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减法的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然后教师指出:验算减法,可以用减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验算减法。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四的第5一7题。
1.第5题,笔算时要求计算正确。
2.第6题,先让学生明确表中的a+b表示两个数的和。学生填完后,先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然后让学生观察:每组数同第一组比较,哪个数变化了?加数变化后,和是怎么变化的?
3.第7题,学生做完后,教师还可以再增加几道整百减去两位数的。
“应用的是什么知识?”(加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和一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向学生说明:因为加数有两个(845,1234),验算时用和(2079)减去哪一个加数都可以,因而用减法验算加法可以任选一个加数作减数来进行验算。
(2)减法的验算。
教师板书出:
让学生计算,并用学过的知识进行验算。教师板书出验算的竖式,让学生说一说每种验算方法应用了什么知识。
女生有多少人?和加数加数
(3)一班有43人,其中女生19人。4 3—1 9 = 2 4(人)
男生有多少人?和加数加数
先做第(1)题,让学生自己分析数量关系,进行解答,然后提问:
“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谁能说出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第(1)题的右边板书出加法算式,并在算式下面写出“加数”、“加数”、“和”(如右上)。
带着问题看书
(1)加法各部分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是什么?”
(2)知道和与其中一个加数,如何求另—个加数?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出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带着问题自学:
(1)减法中各部分间的最基本关系是什么?
(2)知道被减数和减数,怎样求差?
(3)知道被减数和差,怎样求减数?
差=被减数一减数
板书:3×0=0。
“0乘以0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0个0不能相加,0乘以0就表示0个0还是0,算式是:0×0=0。
“这三个算式都和哪个数有关系?”(都和0有关系。)
“一个数和0相乘它们的积有什么特点?”
教师边说边板书: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3.学习乘法交换律。
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例1的插图,然后教师提问:
教学设计:加减法这一部分学生已经非常熟悉,但是简便算法会用的并不多,而且老师讲解的学生接受的较慢,所以采用了自学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板书设计:
例l:育民小学图书室新买来130本图书。其中故事书46本,科技书34本,其余的是连环画。买来连环画多少本?
130—46—34 130—(46+34)
用乘法计算:5×6=30(个)
(2)乘法算式5乘以6表示什么?(6个5相加。)
(3)相同的加数是谁?
(4)相同的加数的个数是谁?
(5)解答这道题用加法计算简便,还是用乘法计算简便?
(6)你能说出乘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再强调说明并板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接着让学生看教科书第25页,齐读两遍书上的结语。
“乘法算式中乘号前面的数叫什么数?表示什么?”
“乘法算式中乘号后面的数叫什么数?表示什么?”
“被乘数和乘数又叫什么数?”,
教师:学过因数以后,在一个算式中被乘数和乘数就可以不必严格区分了。
2.自学乘数是1和0的乘法。
(1)自学一个数和1相乘。
完成下面的算式:1×3=、3×1=、1×1=。
6×1=1×8=1×10=123×1=
观察:(1)题里的数目有什么特点?
(2)能不能用学过的知识使计算简便。
独立完成后,请一名学生说出计算步骤,教师板书出计算步骤:
295—126—72
=295一(128+72)
=295—200
2.做第19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简算的依据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四的第8题。
第8题,让学生自己填数,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84—34=130—80
=50(本)=50(本)
分组讨论:
(1)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
(2)它们的结果怎样?
(3)这道题用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使学生总结出: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在这道题中用后一种解法计算比较简便。
二、学习例2
1、出示例2:计算295—128—72。
板书设计:减法的意义
(1)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有19人。2 4 + 1 9=4 3(人)
全班共有多少人?。加数加数和
(2)一班有43人,其中男生24人,4 3—2 4 = 1 9(人)
女生有多少人?和加数加数
(3)一班有43人,其中女生19人。4 3—1 9 = 2 4(人)
男生有多少人?和加数加数
减法的意义
课题: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19页上面的内容,练习四的第1—7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减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减法的意义,对减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概括出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6、第14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课题: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页的例1和例2,第22、23页的乘法交换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五的第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加深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各部分名称的认识,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能够用乘法交换律验算乘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减数=被减数一差
被减数=减数+差
3.完成练习四的第2、3题。
这两道题,既可以根据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说明,也可以用减法的意义说明。
4.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教师:我们学过了上面这些关系,那么应用这些关系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
说明应用这些关系,可以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1)加法的验算。
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并回答用加法验算加法的方法应用的是什么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然后提问:“还可以怎样验算?”(用减法验算加法。)让学生板演。
教师:“通拉上面这些乘法计算,可以看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计算结果怎样?”学生发言后,教师边说边板书: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学生自学例2。
“谁能够用字母把乘法交换律表示出来?”教师板书:a×b=b×a
“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过去学习哪些知识时用了乘法交换律?”学生发言后,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明确指出:我们曾经用交换乘数和被乘数位置的方法进行乘法验算,这实际上就是应用了乘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自学例1
出示例l:育民小学图书室新买来130本图书。其中故事书46本,科技书34本,其余的是连环画。买来连环画多少本?
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提问:这道题可以用几种方法解答,指几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解答的,教师板书出两种解法:
130--46—34 130—(46+34)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的运算。
让学生看书上第17页,读一读书上的结语。然后提问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什么?”(被减数)
“要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什么?”(减数。)
“要求的未知加数叫做什么?”(差。)
教师说明: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未知加数叫做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逆”就是相反的意思,“逆运算”就是相反的运算。
接着让学生解答第(2)、(3)题。
全班分组讨论:
(1)与第(1)题比较,第(2)、(3)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2)用什么方法计算?”
(3)如果撇开题里讲的具体的事,每道题各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各组分别派一个代表汇报,各组间可以互相补充。
“根据第(2)、(3)题的算式与第(1)题的算式的联系,你们能说一说减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
1.第9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口算,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第10题,先让学生自己做,教师记时,订正时,说一说口算方法的依据。
3.第11题,先分析,再计算,看有多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用两种方法计算。
4.第12题,这道题先让学生读题后,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
5.第13题,学生做完后,要让他们说一说各根据加、减法中哪个关系式来计算的,以加深学生对这些关系的理解。
四、作业
练习五的第1、2题。
教学设想:本课大胆地进行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尝试,让学生自己总结结论,并自己进行验证,教师只是参与者,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做完后让几个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边说边板书:一个数和1相乘,仍得原数。
(2)自学一个数和0相乘。
自学后,完成下面的算式:0×3=3×0=
提问:“0乘以3等于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0×3=0表示3个0相加的和是0。
“3乘以0等于什么?能不能说这个算式表示0个3相加?”先让学生回答,教师再说明:0个3不能表示0个3相加,3乘以0就表示0个3还是0。
“上面这些题目哪些题可以用乘法计算?为什么?”请三、四个学生逐题回答能不能用乘法计算。
教师:第1题和第3题可以用乘法计算,因为这两道题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二、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出示例1的插图,
自学:(1)要求盘里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可以怎样求?有几种求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用加法计算:5+5+5+5+5+5=30(个)
教学重点:使学生加深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各部分名称的认识,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能够用乘法交换律验算乘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把下面复习中的题目写在小黑板上,把例1的插图放大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起迁移。
教师:我们在前面复习总结了加法和减法,今天要复习总结乘法。
教师出示复习题。
(1)要求一共有多少鸡蛋,用乘法计算还可以怎样列式?”
(6×5=30(个))。
(2)比较一下这两个乘法算式,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讨论后,多让几个学生发言,互相补充。
师:这两个算式都是两个数相乖,只是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算出的结果相同。
实践:下面同学们举几个例子来验证一下这个结论是不是有普遍性。
小组间进行实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巩固练习。
做第18页上的“做一做”。
要让学生根据减法的意义说明各题的得数是怎么得来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自学0在减法中的特性
提问:在加法中关于0的运算有几种情况?怎样计算?
独立学习。
最后集体概括总结:
l、1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三、自学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做第2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核对。
2.做练习五的第1题。学生独立做完以后,再集体核对。核对第2题的第4小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计算一下等号:左面等于什么,等号右面等于什么。教师再说明:三个数连乘,相乘的因数交换了位置,乘积也不变,所以乘法交换律也适合三个数连乘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学习减法的意义
1、减法的意义。
教师:我们在前三年已经学过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来学习一些有关减法的规律性知识。首先学习减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第19页上面的题:
(1)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有19人。2 4 + 1 9=4 3(人)
全班共有多少人?。加数加数和
(2)一班有43人,其中男生24人,4 3—2 4 = 1 9(人)
课后附记:
课题:加、减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的例l、例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改为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2、通过求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为学习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做较好的准备。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减数的简便算法。
=84-34 =130-80
=50(本)=50(本)
例2:计算
295—128—72
=295-200
=95
课后附记:
综合练习课
教学内容:做练习四的第9—14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减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减法的意义,对减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通过求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为学习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做较好的准备。
1.同学们乘8辆汽车去参观,平均每辆汽车坐45人。去参观的一共有多少人?
2.同学们做纸花。第一组做了45朵,第二组做的和第一组同样多,第三组做了50朵。三个组一共做了多少朵?
3.小荣家养鸭45只,养的鸡是鸭的3倍。小荣家养鸡多少只?
4.小荣家养鸭45只,养的鸡比鸭多90只。小荣家养鸡多少只?
先让学生默读题目,然后教师提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