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结课论文

合集下载

文献检索论文

文献检索论文

摘要:本文从文献检索对日常学习中的作用以及提高了检索的能力,综合阐述了学习文献检索的意义和学习文献检索后的心得。

在作者自己理解的角度说明了文献检索与利用的定义,步骤,常用的文献检索的途径,常用的文献检索的方法。

关键词:文献检索,心得,意义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literature search on the daily study and the role of improve the retrieval capability, expounded the meaning and learning learning literature retrieval literature search experience. In the author's own understan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utilization of definitions, steps, commonly used in the literature retrieval ways, commonly used in the literature retrieval method..在刚开始选择这门课程的时候,我是觉得多学习点知识就是好的,并且文献检索在现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信息泛滥的时代,如何选择搜索方法和搜索关键词已成为我们不可不掌握的一门技术。

因为之前的经验,我对我能真正学到知识并没有报太大的希望,但在学习和做练习的过程中,我慢慢掌握了一些技术,虽然我不能将在课堂上所学的都完全掌握,但在日常的学习中,至少能搜到比以往更多的材料来加入到我的论文中。

在学习这门课之前,我知道学校图书馆有很多电子资料,但是从来没有使用过,一是不会用而且也觉得资料不如网上的多,现在心中的想法正好相反了。

学习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收获与体会[共五篇]

学习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收获与体会[共五篇]

学习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收获与体会[共五篇]第一篇:学习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收获与体会学习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收获与体会引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是在大二下学期开设的一门全院的学科基础选修课,虽然是一门选修课,时间也仅有九周,但是通过这九周的学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应用性知识,也对文献检索和科技论文有了新的看法。

本篇论文从对文献检索的认识、对科技论文的认识,学习该课程的收获,文献检索的应用,和对该课程的建议五个方面入手,阐述学习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这门课程的收获与体会。

不知不觉中,已经结束了为时九周的对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这门课程的学习,下面我要谈一谈学习这门课程的收获与体会。

1.对文献检索的认识现今社会是一个是信息爆炸的社会,我们身边有着成千上万的信息,而且信息的更新速度是非常快。

我们必须时刻了解最新信息,掌握与工作学习有关的知识,才能不被淘汰,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文献则是记录在一定载体上的信息资源,所以说信息的获取离不开对文献的查找与学习。

未来文献发展有以下几个趋势:文献数量剧增——每天约有40亿个信息单位的信息量向全世界发送;时效性增强---文献的使用寿命缩短,老化加剧,新陈代谢加快;内容交叉重复。

这使得文献的查找越来越繁琐。

据调查,在一个研究人员全部的工作时间里,查找文献占到了50.9%,因此如何通过一种有效的方法,以最少的时间与精力来获取自己所要的文献成为我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文献检索则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那么什么是文献检索呢?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曾经说过:知识分为两类,一类就是学科知识,而另一类就是怎样找到这些知识的知识,文献检索就属于后一类知识。

更加科学的说,文献检索是以科学的方法利用专门的工具,从大量的文献资料中迅速、准确、完整地查找到文献资料的过程。

掌握快速有效的文献检索方法,可以提升查找文献速度节省时间,也可以提高查找文献的精准度少走弯路,使工作事半功倍。

文献检索综述论文范文(汇总4篇)

文献检索综述论文范文(汇总4篇)

文献检索综述论文范文第1篇本科毕业论文如何撰写文献综述?一、文献综述的概念、性质和特点文献综述就是对特定的某一领域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而写成的一篇文章,它介于文献资料汇编和文献评述论文之间。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文献”性与一般的论文不同,文献综述以文献为文本和素材,而不是以现实中的数据和亲自调查得来的资料为素材。

它所归纳和分析的是文本中的观点和理论这样的事实,而不是外部客观世界的事实。

所以这要求围绕一定的选题范围(这一范围的选择决不是不重要的。

有些同学把文献综述的题目就定为“文献综述”,这就如同把论文的题目定为“论文”一样荒谬!),大量地搜集文献,包括各种类型,各种载体,以及各种历史时期的,经典以及非经典的文献。

(二)“综”合性文献综述要求具有全面、综合的特点,而不是要求“片面而深刻”。

它重视的是归纳的方法,而不是演绎的方法。

它主要关注的不是某一具体的法学观点,而是这一观点在学术谱系上的位置,即在学术研究历史过程中的逻辑地位。

当然,综述的过程是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选取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高度浓缩式的阐述,而不是简单地罗列所有搜集到的文献中的观点,哪怕没有多大价值的观点。

文献首先贵“精”而不贵“多”,这主要就表现在对于文献中的观点的取舍上。

(三)阐“述”性文献综述重视对文献的叙述或描述,概括,但并不要求对文献的理论观点给以深入的分析和评价,进行论述。

文献综述基本上不直接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尤其不要排斥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学者的文献,根本不予搜集和归纳,也就是说要有一个客观、中立的立场和角度,而不是先入为主,带着有色眼镜去搜集和概括文献资料,尽管绝对的客观是不可能达到的。

这也就是说,一篇好的文献综述不是因为具有自己的创新的观点,而是具有自己的创新的系统化的,有条理的叙述方式。

二、文献综述的写作格式和步骤首先,开篇引言,明确所欲探讨的文献的范围或领域。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很多领域,不可能一一详细阐述,只能选取某一方面来进行探讨。

文献检索在毕业论文撰写中的重要作用-文献检索论文-图书档案学论文

文献检索在毕业论文撰写中的重要作用-文献检索论文-图书档案学论文

文献检索在毕业论文撰写中的重要作用-文献检索论文-图书档案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文献检索结课论文研究推荐10篇之第七篇:文献检索在毕业论文撰写中的重要作用摘要:毕业论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大学本科教育的必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掌握丰富的文献资料,利用图书馆进行资料检索搜集,查阅本学科的相关目录索引和新近发表的文献资料,掌握目前该课题的学术动态,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前提和基础。

本文拟就文献检索在毕业论文撰写中的重要作用、文献检索的途径与方法等方面谈谈认识。

关键词:毕业论文;图书资料;文献检索;途径与方法;毕业论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大学本科教育的必要环节。

现代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毕业论文则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笔者在图书资料工作中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撰写不够重视,有些学生盲目搜集和罗列少量的参考资料,且缺乏慎重的思考遂草就成文,这与大学生缺乏论文写作方面实践有关系,尤其是缺乏对文献检索与利用的认识与实践。

毕业论文的写作应遵循选题,收集、整理和筛选资料,确定主题,构思全局的写作程序,并掌握查阅文献资料的科学方法。

论文题目一经选定,即要广泛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

占有丰富的资料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前提和基础。

要充分利用图书馆进行资料检索搜集,查阅本学科的相关目录索引和新近发表的文献资料,掌握目前该课题的学术动态。

本文拟从图书馆助理馆员的角度就大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与文献检索及利用谈谈认识。

1 文献检索在毕业论文撰写中的重要作用文献检索就是从大量的文献中迅速、准确地查出与特定的科学研究课题有关的资料。

文献检索在大学生毕业论文撰写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1 文献检索便于继承和借鉴前人的科研成果,避免重复研究积累、继承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继承和借鉴就不可能有创新。

《文献检索》课程论文.

《文献检索》课程论文.

《文献检索》课程论文文献检索心得体会摘要通过对《文献检索》课程的学习,我在文献检索基础理论和对基本知识方面的认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什么是信息素养,身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如何提高信息素养,这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研究课题,对各个数据库的了解以及如何检索文献、筛选信息让我们更充分的学习专业性知识,拓宽视野。

关键词信息网络文献检索网络查询工具网络信息检索教学研究大学生信息素养数据库信息获取心得体会正文文献检索课程是高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文献检索教育是培养我们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使我们掌握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各种文献或互联网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种科学方法学,是信息素养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高校的文献检索课作为我国高校情报用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学习信息知识、掌握信息检索技术、普及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课,它和外语、计算机等一样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所以,对我们来说,文献检索十分有必要。

而且我们必须好好掌握这样一门课程。

文献检课程在这期间,通过网络学习,我们对计算机检索基础知识、中文数据库检索、专利基础知识及专利数据库检索、常用英文数据库检索等检索知识和方法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通过上机实验,我们经过实际操作,同时,学习了具体的文献检索知识,对于我们的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也很有帮助,例如,当我们需要查询专业课程的相关文献用以学习的时候,我们便可以利用这些文献检索数据库来搜索到我们所需要的论文和书籍。

另外,在必要的时候,为了方便搜索,我们还可以在网上申请个人图书馆,专门查询一些自己所需的不易随便下载的文献。

我通过对《文献检索》的学习了解到不同的数据库具有不同的特点,在中文检索中,维普中文数据库范围要小一些,主要就是期刊;万方数据库中的论文质量都比较高,检索结果也十分详细,包括:论文题目、作者、专业、导师、单位、分类号、关键词、文摘等等;超星图书馆非常有用,很多经典的图书,在其上找到;三大索引分别为SCI、EI、ISTP,它们分别收录了国际上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领域科技期刊、工程领域期刊及会议、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

浅谈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论文

浅谈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论文

浅谈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论文第一篇:浅谈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论文论文关键词:文献检索课信息素质信息素质教育论文摘要:信息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文献检索课是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本文对文献检索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教学层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角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一、引言随着人类跨入21世纪,人类社会也跨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全球信息化成为了时代的重要特征。

信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对整个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日益重要。

面对社会信息化潮流,对在校本科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成为了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

从20世纪80年代初,各高校相继开设了“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以下简称“文献检索课”)。

这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技信息检索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长期以来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已经影响了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利于信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开展。

本文拟对文献检索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二、文献检索课自身存在的问题1.教学层次不明朗,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信息素质是一种综合的信息能力,包括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信息技能、信息心理等多方面,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价和使用信息的知识结构。

不同阶段的学生对信息需求程度有差别,因此应该对他们开展不同层次的信息素质教育。

信息素质教育体系的层次是连续提升和相互衔接的,但是当前的信息素质教育还没有一个科学的分层,不利于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与发展,更不利于达到全面的信息素质教育目标。

2.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教学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文献检索课是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采取“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单向灌输方式,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很少,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只重视认知过程,忽视感受及体验过程;只重视单向的传递过程,忽视双向的交流启迪过程。

文献检索心得体会论文

文献检索心得体会论文

文献检索心得体会论文在进行文献检索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知识的无限性和广阔性。

通过检索,我不仅拓宽了视野,还深入了解了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使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所学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在进行文献检索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搜索技巧的重要性。

关键词的选择,检索工具的使用以及搜索结果的筛选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过程。

同时,我也发现,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此过程还需要注重思辨和筛选的技巧。

在检索的结果中,必须充分考虑文献的来源、内容和可信度等信息,从而选择较为可靠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

在文献检索中,突出重点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需要确定自己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向,然后有针对性地检索和筛选文献。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遵循研究问题的本质,排除文献的无关信息对于研究效率和质量的提升非常重要。

在写作过程中,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和简练性是作为合格著者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

作为一份学术性的论文,语言表达要符合语文规范,避免语病和错别字的出现。

因此,我在写作过程中不断推敲每个句子,力求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表达个人的见解和观点。

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是论文写作的基础。

在写作过程中,我要将思路明确,分析细致,将论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论三部分。

在篇章结构上,要符合学术规范,注意整段和章节之间的衔接,确保论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使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我们的研究内容和思想。

在本次的文献检索中,我更加深入地领悟到文献检索在知识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性。

在学习专业知识和研究探索中,不断的学习新知和更新学术研究动态,学术研究的精度和有效性都存在着巨大的提升空间。

希望我的这篇心得体会论文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受益及启示。

文献检索小论文

文献检索小论文

学习文献检索的重要性摘要: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和经常需要用到文件检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对关键词、字的摘取方面我们快速准确的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检索式学习正是人们不断更新我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为人类的学习构建了一个新型的平台,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引擎,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工具。

随着技术的发展,检索式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图书馆书刊借阅到使用联机信息检索,从网络信息的浏览到利用学术搜索引擎,从一般的文献信息检索到知识检索与研究性问题的分析,从知识检索到知识发现。

检索式学习强人机交互与主体参与,突出知识创新与能力发展,注重知识建构与问题解决。

关键字:文献检索方法工具重要性一、文献检索的学习文献检索作为一种工具,能通过他人的知识而对前人研究继承,发展和创新,通过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学习和借鉴来进一步进行自己的研究。

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上了2个月的“文献检索”的课程了,通过这2个月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对今后生活很有用处的知识。

我前后一共学到了CNKI、维普数据、万方、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专利信息网、中国标准全文数据库、SPRINGER、OCLC、EBSCO、EI、SCI这十一个数据库的应用,学会使用这些数据库对我以后在查找文献方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对于我们以后写毕业论文会有很大的帮助。

各项学习和研究工作都将根据我们搜集到的文献信息资料来开展。

信息资源越丰富,学习和研究工作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面对日益增长的文献资源,如何通过一种有效的方法,以最少的时间与精力来获取自己所要的信息?这就需要具备文献检索的基本技能。

老师的介绍,我不仅了解到了信息检索方面的基础知识,如文献可以分为期刊,专利,会议资料,学位论文,科技报告等,并了解到了很多检索系统,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EI,SpringerLink,超星电子图书,方正Apabi 电子图书等。

并了解到了各种数据库的特点,如:维普数据库中主要是期刊,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多样性,在SCI中则可以查到各个领域的论文,研究成果,Springer则收录了各个领域的许多核心期刊等。

文献检索课程论文

文献检索课程论文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文献检索》课程论文题目: 园林风景设计的检索课程:文献检索姓名: 阿卜杜海比尔·阿卜杜合力力专业班级: 园林115学号: 115245121指导教师: 职称: 讲师2015年6月项目名称:用我校的“中国知网数字出版平台”检索一篇与岩土工程专业相关的2008--2013年发表的论文,且第一作者是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教师。

检索目的:就本次研究的项目课题,通过检索文献来获得相关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和掌握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岩土工程专业的发展进程以及该专业的科研现状。

检索工具:中国知网数字出版平台(/)检索要点、关键词、主题词等分析(中英文):关键词: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岩土工程;根据课题确定所需检索的论文发表的时间范围:2008-2013年;作者单位: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联机检索数据库选择: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According to retrieve the subject of papers published to determine the required time frame :2008-2013;Author: Shenyang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sub- Database Selection: China Academic Journal, Chinese Doctoral Dissertations Full-text Database, Chinese Master Dissertations Full-text Database.检索步骤:1、分析研究项目课题,确定检索词(检索词不少于2个),用布尔逻辑算符,制定出相应的检索式检索词1 沈阳大学检索词2 建筑工程学院检索词3 岩土工程检索词4检索式①作者单位=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检索式②关键词=岩土工程2、选择检索限定范围查询(学科)范围土木工程检索年限范围2008-2013检索(期刊)范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3、选择检索字段,根据检索方式输入检索词或检索式,进行检索(1)初次检索:输入检索词进行检索检索词检索字段逻辑运算符检索结果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作者单位AND 148 岩土工程关键词AND 5(2)根据初次检索步骤分别进行检索,得到两份检索报告1)以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为检索词得到的检索报告:一、本次检索输入的条件:检索主题: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检索范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年限:2008-01-01至2013-12-31检索式A: 发表时间 between (2008-01-01,2013-12-31 and 全文=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精确匹配)二、检索结果统计报表:检索式A:经筛选,您选择了20条.[1]李伟,王晓初.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02:63-65.[2]张平,吴昊,殷洪建,李宝刚,王海坤. 土层结构对毛细水上升高度和地下水蒸发影响的研究[J]. 节水灌溉,2011,03:6-8.[3]朱广轶,沈红霞,朱乐君,郭影,赵锋. 开采沉陷动态分析方法研究[J]. 沈阳大学学报,2011,05:1-4.[4]张平,吴昊,殷洪建,王海坤,李宝刚. 颗粒级配对毛细水上升影响的研究[J]. 节水灌溉,2010,07:24-26.[5]张平,吴昊,殷洪建,李宝刚,王海坤. 土壤构造对毛细管水上升影响的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11,04:265-267.[6]周乐,王晓初,刘洪涛. 碳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与破坏形态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3,S1:226-231.[7]朱广轶,徐征慧,刘晓群,郭影,朱慧颖. 井田的构造应力及影响[J].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4:318-321.[8]朱广轶,解陈,窦明,刘晓群,郭影. 老采区及地表残余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J].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70-74.[9]朱广轶,朱乐君,郭影. 地表沉陷动态时间函数研究[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9,03:329-332.[10]王铁男,郝哲,杨青潮. 超前小导管注浆布置范围对地铁隧道开挖的影响分析[J]. 现代隧道技术,2010,05:54-58+78.[11]王铁男,郝哲,杨青潮. 超前小导管注浆布置范围对地铁隧道开挖的影响分析[J]. 公路,2011,05:222-227.[12]杨春峰,叶文超,杨敏. 废旧橡胶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进展[J]. 混凝土,2012,04:61-63.[13]周乐,王晓初,刘洪涛. 碳纤维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研究[J]. 工程力学,2013,07:200-204+211.[14]张平,殷洪建,吴昊. 非饱和土砂土湿吸力[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389-391.[15]张平,吴昊. 工程地质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04:45-47.[16]杨春峰,杨敏,叶文超. 改性方式对橡胶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J].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78-81.[17]杨春峰,王晓初,李赢,王奕鹏. 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应用实践[J].公路,2010,10:183-185.[18]周乐,王晓初,刘晓星. FRP钢骨混凝土梁抗剪性能[J].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67-69.[19]朱广轶,郑仰发,门兆红. 地质构造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FTA方法分析[J]. 煤矿安全,2010,12:92-94.[20]李欣,胡记磊,郭仁东. 非饱和渗透深度数值模拟[J].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4:74-77.2)以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和岩土工程为检索词得到的检索报告:一、本次检索输入的条件:检索主题: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岩土工程;检索范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年限:2008-01-01至2013-12-31检索式A: 发表时间 between (2008-01-01,2013-12-31 and 全文=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and 主题=岩土工程 ) (精确匹配)二、检索结果统计报表:检索式A:经筛选,您选择了5条.[1]刘海洋,郝哲. 基于时序分析的边坡变形预报与变形行为特征[J].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81-86.[2]. 郝哲[J].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170.[3]朱江. 土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02:66-68.[4]梁燕. 钢渣黏土混合料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5]. 沈阳大学学科带头人——王晓初教授简介[J]. 沈阳大学学报,2008,02:111.4、记录相关度较高的6篇文献的篇名及文献的摘要如下:1)钢渣黏土混合料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作者】梁燕;【导师】李伟;【作者基本信息】沈阳建筑大学,岩土工程,2011,硕士【摘要】炼钢是指利用空气或氧气除去生铁中所含有的碳、硅、硫和磷等杂质,使钢具有特定性能的过程。

《文献检索》课程论文

《文献检索》课程论文

《文献检索》课程论文《文献检索》课程论文《文献检索》课程结束了,本门课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也打开了文献检索的新方式,惊讶于原来信息可以这么查,跟本科时候的《文献检索》课程还是不一样的。

之前对文献的了解只是去学校的图书馆官网查一些中文、外文文献,搜索关键词,经过老师的知道,现在对检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文献检索的认识顾名思义,文献信息检索,是以科学的方法,利用检索工具和检索系统,从有序的文献集合中检出所需的信息的一种方法。

它在科学交流中是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人类为了合理地分发情报和充分地利用情报而采取的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

文献信息检索不仅能够促进信息资源的迅速开发和利用,而且能够帮助科研人员继承和借鉴前人的成果,避免重复研究,少走弯路;节省查找文献的时间,从而加速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的进程。

文献检索方法是为实现检索目的而采取的具体操作方法或手段。

检索信息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直接检索和间接检索。

事实上,现在的许多图书馆仍然在使用这样的分类层次来对收藏的资料进行分类。

现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自动构建大型索引成为可能。

也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检索策略,既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和以人为中心的信息检索。

在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计算机已是普遍,人们用计算机网络检索的多些。

二、学习文献检索的意义2.1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学习信息检索可以更好地继承前人经验,加快学习进度的步伐。

我们阅读的科技文献学习的教材内容,往往是几年、几十年前的发现或研究成果。

虽然这些成果对我们现在的研究往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

而且学习学习信息检索,可以避免学习研究工作的重复劳动,使自己的成果始终建立在最新成果的基础上。

2.2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当今,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不仅如此,信息载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传统纸介质信息外,每天都有大量的磁载体信息、电子版信息及各类网上信息涌现出来,这些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多样性、离散性与无序性及其复杂的检索界面和使用方法,増加了信息利用的难度,极大地影响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质量与效率。

文献检索课程论文

文献检索课程论文

文献检索课程论文检索题目:互联网+蔬菜中文:互联网+农业英文:Internet AND Agriculture班级:姓名:学号:检索工具名称:中国知网(CNKI)检索式:互联网和蔬菜检出结果:检出记录数_1575__篇,并列出3~5篇相关文献题录。

[1]张领先,张标,范双喜,程晓仙. 设施蔬菜信息技术采纳行为与推广扩散机制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15(12)(#1)[2]张百俊,卫秀英,杨和连,张建伟,陈英照. 河南省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6(21)(#1)[3]费霄雨. 电子服务质量对消费者网络购买意愿影响分析——以农产品为例[J]. 现代商业. 2012(08)(#3)[4]丁莹.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探析——基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的视角[J].农村金融研究. 2014(06)(#4)[5]平先良,邹旭伟. “互联网+”为农技推广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农技宝”在江西的探索与实践[J]. 江西农业.2015(11)(#4)ﻬ“互联网+有机蔬菜”的认识及销售模式变化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状况下,消费者对绿色营养型的产品支付的意愿更强,而蔬菜作为人们餐桌上的必有的消费品,我们对其安全性和生态性的关注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介绍了有机蔬菜的概念,分析了在互联网背景下,有机蔬菜发展机遇,并从企业和消费者两个视角提出对有机蔬菜的认识误区。

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蔬菜、水果及肉类的品质,有机蔬菜企业应运而生。

以某有机蔬菜企业为例,对比其在传统模式与互“联网+”模式下销售与发展状态,分析“互联网+”对有机蔬菜企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存在问题。

关键词:有机蔬菜;发展机遇;互联网+;有机蔬菜企业;销售模式;以“互联网+”为基础支撑的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与农业深度融合,“互联网+蔬菜”将会给农业生产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

泛在信息环境下大学文献检索课教改研究论文(五篇范例)

泛在信息环境下大学文献检索课教改研究论文(五篇范例)

泛在信息环境下大学文献检索课教改研究论文(五篇范例)第一篇:泛在信息环境下大学文献检索课教改研究论文引言2003 年6 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NationalScience Foundation)在题名为《知识在信息中迷失》(Knowledge Lost in Information)的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到“泛在知识环境”这一新词,报告还指出“数字图书馆应该定位于提供泛在知识环境”[1],而这种环境“是通过计算,存储和通信方面的最大便利,使人、数据、信息、工具、设备等资源能够更为完全彻底地发挥作用而构建的一种普遍的、综合性的知识环境。

”[2]泛在知识环境下,海量的信息无处不在,互联网和各种社交网络工具以及现代化的智能终端设备,搭建了一个丰富却冗杂的信息网。

而作为此环境的核心组成部分---人,人的信息辨别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评价、利用能力、信息安全能力等均需要培养和提升。

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本的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特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都将经历一系列变革。

一、泛在信息环境的新特点(一)信息源与信息服务泛在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设备的快速发展与日益成熟,新的信息源与信息服务大量涌现:更为专业的数据库商如汤姆森路透 Web of Science 等提供了更多的电子资源以及更为专业且精深的信息服务;学术界开始推行开放获取的理念,让更多的人,能够免费获得科学和学术研究成果。

2014 年 10 月 20 日开始,《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只接受开放获取研究,成为Nature 集团首个完全开放获取(OA)的子刊。

网络资源更加广泛而多样,对其获取、利用或分享更加泛在和便捷。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在引导大学生对信息的利用的过程中,应该从对信息检索技术的关注,转变到对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知识发现与知识创新的延伸。

(二)信息需求与应用泛在当今,互联网以及手机等智能终端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使大学生对信息的需求与依赖更为显着。

科技文献检索结课论文

科技文献检索结课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综述Review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101-12 宋楠摘要: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在理论、应用、软件开发以及产业化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首先对GIS与地理信息科学的区别进行了讨论,然后对GIS应用开发技术发展历程以及目前GIS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最后指出GIS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GIS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科学GIS应用开发技术GIS研究热点上世纪60年代,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标志着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科学而诞生。

地理信息系统是这样一种空间信息系统,即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具有对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等功能[1]。

近年来GIS在计算机科学、数学、测绘科学、地理学等诸多学科快速发展的拉动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本文就GIS与地理信息科学的区别,GIS应用可发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GIS领域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1.GIS与地理信息科学区别1992年Goodchild撰文提出地理信息科学这一新兴学科,认为地理信息科学主要研究应用计算机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和分析等过程中所提出的如数据的获取、集成、空间分析和地理数据的不确定性及其对地理信息系统操作的影响、地理信息系统的社会实践等一系列基本理论和技术问题[2]。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地理信息科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相比,侧重于将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科学,围绕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阻碍其功能实施,或在其潜在能力的理解中出现的一般性问题进行研究,是地理信息系统背后的科学,它解决的是蕴含在地理信息系统之中的一整套科学问题[3,4]。

因此,地理信息科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完全是两个概念,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其学科体系涵盖了计算机科学、感知科学、地图学、大地测量学、数学、地理学。

文献检索期末论文

文献检索期末论文
2.1.4具有多媒体信息存储和传递功能
电子文献内容丰富,既可表达文字等静态信息,也可以是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动态信息,各种数据借助计算机实现任意组合编辑,可多次反复进行。形式多样,生动直观,便于我们对文献信息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2.2电子文献的不足之处
2.2.1造成电的浪费
电子文献的阅读,必须有电源,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装置才能完成。
纸质文献更利于保存。
1.1.6纸质文献更符合当下情况
目前中国还有很多比较落后的地方并没有普及一系列的电子设备,如贫困地区的人并不能想我们一样每天都与各种电子产品打交道,所以他们更多的则是通过纸质文献的方式来阅读和查找自己所需要的种种资料。
1.2纸质文献的不足之处
1.2.1不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2.电子文献(Electronic literature)
电子文献,又称电子出版物。我国新闻出版署1996 年颁发了《电子出版物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中指出: 电子出版物系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 通过计算机或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阅读使用, 用以表达思想、普及知识和积累文化, 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媒体。电子出版物的主要媒体形态有: 软磁盘、只读光盘( CD- ROM) 、交互式光盘( CD- I) 、照片光盘( PHOT O- CD) 、集成电路卡( ICCARD) 等。
电子文件的产生,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在办公和管理领域的运用。电子文件的科技进步性体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数字化生存,另一方面是网络化传递。
随着科技的进步,图书馆的文献结构正在发生迅速的变化,电子文献的崛起打破了纸质文献长期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与纸质文献平分秋色的态势。尽管情况未必像有的学者提出的“今后电子文献将取代纸质文献”,但毫无疑问,新型的载体取代旧的载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文献将越来越多,其使用会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受读者欢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将各显特色,优势互补,共生共存。

科技文献检索结课论文

科技文献检索结课论文

移动互联网发展浅谈杨建祥土木工程20101742摘要:苹果的成功引领了新一轮移动互联网革命,为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把握正确发展方向,在分析对比诺基亚和苹果发展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调查报告,参考苹果硬件加软件应用平台的创新模式,提出了完整生态链覆盖、优化手机系统和强化低端市场占有率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苹果,诺基亚,微软,wp7,移动互联网过去的2011年,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竞争惨烈。

不管是苹果的持续热卖,安卓的稳定增长,还是塞班的没落,黑莓的低迷,移动市场份额的争夺战并未结束,而到底谁能赢得市场,还得看谁能在未来几年做好完整生态链的覆盖。

老牌手机品牌的黄昏迎来了新一轮行业巨头的大洗牌,苹果的崛起在诺基亚宣布和微软合作并放弃自家塞班系统,曾经的手机行业巨头的‘悄然’没落时,才最终唤醒普通手机用户的意识:苹果时代的降临是不争的现实。

苹果的奇迹的缔造并非只依靠自身硬件的出色,软实力在当今移动互联时代显得格位重要。

其商业模式以硬件加软件应用平台的创新模式正是成功的关键。

曾几何时,完整生态链发展被各大行业巨头受诟病,不乏商业头脑奇才一致认为,走这样的战略道路,必败无疑。

而乔帮主划时代的成功,如今已是各大厂商竞相模仿的模式。

诺基亚推出了自己的应用软件商店Ovi,谷歌推出了AppMarketplace,摩托罗拉也有Shop4Apps。

MTK、天宇、宇龙酷派和康佳通信等国产品牌手机也学习诺基亚,各自推出了自己的手机应用商店,而宇龙酷派更是采用了免费下载的模式【1】。

如今的应用商店恐怕也就只有谷歌能和苹果抗衡了,如今苹果商店以55万的应用多于谷歌的40万应用【2】,地位仍是无法撼动。

至于移动互联网的成功模式是否能被复制,还要看微软能否成功打入移动互联网市场。

如今微软携手昔日霸主诺基亚,推出了搭载wp7系统lumia系列手机,而凭借诺基亚拥有的品牌知名度和丰富的销售渠道,相信微软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必将更为有利【3】。

诺基亚和微软合作的lumia系列手机已在中国上线登陆,诺基亚也迎来了最重要的翻身时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结课论文大学生信息素养与科技文献检索课程学院:物理化学学院专业班级:应用化学1001学号:******************目录第一章、信息素养 (1)第二章、信息素养的标准与主要表现能力 (1)2.1信息素养的标准 (1)2.2信息素养的八大主要表现能力 (2)2.3我国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主要内容 (3)第三章、科技文献检索课程 (3)3.1文献检索的定义 (3)3.2文献检索课程 (3)3.3学习文献检索课程的意义 (4)第四章、大学生要通过科技文献检索课程的学习提高信息素养4.1提高信息技能 (4)4.2提高信息意识与情感 (5)一、信息素养“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

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 ),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

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

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

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

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

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

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

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

二、信息素养的标准与主要表现能力1、信息素养的标准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协会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概括了信息素养的具体内容。

●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熟练地和批判地评价信息。

●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实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探求和创建信息2、信息素养的主要表现能力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以下8个方面的能力:●运用信息工具: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传播工具;●获取信息: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收集各种学习资料与信息,能熟练地运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处理信息: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记忆、鉴别、遴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等;●生成信息: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能准确地概述、综合、履行和表达所需要的信息,使之简洁明了,通俗流畅并且富有个性特色;●创造信息:在多种收集信息的交互作用的基础上,迸发创造思维的火花,产生新信息的生长点,从而创造新信息,达到收集信息的终极目的;●发挥信息的效益:善于运用接受的信息解决问题,让信息发挥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信息协作:使信息和信息工具作为跨越时空的、“零距离”的交往和合作中介,使之成为延伸自己的高效手段,同外界建立多种和谐的合作关系;●信息免疫:浩瀚的信息资源往往良莠不齐,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甄别能力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能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并且完善合乎时代的信息伦理素养。

3、我国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主要内容在我国,针对国内教育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主要针对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热爱生活,有获取新信息的意愿,能够主动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查找、探究新信息。

(2)具有基本的科学和文化常识,能够较为自如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正确地加以评估。

(3)可灵活地支配信息,较好地掌握选择信息、拒绝信息的技能。

(4)能过有效地利用信息、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并乐意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或信息。

(5)无论面对何种情境,能够充满自信地运用各类信息解决问题,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三、科技文献检索课程1、科技文献检索的定义文献信息检索或情报检索,是指将文献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储存起来,并能根据用户的需要取出所需特定信息的整个过程。

所以它的全称又叫“信息的存储与检索(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这是广义的信息检索。

狭义的信息检索则仅指该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查寻(Information Search)。

文献检索分为数据检索:以文献中的数据为对象的一种检索,如某公式、某化学分子式等;事实检索:以文献中的事实为对象,检索某一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过程;文献检索:以文献为对象,查找某个课题的有关文献的一种检索。

2、文献检索课程文献检索课程的性质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掌握用手工方法和计算机方法从文献或互联网上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种科学方法学。

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它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文献检索课程的任务就是要让我们了解工商管理相关文献的基本知识,学会常用的检索性检索工具和参考性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懂得如何获得和利用文献信息,撰写格式规范的学术论文,从而增强以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为主的创新能力,提高分析、评价、利用信息的信息素养。

通过信息检索知识的系统学习,学生对自身的信息需求将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素质,能意识自身潜在的信息需求,并将其转化为显在的信息需求,进而能充分、正确地表达出来,对特定信息具有敏感的心理反应。

而且具有对信息的查询、获取、分析和应用能力,对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提炼、吸取符合自身需要的信息。

3、学习文献检索课程的意义(1)文献信息检索是获取知识的捷径。

掌握文献信息检索方法与技能,可以帮助人们快、准、全地获取所需知识,最大限度地节省查找时间,使文献信息得以充分的利用。

(2)文献信息检索是科学研究的向导。

要进行有价值的科学研究,必须依赖文献检索,全面获取相关文献信息,及时了解各学科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观点、以确定自己的研究起点和研究目标。

(3)文献信息检索是终身教育的基础。

科技的迅速发展使知识的总量呈指数增长,而知识的陈旧速度也明显加快,这就要求人们具有终身教育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就是对新知识的敏感力和接受力,因而必须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

这既是终身学习的需要,也是知识创新的需要。

总之,检索课程是全面推进信息素养教育,配合培养宽厚型、复合型高级人才而开设的重要课程之一。

旨在帮助大学生提高信息意识,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手段,历练获取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以便及时了解科学进展动态和趋势,扩大视野、启发思路,从而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并通过所掌握的检索技术进行科研和撰写研究性论文。

四、大学生要通过科技文献检索课程的学习提高信息素养1、提高信息技能根据教育信息专家的建议,现代社会中的师生应该具备六大信息技能:(1)确定信息任务——确切地判断问题所在,并确定与问题相关的具体信息。

(2)决定信息策略——在可能需要的信息范围内决定哪些是有用的信息资源。

(3)检索信息策略——开始实施查询策略。

这一部分技能包括:使用信息获取工具,组织安排信息材料和课本内容的各个部分,以及决定搜索网上资源的策略。

(4)选利用信息——在查获信息后,能够通过听、看、读等行为与信息发生相互作用,以决定哪些信息有助于问题解决,并能够摘录所需要的记录。

拷贝和引用信息。

(5)综合信息——指把信息重新组合和打包成不同形式以满足不同的任务需求。

综合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

(6)评价信息——是指通过回答问题确定实施信息问题解决过程的效果和效率。

在评价效率方面还需要考虑花费在价值活动上的时间,以及对完成任务所需时间的估计是否正确等。

2、提高信息意识与情感要具备信息素养,无疑要涉及到学会运用信息技术。

但不一定非得精通信息技术。

况且,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正朝向成为大众的伙伴发展,操作也越来越简单,为人们提供各种及时可靠的信息便利。

因此,现代人的信息素养的高低,首先要决定于其信息意识和情感。

信息意识与情感主要包括:积极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不畏惧信息技术;以积极地态度学习操作各种信息工具;了解信息源并经常使用信息工具;能迅速而敏锐地捕捉各种信息,并乐于把信息技术作为基本的工作手段;相信信息技术的价值与作用,了解信息技术的局限及负面效应从而正确对待各种信息;认同与遵守信息交往中的各种道德规范和约定。

总之,具有较高水平的信息素养对我们主动获取信息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与创新能力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而检索课是使我们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在信息海洋中迅速而准确地获得涉猎知识的主动权,成为信息社会中有文化的人,成为有信息素养、会终身学习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