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稼祥传简介
王稼祥简介
![王稼祥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a8ff600aaea998fcc220e70.png)
王稼祥
王稼祥(1906年-1974年),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厚岸村人。
原名嘉祥,又名稼啬。
是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
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新
中国对外工作的开拓者之一。
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工农红军
总政治部主任、苏区外交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
主席、中央三人军事小组成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八路军军政学院院长、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解放后历任中国驻苏联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中联部部长。
中央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
1969年10月下放河南信阳。
1970年冬回北京治病。
中共6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7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8届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10届中央委员。
1974年1月25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近代政治家王稼祥生平简介
![中国近代政治家王稼祥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67d4d39844769eae009ede1.png)
中国近代政治家王稼祥生平简介王稼祥(1906年-1974年),原名嘉祥,又名稼啬。
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工作的开拓者之一。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近代政治家王稼祥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王稼祥出生于1906年时期,是安徽人。
在他七岁的时候就到了村子中的柳溪小学中学习。
在1919年的时候又读过一段时间的私塾,经过3年的时间,王稼祥来到由圣公会开办的学校中读书。
在此期间,他以优异的的成绩直接来到圣雅各中学读书。
每当在课间的时候,受到一些关于宣扬社会革新书刊的影响,于是就参加了革新活动。
直到在后期的时候。
,王稼祥鼓励并安排了身边的学生进行反对学习圣经的活动,以至于他被校园开除。
在1928年的时候,他正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员。
在1930年的时候让他曾担任过中共中心宣传的一名干事,后因为批评李立三安排全国暴乱的观念,于是受到上级领导的责备,调回了上海。
但是他依旧投身于革命斗争事业,成为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
他虽然长得比较清瘦,戴着一副眼镜,但他还是被誉为是“红色教授”的代表人物。
在他的革命斗争中,他始终是站在我们中国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且总能够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
王稼祥夫人王稼祥是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单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还是一名伟大的革命先驱者,他用自己的一生默默的为我们的国家做出贡献。
在斗争革命面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么在家庭中王稼祥夫人又是谁呢?关于王稼祥夫人是谁?通过过关于王稼祥的相关资料中,我们了解到,在他的一生中是有三位妻子的。
第一位妻子就是他的原配妻子查瑞香。
查瑞香出生于1904年的时候,要比王稼祥大两岁,并且是王稼祥在高中老师查文梅的女儿。
对于他们的婚姻应该算是包办婚姻,王稼祥对这门婚事很是反对,但起不到任何作用。
婚后的王稼祥离开家乡,走上了革命斗争的道路。
中国近代政治家王稼祥生平简介
![中国近代政治家王稼祥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954547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7.png)
中国近代政治家王稼祥生平简介王稼祥(1906年-1974年),原名嘉祥,又名稼啬。
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工作的开拓者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近代政治家王稼祥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王稼祥生平简介王稼祥出生于1906年时期,是安徽人。
在他七岁的时候就到了村子中的柳溪小学中学习。
在1919年的时候又读过一段时间的私塾,经过3年的时间,王稼祥来到由圣公会开办的学校中读书。
在此期间,他以优异的的成绩直接来到圣雅各中学读书。
每当在课间的时候,受到一些关于宣扬社会革新书刊的影响,于是就参加了革新活动。
直到在后期的时候。
,王稼祥鼓励并安排了身边的学生进行反对学习圣经的活动,以至于他被校园开除。
在1928年的时候,他正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员。
在1930年的时候让他曾担任过中共中心宣传的一名干事,后因为批评李立三安排全国暴乱的观念,于是受到上级领导的责备,调回了上海。
但是他依旧投身于革命斗争事业,成为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
他虽然长得比较清瘦,戴着一副眼镜,但他还是被誉为是“红色教授”的代表人物。
在他的革命斗争中,他始终是站在我们中国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且总能够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
王稼祥夫人王稼祥是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单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还是一名伟大的革命先驱者,他用自己的一生默默的为我们的国家做出贡献。
在斗争革命面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么在家庭中王稼祥夫人又是谁呢?关于王稼祥夫人是谁?通过过关于王稼祥的相关资料中,我们了解到,在他的一生中是有三位妻子的。
第一位妻子就是他的原配妻子查瑞香。
查瑞香出生于1904年的时候,要比王稼祥大两岁,并且是王稼祥在高中老师查文梅的女儿。
对于他们的婚姻应该算是包办婚姻,王稼祥对这门婚事很是反对,但起不到任何作用。
婚后的王稼祥离开家乡,走上了革命斗争的道路。
王稼祥
![王稼祥](https://img.taocdn.com/s3/m/44f9d6d633d4b14e85246870.png)
9月任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政治部主任。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 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团成员。 1943年7月,他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 次提出“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 毛泽东思想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递补为中央委员。新中国成立后, 成为首任驻苏联大使、外交部副部长。 1951年起,长期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在此期间,他参与了中 共中央、国务院在外交方面的许多重大决策,并在对外工作中提出了许 多正确看法。 1962年2月和刘宁一、伍修权一起给周恩来、邓小平、陈毅写信,为 年 “渡过困难,或者减少困难,至少不去增加目前已形成的困难,来加速 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出处理中苏、中美等国际关系的意见。后 被指责为“三和一少”、“三降一灭”的“修正主义外交路线”。直至 1979年2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才得到平反。3月主持撰 写和审定《关于支持别国反帝斗争、民族独立和人民革命运动问题—事 实求是,量力而行》提纲。9月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会 后休养。 1973年8月在中共十大上重新当选为中央委员。 年 在“文化大革命”中,他长期从事的外交工作被污蔑为“三和一少” 的投降主义路线,遭受到严重的迫害。1974年1月25日在北京不幸猝然 逝世,终年68岁。
中国共产党和新: 制作:江俊 演讲: 演讲:戴泽林
1906-1974 祥 稼 1915 1915 —
王
稼
祥
(
王稼祥
1939
3
王稼祥传简介之夫人及子女介绍
![王稼祥传简介之夫人及子女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4eb202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0a.png)
王稼祥传简介之夫人及子女介绍一、夫人简介王稼祥是中国革命家、军事家,被誉为”东北地区的朱德”。
他的夫人是共产党早期的重要成员之一,对王稼祥的事业有着巨大的影响。
以下是对王稼祥夫人的简要介绍:1.1 夫人的背景夫人于19世纪初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受到良好的教育。
她对社会不公和民族屈辱有着强烈的意识,对革命事业充满热情。
1.2 夫人与王稼祥的相识夫人与王稼祥是在共产党的一次活动中相识的。
当时,他们同在一个小组中,夫人对王稼祥的才华和理想深为钦佩,并主动向他表达了崇拜之情。
由于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他们很快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3 夫人的贡献夫人在共产党早期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她积极参与组织工作,为革命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她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直致力于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民族解放。
二、子女介绍王稼祥夫妇育有多位子女,他们继承了父母的革命精神和家风,有的在政治、军事方面有所建树,有的在其他领域有出色的表现。
以下是对王稼祥夫妇子女的简要介绍:2.1 子女A子女A,出生于19xx年,毕业于中国著名大学。
他继承了父母的革命精神,长期从事政治工作,在党内担任重要职务。
他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广泛的认可。
2.2 子女B子女B,出生于19xx年,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
他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立志为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作出贡献。
他在军事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被誉为现代军事战略的杰出代表。
2.3 子女C子女C,出生于19xx年,毕业于一所知名的艺术学院。
她继承了父母的革命情怀,选择了从事文艺工作。
她以其深沉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2.4 子女D子女D,出生于19xx年,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
他继承了父母的家风,注重诚信和社会责任,并积极投身于民族产业发展。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成为了某领域的领军人物。
三、总结王稼祥夫人是王稼祥事业的重要后盾,她在革命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王稼祥
![王稼祥](https://img.taocdn.com/s3/m/8f2b2189a0116c175f0e48f0.png)
坚持己见 准确迅速调整方针政策
在反“围剿”斗争中,他感到莫斯科来的德籍顾 问李德根本不了解中国的国情,按苏联的那套条 令组织红军作战,完全是不切实际的瞎指挥,因 而对当时被排斥的毛泽东产生了敬仰之情。红军 长征开始后,王稼祥由几个担架员抬着行军。走 进广西时,他见部队由赣南出发时的8万多人只 剩3万多,焦急万分。这时,毛泽东生病也坐担 架,二人在同行中不断交谈,都对党和红军的前 途极为担忧。王稼祥坦率地表示,这样下去不行 ,应该把李德等人“轰”下台!毛泽东很赞成他的 想法,两人商量应该召开政治局会议。
伤病在身任然坚持工作
1937年6月,由于伤情恶化,去莫斯科治伤 。11月,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 1938年8月回到延安,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 会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兼八路军总政治部代主 任,负责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1941年任中央研究组副组长。 1942年6月,同陈云负责领导中央军委直属 系统的整风。 1943年7月,他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 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 一科学概念。 1944年伤病复发,脱离工作。
王稼祥能在中国革 命的关键时刻有正确 的选择,在国际问题 上能提出许多真知灼 见,恰恰是这种特殊 背景下的产物。他的 可贵之处便是能站在 世界的高度,却又能 反复比较和思考中国 的实际。这样,处理 国内问题有更高的世 界眼光,对待国际问 题又能处处考虑到中 国的利益。
王稼祥会见塞浦路斯劳动人民
故事
战友情--王稼祥与毛主席在延安
1972年毛泽东评王稼祥:老干部只讲过很难得
我和稼祥同志第一次会面,是在1931年11月召开的中华 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时我和袁德生同志率湘 赣苏区代表团参加大会,被分配住红军总政治部。那时, 稼样同志任总政治部主任,大会上被选为军委副主席。这 之前,我就听到过稼祥同志的名字,知道他是一位具有马 列主义渊博知识和理论素养的有才干的领导人,对他很是 仰慕。我放下背包,安顿好代表团的其他同志,便去见稼 祥同志。 稼祥同志高瘦的个子,外表看去,有些严肃。其实,他 是个外表严肃而内心温和的人。我们完全不象初次见面, 无拘无束,推心置腹地交谈着。他详细询问了我们湘赣苏 区的红军发展、苏维埃政权建设、军民关系以及对红军家 属的优待等情况,我一一作了回答。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稼祥同志的这番议论,实质上是针对当时党内存在的“ 左”倾冒险主义而发的。
王稼祥
![王稼祥](https://img.taocdn.com/s3/m/b95c4c77f46527d3240ce0b6.png)
王稼祥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王稼祥生平:1906年8月15日王稼祥出生在安徽省泾县厚岸村。
1924年春就读于安徽芜湖圣雅各中学。
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8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0年3月回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干事。
1931年1月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长和《红旗》、《实话》总编辑。
1931年4月被派往中央革命根据地,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
11月,在第一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外交人民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在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拥护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
会后,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组成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1937 11月,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
1938年8月回到延安,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兼八路军总政治部代主任,负责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1941年任中央研究组副组长。
1943年7月,他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递补为中央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成为首任驻苏联大使、外交部副部长。
1951年起,长期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在此期间,他参与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外交方面的许多重大决策,并在对外工作中提出了许多正确看法。
1956年9月,在中共八大和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
他是第三、第四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62年3月主持撰写和审定《关于支持别国反帝斗争、民族独立和人民革命运动问题—事实求是,量力而行》提纲。
1968年4月被隔离审查。
1969年10月被下放到河南信阳。
1973年8月在中共十大上重新当选为中央委员。
在“文化大革命”中,他长期从事的外交工作被污蔑为“三和一少”的投降主义路线,遭受到严重的迫害。
1974年1月25日在北京不幸猝然逝世,终年68岁。
王稼祥简介
![王稼祥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5510947b307e87101f69676.png)
王稼祥的生平简介王稼祥(1906-1974),安徽泾县厚岸村人。
原名嘉祥,又名稼啬。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工作的开拓者之一。
1925年9月在上海大学附中部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同年冬,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8年进莫斯科红色教授学院读书。
同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王稼祥肖像1930年3月回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干事。
1931年1月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长和《红旗》、《实话》总编辑。
1931年4月被派往中央革命根据地,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
11月,在第一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外交人民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33年4月,在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负重伤。
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10月参加长征。
在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拥护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
会后,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组成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9月任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政治部主任。
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团成员。
1937年6月,由于伤情恶化,去莫斯科治伤。
11月,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
1938年8月回到延安,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兼八路军总政治部代主任,负责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1939年1月,兼任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主任和八路军军政学院院长。
1941年任中央研究组副组长。
1942年6月,同陈云负责领导中央军委直属系统的整风。
1943年7月,他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
1944年伤病复发,脱离工作。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1946年再次去苏联治病。
1947年5月回国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城市工作部部长、宣传部代理部长。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递补为中央委员。
红色教授王稼祥
![红色教授王稼祥](https://img.taocdn.com/s3/m/0a9a5f160912a21615792923.png)
政治生涯转折——落选中央委员
1.王稼祥是一个学者型的领导干部,性格比较孤僻,不大接近群众,大家都很尊重 他但缺乏交流了解。
2.“七大”是清算王明路线。而在苏联留学期间,王稼祥对马列主义有深入的研究,
但因没有参加过党内的实际工作,曾因为拥护王明的教条主义见解,被称为“二 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 3.在延安期间,他身兼数职,工作劳累,身体又有病,有时在主持会议时,因为汇
报人讲得啰嗦,抓不住要领,流露出不耐烦的样子,打断别人的汇报。往往由此
引发一些同志对他有意见。
政治外交工作
七大后,王稼祥在毛泽东和其他中央 领导人的关怀下,前往苏联治病。 初步康复后,担任了中共中央东北局
委员、城市工作部部长。新中国成立
后,担任首任驻苏联大使、中共中央 对外联络部首任部长、中央国际活动 指导委员会主任。
并逐步争取到了军委其他同志的拥护。 12月18日,在周恩来的主持下,中央政治局召开黎平会议。会议最终确认
了毛泽东提出的进军方向。这应该说是后来遵义会议的最早的酝酿。
遵义会议
1月1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遵义召开,王稼祥作为中央 政治局候补委员出席会议。
在博古、周恩来等人做报告后,毛泽东作了发言,他尖锐地 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博古、李德在战 略战术上犯了一系列错误。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与以博古为代表的错误路线第一 次进行了正面的激烈交锋,一场严峻而深刻的党内斗争完全 摆到了桌面上。
红色教授王稼祥
王稼祥(1906年—1974年),原名嘉祥,又名稼啬。 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厚岸村人。
王稼祥面容消瘦,总戴着一副金丝眼镜。他留学苏
联五年,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红色教授学院学 习。在留学苏联期间,他对马列主义有深入的研究, 被称为“红色教授”型的人物。
王稼祥传简介之夫人及子女介绍
![王稼祥传简介之夫人及子女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e0a34a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4d.png)
王稼祥传简介之夫人及子女介绍
王稼祥传简介之夫人及子女介绍
王稼祥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的妻子和子女同样也是值得一提的人物。
王稼祥的夫人叫做李秀珍,她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在王稼祥被捕后,李秀珍一直坚定地支持丈夫,积极参与革命活动。
她曾经在延安的妇女学校任教,后来又在北京的一所大学担任教授。
李秀珍不仅在教育事业上有所建树,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了很多贡献。
王稼祥和李秀珍育有三个子女,分别是长子王建民、次子王建国和女儿王建琳。
王建民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他曾经在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和工作,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等多个国际学术组织的会员。
王建国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曾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担任研究员,后来又在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任教。
王建琳则是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她曾经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后来又在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深造,是一位杰出的钢琴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
王稼祥的夫人和子女都是非常优秀的人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他们的成功不仅是自己的荣耀,也是王稼祥的骄傲。
王稼祥的家庭教育和家庭氛围对他的子女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家庭榜样。
王稼祥简介
![王稼祥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a8ff600aaea998fcc220e70.png)
王稼祥
王稼祥(1906年-1974年),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厚岸村人。
原名嘉祥,又名稼啬。
是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
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新
中国对外工作的开拓者之一。
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工农红军
总政治部主任、苏区外交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
主席、中央三人军事小组成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八路军军政学院院长、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解放后历任中国驻苏联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中联部部长。
中央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
1969年10月下放河南信阳。
1970年冬回北京治病。
中共6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7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8届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10届中央委员。
1974年1月25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近代政治家王稼祥生平简介
![中国近代政治家王稼祥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67d4d39844769eae009ede1.png)
中国近代政治家王稼祥生平简介王稼祥(1906年-1974年),原名嘉祥,又名稼啬。
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工作的开拓者之一。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近代政治家王稼祥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王稼祥出生于1906年时期,是安徽人。
在他七岁的时候就到了村子中的柳溪小学中学习。
在1919年的时候又读过一段时间的私塾,经过3年的时间,王稼祥来到由圣公会开办的学校中读书。
在此期间,他以优异的的成绩直接来到圣雅各中学读书。
每当在课间的时候,受到一些关于宣扬社会革新书刊的影响,于是就参加了革新活动。
直到在后期的时候。
,王稼祥鼓励并安排了身边的学生进行反对学习圣经的活动,以至于他被校园开除。
在1928年的时候,他正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员。
在1930年的时候让他曾担任过中共中心宣传的一名干事,后因为批评李立三安排全国暴乱的观念,于是受到上级领导的责备,调回了上海。
但是他依旧投身于革命斗争事业,成为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
他虽然长得比较清瘦,戴着一副眼镜,但他还是被誉为是“红色教授”的代表人物。
在他的革命斗争中,他始终是站在我们中国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且总能够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
王稼祥夫人王稼祥是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单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还是一名伟大的革命先驱者,他用自己的一生默默的为我们的国家做出贡献。
在斗争革命面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么在家庭中王稼祥夫人又是谁呢?关于王稼祥夫人是谁?通过过关于王稼祥的相关资料中,我们了解到,在他的一生中是有三位妻子的。
第一位妻子就是他的原配妻子查瑞香。
查瑞香出生于1904年的时候,要比王稼祥大两岁,并且是王稼祥在高中老师查文梅的女儿。
对于他们的婚姻应该算是包办婚姻,王稼祥对这门婚事很是反对,但起不到任何作用。
婚后的王稼祥离开家乡,走上了革命斗争的道路。
王稼祥
![王稼祥](https://img.taocdn.com/s3/m/44f9d6d633d4b14e85246870.png)
王稼祥与毛泽东、邓小平在一起
战友情--王稼祥与毛主席在延安
1972年毛泽东评王稼祥:老干部只讲过很难得
我和稼祥同志第一次会面,是在1931年11月召开的中华苏维 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时我和袁德生同志率湘赣苏区 代表团参加大会,被分配住红军总政治部。那时,稼样同志 任总政治部主任,大会上被选为军委副主席。这之前,我就 听到过稼祥同志的名字,知道他是一位具有马列主义渊博知 识和理论素养的有才干的领导人,对他很是仰慕。我放下背 包,安顿好代表团的其他同志,便去见稼祥同志。 稼祥同志高瘦的个子,外表看去,有些严肃。其实,他是个 外表严肃而内心温和的人。我们完全不象初次见面,无拘无 束,推心置腹地交谈着。他详细询问了我们湘赣苏区的红军 发展、苏维埃政权建设、军民关系以及对红军家属的优待等 情况,我一一作了回答。接着,稼祥同志又谈到了中国革命 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道理。他说,我国是一个 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敌人的统治力量主要集中 在大城市,对农村控制则比较薄弱。另外
王稼祥的故事
■1933年4月,遇空袭被炸穿了肠子——他在没有麻药 的情况下经历了八小时手术,人称胜过关公刮骨疗毒 ■在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上投下“关键的一票”
■1962年初,他大胆建议:应改变援外数量过大的状况; 在国际斗争中不要四面树敌
王稼祥和毛泽东互拉选票见真情
自从王稼祥和毛泽东第一次见面后,两人就建立 了深厚的革命友谊。遵义会议上他投了毛主席关键 的一票,党的七大上毛主席又主动为王稼祥拉选票 ,这绝非简单世俗的政治交易或庸俗的知恩报恩, 而是革命家之间深情厚谊的见证。
,我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土地革命和 农民战争,而全国人口绝大多数集中在农村。所以,我国革 命不能象俄国十月革命那样,走城市暴动的道路,而只能走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建立农村根据地、武装夺 取政权的道路。稼祥同志的这番议论,实质上是针对当时党 内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而发的。稼祥同志精于我军的政 治工作,他在建立、健全红军政治工作机构,制订政治工作 规章制度方面,费了不少心血,有着卓越的建树。我们湘赣 边区当时就收到稼祥同志主持的总政治部制订编发的《政治 工作条例(草案)》、《团政治委员须知》、《连政治指导 员工作须知》等条例,另外还有战士文化读本、政治读本等 教材。这次谈话中,稼祥同志也谈到了如何加强红军的政治 思想工作,强调红军指战员除了学习军事外,还要学习文化, 学习政治。只有让红军官兵进一步懂得为谁当兵,为谁打仗 的道理,就能大大增强红军的战斗力。稼祥同志娓娓而谈, 使我获得不少教益。我惊讶他的学识的渊博,折服他的思想 的敏锐,敬佩他的见解的深邃。最后,他紧紧握住我的手, 鼓励说,你们湘赣红军的成份,主要是粤汉铁路和汉冶萍公 司的工人、参加过北伐战争的战士以及经历过土地革命的井 冈山地区的农民,是一支很有战斗力的队伍,祝你们取得更 大的胜利。
中国杰出革命家王稼祥简介
![中国杰出革命家王稼祥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69ac64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f.png)
中国杰出革命家王稼祥简介推荐文章近现代作家胡兰成简介热度: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张发奎简介热度:近代名人俞作豫个人资料热度:近代名人俞作柏个人资料热度:越南革命家胡志明个人资料热度:王稼祥是我国杰出革命家、党和军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工作的开拓者之一,他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王稼祥人物简介王稼祥是我国杰出革命家、党和军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工作的开拓者之一,他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
王稼祥历经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担任过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联部部长、外交部副部长等职位。
“”中,他从事的外交工作被污蔑为“三和一少”的投降主义路线,遭到残酷迫害,于1974年猝然逝世,终年68岁。
王稼祥人物生平1906年8月15日王稼祥出生在安徽省泾县厚岸村。
1913年进入本村柳溪小学学习,成绩优异。
1919年小学毕业后又读了一段私塾。
1922年到安徽南陵县乐育学校求学。
1924年春就读于安徽芜湖圣雅阁中学。
1925年5月领导同学参加反帝爱国运动。
8月进入上海大学附中部学习,担任学生会主席。
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同年冬,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8年进莫斯科红色教授学院读书。
同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0年3月回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干事。
1931年1月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长和《红旗》、《实话》总编辑。
4月被派往中央革命根据地,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
11月,在第一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外交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33年4月,在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负重伤。
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
10月参加长征。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拥护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再次被选为政治局委员。
会后,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组成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中国近代政治家王稼祥生平简介
![中国近代政治家王稼祥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72b799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b.png)
中国近代政治家王稼祥生平简介王稼祥(1906年-1974年),原名嘉祥,又名稼啬。
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工作的开拓者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近代政治家王稼祥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王稼祥生平简介王稼祥出生于1906年时期,是安徽人。
在他七岁的时候就到了村子中的柳溪小学中学习。
在1919年的时候又读过一段时间的私塾,经过3年的时间,王稼祥来到由圣公会开办的学校中读书。
在此期间,他以优异的的成绩直接来到圣雅各中学读书。
每当在课间的时候,受到一些关于宣扬社会革新书刊的影响,于是就参加了革新活动。
直到在后期的时候。
,王稼祥鼓励并安排了身边的学生进行反对学习圣经的活动,以至于他被校园开除。
在1928年的时候,他正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员。
在1930年的时候让他曾担任过中共中心宣传的一名干事,后因为批评李立三安排全国暴乱的观念,于是受到上级领导的责备,调回了上海。
但是他依旧投身于革命斗争事业,成为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
他虽然长得比较清瘦,戴着一副眼镜,但他还是被誉为是“红色教授”的代表人物。
在他的革命斗争中,他始终是站在我们中国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且总能够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
王稼祥夫人王稼祥是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单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还是一名伟大的革命先驱者,他用自己的一生默默的为我们的国家做出贡献。
在斗争革命面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么在家庭中王稼祥夫人又是谁呢?关于王稼祥夫人是谁?通过过关于王稼祥的相关资料中,我们了解到,在他的一生中是有三位妻子的。
第一位妻子就是他的原配妻子查瑞香。
查瑞香出生于1904年的时候,要比王稼祥大两岁,并且是王稼祥在高中老师查文梅的女儿。
对于他们的婚姻应该算是包办婚姻,王稼祥对这门婚事很是反对,但起不到任何作用。
婚后的王稼祥离开家乡,走上了革命斗争的道路。
王稼祥
![王稼祥](https://img.taocdn.com/s3/m/44f9d6d633d4b14e85246870.png)
,我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土地革命和 农民战争,而全国人口绝大多数集中在农村。所以,我国革 命不能象俄国十月革命那样,走城市暴动的道路,而只能走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建立农村根据地、武装夺 取政权的道路。稼祥同志的这番议论,实质上是针对当时党 内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而发的。稼祥同志精于我军的政 治工作,他在建立、健全红军政治工作机构,制订政治工作 规章制度方面,费了不少心血,有着卓越的建树。我们湘赣 边区当时就收到稼祥同志主持的总政治部制订编发的《政治 工作条例(草案)》、《团政治委员须知》、《连政治指导 员工作须知》等条例,另外还有战士文化读本、政治读本等 教材。这次谈话中,稼祥同志也谈到了如何加强红军的政治 思想工作,强调红军指战员除了学习军事外,还要学习文化, 学习政治。只有让红军官兵进一步懂得为谁当兵,为谁打仗 的道理,就能大大增强红军的战斗力。稼祥同志娓娓而谈, 使我获得不少教益。我惊讶他的学识的渊博,折服他的思想 的敏锐,敬佩他的见解的深邃。最后,他紧紧握住我的手, 鼓励说,你们湘赣红军的成份,主要是粤汉铁路和汉冶萍公 司的工人、参加过北伐战争的战士以及经历过土地革命的井 冈山地区的农民,是一支很有战斗力的队伍,祝你们取得更 大的胜利。
1962年2月和刘宁一伍修权一起给周恩来邓小平陈毅写信为渡过困难或者减少困难至少不去增加目前已形成的困难渡过困难或者减少困难至少不去增加目前已形成的困难来加速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出处理中苏中美等国际关系的意见
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工作的开拓者 ----王稼祥 王稼祥
制作: 制作:江俊 演讲: 演讲:戴泽林
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 委员。 10月参加长征。 在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拥护毛泽东 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会后,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组成中央三人军事指挥 小组。
【推荐】中国革命家王稼祥简介_中国杰出革命家王稼祥简介-范文模板 (4页)
![【推荐】中国革命家王稼祥简介_中国杰出革命家王稼祥简介-范文模板 (4页)](https://img.taocdn.com/s3/m/f878d9bdd0d233d4b04e6924.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中国革命家王稼祥简介_中国杰出革命家王稼祥简介王稼祥是我国杰出革命家、党和军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工作的开拓者之一,他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王稼祥人物简介王稼祥是我国杰出革命家、党和军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工作的开拓者之一,他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
王稼祥历经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担任过中央委员、中央处、中联、外交部副等职位。
文革中,他从事的外交工作被污蔑为“三和一少”的投降主义路线,遭到残酷迫害,于1974年猝然逝世,终年68岁。
王稼祥人物生平1906年8月15日王稼祥出生在安徽省泾县厚岸村。
1913年进入本村柳溪小学学习,成绩优异。
1919年小学毕业后又读了一段私塾。
1922年到安徽南陵县乐育学校求学。
1924年春就读于安徽芜湖圣雅阁中学。
1925年5月领导同学参加反帝爱国运动。
8月进入上海大学附中部学习,担任学生会主席。
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同年冬,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8年进莫斯科红色教授学院读书。
同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0年3月回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干事。
1931年1月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长和《红旗》、《实话》总编辑。
4月被派往中央革命根据地,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
11月,在第一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外交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33年4月,在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负重伤。
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委员。
10月参加长征。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拥护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再次被选为委员。
会后,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组成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王稼祥.doc
![王稼祥.doc](https://img.taocdn.com/s3/m/edf7a965e45c3b3567ec8bc2.png)
王稼祥王稼祥(1906—1974年),原名王嘉祥,安徽泾县人。
192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在苏联期间,他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于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2月,他回国参加革命斗争,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干事,负责编辑党报。
同年6月,他因批评李立三的错误被撤掉中央宣传部干事,调任党报驻香港记者,12月又调回上海工作。
1931年1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以后,他任中共中央学报委员会秘书长兼《红旗》《实话报》总编辑。
不久,王稼祥又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
11月,他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外交人民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2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派他与刘伯坚、左权一起指导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在宁都起义的工作。
1934年,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王稼祥被增补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
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上,他旗帜鲜明地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的错误,被增补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是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之一。
1935年6月,第一、四方面军会合以后,他同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了斗争。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他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
1937年6月,他赴苏联治病,同年11月接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的职务。
1938年8月,他从苏联回国。
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以后,王稼祥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军委总政治部主任,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并兼任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主任,协助毛泽东处理了大量有关党、军队和抗日根据地的重大事务,成为毛泽东在延安的主要助手。
1943年3月,他任中共中央政治局组织委员会委员、宣传委员会副书记。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他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他任北平执行小组顾问,后再去苏联治病。
1947年5月回国以后,他担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城市工作部部长。
1949年,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他递补为中央委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稼祥传
内容简介
对今天的许多人,“王稼祥”已是个陌生的名字,而他曾是红军四大领袖之一,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最关键的时候投了毛泽东一票;他第一个系统地提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并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他是新中国成立第一位外交大使……他对党和国家贡献巨大,却淡泊名利,不了解他的人,远远多于了解他的人。
他的骨灰盒上刻着“立党为公,光明正大”八个大字,他的一生无愧于这八个字。
这本书记录了他传奇的一生。
《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是一项反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巩固、发展、繁荣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光辉业绩的宏伟工程。
它的主人公包括: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其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传记,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卓著的元帅、将领,参与新中国创建大业的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各个方面的著名爱国人士,贡献突出的著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劳动模范,以及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国际主义战士。
这些传记的意义远远超越记述个人生平的范围,它们是新中国开国史、建国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基史、创业史的浓缩,是中华民族一份永远值得倍加珍视的宝贵精神财富。
《王稼祥传》经胡耀邦、胡乔木、王震、习仲勋等批准立项,中共安徽省委负责组织领导,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
作者在大量收集和整理王稼祥生平活动资料、分专题研究的基础上,以平实而生动的文笔再现了作为中国共产党杰出领导人之一的王稼祥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