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汇化的角度看粘合式动补结构的性质
汉语_动补结构_的类型学特征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属
、
日语 等 属 于 后 者 的有英语
,
,
、
德语 俄语
、
语等
“
汉 语 由于 缺 乏 形 态 标 记 在 判 定 动 补 结 构 的 核 心 语 和 附
, ,
“
”
加 语 时 产 生 不 小 的 困 难 有 三 种 不 同 的观 点 一 是 认 为 动 词 是 核 心 汉 语 因 此
,
。
“
”
语 动 补结 构 的 结 构 核 心
从 开 放 类 和 封 闭类 的 区 分 来 看 从 补 语 虚 化 和 弱 化
,
轻 读 的历 程 来 看 从
“
,
“
不
”
检 测 法 的检 测 结 果 来 看 汉 语 都应 该 属 于
, ,
附加 语 构 架 语 言
,
”
虽 然 汉 语 比英 语 更 多 地 使 用 动 补 结 构 但是 汉 语 补 语 的
动 补 结 构 有 的 是 动 词 为 核 心 语 有 的是 补语 为核 心 语
,
按
。
这 种 观 点 汉 语 是 附加 语 构 架 和 核 心 语 构 架 混 合 类 型 的 语 言
“
”
“
”
任鹰
考 察 主宾语 可 以 交 换 位置 的动 补 结 构
老 王 喝醉 了酒 老 师讲 烦 了课
大 家吃 腻 了 刹 莱 酒 喝醉 了老 王
,
开放程度 比较 高 核 心 语 和 附加语 的 区 分 不 太 明显 汉 语 因 此 是 不 太 典 型 的
关于补充式与连动式复合词的区分
关于补充式与连动式复合词的区分作者:易丹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7年第06期随着对复合词构词方式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复合词的构词方式不限于主谓式、述宾式、偏正式、述补式、联合式这五种类型。
张斌先生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以下简称为“张编《现汉》”)中“词的构造”一节将复合词细分为七种类型:联合型、偏正型、补充型、动宾型、主谓型、连动型和兼语型。
连动型和兼语型是五种基本复合型之外两种不太常用的类型。
张编《现汉》中定义连动型是“两个动作具有先后承接关系”,举出的连动型复合词有“贩卖、退休、接管、考取、报销、认领、扮演、查封、抽调、割让、借用、借调、撤换、领养”。
兼语型是“两个动作分别与主体和客体有关”,举出的兼语型复合词有“逼供、请教、促进、逗笑、逗乐、遣返、迫降、引见、召见、召集、劝退、劝降、请教、迫降” [1]。
周荐在《复合词词素间的意义结构关系》中讲到“递续格”,“递续格复合词的AB两个词素都表动作,其中V1的动作或在时间上先于V2的动作发生,或者作为V2的动作发生的条件” [2],并且将递续格分为两大类型:类型I是V1和V2两个动作以发生的时间为序,V1在先,V2在后。
例如:“割据、拔取、拆洗”。
类型II是V1和V2两个动作的发出者和支配对象都不同,但v1的发出者是V2的支配对象,V2的发出者又是V1的支配对象。
例如:“请教、托管、乞援”。
比较张编《现汉》和周荐的分类我们可以发现,张编《现汉》中的连动型实际上相当于周荐递续格中的类型I,兼语型相当于递续格中的类型II。
也就是说周荐将张编《现汉》中的兼语型纳入了递续格(连动型)中。
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中讲到句法时将“兼语式”纳入了“连谓结构”中,周荐在词法上的这一处理方式可能也受到了朱先生思想的影响。
我们这里采用张编《现汉》中的观点,兼语型另立一类,不划归连动型下面。
为了行文的方便,我们将张编《现汉》中的“连动型”叫做“连动式”,“补充型”叫做“补充式”,讨论如何区别复合词中的补充式与连动式。
动补结构综述
动补结构综述内容摘要:动补结构是汉语中比较特殊而且非常重要的结构。
通过对不同教材有关动补结构的论述的认真分析与比较,整理关于动补结构的一些定位,初步发现其中的某些不同并进行了浅层的探讨。
本文主要就动补结构的界定、动补结构的形式特征、汉语动补结构的起源时间、动补与动宾结构的区别及其分类情况等方面做以综述。
关键词:动补结构综述形式特征区别语义分类正文:关于动补结构,很多教材都有相关论述,但因其论述角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本篇综述基于以下教材: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1979年);朱德熙《语法讲义》(1982年);刑公畹《现代汉语教程》(1992)年;范晓《汉语的句子类型》(1995年);陈昌来《现代汉语句子》(2000年);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2001年);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下册》(2002年)。
同时参考引用了杨晶《〈金匮要略〉的动补结构》(2008年)一文的相关内容。
以上教材中,赵元任本在讲述复合词和句法类型两部分时分别提到动补结构;朱德熙本,刑公畹本,邵敬敏本是在短语类型或词组部分论述;而范晓本,陈昌来本及黄廖本均是在句式或句法成分部分讲到动补结构以及补语。
虽然以上教材是从词,词组,句子三个不同层面对动补结构做了不同的研究,但基于词,词组,句子三者构造原则的基本一致性,故此其对动补结构的分析,其内部应该是一致的。
下面,将各本的观点做以下综述,意在找出其共同之处,对比其不同之处,并对相关内容做以简要分析:一.动补结构的界定:现代汉语多从意义上对动补结构进行界定。
例如: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认为:动补短语:由中心动词和补语两个成分组成,补语附加在中心语的后头,期间是补充关系。
有的补语之前有“得”。
胡裕树《现代汉语》中认为,后补词组由两个部分组成,后一部分补充说明前一部分。
二.动补结构的形式特征:赵元任本在对动补复合词进行形式特征的分析时,主要涉及到其语音特征,可扩展性,补语后带“了”等方面的论述。
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研究概述
现 代
汉 语 动 补 结 构 研
田 永 焕
( 南京 师范大学 文学 院 , 江 苏 南 京 2 1 0 0 9 7 )
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概 述
摘 要 : 动 补 结 构 一 直 是 现 代 汉语 语 法 学 和语 义 学 的 重 点研 究 对 象 , 本 文试 图在 前 人 研 究的 基 础 上 条 分 缕 析 . 对 长期 以 来
2 . 动 补 结 构 的 性 质
关于动补结 构的类型 . 语言学界也有 不同的看法 。各语
言 学 家 分 类 的依 据 不 同 所 得 到 的 结 果 必 然 也 有 差 异 ,就 是
对 于 动 补 结 构 的 产 生 到 底 是 汉 语 词 汇 化 的 结 果 还 是 句 法 方 面 的 变 化 造 成 的 这 一 问题 , 学 界存 在 分 歧 。 存汉 语 研究 的共时 领域 , 朱德 熙 ( 1 9 8 2 ) 认 为 现 代 汉 语
争论 比较 大的几个问题摆 明 自己的观点和 立场 。 文章认 为动补 结构的产 生是 汉语词汇化的结果 , 介绍 了 目前比较 流行 的动补 结 构的分类体 系, 同时文章着重指 出句法核 心与语 义核心是不平衡 的, 就动补结构 而言, 它的 句法核心是动词 , 语义核 心是补语 。
关键 词 : 动 补 结 构 性 质 与 类 型 句 法 核 心 与语 义核 心 不 平衡 性
一
、
动 补 结 构 的 性 质
在 汉 语 的历 时 研 究 领 域 , 已有 的 很 多 汉 语 史 方 面 的研 究 基 本 上 还 是 把 动 补 结 构 在 历 史 上 的 产 生 看 做 句 法 方 面 的变 化 , 放在 句法 部分 来考 察 。如 王力 ( 1 9 8 0 : 4 0 1 ) ; 梅祖麟 ( 1 9 9 1 ) ; 曹广顺 ( 2 0 0 0 等) 但 也 有 些 学 者 将 动 补 结 构 看做 词 , 如 石毓智 ( 2 0 0 2 ) 指出“ 动 补 结 构 形 成 的本 质 是 谓 语 巾 心 动 词 与 结 果 成 分 由 两 个 独 立 的句 法 成 分 融 合 成 一 个 单 位 的 句 法 单 位[ 4 ] ” ; 董秀 芳 ( 1 9 9 8 ) 在《 从 词 汇 化 角 度 看 粘 合 式 动 补 结 构 的 性质》 采用 “ 假设—— 论证 ” 的方 法 证 实 “ 汉 语 的 动 补 结 构 是
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研究概述
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研究概述作者:田永焕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29期摘要:动补结构一直是现代汉语语法学和语义学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条分缕析,对长期以来争论比较大的几个问题摆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文章认为动补结构的产生是汉语词汇化的结果,介绍了目前比较流行的动补结构的分类体系,同时文章着重指出句法核心与语义核心是不平衡的,就动补结构而言,它的句法核心是动词,语义核心是补语。
关键词:动补结构性质与类型句法核心与语义核心不平衡性一、动补结构的性质1.动补结构的界定动补结构,顾名思义就是动词加上一个补充说明的词类。
张志公等《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中用成分分析法对动补结构作了明确的规定:“补语是动词形容词的补充成分,它的作用是回答…怎么样、多少、多久‟之类问题,指出动作的结果、动作延续的时间、性状的程度等等。
作补语的主要是用形容词、动词、数量词、一些代词(有些补语是介词结构的),用在动词、形容词后边。
补语前头常用结构助词…得‟。
”从动补结构的构成成分来看,其中的动词可以是及物的,也可以是不及物的,补语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
值得注意的是,动补结构中的补语成分只能是谓词性的,这与动宾结构中宾语既可以是谓词性的也可以是体词性的有所不同。
动补结构是现代汉语五种基本结构之一,无论是语素组合成词、词组合成短语还是短语组合成句子,都有动补结构这种基本的构成方式。
比如:提高(词)、洗干净(短语)、他把苹果吃完了(句子)。
2.动补结构的性质对于动补结构的产生到底是汉语词汇化的结果还是句法方面的变化造成的这一问题,学界存在分歧。
在汉语研究的共时领域,朱德熙(1982)认为现代汉语中既有述补式复合词,如“革新”、“改良”、“证明”、“扩大”等,又有短语性质的述补结构,如“长大”、“变小”、“听懂”、“学会”等[1]。
赵元任(1979)虽也承认有两种结构,但认为朱德熙所举的两音节的例子都是动补式复合词,所谓的述补结构是黏着的短语补语结构或谓词性补语结构,前者指一般所谓的介词结构做补语,后者指带“得”的补语[2]。
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
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现代汉语中,动补结构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它由动词和补语组成,表达动作或行为的结果、方式、程度等。
本文将从类型学的角度对现代汉语中的动补结构进行考察,通过探讨其语法功能和在不同句子中的使用情况,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结构。
动补结构根据其组成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最基本的是动词+形容词补语,例如“他唱得很好听”。
还有动词+名词补语、动词+动词补语、动词+副词补语等。
这些类型的动补结构在现代汉语中都非常常见,它们在句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动补结构的主要语法功能是对动词进行补充说明,表达动作或行为的结果、方式、程度等。
例如,“他唱得很好听”中,“很好听”是对“唱”这个动作的补充说明,表达了唱歌的效果非常好。
再比如,“他跑得很快”中,“很快”是对“跑”这个动作的补充说明,表达了跑步的速度非常快。
在不同的句子中,动补结构的运用也会有所不同。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进行分析。
在“他哭红了眼睛”这个句子中,动词“哭”后面接的是形容词“红”作为补语,表达了哭泣导致眼睛变红的结果。
而在“他画了一个美丽的画”中,动词“画”后面接的是形容词“美丽”作为补语,表达了画的美丽程度。
通过以上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动补结构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它具有丰富的类型和广泛的运用。
不同种类的动补结构在不同的句子中都能够有效地补充和说明动词所表达的动作或行为的结果、方式、程度等。
对于未来的研究,我们建议语法学家可以从更微观的角度对动补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
比如,可以探究不同类型动补结构的认知基础、语义特征、语用功能等方面,以便更全面地揭示其本质特征。
还可以从跨语言的角度出发,对比其他语言中的类似结构,探讨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独特性和普遍性。
通过对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语法现象。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并激发他们对相关话题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组合式偏正结构与粘合式偏正结构的句法阐释
组合式偏正结构与粘合式偏正结构的句法阐释满在江【摘要】朱德熙(1982)将体词性偏正结构分为两类:组合式和粘合式.总的来说,有“的”是组合式,无“的”是粘合式.两类结构的句法行为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文章认为,组合式偏正结构和粘合式偏正结构在汉语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源于其内部结构的差异,其中,组合式偏正结构是“的”选择一个命题性质成分后进一步句法运算的结果,即当功能性成分“的”进入句法运算时,表层的结构形式是在“的”字的作用下形容词谓语前置的结果.粘合式偏正结构在句法生成过程中并不涉及命题性质的成分.【期刊名称】《语言科学》【年(卷),期】2016(015)006【总页数】11页(P588-598)【关键词】组合式偏正结构;粘合式偏正结构;句法分析;命题成分“的”【作者】满在江【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江苏徐州221009;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徐州 221009;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研究院江苏徐州221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46.3朱德熙(1982)将体词性偏正结构分为两类:组合式和粘合式。
粘合式偏正结构是指名词、区别词和性质形容词不带“的”字,直接做定语的格式;组合式偏正结构分为三类:定语带“的”的偏正结构、由数量词作定语的偏正结构和表示领属关系的偏正结构。
例如:(1)木头房子 (粘合式) (2)新房子 (粘合式)(3)木头的房子 (组合式) (4)新的房子 (组合式)(5)一所房子 (组合式) (6)我(的)弟弟 (组合式)组合式与粘合式偏正结构的差异在于组合式可以以粘合式为成分,也可以以组合式为成分;而粘合式只能以粘合式为成分。
例如:(7)新的房子→新木头的房子/新木头房子(8)新房子→新木头房子/*新/木头的房子/*新一所房子朱先生同时指出,在带“的”的格式里,定语和中心语是一种临时的组合,两部分在意义上保持较大的独立性。
语言事实表明,如果以是否带“的”作为区分组合式与粘合式偏正结构的标准,那么组合式偏正结构有两类例外。
复合式合成词的结构类型辨析
复合式合成词的结构类型辨析现代汉语中,复合式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词根语素组合而成。
由于词根与词根组合方式的不同,形成了这类合成词内部结构类型的差异。
根据这种差异,可将复合式合成词分为联合式、偏正式、动宾式、补充式、主谓式、连动式、兼语式七类。
如何正确区分这七种不同的结构类型呢?我们认为,应从语素地位、语义关系、组合形式三个方面进行辨析。
首先,从语素地位上看,若复合式合成词的两个语素性质相同、地位相当、不分主次,就属平等并列型;若性质不同,能分出主次,词义中心居前或在后,则属于主次型。
其次,从两个语素的语义关系、组合形式来看,将平等并列型分为联合式、连动式、兼语式三类,将主次型分为偏正式、动宾式、补充式、主谓式四类。
一.平等并列型1. 联合式从组合上看,联合式合成词多为两个名词性、动词性、或形容词性语素的组合。
“名+名”:城市、道路、语言、身体、手足、血汗、灯火、波涛、江山、早晚;“动+动”:保护、编织、奔跑、研究、停止、收获、评论、躲藏、开关、推敲;“形+形”:雄伟、端正、温柔、艰难、恶劣、明亮、饱满、新鲜、冷暖、远近。
从两个语素的语义关系看,有四种情况:①同义或近义,彼此可以互相解释说明,如声音、缓慢、选择。
②意义相关,表示同一类属,并从字面引申出抽象的意义,如笔墨、领袖、骨肉。
③意义相对或相反,形成抽象概括的意义,如春秋、是非、买卖。
④仅一个语素义起作用,其本义成为该复音词的意义,另一语素义或完全消失,或已经虚化,只起附加、衬托作用。
如干净、睡觉、忘记分别只有净、睡、忘的意义,这类由两个单音的近义或反义语素构成的复合词称为偏义词。
2. 连动式从组合形式看,连动式合成词由两个动词性语素组合而成。
只有“动+动”结构:颁行、报考、查收、采写、筹建、出访、截获、退休、接管、剪贴、攻取、抽检、核准、签发、收养、认领、审批、选派、诊治、制售。
从语义关系看,连动式的前后两个动词性语素按时间、逻辑的先后排列。
词汇化视角下的汉语中动结构分析
辅 t
为[ + A C T I O N ] [ - R E S U L T ] :而 ( 7 )a 中 “ 打 碎 ” 则 变 成 了 [ 一 A C T I O N ] [ + R E S U L T ] ,动词 不再表 示某一 时间 的具体行
誊
语 言本体 研 究
词 汇 化 视 角 下 的 汉 语 中动 结 构 分 析
口彭甜 甜 林 立 红
摘
要 :本 丈在最 简方案的框 架下,根据V P 壳理论 ,从词 汇化 的视 角对非典型的中动结构进行 了分析 ,从而对 两类 中
动结构 的生成过程进行统一。中动词在上层轻动词 的作用 下,移位并合并,原 来介词 的宾语也必须发 生移位 ,变成 句子 的 语法主语 典型 中动结构和非典型 的中动结构的生成都经历了词汇化的过程 ,中动词表 示动作的语法意义被 弱化 ,同时表
例 ( 4 )的动宾 结构是 “ ( 在 )这个 录音棚 里录 音效 果很
好 ”。
打 碎 ” 的 意 义 成 分 区 典 型 和 非 典 型 中 动 结 构 的 主 语 题 元 角 色 不 同 , 以 下 就 构 中 动 词 的 词 汇 化 。我 们 可 以 将 “ C T I O N 和R E S U L T , ( 7 )b 的 “ 打 碎 ” 意 义 可 以表 示 非 典 型 中动 结 构 的 句 法 结构 进 行 推 导 ,进 一 步 将 非 典 型 中 分 为 A 动 结构 与 典 型 中动 结 构 统 一 起来 。例 如 :
示 状 态特征 的语 法 意 义被 增 强 ,这 才 能满 足 中动 结 构 使 用 的 V P 壳
最简方案
两 个 , 是 一 个 动 词套 组 结 构 , 一 个 v P 套 在另一个v P 之中 。 其 中位 置 高 的V P 的 中心 语 不 支 配 显性 成分 ( 用e 表 示 ) ,而 位 置 低 的V P 支 配 真 正 的 动 词 。最 简 方 案 在 此 基 础 上 ,进 一 步 修 正 并 扩 展 了V P 壳 理 论 ,形 成 了解 释 V P 内部 结 构 的V P 壳 理论 ,与L a r s o n 壳 的 设 计 所 不 同 的 是 , 最 简 方 案 并 没 有 将 v P 壳设计成 一 一 个 空 中心 语 的 最 大 投 射 , 而 是 把 V P 壳 中 上 层 动 词 分 析 为 一 个 轻 动 词 ,标 志 为 小 写 的v 。v 有 以下 特 征 : 它 本 身 并 不 是 一 个 拥 有 实 体 形 式 的 词 汇 语 类 , 而 是 一 个 语 缀 , 呈 强 语 素 特 征 。 所 以它 要 触 发 V P 壳 内 下 层 的 动 词 移 位 ,并入v 来核查其特 征,v 可 以看 作 是 具 有 使 役 意 义 的 抽 象轻 动词。最简方案 力求将V P 壳 结 构 运 用 于 所 有 的 动 词 类 型 ,因此 将 其 运 用 于研 究 中动 结 构 中 的动 词 是 有 理据 的 。
现代汉语定中黏合结构研究综论
提要:本文在前人关于定中黏合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对它的定义、语法功能、 句法特点、语法意义等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 看法。定中黏合结构在功能上相当于一个复合词,句法上的显著特点是黏合结构 只能以黏合结构为组成成分,语义上具有称谓性特征。结合定中黏合结构的功能、 句法、语义,文章提出定中黏合结构应区分单纯定中式黏合结构和合成定中黏合 结构。单纯定中黏合结构是指名词、区别词、性质形容词和动词等直接(即不带 “的”字)作定语构成的具有称谓性语义特征的结构。合成定中黏合结构由两个或 以上单纯定中黏合结构套合而成的结构。 关键词:定中黏合结构;单纯黏合结构;合成黏合结构;称谓性
一 定中黏合结构的界定及其语法功能
1.1 关于定中式黏合结构的界定
朱德熙先生是最早提出“黏合结构”这一概念,并对“黏合式定中 “ 黏合式 、 “ 黏合式述宾结构 ” 作了界定。 他(1982)[1](P148) 指出: 结构 ” 定中结构指名词、区别词和性质形容词直接(即不带‘的’字)作定语 (1) 定语带‘ 的 ’ 的定中结构, (2) 由 的格式。 组合式定中结构包括: (3)表示领属关系的 数量词(或指示代词加量词)作定语的定中结构,
112
20辑 励耘学刊文学卷-OK.indd 112
2014-12-1 13:22:08
构是相对组合结构而言的。朱先生都是先对黏合结构做出一个限定,然 后指出,除此之外的都是组合结构。与组合结构相比,黏合结构是更重 要的概念,朱先生对黏合结构的讨论也更多。 在朱德熙(1982)[1] 之前,也有人讨论过黏合结构和组合结构的差 异。 比如陈琼瓒(1955)[2] 就讨论了修饰语和名词之间“ 的 ” 的隐现规 律, 并指出有“ 的 ” 和无“ 的 ” 的语义不同。 范继淹(1958)[3] 重点分 析了定中黏合结构中有“的”和无“的”两种结构的句法差异,指出没 有“的”的 AN 在句子里永远连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AN 是一个句法 单位, 具有跟单一的名词性成分相同的语法特点。 吕叔湘(1979)[4] 分 、 “地”的定名式定中结构和状中式定中结构的差异,认 析了有无“的” 、 “地”的定中结构是一种介于词和短语之间的结构,他称 为没有“的” 。 吕先生还分析了述补式短语词, 不过, 他根据句法特 之为“ 短语词 ” 、 “看 点, 把朱德熙(1982)[1] 认为是组合式的述补结构, 如“ 看不清 ” 得清”也归入短语词。在朱德熙之后,有更多的学者对黏合结构和组合 结构进行了探讨。如陆丙甫(1988)[5]、张敏(1998)[6] 等,他们也认为 黏合结构具有较强的称谓性,并对这一点做了进一步补充和发挥。冯胜 、 “ 词汇词 ” 、 “句 利(2001)[7] 提出汉语的词具有多维性, 有“ 音节词 ” , 法词 ” 和“ 韵律词 ” 等。 吕叔湘(1979)[4] 认为短语词是“ 语法的词 ” 冯先生提出短语词是句法词,这样看来,朱德熙的“黏合结构”和句法 词类似,但句法词和黏合结构不是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 关于黏合结构和组合结构研究的文献还有很多,本文拟对这些研究 做个梳理,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语文语法结构:什么叫做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动补式、谢谢各位大哥哥大姐姐的回答
语文语法结构:什么叫做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动补式、谢谢各位大哥哥大姐姐的回答词根与词根组合成的复合词,包括并列式、偏正式、支配式、陈述式、补充式和名量式1)并列式.可以分为如下三小类:A、两个同义语素并列.例如:语言朋友牙齿坟墓泥土戏剧道路树木身体人民购买生产离别接受察看扣除居住书写描绘帮助伟大美丽寒冷广阔简单迅速柔软整齐快乐勇猛B、两个反义语素并列.例如:是非甘苦好歹买卖动静呼吸首尾收发早晚始终C、两个相关语素并列.例如:江山血汗骨肉手足眉目口齿爪牙口舌领袖皮毛国家兄弟干净窗户妻子并列式的合成词,语素之间的关系是平列的,无主次之分.(2)偏正式.这种词的语素之间的关系有主次之分,后边的语素为主,前边的语素修饰、限制后边的语素.可以分为如下两小类:A、包含两个语素的.例如:电灯马车河水肥肉乒乓球信箱铅笔看台挂钟葡萄酒热爱朗读丰收公审声讨偷看笔谈优待重视上告雪白闷热冰冷笔直血红肤浅粗心飞快美观穷忙B、包含三个语素的.例如:电冰箱总司令托儿所说明书排球队寒暑表自行车主裁判核武器办公室羽毛扇管弦乐这些偏正式合成词所包含的三个语素是多层次的,内部的结构关系也不完全一样.(3)支配式.这种词语素之间有支配与被支配关系,前一语素表示动作或行为,是支配者,后一语素是被支配者.例如:干事顶针枕头护膝司令戒指领队监工围腰管家关心提议及格留神出席吃香出版吹牛得罪取笑安心得意伤心吃力出色抱歉夺目缺德露骨进步有些支配式合成词的两个语素中间可以插入一些有限的成分.例如:敬礼--敬了一个礼理发--理了一次发鞠躬--鞠了三个躬碰壁--碰了一次壁旷课--旷了一天课吃惊--吃了一惊跳舞--跳了一次舞留级--留了一级(4)陈述式.这类词的语素之间有陈述与被陈述关系,前一个语素是被陈述的对象,后一语素是陈述部分,可以分为如下两类:A、包含两个语素的.例如:夏至秋分霜降兵变日蚀性急年轻心虚胆怯面熟B、包含三个语素的.例如:气管炎脑溢血肺结核胃下垂肠梗阻肾结石鬼剃头泥石流(5)补充式.这类词的语素之间有补充说明关系,后面语素补充说明前面的语素,表示某种结果.例如:推翻打倒抓住搬动认清拉长降低放大减少纠正改良扭转揭露放松割断提问者评价虽然现在没有用了、参考资料:百度。
为称谓的N1N2式定中粘合结构的语义模式
为称谓的N1N2式定中粘合结构的语义模式称谓的N1N2式定中粘合结构是一种常见的汉语语法结构。
这种结构由两个名词组成,第一个名词(N1)作为修饰词,修饰第二个名词(N2),形成一个名词短语。
这种结构在汉语中广泛应用,用来表示身份、职业、关系、特征等。
本文将从语义的角度探讨称谓的N1N2式定中粘合结构的语义模式。
首先,称谓的N1N2式定中粘合结构可以用来表示身份和职业。
例如,“教授李”中的“李”表示该教授的姓氏,“总统奥巴马”中的“奥巴马”表示该总统的姓氏,“医生王”中的“王”表示该医生的姓氏。
这种结构和使用方式表明了一个人的特定身份和职业。
其次,称谓的N1N2式定中粘合结构还可以表示关系。
例如,“爸爸李”中的“李”表示爸爸的名字,“女儿小红”中的“小红”表示女儿的名字,“同学小明”中的“小明”表示同学的名字。
这种结构不仅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表示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
此外,称谓的N1N2式定中粘合结构还可以表示特定的特征和特性。
例如,“高个子张三”中的“高个子”表示张三的身高特征,“聪明的李明”中的“聪明的”表示李明的智力特征,“善良的姐姐”中的“善良的”表示姐姐的性格特征。
这种结构给听话者提供了更为具体和精确的信息,使得语言表达更加丰满和生动。
此外,称谓的N1N2式定中粘合结构还可以用来表示地理位置和时间。
例如,“北京人”中的“北京”表示地理位置,“昨天的事情”中的“昨天”表示时间。
通过这种结构,人们可以更加具体地表达事物所处的位置和时间。
总的来说,称谓的N1N2式定中粘合结构在汉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能够用来表示身份、职业、关系、特征等,还能够表达地理位置和时间。
这种语义模式的灵活运用和使用方式,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增强了交流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论粘合式述补结构的扩展
论粘合式述补结构的扩展作者:陈城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05期摘要:网络新词“帅呆了”“萌翻了”“酷毙了”等广泛使用,丰富了“热死了“好极了”之类传统粘合式述补结构。
本文试图从语用、语义角度探究扩展发生的原因,揭示规律。
关键词:程度补语;扩展;泛化传统粘合式述补结构,限于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多”等,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程度,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表示很轻的程度[1]。
但语言从来都不是封闭,静态的,随着网络新词“帅呆了”“萌翻了”等广泛使用,粘合式述补结构得到扩展。
一、“述语+程度补语”新词新词“萌翻了”“酷毙了”等多是以“单音節述语+单音节程度补语+(了)”形式。
如:(一)帅1.新买的猫杯,帅呆了。
(百度贴吧)2.小猫以为自己是小马,走路帅呆了。
(百度贴吧)3.吃瓜群众:消防员这“佛山无影脚”帅爆了。
(中国西藏网 2017.3.1)“帅+程度补语”的主语可以是生命体人、动物,也能是非生命体的“猫杯”,只要符合有个性的特质均可。
(二)酷1.哇,珍妮弗,刚才真的酷呆了!(有道翻译)2.iPhone 8最新谍照曝光,酷毙了有木有。
(环球网 2017.5.31)“酷”本音译为“cool”,进入中国后内涵不断蜕变,发生了从“专指男子冷漠的或冷静而富有理性的”到可以修饰女子,再到指“一切有个性特色、与众不同的事和物”的泛化过程,其同构项也不断扩展。
(三)弱1.为什么有些大公司技术弱爆了?(知乎)2.世界10大最致命生物眼镜蛇跟他们比都弱爆了。
(人民网 2015.12.4)“弱爆了”源自AcFun视频中那句“过去上下床的方式,弱爆了!”意为太弱了。
一切实力/能力很差的人或物,或者过时的事物都可以充当“弱爆了”的主语。
(四)萌可组“萌翻了”“萌死了”“萌炸了”“萌呆了”“萌爆了”等。
1.刚在新浪微博看见了个萌娃,萌翻了。
(百度贴吧)2.生活如此多娇!迷你小人国萌翻了。
(人民网 2016.3.14)3.整个人都萌化了。
词汇化及语法化的联系及区别
以下文章发表于《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二)》,商务印书馆,2006年12月。
词汇化与语法化的联系与区别:以汉语史中的一些词汇化为例董秀芳提要:词汇化这一术语在语言学文献中有不同的用法,本文对词汇化的各种定义和类型做了梳理。
着重比较了从历时角度定义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异同,指出区分词汇化和语法化不能仅根据演变的结果,而应该主要根据演变过程的特点。
具体分析了汉语中一些容易与语法化相混淆的词汇化现象,指出了词汇化的不少原型特征都可能缺失,从而变得与语法化接近,词汇化的最基本、最稳定的特征是两个成分间边界的失落或模糊。
关键词:词汇化语法化语言演变一、词汇化的定义词汇化(lexicalization)有多种含义,因此有时使人迷惑。
有一类词汇化的概念是从共时的角度提出的,这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中的具体使用又有细微的差别。
最常见的一种是指在语言系统中将概念转化为词的过程,这与认知方式相关,不同的语言类型可能有不同的词汇化方式(Talmy 1985,2000)。
在形式语法的框架中,词汇化有时可以用来指将功能X畴(functional category)用语音手段体现出来从而变为显性(visible)形式的过程。
还有一种用法是从语言生成/合成的角度,将根据表达意图对合适的词的选择称为“词汇化”,等等。
另一类词汇化是从历时即语言演变的角度定义的,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
在语言变化领域使用的词汇化,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用法。
在与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对举时,词汇化有时专指从语法成分变为词汇成分的变化,但其实这种狭义的理解是有问题的(Himmelmann 2003),因为词汇化并不总是与语法化对立(这一点下文将谈到)。
在历时演变领域中定义的词汇化也可以做广义的理解,即指从非词的单位变为词的过程,最常见的是从短语或从句法结构演变为词,董秀芳(2002)的研究所采用的就是这种词汇化的定义。
二、词汇化的类型:文献中提到的历史演变中的词汇化有这样几类:(1)分立的两个词汇成分变为一个词汇成分(univerbation, idiomatization),原来的两个词都有可能还可以独立使用。
动补结构的语义分析和句法分析
动补结构的语义指向分析和句法分析本文要讨论的例句是:a.他洗干净了衣服;b.这盆脏衣服洗累了他。
两个例句都是动补结构作谓语,即V-R式。
由于补语表示谓语动词的结果,因而又称动结式。
动结式中补语的语义指向是复杂的,补语可以指向施事,受事,方式,工具等。
我们将在文中具体分析上面例句中动补结构的语义指向及其句法生成。
一.动补结构V-R中R的语义指向a.他洗干净了衣服b.这盆脏衣服洗累了他我们看看两个句子在相关句式转换中的差异性分布。
(施春宏2003)A B他把衣服洗干净了※他把衣服洗累了脏衣服被他洗干净了※脏衣服被他洗累了?他洗衣服洗干净了他洗衣服洗累了※这盆脏衣服把他洗干净了这盆脏衣服把他洗累了两组句式差异明显,我们需要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两组句式有如此大的差别。
这两组句式都用动补结构作谓语,我们将问题的焦点放在两个句子的动补结构上:“洗干净了”和“洗累了”。
我们可以运用语义指向分析分别对其进行区别。
a.他洗干净了衣服(施事主语句)他洗衣服+衣服干净了(“干净”指向“衣服”)补语谓词指向动作的受事。
b.这盆脏衣服洗累了他。
(受事主语句)他洗这盆脏衣服+他累了(“累”指向“他”)补语谓词指向动作的施事。
语义指向分析告诉我们两个句子中动补结构的补语语义指向不同,从而造成它们与相关句式转换中的差异分布。
二.从认知语义学和小句分析法的角度进行分析1动结式表述的致使事件是由使因事件和致果事件组成,分别对应于活动与状态,它们之间具有致使关系。
句法槽位可以设置成:( )V-R( ),活动的激发者可能在认知上显著于活动的承受者,前者优先转喻活动作致事。
a.他洗干净了衣服( )干净了衣服“他”是“他洗衣服”这一活动的激发者,由于活动的激发者可能在认知上显著于活动的承受者,“他”作为致事b.这盆脏衣服洗累了他()洗累了他由于一个论元“他”不能实现两次,则活动的承受者“这盆脏衣服”转喻作致事。
2.小句分析法认为补语谓词的论元投射成小句,作主动词的补足语,主动词原有的内部论元被贬抑。
论粘合式述补结构的扩展
语言新探论粘合式述补结构的扩展文/陈城摘要:网络新词“帅呆了”“萌翻了”“酷毙了”等广泛使用,丰富了“热死了“好极了”之类传统粘合式述补结构。
本文试图从语用、语义角度探究扩展发生的原因,揭示规律。
关键词:程度补语;扩展;泛化传统粘合式述补结构,限于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多”等,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程度,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表示很轻的程度[1]。
但语言从来都不是封闭,静态的,随着网络新词“帅呆了”“萌翻了”等广泛使用,粘合式述补结构得到扩展。
一、“述语+程度补语”新词新词“萌翻了”“酷毙了”等多是以“单音节述语+单音节程度补语+(了)”形式。
如:(一)帅1.新买的猫杯,帅呆了。
(百度贴吧)2.小猫以为自己是小马,走路帅呆了。
(百度贴吧)3.吃瓜群众:消防员这“佛山无影脚”帅爆了。
(中国西藏网 2017.3.1)“帅+程度补语”的主语可以是生命体人、动物,也能是非生命体的“猫杯”,只要符合有个性的特质均可。
(二)酷1.哇,珍妮弗,刚才真的酷呆了!(有道翻译)2.iPhone 8最新谍照曝光,酷毙了有木有。
(环球网2017.5.31)“酷”本音译为“cool”,进入中国后内涵不断蜕变,发生了从“专指男子冷漠的或冷静而富有理性的”到可以修饰女子,再到指“一切有个性特色、与众不同的事和物”的泛化过程,其同构项也不断扩展。
(三)弱1.为什么有些大公司技术弱爆了?(知乎)2.世界10大最致命生物眼镜蛇跟他们比都弱爆了。
(人民网 2015.12.4)“弱爆了”源自AcFun视频中那句“过去上下床的方式,弱爆了!”意为太弱了。
一切实力/能力很差的人或物,或者过时的事物都可以充当“弱爆了”的主语。
(四)萌可组“萌翻了”“萌死了”“萌炸了”“萌呆了”“萌爆了”等。
1.刚在新浪微博看见了个萌娃,萌翻了。
(百度贴吧)2.生活如此多娇!迷你小人国萌翻了。
(人民网2016.3.14)3.整个人都萌化了。
关于补充式与连动式复合词的区分
关于补充式与连动式复合词的区分随着对复合词构词方式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复合词的构词方式不限于主谓式、述宾式、偏正式、述补式、联合式这五种类型。
张斌先生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以下简称为“张编《现汉》”)中“词的构造”一节将复合词细分为七种类型:联合型、偏正型、补充型、动宾型、主谓型、连动型和兼语型。
连动型和兼语型是五种基本复合型之外两种不太常用的类型。
张编《现汉》中定义连动型是“两个动作具有先后承接关系”,举出的连动型复合词有“贩卖、退休、接管、考取、报销、认领、扮演、查封、抽调、割让、借用、借调、撤换、领养”。
兼语型是“两个动作分别与主体和客体有关”,举出的兼语型复合词有“逼供、请教、促进、逗笑、逗乐、遣返、迫降、引见、召见、召集、劝退、劝降、请教、迫降” [1]。
周荐在《复合词词素间的意义结构关系》中讲到“递续格”,“递续格复合词的AB两个词素都表动作,其中V1的动作或在时间上先于V2的动作发生,或者作为V2的动作发生的条件” [2],并且将递续格分为两大类型:类型I 是V1和V2两个动作以发生的时间为序,V1在先,V2在后。
例如:“割据、拔取、拆洗”。
类型II是V1和V2两个动作的发出者和支配对象都不同,但v1的发出者是V2的支配对象,V2的发出者又是V1的支配对象。
例如:“请教、托管、乞援”。
比较张编《现汉》和周荐的分类我们可以发现,张编《现汉》中的连动型实际上相当于周荐递续格中的类型I,兼语型相当于递续格中的类型II。
也就是说周荐将张编《现汉》中的兼语型纳入了递续格(连动型)中。
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中讲到句法时将“兼语式”纳入了“连谓结构”中,周荐在词法上的这一处理方式可能也受到了朱先生思想的影响。
我们这里采用张编《现汉》中的观点,兼语型另立一类,不划归连动型下面。
为了行文的方便,我们将张编《现汉》中的“连动型”叫做“连动式”,“补充型”叫做“补充式”,讨论如何区别复合词中的补充式与连动式。
浅析现代汉语连动式合成词
2012.06学教育76来自从不下雨的国度,我将不停挖掘土地,为了让你的身体覆满黄金与光泽,我将开辟一块领土,那里只有爱情为王,只有爱恋合法,你将成为唯一的皇后。
?”如果面对更高水平的学生,还可以引入修辞法知识。
(5)再研究一遍歌词,找出de ,并研究其用法*l ’ombre de ton ombre (des 为de +les 缩合冠词,所属关系)*le feu d ’un ancien volcan (de ,表所属关系)*des perles de pluie (de 为限定项链的性质)*couvrir ton corps d ’or et de lumière (de 意为“用....”相当于英语的by )*venue de pays.....(de 意为“来自”)这首歌中也出现了de 的许多种用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de 不同用法间的差别。
小结:了解学生的兴趣点何在很重要,再根据兴趣点设计预热部分;然后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面的切入点,如从语音、词汇、句子等角度切入。
5、课后作业布置①学唱歌曲:朗读相对枯燥,而通过歌唱锻炼发音,寓教于乐,效果是很显著的。
唱歌也有利于学生对法语生词的识记,并能在不断练习中掌握歌词中的句法。
②写乐评:针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锻炼情感表达方式的句型:Je pense que...je trouve que....j ’aime......je n ’aime pas......C ’est.......③选择自己喜欢的法国歌手或文化,模仿做一个课件。
三、结论Michel Boiron (法国卡维兰视听语言中心负责人)认为:“歌曲是文化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桥梁。
通过当下的法语流行音乐,我们可以了解到法国及法语地区多元的文化现状,此外,这也是一项充满乐趣的过程。
”通过把歌曲和法语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层次地挖掘语言文化。
唯有与文化相结合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语言科学 2007 年 1 月
于隔开式和非隔开式有不同的来源 , 不能认为隔开式动补结构是非隔开式动补结构的变体形式从而认 为动补结构可以中插成分 , 因此隔开式的存在不会成为将带宾语的动补结构看作词的障碍 。
3 将动补结构看作词汇化的结果的证据
支持将动补结构的产生作词汇化理解的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 1)可以解释 带宾 语的动 补结构 在韵律 上的严 格限 制 。 带 宾语 的动 补结 构一 般必须 是双 音节 的 , 〔 4 〕 即必须符合一个音步的长度 。(董秀芳 1998)如果把动补结构看作句法结构 , 就无法解释这种 韵律上的制约 。 而如果把动补结构看作词 , 这种韵律限制就可以很自然地得到解释 。 因为根据韵律词 法学 , 语言中的词结构总是要受到一定的韵律制约 。 2)将动补结构看作词汇化的结果 , 就可以认为汉语在句法方面的古今变化比较小 。 如果说带宾语 的动补结构的形成是词汇化的结果 , 那么就可以说 , 汉语自古到今动词和宾语之间都不能插入其他成 分 , 汉语并没有在动词和宾语之间创造出一个补语的句法位置 , 汉语的句法结构框架在这一方面保持稳 定 。 显然这一结果是我们所希望的 , 动补结构的产生不带来句法结构的巨变 , 这应该是语言演变更倾向 于采取的途径 。 3)汉语中的使役概念可以反映在词法结构里 。 上古汉语中使动意义可以在一个字内实现 , 可能运 用了一些词法手段 , 如加缀( s前缀)或声母的屈折变化(通过清浊别义来区分自动和使动 ), 虽然目前 我们还不完全清楚 , 但至少可以说使动意义是在词内实现的 。 动补结构的产生使得使动意义改用能产 的复合词模式表达 , 这是词法的变化 , 而非句法的变化 。 这就是说 , 动补结构所表达的意义原先是用其 他词法手段表示的 , 动补结构的出现是将相同的词法意义(致使)用不同的词法手段来表达 。 4)通过中心词合并从而词汇化是动词性复合词形成的一条常见途径 。 如“ 听说” 一词 , 本是出现在 “ 听 X 说” 这个结构中 , “听” 和“ 说” 都处于中心词地位 。 例如 : (1)闲听说五岳 , 穷遍一根莲 。(唐 李洞《 题玉芝赵尊师院》 ) 苏轼《 东坡志林 怀古》 ) (2)涂巷中小儿薄劣 , 其家所厌苦 , 辄与钱 , 令聚坐听说古话 。(宋 听说袈裟 , 一个个冷笑 。(明 芹《 红楼梦》 第四回) 例(1)至(4)中“ 听”和“ 说” 的主语不同 , “ 说”的主语“ X ” 尽管没有直接出现 , 但从语境中可以推知 。 “ 听说” 由于经常连用而发生了词汇化 , 其中隐含的 X 的意义逐渐不明显了 , “ 听” 和“ 说” 发生了中 心词合并 。 例(5)、 (6)中的 “ 听说” 是一个表传信的成分(evident ial marker ), 可以证明已经是一个词 了 , “ 听” 和“ 说” 不再是两个独立的成分 。“ 听说”的主语是说话人 , 即言者主语 , 而不是句子主语 。 例如 : (5)不过他出身微贱 , 听说还是个“王八” , 所以没有甚人去理他 。(清 怪现状》 第十二回) (6)小玉道 : “ 你不认识么 那个胖脸儿 , 听说姓章 , 也是一个爵爷 , 从杭州来的 。 ……”(清 朴《 孽海花》 第二十二回)
语言科学 ISSN 1671 - 9484 CN 32 - 1687 /G
2007 年 1 月 第 6 卷 第 1 期(总第 26 期)40 - 47
从词汇化的角度看粘合式动补结构的性质 *
董秀芳
北京大学中文系 北京 100871
提要
文章认为汉语史上动补结构的形成不是一种句法结构的变化 , 而是一种词法的变化 , 是词汇化的 结果 。
吴趼人《 二十年目睹之 曾
42
董秀芳 从词汇化的角度看粘合 式动补结构的性质
另外 , 现代汉语中的“ 代 V ”( “ 代管” 、 “ 代收” 、 “ 代办” 等 , 来自“ 代 X 管” 结构)、 “ 管 V ”( “ 管吃” 、 “管 住” 等 , 来自“ 管 X V” 结构) 等动词性复合词也都可以看作是中心词合并的结果 。 动补结构的形成也符合中心词合并的特征( 动词成分和补语成分原来都是中心词), 因此可以看作 是中心词合并造成的动词性复合词 。 5)能够出现于动补结构中补语位置上的成分很受限制 , (徐丹 2000)说明动补结构具有词汇的性 质 。 如果动补结构是短语 , 补语具有独立的句法地位 , 出现在补语位置的成分就不会有如此强的限制 。
[ 收稿日期] 2006 年 2 月 20 日 [ 定稿日期] 2006 年 12 月 1 日 感谢《 语言科学》 匿名审稿人提 出的宝贵修改意见 。 〔 1 〕 不过朱德熙(1982 : 126)也看到了这类能产的可以带宾 语的述补结 构具有一 些词的性 质 , 因此又说 这类动
*
补结构“ 是一种临时创 造新动词的手段” 。
〔 1 〕 国内不少学者都接受这种观点 。 赵元任(1979 : 等。 176 , 204)虽也承认有两种结构 , 但认为朱德熙所
举的两音节的例子都是动补式复合词 , 所谓的述补结构是粘着的短语补语结构(即一般所谓的介词结构 作补语)或谓词性补语结构(指带“ 得” 的补语)。 董秀芳(1998)从韵律的角度论证了带宾语的双音动补 结构具有词的性质 。 Li(1990)、顾阳(1996)、 李亚非(2000)等也都将具有使役意义的双音动补结构看作 词 。 梁银峰(2006 : 11)在对动补结构的研究作了简要综述之后指出 , 述补结构内部具有不同的层次 , 其 中有的成员是典型的词 , 有些离词比较近 , 有些离词比较远 , 有些是短语 。 从梁银峰对动补结构的分类 中可以看出 , 他也将能带宾语的双音动补结构看作复合词 , 那些被看作短语的动补结构都不能带宾语 。 在汉语的历时研究领域 , 虽然有一些学者将带 宾语的动补结构看作词 , (周迟明 1957 ; 太田辰夫 1958 : 192 ; 志村良治 1984 : 16)石毓智(2002)也指出 “ 动补结构形成的本质是谓语中心动词与结果成分 由两个独立的句法成分融合成一个单一的句法单位” , 但是已有的很多汉语史方面的研究基本还是把动 补结构在历史上的产生看作句法方面的变化 , 放在句法部分来考察 。(王力 1980 : 401 ; 梅祖麟 1991 ; 曹 广顺 2000 等)。
1 引言
汉语中的动补结构是词汇结构还是句法结构 , 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 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学者 对词的认识不同 。 在共时研究领域 , 朱德熙(1982 : 33 , 125)认为现代汉语中既有述补式复合词 , 又有短 语性质的述补结构 , 前者如“ 革新” 、 “ 改良 ” 、 “ 证明” 、 “ 扩大” 等 , 后者如“ 长大” 、 “ 变小 ” 、“ 听懂” 、 “ 学会”
〔 4 〕 注意 , 带宾语的动补结构必须是双 音节 , 但并不是凡是双音 节的动补 结构都能 带宾语 , 因此 双音节 只是动 补 结构带宾语的一个必要条件 , 而非充分条件 。
*
(3)行者在旁道 : “ 师父 , 我前日在包袱里 , 曾见那领袈裟 , 不是件宝贝 拿与他看看如何 ” 众僧 吴承恩《 西游记》 第十六回) 曹雪 (4)雨村犹未看完 , 忽听传点 , 人报 : “ 王老爷来拜 。 ” 雨村听说 , 忙具衣冠出去迎接 。(清
动补结构的形成并没有在动词和宾语之 间造出 一个句 法位置 , 只是 汉语的 致使表示 法由过 去的单 音节词 的 使动化变为基本是双音节的复合法 。 有不少证据支持把动补结构看作词 , 而把动补结构看作句法结构的一些 理由实际上都可以做另外的解释 。 关键词 动补结构 词汇化 词法 句法
中图分类号 H 1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 9484( 2007)01 - 0040 - 08
〔 3 〕 动补形式的复合词在整体上是及 就模糊了 , 及物性消失 , 从而不及物化 , 即不能再单独带宾语了 。
物的 , 已经成为复合词一部分的不及物性动词不再占据独立的句法位置 , 因此虽然在线性位置上出现在 宾语前 , 但并不直接与宾语发生句法关系 。 这种解释不必求助一个新的很难证实的句法位置 , 而且有大 量同类现象的支持 , 因为双音节的结构发生词汇化在汉语史上是非常常见的 。 需要注意的是 , 隔开式动补结构(即 V P1 +NP +VP2 结构 , 其中 NP 是 V P1 的宾语 , VP2 是描述 NP 的 , 如“ 打头破”)的形成途径与在带共同宾语的连动结构中形成的非隔开式动补结构不同 , 前者是 语句融合的结果 : 在相邻的两个句子中 , 第二个句子中的动词以前一个句子中的宾语为叙述对象 , 后来 两个句子融合为一个 。 其形成过程可以表示为 : V 1 +O , O (S) +V 2 (打头 , 头破) →V 1 +O , V 2 (打头 , 破)→V 1 + NP +V 2 (打头破) (梁银峰 2001)。 句子融合以后 , 原来第二个句子中的独立的动词性成分 就可以被理解为宾语的补语 。 隔开式动补结构在形成之初是句法变化 , 但后来实际上也经历了词汇化 , 即在宾语不出现或提前做话题的情况下 , 补语与动词紧邻从而词汇化为一个复合动词 。 这样 , 隔开式动 补结构最后就与连用式合流了 。 最终 , 隔开式动补结构在北方话中消失 , 只存在于一些南方方言中 。 由
〔 2 〕 像语法化一样 , 高的 使 用频 率也 是 词汇 化 发生 的重 要 条件 , 高 频 使用 导致 固 化和 常规 化( co nv entionalization)。 〔 3 〕 石毓智(2002)虽然也认为动补 结构的 形成 是动词 和结 果成 分发 生融 合的 结 果 , 但他 认为 动补 结构 是来 自 VO C 式结构 , 与先秦的多 动共宾结构没有源流关系 。
40
董秀芳 从词汇化的角度看粘合 式动补结构的性质
2 假设的提出 : 动补结构是词汇化的结果
董秀芳(1998) 认为 , 如果依照句法的标准 , 凡是带宾语的动补结构都可以算作句法词 。 动补结构占 据谓语动词的空格 , 补语本身并不占据一个独立的句法位置 。 如果认为补语占据一个独立的句法位置 , 为什么它的前面不能被副词修饰 比如 , 可以说“ 拧干衣服” , 但不能说“ 拧很干衣服” 。 这一问题是无法 回答的 。 本文试图从历时演变的角度进一步证明这一点 。 我们从词汇化〔 2 〕 的视角重新审视带宾语的 双音节动补结构的形成 , 目的是说明动补结构的形成应该看作汉语词汇或词法方面的变化而不应该看 作汉语句法方面的变化 , 这对于认清汉语历时变化的大势是有积极意义的 。 我们在这里提出 , 带宾语的动补结构是词汇化的产物 。 动补结构来源于上古的双动共宾结构(这是 一种并列结构或者说连动结构), 第一个动词是及物动词 , 第二个动词是不及物动词临时及物化的结果 , 如“ 战败” 、 “ 扑灭” 、 “ 击毁” 等 。 最初 , 两个动词的联系比较疏松 , 彼此之间分用与合用的自由度很大 , 经 常可以看到两个动词被其他成分隔开的情况 , 如“ 战以败之 ”( 《 韩非子 难一》 )(梁银峰 2006 : 333), 但 由于两个动词在语义上关系比较密切 , 在时间上存在先后关系 , 并隐含因果关系 , 再加上二者连用的机 会比较多 , 两个动词的组合逐渐发生了词汇化 , 第二个动词的使动性消失 , 在语义上成为第一个动词的 结果 , 动补结构就产生了 。 动补结构的产生是两个独立动词合并为一个使役复合词的词汇化过程造成 的结果 。 当通过这种词汇化过程产生的动补式复合词越来越多时 , 历时的词汇化过程就转变为一种共 时的词法模式 , 就能直接创造出动补式复合词了 。 梅祖麟(1991)、曹广顺(2000)等学者指出在动补结构的形成中包含一个连动结构中第二个动词不 及物化的过程 , 当不及物化了的动词出现在宾语前时 , 以前的句法规则没有办法解释 , 于是就说句法结 构中产生了一个新的位置来容纳这个不及物动词 。 这就是将动补结构的产生看作句法变化的内在逻 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但是 , 不及物化了的动词出现在宾语前可以得到另外的解释 : 相邻的两个动词由于经常连用而发生 了词汇化 , 当词汇化发生之后 , 复合词的中心在第一个动词 , 第二个动词由于成了词内成分 , 原有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