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1
数字摄影技术 第1章 摄影简史
(三)火棉胶的使用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火棉胶摄影法”
以往的摄影技术由于曝光时间长,不适宜人像的摄影。在世界摄影史 上1851可以说是划时代的一年,阿查(Archer)在《密斯特杂志》上发表
了“火棉胶摄影法”。
(三)火棉胶的使用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火棉胶摄影法”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查恩所著的《远隔光线曲折
学的人工眼》一书里图解了
几种旅行用的小型暗箱。弯 曲型暗箱的高和宽都是9英 寸,长2英尺。使用乳白色 玻璃的焦点板,为了避免反 射,箱子的内部和镜头的内 侧都涂成黑色。它成为十九 世纪照相机的原形。
十九世纪照相机的原形。
二、光化学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1657年出版的《光学魔术》一书里,记载了一位从西班牙旅 游归来的旅行家,他有一架用一只手能够提动的暗箱。之后彪尔次 堡大学教授萧特制作了一种暗箱,它是由大小两个箱子组成,把小 箱子套进大箱子来调整焦点。而其镜头的套筒内装有两块凸透镜, 只要调节镜头就可以获取正像。这就是照相机的最原始的雏形了。
1685年彪尔次堡修士
(五)彩色软片的诞生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减色法”
在19世纪对于彩色摄影贡献最大要数欧伦,在他所著的一本名为
《彩色摄影及其问题的解决法》里首次提出了“减色法”。他说:“色 素吸收从光线反射色以外的所有色彩。
(五)彩色软片的诞生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四)软片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硝化纤维素软片
1887年天主教修士古德温(Goodwin)发明了质地更薄的硝化纤维素 软片(胶卷),并取得了专利权。
摄影简史-摄影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1826年 尼埃普斯在他的工作室里利用“日光摄影法” 1826年,尼埃普斯在他的工作室里利用“日光摄影法”,把涂有沥青的金 属锡板放在装有镜头的暗箱中,并将镜头在窗口对准室外,经过8小时的曝光, 属锡板放在装有镜头的暗箱中,并将镜头在窗口对准室外,经过8小时的曝光, 再将锡板浸入熏衣草油中冲洗, 再将锡板浸入熏衣草油中冲洗,得到了目前存世的唯一保留下来的一幅最早期 的影像照片,但由于日光摄影法光敏度特别低,不可能成为实用的摄影方法。 的影像照片,但由于日光摄影法光敏度特别低,不可能成为实用的摄影方法。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
应用CCD 应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传感器元件的数码后背。 CCD( Device)传感器元件的数码后背。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
2000年 2000年5月,佳能(Canon)公司推出高档数码相机EOS-D30,它使用CMOS代替 EOSCMOS代替 佳能(Canon)公司推出高档数码相机EOS D30,它使用CMOS CCD。 CCD。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1841年 1841年,英国塔尔博特把墨底白图象的负片与另一张感光的药膜面 相贴,然后曝光、显影、定影, 相贴,然后曝光、显影、定影,最后得到了无数张与原物影像一样的正 ,(“卡罗式”摄影法)这种负片——正片法一直延用至今, ——正片法一直延用至今 像,(“卡罗式”摄影法)这种负片——正片法一直延用至今,缺点是 负片纸基厚,印出的照片清晰度差。以后, 负片纸基厚,印出的照片清晰度差。以后,又发明用透明的片基代替纸 基做负片并制成干板,逐渐改用醋酸纤维做负片, 基做负片并制成干板,逐渐改用醋酸纤维做负片,照片的质量有了很大 的提高。 的提高。
摄影第一课 概论
• 柯达I型相机:内装可拍100张的胶片,只有1/25秒的速度,但轻巧、简便, 拍完后送回工厂显影、印相和重装底片,伊斯曼提出的口号是“你只需要按 快门,其余的事情我们来做”。这对摄影的普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柯达1936年出品的沃伦达620相机
• 1975年,在美国纽约罗彻斯特的柯达实验室 中,一个孩子与小狗的黑白图像被CCD传感器 所获取,记录在盒式音频磁带上。这是世界 上第一台数码相机获取的第一张数码照片, 影像行业的发展就此改变。
摄影 概论
主讲:斯依提艾力 建筑学20-1班 2022-3
Photography
CONTENTS
01 摄影的概念 02 摄影术诞生与发展 03 摄影的特性 04 摄影的分类与流派
大眼睛女孩 (解海龙)
苏明娟
摄影概念
φῶς ( phos光线) γραφι ( graphis绘画、绘图)
两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线绘图”。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 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 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 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发射或反射的光 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
• 赛尚(Steven Sasson)1973年硕士毕业后即加 入柯达,成为一名应用电子研究中心的工程 师。1974年,他担负起发明“手持电子照相 机”的重任。次年,第一台原型机在实验室 中诞生,他也成为“数码相机之父”。
Steven Sasson
尼康数码相机
摄影的特性
影像的纪实性 瞬间的长驻性 选择性
• 1826年,尼埃普斯通过白色沥青的光 硬化方式,选择了装有透镜的画箱尝 试“日光摄影法”的试验。通过8小时 的曝光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幅永久保存 下来的经感光而成的图像。
第一讲、摄影与摄影艺术1
第一讲、摄影与摄影艺术一、摄影与摄影艺术摄影是一种最通俗易懂的世界语言,它不受国界、民族、语言的限制,是人人都能看得懂的,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扫除了人们跨入摄影大门的一切障碍,是参与的人数最多,人们投入的兴趣最大的一门艺术。
因此,每个学期选修摄影艺术与技法的同学都很多。
什么是摄影、摄影与摄影艺术的关系?摄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与科学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光学研究的成果,感光化学的结晶、精密加工技术的进步,微电子的发展都无一例外地被应用于摄影领域。
现代摄影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学习、科研、生产、生活和文体娱乐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感情、积累知识、认识世界的有力工具。
因此,摄影首先是一门技术。
含义一,摄影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发展的产物,它是建立在现代物理学、感光化学、机械制造、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的基础上,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
摄影机、感光材料等物质条件,只是一种工具手段,在没有外部条件影响的情况下,它的机械、物理、化学等效应具有“千篇一律”的重复性,只是一种复制工具。
这同画家所用的画笔、颜料、纸墨等具有相似、相同的物质性与效应。
摄影术这类记录、复制工具,由于使用的目的、条件不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特性。
如果把它作为记录手段,诸如翻拍文件、图纸等,虽然根据需要可以呈现大小不等的变形,但是基本上仍然是原物的复写,这同复印机进行复印的性质一样,所以,它仍然没有超出纪录手段的界限。
含义二,会用、用好照相机是一门技术,现代照相机型号五花八门,多得不胜枚举,有机械的、有数字式的,有专业的、有发烧友的、有普及型的,了解各种各样的照相机,掌握它们的性能,会用、用好这些不同相机是一门技术。
估计曝光是一门技术,一年有四季,天有阴晴雨雪,一天当中,光线条件不同该怎样曝光,而且同一时间,不同景物该如何曝光?掌握好,运用好是一技术。
暗房工艺是一门技术,暗房分为传统暗房,电子暗房,传统暗房是传统摄影的后道工序,电子暗房就是计算机中的图像处理器。
摄影体位全(1)
1.摄影时,应使被检者体位处于舒适状态,必要时利用棉垫、沙袋等辅助用具,支持和固定被检部位,避免移动造成影像模糊。
2.长骨摄影时应包括上下两个关节,病变局限在一端时,至少包括邻近病变一端的关节,肢体长轴与IR长轴平行。
3.使用屏-片系统摄影时,在一张胶片上摄取同一部位的两个不同位置,肢体同一端应置于胶片同一端,且包括相同的关节,关节面在同一水平线上。
胶片的大小应充分包括被检部位的软组织。
常规摄正、侧位片。
4.对外伤者应尽量采用X线方向或移动摄影床床面等方式,以适应摄影体位的要求。
若确需移动肢体时,应轻、准、快,以免骨折错位或增加病人痛苦。
急诊摄影应根据病人状况灵活选择摄影体位。
5.婴幼儿四肢骨摄影,常规摄取双侧对照,摄影条件应相同。
6.较厚部位应使用虑线设备,一般选用0.5-1.0mm铝当量滤过板。
厚薄相差悬殊部分应利用阳极效应。
7.加强被检者的X线防护。
8.被检者肢体尽量靠近IR,可辅助固定。
9.选择合适摄影条件,增生性骨病酌情增加管电压,溶骨性骨病或骨质疏松者应减少管电压值。
(一)手后前位(正位)1.摄片目的观察手骨的形态、关节、异物、骨龄2.摄影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台前,被检侧手平放在探测器上,各指伸直均匀展开,掌心向下,第3掌骨头置于照片中心。
拍摄双手时应双手对称地放在探测器上3.中心线单手摄影时对准第3掌骨头垂直射入;双手摄影时,中心线经双手第3掌骨头连线中点垂直射入。
4. 标准片显示(1)全部掌骨、指骨及腕关节清晰可见,第3掌骨关节位于照片正中(2)第2-5掌指骨正位像,各指骨间隔呈分离状显示,骨小梁清晰可见,软组织层次分明。
(3)拇指呈斜位影像显示显示部位:拇指的掌指骨呈斜位影像,其余四指的掌指骨及关节、腕部诸骨及桡掌关节与尺桡关节均呈正位像。
(二)手侧位1.摄片目的观察手部软组织内异物的位置,骨折或脱位时骨块移动的情况。
2.摄影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台前,腕部及手指伸直,拇指位于其余四指前方,第5掌骨紧贴探测器,手掌与探测器垂直,第5掌骨位于探测器中心。
摄影基础第一章摄影概论
蛋白像纸照片。
3、阿切尔从来没有对他的方法实行专利,所以,任何人 都可以免费使用火棉胶摄影法。
4、它的光敏度比卡罗式摄影法和蛋白玻璃摄影法 都高。
因此,这个摄影法,几乎立即就成为英国的主要摄影法, 并在几年内,也成为欧洲和美洲的主要摄影法。
当前您正浏览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五页。
1839年塔尔博特得知达盖尔的银版 法即将公布,便于1839年1月申报了自 己创立的负片正片摄影系统,因为图像 效果太差,未被受理,1841年,经过改
善完善后的负正摄影系统才正式获得英国专 利。这一摄影法也被命名为“卡罗式摄影”。
当前您正浏览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五页。
1839年塔尔博特得知达盖尔的银版 法即将公布,便于1839年1月申报了自己
创立的负片正片摄影系统,因为图像效果太
差,未被受理,1841年,经过改善完善后 的负正摄影系统才正式获得英国专利。 这一摄影法也被命名为“卡罗式摄影”。
当前您正浏览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五页。
1845年用卡罗摄影术拍的一个部长肖像的负片及印片
当前您正浏览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五页。
打开的门 1843
当前您正浏览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五页。
摄影基础第一章摄影概论
当前您正浏览第一页,共五十五页。
为什么要学习摄影概论?
摄影概论在摄影专业知识体系中 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进入摄影专业的 必由之路,是摄影职业观念和敬业精 神的基石,是进行摄影理论、摄影知 识和摄影技能教育的先导。
当前您正浏览第二页,共五十五页。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1.摄影的萌芽 提起摄影,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照相机
当前您正浏览第四十八页,共五十五页。
因此,摄影术的发明绝不是某一个人突发 奇想而成就的,它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人类的需要是发明的原动力。
中国传媒大学摄影课程1PPT课件
16
美 国 的 《 读 者 文 摘 》
17
中 国 的 《 读 者 》
18
北京的报纸
• 《北京日报》、《北京晚报》、 《晨报》 、《信报》 、《午报》 、 《京华时报》、 《竞报》 、《新京 报》 、《北京青年报》 、《北京科 技报》、 《北京法制报》、 《北京 教育报》 、《北京娱乐信报》 …… 。
• 1976年唐山大地震美国的情报卫星就已 经拍摄了照片。
• 普查卫星、资源卫星可以拍摄分辨率达 到30厘米的地面目标。用于工农业生产。
• 气象卫星可以拍摄气象云图分析天气。
• 通讯卫星可以传真数码照片。
28
29
30
31
32
现在都有什么人在学习摄影
• 艺术院校:电影、电视摄影、编导、 制作;
4
• 文革十年动乱期间。全中国只 有两种报纸,一种杂志,被称 为“两报一刊”。
• 这就是著名的——《人民日 报》、《解放军报》和《红旗》 杂志。
5
• 现在全国已经有超过7,000种杂志,超 过8,000种报纸。总共超过15,000家平面 媒体。
• 现在报纸的平均版数为32版,每一版的 照片数量平均为5幅,仅中国国内报纸 上的照片用量就已经达到了1,280,000 (128万)张。不重复的数量是20万幅。
《摄影构图》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绪论
• 我们已经进入了“读图时 代”。
• 平面媒体和网络离不开摄 影。
摄影基础
摄 纪实主义摄影:要求细节真实,正确表现典型环境中的 影 典型性格。其精髓是真实性和人道主义精神。基本手法是 艺 抓拍、不摆布。主要特征是真实、自然、生动和朴实无华。 术 发 未来派摄影(试图创造多维空间) 展 史 现 上 代 达达派摄影(与传统的审美观向悖) 的 主 几 义 抽象表现摄影(表现潜意识和朦胧意识) 个 摄 流 影 超现实主义摄影(局部真实、整体荒诞,违反常规 派 逻辑。呈现一种神秘感、陌生感焦虑感)
第一张彩色风景照片(1877年) 这张照片是由于路易斯-亚瑟-杜科斯-赫隆拍摄的,他发明了阴图彩色摄影 技术,能够呈现呈现青色、洋红色和黄色,路易斯是法国摄影技术的先驱人物, 他在阴图和阳图摄影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除了可以准确呈现青色、洋红色和 黄色之外,他还能呈现红色、绿色和蓝色图案,这张名为“法国南部风景”的 照片是迄今第一张彩色风景照片,也是路易斯摄影技术的代表作品。
第一张人物照片(1840年)
这是历史上第一张以人物为主题的照片,这张照片令人们感到震惊的是,它展现了一 些人类历史上无法再现的事物,如照片中所呈现的训练有素的男仆和四轮马车,这意味 着当时的四轮马车是自动化交通设备,但直到接下来的40年里它一直未成为通用的交通 设备,这只是皇室家族的专利。在该照片拍摄的同年,新西兰变成了英国殖民地,维多 利亚女王与阿尔伯特王子结婚,在这一年里发行了世界第一张邮票。 据悉,这张照片是由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拍摄的,他是阴图晒阳图摄影法 的发明者。
第一张彩色照片(1861年) 这张历史上第一张彩色照片呈现的是花格图案的丝带,是由詹姆士-克莱克- 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对丝带三次拍摄成像的,每一次拍摄时都采用 不同色彩过滤的镜头,三次拍摄然后合成,使用三个带有相同色彩滤色镜的幻 灯机投影在屏幕上,当三个照片重合在一起时,全色彩的照片便呈现出来了。 目前,这三个原始底片保存在英国爱丁堡,这里是麦克斯韦的出生地。
摄影教案1
图1-1-2作者不详,早期人像摄影1843年
1888年6月,乔治·伊斯曼(George Eastman,1854-1932,美国)成功地制造了第一台“柯达”(Kodak)照相机,次年生产了成卷的采用赛璐璐做为片基的软片。柯达Ⅰ号、Ⅱ号方盒子相机的发明、软片的使用,使得每个人都可以用摄影来凝固时间,记录生活,真正实现了柯达公司早期广告词所宣称的“你按快门,其余的由我们来完成”,摄影开始走进普通家庭。
图1-1-7[美国]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终点站,纽约》,1892年
在斯蒂格里茨的影响下,摄影分裂派的其他成员也开始尝试探索纯粹摄影。其中尤以保罗•斯特兰德(Paul Strand,1890-1976)的探索最为彻底。“斯特兰德以他的充满现代感的画面构成和毅然正视现实的态度将斯蒂格里茨的摄影美学追求发挥到了极致,斯特兰德心目中的摄影是一种不同于绘画的,由机械手段来获得图像、控制对象形态与画面结构的表现手段。”为现代摄影美学莫定了基础。斯蒂格利茨的现代摄影理念,在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1886-1958)、伊莫金•坎宁安(Imogen Cunninghan,1893-1976)、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1902-1984)等摄影家那里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1932年,这些摄影家发起组织了名为“F64”的摄影团体,“韦斯顿以一种精密的视线凝视如贝壳、青椒这样不起眼的事物,从它们上面发现一种严谨的自然法则与生命的节奏感。坎宁安的作品则体现出强烈的现代主义美感。无论是她的花卉作品,还是她的肖像作品,都以精确的构成与简洁的造型展示现代理性之美。而风景摄影家亚当斯的摄影则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以一种科学理性的态度全面奉献出来。他在完成一张作品的过程中,自始至终贯穿化学实验般的精确精神,以此获得的作品在影调表现上臻至完美境界。”总之,F64团体的摄影家的作品体现了机械时代“科学与美的结合”,在他们的作品中,摄影有别于其他视觉样式的固有特性体现得最为彻底,摄影艺术发挥了摄影自身的特质和性能,用纯净的摄影技术获得了摄影所特具的美感效果——高度的清晰、丰富的影调层次、微妙的光影变化、纯净的黑白影调、细致的纹理表现、精确的形象刻画。
摄影技术——高速摄影[1]
空间信息量
一幅图像有若干个像元组成,不同的摄影 系统具有不同的像元数。假如像元数为Z, 每个像元由于图像的灰度和色度差别,又 分成K个信息级,在信息理论中,把的以2 为底的对数,定义为空间信息量:
I R log 2 K Z Z log 2 K
信息量的单位为比特。对目视而论, 人眼能分辨200个左右的灰度级和 1000个左右的色度级,这样对应的K 值就可达200×1000=2×105。
通常又可以十分清晰地分为以下三类:
间歇式 光学补偿式 转镜式
这三种相机的拍摄频率依次大幅度增高。
间歇式高速摄影机
相机有一个输片机构、收片机构与光学系统。
间歇式电影摄影机
普通间歇式电影摄影机的标准频率为24幅 /秒,而间歇式高速摄影机的摄影频率为 100~1000幅/秒或更高一些。
底片通常长约200~300米,持续拍摄约数 分钟。
我们通常看到的体育运动的慢动作,早先 都是用这类摄影机拍摄的。如果将高速拍 摄的胶片用普通的电影机放映,则时间放 大率约为4~40倍,也可以用专门的判读 仪测出运动的多种参数。
间歇式高速摄影机的主要特点
(1)光学系统结构简单,光能量达到充分 利用;
什么是高速摄影?
人眼的时间分辨能力只有1/24s。而电影 摄影与放映的频率选为24幅/s,正是利 用这一特点,以不连续的放映使人获得连 续的感受。但对于许多高速运动的物体或 瞬变现象,受到人眼时间分辨率的限制, 我们无法看清过程。
而高速摄影,能把高速运动现象的发生、 发展和运动规律等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面 前,是一种有效的记录方式和研究方法。
工业上也缺少不了这种摄影技术,事实上, 由于有了这种技术,人们才能够使一些生产过 程得到改善,因为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速度是 至关重要的。比如,在向玻璃瓶中灌饮料时, 如果灌装速度过快,就可能导致容器破碎,但 如果过程过于缓慢,那么成本就会提高。所以, 为了看得更清楚一点,获得更科学的设计方案, 必须拍一些照片,以显示出生产线上的薄弱环 节。
摄影技术 课后习题及答案第1 3章
摄影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第1~3章1.3 习题一、单选题1. 1839年法国画家达盖尔(Daguerre) 发明了____,同时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照相机。
①明胶基片②银版摄影法③胶卷④胶片照相机2. 短短一个半世纪多,____作为现代文化的视觉媒介,已渗入到各个领域,并以其即时成像的快捷以及操作技术的简便易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好者。
①传统照相机②数码照相机③摄影④摄像3. 传统摄影是一个____过程。
①光学②化学③光影④光化学4. 当一卷胶卷拍摄完后,在暗室中,或在胶卷冲洗机中冲洗胶卷,通过显影、定影等光化学处理,将胶卷中的潜影变成与被摄景物相反的负像,这就是____。
①胶卷②胶片③底片④照片5. 传统摄影的三步曲是____。
①拍摄、印放、扫描②拍摄、冲洗、印放③显影、定影、水洗④取景、对焦、拍照6. 关于传统摄影,错误的叙述是____。
①是一个光化学过程,影像存储在胶片上②特征是使用胶卷③投资小④拍摄后在胶卷上形成潜影7. 关于数码摄影,其主要特征是____。
①使用数码照相机②拍摄后可以立即看到影像③前期投资大④以上都对8. 数码摄影是一种新型的摄影方式,它以____为其主要特征。
①数码照相机②计算机处理③影像即显④速度快9. 使用数码手段可以进行照片的____。
①保存②查找③删除④以上都对10. 关于透镜成像与针孔成像的不同之处是____。
①针孔成像影像比较模糊,而透镜成像比较清楚②针孔相当小时才能成像,像的亮度很暗,而透镜的孔径可以大得多,影像亮③透镜成像时必须调整物、像与透镜的距离才能成像清晰,针孔成像时不需要④以上都正确11. 关于影像的存储介质,正确的叙述是____。
①传统摄影的胶片只能使用一次,照坏的不能重照②传统摄影拍照后可以马上看到胶卷中的影像③数码摄影的影像存储介质是CCD芯片④以上都对12. 对于小型数码照相机,正确持机的操作是____。
①双手上下左右托紧机身,右手食指放在快门上②左手持机,右手食指放在快门上③右手持机,并将食指放在快门上,左手托住镜头④以上都对二、是非题1. 传统摄影是一个光化学过程,数码摄影是一个光电子过程,他们都将影像存储在感光片上。
建筑摄影课件1
§1-1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胶片的发展
1880年 ISO 20/14 1940年 ISO 100/21 1960年 ISO 3000/35 彩色反转胶片 1936年 柯达公司 彩色负片 1937年 爱克发、柯达公司 黑白胶片
四大胶片公司 柯达公司:美国,1888年; 爱克发公司:德国,1873年; 依尔福公司:英国,1879年; 富士公司:日本,20世纪初。
§1-1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1826年,法国人 尼埃普斯制造出世界 上第一架照相机,拍 下了做“窗外景色” 的照片。在长达8小 时曝光时间里,太阳 从东移西,所以画面 上的两个方向都有阴 影。
在《牵马人》被发现之前,摄影史学家一度认为 最早的照片是尼埃普斯拍摄的《窗外景色》,这 幅照片是尼埃普斯工作房窗外的田园风光,此照 片尺寸为 16.5 X 20 cm ,照片上左边是一座鸽笼, 中间是仓库倾斜的屋顶,右边可以看见建筑物的 一角。在长达8小时曝光时间里,太阳从东移西, 所以画面上的两个方向都有阴影。 他用氯化银感光纸,存影了黑白负片。继用 沥青涂于铅锡合金板上,经八小时后曝光,洗去 未硬化,则影像明亮部分是白色,而黑色金属板 对称下,就显影出与原景物相同正片。
第二章 胶片相机的结构与使用
§2-1 胶片相机的分类
照相机是应用透镜成像原理设计制造出 来的一种光学仪器,它能通过摄影镜头 将景物凝固在感光胶片上,目前世界上 生产照相机的厂家很多,相机的型号也 纷繁复杂,分类方法也各式各样。
§2-1 胶片相机的分类
一、按相机使用的胶片型号分: 按这种分法,现在最常用的可分为: 120相机 、135相机和APS相机 120相机:
建筑摄影
单反摄影技巧歌诀口诀口诀1
1.测光笼统分三类,点测区域和平均。
平局测光万金油,曝光补偿加减勤。
区域测光拍局部,人像运动更精准。
点测专拍大反差,调整焦点放在心!2.快门速度有底线,焦距倒数用手端。
体育运动拍法多,随拍摇拍勤锻炼。
风光摄影更悠闲,滤镜脚架快门线。
烈日下面拍慢门,中灰密度打前战。
3.曝光补偿并不难,白加黑减记心间。
主体背景光比大,直方图表注意看!这表情!心满意足的样子!应该看看参数,它这么黑,曝光还正常,肯定它自己调了曝光补偿!!!!4.景深控制别害怕,狗头也能做虚化。
拍摄使用长焦端,光圈优先开最大。
相机物体距离少,景深范围就越小。
背景主体距离远,虚化柔和效果好!5.晴天拍摄光线强,风景曝光不要忙。
中灰渐变最有用,平衡光比是特长。
先要找准压暗挡,分对天地点测光。
调节构图动滤镜,平均侧光加补偿。
6.雾天拍摄不好办,颜色暗淡对比浅。
突出层次和变化,找准色彩兴趣点。
侧光拍摄光轨迹,剪影逆光更不凡。
后期调整对比度,曝光也要细把关!7.室外光线常多变,拍摄人像想周全。
顺光侧光防阴影,补光常备反光板。
逆光常用点测光,离机闪灯多实践。
位置背景和姿势,今天实在说不全。
8.夏季阴天雨绵长,防水防潮不能忘。
镜头加上遮光罩,遮蔽雨滴防损伤。
购买专业防雨罩,自制设备也无妨。
出门拍摄雷雨天,相机安全记心旁!9.家庭影棚很简单,两支闪灯加引闪。
灯头加上柔光罩,活用反光吸光板。
闪灯左右分别放,主副光比控制严。
相机手动调曝光,构图简洁求质感。
10.手动对焦别毛躁,对焦提示要用好。
上个世纪手动头,数码时代任逍遥。
曝光手动多试验,屈光调节不怕烦。
中德日俄老镜头,如今也能换新颜。
11.育摄影用长焦,恒定光圈速度高。
焦距加成非全幅,感光适当往上调。
灵活机动独脚架,单点连续好对焦。
设备局限求突破,慢门同样有味道。
12.风光摄影贵在稳,光圈收起用慢门。
外出常备三脚架,防抖关闭要留神。
设置预升反光板,有钱就买快门线。
手动对焦超焦距,谨慎驶得万年船。
13.平均测光有点笨,曝光补偿来助阵。
第一课 摄影发展史
4、现实纯粹派:20世纪30年代 亚当斯、爱德华. 韦斯顿、伊莫金.坎宁安 特点:由直接摄影、新客观主义摄影和F.64小组共 同构成的一类摄影风格。它强调摄影语言的独立性, 淡化摄影对绘画的依附。通过层次、影调和质感的 细致表现,尽可能清晰的焦点,尽可能宽的景深, 尽可能大的底片,结合摄影家的主观情感。崛起的 f64小组取代画意派摄影成为艺术的主流
二、摄影艺术发展的流派
• 1、画意派摄影(19世纪50年代)英国代表人物:雷兰德 (插图雷兰德的两种人生)、卡梅隆。 特点:摄影术发明之初,许多画家和具有深厚美学艺术修 养的人士痴迷于摄影的神奇再现力。纷纷转向摄影艺术创 作。绘画与摄影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早期的摄影作品表现 的尤为突出。运用绘画理念,创造出绘画效果的照片。这 一时期的作品,其题材大都富有宗教色彩,含有一定的规 喻性。拍摄时,预告打好草图,然后利用模特儿、道具, 组织和安排场面,并通过暗房加工而成。追求照片画面的 绘画效果。追求绘画意趣,以绘画造型原则规范自己的摄 影创作。 该派摄影家在创作上追求绘画的效果,或“诗 情画意”的境界。 绘画主义摄影家提出,“应该产生摄 影的拉斐尔和摄影的提茨安。”
3、印象主义: 19世纪90年代 拉克罗亚《扫公园 的人》
特点:利用软焦和柔焦的手段,刻意使照片显得朦 胧,表现绘画般的艺术感。借鉴绘画中印象主义风格。艺术上 追求明暗和色彩在人的视觉印象中的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没有明确 的线条和轮廓界线,亦不强调立体感和质感。 印象派摄影家还用画笔、铅笔、橡皮在照片画面上加工,特意 改变其原有的明暗变化,追求"绘画"的效果,如拉克罗亚在一九零 零年创作的《扫公园的人》,就象是一幅画在画布上的炭笔画。印 象派摄影家使自己的作品完全丧失了摄影艺术自身的特点,所以有 人又把它称之为"仿画派"。可以说它是绘画主义摄影的一个分支。
摄影技巧之1---旅游人像拍摄.
摄影技巧之1---旅游人像拍摄一般来讲,根据拍摄目的的不同,我们可以将旅游人像摄影分为两类,一类是旅游纪念性质的“到此一游”式的拍摄;另外一类是利用景物来衬托主题人物的艺术人像拍摄。
对于大部分旅游者来说,他们的旅游人像摄影一般都属于纪念性质的“到此一游”类型。
虽然说拍摄“到此一游”类型的照片显得非常简单,在风景中只要人往相机前面一站,按下快门就可以了,但是要拍出好的“到此一游”类的旅游纪念照也是有所讲究的。
先来看看器材的选择,对于在国庆节外出旅游的游客来说,大部分游客使用的都是便携式小相机,这样的器材小巧轻盈,随身携带在身边也不会对行李增加多少重量。
所以对于非专业或者一般的摄影爱好者来说,一部带有手动功能的便携式数码相机已经足够,不过由于旅游的时候相机使用频率比较高,所以就要求相机电池的持久性和相机耐用性要好一点。
否则到了景点兴致勃勃想摄影留念的时候相机突然没电了或者发生故障了,那真是一件既扫兴又遗憾的事情。
所以,最好的拍摄“到此一游”类型旅游纪念照的相机应该是外形小巧、电量持久、质量稳定、并且带有三脚架插口以及一定的手动功能(或者丰富的场景模式的数码相机,还有,别忘了带上一张大容量的存储卡或者数码伴侣。
由于考虑到自拍或者合影,所以建议在出去旅行的时候最好带上一枝轻便的小三脚架——如果你的行李不算很重的话,如果没有带上三脚架而且又是一个人旅行的话,拍摄到此一游纪念照片的时候就不得不麻烦他人了。
ok!收拾好器材,来到迷人的景点之前怎么拍摄纪念照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往相机前面一站就喀嚓——不过,想出比较好的旅游纪念照片的话还是需要讲究一下技巧的:1、我应该在哪里拍?这个问题也就是选景的问题,一般来说所选的景色都是当地最典型最有代表性最有特色的景物,我们每到一处旅游,当地总有一个或几个标志性的风景点,这是有别于其他地方的。
比如到北京有长城、天安门、白塔和天坛等;到杭州有西湖保椒塔、三潭印月、六和塔和小瀛洲等;到上海有东方明珠塔、南京路、外滩和豫园湖心亭等;到南京有中山陵、秦淮河、玄武湖等……即使是一些小城市,或小的旅游点,也有它“独一无二”的风景特色,这就要求摄影者把被摄对象安排在这种独特风景点中。
摄影PPT完整版ppt课件
30
6、提前考查拍摄现场,去之前对单反像机检查 设置是否正确,镜头是否有脏污。 7、向主办方索要节目清单,以做拍摄准备。 8、提前充满电,SD卡提前格式化清空,并用数 码机进行擦写操作,看是否正常。 9、不得随意溜出会场,否则会错过重要镜头拍 摄。 10、在拍摄完成后及时把文件分别发给负责P图 和负责照片储存的同事。
21
22
侧光
侧光是指光源从被摄体的左侧或右侧射来的光线。
受侧光照明的物体,有明显的阴暗面和投影, 对景物的立体形状和质感有较强的表现力。缺 点是,往往形成一半明一半暗的过于折中的影 调和层次,在大场面的景色中往往形成不均衡。 这就要求在构图上考虑受光面景物和阴影在构 图上的比例关系。
23
24
平 摄影机与被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的一种拍摄角度。 摄 平摄一般可以分为正面、侧面、斜面三种。
在降低重心进行拍摄时,应将左膝 支撑于地面,用右膝支持手臂,这 样可防止出现纵向手抖动。
10
技巧与经验部分
光圈优先 快门优先 曝光补偿的使用 实操经验
11
光圈优先
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 值确定快门速度。
在拍摄人像时,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 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 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 在拍摄风景一类的照片时,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这样景深的 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点在拍 摄夜景时也适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建筑的8要素一、角度拍摄建筑物时,作为摄影者必须自觉养成从各种角度和方位观察景物的习惯,这样才可能发现被摄体新的、。
看上去很平淡无奇的建筑物,在改变角度和方位拍摄后,建筑物就会以新的面貌展现出来。
实拍时如果只是为了显示建筑物的高大、雄伟与壮观,可采用低角度仰拍;反之,如果主要是为了显示建筑物的场面规模,可采用高角度拍摄。
二、光线在拍摄大场景的建筑物群体时,最好采用夏季清晨和傍晚低色温进行拍摄。
便于很好地表现建筑物整体的面貌和局部细节,可使拍出的建筑物在初升或落日的阳光照耀下,画面呈暖红色基调。
在其它时间段要采用侧光拍摄建筑物,避免在中午阳光直射的情况下拍摄,画面会显得平淡。
根据需要来灵活运用。
三、线条避免建筑物出现变形和倾斜的现象,尽量让建筑物的线条做到垂直。
否则,会出现倾斜不稳定的感觉。
若使用广角镜头拍摄时,如果出现所拍建筑物倾斜和变形,就应更换标准镜头或中长焦距镜头,以此来纠正所拍建筑物出现的线条倾斜。
当受到场地限制,无法移动机位时,只能使用广角镜头拍摄的情况下,也一定要注意尽量让相机的角度与地平线保持垂直,这样拍出的建筑物就可以减小畸变。
如果使用移轴镜头,能调整焦平面与建筑物的透视关系,效果会更佳.四、云彩五、框架的运用摄影者要灵活采用新颖的视角,将完整建筑物结构的一部分从与之相连的其它部分中分离出来,使其自然形成框架作为前景合理加以运用,以创造出一种抽象、简洁的画面,让原本平淡的建筑物,通过精确的取舍之后,让画面萤新注入新的活力。
六、影子当所拍建筑物的一些外型结构,在光线照射的情况下,往往会落下很有趣的影子,如果能充分利用因光影变化而产生的投影,捕捉影子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效果会更好!七、景观取景单调时,将旁边的美景放在前面,增加层次感,很好八、人物摄影者如果能结合社区的特点,将群众组织的文娱活动拍下来,将会使画面耳目一新。
通常,在城市建筑群中都会有空旷的广场,社区街道和民间组织经常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拍摄时可采用竖幅画面构图形式,重点突出表演中的人物和围观的群众,同时还应尽量将高楼大厦拍完整,使画面中的人物与现代建筑物融为一体,更好地表现当代社区的和谐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二部分:建筑摄影的构图1.建筑摄影的构图2.一、选择拍摄点3.二、用镜头观察世界4.三、运用尺度对比突出主体5.四、线条的运用6.五、用环境营造画面气氛2.选择拍摄点1、拍摄方向2、拍摄距离3、拍摄高度1、拍摄方向⏹拍摄方向是指拍摄点相对被摄主体建筑的方位。
会使画面中建筑主体的透视形象发生变化,使画面中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正面方向拍摄,画面会产生一点透视效果,有利于表现建筑物的正面形体,在拍摄对称、庄重的单体建筑时适合采用,在拍摄建筑群体或城市建筑风光时,正面拍摄能使被摄主体保持水平,画面具有稳定感。
⏹建筑物侧拍,特别是在建筑物的前侧向拍摄,所摄画面具有两点透视的效果,建筑物的水平线会在画面中产生具有透视效果的汇聚斜线,有助于表现建筑物的立体空间。
⏹侧向拍摄,有二点透视效果。
正面方向拍摄2、拍摄距离拍摄距离是指拍摄点相对被摄建筑的距离。
一般来说,远距离拍摄能表现景物的全景,用于表现都市风貌和建筑群体,强调整体气势;中距离拍摄的景物范围小于远距离拍摄,用于表现单位建筑或城市街景;近距离拍摄的景物常常是建筑物的一个局部。
⏹3、拍摄高度⏹拍摄高度是指相机相对被摄建筑中心位置的水平高度。
⏹建筑摄影的拍摄高度一般分为低视点、半高视点和高视点拍摄。
⏹低视点地面拍摄,显得高大,使用于拍摄单幢或为数不多的建筑物。
⏹半高视点拍摄是指在接近被摄建筑中心位置的高度进行拍摄,在视觉上透视变形最小,这种视角适合与拍高度和宽度。
⏹高视点拍摄有利于表现地面上由近至远的建筑群体和建筑环境,善于表现大场景的纵深感,使画面一览无遗。
拍群体建筑时,一定要选择高视点拍摄,镜头前最好没有什么遮挡物,这样以宽广的鸟瞰视角往往能充分揭示出建筑群体的整体气势。
⏹由高处向下俯视拍摄,建筑物原本垂直地面的线条会向下倾斜汇聚,形成另一种三点透视的视觉效果。
近距离仰视拍摄能拍摄到三点透视效果的,建筑全景。
处理不好会使建筑倾斜,产生不稳定的感觉,但如果构图得当,可以利用这种倾斜线来加强视觉的冲击。
⏹半高视点拍摄图大连瑞士酒店提高拍摄点可以直接得到几乎没有透视失真现象的画面。
⏹二、用镜头观察世界1、取景范围镜头的取景范围主要取决于镜头的焦距和我们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
⏹在距离不变的情况下,镜头的焦距直接决定镜头的取景范围:标头所摄取景物的视角接近人眼观看景物的视角范围(大概在45度左右),镜头焦距变短则取景范围变得宽广,镜头焦距变长则取景范围变窄。
⏹标准镜头所摄取景物的透视比例关系接近人眼观看景物的透视效果⏹使用长焦镜头拍摄能将视角收缩得很小,本来看上去很远很小的景物在画面中可以显得很大、很清晰,画面中的纵深感也被压缩。
⏹2、镜头扩展和压缩空间的特性镜头的焦距越短,其拍摄的视角就越大,取景范围也越宽广,画面景物的纵深感会被夸张,使用得当能拓展透视空间,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而镜头的焦距越长,其拍摄的视角就越小,取景范围也就越窄,画面景物的纵深感会被压缩。
镜头的焦距越短,纵深方面的透视夸张就越厉害。
标头所拍摄的景物的透视比例关系接近人眼观看景物的透视效果,视觉上几乎没有压缩和夸张的感觉;广角或超广角镜头所拍摄景物的透视比例关系会夸张画面纵深方向的空间透视,使用得当会拓展透视空间,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但在近距离拍摄,特别是室内拍摄时,要注意靠近镜头处影像的变形失真;中长焦镜头所是拍摄的景物的透视比例关系会压缩画面纵深方向的空间透视。
⏹三、运用尺度对比突出主体⏹摄影与设计不同,被摄建筑的实际尺寸是不能在照片上标注出来的,观赏者主要是通过画面中参照物的大小来感觉被摄主体的大小。
因此,拍摄时应注意被摄主题与周围相邻建筑的尺度关系,运用尺度对比来突出主题,表现创作意图。
⏹取景构图时运用尺度对比的手法, 在相邻建筑群的烘托下,⏹四、线条的运用⏹在建筑摄影中,不是直接线条的形式出现,更多的是以构件的外形特征在画面上显示,具有很强的概括力和表现力,是重要的摄影造型语言之一。
1、垂直线;垂直线是直线的一种形式,在画面中通过尺度对比能表现建筑的高度,强调建筑的稳定。
⏹2、水平线;水平线表现平稳、宁静。
建筑的很多构件都应该是保持水平的。
在二点透视的画面中,原本平行地面的水平线都已经在画面中变成了向透视消失点汇聚的倾斜线。
3、地平线地平线也是水平线的一种,在现实的三维空间里地平线是保持水平的,但在镜头的视角里,当我们正视被摄主体时,地平线看上去是水平的,而当我们斜视被摄主体时,地平线就成了透视的消失点汇聚的倾斜线。
⏹在高处,地平线被安排在画面的上方较多,有利于更好地表现宽广地面上的纵深场景。
⏹在被摄主体的前面有水面可以形成精彩的倒影时,地平线被安排在画面的中央4、倾斜线;倾斜线最多的形式是透视的汇聚线,建筑物中本来是相互平行的线条,在透视中不再平行,而是变成向透视消失点汇聚的倾斜线。
倾斜线在视觉上能强化建筑空间的纵深感。
⏹5、重复线;重复线是指画面上规则重复的线条。
重复线使这些线条在画面中要排列整齐,要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感.⏹画面中的重复线由下面的直线和上面的曲线两部分组成,线型优美,排列整齐,在画面中富有层次地重复出现。
6.曲线;曲线以一种富有自然美、造型力强的线条。
线构成了很强的线形美的韵律感五、用环境营造画面气氛1、建筑群体的烘托2、前景和背景的运用3、人物1、建筑群体的烘托⏹与周围相邻建筑的关系,尤其在选择拍摄点时要注意建筑群体对主体的烘托。
⏹2、前景和背景的运用⏹前景是指处在被摄建筑主体前面的景物,与被摄主体的关系会直接影响画面的视觉效果。
恰当地利用前景可以增强画面纵深方向的空间层次感,烘托主体。
⏹背景是指处在被摄建筑物主体后面的景物。
背景的主要作用是衬托主体。
在取景时选择简洁的背景、与主体有鲜明影调对比的背景、有丰富内涵的背景来衬托主体,丰富主题内涵。
⏹可以作为前景的景物很多,建筑物前面的树木、水面中的景物倒影⏹3、人物⏹在建筑摄影中,画面中出现人物需要注意一下几点:⏹(1)人物与建筑主题的一致性,如运动员与体育场、学生与学校等。
⏹(2)人物的尺度要控制得体,在一般情况下人物在画面中不宜表现得过大,过于突出,除非这些人物的表现形式有利于突出建筑主题。
⏹(3)注意人物的衣着色彩、肢体语言,使人物在构图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增加作品的生活情趣。
⏹画面中的人物表现形式非但没有喧宾夺主,反而给广场增添了生活情趣。
三部分:建筑摄影技术要点1、建筑摄影的拍摄主题(1)反映城乡地区特征的鸟瞰全景图, (2)反映城乡地区轮廓线的大景观;(3)街景或广场公共空间;(4)建筑群体;(5)标志性建筑;(6)富有个性的建筑,这种个性可以表现在建筑的使用功能、规模、形体,也可以表现在材料的质感和色彩,还可以表现在具体的构件,如屋顶、柱廊、门窗、花坛、踏步等等;(7)造型优美(外部环境优美)的建筑;8)重点保护的历史性文物建筑;(9)环境小品,包含雕塑小品、园林绿化等等。
2、建筑照片的用途对建筑照片的用途有所了解会有助于提高照片的拍摄质量。
对于不同用途的照片,选择的拍摄主题、运用的摄影语言、使用的拍摄器材、乃至胶片的幅面要求都会有所不同。
建筑照片的用途一般可分为:建筑专业使用的照片摄影专业使用的照片(包括参赛参展的照片)商业广告用片(包括房地产经营和旅游开发)新闻报道图片以及资料档案照片等等。
上述用途中供建筑专业和摄影专业使用的照片在选题、器材、拍摄的技巧和艺术语言的运用上有着极大的差异。
二、建筑的透视“失真”和常用的控制方法1、建筑的透视“失真”建筑师或画家一般采用一点、两点或三点的透视原理绘制建筑透视图,其中一点和两点的透视原理使用广泛,因为绘制者不但可以在画面上任意的高度设定视平线的高低,而且原本垂直地面的直线(如建筑的墙体和柱子)在画面中仍保持垂直。
但在用三点透视原理绘图时,原本垂直地面的线却会向上汇聚(即向第三个消失点消失),构图时稍不留神就会使建筑产生一种倾斜、不稳定的感觉,特别是在表现群体透视时,因而一般很少被采用。
在地面拍摄高层建筑时,画面下半部的地面往往会显得过多,而建筑的顶部又无法被摄入画面,如果相机向上仰拍,虽然建筑的顶部被摄进了画面,但原本垂直地面的线条确会向上汇聚,形成绘画中的三点透视效果,摄影中把它俗称为“透视失真”。
在接受以建筑为拍摄对象的照片时,除对于那类刻意用倾斜线来表达视觉的冲击或追求戏剧性构图的作品外,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还是习惯接受绘画中一点或二点透视的效果,即建筑在照片中仍保持垂直,因为这是常人看待建筑、看待世界最常用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