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正伦:中华文化与养生之顺四时
养生的智慧央视健康之路金牌主讲樊正伦谈中医养生
养生的智慧央视健康之路金牌主讲樊正伦谈中医养生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养生的智慧:央视《健康之路》金牌主讲樊正伦谈中医养生.txt序第一章同大自然和谐共存才是养生之道人生活在社会中,但首先也是生活在自然中的。
"人法天地而生",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是中医养生的基础。
在治疗和养生中,她并不是想刻意地去消灭致病因子,而是力图从调整人的身体入手,以药性之偏纠正人体之偏。
了解中医,我们就可以避免很多疾病 3中药不杀病菌为什么还能治病 8人是天地的产物,养生首先要遵从天地自然的法则 17第二章人的养生要符合是空运转的规律--顺四时人与地球上其他生物一样,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养生一定不能违背自然的客观规律,只有顺应了自然界的规律,顺应了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变化,做到因势利导、天人合一,最终才能够达到养生的目的。
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迟早要坐病 25人如落叶树,遵从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规律30春夏养阳,秋冬养阴33起居生活和情志调节要随四季变化而变38夏至和冬至是最值得注意的节气42"老理儿"是最有益处的理45一天也是一个小四季49第三章水谷精气是后天生存之本--节饮食爸爸妈妈给我们生命的元气,这先天的元气要靠后天的饮食不断来维持。
我们的饮食传统是以纤维性食物为主,这是我们祖先经过千百年总结出来的。
牛羊是吃草的,生命力非常强,而虎豹之类的肉食动物繁衍起来却没有那么顺利。
所以,要养生还是要回到我们本来的道路上,相信我们的祖先。
后天的水谷精气是人的生存之本57筷子和刀叉的区别反映了中西饮食习惯的不同59膏粱厚味会导致糖尿病等富贵病62最适合中国人体质的饮食结构64五谷的生命力是我们生命力量的来源66五谷对身体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69口味反映了我们身体的需要72要慎重食用反季节蔬菜74一方水土产一方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76要想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79男八女七,了解生命周期,适当调节饮食81老年人最好吃两顿饭84别让饮食侵蚀了你的健康87第四章勤动脑体不动心--调情志一位90多岁的老中医告诉我一个养生秘诀,就是"勤动脑体不动心"。
早春养生第一方案
早春养生第一方案作者:来源:《祝您健康·文摘版》2020年第03期一年之计在于春,从现在开始要为健康再做储蓄。
现在,为大家推荐了一套早春养生方案。
早春第一补无论男女用乌鸡白凤丸顺四时为养生的第一条,中医专家樊正伦经常说的一句话是: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
顺四时,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来调整自己的生活。
春气与肝气相通,春天来时,气血从内向外走,主要功能在肝。
有些人一到春天会发现,前些日子睡得特别好,现在突然睡不着了。
樊教授说,这就是因为春天的时候气血是从内脏向外走了,人的阳气白天行于外,晚上归于内,归于肝。
人睡着时阳气回去了,如果肝血非常充盈,阴阳调和就能睡着。
如果气血不足,阳气回不去,就会老睁着眼睛睡不着。
所以,早春第一补,重在补肝。
樊正伦建议,无论男人或是女人,春天多少吃点乌鸡白凤丸,“那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子,起码经过上百年的实践。
”他说。
不少男人可能会心里犯嘀咕:乌鸡白凤丸是妇科圣药,为什么让我们吃?对此,樊教授说,其实不是的,乌鸡白凤丸可以补气血,女人以血为主,所以使用乌鸡白凤丸多一些,而男人春天的时候也容易肝阴不足,同样会出现疲劳的状况,也是可以吃点乌鸡白凤丸来补肝的。
早春第一吃一寸黄豆芽营养最给力说到早春第一吃,中国保健协会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树侠推荐了黄豆芽。
他说,黄豆芽的微量元素含量优于绿豆芽和其他芽类蔬菜,可谓是早春第一菜了。
黄豆芽位居“活体蔬菜”之冠。
典籍中,黄豆芽列为益寿食物的第一名,而绿豆芽则位居第六。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这样描述:唯此豆芽白美独异,食后清心养身,具有“解酒毒、热毒,利三焦”之功。
孙树侠建议最好自己发豆芽,这样可以掌握好“火候”,因为豆芽并不是越大越好,“一寸左右长最佳。
”他说,这个时候是豆芽营养素最饱满的时候,其微量元素的含量,要超过它的“兄弟”芽菜绿豆芽,以及其他的芽类蔬菜。
黄豆芽的胡萝卜素比黄豆要增加1~2倍,维生素B2可增加2~4倍,而维生素B12竟是大豆的10倍左右。
樊正伦中医文化与养生之
樊正伦de养生讲座我国著名中医学家樊正伦提出了中医养生的四个要义——顺四时、节饮食,调情志、慎医药,是对中医文化及其养生之道的深刻总结,既博大精深,又通俗易行。
阴阳平衡少得病我们的身体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各个部位里恐怕什么细菌病毒都有。
大自然给人生命的权利,给细菌病毒同样的生存权利。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那么为什么你没得病呢?因为你可以和这些细菌病毒和平共处。
你什么时候得了病,不仅仅是细菌病毒多少的问题,很重要的一个病因是你自身的状态是不是给致病因子生存发展的条件。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按中医的理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腠,其气必虚”,就是说在正常的状态下,你如果处在阴平阳秘的状态,就是阴阳处在一个很平衡的状态,即使遇见了大风大雨异常的气候变化,你也不会得病。
如果你外受风、寒、暑、湿、燥、火,内受喜、怒、忧、思、悲、恐、惊,让你自身的正常状态被打破,你赋予了致病因子生存发展的条件了,它就从10个变成100个,100个变成1000个。
当它达到一定数量时,它就危害你了。
你自身又没办法抵抗它,你就病了。
按西医的做法,你要想杀死它吗?它就千方百计地变异,它不想死,它的变异的速度远远比我们研制药的速度快得多。
大家都知道,从研制出抗生素以后,已经有7000多种抗生素了,可是在临床用的只有几十种上百种,大量研究的抗生素都因它在临床无效被淘汰了。
以药的偏性纠正人体偏性那么,中医对这些病是怎么看待的呢?我觉得这是一个中医的理念问题。
中医在治疗这些病的时候,常用的方子包括张仲景《伤寒论》的方子、《金匮要略》的方子,学中医的都知道,是两千年以前的方子。
为什么两千年以前的方子到现在还有效呢?因为中医治的是人不是病,中医在治疗的过程中,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
不要相信现在广告天天讲中医抗病毒。
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幼稚的想法。
如果哪一味药真正能杀死这个病毒的话西方医学早就研究了,用不着把那个药汤煮那么多让人去喝。
《黄帝内经》论养生:顺四时、和喜怒、节阴阳
《黄帝内经》论养生:顺四时、和喜怒、节阴阳《黄帝内经》中《灵枢·本神》从自然界的角度论述了“养生”的内容。
原文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
我们可以将这段话分成三句来理解首先第一句话“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它的意思是说,聪明的人养生,必须顺应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来养生,根据气候确定自己的饮食、穿戴、运动等内容。
因为人是天地造化的产物,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
第二句话“和喜怒而安居处”,这句话主要从精神和情志上来阐述。
“和喜怒”的重点在“和'字上,现在提倡“和谐社会”,不管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还是国与国之间的交流,都提倡和睦相处。
“喜怒”代表着情志上的七种变化-喜、怒、忧、思、悲、恐、惊。
整句话的意思是强调养生需“养心”,只有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健康才会光顾。
“安居处”指的是居有所安。
居于陋巷者,不能因为暂时的穷困产生不乐观的情绪;居于高堂者,也不能因此就变得趾高气扬。
这点同“和喜怒”一样都是强调心态的平和。
第三句话“节阴阳而调刚柔”,从中医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是告诉大家应保证体内阴阳的平衡,使身体内部达到一种和谐状态,人就不容易生病了。
以上只是简单地介绍下《黄帝内经》关于养生的论述,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一下顺四时、和喜怒、节阴阳的相关内容。
顺四时——生命自有“生、长、收、藏”的定律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认识到了顺应时节、效法自然的养生之道。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在古人看来,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所以养生就要随着四时的温热寒凉气候变化,做适当的调整。
那么顺四时养生又该遵循怎样的要则呢?“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
”这是《黄帝内经》的回答。
在五行当中,春天与木相对应,而春季正是草木萌芽、生长的时候,即春生,人既然与天地相通,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运行规律,那春季养生就要养“生”,因为我们身体内部的气血都往外生发,所以这个时候不要抑制自己,而要舒展自己的筋骨,多做做运动。
中医养生有诀窍
鱼生火 肉生痰
《黄帝内经》讲:“五谷为养,五果为住,五畜为益。”畜就是猪肉、羊肉。但是现在很多中国人都变成了好食肉者,很多四五十岁的人,小时候饿着,改革后吃饱了,吃好了,于是就吃成了高血压、高血脂,而且是一种直线上升的趋势。你拿着老祖宗给你消化纤维性食物的肚子去对付那些牛排呀,鸡腿呀,你不得代谢病才怪呢!
北京的老百姓有句话:“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做病。”这句话含有深刻的中医哲理。夏天天热人出汗,秋冬代谢的多余物都随汗液由毛孔排出了。人在一呼一吸时,皮肤的毛孔也在一呼一吸,所以说肺主皮毛。可每到夏天,人们唯恐空调开得不大,屋里是空调,汽车里是空调,以为呆在空调环境里是最好的。其实夏天的时候毛孔是打开的,这种打开是为了适应自然环境,调整体能,把体内代谢物由汗排出体外去。如果非不让它排出去,那它不就留在身体里面做病吗?冬天,天地都是闭藏的,人的气血也都到里面了,身上毛孔应该是闭合的,如果把那空调温度老开到30多摄氏度,冬天本来不应该出那么多的汗,有人却老出汗,汗血是同源的,“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这是《伤寒论》的原话。该闭藏的时候没有很好地闭藏,该打开的时候不让它打开,你不得代谢病谁得?
到夏天,天气特别热的时候,要吃一点人参生麦饮。生麦饮由人参、麦冬、五味子制成,这是著名医家孙思邈的方子,他用这个方子治暑热。在暑热季节用生麦饮,为什么?因为人的阳气都跑到外面去了,内里的阳气不足,所以用人参补气;汗出得太多了,用五味子收敛,敛心气;天气太热,汗出了以后伤阴,所以用麦冬养阴。
中医学认为,人一方面是大自然的产物,在风、寒、暑、湿、燥、火等气候的变化中,完成其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另一方面,中医更强调人是社会的人,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是人类特有的,而且这种情志活动是任何其他动物都无法比拟、代替不了的。
养生的智慧 央视《健康之路》金牌主讲樊正伦谈中医养生
请使用IE7或IE8预览本页,个别文件很大超过5M,请等几分钟后再下载!谢谢!养生的智慧:央视《健康之路》金牌主讲樊正伦谈中医养生.txt序第一章同大自然和谐共存才是养生之道人生活在社会中,但首先也是生活在自然中的。
"人法天地而生",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是中医养生的基础。
在治疗和养生中,她并不是想刻意地去消灭致病因子,而是力图从调整人的身体入手,以药性之偏纠正人体之偏。
了解中医,我们就可以避免很多疾病 3中药不杀病菌为什么还能治病? 8人是天地的产物,养生首先要遵从天地自然的法则 17第二章人的养生要符合是空运转的规律--顺四时人与地球上其他生物一样,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养生一定不能违背自然的客观规律,只有顺应了自然界的规律,顺应了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变化,做到因势利导、天人合一,最终才能够达到养生的目的。
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迟早要坐病 25人如落叶树,遵从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规律30春夏养阳,秋冬养阴33起居生活和情志调节要随四季变化而变38夏至和冬至是最值得注意的节气42"老理儿"是最有益处的理45一天也是一个小四季49第三章水谷精气是后天生存之本--节饮食爸爸妈妈给我们生命的元气,这先天的元气要靠后天的饮食不断来维持。
我们的饮食传统是以纤维性食物为主,这是我们祖先经过千百年总结出来的。
牛羊是吃草的,生命力非常强,而虎豹之类的肉食动物繁衍起来却没有那么顺利。
所以,要养生还是要回到我们本来的道路上,相信我们的祖先。
后天的水谷精气是人的生存之本57筷子和刀叉的区别反映了中西饮食习惯的不同59膏粱厚味会导致糖尿病等富贵病62最适合中国人体质的饮食结构64五谷的生命力是我们生命力量的来源66五谷对身体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69口味反映了我们身体的需要72要慎重食用反季节蔬菜74一方水土产一方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76要想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79男八女七,了解生命周期,适当调节饮食81老年人最好吃两顿饭84别让饮食侵蚀了你的健康87第四章勤动脑体不动心--调情志一位90多岁的老中医告诉我一个养生秘诀,就是"勤动脑体不动心"。
顺应四时 养生也求和谐
顺应四时养生也求和谐
著名中医养生专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原古籍编辑室主任樊正伦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中医解决的是人体内在的环境,养生要顺应四时,并且应适时进补。
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养生要顺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这就是人法自然。
与自然相适应、相和谐则身体健康,否则,就会疾病缠身。
人和细菌要和谐共处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然环境里,这个环境不是纯之又纯的。
如果我们到医院去做检查,可以发现从口腔到咽喉再到全身不知道有多少细菌和病毒。
虽然这些细菌、病毒都存在,为什么人却不得病呢?
这个问题从中医学的角度讲比较容易理解。
中医认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就是说人和自然之间本来是可以完全自然和谐的。
大自然给予人生存的权利,同样也给予细菌生存的权利。
这些细菌、病毒如果与人和谐共处,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不会生病。
但如果外受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影响,或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致使人体内部环境发生改变,给予致病因子发展的条件,并达到一定程度时,人就会生病。
中医重视人体环境
人患感冒,发烧咳嗽了要到医院去,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呢?我们知道,到医院查体温也好,测血压也好,化验血液也好,按西医的思路就一定要找到致病因子,即到底是什么细菌和病毒使人患病,这恐怕是现代医院首先要查的。
每日养生,要管“冬夏与春秋”
每日养生,要管“冬夏与春秋”作者:樊正伦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1年第07期樊正伦教授,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古籍研究室主任,有从医40年的经历,现为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平心堂中医门诊部法定负责人。
樊正伦教授几十年来多方投访当代名医,颇得真传,并且博览中医典籍,对其中经典之作,精熟于心。
望闻问切,精细周密,充分领悟古来医圣之道术,遣方用药,挥洒自如,广泛淬取近代名家之精华。
是当今不可多得的大医,得到中外患者的充分信任和交口赞誉。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这是鲁迅在《自嘲》中的名句。
大意是说,(我)躲进小楼这个属于我的统一的天地里,不管外面的世界是冬夏还是春秋,表达出鲁迅对混沌世界大无畏的精神。
但是,一旦谈及养生,冬夏春秋,凡人都不能免俗,或多或少都要顾及。
就算在一个短短的一天里,也存在一个“小四季”。
《黄帝内经》里讲,在一年里,阳气存在生、长、化、收、藏,这么一个过程,体现出分明的四季。
所以,《黄帝内经》提倡养生要“顺四时”,作息活动也要按照这个规律安排。
其实,我们过的每一天同样也是如此,一天也就相当于一个四季。
只不过,这个四季,被浓缩在短短的24小时里,早上是春天,中午是夏天,晚上是秋天,半夜是冬天。
所以,我们称之为“小四季”。
子午时,一天的冬夏两至我们知道,每天晚上11点到1点,中午11点到1点,一个叫子时,一个叫午时。
这两个时间,相当于一年中的冬至和夏至。
从子时开始,自然界的阴气已到顶峰,并开始衰减,反之,阳气开始初生,并逐渐增强,一直到正午11点(午时开始),阳气最旺盛;一到午时,阴气开始初生,并逐渐生长,一直到半夜的11点(子时开始)达到最高峰。
每天周而复始。
所以,子时和午时,一个是阳气初生,一个是阴气初生。
不论阴气和阳气,在初生的时候都是很弱小的,这时候,如果你很好地保护它,就有了生,之后就有更好的长、化、收、藏。
如果在生的时候就消耗了,那么,它的长、化、收、藏也就谈不上了。
中央电视台樊正伦中医养生
《樊正伦教授谈中医养生》以本书内容为核心的讲座自2008年2月春节黄金周在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节目首播,引发超高的收视率,五一假期重播,成为该栏目少见的重播节目之一,7月樊正伦三度开讲!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北京晚报》等强势媒体热捧的中医养生权威专家。
樊教授中医养生讲座热遍全国,居同类电视节目、网络视频热播榜首,医药记者惊呼听他讲中医真是“过瘾”!网友惊叹:“中医真伟大!樊教授真了不起!”曾经报道樊教授中医养生观的机构: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百家讲坛》、《东方之子》、凤凰卫视、《人民日报》、《北京晚报》、新浪网、《中国青年报》、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来过王府井大街上“平心堂”门诊的有商业巨子、政府要员、明星大腕、驻华使节、外企驻京首席代表,而樊正伦就是“平心堂”中超高人气的专家之一,挂号的病人早已经排到了半年之后。
他治愈的糖尿病患者、器官移植产生排异反应患者等重症病人,让西医大夫和海外媒体啧啧称奇。
简单易学的中医养生法;吃喝玩乐中的健康大学问;名中医跟你唠家常,省钱防病赢百岁康;最火爆的中医讲座精华。
人不应该只相信医生,首先要相信自己的感觉。
当身体指标没有完全改变的时候,西医就告诉你没病,等真正把疾病的“帽子”给你戴上,想要摘下去就难了。
所以,随时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并适时适当地加以调整,这就是中医上讲的“上工治未病”。
顺四时——夏天就该热着过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是:夏天惟恐空调开得不大,就怕屋子不凉快;冬天惟恐暖气烧得不热,害怕在屋子里冻着。
其实,这些都违背了天地四时运行的基本规律。
节饮食——养生食为先年轻时,你身体里的血液就像清水一样,能够把营养带到全身每一个角落。
随着年龄的增大,如果在饮食结构上不加注意,每天膏梁厚味,暴饮暴食,血液就逐渐变成像黄河水那样浑浊,各种垃圾都堆砌在体内,各种病症也会找上门来。
饮食是用来养命的,我们不能图一时享受,而付出健康和生命的代价。
调情志——好心情也是药《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人的心情处在一种非常平静的状态的时候,不受“喜、怒、忧、思、悲、恐、惊”的影响,气血就会正常地运行,维持生命的正常活动;反之,当情绪出现异常的时候。
四季养生上
健康大智慧四季养生樊正伦教授:我们怎么来顺应四季养生的变化,节气的变化对人的影响从打春开始,春雨惊春清谷天,就是每一个季节,四季是按照这个季节来划分的,对于我们身体有什么影响呢?对于年轻人来讲,好像大家感觉不明显,但是对于老年人,对有些慢性病的人,我们会发现,一变节气的时候,他就有感觉,原来我前几天睡到挺好的,怎么突然间我就觉得不舒服了?你查一查,肯定是在节气的变化中,这种节气的变化,为什么会对人产生影响呢?我告诉大家,因为我们的节气,其实节气是反映了地球上阴阳气的变化,这种阴阳气的变化,我们的祖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举两个例子来讲,一个是冬至一个是夏至,大家知道冬至和夏至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在养生的时候呢,冬至和夏至的这几天,大家好好在家里休息,好好的睡觉,这时候你睡两天、三天,比你平时睡一个礼拜全管用,冬至那一天,当你把东西把树叶往井里扔的时候,它开始往上升,冬至的时候一阳升了,这时候你把树叶往井里扔的时候,它那个气是往上升的,到夏至的时候,你往井里扔的时候,它往下旋。
我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很多人说,我呀这个不懂阴阳,我说你懂不懂晚上要睡觉,白天要干活?晚上为什么要睡觉,因为阴气重的时候,人的气血是从外面向里面收到,早上你一醒,太阳一出来,你的气是从里面向外来的,所以,因为气是从里面向外面来的,所以你很快睁开眼睛,就不想再闭了。
晚上你睡觉的时候,阳气开始往里面收了,其实人法天地而生,所以皇帝内经讲,《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就是阴阳四时代变化是产生地球上一切生物必须遵循的规律,而且也讲《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这就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你算地球上的生物,就不能违背地球上阴阳气的变化,对你所造成的影响。
女同志呢,我们说月经叫做月信,其实很多女同志说,我这月经老不准,你回去看一看,阳历可能不准,有很多女同志她的月经,因为月亮是一圆一缺的,她的月经呢,月信,信就是诚信的信,就是到时候就该来,你去对照一下阴历,阴历的那一天和下一次的月经,很多月经正常的女同志是相同的,她的阳历可能错开,但她的阴历是相同的,这种状态,那就不是月经有什么问题,而是我们现在不看阴历了,都看阳历,你要有机会的时候,就回去记一记,今天的阴历和下次的阴历,它是一个什么关系,实质上人体阳阳气的变化,和自然界阴阳气的变化是完全一致的。
中医文化与养生——顺四时
中医文化与养生——顺四时
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1、春生——肝(忌忧):每早一粒乌鸡白凤丸
2、夏长——心(忌怒):生脉饮(人参补气,麦冬清肺热,五味子收敛心气)
3、秋收——肺(忌悲):秋梨膏
4、冬藏——肾(忌恐):(1)更年期前女同志:(阿胶、大枣、核桃仁、冰糖)做成膏
(2)更年期后女同志:六味地黄丸
(3)男同志:金贵肾气丸、六味地黄丸
二、生活起居:
1、春: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早睡早起)
2、夏:晚卧早起,不厌于日(晚睡早起)
3、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早起)
4、冬: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晚起)
三、1、冬至夏至:少动多睡——宜静心修养,以减少气血消耗
2、春分秋分:多动——宜外出运动,以利气血的生发与收敛
四、春捂秋冻:春天多穿点,秋天少穿点
五、1、秋冬最宜进补:可吃相对滋补的东西:涮羊肉、牛肉
2、春秋最易犯病,亦最宜调养
六、子午觉一定要睡:中午11点至1点(半个小时就行),夜里11点至1点(10点开睡)
七、一天十二时辰:
1、子时(23点至1点)——胆:阳气刚来赴,若睡觉则不会耗散
2、丑时(1点至3点)——肝:熬夜,脂肪肝,糖尿病
3、寅时(3点至5点)——肺:肺主一身之气,早点起来运动,一天都会很有精神
5、卯时(5点至7点)——大肠:大便
6、戊时(7点至9点)——胃:
7、未时(9点至11点)——脾胃:
八、女性月经周期注意:血虚于下,气浮于上,导致内热,爱发脾气,易感冒
九、1、冬夏二季,注意节欲
2、春秋二季,适宜孕育。
听樊正伦教授讲四季养生
听樊正伦教授讲四季养生一、四季进补:1、春季:立春到清明养肝每天早晨吃一粒乌鸡白凤丸。
女性月经前三天至月经结束用逍遥丸或加味逍遥丸。
2、夏季:益气养阴生津用生脉饮(人参或党参、麦冬、五味子),立夏至小暑早晚各一瓶。
岁数大的用人参,年轻人用党参。
3、秋季:保肺吃秋梨膏,立秋至寒露。
4、冬季:补肾吃六味地黄丸或桂附地黄丸。
35岁后更年期前女人用阿胶500克、大枣250克、核桃仁250克、冰糖250到500克、黄酒500克,蒸。
立冬至小寒空腹每天一到两勺。
5、四、六、九、十二月用谷物养胃气。
6、女人更年期用乌鸡白凤丸。
7、春夏服用人参、西洋参、黄芪泡水带茶助阳气。
二、四季常备药:1、春季:1)伤风常用药:感冒清热冲剂喝两包。
2)风寒感冒:发烧、怕冷、无汗、浑身发痛,感冒软胶囊2粒。
如果口渴、嗓子痛不能用。
3)风热感冒:发烧、身体酸痛、口渴、嗓子痛。
羚翘解毒丸或银翘解毒丸(用开水化开喝才起作用。
)4)感冒咳嗽常用药:二母宁咳丸5)体内热毒散不出去从而造成身上痒常备防风通圣丸。
2、夏季:1)肠胃道疾病常用药:藿香正气软胶囊。
2)腹痛常用药:藿香正气配香连丸。
3)中暑常用药:人丹、十滴水。
4)夏季清热常用食物:西瓜。
阴暑常用药:姜汤水。
3、秋天:肺上的症状较为明显。
秋分前叫温燥,秋分后叫寒燥。
多吃秋梨膏,常备百合。
咳嗽常备药:偏于热性时用二母宁嗽丸、止嗽丸。
偏于温燥时用清燥润肺汤。
如果有黄痰且粘稠用复方鲜竹沥。
偏于寒燥时用止咳橘红丸。
4、冬季:入冬后疾病以寒为主。
如果阳气弱就会出现寒性腹泻,常用附子理中丸。
中华养生智慧顺四时
中华养生智慧顺四时今天我想跟大家来探讨一下《黄帝内经》里面的养生之道,主要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四时养生,那么四季养生之道的核心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四时养生的根本在于顺应自然,什么叫顺应自然,为什么要顺应自然,要想把这个问题搞清楚,那么就得看看我们的祖先是怎么看待人的,大家今天觉得养生很重要,其实我们的祖先对生命的重视是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可以比拟的。
我们经常讲三皇五帝,三皇五帝是谁呀,神农、伏羲、黄帝。
大家知道伏羲治九针,神农尝百草,黄帝著《内经》。
想想我们这三位中华民族的始祖们,不仅仅是高明的圣人,而且是一个高明的医生,我们今天所用的针灸,就是在伏羲时代的十针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我们今天大家吃的汤药,就是我们神农本草经,是在神农那个时代从尝百草开始的,今天大家看到留给我们的著作《黄帝内经》是从黄帝开始的,我讲这个问题是让大家觉得养生的问题,不是一个今天才提出的问题,是我们民族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对这个问题的探索,有了五千年的文化背景。
《黄帝内经》讲人是天地的产物,人怎么是天地的产物呢,很多读过书的同志都知道,我们著名的哲人老子在他的那部著作中,曾经有一句话叫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老子的一段话,这段话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呢,他实际上回答了人从哪来的问题,道生一,什么意思呢,大家知道,在宇宙没有形成之前,整个宇宙是个混沌无面目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一个阴和阳完全结合在一起的东西,这在中国文化中叫做一,大家知道在中国文化中是没有零的,如果大家看看《说文解字》,中华民族最早的这个一是从一个点开始的,这个点是什么,这个点就是我们大家常常说的太极,那么这个一在它的不断运动过程中,形成了二,二是什么,二是天和地。
《黄帝内经》讲清阳为天,浊阴为地,那么在太阳系里不仅仅是地球上有天地,大家知道火星上、土星上都有天有地,但是为什么没有人呢,按照中医学的观点因为它没有三,这个三是什么,大家知道天和地是阴和阳,那么如果阴和阳是完全割据的,阴就是阴,阳就是阳的话,比如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男人和女人没有一个交合的话,就不可能形成下一代,三的状态是什么,就是地气的上升,与天气的下降,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构建了一个特定的运动着气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三。
同问 樊正伦话四季养生的主要内容
同问樊正伦话四季养生的主要内容同问樊正伦话四季养生的主要内容2012-12-14 00:07热心网友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如果冬季未藏好,此刻会生病。
在春季要按时睡,早起,放松自我,缓行于庭院,使得的精气慢慢升起来。
春天不要压抑自己,拂逆它就会伤肝,到夏季就会寒变。
春季要多吃五谷,豆子,它们是种子,主生发。
比如五豆粥;吃春饼,各种蔬菜卷在饼子里,新鲜的蔬菜也是生发。
但一定吃应季节的不吃反季节的。
春季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人体也是这样,在春季生发。
这时有旧疾的人特别容易复发旧病,这是人体的本能,希望借春天的生机来冲击身体里的病灶,把病邪赶出体内。
我们如果顺应这个天机,合理的调养就会治好旧病。
春天属性为木,在人体就是肝经,如果未得到充分的生发,到夏季心火就会不旺,供生长的东西就会不足。
人体的生发主要靠的是肝气。
春季肝气特别旺,过旺就会打破身体其他藏腑的功能,肝气又不能压抑,就要合理的转化和排泄它,称为舒肝理气。
肝气要靠胆经来排泄,肝胆二经互为表里的。
所以在春天常常有人口苦、肩膀痛、偏头痛、乳房和两肋痛,臀部和大腿外侧疼痛,这些都是胆经堵塞,排泄不利的表现。
口苦可以吃小柴胡丸或冲剂;肩膀痛、偏头痛、乳房和两肋痛可服加味逍遥丸;臀部和大腿外侧疼痛,可选平肝舒络丸。
平时每天由上到下敲打大腿外侧沿裤缝的这条胆经,左右对称两条,促进胆经的畅通和机能,并可减肥。
春季人体阳气向外散发,皮肤舒张开,风寒特别容易入侵,这时有人易犯咳喘症。
外有风寒、内有肝火相逼,对肺脏来说叫“木火刑金”,咳嗽不止。
这时要泄肝火。
敲打胆经、三焦经通肝气;对心包经进行刮痧活肝血;对背部刮痧去寒气。
春季有人腿常抽筋、腹泻、困倦,属“肝旺脾虚”之症,可服逍遥丸、参苓白术丸、大枣薏米山药粥以健脾养血,脾血充足,肝脾便相安无事。
常常按摩足大趾与二趾之间骨缝中的太冲穴,可排泄肝火。
二、夏季养长夏季属火,是散发的季节,不要怕热,不要怕日晒,该出汗时要出汗。
樊正伦谈养生(4-6)四季养生,我们在养什么?
樊正伦谈养生(4-6)四季养生,我们在养什么?什么是运气《四气调神大论》就是在讲述春夏秋冬的四个不同的季节中,人应该怎样注意自己的饮食起居,怎样顺应四时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身体和心态。
人应该顺应四时,就是按照四时的规律来养生。
因为人是大自然的产物,按照咱们中国文化的观点,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的观点就是说,人这一个特有的生命个体是天地的产物,不是上帝造出来的。
“道生一”,道是什么?这就谈到了在宇宙没有形成之前,有这么一个浑浑噩噩的存在,这种存在中国文化中称之为“气”,气在中国古代书面表示上最早就是三道横线,示意人站在高山上,看见云气水气往上升,气是一种在运动中的可以感觉到的东西。
中华民族的文化,把气作为“气一元论”这么一种观点。
所谓的气一元论是什么呢?你要到道观你可以看见一个字,上面是个无字,下面是四个点儿,表示在宇宙中有一种存在,无不代表没有,而是你看不见,四个点儿代表运动,就是有这么一种不断地运动的存在,大到宇宙小到细胞都是由它构成的。
因为我们不能把它叫做物质,物质是有质量有重量的。
这种气和老子说的道是一个道理。
就是这种存在,在一定的时空的运动中形成了一,到一的时候就已经有形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实质上在中国古代书面表示上就是一个点。
中国的甲骨文里,《说文解字》中没有零,只有一个点,把这个点拉长了,就是一。
这个点就是我们后世说的太极。
太极中间一条曲线。
一面是黑的,一面是白的,白的里面有个黑点,黑的里面有个白点,这就是我们后来的太极图。
把这个太极拉长了就是一,一实际上表现了阴和阳完全和谐的状态。
因为“炁”的本身那四个点代表火,所以这个“一”在进一步运动过程中,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就形成了二的状态。
所以“道生一,一生二”。
二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看到的二,比如太阳和月亮,比如天空和大地,这就是二。
到了二的状态,是不是就可以有万物了呢?火星上有天有地,它为什么没有地球上的生物?因为它没有三,三是什么,地气的上升与天气的下降构成了运动着的气,目前在太阳系中只有地球有这种运动着的气。
中医养生 樊正伦
现在的人感冒发烧咳嗽了要到医院去,到现代医院去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大家知道,到医院查体温也好,测血压也好,测血液的化验也好,按现代医院的思路就一定要找到致病因子,即到底是什么细菌和病毒使得你得病了,这恐怕是我们现代医院首先应该查的。
用现代的话讲,就是恐怖战争发生了,找到萨达姆在哪儿,找到拉登在哪儿,如果你把他们找到了,又能找到可以杀死他的武器,我们就有办法了。
这就是现代医院常常采用的办法,这种办法有效没有呢?有效。
但是它不完全有效。
我们大家都知道,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到现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我们已经研究了七千多种抗生素,但是看看今天在临床上真正能够使用的抗生素不过几十种,大量的抗生素都没有用了。
为什么?因为你想杀死它,大自然不让它死,它就要千方百计地变异,而这种致病因子在它要千方百计活下去的情况下,你对它已经无效了。
这就使得现代医学进入一个非常困惑的环境中。
我们知道,在大自然中所有细菌病毒的存在和人类的存在是一样的,它都是大自然的产物。
可能在你这儿得病的时候,它是致病因子,可是我们把它放到大自然的环境中再去看待它,如果这个细菌和病毒在自然界一点作用都没有,我想用不着人类消灭它,大自然就把它消灭了。
因为它在大的生物环节里,一定有它自己作用的那一面,这就是我们现代医学面临的困惑。
看看我们中医是怎么治病的呢?中医在治病的过程中我们用了草根也好、树皮也好,我们在治病的过程中,到底在解决什么问题?在这儿我觉得我们中药,直到现在用的方子大多是2000多年的方子。
为什么2000年前的中药方子今天还有效,为什么西方上世纪研究的药物到今天就无效了?"武"是止戈为武中国民族讲"和为贵"麻杏石甘汤用的药"偏"性治人体"偏"性我们可以借用佛家的一句话,叫因缘相合则为果,因就是致病因子,不管它是细菌还是病毒,这是客观存在的。
得了病就是结果,这个因和果之间一定有一个条件,如果这个条件不存在的话,这个致病因子是不会在这儿得到发展的余地,就不会得到致病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樊正伦:中华文化与养生之顺四时千年药典籍,神秘莫测,您知道四季轮回与人体之间潜藏的关联吗,您知道如何饮食才能真正养生吗,情绪对健康究竟有没有影响,草根树皮为何能治百病,著名中医学家樊正伦教授作客健康大讲堂,为您打开中华医学经典的大门,破译先人的养生之道。
养生首先要顺四时,就是要顺应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最早在我国古代《黄帝内经》中就有类似的记载,中医认为要研究四季与养生的关系,必须先要了解人生存的环境。
要想了解中医的养生,首先得先了解中医的四时,如果不了解四时,就没法谈中医养生,因为人活在气交之中,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就是人是天地的产物,要根据四时的春夏秋冬的自然法则,完成生长壮老已的全过程,这是中医学特有的一面。
中医认为人法自然,人顺四时,如果按照四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规律养生,就可以保证减少疾病的发生。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虚邪贼风是在时令中没有正常气侯的时候,中医叫做虚邪贼风,这些东西都会导致人疾病发生,现在人们到了夏天唯恐空调开得不大,冬天唯恐暖气烧得不热,这其实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过去老百姓有一句话,叫做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迟早要坐病。
冬天由于气血是避藏的,如果这时候太热,让气血都耗散出去,中医说冬不藏精,春必病瘟,冬天如果不能够把精血很好的储存起来,春天就要得瘟病,所以建议冬天的温度一定要控制在20度左右,夏天年轻人是办公室空调,家里是空调,汽车里还是空调,这样该出汗的时候不出汗,肯定不能舒服,所以建议大家别怕费电,夏天开空调的时候开点窗子,因为空调的风和自然风绝对不一样,是一种透骨的凉,另外电扇也不要冲着自己吹,最好冲着墙吹,让它有回旋的余地。
我们每一个人就跟外边的落叶树是一样的,什么意思呢,您看现在是冬天,所有的树叶都落了,树叶为什么落,因为冬天的时候原来分布在四枝上的营养开始向根部收了,所以它的枝叶上就相对处于营养不足的状态,所以它的树叶就落了,到了明年春天,春天的时候所有的营养是从根部向四枝走,所以你看那个树一到春天的时候就发芽,为什么发芽,因为里边的营养往外走,外面还没有准备好条件,就会出现一个芽,到了夏天的时候,所有的气血都到外边来了,所有的营养都到外面了,外面枝繁叶茂,而底下根部却什么营养都没有,秋风一起树叶开始落,营养成分又开始从外面向里面收了,这就是自然界的落叶树,我们人也一样,春天的时候,我们人的气血是从内脏向外走,到了夏天的时候气血都到了外面,到了秋天的时候气血开始从外面向里面走了,到冬天的时候里面非常充盈,而外面相对的不足,所以大家想一想,我们夏天的时候为什么容易闹肚子,不仅仅是细菌病毒的问题,夏天的时候你的气血都到外面来了,而里面处在相对不足的状态,所以这时候吃点黄瓜了等等就要闹肚子了。
而冬天的时候,由于所有的气血都到里面去了,外面是处在相对不足的状态,所以你这时候就容易感冒了,所以从中医学的角度讲,人和自然界是完全一样的。
我说明这个道理,就是说一年四季里面你和自然界的气侯变化是休戚相关的。
所以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它就构建了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么一个自然的规律,而人的这个生命过程你要想很好的完成你这个生长壮老已的过程,那么在你每一年里面,你的春夏秋冬的四季对你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中医认为,人的气血运行状态和五脏是直接相关的,老百姓老说春困、秋乏,为什么春天困乏呢,因为春天的时候气血从里面向外走了,内里的气血相对不足了,所以你就感到春天的时候常常睡觉半夜就醒了,这就是因为肝阴不足了,中医认为春气与肝气相通,就是把人的气血从里面向外调动的主要脏器是中医说的肝,所以在中医学上讲春气与肝气相通。
到夏天的时候,人的气血都到外面来了,这时候外面非常充盈,这时候夏气与心气相通,大家可能都有这种体会,天气特别热,汗出得特别多的时候,你会感到胸闷气短,为什么,这就是因为在夏天的时候,夏气和心气之间有一个相通性;秋天树叶一落的时候,人的气血从外面向里面收的时候,这时候人类的五脏里面最重要的脏器就是肺,肺气与秋气相通,肺气有什么作用呢,它有宣发与速降的作用,它就可以使得你的气血顺利的从外面向里面走,这个过程跟肺气直接相关;到冬天的时候,这个时令是什么时令呢,就是气血完全到里面去了,这时候它是冬气与肾气相通,按照中医学的观点,春夏秋冬,肝、心、肺、肾,这四个脏器和春夏秋冬直接相关。
春天的时候,气血从里面往外调动,那么在这时候你就应该注意养肝,我常常跟很多同志说,我说你春天的时候最好吃点乌鸡白凤丸,有些男同志就告诉我,吃什么乌鸡白凤啊,那不是妇科圣药吗,为什么让男同志吃呢,其实不是,因为女同志以肝为先天,以血为主,所以乌鸡白凤丸更多的是使用在女同志的身上,可是男同志春天的时候由于你的气血往外走了,这时候肝血不足的时候,你每天早上吃上一粒乌鸡白凤丸,你会觉得身上一点不疲劳了,春困的感觉就没有了,到夏天的时候,当天气特别热的时候,气血都到外面来的时候,这时候我劝大家,尤其是中老年朋友,应该吃一点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因为你的阳气都到外面来了,里面的阳气不足了,所以你才会出现胸闷气短、汗多这样的症状,那么在这时候你喝一点生脉饮,生脉饮里面就三味药,人参、麦冬、五味子,人参是补气的,麦冬是清肺热的,五味子是收敛心气的,让你汗别出那么多,夏天的时候你用一点生脉饮,就有助于你心气的滋养,就可以防止你夏天的时候出现胸闷、气短、汗多的症状;到秋天的时候我劝大家吃点秋梨膏,秋梨膏它有什么作用呢,大家都知道梨得津气最重,梨得秋气最重,有润肺、止咳的作用,可入肺经,它可以有助于你气血从外面向里面走,所以我建议大家秋天的时候,要用一点秋梨膏;到冬天的时候,当气血都到里面去了,这时候中医说重在补肾,如果女同志在更年期以前的女同志重在补血,我建议这些女同志吃一点阿胶、大枣、冰糖、核桃仁,把它做成膏,过了更年期的女同志,你就可以用点六味地黄丸来补肾,因为这时候你补肾,你吃完这些有营养的东西,它就能够充分地运化,为来年的春天做准备。
男同志到冬天的时候,如果你肾气弱,你就可以用点金贵肾气丸,用点六味地黄丸,以补肾为主。
我们中医学把这个养生方法叫做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我说的这是在正常情况下的滋养,如果你说夏天我感冒了,或者是冬天我感冒了,这时候这样的调养药物就要少用了,因为你发热的时候,你的机体能量都起来和病毒做斗争的时候,这时候你吃进去了以后,中医讲的忌口主要是在这个时间要极口,这时候就不要吃那么多滋补药了,等感冒过去了你再接着吃。
如果我们都能够按照这种法则,按照中医说的这种法则来进行养生的话,我想恐怕得病的机遇就少得多了。
除去我们刚才说吃药以外,自己的生活应该怎么安排呢,春天的时候,人的气血是从里面向外走,整个的自然界处在万物生发的时候,《黄帝内经》讲了,在这个季节里一定要记住,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夜卧就是天黑了以后你就睡觉了,早上早点起来,你晚上早一点睡的话,有助于阴气的避藏,因为这时体内的气血往外走,这时候如果你早一点睡觉,广步于庭,就是说经常到外面去走一走,接触一下大自然那种万物生发的感觉,很自然的和自然界构成一种和谐的状态。
而且在情志上,因为春天是一个生发的季节,中医说五脏里面肝起到重要的作用,肝起到什么作用呢,肝有抒发的作用,它可以让你的气血往外走,肝喜调达,而恶抑郁,它希望你非常高兴,非常愉快,所以大家记住春天的时候,一定不要郁闷,因为一郁闷,肝气就要受影响了,所以春天的时候最好每天都高高兴兴的,别郁闷,这是非常重要的养生方法。
夏天的时候人特别容易上火,动不动就发脾气,因为夏天气血都到外面来了,里面的气血都相对不足,所以遇见点事儿有容易发火,所以一定要记住夏天要忌怒,别发脾气,尽量少发脾气,因为你本来气血就在外面了,你再一发脾气血压就上来了,心脏就不泵了,所以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春夏秋冬的中医养生,中医是很有道理的,它讲夏天的时候应该注意要晚卧早起,无厌于日,夏天的时候你可以晚点睡,早点起,可以睡得少一点,哪怕你中午再补点觉都可以,我说的晚不是无限度的晚,就是晚上11点以前你得睡觉,早上五六点钟你就起来,就是跟着太阳走,跟这个自然的规律有助于你的阳气向外生发。
秋天的时候要早卧早起,这时候气血正好从外面向里面收,大家知道白天人的阳气都在外面,晚上阳气归于内了,那么如果你能早卧早起,那么你的气血就符合这个气血往里逐渐储藏的这么一种状态,而且秋天的时候由于万物都凋零了,这时候既有非常美的秋天的景色,也有一个什么感觉呢,秋天容易产生非常悲哀的情绪,别老伤感,过悲就会伤肺。
到冬天的时候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就是等太阳出来了您再起来,一定要跟着太阳走,因为冬天的时候整个的天气是一种天地都在避藏中,我们刚才讲了植物所有的营养都在根部,如果你过早的起来锻炼,你的毛孔就要开放了,毛孔的开放不利于你精气的储藏,所以冬天的锻炼一定等着太阳,就叫做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冬天的时候是避藏的时候,在人的情志中要非常注意别害怕,如果天天在惊恐害怕中生活,不利于肾气的内藏。
另外我劝大家有两个季节非常值得注意,一个就是冬至,一个就是夏至,冬至和夏至这两个时间,在一年里面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冬至大家知道第一个特点就是太阳到了最南边了,最冷的时候,第二个特点就是阳气开始出生了,所以大家说冬至亦阳生,夏至太阳到了北回归线,到了最热的时候,这时候太阳开始向回走的时候,既是最热的时候,也是阴气开始生的时候,所以一年里面只有冬至和夏至这两个季节是最值得注意的,尤其是中老年人,大家如果仔细注意的话,冬至和夏至都是收人的时候,为什么,冬至的时候阴气最盛,阳气刚刚来赴,夏至的时候阳气最旺盛,阴气刚刚来赴的时候,这两个时间由于阴阳都处在极度交替的时候,所以中老年人就会出现很多不舒服的感觉,那么这两个季节我劝大家,冬至前几天、后几天,夏至前几天、后几天,哪儿都别出去了,在家睡觉,这时候你在家睡觉有什么好处呢,因为这时候阳气刚刚出生的时候它很弱小,我们知道对人来讲生长化收藏,阳气刚刚出生的时候很弱小,如果这时候你把它耗散了,生都没有长化收藏就别说了,这时候你多睡点觉,比你一年其他时间睡觉都有用,夏至的时候,您也多睡点觉,因为这时候是阴气刚刚出生的时候,阴气主下半年,阴气刚刚初升的时候它也很弱小,如果这时候你要不很好主意自己的睡眠,那长化收藏也谈不到了。
所以冬至和夏至这两个节气多注意一些。
春分和秋分这两个季节也比较好,这两个季节比较重要在什么地方,春分和秋分的时候,是人的气血一半在外边,一边在里边,所以春秋这两个季节,是我们人类最应该出去活动的时候,因为你的活动有助于你气血从里面向外边走,从外边向里边走,我讲这些道理,主要是想跟大家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然界的环境里面,我们一定不要违背这个环境,你违背这个规律,这个规律无疑就要惩罚你,这是毫无疑问的。