的底板成为最薄弱处,考虑到地下水压力较大,为防止地下水从开孔处(或开孔处的微裂缝)涌出,监理不建议开孔。
(3)雷达法是一种无损检测,可直接在混凝土表面进行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工作。
综合上述比较分析,雷达检测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与目前各种混凝土检测技术相比较,适用范围广、探测精度高、检测效率高,对被探测表面要求相对较低,故监理向建设单位建议选择此方法进行检测。
4.2.2 对涌水点附近的混凝土进行雷达法检测
(1)要求施工单位编制雷达法检测方案,报监理、建设单位、结构设计顾问审批。
(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方案中划定检测范围,并清理混凝土表面以达到检测要求,如以现场渗水点为中心,每2m往外以方格网
布置测试,最少向四个方向各6m;如在6m点处还发现混凝土存在缺陷,则继续往外测试。
(3)要求施工单位将相关仪器有效证书复印件报监理部审核。
(4)要求施工单位检测前通知监理、建设单位、结构设计顾问等单位进行共同见证。
4.3 封堵
结构设计顾问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涌水不影响底板结构混凝土质量,同意封堵涌水点后,再要求施工单位封堵并浇筑剩余底板混凝土 4.3.1 高压灌浆封堵
(1)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先将混凝土表面处理干净直至露出混凝土基层,并把混凝土基层凿毛。
混凝土基层清理干净后,要求施工单位检查清楚渗漏的裂缝部位,顺缝把裂缝剔凿成V形槽,做上标记。
有明显孔洞的部位,孔洞周围清理干净。
(2)钻孔:使用电锤等钻孔工具沿裂缝一侧钻孔,钻头直径A14mm,钻孔角度宜在30°±10°,钻孔深度约450mm,钻孔必须穿过裂缝,钻孔离裂缝间距100mm左右,钻孔间距约200mm~300mm。
(3)埋咀:在钻好的孔内安装灌浆咀,并且用专用工具拧紧,使灌浆咀周围与钻孔之间无空隙,不漏水。
(4)洗缝:用高压清洗机以6MPa压力水向灌浆咀内注入洁净水,观察出水点情况,并将缝内粉尘清洗干净。
(5)封缝:将洗缝出现渗水的裂缝表面用堵漏剂进行封闭处理,以防跑浆。
(6)灌浆:使用高压灌浆机向灌浆孔内灌浆止漏胶。
立面灌浆顺序由下向上,平面可从一端开始,单孔逐一进行。
当相邻孔开始出浆后,保持压力3min~5min,即可停止本孔灌浆,改注相邻注浆孔。
(7)拆咀:灌浆完毕,确认不漏即可去掉或敲掉灌浆咀,并清理干净已固化的溢漏出的灌浆液。
(8)封口:用防水剂进行灌浆口的修补,封口处理。
(9)堵漏工作完成后,应要求施工单位清理施工现场。
监理应每日对底板面层巡查,检查有无渗水现象。
如发现新问题,及时要求施工单位再进行补注。
4.3.2 洞口钢筋加固及混凝土浇筑
(1)要求施工单位现场组织工人将洞口内多余水抽排干净,同时将施工区域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后,对底板洞口四周需破除的混凝土进行放线。
(2)定位线放好之后,要求施工单位安排工人用手持式电锤将破碎范围内的混凝土破除,完成后及时将混凝土碎渣清除干净,再对底部混凝土凿毛,便于混凝土二次浇筑时混凝土的结合。
混凝土破除时,要求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全程监督,严禁电锤凿坏原有底板钢筋。
(3)混凝土凿除并清理干净之后,可进行钢筋安装。
由于洞口处理时,所用的连接钢筋要考虑钢筋的搭接长度及同一截面接头错开长度,使得连接钢筋较长导致较难安装,而本工程机械连接接头为一级接头,所以监理应要求施工单位在备料时将连接钢筋从中间断开,将钢筋进行套丝处理,待钢筋安装就位后用螺纹套筒连接。
对需焊接部位的钢筋,应要求施工单位焊接时应注意焊缝均匀饱满,焊渣及时清除,以保证焊接质量
(4)要求施工单位按照结构设计顾问的要求,采用比原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防水混凝土浇筑。
5 结语
综上所述,涌水对于深基坑底板的施工有着极为严重的危害,施工方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监理控制,保障底板的施工质量。
本文就深基坑底板的涌水原因及监理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起到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杜景明.深基坑内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后涌水问题的处理[J].市政技术.2014(S1).
[2]吴玉洁.某深基坑降水方案及涌水事故处理[J].水电与新能源.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