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文化
壮族少数名族社区文化
Thank You!
节日起源
节日食品
饭前祭祀
节日活动
节日起源 壮族关于歌节起源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以刘 三姐的故事最为著名和普遍认同。刘三姐原来并 不叫刘三姐,而叫刘三妹,是唐代出现的歌仙。 故事流传到后来,人们把刘三妹改成了刘三姐。 刘三姐天生一副圆润的好歌喉,聪明机灵。她经 常用山歌歌颂劳动与爱情、揭露和讽刺地主的剥 削压迫。刘三姐的行为赢得了贫苦大众的赞赏和 支持,她成了人们心中的歌仙,但同时她也成了 地主的眼中钉。一年三月初三,刘三姐上山砍柴, 地主派人砍断了她攀爬的山藤,刘三姐坠崖而亡。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歌仙,就在她遇难这天聚会唱 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这便形成了歌节。
节日食品
五色糯米饭是壮族地区的传统风味 小吃。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白、 紫5种色彩而得名,红、黄、紫、 黑这四种颜色分别是用红蓝草、黄 花、紫蕃藤和枫叶来染色。每年农 历三月初三广西壮族人民普遍制作 五色糯米饭。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 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 丰登的象征。它可以作赶歌圩食用, 或祭祖祭神之用。这种风味食品与 祭祖娱神活动融在一起,充满着民 族、地方情趣。这一习俗沿袭久远, 清代《武缘县图经》载:“三月三 日,取枫叶泡汁染饭为黑色,即青 精饭也。”
奇 特 的 头 饰
三、壮族的民居文化
壮族地区都为热 带、亚热带,炎热多 雨、潮湿,同时壮族 地区也多山,“干栏” 住宅具有通风干爽, 有节约土地的作用。 所以山区的壮族民居 多为全"干栏"住宅。 壮族的民居并不是固 定的,而是和气候、 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 系,也是壮族人自古 来尊重自然,与大自 然和谐相处的传统。
踩高跷 :踩高跷比赛需要一段五十米长的大道,参赛者踩着高跷在大道上 比赛跑速度。比赛是分组进行的,两人一组进行接力赛跑。同一组的两人 分别在大道的两端做好准备,一声令下,在起跑线的一方开始奔跑,跑完 五十米后由另一个队员接替跑回起跑线的一端,完成时间最短的一组获 胜。 三十人板鞋比赛 板鞋比赛:在一些电视节目的活动中我们也时有看见。就是将同组队员的 左脚和右脚分别固定在两条长木板上,然后在规定赛程内比赛前进的速度, 最先到达终点的夺冠。三十人板鞋比赛也是如此,不过三十人一个小组的 阵容大大提高了难度。 千人竹竿阵 :竹竿舞是壮族的民族舞蹈,能歌善舞的壮族人们利用家乡常 见的竹子创造了这种趣味十足的舞蹈。千人竹竿舞是可容纳千人同跳的大 型竹竿舞。开场由一千名身着民族服饰的年轻壮族姑娘一起跳,之后看热 闹的大伙都可以进去跳。 抛绣球 :这里的抛绣球与上面提到的抛绣球是有所不同的,这里的抛绣球 是纯娱乐的活动。在空地上架起一个圆圈,高度为三米,在一定距离外将 绣球抛过圆圈。
壮族的传统文化与艺术
壮族的传统文化与艺术壮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与艺术。
他们的独特文化特点和艺术风格使其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艺术领域独树一帜。
本文将从壮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表现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读者展现壮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一、壮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壮族作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传统文化以山歌、服饰、饮食、节日等方面为主要特点。
1. 山歌:山歌是壮族特有的音乐形式,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歌词内容而闻名。
壮族山歌歌词多描绘自然景色、爱情故事和生活感悟等内容,歌声婉转动听,深受壮族人民的喜爱。
2. 服饰:壮族的传统服饰非常华丽多彩,不同地区的壮族人民在服饰上也有所不同。
男性常穿戴以黑色和蓝色为主色调的衣裳,女性则喜欢穿着绣花颇多、色彩斑斓的服装。
3. 饮食:壮族传统饮食以米饭和玉米为主食,其它辅以各种野菜和独特的调味技巧。
酸辣、酸甜是他们独特的口味特点,如酸汤鱼、酸菜鱼等都是传统的壮族菜品。
4. 节日:壮族有很多传统节日,其中最重要的是壮族的三月三、三月二十三和十月二十四三个大节日。
这些节日以举行歌舞盛会、龙船比赛等方式庆祝,展示了壮族人民的民族气节和传统文化。
二、壮族的艺术表现形式壮族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音乐、舞蹈、绘画和手工艺等。
1. 音乐:壮族音乐以山歌和竹笛为代表。
山歌作为壮族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形式,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而竹笛作为壮族人民的传统乐器,发音清亮悦耳。
2. 舞蹈:壮族舞蹈以庆典舞和婚俗舞为主要类别。
其中,庆典舞多见于重要节日和典礼,舞蹈动作多变、热情奔放;婚俗舞则表达了婚姻和家庭的美好祝愿。
3. 绘画:壮族人民擅长绘制绣花和壮绣,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图案和细致的刺绣工艺而著称。
绣花和壮绣常常用于装饰衣物和家居用品,展示了壮族艺术的细腻和精湛。
4. 手工艺:壮族的手工艺以银饰和染织品为代表。
银饰精美而华丽,常被用于服饰和装饰品。
染织品则以手工编织技艺和自然植物染料为特色,色彩鲜艳、图案独特。
壮族文化
2005年,壮族人口超 1700万人。现在是中 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 多的一个民族.。壮族 大多居住在广西。其 中云南有100余万人, 主要聚居在文山州, 红河、曲靖也有一部 分。广东的连山、贵 州的从江和湖南江华 也分布有壮族。
壮族民俗风情
二、居住环境
二、居住环境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 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 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 统民居。居住在坝区和城镇 附近的壮族,其房屋多为砖 木结构,外墙粉刷白灰,屋 檐绘有装饰图案。居住在边 远山区的壮族,其村落房舍 则多数是土木结构的瓦房或 草房,建筑式样一般有半干 栏式和全地居式两种。
壮族民俗风情
迎亲那天新娘要经过 “炮火”的洗礼后才 能进门入房。新娘来 到新郎家以前,要稍 停片刻,做好“冲锋” 进门的准备,因为在 门口、厅堂、洞房等 三个地方分别由七八 个男青年组成的“炮 火”组,手拿着串串 鞭炮等着新娘过来。
壮族民俗风情
还有另一种习俗本来只 有四五十里的山路,却 要涉水过五六次河,跨 过三四座桥。所以成亲 时,新娘过河过桥都要 请人背。背新娘的人称 为“水手”,多是未婚 男青年。
壮族民俗风情
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 人物。聪慧机敏,歌如泉涌, 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 人们对其无比喜爱,那不绝 于耳的嘹亮歌声,寄托着人 们对歌仙刘三姐的思念和对 丰收、对爱情、对幸福美好 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有关她 的故事与记载很多,更是在 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 念她。
歌圩节前,姑娘们还要赶制绣 球。歌圩日,小伙子和姑娘们 都穿节日盛装,男携礼物,女 揣绣球,成群结队前往。有的 抬着刘三姐神像绕行歌圩一周, 才开始对歌。有的则由姑娘们 搭起五彩绣棚,待小伙子到来, 边对歌、边审度对方人品、才服饰
铜鼓
壮族的文化礼仪
壮族的文化礼仪一、婚礼文化壮族的婚礼文化非常重要,婚礼被视为家族和社会的重要仪式。
在传统壮族文化中,结婚仪式是由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信赖的男女在父母的支持下达成的。
婚礼有多种仪式,包括“上牙”、“订盟”、“迎亲”、“嫁娶”等等。
其中“上牙”是壮族传统婚礼的重要仪式之一,意义是女方家长带着女儿去给男方家长磕头行礼,表示求婚的意思。
二、服饰文化壮族的服饰非常有特色。
男子的传统服饰主要是长衫、马褂和头巾。
女子的传统服饰则以锦缎为主要材料,花纹鲜艳,设计精美。
女子头上一般戴着发髻或盘发,上面插有银钗,和一束丝绸或繁花的发饰。
壮族人民用丰富的颜色,应用类似“菱洲花”、“龙凤花”、“麒麟花”、“凤尾竹”等风格特色的图案,刺绣在服饰上,使得壮族服饰色彩绚丽,充满了装饰性。
三、音乐舞蹈文化壮族的音乐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以“踩手舞”最为著名。
踩手舞是壮族民间最受欢迎的一种舞蹈形式,它深受广大壮族人民喜爱和推崇。
踩手舞在形式上主要有向内、向外和坐位三种。
踩手舞的核心乐器是二胡和唢呐,舞者跳舞时需要在两只手上拍打节奏。
踩手舞形象表现出壮族人民自然、劳动、豪放、开朗的精神风貌,在音乐、歌词、舞蹈、服饰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表现。
四、节日文化壮族的节日文化是非常丰富多样的。
在壮族传统节日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三月三”、“壮族新年”、“腊八节”等。
其中,“三月三”是壮族最重要的节日,它大约在阳历的3月初,是壮族人的“情人节”,壮族男女在这一天会相约,在山上、水边等地方畅游,跳踩手舞,吃蜜饯,畅饮, 以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
壮族新年则是在每年的农历春节,这一天壮族人民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包括燃放烟火、祭祖、拜年、赛龙舟等。
与此同时,腊八节也是壮族传统节日之一,庆祝方式一般是煮腊八粥。
壮族文化礼仪是中国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广西地区的民族特色,充分表现了壮族人民的美好生活和文化底蕴。
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忘记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文化。
中国壮族文化简介(整理排版)
➢花山崖画
•按照骆越人敬祀蛙神的场面描绘的, 也是稻作文化的集中展示
➢壮族山歌
•歌圩:春秋二季为最盛,2-3天, 山歌主要以男女青年追求美好爱情 理想为主题 •歌会:歌圩派生出来的,参加歌会 的一般是对时政有所感的成年人
➢舞蹈:铜鼓舞、绣球舞… ➢乐器:马骨胡、壮族三弦
➢宗教信仰
2014年初,广西壮族自的治区政的府常务会议上确定:每年农历“三月 三”将成为广西公众假日,自的治区全区放假两天
2
届时家家户户都作五色糯米饭,青年男女外出对唱山歌,对歌大致分4个 阶段,第一阶段有见面歌、邀请歌、求歌;第二阶段为赞歌、盘歌;第三 阶段是会情歌;第四阶段为分别歌。
在三月三前后,壮族人民会带上五色糯米饭及其他祭品上山扫墓,祭奠 祖先。不少地方在节日期间还举行板鞋竞走、抢花炮等传统体育竞技活动。
歌圩所唱涉及到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岁时农事、社会生活、伦理道德、 恋爱婚姻等各个方面,几乎无事不歌
•自然崇拜:十二图腾 •铜鼓祭祀
➢饮食
•那文化:稻作文化 •五色糯米饭
➢建筑:干栏式建筑 ➢节日:陀螺节、蚂拐节… ➢服饰
•主要有蓝、黑、棕三色 •黑衣壮
*
壮族文化——歌圩节&“三月三”歌圩
歌圩节
VS
“三月三”歌圩
歌圩,在壮语中称作“窝墩”、“窝岩” ,意为“出野外玩耍”,是壮 族歌唱天赋的集中呈现。歌圩,有大有小,春节、三月三、四月八、中元 节、中秋节以及婚嫁、满月、新房落成等喜庆吉日都可形成歌圩,但以农 历三月三的最为隆重。
壮族 艺术
壮族 宗教习俗
➢壮族语言
•使用人口大约2000万以上,属于 台-加岱语系
➢壮族民歌
壮族的文化传统
壮族的文化传统1、三月三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三月三”歌节最为隆重。
壮族一向以能歌著称,壮族民歌形式、内容丰富多彩,有二三句的,也有三四句以至更多的;流行七字句和腰脚韵。
有盘歌、哭嫁歌、贺新居歌、生活歌、农事歌、时政歌、历史歌,等等。
壮歌的特点是善于触景生情,托物取喻,以猜谜、盘问的形式,唱出有声有色、动人心弦的歌词。
壮族有定期聚会唱歌的传统,唱歌的地点也比较固定,这种集体唱歌的特定场所叫“歌圩”。
其源于先民们祭祀神灵祈求生育和丰收的宗教活动,而后逐步演变成为青年男女定期聚集原野,“以歌代言”、“以歌择偶”的一种社交活动,又进而发展成为群众性的游乐节日。
每到圩日,远近几十里内的男女老少,都盛装汇集于此,享受自己民族的狂欢节。
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将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定为壮族的全民性节日——“三月三”歌节。
2、牛魂节“牛魂节”,又称“牛王节”、“开秧节”。
多在春耕以后的一天进行,有的地区固定于农历四月初八进行,因为相传这一天是牛王的诞辰。
传说牛王原来是一位天神,奉玉帝之命下凡帮助人们耕作。
人们感激他的功劳,便在其诞辰祭祀牛魂。
这一天,各家各户都将牛梳洗一番,并修整牛栏,带着一篮五色糯米饭和一束鲜草,到牛栏旁边祭牛魂,然后把一半食品及鲜草分给每头耕牛吃。
3、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日的“中元节”,又称“鬼节”、“敬祖节”,是仅次于春节的大节日,主要内容是祭祖和祀鬼。
这天,家家户户杀鸡宰鸭,蒸糕做馍,并用彩色纸裁成四季衣裤,以备祭祀之用。
白天在家祭祀祖先之后,入夜还要到山角河边,进行野祭,燃香点烛,焚烧纸衣,祈求野鬼别来作祟。
4、陀螺节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
时间是由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历时半个多月。
陀螺,壮语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
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鹅蛋的,也有二三两。
制作陀螺一定要选用质地优良的坚木。
关于广西的传统元素
关于广西的传统元素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灿烂的文化遗产。
广西的传统元素包括壮族、瑶族、苗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以及壮族绣球、侗族鼓楼、苗族银饰等传统工艺品。
下面将详细介绍广西的传统元素。
一、壮族文化壮族是广西最大的民族群体,也是中国的第八大民族。
壮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壮族人民热情好客,喜歌乐舞,善歌咏诗。
他们的传统服饰色彩鲜艳,绣有独特的花纹,呈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
壮族绣球是壮族民间工艺品的代表之一、绣球由丝绸制成,色彩绚丽多样,常用于节日庆典和婚礼仪式上,作为饰物和礼品。
绣球花纹繁复精致,形状各异,寓意着吉祥和美满。
除了绣球,壮族还以剪纸、木雕等传统工艺出名。
壮族剪纸通常用鸟、花、虫等自然元素作为图案,花纹简洁大方,寓意吉祥如意。
壮族木雕则以精细的雕刻技法和生动的形象著称,常以龙、凤等神兽为主题。
二、瑶族文化瑶族是广西的少数民族之一,瑶族人口分布广泛,主要聚居在广西北部的山区。
瑶族人喜欢唱歌跳舞,热爱自然,尊重祖先,重视道德品质。
瑶族的服饰多采用亮丽的颜色,用线绣花为装饰。
瑶族工艺品以银饰为代表,瑶族的银饰制作工艺精湛,形状独特,给人一种华丽和神秘的感觉。
瑶族银饰的图案多取自自然景色,如花鸟、山水等,寓意着吉祥和幸福。
此外,瑶族还有发饰、手工织品等传统工艺品。
瑶族女子喜欢在头上插梳,插梳是她们的传统发饰,常用的材料有银、琥珀等。
瑶族的手工织品包括绣品、编织品等,色彩丰富多样,花纹精致,给人一种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
三、苗族文化苗族是广西的主要民族之一,苗族人民勤劳智慧,喜欢歌舞和杂耍。
苗族的服饰色彩鲜艳,富有民族特色。
苗族男子通常穿着黑色布料制作的上衣和黑色腰带,女子则穿着彩色的长裙和银饰。
苗族银饰是苗族工艺品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苗族的银饰多用于民族仪式和节日庆典中,如苗族的花山节和蚂蚁婚礼等。
苗族银饰制作工艺独特,形状多样,常见的图案有花鸟、虫蛇、人物等,寓意着吉祥和祝福。
壮族文化解读
壮族文化解读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云南、广东、湖南等省份。
壮族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一、节日庆典壮族的节日庆典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壮族三月三”。
这个节日又称“歌圩节”,是壮族的传统歌节,也是壮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意和择偶的时机。
在这一天,壮族人会穿上节日盛装,参与对歌、抛绣球、打扁担等活动。
此外,还有农历七月十四日的“中元节”,壮族人会举行祭祀活动,纪念祖先。
二、民间传说壮族的民间传说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界的理解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拜。
例如,《布洛陀》是壮族创世神话中的主要神祇,被视为文化和智慧的化身。
壮族民间故事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山歌,这些山歌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壮族人民传承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生活习俗壮族的生活习俗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紧密相关。
壮族的传统民居多为干栏式建筑,适应了南方多雨潮湿的气候。
壮族的饮食以大米为主食,喜欢吃酸辣味的食物,如酸笋、酸鱼等。
在服饰方面,壮族的传统服装以蓝、黑为主色调,上面绣有精美的图案。
壮族的婚姻习俗中,保留着对歌择偶、送亲、接亲等传统仪式。
四、宗教信仰壮族的宗教信仰以原始宗教为基础,崇拜自然神和祖先神。
壮族人民相信万物有灵,因此对山、水、树等自然元素都抱有敬畏之心。
此外,壮族地区也有佛教、道教等宗教的影响,尤其是在节日庆典和丧葬仪式中,这些宗教的影响较为明显。
总的来说,壮族文化是一种融合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多种宗教信仰的文化体系。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壮族文化,同时也要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壮族 风俗文化
1 民族简介 2 壮族的衣食住行 3 节日风俗
4 旅游资源及开发
一、民族简介
壮族,中国少数民族中 人口最多,主要分布在广 西、广东、云南和贵州等 地
二、壮族的衣食住行 壮族男装 分为右襟和对襟
右襟衫反膊无领,衣纽从右腋下开至腰部 又转向正中,再开出三四寸而止,衣襟镶嵌一 寸多宽的色布边,用铜扣纽,再束上长腰带。
房屋建筑
广西西南和西 北部分地区的壮族 村寨,还保持着古 老的传统住房形式 “干栏”,又称“麻栏”
三、节日风俗
歌圩节(三月三歌节)
壮族最隆重的传统歌节、 有对歌谈情、碰彩蛋、抢花 炮、抛绣球等传统习俗
歌圩节
对歌谈情 放花炮
碰彩蛋 抛绣球
中元节
农历7月14,重要程度仅次 于春节,祭祀祖先、全家聚餐。 所以也被称为壮族团圆节。
中国古代一种打击乐 器,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 年历史,以广西数量最多, 分布量最广。
壮锦
壮锦,与云锦、 蜀锦、宋锦并称中 国四大名锦,利用 棉线或丝线编织而 成的精美工艺品, 图案生动,结构严 谨,色彩斑斓,充 满热烈、开朗的民 族格调。
绣球
绣球乃广西壮家人 之定情物和吉祥物,是 广西极具特色的旅游工 艺品之一,原为壮族青 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信物, 先多为人们当作馈赠亲 友之礼品,家庭中的装 饰品
商品类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以传统工艺为主,缺乏时代特色 2、缺乏品牌意识 3、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整顿 4、宣传力度差 5、旅游商品销售手段落后
商品类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1、政府支持旅游商品开发 2、旅游商品要不断创新 3、销售方式要改革 4、注重游客参与度
感谢观看
祭祀祖先
牛魂节
人放锄、牛脱轭,酿制甜酒、 蒸五色糯饭,并给牛吃甜酒和五色 糯饭。这一天,绝对不能打牛。因 为倘若打牛,把牛魂掠走,就会影 响农事。
壮族的文化概念
壮族的文化概念壮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也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其文化独特且多元,涵盖了语言、服饰、建筑、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等多个方面。
壮族的语言是壮语,它属于壮侗语系,是壮族人民的母语。
壮语以方言众多而闻名,不同地区的壮语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还是能够相互理解。
壮族人民非常重视壮语的传承和使用,这也是他们构建文化认同感的重要一环。
壮族人民的服饰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壮族男子通常穿着盖袍,该服饰宽松而长,颜色鲜艳。
女性则穿着壮族的传统服饰“长衫”,它是一种长袍式的服装,通常由丝、线织物制成,色彩鲜艳,样式华丽。
在重要的节日或婚礼等场合,壮族人民还会穿上各种各样的节日装饰品,如银饰、珠饰等。
壮族的建筑也独具特色。
传统壮族建筑多采用木材和竹子,建筑结构简约而坚固。
壮族人民的传统居住形式是吊脚楼,它采用悬挑的构造方式,可以抵御水灾和猛兽的袭击。
吊脚楼通常由多个房屋组成,互相连接而形成一个整体,常常是家族之间的居住区域。
壮族人民有着丰富多样的风俗习惯。
其中,壮族的婚俗是非常重要的。
在壮族传统中,婚姻被视为两个家庭的重要联姻,因此婚礼非常盛大而隆重。
在婚礼上,有很多特色的环节,如洞房拜堂、走婚、残疾婚等。
此外,壮族人民还有一些重要的节日,如壮族三月三、壮族新年等。
这些节日通常有着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庆祝仪式,如歌舞表演、划龙船、吃饭等。
壮族的音乐舞蹈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歌舞形式多样,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壮族的舞蹈通常有着独特的舞姿和编排,常常配合着壮族的传统乐器,如三弦、唢呐等。
在壮族的节日和婚礼上,人们经常会开展歌舞表演,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总的来说,壮族的文化非常丰富多元,其独特的风俗习惯、语言、服饰以及音乐舞蹈都展示了其独特的文化特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壮族的文化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但他们仍然努力保护和传承着自己的文化,以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壮族的独特魅力。
人文地理:壮族传统文化与民俗习惯
人文地理:壮族传统文化与民俗习惯简介壮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云南、贵州等地。
他们具有悠久丰富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民俗习惯,对他们的生活方式、信仰体系以及艺术表达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壮族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
1. 壮族传统文化概述壮族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其中包括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服饰等多个方面。
他们的传统文化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知、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等。
1.1 壮族语言和文字介绍壮语作为一种汉藏语系的语言,并探讨其特点和与其他方言之间的关系。
另外,说明壮文字(壮文)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并逐渐失传的文字系统。
1.2 音乐和舞蹈描绘壮族音乐和舞蹈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介绍具有代表性和独特风格的音乐和舞蹈形式,并解释它们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介绍壮族传统服饰的特点、样式以及与壮族人民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关联。
描述其制作材料、工艺技术和设计风格,并讨论如何反映了壮族人民对美感和身份认同的追求。
2. 壮族传统节日与庆典壮族有许多重要的节日和庆典活动,这些活动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下是几个代表性的例子:2.1 壮年三月三解释壮年三月三是什么,为什么要庆祝以及庆祝活动包括哪些。
详述相关传统习俗、舞蹈表演、民间游戏等。
2.2 壮族新年(上元节)介绍壮族新年(上元节)是什么时候,如何庆祝。
讨论相关习俗(如燃放爆竹、吃汤圆),并阐述其背后挤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3 壮族苗族龙船赛详细描述壮族苗族龙船赛,解释举行此项活动的原因和意义,并介绍相关的庆祝仪式、竞赛规则以及参与者和观众的角色。
3. 壮族信仰体系和传统习俗探讨壮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对他们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层面所产生的影响。
介绍壮族宗教信仰体系,包括多神论、拜祖先等。
阐述其与个人、家庭和社群关系之间的联系。
3.2 婚俗与葬礼习俗描述壮族特有的婚俗习惯,如过门、嫁妆等。
同时,阐述葬礼习俗表演如何反映了他们对死亡和来世概念的理解。
壮族民俗PPT课件
二、壮族的饮食文化
壮族的主食是大米和玉米。 喜吃腌制的酸食。
三、壮族的古居文化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拥有2000多万人 口,同时,它也拥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尤其是壮族 古居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壮族儿女的珍贵宝藏。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 (因为壮族村子的周围不 是山就是水,所以不喜欢 都难)。在青山绿水之间, 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 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 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 (现在好多了,因为社会 的发展。无论是什么房子, 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 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 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 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 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 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这个有一部份居民还保
持着)。
壮族传统建筑
壮族地区都为热带、 亚热带,炎热多雨、 潮湿,同时壮族地区 也多山,“干栏”住 宅具有通风干爽,有 节约土地的作用。所 以山区的壮族民居多 为全“干栏”住宅。 壮族的民居并不是固 定的,而是和气候、 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 系,也是壮族人自古 来尊重自然,与大自 然和谐相处的传统。
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壮族服饰,在此基础上结合不 同的领襟开口方式,裙型(筒裙、褶裙),色彩,服饰品, 发式等可变元素,形成了既具有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服饰 共性,又有民族特性的壮族服饰。
众所周知,壮锦为我国四大名 锦之一,然而它就出自于壮族 妇女之手,她们织的壮锦色彩 斑斓,五彩缤纷,耀人眼目。 有个这样的传说:很久以前,壮 家姑娘达尼妹织布时,太阳升 上,这时屋檐下挂有露水的蜘 蛛网五光十色,非常美丽。达 尼妹以蜘蛛网为样,织成壮锦。 其他壮族姑娘竞相模仿,壮锦 就流行起来了。白族尚白,而 白族姑娘却戴红、绿、白、黄 彩色凤凰帽。传说为凤凰所赠, 后人仿制而来。
一、壮族的服饰风俗 二、壮族的饮食文化 三、壮族的古居文化
壮族的传统习俗与社会礼仪
壮族的传统习俗与社会礼仪壮族是中国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遗产。
壮族人民世代传承着丰富多样的传统习俗和社会礼仪,这不仅是他们民族特色的体现,也是对先辈智慧的传承和对生活的热爱表达。
本文将详细介绍壮族的传统习俗和社会礼仪,以展现壮族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
一、壮族婚俗与婚姻制度壮族人民非常注重婚姻制度和婚俗仪式,在婚姻中保留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
婚礼准备工作通常需要提前几个月进行。
在壮族的婚姻制度中,一夫多妻并不罕见,但如今已经较少见于现代社会。
壮族的婚礼通常以盖房子为开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
男方需要亲手修建一座新房,以示对婚姻的承诺和负责。
婚礼当天,男方要身着盛装前往女方家中迎亲,这个过程被称为“拉花轿”,由一群年轻壮汉抬着豪华的花轿,场面热闹非凡。
婚礼现场,壮族人民会举行各种各样的仪式,如敬茶仪式、糖茶儿仪式等。
新娘会以壮族传统服饰为婚礼着装,华丽的服饰和精致的发饰充分展现出壮族妇女的魅力和优雅。
二、壮族传统节日与节庆习俗壮族传统节日众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壮族三月三节。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壮族人民会隆重庆祝这一节日。
在节日当天,人们身着传统服饰,载歌载舞,共同参与各种庆祝活动。
主要的庆祝活动包括舞狮、划龙船、踩高跷等。
此外,人们还会举行射箭、摔跤等传统体育比赛,以展示壮族人民勇敢、坚韧的精神风貌。
除了三月三节,壮族还盛大庆祝年节、米节、麦节等传统节日。
在这些节日里,人们会进行丰富多样的活动,如祭拜祖先、舞狮、唱山歌、吃特色美食等。
这些节日不仅丰富了壮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也对壮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壮族社交礼仪与风俗习惯壮族人民非常重视社交礼仪,注重尊重和友好。
在壮族社交场合中,人们常常会相互问候并握手,这是表达友善和尊重的方式。
此外,让座、邻里互助等行为也是壮族社交中的常见礼仪。
饮食文化也是壮族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壮族饮食中,人们一般采用共食制,一家人或一群朋友聚在一起共享饭菜。
壮族有哪些风俗习惯
壮族有哪些风俗习惯壮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的一些地方。
壮族有着丰富的民俗风格,这些风俗习惯凝聚着他们的历史和文化。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壮族的主要风俗习惯。
壮族的传统节日非常丰富多彩,其中最重要的节日是壮年节。
壮年节是壮族群众拜祖神和祖先的节日,通常在农历六月廿二至廿四之间举办。
过节期间,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祭祀仪式,包括敬奉祖先牌位、祭祖、上香、焚香等。
此外,还有丰富多样的文艺表演,如歌舞、击鼓、大刀舞等,热闹非凡。
壮族人对待婚姻有着独特的风俗和习惯。
壮族民间素有“大红大绿娶媳妇”之说,婚姻仪式上的主要色彩就是红色和绿色。
新娘在结婚当天会穿戴精美的壮族传统婚服,头戴花冠,身穿色彩艳丽的缀满银饰的红色上衣和中式圆裙。
新郎也要穿上鲜艳的壮族传统礼服,大红的上衣和蓝色或黑色的裤子。
在婚礼中,新娘需要向新郎家人献茶,以表达她对新家庭的尊敬和敬意。
在壮族社会中,尊老敬老是一种重要的传统习俗。
壮族人非常尊敬老人,认为老人是家族的根基。
当年年纪大的壮族人进入高寿之后,他们可以通过举行隆重的“祝寿”仪式来庆祝他们的生日。
祝寿仪式通常包括祭拜祖先、宴请亲朋好友、表演歌舞等。
同时,孝敬老人也是壮族的一种传统,壮族人认为孝敬父母是一种美德,尊重长辈是家庭的基石。
壮族人有着独特的葬礼习俗,尤其是在祭扫方面。
传统的壮族葬礼通常会进行三次,分别是初祭、半祭和封祭。
初祭一般在去世后的第一天进行,目的是为了与亲友告别。
半祭是在去世后的第七天举行,人们会对逝者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
封祭是葬礼的最后一个环节,通常在去世后的第三年举行,人们会再次进行祭拜,以示对逝者的永远怀念。
此外,壮族人还有许多其他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如唱山歌、歌仔戏、击鼓舞、踩高跷等。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展示了壮族人民的风采,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总之,壮族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他们有着丰富多样的风俗习惯。
无论是壮年节、传统婚礼还是尊老敬老等,这些独特的风俗习俗都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传统。
壮族文化ppt课件
壮族的文字系统
古壮字的发展
古壮字源于汉字,但在长期使用过程 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古壮字在 壮族文化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代壮文的形成
现代壮文是在20世纪50年代经过创制 和推广而形成的,其字母和拼写规则 与汉应用与传承
壮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壮语是壮族人的母语,在家庭、社区和部分地区仍广泛使用。政府也采取措施 鼓励和保护壮语的使用。
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
02
壮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丰富和发展做
出了贡献。
提供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03
壮族文化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有助于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
相互了解和尊重。
THANKS
感谢观看
唱,又有说唱、表演等。壮剧以壮族民间歌舞为基础,吸收汉族戏曲元
素,形成独特的表演艺术。
02
壮族的曲艺
壮族曲艺主要包括唱春牛、唱麒麟、唱莫一大王等,这些曲艺形式多以
叙述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为主,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
风情。
03
戏剧与曲艺的传承
壮族的戏剧与曲艺同样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传承人通过教授曲
牛魂节
中秋节
农历四月初八,人们会举行祭祀牛神的仪 式,感谢牛的辛勤劳动和贡献。
壮族和其他民族一样,也会在农历八月十 五日庆祝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团圆。
壮族的婚丧习俗
婚俗
壮族传统的婚俗包括提亲、送定、哭嫁、送亲等程序,新娘出嫁时要穿红衣、戴 红盖头,婚后要回娘家探亲。
丧俗
壮族传统的丧俗包括招魂、报丧、吊唁、入殓、出殡等程序,葬礼隆重肃穆,有 时还会请道士做法事。
保护和传承。
保护传统建筑
壮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壮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壮族文化的历史渊源
1.1 壮族的起源与迁徙
1.2 壮族的语言与文字
1.3 壮族的宗教与信仰
二、壮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2.1 壮族的家庭观念与婚姻制度
2.2 壮族的礼仪与习俗
2.3 壮族的音乐与舞蹈
2.4 壮族的传统节日与庆典
三、壮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3.1 壮族文化的传统教育与家庭教育
3.2 壮族文化的口头传承与民间艺术
3.3 壮族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文化遗产保护
四、壮族文化的现代发展
4.1 壮族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4.2 壮族文化的现代创新与融合
4.3 壮族文化的旅游与经济发展
五、壮族文化的未来展望
5.1 壮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挑战
5.2 壮族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5.3 壮族文化的青年参与与创新
结语
壮族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价值观。
通过对壮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壮族文化的魅力。
在现代社会中,壮族文化面临着许多挑战,但也有很多机遇和潜力。
只有通过保护和传承,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激发青年的参与与创新,才能实现壮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壮族文化能够在未来展现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壮族有哪些风俗习惯禁忌有哪些
饮食和服饰中的禁忌
饮食禁忌:壮族人忌吃牛肉,有些地方还禁食狗肉,主要是为了表达对祖先的尊重。
服饰禁忌:壮族人的服饰也有一些禁忌,比如女性不能穿短裙,男性不能穿短裤,因为这被 认为是不吉利的。
颜色禁忌:在壮族文化中,黑色和白色是禁忌的颜色,因为它们与死亡和丧事有关。
图案禁忌:壮族人的服饰上不能出现龙和老虎等猛兽的图案,因为这些图案被认为会带来厄 运。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X
清明节期间不能穿得过于华丽, 以避免引起祖先的嫉妒。
婚嫁和生育中的禁忌
婚嫁禁忌:壮族婚嫁中有很多禁忌,包括结婚日不能遇到不祥之物、新娘不能穿黑色衣服等。 生育禁忌:壮族生育中有许多禁忌,孕妇不能参加葬礼、不能进入产房等。 产后禁忌:产妇在产后一个月内不能出门、不能洗澡等。 婴儿禁忌:婴儿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不能见生人、不能剪头发等。
壮族的禁忌
日常生活中的禁忌
不能随意进入别人的卧室,尤其是已婚夫妇的卧室 不能吹口哨,尤其是在夜间 不能用手指指向神像或长辈 不能踩踏炊具和灶台
节日和祭祀活动中的禁忌
春节期间不能倒污水、扫地、 倒垃圾等,以避免财运流失。
中秋节期间不能砍伐树木,以 避免破坏自然和谐。
端午节期间不能穿戴红色衣物, 以避免带来厄运。
壮族的饮食文化
特色食物:五色糯米饭、糍粑、螺蛳粉等 饮食习俗:注重礼仪,尊重长辈,先请长辈用餐 酒文化:热情好客,敬酒表达尊重和友谊 茶文化:喜欢饮茶,注重茶道,以茶待客
壮族的建筑风格
干栏式建筑:以木、竹为主要材料,适应壮族地区湿润多雨的气候
土楼:壮族的代表性建筑,具有防御和居住的双重功能
鼓楼:壮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用于集会、议事和娱乐 风雨桥:具有交通、贸易和休闲功能的桥梁建筑,也是壮族文化的象征之 一
壮族习俗文化
壮族节日
壮族节日:春节、“三月三”、“七月十四”是壮族 最重要的节日,另外有二月初二、四月初八、端午节、 六月初六、七月初七、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日等。
壮族婚俗
“炮火”入洞房 壮族的一种婚俗。迎亲那天新娘要经过“炮火”的 洗礼后才能进门入房。这个婚俗,在广西田阳县玉风等 壮村流行。新娘来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 “冲锋”进门的准备,因为在门口、厅堂、洞房等三个 地方分别由七八个男青年组成的“炮火”组,手拿着串 串鞭炮等着新娘过来。当新娘将要靠近门口时,“炮手” 们点响鞭炮,形成道道“火墙”,挡住新娘的进路。如 果是胆小的新娘,这时只好退却在门外,再等第二次 “冲锋”。“炮手”们也总结胜利的经验,做好第二次 的“阻击”准备。可以说,新娘不经过两三次的“冲锋” 是进不了门的。围观的客人,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 新娘经过苦战跃进门口,来到洞房门前,这是难通过的 最后一关,因为“炮手”要放“火炮”。这时,聪明的 伴娘和迎娘左右“侦察”,乘“炮火”稀疏时夹着新娘 跳到洞房里。顿时欢声雷动,祝贺新娘“旗开得胜”。
壮族服饰特点
壮族男子多穿对襟上衣, 纽扣以布结之。胸前缝一 小兜,与腹部的两个大兜 相配,下摆往里折成宽边; 下裤短而宽大,有的缠绑 腿;扎绣花纹的头巾。
壮族服饰特点
蓝黑颜色是壮族妇女的共同 爱好,喜穿长裙短衣,头包 青色绣花帕,腰系精致围腰。 上衣分对襟和偏襟两种。右 衽上衣,衣领、袖口、襟边 都绣有彩色花边;下着黑色 宽肥的裤子。也有穿黑色百 褶裙,上有彩色刺绣,下有 彩色布贴,色彩绚灿耀眼。 扎布贴、刺绣的围腰,戴绣 有花纹图案的黑色头巾。节 日或赶墟歌场穿绣花鞋,披 戴绣花垫肩。
壮族服饰特点
在古黔中地区的道县玉蟾 岩(古代壮族苍梧部活动 区域),发现了人类在 15000年前用来作陶器 “垫布”的植物纤维编织 纹,它是到目前为止人类 自己用劳动创造出来的第 一件手工纺织品。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壮
• •
•
琤尼 琤尼是壮族拉弦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凤山、巴马等地。“琤” 为壮语“七”的语音,“尼”是壮族民间对乐器的统称。也称“壮族七弦琴”或“瓦琴 ”。明初已在广西西部流行,至今已有600年历史。 壮族三弦 壮族三弦,是壮族弹拨弦鸣乐器。形制与汉族、拉祜族小三弦相仿,音色脆亮 ,主要用于壮族八音合奏或为壮剧及说唱伴奏,深受壮族人民喜爱。流行于广 西壮族自治区隆林、西林、田林、乐业、凌云、百色、田阳、田东、德保、靖 西等桂西和桂南各地。 天琴 天琴,是壮族支系偏人的弹拨弦鸣乐器。偏语称鼎叮。由乐器发声谐音而得名 。历史悠久,形制独特,音色圆润明亮,常用于独奏或为歌、舞伴奏,深受偏 人喜爱。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宁明和龙州等地。至今已经 有上千年历史。 二百年前已在壮族支系偏人中流传。原为天婆(巫婆)为人禳灾治病时所 用。
•
师公舞
•
扁担舞
•
捞虾舞
•
纸马舞
• 壮族文化——乐器
蜂器
蜂鼓是流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细腰鼓,因鼓身形似蜂腰而 得名,又以横置胸前演奏而有“横鼓”之称。其式样和演奏方法与朝 鲜族长鼓相似,两者同出一源。 马骨胡 马骨胡 马骨胡在壮语中称“冉督”、“冉列”。“冉”为胡琴统称,督,为 骨头,意即用马、骡、牛的骨头制成的胡琴。
春牛舞、贺新年舞等。
• 火猫舞
子收割后的颗粒归仓、稻谷不发生霉烂和不被可恶的老鼠偷吃,
是农家丰收后最担心的事情。猫是老鼠的天敌,为了保证粮仓中的 稻谷安然无恙,集聚在广西梧州地区的壮家便要举行独特的祭祀仪
式《火猫舞》,来求助猫神为人们消灭鼠类、扞卫丰收果实。
届时,扮演众“猫咪”的20来个青年男女,身着颜色鲜艳、饰有层层 流苏似花猫毛皮的衣裙,头戴用稻草扎成的头箍和延长下来、垂于 身后,形如猫尾的长稻草辫子,并在“从头到尾”的稻草辫子上,插 上根根“燃香”,每人的前额上方再缚上一张事先绘制好的面具“大 猫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最根本的是在于形成自身特有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特质,就成为区别不同民族的主要标志。
民族文化与民族同生共源。
壮族是珠江流域的土著民族。
壮族先民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生产方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显示出民族文化的个性和地域性特征。
壮族处于中原与东南亚、华南与西南各省文化交流的交汇处,其文化在保持自主特征的前提下,对外来文化的影响以模仿力和创造力相结合中和融化,使自身的发展充满了生命活力。
当壮族先民处于氏族部落时代时,是壮族文化自主发展的时期;当壮族先民西瓯、骆越人从氏族部落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由蒙昧时代进入文明时代时,发生了秦瓯战争,秦始皇统一了岭南,西瓯骆越纳入了统一的祖国版图,自此至民国时期,壮族由自主发展时代转入了在统一的中央政府治理下与汉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碰撞整合中形成和发展时期,它具有以岭南越人文化为主体的多源结构。
1、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话壮”[va6 cuэη6](壮族)的民族语言文化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民族文化的活载体,是维系民族存在的重要纽带,也是人们区分不同民族的最明显和最常用的标志之一。
壮族是土著民族,壮语与壮族文化同源共生,壮族的文化特征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当中。
早在自主发展时期的先秦时代,壮族先民就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语言文化。
壮语分南北两大方言,但语音、语法结构、基本词汇大体相同。
按照语言谱系树理论模式,把壮语划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但近年来有学者通过对语音系统、基本词汇,词序和构词理据、认知思维方式等语言本质问题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壮语所属的壮侗语集团与汉语缺乏同一性,存在明显的差异。
如壮语一般是中心成分在前,修饰成分在后。
例如壮族[kai5pou4](鸡公),汉语是“公鸡”;[no6mou1](肉猪),汉语是“猪肉”;[ran2 kou1](家我),汉语是“我家”;[piali3 kon5](走先);汉语是“先走”;等等。
这表明壮语与汉语的词序结构逆向反差,认知思维逻辑南辕北辙,两者的关系不是发生学关系,而是接触关系。
根据考古发现,在华南——珠江流域商周时代的陶器上就有不少刻划文字符号,说明在自主发展时代,壮族先民就已经试图创造本民族的文字。
秦汉以后,随着汉文化的传人和影响,壮族先民转向借用汉字的形、音、义和六书构字法,仿造出本民族的文字即古壮字或称“土俗字”、“方块壮字”。
赖“那”而食的饮食文化 20世纪60年代起,考古工作者就在邕宁、武鸣、横县、扶绥等县沿邕江及其上游左、右江两岸新石器时代早期贝丘遗址中出土了石杵、石磨棒、石磨盘、石锤等加工谷物的工具,在桂林甑皮岩人类洞穴遗址中出土距今9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片。
根据遗传学遗料,当时这一地区加工的谷特主要是稻谷。
因为麦、粟等是后来传入这一地区的,而根据民族考古学,陶器是适应食用谷物的需要而出现的,这表明壮族地区早在距今9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便开始食用稻米,并发明了与食用稻米有关的杵、磨、锤、陶罐等加工工具和炊煮工具。
约成书于春秋时期(前770~前476)的《诗经》中的《大雅•公刘》中有“乃积乃仓,乃为裹粮”,其中的“糇”(又写作“糇”),源于古越族语言,与北方的“粮”同义,是米饭、干粮的意思,至今壮族仍称稻、稻谷、稻米、稻米饭为“糇”[hau4]或“膏”[khau3]。
这就说明,壮族先民在远古时代,就懂得将稻米煮熟食用,而且随着稻的传播,这种食用方法也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并被记录于《诗经》之中。
壮族和泰族民间都有一句俗语:“[dci2nam4mi2pia1](水里有鱼类),[dci2na2mi2khau3](田里有稻米)。
”这就是壮族先民“饭稻羹鱼”、“赖‘那’而食”、以“那”为中心的饮食文化的生动反映。
古代,壮族先民适应自然环境,反复地筛选、培育糯稻,并广泛种植,使之成为自己生活中的重要食物,除以糯米为主食外,还用糯米做[hau4naη3dam1](乌色糯米饭)、[ei2](糍粑)、[faη4](粽子)等,形成了食用糯米的一系列民间习俗文化。
靠“那”而穿的服饰文化壮族先民稻作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棉、麻纺织业及服饰加工业的发展。
壮族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就出土有石制和陶制的纺轮,是用于麻纤维旋转加捻的工具。
《汉书•地理志》记载:“粤地……处近海,多犀、象、玳瑁、珠玑、银、铜、果、布之凑”。
颜师古注:“布谓诸杂细布皆是也”。
我国古代时称布的主要是麻、苎、葛等植物纤维织品,《尔雅》记载:“麻(苎)葛日布。
”说明壮族很早以前就能用麻类纤维织布了。
广西平乐县银,山岭战国墓出土的遗物中,男墓有兵器而无陶纺轮,女墓有陶纺轮而无兵器,反映了当时壮族先民男女自然分工,女子主要从事纺织的情况,并说明了麻纺织业已有了较大的发展。
《尚书•禹贡》说扬州“岛夷卉服,厥篚织贝”。
这里的扬州是指淮河以南至南海的广大地区。
贝就是吉贝、劫贝、古贝的省称,古贝当其音译。
织贝、即用棉花制成的织品。
壮侗语族的壮语、布依语、临高语、傣语、黎语,以及越南的岱——侬语,老挝的老语、泰国的泰语等分别称棉、棉花为[fa:i5]、[bu:i3]、[va:i5]等,是同源词,并与吉贝、劫贝、古贝的“贝”有关,说明这些民族在迁居于各地之前,种植和使用棉花已经是他们共同的经济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可以谙壮族先民是最早种植和使用棉花的民族之一。
因“那”而乐的节日文化节日文化体现整个民族文化的全民性、认同性。
壮族节日文化和稻作农耕生活密切相关,是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混为一体的表现形态,是稻作文明类型和壮族文化群体的象征。
围绕着稻作农耕,在壮族先民的观念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崇拜对象,并形式成了以祭祀这些崇拜对象为中心的节日活动;例如红水河一带从正月初一到十五过蛙婆节,举行祭祀蛙神活动;新年祭祀牛栏;春节过后举行开耕仪式;播身时举行祭祀禾苗和祭祀牛魂仪式;稻谷结实泛黄时过尝新节;十月霜降收获以后过糍粑节。
每个节日都举行一定的仪式并有相应的壮歌,不少地方在插奂、收割时都举行隆重的峒场歌会,通过这些活动以满足他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
2、以“咽”[nuen2](铜鼓)为代表的青铜文化壮族地区的青铜铸造业发端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铸造的器物除了早期的钺、斧、镞、镦外,还有刀、剑、矛、钟、鼓、鼎、铃、人首柱形器、叉形器等,形制和装饰的花纹图案丰富,具有明显的地方民族特色。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铜鼓。
铜鼓壮语称为“咽”[nuen2] [nuen2]壮语原意为“可闻声”、“听”、“听见”、“听到”。
由于铜鼓被打击时发出洪亮的声音,人们便以能听到的这种特有的声音来给它命名。
铜鼓产生、流行于我国西南和岭南地区。
铜鼓出土的分布,东到广东省的北江以西地区,西到缅甸,北到四川省大渡河上游,南到印度尼西亚苏腊巴亚岛,其范围与“那”地名颁上即“那”文化圈的范围大体相同。
中国是世界上出土并收藏铜鼓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壮族聚居的广西出土和收藏的铜鼓特点突出。
一是分布密集。
广西大部分县都有铜鼓出土。
二是类型齐全。
包括最早期的铜鼓——万家坝型铜鼓在内的中国八大类型的铜鼓在广西都有出土。
三是藏量最大。
全自治区馆藏铜鼓500多面,占全国收藏总数的1/3,其中仅自治区博物馆藏铜鼓就有360多面,为国内外馆藏之最,民间收藏的铜鼓,仅登记在册的就有1400多面。
被称为“世界铜鼓之王”的面径1.65米的大铜鼓也在广西出土,为两千多年前的遗物。
四是工艺奇巧。
铜鼓高峰期的代表类型北流型、灵山型、冷水冲型,都是壮族祖先的杰作。
铜鼓用模型浇铸,鼓身鼓面镂刻船纹、鹿纹、水波纹、云雷纹、羽人纹等各种花纹,有的鼓动面饰以立体蛙。
唐代刘恂在《岭表录异》中赞叹铜鼓“面与身连,全用铜铸。
其身遍有虫鱼花草之状,通体均匀,厚二分以外。
炉铸之抄,实为奇巧”。
据化验,其合金成分中,铜、锡、铝之比大体为7:2:1,与《考工记》记载的“钟鼎之剂”、“六分其金(铜)面锡居其一”基本吻合,同时,将当时视为自然科学尖端的割圆术用于铸造铜鼓的太阳纹,其制造是壮族先民从原始社会走向阶级社会、从蒙昧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它是权力的象征,作为一种重器,它与中原的鼎具有相同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又演变为祭祀用的礼器和娱乐用的乐器。
六是历代延续。
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古籍办收集整理的《布洛陀经诗》中就有《铜源诗》,记述在氏族部落社会后期壮族先民怎样发现铜、冶炼铜并铸造铜鼓。
《后汉书•马援传》说马援南征时“于交趾得铜鼓”,并称为骆越铜鼓。
《隋书•地理志》说“俚人并铸铜为大鼓……有鼓者号为都老。
”“都老”[tu2la:u4]是壮语记音,“都”[tu2]含“人”义,“老”[la:u4]为大者、最长者。
“都老”是“头人”、“大首领”、“大长老”的意思。
壮族及其先民使用铜鼓的情况史载不绝。
直到现在,壮族民间仍在使用铜鼓,一些地方每逢节日都举行打铜鼓、跳铜鼓舞、对唱山歌等活动。
七是全民崇鼓。
铜鼓在壮族及其先民的观念中是神圣之物,一些地方称铜鼓为“乜铜咽法”[me6tη2nuen2fa4],意即“天之大铜鼓”,每年正月初一举行祭铜活动,对铜鼓顶礼膜拜。
铜鼓是源于稻作农业的一种艺术,铜鼓纹饰中太阳、雷纹、水波纹以及蛙纹等都与稻作农业有关。
一些地方把铜鼓叫“蛙鼓”。
著名民族学家罗香林说:“至谓铜鼓制作,并与祈雨有关,则亦有客观依据。
观鼓面常铸立体蛙蛤或蟾蜍,殆即因祈雨而作。
”①壮族民间收藏铜鼓时,有用稻草绳拴其耳,或将铜鼓倒置盛满稻保的习俗,谓之“养鼓”。
这些都说明铜鼓与青蛙的关系及它们与稻作农业的密切关系。
铜鼓源于稻作,铜鼓文化是“那”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3、以岜莱[phia1la:i2](花山崖壁画)为代表的艺术文化先秦时期西瓯、骆越先民的绘画艺术成就主要表现为用色彩(即赫红色矿物颜料)绘制的崖壁画。
在延绵两百多公里的广西左江流域,有178处造型古朴、风格粗犷的崖壁画,形成规模宏大的江畔耀达“岜莱”[phja1la:i2](壮语,意为绘有花纹图像的山,译称“花山”)最为壮观,其人像之众,物像之多,场面之大,在我国已发现的崖壁画中首屈一指,在世界范围内亦为罕见。
壁画采用概括、写实、夸张乃至变形手法进行创作,把举手顿足的人物舞蹈形象描绘得生动传神,富于艺术韵味。
在下无立足之处的陡峭崖壁上,把一个个高大的人物形体画得左右对称,上下均匀,笔调刚劲有力,粗犷传神,充分体现了壮族先民西瓯、骆越民族杰出的艺术创造边。
一些学者认为,左江流域崖壁画所绘的是剪影式模仿立蛙动作的群体舞蹈场面,是壮族称民以祈雨为目的的蛙崇拜的再现,其源于稻作农业,是“那”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