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切片技术

合集下载

1石蜡制片 2电镜 3徒手切片法

1石蜡制片 2电镜  3徒手切片法

切片伸直、展平,倾斜载片,使水流去并烘干。
9.脱蜡、染色、脱水透明和封片:粘片后要经过脱蜡、 染色、再次脱水透明,然后封片永久保存。
脱蜡、染色和脱水透明的过程仍采用等
级法逐渐进行。最后加拿大树胶封片,然后
贴标签镜检及保存。
以上是石蜡制片的一般步骤;为了获得
良好的制片效果,需要制片者的大量实践并 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方可。
(五)干燥
是制片关键一步。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的游离水或已取代游离水的 脱水剂,使样品中不含有液态物质 。临界点干燥法是目前公认的较好
方法。
(六)粘样 将干燥好的样品用导电胶将样品粘在样品台上,并做
好标记。常用的有银粉导电胶、石墨粉导电胶、双面胶带、
普通胶水等。 (七)镀膜(喷涂) 是把粘贴到样品台上的样品和样品台表面同时喷涂上 一层金属膜,使样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以便下一步观察。
是逐级进行,可减少材料收缩。
5.浸蜡:逐渐除去透明剂,并为包埋剂所代替。常用
的包埋剂是石蜡。浸蜡过程是使石蜡慢慢溶于浸有 材料的透明剂中,溶解在透明剂中的石蜡渐渐深入 到材料的细胞中去,最后使透明剂完全被石蜡取代, 以便切片。 6.包埋:将浸蜡后的材料包埋在石蜡中。此步骤要 迅速,且不要使石蜡块中有气泡。注意将样品编号
切片刀准备:超薄切片刀有两种,一是金刚刀,二是玻
璃刀。前者价格昂贵、质地坚硬、经久耐用;后者制作方
便、价格低廉、但刀刃较脆、不耐用、不能切硬质材料。 制刀用玻璃为硬质玻璃,含硅量72-75%以上。
切片:是用超薄切片机切出50nm后左右的超薄切片,
以供观察。 展片与捞片:切下的超薄切片漂浮在刀槽液面上,需
(一)取样 要求取样要有代表性、迅速、准确、及时、体积小、 低温、防损伤。一般要求体积0.5-1.0mm2。 (二)固定

技能训练五徒手切片技术

技能训练五徒手切片技术

技能训练五
徒手切片技术及 植物各种细胞的组织结构观察,常常 都是要对临时所见到的植物进行即时 的观察,为了能很好的观察其结构特 征,又不需要太多的复杂的仪器,必 须要对它们进行做徒手切片做成临时 装片进行观察。通过本次训练着重要 解决这些问题。
器材和用具

显微镜、双面刀片、载玻片、 盖玻片、解剖器、滴瓶、药芹等。
训练内容和方法:
讲解和反复练习徒手切片技术
训练内容

基本组织细胞的观察,用芹菜叶 和叶柄做徒手切片做临时装片进行 观察,观察其薄壁组织(同时培养 动手能力) 。
训练内容

3.输导组织细胞的观察,观察 南瓜茎纵、横切永久装片(或做芹 菜叶柄纵切片)进行观察。
作业
1.试述做好徒手切片的关键技术 和注意要点。 2. 绘基本组织和厚角组织细胞 图。

徒手切片技术

徒手切片技术
徒手切片技术
徒手切片法(临时装片) 徒手切片法(临时装片)
1、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 刀具:安全第一! 刀具:安全第一 切片维持物:胡萝卜片、 切片维持物:胡萝卜片、土豆片
– 规格:2cm×1cm×0.3cm胡萝卜片 规格: × × 胡萝卜片培养皿:清水 培养皿:
– 将欲切材料断面和刀口附近刀面蘸上水 – 切面,刀面保持润湿,以减小摩擦阻力 切面,刀面保持润湿,
5、夹竹桃叶的横切面 、 叶的表皮细胞壁厚, 叶的表皮细胞壁厚,角 质层发达, 质层发达,栅 栏组织层数往往较多, 栏组织层数往往较多, 海绵组织和细胞间隙却 不发达
6、鸭跖草叶横切面(后含物) 、鸭跖草叶横切面(后含物)
7、花柱横切 、
2、选材 选材: 选材
叶片: 叶片:长、宽约1cm 宽约 叶柄: - 叶柄:1-2cm长的小段 长的小段
徒手切片法——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徒手切片法
3、切片 、 (1)夹取: )夹取:
样品不宜太厚, 样品不宜太厚,否则难以夹取
(2)持刀: )持刀:
– 左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拿住材料 左手的大拇指 食指和中指: 的大拇指、 要求:材料突出在指尖上面, 要求:材料突出在指尖上面,以免误伤 – 右手拿刀片 ,平放在左手食指上,刀口向内 右手拿刀片 平放在左手食指上,刀口向内
徒手切片法——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徒手切片法
(3)运刀: )运刀:
• 刀法要领:从刀片刀口下方起,斜向后拉切, 刀法要领:从刀片刀口下方起,斜向后拉切 由左前方向右后方一次切下 • 用力诀窍:臂力,非腕力, 用力诀窍:臂力,非腕力, • 忌:用力太猛;反复拉锯式切割 用力太猛; • 宜:常用水湿润切面
徒手切片法——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徒手切片法

徒手切片法

徒手切片法

徒手切片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样品必须是透明的,因此,无论是临时装片还是永久制片的玻片标本,制作前都必须先将材料切成薄片。

徒手切片法简称手切片法,即以手持刀片将材料切成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内部结构的薄片的方法。

是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及研究中最简单和最常用的切片方法,也是最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

这种切片方法简便易行,节省时间;而且所需工具简单,只要有一把锋利的剃刀或双面刀片就可以操作。

还有一个独特的优点,就是可以看到组织细胞内的自然结构和天然颜色。

其缺点是不易做到将整个切面切得薄而完整,往往厚薄不一;过软过硬的材料比较难切。

徒手切片一般处理的是新鲜材料,有时也可将材料预先固定好。

一般材料的徒手切片的方法如下:1.材料的准备:一般选择正常、软硬适中的植物器官或组织为材料,直接切成长约2〜3厘米的小段,削平切面。

所取的新鲜材料应及时放入水中,以免萎蔫。

取材的大小,一般直径不超过5mm,长度以15-25mm为宜。

过于柔软或微小的材料,难以直接执握手切,可夹入坚固而易切的夹持物中切。

常用的夹持物有去除木质部的胡萝卜根、土豆块茎、接骨木的髓部等。

切前先将夹持物切成长方小体,上端削平。

对于较薄的叶状体材料,可将夹持物纵切一缝,材料夹于其中即可;如不是叶状体,即将材料夹于其中,或在缝里挖一个和材料形状相似、大小相同的凹陷,把材料夹在凹陷里。

然后用手握住夹持物,采用上述方法将夹持物和其中的材料一齐切成薄片,除去夹持物的薄片,便得到材料的薄片。

坚硬的材料要经软化处理后再切。

软化的方法:对于比较硬的材料,切成小块煮沸3〜4 h,再浸入软化剂(50%酒精:甘油 =1 : 1)中数天至更长些时间,而后再切。

对于已干或含有矿物质,更为坚硬的材料,要先在15%氢氟酸的水溶液中浸渍数周,充分浸洗后,再置入甘油里软化后再切。

2.执握刀片和材料的方法:左手大拇指和食指的第一关节指弯夹住材料,使之固定不动。

为防止刀伤,拇指应略低于食指,并使材料上端超出手指2〜3毫米,不可高出过多,否则切片时材料容易弯折,也不容易切薄。

42.3徒手切片法制作植物临时装片

42.3徒手切片法制作植物临时装片
1
一、材料准备
2
二、徒手切片
用左手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材料,拇指略低于中指,使材 料突出于手指之上,以免刀口损伤手指。右手平稳地拿住刀片,将 刀片平放在左手的食指第一指节的皮肤上,与材料切面平行,然后 以均匀的力量,自左前方向右后方拉,注意要用臂力而不是腕力。
切片时要湿润材料和刀面,使之滑润,且动作要快,一刀切下, 切忌中途停顿或前后作“拉锯”式切割。
一、材料准备
徒手切片一般运用于软硬适度的植物根、茎、叶等材料。 先准备一个盛有清水的培养皿,准备好毛笔,滴管和刀片等用 具和待切的材料。将待切的材料截成2-3cm长的小段便于手持,削 平切面。 若为质地较软而薄的材料,可将其夹在支持物中一同切片。支 持物通常为萝卜、胡萝卜、马铃薯等。先将支持物切成高3~5cm、 长、宽0.5cm的立方体小块,将其中部纵切形成一缝,然后将修整 好的材料夹在其中。
连续多切几片,转移至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然后用毛笔将较 薄切片挑取至滴有清水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
3
二、徒手切片
左手拿材料,右手切片挥臂来自续切片将切片放入盛水的培养皿
4

徒手切片技术

徒手切片技术

植物病理徒手制片技术徒手制片的方法有整体封藏法、徒手切片法、组织透明制片法和涂抹制片法等多种。

限于时间本实验实践最为常用的整体封藏法和徒手切片法两种。

(一)整体封藏法对于生长在植物病部表面或培基上的菌丝体、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和其他孢子器官以及线虫等,可直接择取少许封藏在适当的浮载剂中,在显微镜下观察,根据材料的特点和观察的目的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封藏制片。

常用方法的概括为挑、刮、拨、撕四种。

1挑:对于在植物受病部位或基质表面生长繁茂的霉状病原体(如霜霉菌)粉状病原体(如锈菌、白粉菌)以及培养基上的许多培养菌,可用尖细的解剖针等直接挑取封埋制片,挑取病原体的量,在保证选材典型的前提下,越少越好,以免互相重叠,分辨不清。

2刮:对病部病原体稀少,或用放大镜也难辩认霉层的病害标本,可采用两侧具刀的三角刮针(或可用刀片代替)刮取病原物制片。

刮的方法是,用刮针的一刃,蘸浮载剂少许,在病部顺同一个方向刮取2—3次,将刮得的病原体蘸在载玻片的浮载剂中封片镜检。

浮载剂在保证浮载质量的前提下要尽量少,否则少量的病原体在大滴的浮载剂中极易分散漂流,在显微镜下难以寻找。

3拨:对于产生在植物表皮下或半埋生于基物内的病原体孢子器官。

如子囊壳、分生孢子器、闭囊壳等,可将病原体连同寄主组织一同拨下,放入浮载剂中,用两支解剖针,一支稳定材料,另一支拨出植物组织,使病原体外露制片。

4撕:对于寄生在植物表皮细胞上的病原真菌,也可以将此有病原物的表皮撕下来制片镜检,这种方法不仅能看到病原物形态,而且可以观察病原物与寄主的解剖学关系。

用刀片割破叶背表皮再用小镊子轻轻撕下,放在浮载剂中制片镜检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和吸器形态。

(二)徒手切片法欲观察受病组织病变,病菌侵入和寄主体内扩展过程,以及埋生在基物内真菌子实体的形态结构等,都需将有关材料切成薄片,进行镜检,徒手切片是最常用的简便易行的方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而且节省时间,切成的片子不仅可作临时观察,也可进一步制成永久性玻片标本。

徒手切片的制作

徒手切片的制作
有些较柔嫩的器官例如幼叶难以直接拿住进行切片因而需借助一些维持物一般用胡萝卜根或土豆块茎作为维持物把要切的材料夹于其中进行切片以利于把握操将切下的薄片放在载玻片上时要先在玻片中央加一滴水把材料放到水滴中然后用镊子夹住盖玻片将盖片的一侧先接触到载玻片中央的水滴然后用镊子顶住盖片的另一侧慢慢放下使盖玻片与载玻片之间充满水如有气泡要掀起盖片重新放置
操作过程
为了成功切片,应掌握正确的用刀方法. 一般用左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3个手指拿住材料, 使材料略突出在指尖之上,避免切片时割伤手指;用 右手平稳地拿住刀片,把刀口放在经解剖刀削平的材 料平面中间,轻轻地压住它,以均匀的动作,从刀片 刀口下方起,斜着向后拉切.切时用臂力而不是腕力, 且不必太用力,否则就不易切薄.在切的过程中,决 不能以刀片直接挤压材料,或以刀片来回拉割材料, 并且要始终保持材料与刀片在水平状态,否则会由于 切面偏斜而影响观察.

临时制片种类很多,包括涂片,压片等等
作徒手切片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只需要一把锋利的 剃刀或双面刀片就可以进行,方法简单,而且易于 保持细胞的生活状态.徒手切片法所作的切片通常 不经染色或经简易染色后,封藏于水中即可观察. 用剃刀切片,材料不能太大,一般以表面不超过35mm为宜.切片最要紧的是平而薄,无需很完整, 比如茎的横切面,无需切片整圆形,只需一角就够 了.所有切片前的准备工作,如截取材料,削平切 面,都应使用解剖刀或用过的刀片,不可用剃刀, 以保持剃刀的锋利.
将切下的薄片放在载玻片上时,要先在玻片 中央加一滴水,把材料放到水滴中,然后用 镊子夹住盖玻片,将盖片的一侧先接触到载 玻片中央的水滴,然后用镊子顶,重新放置.
徒手制作的切片可以直接在光镜下观察,也 可以经过简易的组织化学染色,以使结构看 得更清楚,同时可观察到细胞各部分的化学 成分. 常用的染料有:0.1%亚甲基蓝,0.5%~1% 中性红或1%番红水溶液等. 染色的方法是将切片放在载玻片上后,用吸 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滴上一滴染料,经过 1~2min后,用水冲洗一下,盖上盖玻片,在 显微镜下观察.

徒手切片方法(精品)

徒手切片方法(精品)

---------------------------------------------------------------最新资料推荐------------------------------------------------------徒手切片方法(精品)徒手切片法特特点化学学、、生点不不需需要要机机械械设设备备,,能能保保持持活活体体的的情情况况。

主主要要用用在在组组织织化生药药鉴鉴定定、、石石蜡蜡切切片片选选材材等等。

方方法法要茎的的横横切要领切面面,,无领切切片片最最要要紧紧是是平平而而薄薄,,无无需需切切成成完完整整的的。

例例如如茎无须须切切成成整整圆圆形形,,只只需需一一角角就就足足够够了了。

步步骤材料料,,使骤①①一一般般用用左左手手的的大大拇拇指指、、食食指指和和中中指指这这三三个个手手指指拿拿住住材使材材料料突突出出在在指指尖尖上上面面,,使使刀刀片片不不会会割割伤伤它它们们。

用用右右手手拿拿刀刀片片。

两两只只手手应应该该可可以以自自由由活活动动,,不不1 / 5要要使使它它们们靠靠紧紧身身体体,,或或压压在在桌桌子子上上。

②②刀刀片片刀刀口口放放在在切切面面上上,,从从刀刀片片刀刀口口下下方方起起,,斜斜向向后后拉拉切切,,切切时时要要用用臂臂力力,,不不用用腕腕力力。

不不必必太太用用力力,,否否则则就就不不易易切切薄薄。

③③连连续续切切几几片片后后,,取取下下切切片片,,转转移移到到载载玻玻片片上上的的一一滴滴水水中中,,放放在在低低倍倍显显微微镜镜下下检检查查。

假假如如切切片片充充分分透透明明,,细细胞胞重重叠叠不不明明显显,,就就可可使使用用。

否否则则得得重重切切。

④④过过于于柔柔嫩嫩的的植植物物器器官官,,如如叶叶片片,,难难以以直直接接拿拿住住,,可可以以用用坚坚固固而而易易切切的的材材料料夹夹后后再再切切,,如如胡胡萝萝卜卜片片。

---------------------------------------------------------------最新资料推荐------------------------------------------------------ 。

实验九徒手切片法制片技术

实验九徒手切片法制片技术

实验九徒手切片法制片技术实验九徒手切片法制片技术一、目的要求徒手切片法是观察植物内部结构的简易制片法。

所需的仪器用具简单,药品经济,操作方便,费时较短,且易于保持材料的天然色泽和活体结构,必要时,也可经过脱水、染色制成永久制片而保存。

但是徒手制片对于体积过小,质地太软或太硬的材料,则难于处理,同时,也不能制成连续切片,这些均为不足之处。

二、材料、用品1、用品显微镜、剃头刀(或刀片)、毛笔、镊子、培养皿、染色皿(或小酒杯)、吸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

1%番红水溶液(或50%酒精溶液),0.5%固绿95%酒精溶液,70%、85%、95%酒精,纯酒精、二甲苯和中性树胶或加拿大树胶等。

三、方法与步骤1、选材所用材料不宜太软或太硬。

一般植物幼嫩的根茎或一些植物的叶片、叶柄等均可使用此法。

质地较薄的材料,如叶片,可沿主脉两侧切成宽约5~6毫米,长1~1.5厘米的小块,夹在夹持物(如胡萝卜根或马铃薯块茎等)中进行切片。

使用夹持物时,先将夹持物的中央切成两半,然后将切好的材料夹入,合拢夹持物进行切片,也可将叶片卷成筒状再切。

2、切片(1)盛清洁的水于培养皿中。

然后用左手的拇指及食指、中指夹住材料,拇指的位置要低于食指,并使材料的上端伸出指外2~3毫米,材料的切面必须保持水平方向。

(2)右手执刀(剃头刀或刀片),平放在左手食指之上,刀口向内,自左前方向右后方滑行切割,要用臂力,不要用腕力,不可向内平切。

(3)拉切的速度宜快,一次切下,不要中途停顿或似拉锯式,以免损伤材料或切得不平。

(4)切片过程中,如发现由于用力不均而使材料表面倾斜时,必须立即削平。

(5)刀片或剃刀必须锋利,材料及切片均需经常沾水,以保持材料湿润、润滑。

(6)切下的薄片可随时涮入培养皿的水中,以备观察;等切到相当数量后;再选择其中最薄的透明度最大的做成临时玻片观察。

如想短期保存,可用水或甘油封藏。

如希望长期保存所切的材料,则还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做成永久玻片标本。

第三章 徒手切片法

第三章 徒手切片法

第三章徒手切片法徒手切片法是指用手拿刀片(或剃刀)把新鲜材料切成薄片,徒手切片法所作的切片通常不经染色或经简易染色后,封藏于水中即可观察,但也可制成永久制片。

观察但也可制成永久制片优点不需用切片机等贵重仪器有一刀片或剃刀就可 不需用切片机等贵重仪器,有一刀片或剃刀就可以进行切片;制片简单迅速能及时观察植物生活组织结构 制片简单、迅速,能及时观察植物生活组织结构和颜色。

缺点微小、柔嫩、含水过多以及坚硬的材料,很难用此法切成薄片。

此法切成薄片不经过严格的操作训练,易切成薄厚不均或不完整的切片。

切出的片子厚于切片机切片,也不适合对植物子房及胚胎等材料做连续切片。

操作步骤选取待观察的植物材料初步切取大约3长的小块1.取材选取待观察的植物材料,初步切取大约3cm长的小块,再依切片的具体要求,将组织块修整为0.5cm的材料块。

2.切片以左手夹住材料,用右手平稳地握住刀片。

切片时,使刀片与材料的断面保持平行刀口自左上方斜向使刀片与材料的断面保持平行,刀口自左上方斜向右下方,动作要均匀有力。

材料与刀片须常以水湿润。

切下的薄片立即用毛笔蘸水后粘取移入盛有清水的培养内培养皿内。

胡萝卜木髓观察材料剃刀双面刀片切片33.选片切片完整,在培养皿中选择薄而均匀且切面完整的组织切片,捞在载玻片上作临时水装片,然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如结构能被清晰地显示出来,则可制成永久保存封片。

4.固定与染色FAA中固定15分钟至1小时,取镜检合格的切片投入小时将切片移入蒸发皿或小培养皿中,依次用50%、0%浓度乙醇脱水然后60%、70%各级浓度乙醇脱水,然后放入含1%番红的70%乙醇溶液中染色30min以上。

5. 脱水染好色的切片移入70%、80% 、90%、95%乙醇各级脱水5min 。

滴加含1%固绿的95%乙醇溶液染色30s 。

再换入95%乙醇中分色,最后进入无水乙醇脱水5min 。

切片移入1二甲苯混合溶液6. 透明1 :1的无水乙醇:二甲苯混合溶液4min ,再移入纯二甲苯5min ,组织切片呈透明状。

植物徒手切片法

植物徒手切片法

植物徒手切片法植物徒手切片法是一种基于人工操作的植物组织切片技术,在植物科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与机械切片法和冷冻切片法相比,植物徒手切片法具有操作简便、花费低廉、得到的切片形态更完整等优点。

下面将详细阐述植物徒手切片法的具体操作流程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一、操作流程植物徒手切片法主要是通过手工操作来制备植物组织切片,其步骤如下:1、准备植物材料首先应选择质地较软的植物组织,如果肉、嫩叶、茎尖等部位。

在制备切片前,需要将植物材料沿着纵向切开成薄片,并在切片表面涂上几滴液体切片液,使切片更易于切割。

2、切片将植物材料置于平板上,使用手工刀片沿着组织指定的方向进行切割,制备出薄片。

为使切片均匀,则需细心、耐心地调整刀片角度和切割力度,避免损伤植物组织。

3、染色和封片经过切片制备后,需要进行染色和封片处理,以保证切片的结构完整和细胞形态的清晰显示。

不同的组织染色方法不同,一般采用常见的克罗姆酸盐染色或吉姆萨染色。

然后用封片剂将切片封装,保证切片在显微镜下不受光线干扰。

二、应用领域在植物科学领域中,植物徒手切片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为其在各个领域中具体的应用。

1、生理学和解剖学研究植物徒手切片法可以用于研究植物组织器官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进而揭示植物生理生态的内在机理。

该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及植物对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

2、细胞学研究植物徒手切片法也可用于分析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功能,进一步研究细胞在不同生理生态条件下的变化。

例如,在植物育种中,利用植物徒手切片法可以对遗传育种材料进行细胞形态学评价,从而为植物品种改良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3、药物和化学物质筛选研究植物徒手切片法可应用于筛选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复含、抗病毒等生物活性物质的植物成分。

通过对植物样品进行切片、染色、显微镜观测等步骤,可以对植物中所含物质的活性和生理效应等进行初步研究。

4、教学与科普植物徒手切片法是学生学习植物科学的基础实验,在学校的植物科学教学中经常用到。

徒手切片方法

徒手切片方法

徒手切片法特点不需要机械设备,能保持活体的情况。

主要用在组织化学、生药鉴定、石蜡切片选材等。

方法要领切片最要紧是平而薄,无需切成完整的。

例如茎的横切面,无须切成整圆形,只需一角就足够了。

步骤①一般用左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这三个手指拿住材料,使材料突出在指尖上面,使刀片不会割伤它们。

用右手拿刀片。

两只手应该可以自由活动,不要使它们靠紧身体,或压在桌子上。

②刀片刀口放在切面上,从刀片刀口下方起,斜向后拉切,切时要用臂力,不用腕力。

不必太用力,否则就不易切薄。

③连续切几片后,取下切片,转移到载玻片上的一滴水中,放在低倍显微镜下检查。

假如切片充分透明,细胞重叠不明显,就可使用。

否则得重切。

④过于柔嫩的植物器官,如叶片,难以直接拿住,可以用坚固而易切的材料夹后再切,如胡萝卜片。

⑤作临时观察的话,直接用水或甘油封片就行。

如果要更清楚地显示细胞结构及其化学成分,则可以进一步染色。

徒手切片法▪实验材料:印度橡皮树叶片;芹菜叶柄;柳树枝条▪实验用具:双面刀片,镊子,毛笔,培养皿,载片和盖片,吸水纸,光学显微镜▪药品:蒸馏水,95%叔丁醇,甘油细胞内含物观察——橡皮树叶片▪材料:橡皮树叶片▪方法:徒手切片▪观察重点:复表皮、钟乳体–钟乳体:碳酸钙结晶–形态:呈桑葚状–问题:若在盖玻片一侧滴入盐酸,钟乳体如何变化?结晶体——背景知识▪种类:–草酸钙晶体:针状、晶簇状等–碳酸钙晶体:桑葚状–二氧化硅结晶:禾本科▪细胞化学检验方法:–酸检法:醋酸(-);浓盐酸/硫酸(+)–醋酸铜-硫酸铁法:▪醋酸铜溶解草酸钙,形成草酸铜;▪加硫酸铁:黄色结晶机械组织——芹菜叶柄▪实验材料:芹菜叶柄▪观察重点:–芹菜叶柄:厚角组织植物茎的次生结构——柳树茎▪观察重点:–多年生植物茎的次生结构;–年轮,周皮等植物组织染色–番红——固绿对染。

实验三徒手切片法及被子植物根的形态结构

实验三徒手切片法及被子植物根的形态结构
实验三徒手切片法及被子植物根的 形态结构
目 录
• 实验简介 • 徒手切片法 • 被子植物根的形态结构 • 实验结果展示和分析 • 实验总结与展望
01 实验简介
实验目的
掌握徒手切片法,了 解被子植物根的形态 结构。
分析不同类型根的结 构特点,理解根的功 能。
学习观察和描述植物 根的构造,培养实验 操作技能。
03 被子植物根的形态结构
根的分类和特点
直根和须根的分类
直根是一类主根发达、明显,与侧根 有明显区别的根系类型。须根则是由 许多粗细相近的不定根组成的根系, 没有明显的主根。
根的变态
被子植物的根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为 适应环境的变化,形成了各种变态, 如支柱根、攀援根、水生根等。
根的结构和功能
根尖的结构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根尖是指从根毛区到分生区的部分, 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每个区域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
吸收和分泌功能
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养分,同 时也参与分泌有机物质和某些无机盐 类。
根的发育和生长
根的发生
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形成主根,然后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侧根。
根的生长
根的生长主要发生在根尖部分,通过分生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的细胞伸长来实 现。同时,随着植物的生长,老的根系会逐渐死亡,新的根系不断形成。
实验原理
徒手切片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制 片技术,用于观察植物组织结构。
被子植物根系复杂多样,具有吸 收、固着、贮藏和繁殖等多种功
能。
通过实验观察,可以了解不同类 型根的结构特点,进而理解其功
能和适应机制。
实验步骤概述
准备实验材料

《实验八徒手切片技术》教案

《实验八徒手切片技术》教案

《实验八徒手切片技术》教案实验九徒手切片技术一、教学目标学生学会植物组织徒手切片技术二、材料与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滴管、0.1%碘液、实验材料及夹持物、吸水纸、擦镜纸、毛笔、培养皿三、实验原理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样品,必须是透明的薄片,因此,首先要把观察的材料制成透明的切片后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

徒手切片法是指手拿刀片把新鲜材料切成薄片,制成临时装片的方法。

此法简单方便,不需设备即可保留植物活体状态。

四、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

各组检查实验材料与用品。

2.检查实验预习情况:(1)实验内容;(2)实验原理;(3)实验目的要求;(4)实验方法。

3.入门(示范操作)指导。

教师演示:(1)用双面刀片截取材料(芹菜叶柄),削平切面。

左手三个手指拿住材料,使材料突出于手指上面。

(安全教育)把刀刃放在经过削平的平面上,然后轻轻地压住它,以均匀的力量和平稳的动作,从刀刃的右侧,斜着向左的方向切,继续切片,一连切几个切片,然后用毛笔取下,切下的切片放在有水的培养皿中。

(2)叶片夹在莴苣茎中进行切片。

(制片、染色和显微镜的使用技术,前面几次实验已重点练习过,教师简单讲解,不再演示操作。

)4.学生练习,教师巡查指导。

讲解注意点:(1)切片时,右手平稳地拿住刀片,两手应该可以自由活动,切时两臂不要过于紧张,也不要使肘臂紧靠身体或压在桌子上,要用臂力而不要用腕力而且不要用力过大。

(2)切片时为了避免材料枯干,应使材料的切面及刀刃上保持有水,呈湿润状态。

(3)切片时,所切的材料和刀片一定要保持水平方向。

如果斜向切下材料,虽然切片很薄,但会由于细胞切面偏斜而影响观察。

(4)徒手切片时,最重要的是要切下一小片平而薄的组织,而不是要求切下一个完整的切片。

例如切一茎的横切片,不要求切下圆形的一片,而只需切下一小部分即可。

5.点评:实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的方法。

6.学生练习,教师巡查指导。

7.评比:哪些组运用徒手切片技术制作的切片质量比较好。

实验三 根茎叶显微观察与徒手切片

实验三 根茎叶显微观察与徒手切片

实验三根茎叶显微观察与徒手切片一、目的要求1、学习植物的徒手切片技术2、了解植物细胞的多样性,积累植物组织的知识,建立组织与功能协调一致的概念。

二、基本原理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都是由各种细胞和组织组成的。

通过切片,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切片中分别看到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等。

徒手切片法是指手拿刀片把植物新鲜材料切成薄片,制成临时的水装片用于观察的植物组织制片技术之一。

所作的切片通常不经染色或经简单染色,也可以通过脱水与染色制成永久制片。

徒手切片的优点是简单、方便,不要复杂的设备,不经化学药物的处理,基本上保留了植物活体的状态。

其操作要点是:在培养皿中放入清水。

用左手大拇指、食指、中指等拿住材料,拇指略低于食指,且拇指要伸直呈反弯状态,中指等在下部稳定材料。

材料切面要高于拇指,但略低于食指,双面刀片放在食指上,只有给它略加一个向下的力时,刀刃才能接触到材料。

右手用食指和大拇指捏住双面刀片的一角,留出所有的刀刃部分,使刀刃近手指的一端首选接触到材料,然后让刀刃在材料上斜切下去,如果把材料切面看作是一个长方形的活,那么刀刃在材料上拉的是长方形的一条对角线,即从左前方向右后方拉切,注意不是垂直切向材料,一片,一片⋯⋯,轻松、快速地切,估计有满意的了,再一起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挑选最薄的一片,装片观察。

不要试图每一片都很薄,也不要追求切片形状的完整。

其次,一定要注意,切片时不论是站着还是坐着,都要挺胸、放松地进行,是整个手臂在用力,也就是你在切片时,是肩关节在动,而不是肘关节,更不是腕关节。

另外,切片时水是润滑剂,你的手指上、材料上、刀片上随时都应该有水。

三、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生物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双面刀片、培养皿、滴管、吸水纸、毛笔,根茎叶结构的相关切片、鸢尾Iris tectorum的根、某种合适的双子叶植物的根、蚕豆Vicia faba的茎、蚕豆的叶、南瓜Cucurbita moschata茎、大叶黄杨 Euonymus japonicus的嫩茎、芹菜Apium graveoiens的叶柄、海桐Pittos-porum tobira或大叶黄杨的叶、小麦Triticum aestivum或其他禾本科小草的叶、萝卜的肉质直根,清水、I2-KI水溶液、0.1%番红染液四、实验步骤(一)根的显微结构1、根尖的内部结构取玉米或洋葱根尖纵切永久制片,置于显微镜下,由根的最先端逐渐向上观察根尖的各区,注意各区细胞的特点。

实验一植物切片制作

实验一植物切片制作

3.选片
挑选出薄而完整的切片(薄的切片一般沉在水底), 制作临时水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4.切片的方向
2)径向切面:是通过中心 而切的纵切面
1)横切面:是垂直于茎或 根的长轴而切的切面
3)切向切面:是垂直于半径而 切的纵切面
香樟幼茎横切面
(二)生物绘图法
1.仔细观察; 2.正确构图; 3.用HB铅笔正确勾画轮廓图,然后用2H铅笔正确描
画;
4.线条要均匀平滑;用圆点衬阴表示明暗和颜色的 深浅;点要圆而整齐,大小均匀,根据需要灵活掌 握疏密变化;
5.细胞图和轮廓图; 6.最后将画好的图与实物对照,检查确认无遗漏或
错误后,注明各部分的名称和图题。(用平行线引 出,最好在图右侧排列整齐)
细胞壁
细胞核 液泡
洋葱鳞叶表皮内细胞示意图(10×40)
四、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徒手切片法
徒手切片是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中最简便的 一种切片方法。其优点是工具简单,方法简单易 学,即切即可观察;可看到自然状态下的形态与 颜色。
徒手切片姿势
徒手切片的过程
切片时,如切草本植物的幼茎,先将材料切成长约3cm 小段。用左手三个指头夹住材料,并使其高于其手指之上, 拿正。右手持刀片,平放在左手的食指之上,刀口向内,且 与材料断面平行,然后右手用臂力(不要用腕力),自左前方 向右后方拉刀滑行切片,即切又拉,充分利用刀锋,把材料 切成正而平的薄片。

髓射线
管 柱

表皮
皮层 维管 束

髓射线
表皮
厚角组织 初生韧皮部 初生木质部 髓
髓射线
束中形成层
维管束: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共同组成的束 状结构。
维管束类型:

徒手切片制作

徒手切片制作

制片
用毛笔挑选透明的薄片,制临时装片。
注意事项
1、在切片前,要不断地用水湿润材料和刀 片。 2、夹持物上端要保持表面平整。
3、切片时,双手应该保持活动状态,不要
使它们紧靠身体或实验台。 4、用力不要过猛,不能用刀片挤压材料或 来回切割材料。 5、动作要敏捷,材料要一次切下,不要追 求切片形状的完整。速度要快,才能切得又 薄又平。
握夹持物和持刀
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紧夹有叶片的夹持 物,并使其劈缝与自己本身平行,拇指要稍 低于食指,以免被刀割破。夹持物上端要略 高于手指,但勿过高,以防切割时夹持物和 刀摇动。 右手拿刀将刀片平稳地放在左手食指上, 与材料切面平行。
拉切
这是切片的关键阶段。 沾水的刀口保持水平对着夹持物, 自左前方向右后方,以均匀、快 捷的动作,斜着向后进行连续拉 切。切时用臂力而不用腕力。如 此循环多次,切下许多薄片后, 把切下的薄片,迅速用毛笔刷入 清水中备用。
Hale Waihona Puke 徒手切片的制作一、实验材料及器材的准备 二、实验材料的处理 三、握夹持物和持刀 四、拉切 五、制片 六、注意事项
实验器材的准备
1、锋利的刀片 2、洁净的载玻片、盖 玻片 3、盛清水的培养皿 4、毛笔、镊子等
实验材料的处理
1、软硬适中、便于手持的材料,一般截成小 块(长2~3cm,切片断面不超过3~5 mm2)。 2、过于柔嫩的器官,可选用胡萝卜根或土豆 块茎作为夹持物。夹持物截成规范的小块,再 用刀从一端的中线纵向劈开(不要劈到底), 以夹住材料。 如新鲜蚕豆叶片,切去叶柄、叶尖和叶缘后, 切成长度和宽度都小于夹持物劈缝的长方块, 再放入夹持物劈缝中。 3、有些叶片可以卷成圆筒再进行切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病理徒手制片技术
徒手制片的方法有整体封藏法、徒手切片法、组织透明制片法和涂抹制片法等多种。

限于时间本实验实践最为常用的整体封藏法和徒手切片法两种。

(一)整体封藏法
对于生长在植物病部表面或培基上的菌丝体、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和其他孢子器官以及线虫等,可直接择取少许封藏在适当的浮载剂中,在显微镜下观察,根据材料的特点和观察的目的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封藏制片。

常用方法的概括为挑、刮、拨、撕四种。

1挑:对于在植物受病部位或基质表面生长繁茂的霉状病原体(如霜霉菌)粉状病原体(如锈菌、白粉菌)以及培养基上的许多培养菌,可用尖细的解剖针等直接挑取封埋制片,挑取病原体的量,在保证选材典型的前提下,越少越好,以免互相重叠,分辨不清。

2刮:对病部病原体稀少,或用放大镜也难辩认霉层的病害标本,可采用两侧具刀的三角刮针(或可用刀片代替)刮取病原物制片。

刮的方法是,用刮针的一刃,蘸浮载剂少许,在病部顺同一个方向刮取2—3次,将刮得的病原体蘸在载玻片的浮载剂中封片镜检。

浮载剂在保证浮载质量的前提下要尽量少,否则少量的病原体在大滴的浮载剂中极易分散漂流,在显微镜下难以寻找。

3拨:对于产生在植物表皮下或半埋生于基物内的病原体孢子器官。

如子囊壳、分生孢子器、闭囊壳等,可将病原体连同寄主组织一同拨下,放入浮载剂中,用两支解剖针,一支稳定材料,另一支拨出植物组织,使病原体外露制片。

4撕:对于寄生在植物表皮细胞上的病原真菌,也可以将此有病原物的表皮撕下来制片镜检,这种方法不仅能看到病原物形态,而且可以观察病原物与寄主的解剖学关系。

用刀片割破叶背表皮再用小镊子轻轻撕下,放在浮载剂中制片镜检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和吸器形态。

(二)徒手切片法
欲观察受病组织病变,病菌侵入和寄主体内扩展过程,以及埋生在基物内真菌
子实体的形态结构等,都需将有关材料切成薄片,进行镜检,徒手切片是最常用的简便易行的方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而且节省时间,切成的片子不仅可作临时观察,也可进一步制成永久性玻片标本。

徒手切片的基本用具是剃刀或刀片。

切片时先选取材料并作适当的修整,以左手的食指和姆指捏住材料,中指顶住材料下端,使材料上端突出于手指以上2—3毫米。

右手握稳刀,从左向右后方斜向切割。

注意刀口必须以材料面垂直。

否则所得切面不正。

同时双手不应紧靠身体,而是要活动自如。

用臂力均匀地沿刀口后部起拉向前方,连续切割4—5片后,用毛笔蘸水轻轻沿刀口取下,放入盛有水的浅玻皿中,在此过程中左手握着的材料不要放下,否则再切时难按原位置拿材料,此外,在切片过程中,必须常用毛笔蘸水湿润材料,以免材料干涸不便切割。

对于过于柔软或较薄的材料,可以夹在“夹持物”中,进行切片更为方便。

新鲜胡鲜卜和马铃薯块都可作“夹持物”用。

实验室中通常将通草、接骨木或向日葵的茎髓,剪成适当大小,浸于70%酒精中备用。

切割一定数量的薄片后,用移置环在浅玻皿中选取合用的材料薄片,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镜检合格者即酒精灯上将水烘干并摆正材料,然后加一滴乳酚油或其浮载剂;放在展片台上略加热,镜检如无气泡,即可小心加盖片,用吸水纸吸除多余的浮载剂,最后贴好标签,平放于切片板上,待干燥适宜时封固。

徒手切片的缺点是对于微小或过大,柔软、多汁、肉质及坚硬的材料不易切取,也难制成连续切片,此外切片的厚薄也难一致。

切片机切片即可克服这些缺点。

附:常用浮载剂及封固剂
1 水作浮载剂:最常用,但易于干燥,仅适于暂时性检查,不易封固保存,且易形成气泡(检查材料以酒精、5%明胶、水或稀肥皂水稍浸,洗净后再以水浮载可除去气泡)。

2 乳酚油:也较常用,成分及配比如下:
苯酚结晶(加热熔化)20ml 乳酸20ml
甘油40ml 蒸馏水20ml
乳酚油不易干燥,标本可存放几天以上,为使标本易于辩别,常在其中加染料
苯胺蓝(棉蓝),用量是0.05—0.1%(也有的加0.2—0.5%的锥虫蓝等),因其是酸性染料,可染真菌原生质而不染细胞壁,故对分隔难辨的真菌孢子等可由此染色而看清。

此法一般只用观察菌态,不适于测量孢子的大小(因为乳酚油的折射率近于孢子和菌丝体,1.43左右)。

另一方面,此法制片,封固比较困难(因为乳酚油易于和封固剂起化学作用而分解),可用达马树脂(和乳酚油不起化学作用)和等量蜂蜡混配做封固剂,蜂蜡放于玻璃皿中在水槽上熔化(温度勿过高),达马树脂在铁罐中熔化(温勿过度),然后将蜂蜡倒入熔化的达马树脂中搅和而成(加少量的贴金胶水,可增进与玻璃的附着力),封固时以“L”形铜棒等在煤气灯上烧热后,蘸少许封固剂在盖玻片周围封固,此封固剂干燥快,经久不坏。

但由于其致癌作用而逐渐被淘汰而改用甘油乳酸液。

3 甘油乳酸液:也可加苯胺蓝等染料,其成分如下:
乳酸 500ml 甘油 1000ml 蒸馏水 500ml
4水合氯醛碘液:成分配比如下:
水合氯醛 100g 碘化钾 5g
碘 1.5g 水 100ml
碘与碘化钾研和,加水溶解。

然后与水合氯醛混合,此浮载剂较好,能使真菌组织透明,并染上颜色,能弥补乳酚油的不足,一一看清细胞壁和其它结构,此法制片只可保存几天,不宜久存,为保存,可除去碘液再用乳酚油浮载后封存。

5甘油:此浮载剂适于保存藻类、水霉菌等柔软标本将标本放在一滴10%的甘油中,加盖玻片,水分蒸发后,随时补加甘油至水分蒸发净,制成的标本玻片平放可经久不坏,(擦去多余甘油,用香脂油或其它封固剂封固,可永久保存)。

6甘油明胶:成分及配方如下:
明胶 5g 甘油 35ml 水 30ml
明胶在水中浸透,加热至35℃溶化,加甘油搅和,用纱布过滤后使用。

徒手切片及其它标本,都可用此剂浮载制片,标本染色(或不染)后,先用甘油脱水(干燥标本可不脱水),挑取小团甘油明胶放在载片上,微加热,待其熔化而气泡消失后,将标本取出吸除去多余甘油后移入熔化的甘油明胶中,加盖玻片轻轻下压,擦去盖玻片周围的多余甘油明胶。

平放十几天,干后长期保存,用香脂或其它
固剂封固后长久保存。

此浮载剂对于干燥标本易出气泡,用醋酸甘油先予处理可防此弊,成分配比如下:
醋酸钾(2%水溶液) 300ml 甘油 120ml酒精 180ml
标本放在载玻片上加小滴醋酸甘油,微加热以除气泡,并蒸去大部分油剂,趁热加入小团甘油明胶,熔化后加盖玻片,其后步骤同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