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灵山文化名片

打造灵山文化名片
打造灵山文化名片

关注民族文化保护,打造灵山文化名片

蒙建华

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市东北部。县城距南宁市150公里,距钦州市101公里,距北海市150公里。全县下辖18个镇,总面积3558.6平方公里,总人口147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91%。2008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3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52元,全县生产总值1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5%;财政收入达到5.45亿元,增长20.82%,再次入选“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并荣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

灵山县历史悠久,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置南宾县,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易名灵山县,因县治有西灵山(今称六峰山)而得名。原属广东省,1965年划入广西至今。灵山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筑村繁衍生息,世代传承并演绎着灿烂的文化,她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遗产,源远流长

灵山县文化历史悠久,1960年,广东师院、广东省文物治理委员会考古队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贾兰坡、顾玉珉、顾阎等对灵山县马鞍山古人类遗址进行挖掘,通过鉴定,“灵山人”化石已有20000年历史,广东省人民委员会于1962年7月7日公布灵山县马鞍山为第一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命名为“灵山人化石产地”。灵山县人民政府于1987年11月公布该遗址为灵山县文物保护单位。

灵山现住居民有汉族占98%,少数民族有17个(壮族,瑶族,苗族,布依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

满族,白族,藏族,黎族,土家族,高山族)。有部分的少数民族是外地调入灵山工作或随嫁迁来的人口。

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灵山住民逐渐形成了打上地方印记并带有与其他民族相交集元素的语言、民俗,积淀了如灵山采茶、跳岭头、丰塘炮期、烟墩大鼓等传统习俗,留下了以大芦村、苏村、龙武山庄等为代表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落,以及相伴随的民俗文化。

灵山民俗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彩,具有独特浓郁的地方特色,归纳起来,大概有如下11个种类:包括(一)民间戏曲类:有采茶戏、春牛戏、岭头戏、山歌剧。(二)民间曲艺类:有春牛调、采茶调、岭头调等。(三)民间舞蹈类:有采茶舞系列(开台茶舞、钱鞭舞、仙花舞);岭头舞系列(含跳灯舞、跳三帅、跳四帅、跳五雷);舞龙、十八学士舞、五福临门、鹬蚌舞等。(四)民间音乐类:有八音、山歌、还汉调、道公调、鬼师调等。(五)民间大鼓类:如烟墩大鼓等(六)炮期类:如丰塘炮期。(七)民间手工技艺类:有邓阳陶艺、烟墩竹编、灵山花石等。(八)民间文学类:有大芦村十三太、苏三娘传说、千岁坟传说、环秀女传说以及古楹联等,其中大芦村被自治区授予“广西楹联第一村”称号。(九)民间信仰类:有观音诞、北帝庙会等。(十)民间消费习俗类:有灵山大粽、武利牛巴、灵山贡棱豆等。(十一)地方土特产:灵山荔枝以及近年开发的灵山水奶牛等。灵山已荣获“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

上述民俗文化种类是灵山各族民世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对民众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至今一部分能传承下来,得到了保护和发展。当然限于地方财力,也有部分频临失传。

人大关注,古村生辉

灵山县人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八条关于保护民族的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它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的规定,

十分关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工作。常委会委员们听取和审议《灵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广西灵山县县城总体规划(2003——2010年),认真发表意见,特别是针对我县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县域旅游规划方面讨论热烈,补充了相关资料,形成了比较完善内容。

此后在每年审议县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把挖掘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发展地方旅游业,拉动地方经济,作为衡量县政府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广西灵山县县城总体规划(2003——2010年)文字表述:县域著名旅游风景区有广西壮族自治区风景名胜区——六峰公园,景区内六峰山为我国南方奇山之一,县境内东郊马鞍山“灵山人”遗址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域西侧三海岩,形状奇特,1988年被区旅游局确定为广西沿海著名旅游风景点,县内穿镜岩,龙武岩、钦州古城遗址,钟秀山、灵东水库、仙女潭、文笔峰、是县内有名风景名胜、近年新开辟佛子大芦村古宅建筑群、龙武农场的生态农业游览景点,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灵山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是沿海大旅游圈的重点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县域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景区景点的建设,加强旅游产品的策划和促销,实现旅游发展的新突破,带动第三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全县整体经济效益。

位于灵山县城东郊8公里的佛子镇大芦村,建于明未清初,为岭南特色农耕庄园,是现存广西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这些古宅内悬挂17块朝庭赠送的匾额,有300多幅创作于明清、沿用至今,被有识之士誉称为“文言世界最后的风景”——楹联。未开发前,因曾受“文革”冲击,加上年久失修,院深景黯,癣藓墙旧,物故烛残,芳草凄凄。纳入总体规划后,县人民政府加强大芦村古建筑群重点文物的保护和挖掘工作,把它作为民俗风情旅游景区开发并推介。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的李兆焯同志亲临大芦村考察,对其中两幅楹联非常感兴趣——(惜衣惜食,不但惜财兼惜福;求名求利,须知求己胜求人。读书好,耕田好,识好便好;创业难,守承难,知难不

难)又回过头来亲自用笔抄录下来,并与现场陪同的各级官员分析探讨。

2006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深入大芦村深入调研,提出意见建议。县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佛子镇代表以及县文化局、旅游局、县文联等领导积极提议案及建议意见,现在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发展规划已经专家评审出炉,县人民政府将把其列入县城发展总体规划。

县人民政府以及佛子镇政府认真落实县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和建议,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旅游局以及农业、水利、卫生及爱国卫生等部门大力支持,多方投入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创建优秀旅游县,以六峰山风景名胜和大芦古村文化为龙头,整合全县旅游资源。通过整治,大芦村成为地方文化特色景点,达到“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游客满意”的效果。创建广西优秀旅游县以来,打造灵山旅游品牌,提高旅游综合效益,促进了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仅2009年1至6月,全县接待旅游人数33.2万人次,同比增长11%;旅游总收入2620万元,同比增长12%。

自1999年6月,大芦村被授予“广西楹联第一村”的荣誉称号以来。独特的古村文化吸引了众多来客,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相继到该村拍摄并播放了专题片,2005年以来电视连续剧《寒秋》、《水点桃花》在大芦村以及龙武山庄拍摄。2005年大芦村被授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6年9月18日在湖南闭幕的中国郴州生态(民俗民居)旅游节《中国十大古村结盟·阳山宣言》,列为中国十大古村。目前该村作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精神文明先进村,并已被世界旅游组织选择为乡村旅游开发观察点。

加强引导,鼓震南疆

《烟墩大鼓》属打击乐器,为古村里流传开来的古文化。从明清至今,灵山县各镇都有过年擂大鼓的风俗,尤其以烟墩镇为中心。按

传统,每年临近农历除夕至正月十五,各村将绷好大鼓集结在祠堂或晒场,健壮男性司任鼓手,常统一着装,有时抬大鼓到邻村去竞技比拼,比出高低,比出友谊,沿袭至今,擂大鼓渐成过年或节庆娱乐习俗。每逢春节,村与村间,大鼓小鼓,擂鼓对赛,传递喜悦,共庆新年,鼓声震撼村垌山野,欢乐人群流连忘返。因烟墩大鼓制作工艺独特,鼓型巨大、鼓法特别、鼓声震撼、场面恢宏、感染力强,显示出浓郁的民俗特色。

《烟墩大鼓》的习俗,甚可追溯灵山久远的铜鼓文化,(广西是中国铜鼓的大本营,在自治区博物馆、灵山县博物馆仓库里收藏着众多的灵山出土的铜鼓,在铜鼓的几个分型中,灵山独占其中一型)。据专家们介绍,灵山型铜鼓是中国铜鼓中最具审美亮丽的一簇,其代表鼓现放置在自治区博物馆显眼位置,具很高的科研、考古价值。从内涵和外延来说,烟墩大鼓就是灵山铜鼓的活化石毫不为过。穿越时空,可以想见古时旌旗猎猎、烽火硝烟,那鼓声若雷震撼人心的场面与当今喜庆祈丰收等活动一脉相承。

刚跨进入新世纪之际,烟墩各村鼓声阵阵,引起烟墩镇党委人大政府三套班子的兴趣,当下决定破天荒第一回集中全镇各村大鼓到镇上举办擂鼓闹新春,这一粗犷热烈既有喜庆气氛又显恢宏场面活动,引起了县领导的重视。以后沿伸到县里每逢举行重大活动也召集烟墩大鼓助阵。在灵山县举行的钦州市第三届运动会开幕式上,几十面烟墩大鼓登场亮相,轰动全场。

为了使《烟墩大鼓》这一古村文化得以发扬光大。灵山县人大常委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见》(国办发[2005] 18号)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2006年1月1日执行),积极呼吁,在年度审议政府财政,保障民族文化文物保护工作方面的经费开支,批准对烟墩大鼓普查、挖掘整理工作投入经费20多万元。本届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黄羽萍、分管教科文卫工作的张永铁副主任组织了对全县文化体育工作调研,包括对《烟墩大鼓》挖掘和保护的内容。经过有关部门专业人员深入

工作,开展了烟墩大鼓的保护,形成文字、音像资料,同时为筹建烟墩大鼓原生态博物馆做了前期性工作。做好申报自治区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2008年烟墩大鼓被列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劳传永被认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烟墩大鼓》)代表性传承人。

《烟墩大鼓》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播出,在电视剧《寒秋》有表演场景。在2008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中央慰问团到钦州慰问之际时,中共钦州市委、政府特别安排了烟墩大鼓为中央慰问团汇报表演,引起了中央慰问团浓厚兴趣。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几年来,正是灵山县人大常委会的关注以及各级党政的重视,全县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迎来了一个生机蓬勃的“春天”,拥有了《大芦村楹联》、《烟墩大鼓》两张文化名片。

目前,依法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工作仍然任重道远,灵山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努力,为更好地挖掘和保护民族文化,振兴地方经济发挥更大的作用。

2009年11月12日

甘肃·兰州打造城市名片

甘肃·兰州打造城市名片 2015年8月8日,“2015第五届中国(兰州)艺术品收藏博览会暨黄河奇石文化兰州赏石交流大会精品展”在甘肃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黄选平,民建甘肃省副主委、民建兰州市主委刘晓瑚,民建甘肃省副主委杨贵言,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朱建军,甘肃省省委宣传部、文化发展经营管理中心主任廖士俊(女士),甘肃画院办公室主任张建中,《中华奇石》杂志主编陈西、甘肃会展中心责任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柱,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甘肃省观赏石协会会长、《石友》杂志主编胡云华等领导,甘肃省收藏家协会、古玩书画协会、民俗文化产业协会,甘肃省静宁商会,广西来宾市观赏石协会,四川省都江堰市观赏石协会,陕西省赏石文化研究会,兰州、嘉峪关、酒泉、张掖、白银、天水等省内外诸多观赏石、玉石协会会长及相关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 展会为期五天,展览面积12000平方米,设黄河奇石文化兰州赏石交流大会精品展区、珠宝区、红木家具区、陶瓷紫砂区、古玩字画区、义卖区。囊括古玩、书画、奇石、玉器、珠宝、陶瓷、紫砂、根雕、现代工艺品、民俗民饰等诸

多门类。 “黄河奇石文化兰州赏石交流大会精品展”成为博览会的最大亮点,占地500平方米,由中共兰州市市委宣传部、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主办,甘肃省观赏石协会、甘肃省收藏家协会及甘肃省民俗文化产业协会、甘肃省古玩书画协会协办,兰州黄河奇石协会承办。主要展出了黄河石的水纹石、雪花石、国画石、浮雕石、黄河玛瑙、象形石、动植物化石等30多个优秀品种。 借博览会的良机,8月8日下午,召开了“把黄河石打 造成兰州市的一张名片专题研讨会”,邀请各界多位专家、 学者及协会负责人就此问题进行发言讨论,提出建议和意见。 据了解,此展共吸引了国内20多个省市区共400多家 收藏经营机构、藏友及艺术家参展,规模空前。 2016第六届中国(兰州)艺术品收藏博览会将于2016 年4月14日至18日甘肃国际会展中心闪亮登场,诚邀各界共赏艺术之美。 (供稿:中国(兰州)艺术品收藏博览会组委会)

宗教旅游案例分析之无锡灵山胜境

文化与艺术、信仰与科技造就的神奇――灵山。作为一尊高达88米、国内最大的青铜佛像,灵山大佛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宗教、历史和文化上,还体现在旅游上,灵山担负着带动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内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重任。大佛、大庙、大景区,浓郁的佛教气息,无处不在的信仰精神和感化力量--这是灵山大佛景区的宏伟蓝图。灵山大佛景区于1997年建成,占地面积约30公顷,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江南佛教文化的代表性丛林。使灵山在国内的旅游行业中取得了重要地位。 一期工程——灵山大佛(1994-1997年) 【主要项目设计】 建造项目——天下第一掌 天下第一掌为灵山大佛右手的复制件,它与灵山大佛右手形状、大小完全一样,以1:1的比例复制而成。手掌高达11.7米,相当于三层楼的高度,宽5.5米,手指直径就达1米,总重量达13吨,由此可见大佛的雄伟高大了。佛掌的印相为“施无畏印”,寓意驱除众生痛苦,令众生无畏无惧。 建造项目——百子戏弥勒

大型青铜艺术珍品名为“百子戏弥勒”,它高3米,宽7.8米,重9吨。斜倚而卧的弥勒神情和蔼,笑容可掬。在弥勒硕大的身体上,塑有整整一百个正在嬉戏耍闹的小顽童,各个形神各异,栩栩如生。 建造项目——祥符禅寺 始建于唐代、且几度兴废的千年古刹祥符禅寺。内有钟楼里设置有“江南第一钟”。重12.8吨,高3.5米,下口直径2.5米。 建造项目——灵山大佛(核心项目) 灵山大佛高88米,连同三层石头基座在内通高101.5米。比“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四川乐山大佛还高出17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青铜佛像。 灵山大佛佛体由1560块铸造铜壁板拼装焊接而成的。如果加上莲花座的440块,就刚好2000块。其中最大的有20多平方米,其他每块铜壁板的展开面积平均4—6平方米,全部铜板展开面积可达到9000多平方米。总共耗用铜725吨,焊接它们的焊缝总长度达35公里。壁厚为6-8毫米。大佛的莲花座,共有四层莲花瓣组成,每层22瓣,共88瓣。凡捐资满人民币100万元的,可在一片莲花瓣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千古流芳。

城市名片应首打文化

城市名片应首打文化 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一般而言,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 应该:情理上必然或必须如此。 名片,又称卡片(粤语写作咭片),中国古代称名刺,是标示姓名及其所属组织、公司单位和联系方法的纸片。名片是新朋友互相认识、自我介绍的最快有效的方法。交换名片是商业交往的第一个标准官式动作。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经济这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思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唯物主义代表色诺芬在他的《经济论》中将“家庭”及“管理”两词的结合理解为经济。严复曾将经济一词翻为生计。日本人将其正式翻为经济,后由孙中山先生从日将这一说法引入中国。经济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与政治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一样,是构建人类社会并维系人类社会运行的必要条件。其具体含义随语言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大到一国的国民经济,小到一家的收入支出,有时候用来表示财政状态,有时候又会用去表示生产状态。 城市名片的概念源于纸质名片。纸质名片最初只用于商务场合,代表着个人的形象,承载着商务信息。从最初的色彩单一、大小固定、形状统一到如今个性十足的设计,充分体现出人们追求个性、展示自己的愿望。而城市名片悄然流行开来,更是缘于国家放眼世界的需求。在越来越多的国际交流活动中,中国的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形象出现,寻求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借助到很多手段来实现:野味特产、民族舞蹈、琴棋书画、传统工艺、电影电视、书籍网络等等。所以说城市名片并不是简单的传统意义上的包装,应该总结为一种全方位的立体的具有科技含量的综合体。 就是能代表城市形象或者说代表城市标志的东西 城市是文明的集散地,城市是现代化程度的象征,而对于电视观众来说,城市是一个人们最为熟悉的对象了。在我们每天的大量的电视节目中,有关城市的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城市的文化、经济、生活等等方方面面每天都活跃在我们的节目中,可以说,城市是电视节目的表现和诉说主体。但是,目前出现在电视节目中的城市,通常只是被肢解成方方面面的按需所取的城市生活,而我们则把每一个城市作为节目主体,把整座城市作为表述对象,纳入栏目的范畴加以表现。开放发展需要借鉴,需要兼容并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什么没有服装产业的大连市却打出了一道亮丽的服装品牌,为什么中国的名牌大学纷纷落户珠海、厦门,为什么宁波的民营企业发展的如此之快?它们产生的土壤、机制,它们的成功经验是什么?我们将用经济的视角,新闻调查的方式,富有时代精神的视觉化语言去发现、探寻、记录每一个城市最亮丽的名片。 城市名片”是一个城市自身特色及价值观念的载体,丹山的风景秀美 是城市认同感建构的元素之一,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借助这个载体来完成对城市的心理认同。台北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所长、教授夏铸九曾主持或参与了德国、荷兰、奥地利等国大量的城市规划和更新项目,并对欧洲、美洲、亚洲等地的城市演变、发展和规划有深入的研究的罗斯曼教授肯定了建筑对城市的发展及城市形象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他认为这些并不能代表“城市名片”本身。在他看来,“城市名片反映的是变化中的城市和变化中的生活方式,更多地涉及到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和他们的生活。“城市中的居民、他们的生活方式连同建筑本身一起构成了一个城市的识别性。 每一个城市都有各自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城市名片就是要把这种差异化的特质提炼出来,形成一种新的城市竞争力。塑造城市名片是一项文化工程。一座城市可能会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良的传统、秀丽的自然风光等,在众多优势中提炼出最有代表性的精华,让城市名片和城市特色完美地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提升这座城市对内的凝聚力、向心力,对外的美誉度,知名度,从而达到城市品牌的塑造与传播目的。古老的文化遗产 在城市名片选择上,提炼的城市名片要有代表性、独特性、稳定性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界定城市名片的范围。从名片的本质上来谈,一个人能够区别于他人,不仅仅在于外表,还在于其行为,性格和气质等内在特征。同样,作为城市名片,它既要能反映这个城市的自然、人文、历史、现实;同样能代表这个城市的形象、气质和品格;它要能引领这个城市的发展、进步、和谐;更要能体现这个城市的精神和追求。所选的名片也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一次发掘、提炼,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精粹的集成和一次张扬。城市名片的选择,必须首先取得这个城市市民的认同,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并把它发扬光大。同时,城市名片也可看成是一个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综合信息的载体,通过它彰显这个城市经济成就、历史文脉、城市地标、人物代表、历史街区保护等的综合特征城市名片不可盲目追求经济 在“经营城市”的模糊概念驱使下,不少的城市都在想方设法寻求诱人的美丽名片,用以吸引世人更多关注的目光,以便达到城市快速的经济发展目的。文化遗产 城市名片,是城市从古至今发展的缩影,也是城市方方面面文化集成的张扬,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名片的确具有难以估量的经济价值。正是由于城市名片的经济价值,才惹得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各类人士在“经济中心论”的理论支撑下,不惜代价地为城市

关于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省在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的实践中,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搞好城市文化建设。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省在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的实践中,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搞好城市文化建设。 树立文化城市理念 城市价值何在?城市如何建设?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是随着城市发展的历史演进而不断深化和丰富的。 从“功能城市”上升到“文化城市”,“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理念的最高境界。在西方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为适应加快扩大城镇承载能力的迫切需要,1933 年国际建协发布以“功能城市”为主题的《雅典宪章》,以物质空间为主体的功能主义的城镇建设主流思想随之长期控制世界。功能主义忽视人的生活的复杂性和人的需求的多样性,没有解决好城市发展中的诸多问题。随着“城市病”的不断蔓延、加剧和扩散,人们逐渐把视角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对城市建设形成了注重人文生态和文化空间的社会文化理念;1938年L·芒福德出版《城市文化》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如何发展的深思;1985年欧盟提出“文化城市”概念,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理念形成潮流;1999年的《北京宪章》、2007年的《城市文化北京宣言》,都强调“塑造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城市空间”。“文化城市”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最先进理念。 从“物质家园”上升到“精神家园”,“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价值追求的基本趋势。什么样的城市能让生活更美好?归结起来,就是既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城市;就是既能为人们身体的幸福栖居提供物质空间,又能为人们心灵的幸福栖息提供文化空间的城市。确立“文化城市”目标、提升城市文化水平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国际潮流,“文化变成城市发展战略的轴心”。我国也大力促进“文化城市”和城市文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城市对发展作出“文化定位”或者提出“文化城市”目标,城市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出保存城市记忆、体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展示城市风貌、塑造城市精神、支撑城市发展的巨大作用,已经成为一些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从注重物质建设上升到注重文化建设,以“文化城市”理念引领我省城镇化发展。我省已经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城镇化不应仅仅是“量”的扩大,更应该是“质”的飞跃。应积极学习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先进理论,认真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

文化是城市的名片,创意是城市的灵魂

文化是城市的名片,创意是城市的灵魂 自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建筑一直被视为八大传统艺术之一。工业革命之前,人们往往只是单纯地从某座建筑物的外观设计来考量其艺术含量。随着科技进步的深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一些艺术造诣较高的建筑师开始将设计的眼界不断拓宽。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房地产的策划、规划和设计已经远远超出了单个楼盘的空间范围,区域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内涵也已远远超出了纯艺术的范围。出于时代的这种需要,创意地产的理念应运而生,成为房地产行业运作的先导和前提。 城市发展需要创意 有人说,文化是城市的名片。我们说,创意是城市的灵魂。 但凡进行规划和设计,就需要了解情况、预见未来,并做出相应的变化和创新。这样,地产行业的运作也就自然而然地与创意理念联系到了一起。我们知道,房地产在改革开放后已经跃升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GDP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商业地产的勃兴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然而,缺少创意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缺少创意的地产是没有灵魂的地产。从目前商业地产行业的营销实践来看,策划、规划和设计的成本所占的比例正在逐步升高,其结果是产品的“同质化”趋势明显减弱,很多商业地产都具有自己的独特定位和主题特点。过去那种“千楼一面”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见了。可以说,创意地产正在改变和已经改变了许多城市的文化景观和空间结构。 从创意产业到创意地产 所谓创意,就是动脑、创新,力求避免“同质化”,反对因循守旧,摒弃剽窃抄袭。在21世纪这个后现代语境中,商业地产的创意不仅意味着规划师、建筑师要有具有独创性的理念和设计,而且还涉及到其知识产权的保护。正是由于这种版权意义上的立法,使得具有创意的商业地产运作成长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即创意地产。 对于如何做好创意地产,商业地产策划公司SPACE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答案。由黄绍忠(Alex Wong)先生带领的团队成功运作了上海著名的创意产业

入户门施工方案

精心整理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工程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编制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章施工管理与人员配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及说明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项目经理部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3.23.33.4 4.14.24.34.44.5 5.15.25.3 6.16.26.36.4 7.17.27.37.4施工合理化建议和降低成本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八章附件资料 ............................................................................................. 错误!未指定书签。 8.1相关典型图纸及效果图 ..........................................................................................错误!未指定书签。 8.2计算书 ......................................................................................................................错误!未指定书签。 8.3深化设计图纸和典型深化设计图纸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无锡万达文化旅游城B2-1地块位于无锡市滨湖区太湖新城,基地西临长广溪湿地公园,东邻蠡湖大道,北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以杭州为例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杭州案例研究 现代城市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城市形象等软实力的竞争。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三千多年的城市建设史,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因为飞速的经济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面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失去了可识别的身份,众多城市的历史街区和古老建筑在现代化进程的滚滚潮流中轰然倒地。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在城市营造者的眼中沦丧。而城市居民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危机感与日俱增,缺乏地域文化的城市也使得居民缺乏城市认同感。如何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保持和发扬建筑的文化特性,是值得城市居民和城市营造者深思的。 一、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缺失 1.1传统建筑文化的缺失 任何建筑都和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紧密相关。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精神的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物我一体的自然观以及阴阳有序的环境观一直作为基本的建筑理念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建筑的发展,使中国建筑表现出强烈的人文意识和理性精神。 这种精神在当代建筑中理应得到继承与发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西方文化思想的强势冲击,加上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精神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没有正确的应对策略,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一种截然相反的文化冲击下变为了弱势。中国当下建筑,大都沿袭西方建筑的模式,摩天大楼、欧陆风情随处可见,一些标志性建筑以其新颖和现代的造型刺激着人们的眼球,然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却缺失了。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浩瀚如海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城市建筑的文化遗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它不但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城市文明的现实载体。如何保存城市的历史面貌,延续城市的历史生命,对当下城市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现有的城市建设中,这方面的工作却做得不够。当年梁思成谈北京城的规划与建筑时,曾感叹“伟大的北京城墙”被人们所忽视,他说,北京城墙的产

城市名片应首打文化牌一辩稿

城市名片应首打文化牌一辩稿 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城市名片应当首打经济牌。 作为正方,我有义务先明确一下辩题中各词的定义。城市名片指能代表城 市形象或标志的东西。首即指首先,第一。打,在此可理解为打造。经济,是 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囊括了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打造城市名片,意在 宣传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发展。因此,选择首打哪种牌的标准便是,哪种牌能 更高效地宣传城市内涵与精神,并促进城市发展。下面,我方将从三方面论证,城市名片应当首打经济牌。 首先,城市发展的主推力是经济,首打经济牌符合客观规律。我们知道, 打造城市名片的目的在于促进城市发展。而经济发展恰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内 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指出,人均GDP和城市化水平呈对数关系。可见,城市发展少了物质财富的支撑就一切都在空谈。新的时代,提高生活水平 是每一位市民的真实诉求。首打经济牌,大力发展经济,才是对一个城市负责 任的态度。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改善民生。经济能直接促进城市配套设施、公共环境、交通网路的进步,这些便利能极大地提升民生,提高幸福指数。试 问一个交通不便,环境脏乱的城市能给市民多少幸福感?可见,首打经济牌, 对促进城市发展效果立竿见影。 其次,从选择标准出发,经济牌的影响速度、广度、力度大于文化牌。速度方面,经济牌具有直观性,能直截了当地表明城市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让人以此各取所需,果决地做出投资等决定,促进发展效果立竿见影。而文化牌必须通过长期运作才能收到效益,收效周期漫长。广度方面,打经济牌的受众层次几乎不受限制,传播范围极广。以首打经济牌的深圳为例,有发展经济的政策、地理等优势,它可以吸引国内外企业的投资,可以吸引个人创业者的尝试,更可以吸引普通打工仔的淘金…几乎容纳了社会的各个层次。力度方面,打造城市名片是市场经济所特有的一种市场运作,依赖于各类资金、资源、传播渠道。首打经济牌,自有当地企业热心参与,宣传效果可见一斑。而首打文化牌,很难让没有直接利益的企业参与,只有政府这一宣传主体,可谓形单影只。因此,经济牌在速度、广度、力度方面胜于文化牌。 最后,首打经济牌,同样有利于城市文化的健康发展。《辞海》1999版指出,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我们必须对文化的物质载体进行保留、维护、宣扬。试问没有经济的支持,敦煌壁画不早已消褪殆尽,长城古墙不早已在一片尘土之中?经济不强大就没法保留文化,文化已不存,又怎有名片可打呢?已有经济实力的城市,更会将打文化牌视为一种精神提升。很好地规避了过早打文化牌可能引发的扭曲历史、臆造伪文化的错误行为。因此显而易见,首打经济牌,也促进了城市文化的持续发展。 以上三个方面,有力地佐证了我方观点,使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城市名片应当首打经济牌。谢谢!

呼伦贝尔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打造城市名片

呼伦贝尔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打造城市名片 25.3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着38个少数民族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素以民族特色浓郁、人文历史悠久、地域文化多样而著称,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在这里得到了较好保存。 近年来,有着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呼伦贝尔市以创新的形式把多民族的传统文化打造成一张张城市名片,有效地传承和传播了悠久厚重的草原游牧文化和森林狩猎文化,从而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因地制宜确立“文化名市”战略 位于内蒙古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生活着38个少数民族,是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等人口较少民族的主要居住地。这些古老的民族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大兴安岭森林之间,至今较好地保存着自己独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独特文化。 在这片孕育游牧文明的辽阔大地上,有“中国蒙古族长调民歌之乡”,以蒙古族长调歌后包音德立格尔为代表的一大批长调名家从这里走出,久唱不衰的经典歌曲《敖包相会》从这里唱响,蜚声国内的儿童合唱团“五彩呼伦贝尔”在这里成立。目前,呼伦贝尔市有蒙古族长调民歌、鄂伦春族桦树皮制作技艺、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等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申报的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69项。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提出以“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活市、科教兴市和文化名市”为内容的五大发展战略。其中的“文化名市”战略以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为主,旨在以各种形式将呼伦贝尔特有的草原游牧文化和森林狩猎文化较好地保留传承下来,同时能够传播出去。 用民族文化打造呼伦贝尔名片 2007年,一个由37名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和巴尔虎蒙古族、布里亚特蒙古族孩子组成的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用母语将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草原童谣献给北京、呼和浩特等地的观众,这些被称为“清澈无污染”的童谣让观众感动落泪,令人耳目一新。 这支我国第一个纯少数民族儿童合唱团的演出赢得观众广泛赞誉的同时,也得到余秋雨、冯小刚、刘诗昆等众多文学艺术界知名人士的高度评价。作家余秋雨看完演出后称赞说:“这是天籁之音。”2007年8月在北京的演出,2700余座位的剧场座无虚席,约2个小时的表演中,共有60余次热烈的掌声,证实了民族文化焕发出的无穷魅力。 一时间,孩子们演绎的原生态童谣征服了草原之外的人们,也提升了呼伦贝尔市的知名度。呼伦贝尔市委书记曹征海介绍说,作为“文化名市”战略的一部分,“五彩呼伦贝尔”是一个切入点,合唱团的目的是向外介绍草原文化。 呼伦贝尔市委宣传部长赵立华说,今后呼伦贝尔市还将推出一系

无锡旅游灵山大佛导游词(最新版)

无锡灵山大佛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首批4A级国家旅游景区——灵山胜境! 灵山胜境坐落于山清水秀的无锡太湖之滨,是一座规模宏大、文化精深、意境空灵的佛教主题园区。 一照壁 进入胜境文化园区前,被誉为“华夏第一壁”的灵山大照壁将首先带给您前所未有的震撼。照壁长约40米,最高处达8米,气势恢弘,庄重大气。照壁南、北两面烫金大字均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题写。 朴老与灵山的因缘颇深,赐予灵山许多绝妙诗句。照壁面向太湖的一面题有“湖光万顷净琉璃”七个大字,“琉璃”是佛经中常提到的“七宝”之一。朴老诗句寓意着与太湖交相辉映的灵山胜境,就犹如一方晶莹剔透的琉璃世界纯净美好。而面向胜境那面“小灵山”一诗,则是朴老寄予灵山极高的赞誉和殷切的期望。“昔游天竺访灵鹫,叹息空荒忆法华”是自述他当年曾出访印度(古称“天竺”),去寻访释迦牟尼讲经说法的“灵鹫山”(简称“灵山”、“鹫峰”),但印度佛教早已衰落,灵鹫山呈现一片“空荒”景象,追忆当年佛祖讲经说法时的盛况,朴老感慨万分。“不意鹫峰飞到此,天花烂漫散吾家。”这两句话峰斗转,说他94年来到无锡灵山,目睹灵山大佛景区香客云集佛教兴盛,仿佛感到印度的灵鹫山“飞”到了无锡马山,“天花烂漫散吾家”寓意正信佛法的传扬。从这首诗足以看出德高望重的赵朴老对佛教文化和对佛教圣地灵山给予的殷切希望。 二、五明桥 照壁对面,柔美的“五明桥”横跨玉带河上,精美的汉白玉桥身凸显典雅、古朴。“五明”是古印度对人类文化的总括以及对人类知识、学问的分类。“明”指学问、学科,“五明”是指人类文化有五大学问,分别为1、内明:明白自己、明悟人生真相的学问。2、声明:声韵、语言之学;3、因明:逻辑、论辩之学; 4、医方明:医药、体育、养生之学; 5、工巧明:人类物质文化生活各行各业的技艺学问,如农业、商业、工业、建筑、音乐、文学、军事、管理等等。每座桥分别以“五明”之一命名,桥栏杆则选用北京房山的精品汉白玉,这些无一不体现了灵山创建“一流景区”,打造“精品工程”的坚定目标。 走过“五明桥”进入灵山胜境,正是要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佛教绝不只主张在寺庙、山林间闭目打坐、不问世事,不关心现实社会和广大众生,相反,正信的佛教为利益一切众生,积极主张开发、利用一切有益知识、技术造福人类。“五明桥”正体现了灵山佛教文化博大精深之所在。游客朋友可选择走不同的桥,圆满您不同的愿望。 三、“灵山胜境”门楼 走过五明桥,便可见一座气势恢弘,庄严而不失精美的“胜境门楼”。门楼糅合徽式建筑之古朴端庄,北方皇家建筑之雄伟大气以及藏式建筑之鲜明活跃风格于一体。正门悬挂“灵山胜境”匾额亦为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灵山胜境作为国家首批4A级景区,不仅具备一流的硬件设施,更为广大游客配备有优良的软件服务,导游讲解、小件寄存、广播、医务等一应俱全。游客手中的别致明信片门票,更是体现了灵山“服务到家”的匠心独具。当您尽兴游览灵山后,便可将明信片门票连同您的祝福,邮寄给亲朋好友,同时也把灵山特有的灵气、福气送到千家万户。 通过“灵山胜境”大门楼,让我们一同去了解佛教丰富的历史,体验灵山独具的文化吧! 门楼反面,另一梵文书写的“灵山胜境”匾额,由研究梵文的泰斗季羡林教授亲笔题写。 “灵山”,梵文名耆崛山,原指印度“灵鹫山”,略称“灵山”,“鹫峰”等,因山顶形状似鹫故名“灵鹫山”。可见,无锡灵山与印度灵鹫山确有着一定的因缘。据说,“灵山”之称源于唐朝初年玄奘法师从天竺(印度)取经回国,游历东南经过无锡,见马山层峦丛翠、景色秀异,谓“无殊西竺国灵鹫之胜也”,遂将马山赐名为“小灵山”,此后,玄奘大弟子窥基法师就在此始建小灵山寺(宋时改名为“祥符禅院”),历经沧桑变迁,至97年我们建造灵山大佛、恢复祥符禅寺、得赵朴老支持、有茗山法师首任方丈,小灵山的千年古刹不仅恢复重光,且建成了高达88米的中国第一大佛,小灵山也达到千余年来前所未有之盛,也才成就了今天这方令世人称道的“灵山胜境”。 四、洗心池 出“灵山胜境”门楼,就正式进入了佛国胜境。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作者:曹阳来源:添加日期:11年03月01日 城市文化是一门城市管理科学,它不是单指某一特定的城市文化设施、市民的知识水平、教育程度高低等狭隘的文化现象,而是包括了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及其所形成的管理系统。 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城市文化是一门综合管理城市的学科,是城市组织体系的基本架构和行动方略的指导系统。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它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1、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广大市民只有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有浓郁的崇文意识、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城市才能现代化。 2、塑造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的外观形象。诸如,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甚至路牌和广告等等。独特的文化来源于独特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所以,要建设和谐城市就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城市的自然特色,保护自然和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发展是以健康的自然环境为前提的,自然环境是孕育城市文化的摇篮,因此,只有遵从自然规律的城市发展,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城市文化。 3、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历史文化使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充分挖掘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物和文物依存的周边环境,是树立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捷径之一。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可以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姻,产生投入小、回报大的经济效益,它所起的品牌效应,绝非商业铺面和房地产等近期利益所能比拟的。 4、有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所谓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美术品产业等等。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武汉市大城市文化名片

武汉市十大城市文化名片 2013年12月20日,“大美武汉——城市文化名片评选活动”名单公布,黄鹤楼、武汉长江大桥、红楼、东湖、琴台、汉阳造、武汉大学、汉口江滩、汉剧、盘龙城遗址入选。 “大美武汉——城市文化名片评选活动”由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主办,历经征集提名、组织评选和综合评定等环节。评选阶段共收到各类投票23万份,长江网点击量超过230万人次。

1.黄鹤楼 在中国近2000年历史中,没有哪座楼阁像黄鹤楼这样屡建屡毁,屡毁屡建,绵延不绝。白云千载,鹤影幢幢,公元223年那位普普通通的辛氏女子在此初开酒肆,三国名将孙权改为军事要塞,还有那位乘鹤归醉的仙界道士,都没想到,这将是一座比岁月坚固、与日月共存的千古名楼。江城梅花落,楼中玉笛吹,能够同时留得崔颢、李白传世绝唱的黄鹤楼,堪称天下江山最有诗意的历史建筑。

2.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是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在大桥兴建的那几年,武汉三镇的多数人家都将新生婴儿指桥为名。毛泽东先生当年激情拍岸写下: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那不是一位诗人的情怀,而是一代代中国人的倚天大梦。从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到民国大总统孙中山,百年呼唤,这座大桥终于在1957年10 月建成通车,成为贯通中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推进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征程。3.红楼

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共和之声赢得全国响应,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终结。红墙红瓦铸就历史里程碑,金戈铁马“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成为武汉城市精神内涵。 4.东湖 东湖因位于武昌古城之东而得名,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是亚洲最大的城中湖。湖以山曲,城以湖幽。12个大小湖泊衣带相隔,120多个岛屿星罗棋布,112公里湖岸线九曲回肠,34座山峰古雅奇巧。湖畔四周有梅花、樱花、牡丹、荷花四园领衔全国。而屈原泽畔行吟、李白吟诗放鹰等史记,让东湖承载许多中国记忆,现代浪漫与古典神韵交融,尽显大美武汉气韵。 5.古琴台

壮族文化

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最根本的是在于形成自身特有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特质,就成为区别不同民族的主要标志。民族文化与民族同生共源。壮族是珠江流域的土著民族。壮族先民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生产方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显示出民族文化的个性和地域性特征。壮族处于中原与东南亚、华南与西南各省文化交流的交汇处,其文化在保持自主特征的前提下,对外来文化的影响以模仿力和创造力相结合中和融化,使自身的发展充满了生命活力。当壮族先民处于氏族部落时代时,是壮族文化自主发展的时期;当壮族先民西瓯、骆越人从氏族部落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由蒙昧时代进入文明时代时,发生了秦瓯战争,秦始皇统一了岭南,西瓯骆越纳入了统一的祖国版图,自此至民国时期,壮族由自主发展时代转入了在统一的中央政府治理下与汉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碰撞整合中形成和发展时期,它具有以岭南越人文化为主体的多源结构。 1、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话壮”[va6 cuэη6](壮族)的民族语言文化 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民族文化的活载体,是维系民族存在的重要纽带,也是人们区分不同民族的最明显和最常用的标志之一。壮族是土著民族,壮语与壮族文化同源共生,壮族的文化特征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当中。早在自主发展时期的先秦时代,壮族先民就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语言文化。壮语分南北两大方言,但语音、语法结构、基本词汇大体相同。按照语言谱系树理论模式,把壮语划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但近年来有学者通过对语音系统、基本词汇,词序和构词理据、认知思维方式等语言本质问题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壮语所属的壮侗语集团与汉语缺乏同一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如壮语一般是中心成分在前,修饰成分在后。例如壮族[kai5pou4](鸡公),汉语是“公鸡”;[no6mou1](肉猪),汉语是“猪肉”;[ran2 kou1](家我),汉语是“我家”;[piali3 kon5](走先);汉语是“先走”;等等。这表明壮语与汉语的词序结构逆向反差,认知思维逻辑南辕北辙,两者的关系不是发生学关系,而是接触关系。根据考古发现,在华南——珠江流域商周时代的陶器上就有不少刻划文字符号,说明在自主发展时代,壮族先民就已经试图创造本民族的文字。秦汉以后,随着汉文化的传人和影响,壮族先民转向借用汉字的形、音、义和六书构字法,仿造出本民族的文字即古壮字或称“土俗字”、“方块壮字”。 赖“那”而食的饮食文化 20世纪60年代起,考古工作者就在邕宁、武鸣、横县、扶绥等县沿邕江及其上游左、右江两岸新石器时代早期贝丘遗址中出土了石杵、石磨棒、石磨盘、石锤等加工谷物的工具,在桂林甑皮岩人类洞穴遗址中出土距今9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片。根据遗传学遗料,当时这一地区加工的谷特主要是稻谷。因为麦、粟等是后来传入这一地区的,而根据民族考古学,陶器是适应食用谷物的需要而出现的,这表明壮族地区早在距今9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便开始食用稻米,并发明了与食用稻米有关的杵、磨、锤、陶罐等加工工具和炊煮工具。约成书于春秋时期(前770~前476)的《诗经》中的《大雅?公刘》中有“乃积乃仓,乃为裹粮”,其中的“糇”(又写作“糇”),源于古越族语言,与北方的“粮”同义,是米饭、干粮的意思,至今壮族仍称稻、稻谷、稻米、稻米饭为“糇”[hau4]或“膏”[khau3]。这就说明,壮族先民在远古时代,就懂得将稻米煮熟食用,而且随着稻的传播,这种食用方法也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并被记录于《诗经》之中。壮族和泰族民间都有一句俗语:“[dci2nam4mi2pia1](水里有鱼类),[dci2na2mi2khau3](田里有稻米)。”这就是壮族先民“饭稻羹鱼”、“赖‘那’而食”、以“那”为中心的饮食文化的生动反映。古代,壮族先民适应自然环境,反复地筛选、培育糯稻,并广泛种植,使之成为自己生活中的

2017如何打造城市名片试题答案

2017如何打造城市名片试题答案

如何打造城市名片答案 ? 1.城市品牌建设的行为是城市的()。(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心” o B.“手” o C. “脸” o D.“家” ? 2.以下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曲阜三孔 o B.邹城孟府 o C.五圣岛 o D.公主岛 ? 3.城市品牌建设的环境是城市的()。(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心” o B.“手” o C. “脸” o D.“家”

? 4.关于七惟一策划法,下列表述错误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保卫我的惟一 o B.张扬我的惟一 o C.珍藏我的惟一 o D.超越我的惟一 ? 5.城市形象建设的第一问题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概念混乱 o B.缺乏资源 o C.资金不足 o D.创意太少 ? 6.关于感受经济学定律,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感受形象化定律 o B.感受大众化定律 o C.感受形象明晰定律 o D.感受适度定律 ?7.感受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一种经济形态叫做()。(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农业经济 o B.工业经济 o C.信息经济 o D.感受经济 ?8.北京就是北京,上海就是上海,乌鲁木齐就是乌鲁木齐,这体现了感受经济学的什么定律?()(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感受形象明晰定律 o B.反差对比定律 o C.感受个性定律 o D.感受优先定律 ?9.城市品牌建设的视觉是城市的()。(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心” o B.“手” o C. “脸” o D.“家” ?10.城市品牌建设的理念是城市的()。(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心” o B.“手”

无锡灵山胜境市场分析2013

无锡灵山胜境市场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宏观市场研究 1、城市文化及发展状况 2、市场经济情况 3、文化背景 第二部分项目分析 1、项目背景 2、运营模式、商业特点 3、目前动态 第三部分项目评测 1、项目优势 2、项目劣势 3、项目借鉴及建议

第一部分宏观市场研究 1、城市文化及发展状况 1)城市概况 无锡,简称“锡”,素有“太湖明珠”之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东部经济重镇、拥有产业、山水旅游资源优势,是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服务外包与创意设计基地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职业教育中心、旅游度假中心。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和10个重点旅游城市、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誉全国的著名工业城市、中国民营企业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福布斯大陆最佳商业城市。 2)交通 位于长江三角洲江湖间走廊部分,北扼长江、南控太湖,西依锡山、惠山,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是苏南地区的交通中枢、长江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现已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配套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 2、文化背景 无锡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号称“小上海”。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又是一座享誉国内外的旅游城市。无锡地处太湖北端,是江南蒙蒙烟雨,孕育出的一颗璀璨的太湖明珠。无锡佛教文化积淀深厚,高僧辈出,唐代有天台宗九祖湛然;宋代有深沐皇恩的园照,东渡日本创立建长寺派的兰溪道隆(大觉禅师);清代有被朝廷封为国师的玉琳;当代有著名爱国高僧巨赞法师,他的爱国爱教精神和学术思想,对佛教界和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通过编制和实施《无锡市佛教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无锡佛教文化资源得到充分挖掘、梳理及整合,推动了佛教文化旅游的新发展。尤其是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的成功举办,更使得无锡佛教文化成为无锡向世界展示自身形象的重要窗口和世界了解中国当代宗教文明的重要途径。 3、城市经济构成 1)工业 2011年工业生产实现平稳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346.46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实现增加值769.20亿元;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577.26亿元。全市统计的237只主要工业产品中,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有128只,占全市统计产品数的54.0%。 2)进出口贸易 2011年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24.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进口总额301.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8%;出口总额423.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7%。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全市服务外包产业接包合同总额4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3%,执行金额3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2%;离岸合同总额2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1.6%,离岸执行金额2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0%。离岸外包业务全省第一。

打造城市名片 提升城市形象-人居环境汇报材料定

旧城换新颜 ----贺兰县旧城综合整治工作汇报 记忆中的旧城印象 贺兰县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的辖区县,地处素有“塞上江南”美誉的银川平原腹地。县城距银川市10公里,境内地势平坦,交通便利,通讯发达,物流畅通,包兰铁路、石中高速、109国道穿境而过。全县总面积1599平方公里,下辖4镇1乡2个农牧场1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林场,总人口17.8万人,有汉、回、满、蒙等11个民族。 现在,生活在贺兰县的每一个人对2002年以前的贺兰县城印象仍然是记忆优新:整个县城“小、旧、乱、差”。“小”:2002年以前规划区面积6.4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3.52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万,人均住宅不到20平方米。“旧”:虽然说距银川城区10公里,但整个县城没有一点现代城市的气息。县城80%的住宅是平房,城中村平房面积达13万平方米,县城绿地面积不足20万平方米。“乱”:县城规划布局狭小,不适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市场街道狭窄拥挤,县城卫生环境差,尤其在拥挤的平房区,群众的卫生意识差,乱倒乱放,生活垃圾到处都是;违章建筑和私自建房现象十分严重,造成邻里纠纷不断。“差”:城市服务功能差。全县集中供热站1座,管道总长8公里,天然气普及率为零,居住在县城的大部分居民居虽说是城市人,仍旧离不开烧火做饭,拿煤取暖的传统而又古老的生活方式。县城规划区内油面铺设道路不足10公里,亮化率不到10%,漆黑的夜晚几乎无人出行;生态环境差,每逢刮风下雨,人们不是满身灰尘,就是一身泥泞,

全县26公里的给水管道和23公里排水管道只能满足机关单位和部分营业网点需求,大部分居民仍然生活在上下水不变的困境中。四清沟、银新干沟两条污水沟横穿县城,夏天臭气熏天。破旧的城市和恶劣的生存环境,严重制约贺兰县经济社会的发展。2003年被自治区亮了黄牌。改变现状,改变生存环境,成为贺兰县18万人的共同呼声和期望,成为贺兰县委、政府一班人所肩负的巨大责任。 破旧立新旧城换新颜 科学分析准确定位。2002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建设“大银川”战略,作为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的卫星城,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如何发挥好这一优势,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这是新一届县委班子深深思索的问题。2002年,新的一届贺兰县委在经过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的基础上,坚持从科学的发展观出发,从改善老百姓居住环境出发,郑重提出了“一年要有新变化,三年要上新台阶,五年要有大发展”的奋斗目标。在城市建设上,按照县城总体规划,确立了大力实施旧城综合整治,将贺兰县城建设成为国家卫生、园林、环保县城,倾力打造宜居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品味。 规划先行层层推进。1985年,经银川市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实施第一轮县城总体规划,规划总面积3.6平方公里,人口3.2万人。1999年,县人民政府委托银川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修编。2002年,按照新的一届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南扩西移、改旧建新”的县城建设思路,再次对县城规划进行修编,2003年2月21日,经银川市政府审议通过,修编后的县城总体规划总面积为6.42平方公里,人口为6万人。围绕这个规划,县委、政府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