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减法的意义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填空题已知两个数的与其中一个,求另一个的运算叫做.【答案】和;加数;加数;减法【解析】解:根据减法的意义可知: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故答案为:和;加数;加数;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减法的意义:减法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填空题一个加数= -.被减数= + .减数= -.和= + .【答案】和;另一个加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加数;加数【解析】解:根据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知: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和=加数+加数.故答案为:和;另一个加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加数;加数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差=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根据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填空.填空题根据3421+12376=15797,不用计算直接写出后面算是的结果。
15797-12376= .15797-3421= .这是根据.【答案】3421;12376;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解析】解:根据加减法的互逆关系可知:15797-12376=3421,15797-3421=12376,这是根据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故答案为:3412;1237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根据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直接写出减法算式的得数即可.填空题填上适当的数+26=43 90+=280-560=700 +800=1900980-=650 450+ =2800【答案】17;190;1260;1100;330;2350【解析】解:43-26=17,所以17+26=43;280-90=190,所以90+190=280;700+560=1260,所以1260-560=700;1900-800=1100,所以1100+800=1900;980-650=330,所以980-330=650;2800-450=2350,所以450+2350=2800.故答案为:17;190;1260;1100;330;2350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根据这些数量关系计算即可.判断题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包括第73页至第74页的加法和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具体内容有:1. 加法的意义: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 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之间的差,求其中一个加数的运算。
3. 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即加法中的和等于减法中的被减数与减数的差。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能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难点:将加减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创设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商品的价格和数量关系。
2. 讲解加法的意义:通过实际例子,讲解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过程,强调加法中各部分的关系。
3. 讲解减法的意义:以购物场景为例,讲解已知两个数之间的差,求其中一个加数的过程,强调减法中各部分的关系。
4. 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通过具体例子,展示加法和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加法的意义、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的关系。
具体设计如下:1. 加法的意义: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数。
2. 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之间的差,求其中一个加数。
3. 加法和减法的关系:互逆运算,和等于差加上减数。
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描述加法的意义。
2. 请用一句话描述减法的意义。
3. 请用一句话描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答案:1. 加法的意义: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数。
2. 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之间的差,求其中一个加数。
3. 加法和减法的关系:互逆运算,和等于差加上减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重难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重难点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材2~4页重点:明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知识点一:加法的意义1.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已知部分,求总量,用加法计算。
知识点二:减法的意义1.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已知总量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知识点三: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3.加、减法间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材5~8页重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明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及0不能作除数的原因。
知识点一:乘法的意义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知识点二:除法的意义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知识点三: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1.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1)在没有余数的除法里,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2)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
3.乘、除法间的关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知识点四:有关0的运算有关0的运算:a+0=a,a-0=a,a-a=0,a×0=0,0×0=0,0÷a=0(a≠0)括号教材9页重点:掌握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明确括号对运算顺序和运算结果的影响。
四年级数学下册 减法的意义 1扩展资料素材 人教版
减法的意义扩展资料1. 在对比中牢记规律从东直门开往白石桥的107路公共汽车上共有64名乘客,到达动物园站时,从车的前门下车的有16人,从车的后门下车的有24人,这时车内还有乘客多少人?根据题意可以有两种算法:两种算法的结果相同,也就是:64-((24+16)=64-24-16对比等号左右两个算式:左边有括号,右边没括号.运算顺序不同,左边先求和,再求差,24与16是两个加数,他的和是减数;右边用64依次减去16、24,16与24都是减数。
括号的增减引起的“+”“-”变化规律是:从左向右看,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去掉括号,等于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这两个数,这两个数由加数变成减数;从右向左看,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增加括号,等于从一个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这两个数由减数变成加数。
2.牢记中识差别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可以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这两个数,这仅仅是减法的一个运算性质.实际上减法还有另外一个性质.从东直门开往白石桥的107路公共汽车上共有64名乘客,到达动物园站时,有24人下车,16人上车,车内有乘客多少人?根据题意可以有两种算法:两种算法的结果相同,也就是:64-(24-16)=64-24+16再观察下面每组的左右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16-(9-4) 16-9+487-(36-16) 87-36+16175-(75-25) 175-75+25这几组算式的共同特点是:一个数减去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的差,等于致命伤这个数中减去第二个数,然后再加上第三个数.这也是减法的一个性质.如果用字母a、b、c代表任意的三个数,可以写成:a-(b-c)=a-b+c对比等号左右两个式子:左边有括号,右边没括号。
运算顺序不同,左边是先算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的差是多少,然后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个差;右边是用第一个数减去第二个数,再加上第三个数。
括号的增减引起相应的“+”“-”变化规律是:从左向右看,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差,去掉括号,等于从这个数中减去第二个数,再加上第三个数,第二个数由被减数变成减数,第三个数由减数变成加数;从右向左看,一个数减去第二个数,再加上第三个数,等于从这个数中减去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的差,第二个数由减数变成被减数,第三个数由加数变成减数。
四年级数学下册 减法的意义典型例题 人教版
减法的意义典型例题例1。
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除以被减数,商是多少?分析:因为,被减数-减数=差所以,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可以用被减数+减数来代替解:根据题意(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被减数+被减数)÷被减数= 被减数×2÷被减数= 被减数÷被减数×2=1×2=2答:商是2。
例2。
甲堆煤重586千克, 甲堆煤的重量比乙堆煤少25千克,如果这两堆煤各用去189千克,那么剩余的煤,哪一堆重?重多少?分析1:(1)由已知甲堆剩余的煤的重量586-189=397(千克)(2)乙堆剩余的煤的重量586+25-189=422(千克)(3)因为,397千克∠422千克所以,422-397=25(千克)答:剩余的煤是乙堆重些,乙堆煤比甲堆重25千克。
分析2:因为原来乙堆的煤比甲堆重25千克,而用去的煤同样多,所以乙堆剩余的煤也比甲堆重25千克。
答:乙堆剩余的煤重,重25千克。
例3。
简算145+263+55-198分析:145与55可以凑成整百,应用的是加法交换律。
“减去198”用“减去200再加2”代替。
解法:145+263+55-198=145+55+263-198=200+263-200+2=265例4。
简算487-187-139-61分析:487减去187正好得整百。
然后再根据减法的运算性质。
(分别减去这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139+61)。
解法:487-187-139-61=300-(139+61)=300-200=100例5。
简算300-123-75-77分析:先交换123与75的位置。
(300-75)。
然后再根据减法的运算性质。
(分别减去这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123与77可以凑成整百(123+77)解法: 300-123-75-77=300-75-(123+77)=225-200=25。
减法的意义数学教案设计
减法的意义數學教案設計标题:减法的意义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减法的含义。
2. 学生能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理解和掌握减法的含义,能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理解减法与生活的关系,能灵活运用减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约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那你们知道什么是减法吗?”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今天的主题——减法的意义。
(二) 新授课程(约30分钟)1. 减法的含义: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减法。
例如,拿出一些水果,先数有5个苹果,然后拿走2个,问还剩多少?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理解减法就是从一个整体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的过程。
2. 减法的应用:教师可以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妈妈买了10个橙子,我吃了3个,还剩下几个?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
(三) 练习巩固(约20分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创造一些减法的问题,并尝试解答。
(四) 小结(约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减法的含义和应用,以及在做减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作业布置: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减法问题,让学生回家后完成。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对于理解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六、教学评价:除了传统的笔试评价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来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
总结:这是一份关于减法意义的数学教案设计,主要分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教学反思和教学评价六个部分。
希望这份教案能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1.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加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是: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
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是: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关系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乘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是: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除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是: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0不能做除数,a÷0是错误的。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a+0=a。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a-0=a。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a-a=0.任何数和0相乘,仍得0,a×0=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0÷a(a≠0)=0.除不尽的除法没有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4.算式的计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如果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如果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形状不一样。
2.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图形可能相同。
3.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速度×时间=路程。
4.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单价×数量=总价。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1.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材第2、第3页的内容及第4页练习一。
1.结合具体的现实问题,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法、减法各部分之间关系及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并会在实际中应用,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3.经历揭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探究过程,有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体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以及加、减法各个部分的名称,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难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多媒体课件。
(课件出示西宁到拉萨的铁路情景图)师:从图中可以看出从西宁到拉萨要经过哪里?生:格尔木。
师:如果我们把西宁到拉萨的铁路看成一个整体,这一整体被分成了几部分?生:西宁到拉萨的铁路被分为西宁到格尔木段和格尔木到拉萨段这两部分。
师:以前我们学过加、减法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借助这一情境进一步学习加、减法的一些概括性知识,这将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1.认识加法及加法各个部分的名称。
师:播放课件。
(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你知道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吗)师:看图读题,说说你是怎样理解情景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的。
生1:如果把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看成一个整体,那么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和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就是两个组成部分。
生2:情景图中给出的已知信息是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所求的问题是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是多少千米。
师:你能试着自己在练习本上用图表示出“西宁—格尔木—拉萨”之间的铁路关系吗?学生尝试画图,最后投影展示:师:读线段图,如果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用什么方法计算?你知道吗?生:如果把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和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分别看作两个部分,把西宁到拉萨的铁路看作一个整体,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要用加法计算。
师:你能写出数量关系式并列式计算吗?生1:西宁到格尔木的距离+格尔木到拉萨的距离=西宁到拉萨的距离生2:814+1142=1956(km)或者1142+814=1956(km)师:像上面这样,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内容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内容知识点一、四则运算。
1.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 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 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 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 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一个加数叫做减数,另一个加数叫做差。
- 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 = 加数+加数;加数 = 和 - 另一个加数。
- 差 = 被减数 - 减数;减数 = 被减数 - 差;被减数 = 减数+差。
2.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 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 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 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 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其中一个因数叫做除数,另一个因数叫做商。
- 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 = 因数×因数;因数 = 积÷另一个因数。
- 商 = 被除数÷除数;除数 = 被除数÷商;被除数 = 除数×商。
-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 = 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 - 余数)÷商;商=(被除数 - 余数)÷除数。
3. 有关0的运算。
-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0不能作除数)。
4.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讲 四则运算知识梳理及巩固练习
第1讲 四则运算加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乘、除法之间的关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括号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小括号中括号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 加数+加数=和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2. 被减数-减数=差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 各部分间的关系(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知识点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积=因数×因数2.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3.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知识点三:括号算式中有小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知识点四:解决租船问题的策略先计算哪种船的租金便宜,就考虑先租这种船,如果船没坐满,就再进行调整,考虑租另一种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减法的含义是什么
加法和减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它们是数学思维和计算的基石。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了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详细阐述加减法的概念、意义和应用。
一、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我们称之为加数)相加得到另一个数(我们称之为和)的运算。
加法的意义是用来表达两个或多个数的总量。
在加法中,有三个主要的部分:1.加数:加法运算中参与相加的数。
2.加号:表示要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
3.和:表示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后的总量。
加法的各部分之间有以下重要关系:1.交换律:加法满足交换律,即交换加数的位置不改变和的结果。
例如:2+3=3+2=52.结合律:加法满足结合律,即多个数相加时,可以先计算其中任意两个数的和,然后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例如:(2+3)+4=2+(3+4)=93.加法的逆元:对于任意一个数a,存在一个数-b,使得a+b=b+a=0。
这个-b就是a的加法逆元。
例如:5+(-5)=(-5)+5=0加法的应用:加法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进行一些物品的累加和计算,比如购物清单、货物的进出库、人口统计等。
在数学领域,加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其他运算的重要前提。
二、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减法是指将一个数(我们称之为被减数)减去另一个数(我们称之为减数),得到一个数(我们称之为差)的运算。
减法的意义是用来表达两个数之间的差值。
在减法中,有三个主要的部分:1.被减数:减法运算中要减去的数。
2.减号:表示要减去另一个数。
3.差:表示被减数减去减数所得到的结果。
减法的各部分之间有以下重要关系:1.减法的含义:减法表示减去一个数的意思,表达两个数之间的差值。
2.与加法的关系:减法和加法是相互关联的,可以通过加法来验证减法的计算结果。
例如:5-3=2可以通过2+3=5来验证。
3.减法的逆运算:对于任意一个数b,存在一个数a,使得a-b=b-a=0。
这个a就是b的减法逆元。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1 四则运算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
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运算和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
教科书分3个层次设计教学内容:(1)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例1~例3)。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整数四则运算已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对每种运算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为学习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打下基础,让学生把分散学习的有关0的运算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整理概括能力。
(2)四则混合运算(例4)。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归纳总结,为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好基础,为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打好基础。
(3)解决问题(例5)。
这部分内容是用两、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领悟优化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四则运算的意义、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减法、除法的意义及合理、灵活、正确地计算与解决问题是本单元的难点。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会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积累了丰富的有关加、减、乘、除的意义的感性认识和运算经验。
特别是四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抽象思维为辅的转折期,需要对此前学习过的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学习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时,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比较抽象的运算顺序,不太容易理解减法和除法的意义,而合理、灵活、正确地计算与解决问题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1.注重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在学生已经学会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数加减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数加减法一、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1. 小数加法的意义。
- 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例如,小明买一支铅笔花了0.5元,买一个笔记本花了1.2元,那么一共花了多少钱,就是求0.5与1.2的和,即0.5 + 1.2 = 1.7元。
2. 小数减法的意义。
- 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小明有2.5元,买文具花了1.3元,还剩下多少钱,就是求2.5与1.3的差,即2.5−1.3 = 1.2元。
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 小数点对齐。
- 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例如计算3.25+1.7时,3.25中的3与1.7中的1对齐(都是个位),2与7对齐(都是十分位),5与没有数字的百分位对齐。
2. 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
- 小数点对齐后,就可以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了。
如上面的3.25+1.7,先计算5+0 = 5(百分位),2+7 = 9(十分位),3+1 = 4(个位),结果是4.95。
- 再如计算5.6 - 3.24,先计算0 - 4不够减,从十分位借1当10,10 - 4 = 6(百分位),十分位上5被借走1剩4,4 - 2 = 2(十分位),个位5 - 3 = 2(个位),结果是2.36。
3. 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 计算完后,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比如计算1.23+2.4 = 3.63,最后的结果3.63的小数点要和1.23与2.4的小数点对齐。
三、小数加减法的练习。
1.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 例如:0.3+0.4 = 0.7;0.9 - 0.5 = 0.4。
这类题目主要是让同学们熟悉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进行计算。
2. 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
- 如:- 2.56+3.4 =.- 先列竖式:2.56.+ 3.40.- 计算时小数点对齐,6+0 = 6(百分位),5+4 = 9(十分位),2+3 = 5(个位),结果是5.96。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材第2、第3页的内容及第4页练习一。
1.结合具体的现实问题,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法、减法各部分之间关系及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并会在实际中应用,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3.经历揭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探究过程,有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体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以及加、减法各个部分的名称,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难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多媒体课件。
(课件出示西宁到拉萨的铁路情景图)师:从图中可以看出从西宁到拉萨要经过哪里?生:格尔木。
师:如果我们把西宁到拉萨的铁路看成一个整体,这一整体被分成了几部分?生:西宁到拉萨的铁路被分为西宁到格尔木段和格尔木到拉萨段这两部分。
师:以前我们学过加、减法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借助这一情境进一步学习加、减法的一些概括性知识,这将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1.认识加法及加法各个部分的名称。
师:播放课件。
(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你知道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吗)师:看图读题,说说你是怎样理解情景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的。
生1:如果把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看成一个整体,那么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和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就是两个组成部分。
生2:情景图中给出的已知信息是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所求的问题是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是多少千米。
师:你能试着自己在练习本上用图表示出“西宁—格尔木—拉萨”之间的铁路关系吗?学生尝试画图,最后投影展示:师:读线段图,如果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用什么方法计算?你知道吗?生:如果把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和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分别看作两个部分,把西宁到拉萨的铁路看作一个整体,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要用加法计算。
师:你能写出数量关系式并列式计算吗?生1:西宁到格尔木的距离+格尔木到拉萨的距离=西宁到拉萨的距离生2:814+1142=1956(km)或者1142+814=1956(km)师:像上面这样,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四年级数学减法的意义
四年级数学减法的意义
减法的意义
课题: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19 页上面的内容,练习四的第1-7 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减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减法的意义,对减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概括出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学习减法的意义
1、减法的意义。
教师:我们在前三年已经学过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来学习一些有关减法的规律性知识。
首先学习减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第19 页上面的题:
(1)一班有男生24 人,女生有19 人。
2 4 + 1 9 = 4 3(人)
全班共有多少人?。
加数加数和
(2)一班有43 人,其中男生24 人, 4 3 - 2 4 = 1 9(人)
女生有多少人? 和加数加数
(3)一班有43 人,其中女生19 人。
4 3 - 1 9 = 2 4(人)
男生有多少人? 和加数加数
先做第(1)题,让学生自己分析数量关系,进行解答,然后提问:
“这道题为什幺用加法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热点难点一网打尽单元复习讲义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点01: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加法各部分的名称: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知识点02: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的一个加数叫做减数,求得的另一个加数叫做差。
3.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4.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进行加、减法的验算。
知识点03: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乘法各部分间的名称: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3.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知识点04: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未知因数叫做商。
3.没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
4.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5.余数一定比除数小6.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利用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来验算乘、除法算式。
知识点05:有关0的运算1.0在运算中的特点(1)在加法中,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2)在减法中,一个数减去0,仍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3)在乘法中,一个数和0相乘得0;(4)在除法中,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2. 0不能作除数注意:0作除数无意义。
四年级数学《减法的性质》课件
总结词
减法的性质
详细描述
减法有一些重要的性质,如反交换律、反结合律和减法的可交换性。这些性质在 数学中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计算和理解更复杂的数学问题。
减法的应用
总结词
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详细描述
减法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如购物时找零、计算时间差、比较数量等。通过学习减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 解决这些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计算剩余数量
当物品有一定数量,需要计算剩余数量时,可以使用减法。例如有10个苹果,吃掉了3 个,还剩下7个,即10减去3等于7。
比较大小
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通过减法得出结果。例如比较5和3的大小,可以通过5减 去3得到2,因为2小于5,所以5大于3。
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与巩固
基础练习
总结词
巩固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VS
详细描述
设计一些简单的减法题目,如两位数减一 位数或两位数,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减 法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减法的基本运算 方法。
提升练习
总结词
加深对减法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详细描述
设计一些涉及减法性质的题目,如连续减去 相同的数或者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减去这两 个数再相加,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减法性 质的理解和应用。
03
减法的实际应用
在生活中的减法应用
购物时找零
在购物时,收银员会使用减法计算找零,例如顾客支付100 元,商品价格为50元,收银员会用100减去50得到找零50元 。
计算时间差
在计算时间差时,如从8点到9点是1个小时,从9点到10点是 1个小时,那么从8点到10点就是2个小时,这里用到了减法 。
四年级下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四年级下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在我们四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加减法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咱们来聊聊加法的意义。
加法呀,简单来说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比如说,小明有 3 个苹果,小红又给了他 2 个苹果,那现在小明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这时候就要用加法来计算啦,3 + 2 = 5,所以小明现在一共有 5 个苹果。
再比如,咱们班男生有 20 人,女生有 15 人,那咱们班一共有多少人呢?这也是用加法,20 + 15 = 35 人。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加法就是把一些数量合在一起,求出总数。
接下来,咱们再看看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加法算式里,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比如在 3 + 2= 5 这个算式中,3 和 2 是加数,5 是和。
它们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加数+加数=和。
同时,我们还能根据这个关系推出: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比如说,知道了 3 + 2 = 5,那如果我们知道和是 5,一个加数是 3,就可以用 5 3 = 2 求出另一个加数 2。
说完加法,咱们再来说说减法。
减法的意义和加法有所不同,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比如说,小明一共有5 个苹果,吃了2 个,还剩下几个?这就要用减法来计算,5 2 = 3,所以还剩下 3 个苹果。
再比如,咱们班一共有 35 人,其中男生 20 人,那女生有多少人?这也是用减法,35 20 = 15 人。
从这些例子能看出,减法就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出剩下的部分。
在减法算式里,减号前面的数叫做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差。
比如在 5 2 = 3 这个算式中,5 是被减数,2 是减数,3 是差。
它们之间有着这样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差。
同时,我们也能根据这个关系推出: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加法各部分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是什么?”
(2)知道和与其中一个加数,如何求另—个加数?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出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带着问题自学:
(1)减法中各部分间的最基本关系是什么?
(2)知道被减数和减数,怎样求差?
(3)知道被减数和差,怎样求减数?
差=被减数一减数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自学例1
出示例l:育民小学图书室新买来130本图书。其中故事书46本,科技书34本,其余的是连环画。买来连环画多少本?
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提问:这道题可以用几种方法解答,指几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解答的,教师板书出两种解法:
130--46—34 130—(46+34)
四、作业
练习五的第1、2题。
教学设想:本课大胆地进行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尝试,让学生自己总结结论,并自己进行验证,教师只是参与者,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做第2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核对。
2.做练习五的第1题。学生独立做完以后,再集体核对。核对第2题的第4小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计算一下等号:左面等于什么,等号右面等于什么。教师再说明:三个数连乘,相乘的因数交换了位置,乘积也不变,所以乘法交换律也适合三个数连乘的计算。
用乘法计算:5×6=30(个)
(2)乘法算式5乘以6表示什么?(6个5相加。)
(3)相同的加数是谁?
(4)相同的加数的个数是谁?
(5)解答这道题用加法计算简便,还是用乘法计算简便?
(6)你能说出乘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再强调说明并板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接着让学生看教科书第25页,齐读两遍书上的结语。
(1)要求一共有多少鸡蛋,用乘法计算还可以怎样列式?”
(6×5=30(个))。
(2)比较一下这两个乘法算式,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讨论后,多让几个学生发言,互相补充。
师:这两个算式都是两个数相乖,只是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算出的结果相同。
实践:下面同学们举几个例子来验证一下这个结论是不是有普遍性。
小组间进行实践。
教学重点:使学生加深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各部分名称的认识,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能够用乘法交换律验算乘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把下面复习中的题目写在小黑板上,把例1的插图放大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起迁移。
教师:我们在前面复习总结了加法和减法,今天要复习总结乘法。
教师出示复习题。
减法的意义
课题: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19页上面的内容,练习四的第1—7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减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减法的意义,对减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概括出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1.第9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口算,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第10题,先让学生自己做,教师记时,订正时,说一说口算方法的依据。
3.第11题,先分析,再计算,看有多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用两种方法计算。
4.第12题,这道题先让学生读题后,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
5.第13题,学生做完后,要让他们说一说各根据加、减中哪个关系式来计算的,以加深学生对这些关系的理解。
课后附记:
课题:加、减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的例l、例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改为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2、通过求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为学习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做较好的准备。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减数的简便算法。
教师:“通拉上面这些乘法计算,可以看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计算结果怎样?”学生发言后,教师边说边板书: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学生自学例2。
“谁能够用字母把乘法交换律表示出来?”教师板书:a×b=b×a
“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过去学习哪些知识时用了乘法交换律?”学生发言后,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明确指出:我们曾经用交换乘数和被乘数位置的方法进行乘法验算,这实际上就是应用了乘法交换律。
2.巩固练习。
做第18页上的“做一做”。
要让学生根据减法的意义说明各题的得数是怎么得来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自学0在减法中的特性
提问:在加法中关于0的运算有几种情况?怎样计算?
独立学习。
最后集体概括总结:
l、1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三、自学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减数=被减数一差
被减数=减数+差
3.完成练习四的第2、3题。
这两道题,既可以根据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说明,也可以用减法的意义说明。
4.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教师:我们学过了上面这些关系,那么应用这些关系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
说明应用这些关系,可以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1)加法的验算。
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并回答用加法验算加法的方法应用的是什么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然后提问:“还可以怎样验算?”(用减法验算加法。)让学生板演。
女生有多少人?和加数加数
(3)一班有43人,其中女生19人。4 3—1 9 = 2 4(人)
男生有多少人?和加数加数
先做第(1)题,让学生自己分析数量关系,进行解答,然后提问:
“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谁能说出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第(1)题的右边板书出加法算式,并在算式下面写出“加数”、“加数”、“和”(如右上)。
然后教师指出:验算减法,可以用减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验算减法。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四的第5一7题。
1.第5题,笔算时要求计算正确。
2.第6题,先让学生明确表中的a+b表示两个数的和。学生填完后,先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然后让学生观察:每组数同第一组比较,哪个数变化了?加数变化后,和是怎么变化的?
3.第7题,学生做完后,教师还可以再增加几道整百减去两位数的。
“应用的是什么知识?”(加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和一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向学生说明:因为加数有两个(845,1234),验算时用和(2079)减去哪一个加数都可以,因而用减法验算加法可以任选一个加数作减数来进行验算。
(2)减法的验算。
教师板书出:
让学生计算,并用学过的知识进行验算。教师板书出验算的竖式,让学生说一说每种验算方法应用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减法的意义
(1)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有19人。2 4 + 1 9=4 3(人)
全班共有多少人?。加数加数和
(2)一班有43人,其中男生24人,4 3—2 4 = 1 9(人)
女生有多少人?和加数加数
(3)一班有43人,其中女生19人。4 3—1 9 = 2 4(人)
男生有多少人?和加数加数
做完后让几个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边说边板书:一个数和1相乘,仍得原数。
(2)自学一个数和0相乘。
自学后,完成下面的算式:0×3=3×0=
提问:“0乘以3等于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0×3=0表示3个0相加的和是0。
“3乘以0等于什么?能不能说这个算式表示0个3相加?”先让学生回答,教师再说明:0个3不能表示0个3相加,3乘以0就表示0个3还是0。
观察:(1)题里的数目有什么特点?
(2)能不能用学过的知识使计算简便。
独立完成后,请一名学生说出计算步骤,教师板书出计算步骤:
295—126—72
=295一(128+72)
=295—200
2.做第19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简算的依据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四的第8题。
第8题,让学生自己填数,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接着让学生解答第(2)、(3)题。
全班分组讨论:
(1)与第(1)题比较,第(2)、(3)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2)用什么方法计算?”
(3)如果撇开题里讲的具体的事,每道题各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各组分别派一个代表汇报,各组间可以互相补充。
“根据第(2)、(3)题的算式与第(1)题的算式的联系,你们能说一说减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
教学过程:
一、学习减法的意义
1、减法的意义。
教师:我们在前三年已经学过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来学习一些有关减法的规律性知识。首先学习减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第19页上面的题:
(1)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有19人。2 4 + 1 9=4 3(人)
全班共有多少人?。加数加数和
(2)一班有43人,其中男生24人,4 3—2 4 = 1 9(人)
“上面这些题目哪些题可以用乘法计算?为什么?”请三、四个学生逐题回答能不能用乘法计算。
教师:第1题和第3题可以用乘法计算,因为这两道题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二、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出示例1的插图,
自学:(1)要求盘里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可以怎样求?有几种求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用加法计算:5+5+5+5+5+5=30(个)
6、第14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课题: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