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标准化:主动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要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义胜:标准化研究
企业技术创新标准化:
主动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要措施
来自:中国标准化时间:2007.1.15
曹义胜
国家质检总局中国WTO-TBT研究与应对专家组专家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外贸出口的主要障碍。目前我国有近三分之二的进出口企业直接或间接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许多商品失去了市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每年不断上升。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自然成为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企业主动应对技性贸易壁垒需要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标准化
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有两重性,对那些具有合理目的并且建立在科学评价基础上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我们应该努力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去适应对方的合理要求;另一方面,我们企业应该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标准化,这对于进一步解决我国出口产品系列技术标准滞后、实现产品出口跨越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有着积极的作用。
分析我国企业屡遭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因,除了一些发达国家蓄意利用技术性贸易措施限制我国产品出口原因外,另外这几个方面原因值得我们重视:我国的总体经济水平仍不高,出口商品结构落后,产品档次较低,企业拥有自主创新产品更少;一些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高,出口商品在安全和质量等方面与国际标准和法规要求确实存在差距,更不能真正掌控技术标准话语权。这些原因约束使得当前我们国内企业和一些机构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只能是被动地“收集、整理、跟踪和研究国外TBT措施,构建TBT预警机制,做好防范工作。”而不能主动应对。
我们知道,国外一些国家主要通过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等手段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目前我们企业主要是推广和使用国际标准,减少国际贸易摩擦,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达到扩大商品出口目的。我国虽然加入了WTO,但在国际技术标准席位上还处于借用和参加的角色,国际技术标准话语权受到限制。截至到2005年底,ISO共制定国际标准14 941项,其中95%由发达国家制定,中国占32项,仅为0.21%;IEC共制定国际标准5 296项,其中96%由发达国家制定,中国占15项,仅为0.28%;而且,我国现阶段技术标准还存在总体水平偏低、采标率低、标龄过长等痼疾,于产业健康十分不利。我们为此只能是fJ不断追踪国外WTO成员先进技术标准”,因此国外WTO成员先进技术标准稍微做一下调
整,哪怕是一项小小的技术参数调整,我们的企业都将从原料、生产设备与生产工艺、产品检测设备等等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而且已经生产的产品只能是“出口转内销”。这样,企业要真正“走出去”,面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恐怕只能是疲于应对,望洋兴叹。
因此,企业只有不断实施科技创新,才能真正拥有自主专利及产品。当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产品质量才能够不断提高,才能够真正拥有市场竞争力。当然企业借用人家的技术也能提高竞争力,但是市场总是要受到制约,自己掌控不了产品技术标准与市场的变化。所以我们认为,企业主动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需要技术创新,并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标准化。
二,企业主动跨越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科技创新产品簟略
企业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并开发出新的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最终实现市场价值。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创新,企业产品创新直接影响技术创新。其主要策略有:合并策略、简化策略、低耗节能策略、产品延伸开发策略、同轴策略、模仿策略、匹补策略、保健策略、安全领先策略、逆向策略等。
(1)合并策略,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用途的产品集于一身。有人把这称为“多能化策略”。
(2)简化策略,指去掉产品原有的某些功能和简化外观设计。简化策略与合并策略正好相反,但这种策略如果运用得好,一方面可以减少生产环节,节约原材料消耗,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同时还能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点。
(3)低耗、节能策略,指考虑原材料短缺、能源短缺是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在这种形势下,低耗、节能的产品备受青睐。70年代日本的轿车能够打入美国市场,进而称雄当今世界轿车市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预见到70年代世界性能源危机,采取了生产小型、省油轿车这一开发策略。
(4)产品延伸开发策略,将企业产品的品种、规格、花色等不断翻新,使产品的用途得到深化,功能得到增加。
(5)同轴策略,就是企业充分利用老产品这个轴心,对老产品再开发,使其(J返老还童”,创造出新的需求,占领新市场。
(6)模仿策略,曾经是国外企业产品开发中最为流行的策略。包括外观模仿、改进模仿和功能模仿三种。
(7)匹补策略,就是注意畅销产品的缺欠与不足,设法研制出能补偿其缺欠和不足的产品,从而使人们对新产品产生连带需要。
(8)保健策略。由于生活中保健产品,大到医疗保健器材,小到中草药食品,市场面大、消费者多,因此企业在保健产品上创新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9)安全领先策略。由于安全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费品生产的特征,生产“安”字号用品,不但能消除消费者对产品不安全的顾虑,又能加速产品销售的速度。
(10)逆向策略,指企业在判定未来产品的需求量将会大量上升的前提下,面对现实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仍增加产量,以期在未来销售。这种产品开发策略往往能给企业带来(<回春”的转机。但也会使企业冒很大的风险,因此,采取这种策略必须建立在对未来市场需求有把握的基础上。
由于现代企业必须实施动态竞争战略,因而我们企业技术创新不能固化模式,必须不断适应国内国际宏观环境与国内外市场等微观因素的变化,最终实现以科技创新产品迂回或主动跨越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
三、将企业技术创新成果标准化,主动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技术标准已经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战略工具。
近年来,我国产生了大量的科技成果,但标准数量有限,部分标准还不是来源于这些最新的科技成果。我们企业投入大量物力、财力取得的技术创新成果如何巩固、提升自己竞争力?那就是我们企业应该通迕f技术创新”设置跟进障碍,实施标准领先战略。
由于在企业竞争中,如果某个竞争对手能够轻而易举地进入某个特定行业,并能与先动者同时分享高额利润,那么许多竞争者就会疯狂涌入,从而空前提高该行业内的竞争强度。因此,作为行业内的“先动者”,自己进入之后,应该马上利用技术创新的手段构筑进入壁垒,提高进入的门槛。否则,“先动”的优势将随着众多快速跟进者的加入丧失殆尽,甚至有可能使过去的优势转眼间成为“先动”的劣势。如果先入者不能快速构筑坚固的进入壁垒来保护自己的话,那么风险投资等一系列成本将随着跟进者的涌入而沉没。先动者进入市场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技术创新”设置进入障碍。一般进入障碍的设置主要采取以下手段,包括快速实现规模经济,规模通常是模仿者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获取技术专利,制造产品差异;培养顾客的忠诚感和品牌偏好;迅速拓展市场,提高市场饱和度;控制原材料主渠道;控制主销售渠道;利用先动优势,积极配合政府制定有利的行业管制政策;利用先动优势,制定行业技术质量标准等。
从现代企业国际竞争战略的高度分析,我们认为对企业技术创新成果标准化,鼓励企业实施领先技术标准化战略是我们摆脱当前被动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局面的重要措施。
所谓企业技术创新成果标准化,就是企业将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制定成标准,将标准构成企业自主拥有的知识产权,并不断努力提升自己产品标准,保证产品质量,提供新的服务要求,保持产品或服务的先进技术质量要求,领先市场同类产品的活动。
由于所谓的国际化,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标准化,问题的关键是按照谁的标准进行所谓的国际化。如果不掌握技术标准,我们只能被他人永远掌控。为此,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成果标准化,努力实现技术创新成果标准国际化,争取掌握国际技术标准制定的发言权。作为全球服务器市场的领先厂商,戴尔公司长期以来就是以卓有成效的标准化战略为导向,携手全球领先IT厂商共同拓展IA架构服务器市场,在进入服务器市场的短短7年间,一直领先行业标准,使得戴尔在全球排名迅速跃居第二,令业界刮目相看,成功跨越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因此,我们说:“技术为先,标准才是王。”
在传统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时代的技术标准是后补型的。在当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技术标准是前导型的。例如,在互联网应用前就先有了IP协议,在高清晰度彩色电视和第三代移动通信尚未商业化前,有关标准之战就已如火如荼。因此,科技研发、科研成果与技术标准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三者之间既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形成三位一体的复杂系统。一个企业单单拥有专利技术,并不意味着其产品就可以占领市场,最终还要看是否形成了企业的生产技术标准,进而将企业标准提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又如我国山西老陈醋集团出口的老陈醋,虽然产品出口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中华秘密”、“华夏第一醋”;而日本人却称之为“中国秘法”,就是这样的产品,尽管在生产中并没有添加防腐剂苯甲酸,但是由于国内的检测水平无法进行检测,每次产品出口都要先送到日本进行检测后才能出口。老陈醋的出口受到极大限制,原因就是我们受检测方法和仪器的制约,无法制定出老陈醋出口的标准,不掌握标准也就不能占领市场,产品只能被挡在标准之外。因此,有关专家提示,企业首先在研发立项时就应该充分论证形成技术标准或对现有的技术标准进行修订的可能性,初步提出技术标准指标体系,形成技术标准框架,用以指导研发工作(实际上为科技研发提出了目标);在研发过程中对相关的技术标准指标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形成研发成果的同时,形成初级阶段的技术标准;然后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根据实际需求,对初级阶段的技术标准进一步修改、完善与提高,形成能够指导产业发展的产业技术标准。这样,企业在科研一开始,就应该从标准化知识的学习开始,并制定出最终研究成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