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荔枝调研报告

灵山荔枝调研报告

灵山荔枝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灵山荔枝的种植情况、产量、市场需求和行业竞争等方面的情况,为灵山荔枝的生产、销售和推广提供支持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

1. 实地走访:我们一行共计走访了灵山县的10家荔枝种植基

地和3家荔枝销售市场,与农户、农业专家和销售商进行交流和调研。

2. 数据收集:通过查阅相关报告、统计数据和市场研究资料,收集了大量有关灵山荔枝的数据和信息。

三、调研结果

1. 种植情况:

在灵山县,荔枝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约为1000亩。主要种植区域集中在县内的低海拔地区,并且大部

分种植基地采用有机种植方法。种植年限一般为8-12年左右,农户通过不同方式实现连年丰收。

2. 产量情况:

灵山荔枝的产量每年都在逐渐增加。根据统计数据,近三年的产量分别为800吨、900吨和1000吨。荔枝的采摘期主要集

中在6-8月份,农民在这个时期会组织采摘队伍进行采摘、分

类和包装。

3. 市场需求:

灵山县荔枝销售市场主要以批发和零售为主。荔枝的主要销售渠道包括本地超市、果蔬市场、农村集市和互联网电商平台。消费者对于荔枝的口感、品质和价格敏感度较高,同时对于荔枝的新品种和高品质产品有一定的需求。

4. 行业竞争:

虽然灵山县的荔枝产量不断增加,但是市场竞争也在逐渐加剧。附近县市也有大量的荔枝产地,部分农户通过中间商出售,价格竞争激烈。同时,一些荔枝加工品的流入也对原生产地的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四、调研建议

1. 品种改进:灵山县应加大品种改进的力度,培育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高品质荔枝品种,以满足消费者对于口感和品质的要求。

2. 营销推广:农户可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等方式,积极推广自

家荔枝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占有率,打开更广阔的销售渠道。

3. 加强合作:灵山县应加强与相关县市的合作,形成荔枝种植集群,并通过合作共同开展品牌推广、资源整合和市场开拓,提高整体竞争力。

5. 建立质量标准:灵山县可与有关部门合作,制定荔枝的质量标准和检验监测机制,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消费者的信心和购买意愿。

六、结论

灵山荔枝产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和种植条件,产量逐年增长。然而,市场竞争也逐渐加剧。通过品种改进、营销推广、加强合作和建立质量标准等措施,灵山县的荔枝产业将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

打造灵山文化名片

关注民族文化保护,打造灵山文化名片 蒙建华 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市东北部。县城距南宁市150公里,距钦州市101公里,距北海市150公里。全县下辖18个镇,总面积3558.6平方公里,总人口147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91%。2008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3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52元,全县生产总值1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5%;财政收入达到5.45亿元,增长20.82%,再次入选“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并荣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 灵山县历史悠久,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置南宾县,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易名灵山县,因县治有西灵山(今称六峰山)而得名。原属广东省,1965年划入广西至今。灵山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筑村繁衍生息,世代传承并演绎着灿烂的文化,她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遗产,源远流长 灵山县文化历史悠久,1960年,广东师院、广东省文物治理委员会考古队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贾兰坡、顾玉珉、顾阎等对灵山县马鞍山古人类遗址进行挖掘,通过鉴定,“灵山人”化石已有20000年历史,广东省人民委员会于1962年7月7日公布灵山县马鞍山为第一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命名为“灵山人化石产地”。灵山县人民政府于1987年11月公布该遗址为灵山县文物保护单位。 灵山现住居民有汉族占98%,少数民族有17个(壮族,瑶族,苗族,布依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满

族,白族,藏族,黎族,土家族,高山族)。有部分的少数民族是外地调入灵山工作或随嫁迁来的人口。 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灵山住民逐渐形成了打上地方印记并带有与其他民族相交集元素的语言、民俗,积淀了如灵山采茶、跳岭头、丰塘炮期、烟墩大鼓等传统习俗,留下了以大芦村、苏村、龙武山庄等为代表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落,以及相伴随的民俗文化。 灵山民俗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彩,具有独特浓郁的地方特色,归纳起来,大概有如下11个种类:包括(一)民间戏曲类:有采茶戏、春牛戏、岭头戏、山歌剧。(二)民间曲艺类:有春牛调、采茶调、岭头调等。(三)民间舞蹈类:有采茶舞系列(开台茶舞、钱鞭舞、仙花舞);岭头舞系列(含跳灯舞、跳三帅、跳四帅、跳五雷);舞龙、十八学士舞、五福临门、鹬蚌舞等。(四)民间音乐类:有八音、山歌、还汉调、道公调、鬼师调等。(五)民间大鼓类:如烟墩大鼓等(六)炮期类:如丰塘炮期。(七)民间手工技艺类:有邓阳陶艺、烟墩竹编、灵山花石等。(八)民间文学类:有大芦村十三太、苏三娘传说、千岁坟传说、环秀女传说以及古楹联等,其中大芦村被自治区授予“广西楹联第一村”称号。(九)民间信仰类:有观音诞、北帝庙会等。(十)民间消费习俗类:有灵山大粽、武利牛巴、灵山贡棱豆等。(十一)地方土特产:灵山荔枝以及近年开发的灵山水奶牛等。灵山已荣获“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 上述民俗文化种类是灵山各族民世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对民众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至今一部分能传承下来,得到了保护和发展。当然限于地方财力,也有部分频临失传。 人大关注,古村生辉 灵山县人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八条关于保护民族的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它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的规

广西灵山荔枝之乡调研报告

广西灵山荔枝之乡调研报告 广西灵山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南部,地处北纬23°东经109°的热带地区。灵山县境内的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种植荔枝。因此,该县被誉为“荔枝之乡”。 在对灵山县进行调研后,我们发现该县的荔枝产业非常发达,已经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灵山县的荔枝种植面积达到了5000多公顷,荔枝产量稳居广西的前列。据统计,灵山 县的荔枝年产量超过3万吨。 灵山县的荔枝市场潜力巨大,其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在国内市场中,灵山荔枝以其鲜美多汁、口感独特而闻名。这使得灵山县的荔枝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市场需求量大且稳定。同时,灵山县的荔枝也因为其口感鲜美,外表艳丽,并且能够保持长时间的新鲜度,因而在国际市场中也有着较大的竞争力。 在荔枝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灵山县从品种选择、种植技术、采摘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进。他们通过引进优质、高产的荔枝品种,并利用科学种植管理技术,提高了荔枝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该县还加强了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了他们的种植能力和管理水平。 此外,灵山县还注重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他们创建了“灵山 荔枝”品牌,并通过各类展会、推介会等活动进行品牌推广, 提高了灵山荔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他们还积极开展电子商务,依托互联网销售灵山荔枝,进一步拓展了销售渠道。

然而,在灵山县的荔枝产业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荔枝市场竞争激烈,由于灵山荔枝品牌知名度不高,与一些有知名品牌的荔枝产地相比,竞争力较弱。其次,荔枝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农民仍然采用传统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方式,影响了产量和质量的提升。此外,荔枝的采摘、包装和运输等环节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一部分荔枝无法达到市场要求。 综上所述,灵山县作为广西荔枝之乡,荔枝产业发展得较为成熟。然而,为了进一步提升灵山荔枝的市场竞争力,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高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改善采摘、包装和运输等环节。只有通过这些努力,灵山县的荔枝产业才能够取得长远的发展,并在农业经济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灵山荔枝调研报告

灵山荔枝调研报告 灵山荔枝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灵山荔枝的种植情况、产量、市场需求和行业竞争等方面的情况,为灵山荔枝的生产、销售和推广提供支持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 1. 实地走访:我们一行共计走访了灵山县的10家荔枝种植基 地和3家荔枝销售市场,与农户、农业专家和销售商进行交流和调研。 2. 数据收集:通过查阅相关报告、统计数据和市场研究资料,收集了大量有关灵山荔枝的数据和信息。 三、调研结果 1. 种植情况: 在灵山县,荔枝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约为1000亩。主要种植区域集中在县内的低海拔地区,并且大部 分种植基地采用有机种植方法。种植年限一般为8-12年左右,农户通过不同方式实现连年丰收。

2. 产量情况: 灵山荔枝的产量每年都在逐渐增加。根据统计数据,近三年的产量分别为800吨、900吨和1000吨。荔枝的采摘期主要集 中在6-8月份,农民在这个时期会组织采摘队伍进行采摘、分 类和包装。 3. 市场需求: 灵山县荔枝销售市场主要以批发和零售为主。荔枝的主要销售渠道包括本地超市、果蔬市场、农村集市和互联网电商平台。消费者对于荔枝的口感、品质和价格敏感度较高,同时对于荔枝的新品种和高品质产品有一定的需求。 4. 行业竞争: 虽然灵山县的荔枝产量不断增加,但是市场竞争也在逐渐加剧。附近县市也有大量的荔枝产地,部分农户通过中间商出售,价格竞争激烈。同时,一些荔枝加工品的流入也对原生产地的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四、调研建议 1. 品种改进:灵山县应加大品种改进的力度,培育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高品质荔枝品种,以满足消费者对于口感和品质的要求。 2. 营销推广:农户可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等方式,积极推广自

灵山县的民俗文化调研报告

灵山县的民俗文化调研报告 灵山县是广西钦州市辖县,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市东北部。是著名的中国荔枝之乡、中国水牛奶之乡、中国养蛇之乡、中国名茶之乡、此外灵山县也是久负盛名的水果之乡,水产之乡和鱼米之乡。 鸣珂江穿过其中 六峰山绿树成荫 繁华夜色幸福家园 油油绿茶,品味自然 荔枝之乡 灵山的“水果之乡”的称号可是名不虚传的,大灵山还盛产香蕉、龙眼、芒果、百香果等,灵山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荔枝节”,荔枝节系列活动精彩纷呈‘灵山荔枝展销一条街的开街仪式更是引来八方游客。 灵山跳岭头 跳岭头流行于桂南灵山县农村,是郊野祭祀中所跳的一种面具舞蹈。岭头节到来之时,主办村便请来一班“鬼师”(巫师)来跳岭头,意在酬神祈福。 在过去,“ 跳岭头”活动刚好给长期受到封建伦理制度禁锢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次跟异性认识交往的难得机会,在他们眼里,“岭头节”不但是民间艺术节,也是情人节。“跳岭头”表演通宵达旦,老少乐而忘倦,宾主尽兴,皆大欢喜。 灵山傩面具 傩舞面具分为“师”和“相”两类。 师,竹编纸糊或皮封的平面面具。 相,木雕的立体面具。 面具均精工釉彩,神祇、人物按类别、性别、性格和身份地位,形象夸张,脸有红蓝黑白,状态美丑忠狡,表情喜怒衰乐,特征明显,有相当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烟墩大鼓 烟墩大鼓最早出现在隋末唐初,曾受到从中原地区传入岭南壮族的陶鼓和古代灵山型铜鼓遗风的影响。它最早用于民间驱鬼避邪。到了宋代,烟墩大鼓又被用于战事。到了明清时期,烟墩大鼓还被民间用于祭祖祭神。 烟墩大鼓主要由樟木或楠木、牛皮、丹竹等原材料手工制作而成,鼓体结构

分为鼓面、鼓身、鼓脚和鼓架四个部分,鼓体形状上宽下窄,呈蕉蕾状,鼓面直径多为1.3米,鼓高多为1.8米,整个鼓体没有一颗铁钉,制作技艺颇为独特。 烟墩大鼓是灵山民间“击鼓迎春”或重大节庆的传统乐器。自古至今,每到过年,灵山人就欢聚一堂,“击鼓迎春”,举办“赛鼓”、“拼鼓”等系列民俗娱乐活动,祈求新年五谷丰登,人人平安。至今,“击鼓迎春”这一习俗还在传续着。 丰塘炮期 丰塘炮期是丰塘镇一个民间艺术节日,丰塘主要炮期是正月十三和正月十九,其他村庄在正月期间也有不同日期的炮期,每逢炮期先是举行抢花的仪式,然后组织文艺大游行,龙、狮、鹿、鹤、春牛、戏曲、歌舞队、八音队应有尽有,游行队伍中穿插有用人抬的大花炮若干个,游行结束燃放一轮大花炮。再分成若干个舞台由各文艺队各自表演,场面十分热闹。 灵山竹编 灵山传统竹编工艺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平南镇、烟墩镇尤为突出。灵山竹编工艺主要有选竹、砍竹、去青、破蔑(破竹丝)、过剑门六个阶段十几道工艺。 一件成品在编织过程中不需要胶水或使用钉子就可以做到连接紧密,整体严谨美观。编织完成后,成品需要做高温防酶、防虫处理,处理后的竹编制品可以使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灵山大粽制作技艺 灵山大粽是采用灵山产的优质糯米为主料,加上绿豆、板栗、虾米、猪肉或猪脚、腊味等作配料,再用冬叶包裹、高温熬煮而成的颇具地方特色的食品。 包大粽过大年,是灵山人过大年的一种传统习俗。全家人在一起吃一条大粽子,象征团结吉祥之意,表达对来年的平安、丰收的渴望。 大芦村楹联 大芦村保存有300多副传世楹联,具有修身、持家、创业、劝学、报国等积极向上的内容。因此,大芦村便被广西文艺家协会和广西楹联学会授予“广西楹联第一村”的称号。 邓阳陶艺 邓阳粗陶(俗称邓阳陶瓷),因在灵山县伯劳镇邓阳村委生产而得名,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属沙陶一类,以轻巧耐用,透气性较好,以广泛

灵山县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灵山县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作者:梁媛邝妃妃彭文霞 来源:《地理教育》2017年第07期 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钦州湾畔,素有“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等美誉,历史悠久。近年来,灵山县旅游资源发展态势良好,但其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反映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实地走访六峰山、大芦村等景点,通过采访、拍照、查资料等形式发现问题,并结合其发展特点,提出一些建议。 一、灵山县主要旅游资源概况及存在问题 1.资源概况 六峰山国家3A级景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六峰山风景区位于灵山县城之内,共包括六峰山及其一脉相承的花石山、凤凰山、翠壁峰以及六峰公园、环秀公园、环秀桥等。整座石山由龙头、凤尾、鹤立、龟背、保障、冲霄六个峰组成,诸峰峻急,仪态万千。以“六峰缀秀”之名入选为钦州八景之一。 大芦村“广西楹联第一村”,以“古宅、古树、古楹联”而享誉国内外。古宅内保存三百多幅明清时期创作、沿用至今的传世楹联,藏有文天祥手迹等大量文物珍品,见证历史的辉煌。保护面积45万m2。古宅群规模庞大,结构功能齐全,规划水平较高,生态环境优良,民俗文化积淀丰富,吸引了国内外大江南北、港澳台地区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的学者专家、游客前来采风考察。 一江两岸景区一江两岸是灵山人自由自在、人气旺盛的休闲娱乐之地。人们伴着鸣珂江水的拍岸声,漫步在两边石子路上,无不感到心情舒畅,幸福又美好。一江两岸还与六峰山、双鹤公园、环秀江、灵山体育馆、灵山足球场等一脉相承,共同构成灵山一系列独特的风景。 灵山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灵山荔枝”是灵山县的一张名片,1996年灵山县被中国特产之乡命名组委会命名为“中国荔枝之乡”,2012年“灵山荔枝”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资料显示,我国有38个荔枝品种,灵山县栽培的荔枝品种达35个之多,品质上乘,驰名中外。 灵东水库旅游区位于县城以东14km处,主要以五六十年代建成的灵东水库蓄水而成的灵东湖为中心,有“灵湖茜苑”、“天湖岛”等景点,与六峰山风景名胜旅游区一同列入广西滨海旅游区。

综合实践教学设计《走进东莞大岭山荔枝》

综合实践教学设计《走进东莞大岭山荔枝》走进东莞大岭山荔枝 --综合实践活动策划课程 一、活动目标: 1.收集并引导学生通过图片交流信息。 2、通过对本土荔枝的理解,加深对家乡荔枝历史、文化的认识,增长见闻。 3、通过学生的交流、调查活动实践及老师的引导,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4.学生可以通过收集意见来提高计划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活动: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资料搜集,讨论交流的能力。活动难点: 通过学生的交流活动和教师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讨论和交流能力。教具:课件 1、教师准备东莞大岭山荔枝丰收采摘、品尝的视频及各种荔枝的图片。 2.学生准备从市场调研、网络、报纸和其他媒体收集有关荔枝的信息。2、学习情况和课程资源分析: 本班学生有差不多一半是本地生源,非本地的学生也大多从小出生在东莞,生活在东莞,甚至大部分都是大岭山镇长大,所以对本地荔枝也有所了解。因为现在是高科技的信息时代,学生虽然只是三年级,但在家长们的积极配合下,调查、开展活动还是具备了基本的能力,在互联网搜集资料方面也比较娴熟。本课内容是对东莞大岭山的荔枝展开调查实践的活动,和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活动的开展难度不是很大,学生也会比较感兴趣。 课程资源分析: 东莞大岭山镇民风纯朴,荔枝又是大岭山的特产,再加上特殊的水源及土质让当地的各种荔枝更胜一筹。同属一个品种的荔枝,大岭山的荔枝味道清甜远近闻名,常作为地方特产馈赠亲友。由于荔枝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所以深受大众喜欢。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个东莞大岭山非物质文化特产,结合本土资源的优势,于是,我计划开展一次题为《走进东莞大岭山荔枝》的综合 实践活动计划课程使学生对东莞大灵山荔枝的各个方面有更全面的了解。 三、活动内容(任务)分析: 社会调查是对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情况、一件事或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真实地表达从实际调查研究中获得的情况,为科研和教学部门提供研究资料的社会信息。因此,学习做社会调查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学生对社会调查的实践活动特别满意。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