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灵山荔枝的发展趋势

广西灵山荔枝的发展趋势

广西灵山荔枝具有品质优良、口感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近年来市场需求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未来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品牌化发展: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灵山荔枝将逐渐走向品牌化发展,通过品牌宣传和品牌推广,提升产品价格和知名度;

2. 深加工开发:发展灵山荔枝深加工产品,如荔枝饮料、果脯、酒类等,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完善营销渠道:加强营销渠道的建设,通过建设线上和线下营销渠道,拓展市场份额;

4. 推进产品认证:通过认证和标准化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5. 拓展市场:目前灵山荔枝主要销往国内市场,未来可以通过拓展国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TGXAS-荔枝醋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团体标准《荔枝醋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项目来源 根据《广西标准化协会关于下达2023年第一批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标协〔2023〕2号)精神,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西标准化协会、钦州市农业农村局、广西灵山一枝食品有限公司、广西运亨酒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起草的团体标准《荔枝醋生产技术规程》(项目编号2023-0102)已获批立项。 二、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 荔枝(1itChiChinensisSOnn.)为无患子科、亚热带常绿乔木,起源于我国的无患子科荔枝属亚热带果树,广泛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福建、云南等亚热带地区。据统计报道,2023年全国荔枝种植面积约810.46万亩,荔枝产量255.35万t,其中广西荔枝种植面积占全国荔枝种植面积37.8%,面积约306万亩。 广西是我国荔枝主产区,据国家荔枝龙眼产经体系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广西荔枝产量80.68万吨,比上年增长了20.6%;目前广西荔枝品种有96个,早、中、晚熟品种兼备。广西荔枝种植分布区域广阔,除桂北及高寒山区9个县外,71个县、4个自治区直辖市和2个地区辖市共77个县市均有荔枝分布。其中年产万吨以上的有北流、灵山、钦北、桂平、浦北、博白、邕宁、兴业、平南。面积在6.7hm2以上的荔枝园约占全区荔枝生产面积的70%,形成了规模化集群区域生产。其中钦州荔枝种植面积达114万亩,产量达

40万吨。2023年,灵山县荔枝种植面积41.28万亩,2023年产量达到15.4万吨。灵山荔枝分别于2012年和2023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双认证。钦州市共创建荔枝标准果园82个,面积46100亩。全市共有大规模荔枝加工企业20多家,冷藏库237座,烘房384座,全年加工荔枝可达3.6万吨,年产值可达16.3亿元。北流市荔枝种植面积达38.27万亩,品种约50个,产量10万吨,总产值8亿元。桂平市荔枝种植面积19.26万亩,2023年总产量达5万吨,产值达4亿元以上。桂平荔枝分别于2010年、2012年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称号。 果醋是利用水果、蔬菜或者发酵后的果酒为原料,利用微生物或醋酸菌的代谢作用下发酵而成的一种具有促进消化、增强免疫、抑菌等功能的健康发酵食品,因微生物在发酵成醋的过程中对矿物质的需求和利用较少,所以水果中大部分矿物质会直接保留在果醋中。果醋相比于鲜榨果汁的加工程度更高,但是其主打的健康、天然的品牌效应也吸引了消费者,特别是果醋本身独特的口感使得它在其他软饮料当中具有差异化的优势。2023年我国果醋行业市场规模达到76.16亿元,2023年中国果醋市场规模约为81.62亿元,预计2023年中国果醋市场规模将达到86.74亿元。其中,2023年中国果醋饮料行业市场规模为49.95亿元,占果醋整体规模的65.6%,占比非常大;果醋(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约26.21亿元,占果醋整体规模的34.4%。而广西的水果产业除了鲜食外,水果精深加工率不到3%。 广西水果总产量一直居于我国其他水果产区前列。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广西水果产业发展,扶持广西特色优稀水果产业的发展,

广西特色旅游品牌化战略研究

广西特色旅游品牌化战略研究 [摘要]旅游目的地品牌战略管理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而旅游吸引物(资源和产品)的品牌化是目的地品牌管理的关键性因素。文章通过构建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色旅游吸引物评价模型,依据特色旅游品牌化程度分析相应的品牌塑造及定位策略,并探索性地提出对内感召和对外口碑相结合的太极式创意营销策略。 [关键词]特色旅游;塑造品牌;传播品牌 引言 品牌化的本质是让旅游者认识到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异,赋予产品和服务与众不同的能力,从而确定旅游资源(产品)在潜在顾客脑海里的合理位置和品牌形象。随着旅游供给与需求规模的日益壮大,旅游市场的竞争逐渐由价格竞争、服务质量竞争转化为品牌竞争,旅游目的地仅仅依靠“特色”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如何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结合营销手段,将现有特色旅游产品打造成满足旅游者心理需要、能够在众多旅游产品中被消费者认知,并形成购买偏好的旅游品牌是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广西旅游资源种类多、分布广、等级和品位高,山水景观、滨海风光、边境风貌、民族风情和红色旅游等资源特色突出。现有文献中,关于广西特色旅游品牌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设计”、“某一景区(点)旅游品牌的推广”以及“节庆活动品牌的塑造”等方面,如凌常荣、梁涛、傅中平等学者对广西旅游品牌打造的关键点、创建品牌应遵循的原则、打造广西世界级旅游品牌的可行分析等进行了研究,但专门针对特色旅游产品品牌化的研究较少。本文将广西特色旅游吸引物进行全面调查,并提出品牌塑造策略和品牌传播策略,以期为广西特色旅游品牌化提供指导。 一、广西特色旅游吸引物调查评价 具备优势特色的旅游吸引物是旅游品牌塑造的前提和基础,而特色旅游吸引物既包括已开发成熟的旅游产品,也包括尚未开发利用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资源普查》(2010-2012)为基础,并基于“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和“游客感知体验价值评价体系”建立广西特色旅游吸引物评价模型,最终确定广西特色旅游吸引物。 (一)地文景观类 主要包括隆安龙虎山、上林大明山、南宁青秀山、融水元宝山、鹿寨香桥地质公园、桂林骆驼山、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阳朔九马画山、阳朔月亮山、桂林叠彩山、伏波山、荔浦银子岩、荔浦丰鱼岩、桂林南溪山、资源八角寨、千家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桂林冠岩、桂林芦笛岩、藤县石表山、北海银滩、涠洲

灵山县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灵山县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作者:梁媛邝妃妃彭文霞 来源:《地理教育》2017年第07期 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钦州湾畔,素有“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等美誉,历史悠久。近年来,灵山县旅游资源发展态势良好,但其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反映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实地走访六峰山、大芦村等景点,通过采访、拍照、查资料等形式发现问题,并结合其发展特点,提出一些建议。 一、灵山县主要旅游资源概况及存在问题 1.资源概况 六峰山国家3A级景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六峰山风景区位于灵山县城之内,共包括六峰山及其一脉相承的花石山、凤凰山、翠壁峰以及六峰公园、环秀公园、环秀桥等。整座石山由龙头、凤尾、鹤立、龟背、保障、冲霄六个峰组成,诸峰峻急,仪态万千。以“六峰缀秀”之名入选为钦州八景之一。 大芦村“广西楹联第一村”,以“古宅、古树、古楹联”而享誉国内外。古宅内保存三百多幅明清时期创作、沿用至今的传世楹联,藏有文天祥手迹等大量文物珍品,见证历史的辉煌。保护面积45万m2。古宅群规模庞大,结构功能齐全,规划水平较高,生态环境优良,民俗文化积淀丰富,吸引了国内外大江南北、港澳台地区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的学者专家、游客前来采风考察。 一江两岸景区一江两岸是灵山人自由自在、人气旺盛的休闲娱乐之地。人们伴着鸣珂江水的拍岸声,漫步在两边石子路上,无不感到心情舒畅,幸福又美好。一江两岸还与六峰山、双鹤公园、环秀江、灵山体育馆、灵山足球场等一脉相承,共同构成灵山一系列独特的风景。 灵山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灵山荔枝”是灵山县的一张名片,1996年灵山县被中国特产之乡命名组委会命名为“中国荔枝之乡”,2012年“灵山荔枝”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资料显示,我国有38个荔枝品种,灵山县栽培的荔枝品种达35个之多,品质上乘,驰名中外。 灵东水库旅游区位于县城以东14km处,主要以五六十年代建成的灵东水库蓄水而成的灵东湖为中心,有“灵湖茜苑”、“天湖岛”等景点,与六峰山风景名胜旅游区一同列入广西滨海旅游区。

谈地域性农产品包装设计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产品;地域性;包装设计 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决策于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并于2018年1月,国务院公布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城乡融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我国乡村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中心,农业生产为大多数乡村的主要经济基础,居住者多以农耕为生。乡村的地理环境、生活意趣、民族习俗等构成了独有的乡村文化,每一乡村都有它特有的乡村之美。乡村振兴,不仅仅可以带动地方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脱贫致富,也是对于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与振兴。 1地域性农产品 中国是农业大国,乡村是中国的根。农业作为中国的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坚石,是经济腾飞的基础。“民以食为天”也间接地说明农业与社会的关系,农业是社会安定的基础。同时,农业是国家自立自强的基础,一个国家的自立能力相当一部分取决于该国家的农业发展,如果基础物质不能保持自给,依赖于进口产品,就会进入被动局面。因此,农业的发展不仅是与国民经济紧密相连,还与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独立自主方面紧密联系。中国的农业发展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且各地区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古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区都有着独树一帜的地域特色、人文环境和风俗文化,也造就了不同的饮食习惯: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在现代化发展飞速的时代,家乡的特产给异乡人带来归属感,给人心理慰藉,满足情感与精神的需要,其他地区的农产品带来的不仅是一次舌尖上的旅行,也是对于人们的新鲜感和好奇心的满足。网络平台的不断完善,给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电商的发展也给偏远地区的农产品潜在地创造了更多的市场。乡村的振兴,要促进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也要将地方文化进行传播。广西是我国传统农业大省之一,有着丰富的农业生态资源。截至2020年,广西地区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154个,与黑龙江省并列位居全国第六,山东省以344个位居第一,其中2020年新入选的有环江香糯米、南丹巴平米、凤山核桃、灵山荔枝等。从第一批到第三批广西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名单,累计63个农产品品牌,具有代表性的有广西六堡茶、南宁火龙果、桂林沙糖桔、柳州螺蛳粉、横县茉莉花、三江茶、上林大米等。广西区内有着12个少数民族,孕育了不同的文化风情,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优秀的民族文化给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在创新思维的基础上,设计介入地方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对于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进行积极宣传与推广,以提升地方经济潜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法之一。 2广西农产品包装设计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借助电商的力量,农产品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极具特色的地域性农产品让乡村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目的明确、动力十足。广西地区的农产品包装设计基于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和民族习俗,焕发着独特的魅力。不仅是形式上丰富多样,还映射出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突出了地域特色、人文色彩。广西的米粉文化可追溯到上千年前,在这片地区上也延伸出各种特色食品,例如南宁的老友粉、柳州的螺蛳粉、桂林的米粉等。在这其中,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销量最好的、当仁不让的是柳州的螺蛳粉,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已于2008年入选广西第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市场的推动下,螺蛳粉的包装也是层出不穷,基本上都满足了包装应有的功能,但大多数螺蛳粉的外包装仍然以食物摄影照片和手绘图为主,同质化严重,缺乏个性,与其他速食产品没有形成差异和对比,在包装上体现不出柳州螺蛳粉该有的吸引力。广西拥有较多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品牌,广西富川脐橙、富川冰淇梨、象州沙糖桔、百色芒果等都享誉中外,已经有了一定的品牌基础。但是在品牌强化和特色产品的推广上还有所欠缺,对于商品的定位、品牌定位、消费者定位等还不够明确和系统化。水果的包装上缺乏设计感,延续传统的纸箱结构,包装的印刷和做工比较粗糙和简陋。这种简单、原始的包装设计不利于产品的进一步推

灵山荔枝营销推广商业计划书

灵山荔枝营销推广商业计划书 电商总体发展状况: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有“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之称,具有“三高”、“三新”的特点。“三高”即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价值;“三新”是指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是对电子商务核心价值链的概括。电子商务产业具有市场全球化、交易连续化、成本低廉化、资源集约化等优势。 纵观全球电子商务市场,各地区发展并不平衡,呈现出美国、欧盟、亚洲“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是世界最早发展电子商务的国家,同时也是电子商务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一直引领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全球电子商务的成熟发达地区。欧盟电子商务的发展起步较美国晚,但发展速度快,成为全球电子商务较为领先的地区。亚洲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秀,市场潜力较大,但是近年的发展速度和所占份额并不理想,是全球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地区。全球B2B电子商务交易一直占据主导地位,2002年至今,呈现持续高速增长态势,2 007年全球B2B交易额达到8.3万亿美元,预计在未来几年将保持40%以上的增长率,到2 010年B2B交易额将达到26万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30多倍。总体来看,全球电子商务发展呈高速增长态势。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动力持续增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典型的块状经济特征,东南沿海属于较为发达地区,北部和中部属于快速发展地区,西部则相对落后。 电子商务市场分析: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前期延续了2007年电子

商务持续高速增值的势头,后期则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发展瓶颈影响,交易额增长放缓。但总体来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仍在稳步前行。2008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到24000亿元,同比增值达到41.2%,其中B2B市场仍是总交易额的构成主体,C2C基本维持现状,B2C将提速发展;2008年6月中国网上购物人数达到6329万人,网上支付人数达到5697万人,增长率分别为25%和22.5%。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前景依旧乐观。从电子商务的三种业务模式来看,B2B 依然是电子商务市场的主旋律,B2B交易额占中国电子商务总体交易额的89.5%,达到21480亿元;而B2C交易额占整体交易额的7.4%,达到1776亿元;C2C交易额占3.1%,达到744亿元。整体业务格局的最大变化在于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电子商务市场分析三种业务模式所处的细分市场,B2B市场中阿里巴巴仍占据市场霸主地位,和网盛旗下的中国化工网、生意宝增长迅速,垂直B2B平台体现了巨大发展动力。农业电商发展状况:农副食品生鲜类电商随着电商总体发展的趋势而发展,2012年被誉为生鲜类电商发展的元年,并以每年交易额以超过50%的速度增长。从农场到餐桌,直接拉近了消费者与农户之间的距离,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品的不断提高,普通的农副产品很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更加希望能够得到更优质、更健康、更有特色的产品。随着运输、物流方面日益完善,困住生鲜产品在网络销售的难题得以解决,电商相比传统销售渠道解决了中间繁琐的销售运输环节,消费者直接与农户对话,大大提升了配送效率,提高了产品品质,面向全

探讨钦州坭兴陶的设计特色及发展

探讨钦州坭兴陶的设计特色及发展 摘要:从钦州坭兴陶原料资源自身品质特征能得出特有的成型技术工艺,展 示出坭兴陶独有的设计特色。为了能全面加速钦州坭兴陶快速发展,要注重对其 设计特色进行研究,做好造型、装饰、工艺方法发展探究,建立更多极具市场竞 争力的坭兴陶产品。 关键词:钦州坭兴陶;设计特色;发展 钦州坭兴陶学名为紫泥陶,通过技术工匠陶洗、选练、拉坯成型、雕刻、烧制、打磨生成。钦州坭兴陶生产过程中要注重整合特殊原料应用,对工艺流程合 理划分,做好造型控制。在设计中突出民族特有文化以及地域特征,能集中展示 钦州坭兴陶艺术魅力。 1. 钦州坭兴陶的设计特色分析 1. 基于传统文化的设计元素 通过不同历史时期文化洗礼以及设计发展,在钦州坭兴陶设计中开始出现较 多群众喜闻乐见、造型样式鲜明的设计元素。比如常见的观音瓶、梅瓶、玉壶春瓶、天球瓶、执壶、将军罐、茶盏等。坭兴陶在造型风格中能有效传承民族器型 设计元素,集中集成了明清时期优秀的造型风格以及艺术特征。现阶段较多坭兴 陶产品设计中主要是基于较多传统器具造型为基本设计元素,有部分设计也是对 传统的模仿。在图案装饰设计层面上,坭兴陶基本设计元素主要是突出传统文字、图案相关题材,比如常见的人物故事、山水花鸟、书法、古典诗词等[1]。 1. 以本土民族文化为设计元素

坭兴陶古色天香,品质精巧自然、光润柔和、古朴典雅,受到国内外消费者 追捧。在造型设计中,当前坭兴陶设计主要是基于民族传统器型影响,比如长鼓、铜鼓、绣球等元素影响,对多种元素集中整合以及建构设计,能有效设计出本民 族特有的艺术作品。在装饰层面上,基于本土民族艺术规范化设计。比如钦江渔歌、桂林山水、灵山荔枝、三姐对歌、花山岩画等自然人文元素[2]。 1. 钦州坭兴陶的设计发展 1. 注重在造型方面进行创新设计 坭兴陶在造型设计中主要还是以较多传统器型为主题,在保留原有的造型元 素中进行全面创新。在当前以及后续设计制造中,要注重融入区域特色文化以及 独有的人文景观展开设计以及创新。比如极具特色的地方艺术,例如铜鼓、象山、荔枝、水牛、海豚等设计元素,比如典型代表作《高鼓花樽》。此作品在造型设 计中主要是融入了当地铜鼓、瑶族长鼓造型,在物件器型设计中主要是融入了铜鼓、壁画、壮锦艺术美感,在凝练、多变、流畅的线条中全面突出舞蹈、竞技运 动中产生的灵动场景,能集中展示广西地区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由此得出,在 各类坭兴陶工艺产品设计与制作中,要注重从多类陶瓷艺术以及当代艺术中整合 更多元素融入到坭兴陶设计中,突出坭兴陶艺术表现力。 1. 在装饰内容层面上积极创新 钦州坭兴陶在装饰题材中,更多的还是追求摹古,在今后发展要注重积极转 变思想实施创新。更多地距离当地风土文化融入到器物中,其中具有鲜明的特色 的《贵妃乳韵》就是较好例子。主要是融入了诗人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 人知是荔枝来。”将贵妃纤纤玉指作为壶把,樱桃小嘴作为壶嘴等,能集中刻画 出古代女性的美感。茶杯选取荔枝形状,玲珑小巧。在壶侧面刻画出连枝带叶的 荔枝组,能突出不离不弃的意境。在壶内通过篆书进行雕刻,融入诗句,促使整 套茶具能集中展示区域文化特色以及当地的文化。其次,在装饰设计中能将广西

谈地域性农产品包装设计策略

谈地域性农产品包装设计策略 摘要: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全面推动农业开展与升级,农业高质量开展使农产品的包装设计具有更多的可能性,包装既是载体又是媒介,不仅要满足功能上的需要,还要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开展而变化,以满足受众人群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同时要具有时代特色,引领消费者形成更好的生活状态和消费取向。良性的包装设计能够更高效地帮忙产品讲好故事,刺激消费者的购置欲望。在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日益严重的今天,农产品包装设计要考虑更多的因素,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通过对地域性农产品的包装设计的现状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农产品包装设计谋略,探讨其未来的开展与趋势。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产品;地域性;包装设计 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决策于2008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并于2008年1月,国务院颁布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开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城乡融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我国乡村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中心,农业生产为大多数乡村的主要经济根底,居住者多以农耕为生。乡村的地理环境、生活意趣、民族习俗等构成了独有的乡村文化,每一乡村都有它特有的乡村之美。乡村振兴,不仅仅可以带动地方的经济开展和农民的脱贫致富,也是对于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与振兴。 1地域性农产品 中国是农业大国,乡村是中国的根。农业作为中国的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坚石,是经济腾飞的根底。“民以食为天〞也间接地表明农业与社会的关系,农业是社会安定的根底。同时,农业是国家自立自强的根底,一个国家的自立能力相当一局部取决于该国家的农业开展,如果根底物质不能保持自给,依赖于进口产品,就会进入被动局面。因此,农业的开展不仅是与国民经济紧密相连,还与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独立自主方面紧密联系。中国的农业开展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且各地区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别。古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区都有着独树一帜的地域特色、人文环境和风俗文化,也造就了不同的饮食习惯: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在现代化开展飞速的时代,家乡的特产给异乡人带来归属感,给人心理慰藉,满足情感与精神的需要,其他地区的农产品带来的不仅是一次舌尖上的旅行,也是对于人们的新鲜感和好奇心的满足。网络平台的不断完善,给农产品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电商的开展也给偏远地区的农产品潜在地发明了更多的市场。乡村的振兴,要促进地方经济的不断开展,也要将地方文化进行传播。广西是我国传统农业大省之一,有着丰盛的农业生态资源。截至2020年,广西地区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154个,与黑龙江省并列位居全国第六,山东省以344个位居第一,其中2020年新入选的有环江香糯米、南

广西南宁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广西南宁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 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 如图所示植物的生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B.C. D. 2. 南瓜的根系发达,很多果农将西瓜的芽接到南瓜茎上,收获的西瓜大又甜。果农运用的方法是() A.杂交B.植物组织培养 C.扦插D.嫁接 3.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写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反映了鸟的() A.繁殖行为B.觅食行为C.防御行为D.攻击行为 4. 在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两栖动物的新种--猫儿山小鲵,并在野外观察到大量的成体产卵及产下的卵袋。对这种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B.体内受精、水中发育 C.生殖和发育过程都在水中进行 D.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 5. 下列与“天下乌鸦一般黑”所表示的现象相同的是()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C.大花生的后代中有小花生D.双眼皮的妈妈生了个单眼皮的儿子

6. 下列各组形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与黑毛 B.人体的身高与体重 C.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D.豌豆的高茎与蚕豆的矮茎 7. 下列关于生物性状的表述,错误的是() A.每个生物体都会有许多种不同的性状 B.生物的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 C.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它们之间相似的性状就越多 D.人们总是通过性状区分出不同的生物 8. 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条DNA分子上会有很多个基因 B.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DNA C.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蛋白质分子 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9. 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12对)染色体。有关水稻受精卵细胞中染色体来源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分别来自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6对 B.分别来自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任意的12条 C.全部来自精子或全部来自卵细胞 D.每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精子,一条来自卵细胞 10. 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44+XY,则女性产生的卵细胞的染体组成可表示为() A.44+XX B.22+XY C.22+Y D.22+X 11. 小红目前是独生子女,若她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概率为()A.50% B.75% C.25% D.12.5%

浅析坭兴陶陶艺设计

浅析坭兴陶陶艺设计 摘要】号称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钦州坭兴陶具有鲜 明的地域特性,以其独特的原料、工艺流程、造型特征、产品种类、独具特色的雕刻装饰手法厦所具有的广西北部湾沿海乡土民俗特色等在世界陶瓷艺苑中独树一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对幸福指数的高度重视,触发了对生活质素和文化审美的更高要求,因此,促进坭兴陶的陶艺创新设计成为钦州坭兴陶产品开发的一个发展趋势。本文就 坭兴陶的陶艺设计展开探讨。 关键词】坭兴陶陶艺设计艺术创新 、钦州坭兴陶的历史 坭兴陶古称越陶历史悠久,驰名中外,与江苏宜兴紫砂 陶、云南建水陶、四川容昌陶名列中国四大名陶。钦州坭陶和广西“壮族织锦”一起列入被保护的民族特色工艺品。 钦州坭兴陶当属广西两件宝之一。 钦州坭兴陶,学名紫泥陶,盛于清朝咸丰年间,胡老六 创制吸烟小泥器,精良胜过江苏之宜兴陶。此后潘允兴、尤醉芳、郑金声相继而出,把坭兴艺术不断推向精致。当时生产的产品有各种吸烟小泥器、茶壶、小花瓶和文具,生产作坊多达40 余家,其中较负盛名的有“黎家园” 、“仁我斋”、 符广音”、“麦兴记”、“潘允馨”等家。至清同治年间,从事坭兴工艺的人家,大都聚居于县城南鱼寮横街设店经营,形成一条坭兴巷(又称“烟斗巷” )。清光绪年间,钦州的坭兴已驰名于各省,外省官员商人来钦,无不购置坭兴以作纪念,回去后广为传扬,自此坭兴名声日隆。至1915 年在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荣获金牌奖,钦州坭兴开始驰名世界。

、坭兴陶的艺术特点一)特有的“窑变”艺术。钦州特有的陶 土,无需添 加任何陶瓷颜料,将器坯由缸窑装入大缸内,缸盖不密封, 使器物自然的接受火力,当炉温上升到1200 C的临界点时, 极少部份胎体发生窑变并自然形成各种斑斓绚丽的色彩和纹理,即为窑变。窑变艺术陶,经过工艺设计造型,画面雕刻装饰结合,尽显色彩变化之奥妙,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二)以胎体的直接雕刻表现作品的装饰效果。坭兴陶 往往饰以运刀如运笔的雕刻,分浮雕和线刻。浮雕比较写实并富于立体感,纹饰题材多为历史人物典故;线刻则以绘画手法,描刻出山水、人物及诗文。它全凭作者手工直接在泥坯 雕、刻、剔出图案,并可填入白、赭等色泥抹平,基于坭料的细腻,艺术家们得心应手地表现出精炼的画面效果。 三)采用色彩对比,突出绘画纹饰。紫砂器因陶土含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