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日关系的军事论文

合集下载

军事理论论文

军事理论论文

中国与周边国家军事关系中国已经是一个军事大国。

军事上周边有一些敌对国家,日本,印度,越南,菲律宾。

也有一些友好的国家,俄罗斯,巴基斯坦,乌克兰。

我国交好了很多的国家,但大多是一些军事力量弱的小国,打仗并不靠谱。

比如非洲那些国家,关系再好也没有什么用。

那么好,日本方面来讲,他们科技发达,装备精良,有着美国做后盾,一直想着做亚洲第一大国,但他们国土太小,人口太少。

在历史上,中日关系是很好的互相学习,互相敬仰,直到近代中日关系渐渐疏远,后发生战争。

目前困扰中日关系的是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

历史方面,对于日本层侵略中国,日本右翼分子拒不承认且进行篡改教科书等方法扭曲历史。

钓鱼岛方面,1978年中日两国签订《和平友好条约》,邓小平与日本首相协定将钓鱼岛问题到将来解决。

但是近年来确是日本的一些右派分子有意侵占钓鱼岛,私自在钓鱼岛上安装灯塔。

后日本国会议员登上钓鱼岛称若外国人私自登岛将以武力驱逐。

台湾方面,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及附近岛屿割让给日本,直至1945年日本战败。

1972年日本签订《中日联合声明》时承认台湾属于中国。

近年因为两岸关系中日也有一些冲突,日本偶尔还在台湾海峡军事演习。

困扰中日关系的三个问题迟迟得不到缓解,主要是日本方面太过偏执,如果日本政府能够承认错误并整治民风等进行补救,那么中日关系将会变得很好。

越南方面:主要是国际海洋法因素和中越南海争端国际海洋法因素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中,忽视了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明确的界定。

如此,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就可以存在多条分界线,这为那些专属经济区重叠的国家产生冲突埋下了隐患。

据此,在本国利益的驱动下,越南采用有利于本国利益的解释方式,提出非法的主权要求。

中国在南海的治权长期无法落实二战后,国民政府收回了南沙群岛的主权,但是,国共内战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大陆和台湾都缺乏全面驻守南沙群岛的实力。

中日关系论文——天真的伙伴关系

中日关系论文——天真的伙伴关系

在两战之间相对和平的时期,西方世界正遭受“经济大萧条,}}阴x6攻击的时候,苏联迅速崛起,这给富兰克林·德兰诺·罗斯福留卜了深刻的印象。

他认为,苏联这个一直为西方所包围的社会主义国家,己经小可避免的成为世界政坛的-大力量,这是他小得小接受的事实。

随着_战的爆发,美国的卷入,怎样赢得战争及重建战后世界的秩序,这些问题早己提上罗斯福的日程表。

在他精心构想的战后“世界大厦”当中,苏联正是其中一根重要的支柱。

他深信战后世界秩序的稳定,需要苏美的协调一致。

所以,罗斯福小遗余力的想要与斯大林打好交道。

基于这样的想法,所以从一开始罗斯福在对苏联的战略上,就表现出了一种妥协思想。

尽管他曾多次怀着使用经济+:力的办法来说服斯大林配合的想法,司一是每当要执行这样的政策时,他总是退缩。

在德黑兰会议上,他曾短暂支持了哈里R的建议;对于摩根索关于战后贷款给苏联的意见,他也摇摆小定,这两者紧紧是其中的两个例子。

这些都明显的表明,在而对苏联的时候,罗斯福选择了拒绝与暴躁、多疑、革命目_小断强胜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而对而的对抗。

正如这位美国总统先生曾经告诉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那样,对付斯大林必须要极为留心。

我们得始终记得我们的这位盟友的个性以及他所身处困难险境。

没有谁会期望用一个被占领国家的世界观来处理战争。

战争在开始阶段,罗斯福就己经开始考虑战后秩序问题。

而随着战事的小断进展,苏联大军继续向西挺进的时候,丘吉尔开始对东欧的政治前景表示担忧。

这时的罗斯福依旧在关注自己的战后“世界大厦”。

就像后来一些学者评价的那样,在苏联人关心何时开辟第_战场,英国注意欧洲战后政治问题的时候,美国则是对战后国际组织最感兴趣。

在罗斯福的这栋“大厦”中,“四警察”制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苏联正是他所设计的“四大国际巡警”之一,来自它的合作,是他实现自己总构想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丘吉尔“唠叨”战后东欧的政治问题时,罗斯福采取自己典型的作)从,避开、无视这些细节问题,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以此来确保史为重要的目标—与苏联的长期协作。

中日关系 论文

中日关系 论文

立足长远,携手并进——读《中日关系——从战后走向新时代》“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是战后、特别是中日邦交恢复以来表述中日关系时使用频度很高的一个关键词,这一八字词组表达了中日两国摆脱历史问题的纠缠、推动双边关系发展的美好愿望。

但从战后到今天,中日关系一直起伏不定。

刘昌明教授曾在《国际先驱导报》这样评价中日关系:“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是“东西”关系,又是“南北”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

”这一段话被认为是评价中日关系复杂性的经典语录,同时,也向我们昭示了中日关系发展的挑战性和艰巨性。

在中日关系这一课题上,我们似乎总是过多的强调日本对我们曾经造成的伤害以及日本对历史的不负责任态度。

我们的目光总是聚焦在日本政府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右翼组织发行了扭曲历史的教科书,日本人否认南京大屠杀等等。

却很少去关注日本民间对中国的看法及日本国内对中日关系的看法,这便使我们的研究有时候容易情绪化而导致有失客观,实际上也不利于我们对日本和对中日关系的研究。

毛里和子教授是日本的中国研究专家,在其《中日关系——从战后走向新时代》这本书中,毛里和子教授对中日关系进行了结构性的分析,将中日两国的强弱对比和发展状况作为确定中日关系结构的依据,把战后的中日关系从结构上分为五个时期:“①,1949~1971年,冷战中的对立时期;②,1972年以后,80年代的战略友好时期;③,80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稳定与发展时期;④,90年代后半期到2004年,结构性变动时期;⑤,2005年“反日游行“以后的时期。

”我个人认为,这个五个阶段,以中日邦交正常化为界限,又可以分为冷战中的对立时期和邦交正常化以后的时期。

一、冷战中的对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毫不犹豫地一执行“一边倒”政策,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这一时期,按照本书的说法,“中国的党的层面也好,政府层面也好,几乎没有什么具体的对日方针或措施方案。

中日关系论文

中日关系论文

中日关系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从甲午战争到二战结束,日本历史半个多世纪野蛮侵略中国。

二战后,日本怀着反省和抱歉的态度,表示理解和尊重受害国的民众感情.经过领导人和各界有识之市的努力,中日两国于1972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重新确立友好关系。

但近年来日本对华政策的消极面逐步凸现,如对历史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的争端。

其中如何看待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能否正常发展的关键。

近段时间,我们看到网上很多签名反对日本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运动,青年学生也对日本美化侵略战争历史,修改教科书问题义愤填膺。

全国民间的反日情绪日益高涨,高校大学生纷纷示威游行。

中日关系处于紧张阶段。

这些因素使得我们不得不对中日关系进行从历史到现今的深入的剖析。

《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是当代中日关系重建和发展的起点。

①从这时起,中日关系沿着上述条约开辟的道路向前发展,已达20余年。

在此期间,世界各国经济迅速发展,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中国的发展受到世界的瞩目。

反观日本人上世纪90年代的泡沫经济破裂使其经济陷入衰退,08年的经济危机下更是雪上加霜,长期的优越感不在,日本国内造成了极大的悲观情绪。

另外由于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世界经济重心的东移,美国的介入又进一步加深了中日之间的矛盾和摩擦。

事实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日贸易关系始终保持强有力的增长,中日之间的贸易额从1972年的10.4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877.5亿美元,29年间增加了80多倍,2001年,日本已经连续9年成为中国的最大贸伙伴,而中国成为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②《国际经融报》2002年9月27日第16版但政治关系却很低迷,进入新世纪以来,经过双方领导人的破冰之旅,融冰之旅和暖春之旅特别是民主党上台以来,日对华政策趋于务实,政治关系有所改善。

然而上述的这些并不能说明一切问题,面对着当前眼下美日韩三国以中国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中日关系走在了生死边缘上。

中日关系探讨论文

中日关系探讨论文

中日关系探讨论文一.世纪末的中日交往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中日政治冰点的导火索小泉自2001年上台后,先后于同年8月13日、2002年4月21日、2003年1月14日、2004年1月1日、2005年10月17日和2006年8月15日六次参拜了靖国神社。

由此,中日之间的关系达到自中日正常化邦交以来最为冰点的时期。

中方反复提出我国反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原则立场,但小泉依然是我行我素,致使双方领导高层的会晤由此出现长时间的中断。

中日政治之间达到前所未有的冰点与在日本的政治界中不断传出中国威胁论,进而具体到中国军事威胁论等等一些防华、反华的言论;日本政府一再做出伤害中韩两国人民感情的事情等等,就笔者分析有以下几个因素:历史、地理原因:岛国视野与心里的强烈不安在研究了些日本文献与现在日本文化后,笔者深刻认识到:日本的中国威胁论等反华言论从是出于:岛国视野与心里的强烈不安。

岛国视野。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致使日本的历史文明渊源只能从领国吸收,而它的领国也只有朝鲜与中国。

朝鲜又是个长期依附中国的小邦,所以日本只能在各个方面学习效仿中国。

而中国文明伴随着“侵略践踏”的成长,日本的文化无法从外部的“开国”而融入新元素,形成一个长期“自闭”型的成长,进而在日本人思维中产生极端双面性:一方面是封闭性、自大性、盲目性,一方面是谦卑性、反抗性、思索性。

他们的谦卑、反抗、思索形成了日本优良的品质,而封闭、自大、盲目也导致了战后日本政治体制上的保守主义、右倾化明显,进而影响日本对华的态度。

强烈的不安。

这个是源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微妙关系。

在近代史上,日本大刀阔斧的明治维新改革将日本推向一个发展的高峰,战后的经济腾飞让每个日本人从心底里有了一种自我优越感,在上文中笔者提到日本思维中有一方面的盲目性与自大性,这两种心理在80年代的日本人心中迅速膨胀,而90年代的日本经历了失落的十年,从此日本经济一蹶不振。

而此时的中国在经历了近代史上最饱受欺凌的时期后,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摇身一变成为国际舞台上又一颗新星。

中日关系论文1500字左右

中日关系论文1500字左右

论中日关系发展在21世纪,对世界各国来说,最主要的问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问题。

没有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就谈不上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两国承担着维护和平和促进发展的重要责任。

中日两国关系如何,不仅对中日两国至关重要,而且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局势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一、70年代以来的中日关系回顾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签署《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为标志,中日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

二十六年来,中日两国之间虽出现过冲突,但从总体上看,两国关系还是以友好与合作为主的。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78年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82年,中国总理访问日本,提出了发展中日关系“三原则”; 1987年9月日本众参两院通过《进一步增进日中友好关系的决议案》。

当然,80年代中日之间也存在摩擦: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把“侵略”改成“进入”,中国政府曾对此提出强烈抗议;1985年8月15日,日本首相其阁僚正式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中国人民和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不满;1996年,日本自民党还把“实现首相和阁僚正式参拜靖国神社”和“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写入该党众议院选举公约。

80年代以来,中日之间的摩擦与冲突有所增多,但两国政府为了两国的长远利益,多次表示重视发展中日关系。

二、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几个问题1.历史认识问题是处理中日关系的一个原则性问题。

战后日本对历史问题认识的不足, 导致中日政治关系的反复, 不利于今后中日关系的发展。

2. 日本在历史上曾经对台湾实行过近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至今仍有着浓重的“台湾情结”。

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和日美同盟的巩固,日本出于战略现实利益的考虑,对台湾问题越来越关切,台湾问题在中日关系中有日益突出之势。

台湾问题成为制约中日关系发展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3.近几年,在钓鱼岛的归属问题上,中日两国存在争执。

去年,两国因钓鱼岛归属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军事矛盾,双方互不相让,也引起两国以及世界人民的关注。

浅谈中日关系论文

浅谈中日关系论文

浅谈中日关系论文浅谈中日关系摘要:当今中日关系已成为中国对外关系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日本邻邦的地理位置,和他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出来的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强势态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已经毋庸置疑。

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是“东西”关系,又是“南北”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

但无论是哪一种关系,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如何看待并处理好中日关系,已成为每一位中国人心目中的共同疑问…… 关键词:中日;关系;和谐;战略现阶段,中日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不仅是两国政治家,而且是两国人民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从战略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从战略角度看待和处理问题,主要就是从历史、全局、未来角度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

从这几个方面看待和处理好了中日问题,便会使得我国人民在看待和处理当前我国与日本关系的发展局势方面,有更为清醒和明晰的认识,从而,在与自身相联系的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长远发展做出更加理智的选择。

一、要善于从历史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中日关系的现状很大程度上与中日关系的历史相关,“以史为鉴”就成为处理中日关系的基础和前提。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时候,中国就把“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作为指导中日关系的基本前提。

“以史为鉴”的“史”,即中日关系的历史。

如何理解和看待中日关系史,并从中找到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将是两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课题和现实任务。

提到中日关系史,历史上的中日甲午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就历历在目,它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刻骨铭心。

难怪人们在中日关系上一提到“以史为鉴”,就会自然想到这一段历史,并把这一段历史上升到民族尊严和国家荣辱的战略高度。

这样的理解中日关系并不算错,但不能算全面和正确。

周恩来总理当年曾用十个字说明中日关系历史,即“两千年友好,五十年队立”。

讨论中日关系论文

讨论中日关系论文

中日关系论文08嵌入式卓清洪 080611143摘要:近几年来,当中日经贸关系渐趋佳境之际,双边的政治关系却进一步滑向冷淡的深渊,其间的反差逾来逾大,几乎到了如不对政治局面加以改善,经济关系也难以为继的地步。

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相当多的国人谈起日本就咬牙切齿,愤愤不平。

那么究竟是那方面的问题导致中日关系处成当下局面,我们又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呢?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浅谈我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关键字:人民关系历史合作日本现在发展问题正文:一、中日关系的现状在整个中日关系中,经济合作占有中心地位,对于整个中日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现状看,中日两国互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之一。

在贸易方面,日本已连续11年保持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对日本来说,中国也是位居前列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

回顾战后以来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人们可以看到,经济合作推动了整个中日关系改善。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贸易合作通过民间渠道不断得到加强,促进了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发展,最终经过了长期积累得到了加强,促进了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发展,并最终促成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70年代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在第一个关键时期,经济关系,尤其是其中的贸易往来都起到巨大作用,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即使在中日两国之间出现政治方面的交涉,甚至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时,经济合作也在不断发展,并且成为改善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

但是两国经济关系的加深未必就提高了两国政府和国民之间的相互信赖度,事实证明,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只是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因为其间还存有政治关系的"反弹力"。

二、中日关系的症结1、两强并起。

在亚洲,中日两国的综合国力都在上升过程中,是未来世界多极化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日本迟早要成为政治大国,这与中国成为经济大国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中日两国在告别了"一强一弱"的时代后必须适应相互容忍和接受对方。

中日关系论文

中日关系论文

中日关系论文1000字中日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也是亚洲地区的核心。

这一关系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安全等多种维度。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日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多次起伏,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调整和改善。

日本在亚洲的经济地位不断上升以及中日关系中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和外交问题,例如历史问题和领土争端,都是这一关系发展的主要考验。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亚洲地区的安全形势日益紧张,中日关系的前景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尽管中日之间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如领土争端等,但两国之间建立的互利合作框架为关系的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着两国的互动合作不断增加,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如经济、文化、教育等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这有利于改善两国关系的局面。

然而,中日关系中存在的一些历史和领土争端等问题对关系的修复和稳定形成了威胁。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和伤痛,中国公民至今仍在反对日本为其历史错误付出的代价和道歉问题上持续施压。

另外,中日之间的领土争端也对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报道,日本政府依然坚定地坚持对东海诸岛的主权要求,这使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更加剧了地区的紧张程度。

面对这些挑战,中日两国应该通过对话和协调加强沟通和理解,以建立共同的合作机制来推进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

在政治层面上,双方应该加强高层互动和对话,通过常态化的双边会谈和国际机制来解决彼此间的争端和矛盾。

除此之外,两国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和加强贸易和投资合作,这有助于维护和巩固这一重要战略性关系。

在这个方面,特别是加强在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的演化,这有助于改善两国经济互相依存关系。

在文化和教育方面,两国应该进一步促进各层次的交流和互动,特别是加强人才交流方面等,以推动更加紧密的人民联系。

总体而言,中日关系随着两国在各方面的发展和变化而不断发展。

两国共同在区域和全球事务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中日的友好和互济关系必将不断优化,并在实现共同利益的同时增进地区和世界和平。

浅谈中日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谈中日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谈中日关系摘要:9月7日10时15分许,一艘有15名船员的中国拖网渔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捕捞作业时,日本海上保安厅一艘巡逻船赶到现场,并冲撞渔船。

随后,日方又派出两艘巡逻船跟踪渔船。

13时左右,日本巡逻船上的22名海上保安官登上航行中的中国渔船,命令渔船停止航行,并宣称违反日本“渔业法”,对渔船进行检查。

随后,中国渔民渔船被扣押至日本冲绳县石垣岛。

关键字:中日钓鱼岛冲突近年来,中国与其他国家因领土争端而发生冲突的事例很多,在这其中中日冲突不占少数。

自古以来,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

中日关系是东亚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最近的钓鱼岛冲突无疑使这一关系有所恶化。

中日关系由来已久,中日之间自东汉起就有外交关系,公元646年——1868年日本开始了“唐化”全面学习我华夏文明先后13次派遣遣唐使,大量派遣留学生。

从那时起,日本开始效仿中国改革,学习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茶道……中日关系开始长时间友好发展。

直至元朝,忽必烈二度入侵日本,中日关系恶化。

到明朝,两朝关系更加恶化。

日本倭寇入侵我国沿海地区,扰乱人民的生活。

两国经历几次大大小小的战争:平壤战争、闲山岛海战、蔚山之战。

清朝后,日本对中国侵略更加明显。

1894年8月1日日本对中国宣战,甲午战争正式开始。

1895年4月17日,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等条约《马关条约》。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签署《辛丑条约》,日本也是该条约的主谋者。

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日本既支持革命党也支持清王朝,图谋分裂中国。

后来,日本又对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东三省。

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1945年8月14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停战诏书》,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日关系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浅谈早在唐朝时期,中华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科技等很多方面都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在日本明治维新后到21世纪的今天,中日间发生了多次的军事冲突及全面战争,形成了战后两国的政治格局并影响了以后的中日关系。

以至于当我们在描述中日关系时,总是会不可避免地经常地出现“南京大屠杀、台湾问题、钓鱼岛事件”等大量词汇,而且在阐述中日关系的发展过程中,这些词汇往往会充当关键词。

究竟是什么阻碍的了中日友好发展关系呢?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在国际舞台上也大放光彩。

随着中国国力的持续增强,美国的遏制战略再度指向中国。

美日两国重新定义了美日同盟,发表了新安保联合宣言,并开始调整全球军事部署,强化已有的同盟并建立起新的非正式同盟。

美国重视并加强同日本的同盟关系,主张提高日本额国际地位,进一步发挥日本的作用,以维护全球霸权主义。

与此同时,日本也以此为契机,通过强化“世界中的美日同盟”,搭乘反恐战车,旨在实现国家利益。

随着中国在东亚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日本妄图利用美日关系牵制中国,争夺东亚地区事务的主导权,而中国的崛起使得美国的东亚的领导地位面临巨大的挑战。

美国希望日本能成为其在东亚的一个战略据点,为其全球战略提供广泛的经济和安全支持,制衡中国并消除美国可能在东亚面临的挑战和威胁,以保障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战略利益,确保没有任何外国势力能够在区域或全球安全中成为主导性的力量。

对美国而言,在防备中国这一点上,美日同盟的重要性不能动摇;对日本而言,首先就是要强化美日同盟,其次,应该恰当地对待中国的崛起。

因此,美日同盟的调整,将对中国构成挑战,一是阻碍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二是利用台湾等领土主权问题,干涉中国的内政,阻碍中国和平统一以及领土完整。

然而对此,中方一直积极的根据变化了的国际环境和中日关系现实,本着高度重视对日关系的精神,为进一步推动中日关系全面发展付出了很大努力。

中日关系-论文-形势与政策

中日关系-论文-形势与政策

摘要:中日两国于1972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

从此,中日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

多年来,多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如对侵略历史的认识问题,如对侵略历史的认识问题,如对侵略历史的认识问题,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

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

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

其中其中如何认识侵略历史是中日关系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如何认识侵略历史是中日关系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最近江泽民主席访日时,最近江泽民主席访日时,中日双方把中日关系定位于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日双方把中日关系定位于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我们相信,我们相信,只要双方以史为鉴,要双方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面向未来,面向未来,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就一定能够开辟中日就一定能够开辟中日关系美好的未来。

关系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多极化多极化 中日关系中日关系 现状及走向现状及走向目录:一:一 中日关系现状;二中日关系现状;二 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利与弊;三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利与弊;三 中日安全环境;四境;四 如何正视中日关系;五如何正视中日关系;五 破解中日关系的策略及展望。

破解中日关系的策略及展望。

引言:当前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关系处于大的整合和调整时期。

主要表现是:在国家利益的构成中安全问题的地位下降,经济问题地位上升。

国际冲突将主要因经济利益冲突而起。

突将主要因经济利益冲突而起。

中日关系是关系到世界局势的发展和中日切身利益的重要关系。

对此,日本是极为重视的。

1989年后日本首先恢复了对华援助,1997年日本又将外交目的明确表述为:巩固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合作;改善与俄国之间因领土问题而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关系。

军事理论——浅谈中日关系

军事理论——浅谈中日关系

浅谈中日关系班级:20144184 学号:2014418306 姓名:刘思琪提要:中日两国于1972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

从此,中日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

多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如对侵略历史的认识问题,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

其中如何认识侵略历史是中日关系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最近江泽民主席访日时,中日双方把中日关系定位于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我们相信,只要双方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就一定能够开辟中日关系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和平与发展历史认识平等互利睦邻友好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相当多的国人谈起日本就咬牙切齿,愤愤不平。

那么究竟是那方面的问题导致中日关系处成当下局面,我们又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呢?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浅谈我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首先是历史的认知问题。

这是中日关系中最敏感的政治问题。

日本不顾历史,擅自修改历史教科室,忽略日本侵华的历史事件,及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对中日的关系造成了严重的干扰。

第二个是台湾问题。

中方关于日台关系的立场是明确的,坚决反对进行各种形式的官方往来,坚持一个中国,并要求日方承诺台湾不包括再日美安全合作范围之内。

再者是钓鱼岛问题。

钓鱼岛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和台湾一样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厚非的主权。

日美安全合作问题也是其中之一。

日美强化安全合作的新体制就位后,对我国造成相对威胁。

中国至今通过各种去到多次表明严重关切和有关立场。

第五个问题是赔偿问题。

日本曾明确表示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责任并对此深刻反省。

在此前提下,我国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

六是日本遗弃再华北的化学武器问题,日本再侵华期间,违反国际公约,使用化学武器,造成中国军民中毒身亡。

日军战败后将大量化学武器就地掩埋遗弃。

中日关系 论文

中日关系 论文

(一)历史问题。

1998年,日方首次承认对中国的侵略并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虽然这一道歉姗姗来迟,但是另一方面,日本极少数右翼势力否定、美化侵略历史的活动仍时有发生。

更加令人愤怒的是—今天日本政府也开始美化其侵略战争,否认当年侵略中国及亚洲各国的历史。

日本没有正确的认识历史问题,对教科书的修改也让人不能接受,日本在历史问题上越走越远。

日本始终有一部分人不愿也不敢正视那段历史,甚至有人公然为侵略历史翻案,美化其侵略罪行。

他们的这些倒行逆施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伤害了中国人民以及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也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

仅在90年代以来,日本一部分人在这一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就足以令人义愤填膺。

60年前,侵华日军在我国南京市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惨无人道地杀害了30多万无辜的中国人民。

对这一铁的事实,日本众议员石原慎太郎竟说,这是中国人”捏造的谎言”(1990年110日)。

(二)钓鱼岛问题。

日本右翼不断制造事端,把问题上升到军事、战略层面摩擦。

在钓鱼岛的归属这一问题上,中日两国存在分歧。

但从大局出发,20年前缔结和平友好条约时,两国领导人都同意将这一问题留待以后解决。

1978年10月25日,邓小平副总理在同福田首相会谈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日本记者提问时说:“这样的问题放一下不要紧,我们的后代会比我们更聪明,将来总能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来解决。

”但多年来,日本时常有一些右翼分子在钓鱼岛问题上进行挑衅。

1996年7月14日,日本右翼团体“日本青年社”成员一行7人乘船登上钓鱼岛,并在岛上设置灯塔。

1997年5月6日,日本国会议员西村真悟在冲绳县一名议员及两名摄影师的陪同下登上钓鱼岛。

5月7日日本政府决定,如果外国人无视日本政府的警告登上钓鱼岛,将被认为是非法入境,日本将用武力予以驱逐。

最近日本又荒唐地制造出“购买钓鱼岛”事件: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发起募款“购买钓鱼岛”,有媒体报道称,4月27日开立的募款帐户到5月8日为止,已募得3.14亿日元。

关于中日关系的论文

关于中日关系的论文

关于中日关系的论文中日同属于亚洲,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且就经济而言正处于无限蓬勃生机之期;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其经济发展仅次于世界霸权国家美国,与欧盟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二十一世纪是全球化时代,各国更积极探讨所处地区的合作,期望形成竞合态势。

那么中日关系的走向对亚洲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格局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决定作用,甚至对世界的经济发展也形成较大的影响。

现状绝对不是简单的现在的综合,它是历史的沉淀与推进,也是未来发展的触点。

在陈述中日关系现状之前,我们需要简单回顾一下中日关系的历史。

一、日本的崛起与近代侵略史日本,与亚洲大陆隔海相望,位于亚洲的东部,为太平洋西岸的一个岛国,面积37.77万平方公里。

在中国人的文字中对于日本国的建立曾有传说,华夏史上第一位统一中原的秦始皇因求长生不老药方而派出童男童女各500名,因求方不果而流落岛屿并就此安家并得以衍续。

在盛唐时期,有史料记载日本国派遣使臣来学习唐朝的经济管理方法,并且在文化上也对其形成深远的影响。

日本文字就是出于汉字的发展,同时汉服发展为日本的和服,在餐饮文化方面都可追朔至中国唐朝的痕迹。

十九世纪中期之前,日本一直处于贫穷岛国的地位,同样经历过200多年的闭关自守时期。

1854年,美国与日本签订《神奈川条约》,强行打开日本门户。

对日本来说,这是其历史的分界线。

自此,日本开始进行一场为赶超强国而进行的、最彻底的学习,发动了“明治维新”运动。

日本从此走上富国强兵的资本主义道路。

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发布了带有临时约法性质的《五条誓文》,成为明治政府改革的基本纲领。

日本政府为了建立现代化国家,将“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和“富国强兵”三大政策作为建国的指导方针。

“殖产兴业”,就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874年,大久保利通提出了《殖产兴业建议书》,它为日本资本主义确立了实行资本主义化的根本方针。

根据这一方针,日本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

中日甲午战争的论文5000字

中日甲午战争的论文5000字

中日甲午战争的论文5000字篇一:甲午战争论文忆甲午海战,看今日改革---- 铭记历史,镌刻史实;累积跬步,振兴中华【内容摘要】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

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

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作为后人,应该好好回眸这段历史,吸取其中的教训。

剖析古老帝国幅员: 中国原是个帝国。

我们的幅员除本部以外,还包括缅甸,越南,琉球,高丽,蒙古等。

这些地方可以分为两类:蒙古等属于第一类;归理藩部管,中国派有大臣驻扎其地;第二类即高丽,越南等地。

实际中国与他们的关系很浅,他们不过按期进贡,新王即位须受中国皇帝的策封。

此外我们并不派代表常驻其国都,也不干预其内政。

在经济方面,我们也十分消极,我们不移民,也不鼓励通商。

总体上,帝国幅员可用光绪七年〔1881〕翰林院学士周德润先生的话概括:“臣闻天子守在四夷,此诚虚远、忧深之计。

古来敌国外患,伏之甚微,而蓄之甚早。

不守四夷而守边境,那么已无及矣;不守边境而守腹地,那么更无及矣。

我朝幅员广辟,龙沙雁海,尽列藩属。

以琉球守东南,以高丽守东北,以蒙古守西北,以越南守西南。

非所谓山河带砺,与国同休戚哉?〞换句话说,在历史上属国是我国的国防外线,是代守我门户的。

一、甲午战争前的中国与日本的实力比照1.甲午战争前中国与日本的政治比照:清政府:在政治制度上,清政府仍旧是腐朽的封建体制,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并且清政府的封建体制处于封建体制的衰落期,腐败不堪。

日本:日本经历了比拟彻底的明治维新运动,已经根本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了较现代化的政治体系,各项管理制度都相对与清政府优秀2.甲午战争前中国与日本的经济比照:清政府:总体国力来说,清王朝超过日本,洋务运动也为清王朝累计了一定的资本,但是清朝的封建财政体系落后,工业根底薄弱。

中日关系论文

中日关系论文

中日关系之我见——中日之间或有一战学校:洛阳师范学院系别:信息技术学院班级:姓名:学号:内容摘要:中日关系对于东北亚的安全、经济、战略格局具有深远的影响。

由于地缘关系中日两国之间的交往由来已久。

由于近代中日之间发生的中日战争,及冷战时期的格局,中日两国一直处于敌对的立场。

随着苏联解体,冷战格局瓦解,世界格局进入“一超多强”的局面:毋庸置疑,美国就是目前全球的唯一超级大国,中国和日本都会成为多强之一。

但由于冷战思维“非友即敌”的存在,美国对中国的态度一直都是极力阻挠的。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世界有目共睹,美国在于中国加强经济往来的同时,从政治、军事、战略等方面全面围堵中国。

中日之间由于宿怨的存在,日本唯恐中国发展起来之后对其产生不利,主动参与到美国围堵中国的行动中去。

关键词:回顾历史中日关系现状分析策略研究未来走向绪论:建立高效、规范化的中日关系合作体系,首先要明析中日关系的概念定义,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界定不同的研究策略,将中日关系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进一步的发展。

中日引进方法其目的就是通过评价中日关系的现状与问题,并针对现今的形式提出策略,对现今和将来发展趋势及其变化规律提出宏观的分析规划,掌握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因子和主要元素源,从而有针对性的分析中日关系的现状和问题。

在东亚地区联盟形式中如何科学的分析的中日关系,是通过对中日关系的现今状况和引进策略的深入研究,并依据问题策略的研究,对层次化中日关系引进策略做了深入的思考,来进行分析的中日关系。

声明:中日关系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安全局势有着一定的影响。

本文为作者观看各类军政节目,结合目前中国崛起之现状对中日关系进行简单的分析,如有错处,请指正。

回顾历史:纵观历史,中日关系在唐朝中期之前,日本一直都在学习中国的先进技术。

日本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方面全方位的学习中国,在唐朝时达到了顶峰,也是在唐朝学到了精华。

之后随着中国政权的更迭,各后来者都未能达到唐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建树。

探讨中日关系的军事论文(2)

探讨中日关系的军事论文(2)

探讨中日关系的军事论文(2)探讨中日关系的军事论文篇二《中日关系的“症结”及原因分析》摘要:中日关系走向低迷由来已久,“参拜靖国神社”成为各方注目的焦点。

本文仅从历史和地缘政治两个角度对这一问题的形成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日关系;历史;地缘政治中图分类号:D8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4―0089―03日本是中国的重要邻国,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它不仅在历史上与中国有着复杂的恩怨,又与中国有许多利益的对立和竞争的关系。

中日建交三十余年来,在中日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

近年来,中日关系由“政冷经热”逐渐转向“政冷经凉”,引起政府和民间的高度重视。

不少论者撰文指出:导致中日关系陷入僵局的“症结”在于日本政府领导人没有认真反省和正确对待历史问题,而多次参拜靖国神社。

这种看法是正确的,但仅止于此还不够全面。

笔者认为:参拜靖国神社是加剧中日政治关系紧张的直接导火线,它是日本政府对华恶劣态度的表现而非根本原因,其背后的根源极为复杂。

有鉴于此,必须对这一“症结”的深层次原因进行理性分析,以冷静和宽容的态度予以处理,促成中日关系的缓和,为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一、从历史的层面上看日本被称为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

秦汉时期,便有不少中国人通过朝鲜半岛经对马海峡或直接乘日本海环流到达日本列岛。

他们带去养蚕、织绸的技术,也带去汉字和汉族的各种学说与思想。

在长达2000多年的文化交流史中,无数日本僧侣“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冲破万里惊涛骇浪,到达中国,钻研佛教以及儒学、诗文、医学、书法、茶道、绘画、建筑、造园、印刷等种种文化后归国,或带回中国的文化产品,不断提供清新的刺激,为日本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是在和平环境下发生和进行的,这与对外战争中强制性的文化输出甚至民族同化有着天壤之别。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主动向中国学习时是有目的、有选择、自主、自为的,它在模仿、吸收中国的文化、典章、制度时,从没有放弃其自身最基本的理念和价值判断――而是把从中国拿来的东西进行删改、补充直至完善甚或有所创新,以适合自身的需要。

论中日关系

论中日关系

论中日关系现状、成因及对策前言中日关系问题历来是一个很尖锐、很难平静对待的一个问题。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领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而这也把中日关系推到了矛盾的顶峰。

尽管在1945年中国人民击退了日本侵略者,但是中日关系的历史问题却注定存在。

摘要:本篇论文以近年来中日关系现状进行观察分析,通过现状的的观察,分析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当今的中国和日本,综合国力都很强大,在世界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钓鱼岛的争夺已成为中日博弈的舞台。

嫣然成为世界的热点之一。

中日的博弈表面只是钓鱼岛及周围岛屿和东海黄海海域的划分归属问题,然而中日关系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样简单明了,而是暗流涌动,这场博弈还进行于南中国海。

关键字:中日关系、中日关系存在问题、内外因分析、客观评价中日关系等正文自古以来,中日一直有着很密切的联系。

自唐朝时,就开始了相互交流。

在大唐盛世时,日本向唐朝学习中国先进的科学文化,使日本得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然而,清朝却闭关锁国,从一个强国落后成为弱国,日本疯狂的对中国掠夺侵略,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使得国人对日本产生了极大的怨恨。

直至现在,由于种种原因,中日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改善。

因此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论述中日关系紧张的原因。

中日关系现状:自1972年中日建交以来,双方友好发展。

但近年来中关系逐渐紧张起来。

日本方面,日本几年政局不稳,连年更换首相;经济出现停滞现象。

经济不景气给日本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问题。

韦转移国内视线,以安倍晋三为首的额日本政府不断挑起事端,不断破坏中日友好邦交的良好局面。

具体表现在中日钓鱼岛及周围岛屿和东海、黄海的主权的归属划分之争;政府官员参拜靖国神社和修改教科书;高呼中国威胁论;参与南海争端,对越南、菲律宾进行援助,搅浑南海局势,阻碍中国南海问题的解决。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中,中国的军事经济实力有了阶段性的发展。

中国对日态度日愈强硬。

在日实际控制的钓鱼岛派遣公务船进行常态化巡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中日关系的军事论文
近几年,中日关系一直是人们较为关注的重要问题。

中日两国的历史关系,周恩来曾概括为“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探讨中日关系的军事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探讨中日关系的军事论文篇一
《浅谈处在十字路口的中日关系》
【摘要】近几年,中日关系一直是人们较为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中日关系的发展历史、中日关系的症结等方面来阐述处在十字路口的中日关系,以及提出了如何解决中日关系当前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中日;关系;历史;发展;症结
一、中日关系的历史
中日两国的历史关系,周恩来曾概括为“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

(一)古代中日关系
古代,中日两国有着深挚的历史渊源和持久的友好经济文化交流。

秦始皇时的徐福东渡、东汉光武帝时赏给日本倭奴国王的金印以及《三国志?倭人传》中对日本的记述,无不显示了中日文化的交流。

(二)近代时期的中日关系
近代时期,日本人多次加害国人,惨无人道,伤害了无数中国人民的心。

19世纪60年代后,日明治维新完成后,其野心也开始展现。

19世纪70年代,日本侵略台湾,而后分裂中国白银50万两作为撤兵前提。

1894年,日本侵略军发动甲午中日战役,而这场战役终究以中国败北,北洋海军全军尽没了结.清政府也签订了一个丧权辱国的极不平等的条约----《马关条约》。

1900年,日本还参加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

1913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从而揭开侵华的序幕。

1937年,日本在南京大屠杀,导致了中国30万的人民同胞失去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三)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关系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改良了自朝鲜战争以来中美两国间彼此仇
视的状况,在全球引起了一场政治大地震,而身为美国的同盟国日本,同年9月,日本当时的首相田中角荣拜候中国,双方还签订了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日中邦交正常化。

但虽然在中日建交后,双方的关系也是起升沉伏,时晴时阴。

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关系持续恶化,两边的最高领导人甚至数年不见,从2001年至2006年是中日建交以来,两国关系最糟的期间,在小泉纯一郎执政期间连续五年参拜靖国神社,使得中日关系达到最低点,呈现了“政冷经热现象”。

在2006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破冰之旅”,中日双方同意建立“战略互惠关系”。

在众多的恩恩怨怨中,怨始终大于恩,而国人对日本人的偏见也就越来越深,近几年来,中日关系更是处于一个敏感的地位,两国间的国土争端不断,钓鱼岛问题更是使得两国的关系更是雪上加霜,从而走上十字路口。

二、中日关系症结
(一)第一症结:日本缺少对于侵华战役历史的正确认识。

战役后的日本人从来没有从根本上认可和反思过这段给中国人民带来极重繁重磨难的侵略战役。

近几年来,日本社会更是连续不断地呈现了修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政要发诡词谬说,公然否定战役罪过等等为侵华历史翻案的局势,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

(二)第二症结:钓鱼岛问题
在1894年之前,日本对于钓鱼岛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的国土毫无争议,因为那时候并未与日本签订任何不平等的条约。

在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极不平等的条约《马关条约》,将台湾及其四周岛屿囊括钓鱼岛等割让给日本。

虽然在1945年8月,因为日本战败投降,被日本占领的台湾、澎湖列岛及全部从属岛屿回归中国,但日本将钓鱼台诸岛同琉球群岛一路让美军占据,1971年,美国和日本正式移交琉球的行政权,由日本政府领受,而钓鱼岛等岛屿也随琉球交给了日本。

1978年中日谈判时,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考虑到当时我国所处的地位以及当时世界的局势,故表示钓鱼岛问题可以“搁置争议”、“先放一下,以后解决”,。

(三)第三症结:战略利益冲突----插手台海,“协防”台湾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上看,日本一直在扮演着一个不光彩的角色,不管是在明里暗里,其都在干扰着台湾问题,日本想要利用台湾问题来来打击我们中国,准确的说是利用台湾问题来影响中国崛起的速度,在日本看来,台湾是问题是约束我国的首要王牌。

而除了以上三个症结所在之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日本扩军问题、慰安妇问题、在华遗留毒气弹的问题、日本右倾化、战争赔偿问题、修改和平宪法等问题。

三、理性对待当前中日所存在的症结
当前,中日关系正处于较为敏感时期,若是稍有处理不当的地方,就会对大局造成不好影响。

当今世界,我们仍需要将和平和发展作为时代发展当中的重要主题,和平即是世界没有战争,各国人民之间友好相处,没有了领土与能源之间的争抢,而发展即是通过合作等方式来实现全世界的共同发展。

在饱受20世纪前半期的战役践踏和中期的暗斗打单后的21世纪,人类最必要的便是和平与发展。

我们在一味地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而应该考虑到世界和平问题,慎重的处理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

(一)国人需理性对待症结
对于日本的所作所为,人们常常会问,为何不打日本?近几年来,我国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军事实力方面都有着迅速发展,然而,战争若真的发生,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有利吗?在我看来,我们需要以大局为重,如今中日两国的经贸关系日益紧密,战争不仅仅会影响日本经济,同时也会影响我们自己的经济发张。

曾经的我们,可以原谅日本的罪行,如今为何不继续,用我们广阔的胸怀去感化他们,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容忍日本侵犯我们的主权和领土。

我们的主权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曾经那段黑暗的历史,我相信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我们多么希望能报当初的仇,然而,我们需要做一个理性的中国人,战争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只有用理性的态度,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

而不是在路上看见日产车就砸,车是砸了,但你伤害的是自己同胞的心,因为那虽然是日本人生产的,但国人已经买了,
那是自己的财产了,我们一味的针对日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相反的,人家会觉得可笑。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会时刻提醒自己用理性的态度看待中日关系,做到冷静理智、合法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用实际行动正确的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参考文献:
[1]许梦飞.中国台湾地区大法官解释制度初探[D].山东:山东大学.2009.
[2]赵铁勇.中日东海争端及解决途径[D].吉林:延边大学.2007.
[3]佚名.中国发表白皮书: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N].广州日报,2012年09月26日(A3版).
[4]陈波.领土主权神圣不可侵犯[N].重庆日报,2012年9月27日(004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